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初至今 100多年来 ,伴随着古代文学研究的从
现代化进程 ,白居易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笔者不完全
统计 ,自 1901 至 2002 年间 ,中国大陆地区共产生研究论文
1334篇 ,专著 52部 。以下将选取 20世纪最受学界关注并取
除专著之外 ,从 20 世纪 40 年代开始 ,这方面的研究成
果更多的产生在专题论文中 。关于白氏的先祖 ,两《唐书
白居易传 》和他本人的《故巩县令白府君事状 》都说其为北
齐五兵尚书白建之后 ,但《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 》又说白建是
后周弘农郡守 。清人汪立名《白香山年谱 》已经指出这个矛
“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中论“牛僧孺家有隋代牛弘赐田事 ”
时曾述及 。白建生前 ,周齐为交战国 ,建为齐臣 ,其赐地不可
能在“仇雠敌国之内 ”。白氏先世赐田可能本属于后周白姓
弘农郡守 ,此人方为白氏真正先祖 。后人谓白建为先祖 ,不
过是“远攀异国之贵显 ”。此观点在陈氏《白乐天之先祖及
后嗣 》一文中再次重申 ,成为学界共识 。顾学颉 、朱金城等学
者都是此说的拥护者 。
白居易之父的婚配问题也为近现代学者所关注 。最早
盾 。关于这个问题 ,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 中篇
得了较大成果的几个方面作一述论 。
一、白居易的家世和生平研究
20世纪白居易生平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标志 ,首先是一
大批传记 、 、年谱 家谱等专著的出版 。20世纪第一个时期出
①版的白居易评传有周庆熙的《白乐天评传及年表 》 和郭虚
②中的《白居易评传 》 ,周著简略 ,郭著较详 。建国之后 ,“文
革”之前 , 出 版 了 多 部 传 记 类 著 作 , 如 苏 仲 翔《白 居 易 传
③ 万曼《④ 王拾遗《白居易 》 、⑤ 褚斌杰《白论》 、白居易传 》 、
⑥ 陈友琴《白居易 》 等 ,大都是运用马克思主⑦居易评传 》 、
义理论研究分析白氏生平与创作的 。进入新时期后 ,一批新
的白氏年谱 、家谱得以涌 现 。如 王拾遗的《白居易生活系
⑧⑨年 》 ,朱金城的《白居易年谱 》 ,顾学颉编注的《白居易家
⑩谱 》 等 。其中朱著是作者多年笺校白集积累的成果 ,以广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罗振玉 。他的《贞松老人遗稿 甲集后丁
遗稿 》白氏长庆集书后 ” :““云 季庚 (白父 )所取 (娶 )乃妹女 ,
乐天称陈夫人为季庚之故 ,乃讳言而非其实矣 。 陈寅恪在”
《白乐天之先祖及后嗣 》文中认为此说“甚确 ”。并说此事与
当时礼法不合 ,甚至影响到白居易后来政治上的沉浮 。同时
学者岑仲勉不以为然 ,认为这是白氏《唐故坊州鄜县尉陈府
君夫人白氏墓志铭 》流传文字有误 。岑氏考证的结果是 ,居
易父母“不过
中表结婚 ,绝非舅甥联婚 ”。时隔 20余年 ,顾学
博的征引和缜密的论证 ,对白居易的生平 、作品系年 、相关史
实进行了精当考订 ,提出了不少关于白氏生平行事的新见
解 ;顾谱于 1980 年 7 月在洛阳白家发现《乐天后裔白氏家
谱》,为研究白氏后裔提供了宝贵资料 。
216
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
颉在《白居易世系 、家族考 》中再次论及这一问题 ,肯定罗陈
之说 ,反驳岑说 。岑说以“弟某女 ” 女弟 ” 某 ”为“,“ 为衍文 ,
顾文以为非是 。因宋绍兴本白 集作“第某女 ”。顾文又引
《唐故坊州鄜县尉陈府君夫人白氏墓志铭 》 惟夫人在家 ,中“
以和顺奉父母 ,故延安府君 (白锽 ) 视之如子 ” 洎延安终 ,和“
夫人哀毁过礼 ,为孝女 ”之句为证 ,说明陈白氏为白锽之女 ,
与白父为兄妹 。稍后 ,陈之卓发表《白居易父母非舅甥婚配
考辨及有关墓志试正 》 ,声援岑说 ,并做补正 。文章先证居
为学术界所关注 。解放前 ,已有学者对白居易的思想作过一
定考察 。如 20世纪 30年代陶愚川《诗人白居易析论 》 就
分析了白居易的性格和思想 ,胡适《白话文学史 》也曾有涉
及 ,但这一时期研究的深度与成就均十分有限 。70 年代末 、
80年代初 ,苏仲翔《白居易传论 》着重分析了白氏思想中的
二重性 :从政方面 ,出于儒家‘政为不忍之寄 ’的观点 ;生活方
面 ,近于道家的放任自然 。苏氏认为“白居易身为封建社会
的官僚 ,而能够在他的行动和诗歌中到处流露着对人民的高
度关心 、同情和热爱已是难能可贵 ,自然不能对他作过高的
超历史的要求了 ”。在经过“文革 ”十年的激烈言论后 ,苏氏
客观公允的态度与结论得到了当时学界的认同 。万曼《白居
易传 》前言中亦显示了相同的态度 ,他还指出 :“白居易晚年
的作品 ,虽然表面上是优游暇豫的 ,但是仔细咀嚼 ,总会感觉
到在他那些闲适的诗篇中隐藏着一种苦味 ,感觉到一个伟大
性格不幸生活于那个时代的一种寂寞 。 80 年代以后 ,对白”
氏思想进行总体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专题论文中 。如蹇
长春《白居易思想散论 》 ,王谦泰《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
任拾遗之际 》 ,褚斌杰《白居易的人生观 》 ,张安祖《论白
居易的思想分期 》 等 。蹇文认为白氏一生基本以儒家思想
易父母非一母所生 ,父之母为河东薛氏 ,母之母为昌黎韩氏 ;
再证父母之父非同一人 ,父之父为巩县令锽 ,母之父为延安
令湟 ,湟 、锽为叔侄 。宋代湟 、锽二字同音 ,宋人避忌叔侄同
名 ,将湟改锽 ,遂将两人混同 ,造成了白氏世袭的混乱 。陈文
考证周详 ,颇能服人 。
白居易的婚恋对其诗歌创作
和政治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
因此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顾学颉在 20 世纪 80 年
代初就在《白居易和他的夫人 ——— 兼论白氏青年时期婚姻问
题和与“湘灵 ”的关系 》 一文中指出 ,白居易年轻时曾有一
位青梅竹马的恋人 ,即湘灵 。两人最终因“社会上门第等级
观念和风尚的阻碍 ”未成眷属 。并认为元和二年 ,白居易与
杨夫人结婚 ,此杨氏比他年轻许多 ,对他后来的政治生活颇
有影响 。90年代 ,戴武军《白居易婚前恋情详考 》 和王用
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 〉的创作 》 也论及白氏与湘
为其思想的主干 。不过 ,前期思想更多反映了儒家兼济的积
极一面 ,后期虽然自道“栖心释梵 ,浪迹老庄 ”,但实际上是持
“执西用中 ”的儒家中庸之道 ,这才是他“应付一切现实矛盾
的万应灵丹 ”。褚文认为 ,白氏一生思想复杂而充满矛盾 ,从
“积极用世 、博施济众的思想 ”“、 独善其身 、乐天知命的思
想 ” 栖心道佛‘、“中隐 ’于世 ”三个方面对其“儒道释三家兼
具”的思想及此三者对其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的影响做了多层
次、多角度的剖析 。王文和张文则是针对白氏元和十年江州
之贬为思想变化分界的传统定说而发 。值得一提的文章还
有蹇长春的《百道判及其学术价值 ——— 兼论白居易的早期思
丁立群的《论白居易人生态度转变之原因 》 、 严杰
想》 、
荆立民
的 入仕求禄与退隐 ——《— 浅议白居易的出处进退 》 、
的 论白居易的人性观 》 等 ,对全面而深入把握白氏思想都《
灵之爱 ,结论同一 。王文还用此事来解释《长恨歌 》主题多样
性的个人心理原因 。王辉斌《白居易的婚姻问题 》 则探讨
了白氏的婚姻状况 ,深入追究了“杨氏为谁家之女 ”,提出了
一些新观点 :元和三年 ,白居易与杨氏结婚 ,后杨氏于宝历元
年前病卒 ,此杨氏为杨詹卿从父妹 。大和元年或翌年 ,白与
另一杨氏结婚 ,会昌六年居易卒时 ,杨氏仍健在 ,此杨氏为杨
汝士之妹 。王氏此说因乏文献的有力支撑 ,故尚难成定论 。
白氏一生屡遭贬斥 。关于被贬的原因 ,顾学颉的《白居
易贬谪江州的前因后果 》 进行了探讨 。顾文认为白氏被贬
江州的真正原因是做了讽刺朝贵的诗歌 ,张弘靖 、韦贯之 、杜
佑的门生及李吉甫等一大批朝臣给他捏造罪名 、落井下石 ,
而非《新井 》 看花 》、《诗之罪 。此文虽系申发宋人旧论 ,然而
在论述的详密程度上又有升进 。
进入新时期后 ,学界对白氏的交游情况也有持续的关
不无价值 。
20世纪较早论及白居易政治思想和政治倾向的是五六
十年代出版的
白居易传记 、评传之类的著作 。褚斌杰《白居
易评传 》中有“开明的政治思想 ”一章 ,他认为 ,白居易政治
思想的核心“便是要统治阶级关心人民的疾苦 ,照顾人民的
要求 ”,他的一切具体的政治策略 ,都是由这个思想延续出来
的 。从 70年代末 ,出现了一些这方面的专题论文 。如顾学
傅璇琮的《白居易评价中的一
颉的《白居易与永贞革新 》 、
个问题 》 等 。顾文认为 ,白氏虽未参与永贞革新 ,但在韦执
注 ,主要涉及元稹 、韩愈 、李商隐 、宗教人士与一些女性 。如
金卿东《元稹 、
朱金城《白居易交游考 》 、白居易初识之年
张安祖《
考辨 》 、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真伪考 ——— 澄清一桩
朱琦《 谢思炜《白
文学史上的千年公案 》 、韩白关系考 》 、
廖元中《白居易与大彻宽禅师 》 、 顾学
居易和李商隐 》 、
肖瑞峰《樊素 、
颉《张好好与白居易 》 、小蛮考 》 等 ,对我
们全面了解白居易其人其思想 ,乃至当时文人间交往的状况
均颇有助益 。
谊拜相不到十天的时间向其上万言书 ,书中清楚地表明他对
革新的积极拥护态度 。永贞事败后 ,白氏对一些因革新而受
挫的人持同情友善的态度 。并且 ,白居易对于永贞革新的反
对派 ,即强藩 、权宦 ,毫不畏惧 ,一再弹劾 。这清楚地展示了
白居易的政治态度 。傅文则针对顾文所代表的学界普遍观
二、白居易思想倾向 、政治态度及与佛教关系研究
白居易思想复杂且多变 , 100多年来 ,他的思想状况始终
217
点 ,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在钩稽和排比了有关史料以后 ,指
出白居易给当时的宰相韦执谊上书 ,虽然韦氏是支持王叔文
革新的 ,且白氏上书中对韦氏也表示了热烈的期望 ,但当时
韦氏拜相还不到十天 ,新政实际上还没有实施 ,连新政的主
持者王叔文授翰林学士 ,能够实际谋划和操纵政事 ,也还是
在白居易上书后四天发生的事 ,所以不能仅凭这封上书就认
为白居易是支持王叔文所推行之新政的 。傅文史料确凿 ,论
证严密 ,结论无可辩驳 。此外 ,李鹏的《试论白居易的政治倾
蹇长春的《
向》 、试论白居易对永贞革新的态度及新乐府运
周楞伽的《
动的历史背景 》 、白居易的出身 、性格 、思想与其
王
政治 倾 向 的 关 系 》 、 秉 均 的《试 论 白 居 易 的 政 治 思
朱继琢的《白居易早期的社会思想 —— <策林 >述
想》 、—
周建国的《白居易与中晚唐的党争 》 等 ,都从不同
评》 、
所当然地成为他在困境中坚持的主要准则和追求的主要目
标了 。综观谢著与尚文 ,都不是简单地就思想论思想 ,而是
较为强调白居易思想形成
中人的主体性 ,能动性 ,自觉性 。
在这些特性的作用下 ,白居易对佛道的选择表现出了鲜明的
自我性 、实用性和实践性 。他对于佛道的选择不是出乎膜
拜 ,而是出乎需要 ;他的批判也不是由于学理上的不以为然 ,
而是由于实践中的不可遵行 。正是这种独特性 、丰富性 、变
化性使得白居易成为一个具有无穷吸引力的研究对象 。谢 、
尚之论不再强调佛道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 ,而改为侧重于白
居易对佛道思想的选择 ,这样一个转变背后透露出的是 ,进
入新时期 ,古典文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由社会决定人的行为 、
思想 ,已渐渐转变为以人为本 ,至少是人与社会并重 ,人的思
想与行为是主体与社会 、现实彼此选择 、彼此适应 、彼此磨合
钟来因的《白
的结果 。此外 ,张立名的《白居易与佛道 》 、
李醒华的《关 于 白 居 易 与 佛 道 关 系 的我
居易与 道教 》 、
范
见 》 、 海 波 的《白 居 易 的 佛 教 思 想 与 道 家 思 想 的 关
熊小燕的《
系》 、白居易的中隐理论与禅宗的关系 》 等文
角度和层面对白氏的思想倾向和政治态度作了探讨 。
白居易与佛教 、道教之间的关系 ,也是学界讨论较多的
问题 。20世纪 30 年代就有张汝钊《白居易诗中的佛学思
想 》 一文 。40年代末 ,陈寅恪发表《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
佛道之关系 》 ,这是 20世纪上半叶对白居易与佛道关系分
章 ,也分别就这方面的问题做了探讨 。
析得最为深透的文章 。文章认为白居易早年与道教之关系
很密切 ,并从“丹药之行为 ” 知足之思想 ”与“两方面论述之 ;
文章认为 ,白“外虽信佛 ,内实奉道 ” 知足思想 ” 纯粹,其“乃“
苦县之学 ” 所谓禅学者 ,不过装饰门面之语 ,故不可以据佛,“
家之说以论乐天一生之思想行为也 ”。文章还指出 :“盖乐天
既以家世姻戚科举气类之关系 ,不能不隶属牛党 。而处于当
日牛党与李党互相仇恨之际 ,欲求脱身于世网 ,自非取消极
之态度不可也 ” 夫当日士大夫之政治社会 ,乃老学之政治;“
社会也 ,苟不能奉老学以周旋者 ,必致身败名裂 ,是乐天之得
以身安而名全者 ,实由其老学之赐 ”。
新中国建立初期与文革时期 ,由于社会政治的因素 ,学
三、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研究
白居易是古代诗史上较早的有着明确文学主张的诗人 ,
因而 ,学者们对他的文学理论始终保持着热切的关注 。胡适
是 20 世纪最早对白居易文学理论进行系统 、深入探讨的学
者 。他在《白居易元稹的文学主张 》 中指出 ,元白是“为人
生而作文学 ”,这是他们的“写实主义 ”。五六十年代 ,由于
受苏联文艺理论观念的影响 ,人们
大多将白居易的文学理论
定性为“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 ”,给以极高的评价 。刘大杰的
《中国文学发展史 》游国恩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 》马茂元、
《略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 ——
— 重读〈与元九书 〉 都盛赞白
》
界对白居易与佛道的关系较少关注 。直到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 ,白居易与佛道之关系又重新为学人瞩目 。谢思炜在其
《白居易集综论 》 (下编 )中论及白居易的佛教信仰和道教
居易是“现实主义的战士 ”,认为他的《与元九书 》是全面 、系
统的现实主义宣言 。同时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中国社科院
文学研究所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 》在评价白居易诗论时 ,
虽然肯定了它是“基本上符合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 ”,但又指
出 ,“他所谓的‘核实 ’,同我们今天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也还有区别 ”。70年代末 ,学术界开始对前一时期的研究进
行反思 。陈贻 从元白和韩孟两大诗派略论中晚唐诗歌的《
发展 》 一文 ,指出了讽喻诗虚美王政的消极面 、新乐府理论
信仰 。他分析了白居易一生各个阶段与佛教之关系 ,细致 、
深入地探讨了白居易信佛的特点 ,认为“白居易及其所代表
的中唐士人接受佛教思想的特点是 ,从单纯的理论兴趣更彻
底地转向了直接的人生问题 ,更全面地根据佛教思想来检讨
和引导自己的人生意识 ,同时也更熟练地将佛教思想与其它
思想协调起来 ,使之更自然地融入士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追求中 。因此 ,他的佛教信仰具有调和性和实践性的特
征”。尚永亮在《论白居易所受佛老影响及其超越途径 》
中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过于窄狭的弊病 ,以及新乐府创作
的 ,难免把诗歌当做政见的“单纯的传声筒 ”,因此 ,严格说
来 ,这种现实主义是不完备的 。霍松林《白居易诗译析 前
言 》 和敏泽《白居易的诗论 》 也指出 , 白居易“为君 、为
“程序化 ”的不良倾向 。陈文认为 ,过于看重狭义的政治目
一文中认为 ,由于白氏始终把个体生命作为主要的关怀目
标 ,势必导致他对佛教那种随缘适意并使其为自我现实人生
服务的态度 ,而重视在感性中求超越 ,倡言“安心 ” 顿悟 ”、“
的南宗禅 ,又正好与白氏此一态度紧相契合 ,这样一来 ,禅宗
倡导的“内外不住 ,来去自由 ,能除执心 ,通达无碍 ”的境界 ,
以及道家所宣扬的“知足 ” 虚静 ”看破红尘等态度 ,便理、“、
臣、为民 ”而作的文学纲领 ,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
治 ,存在着局限性 。 80 年代中期 ,裴斐发表《白居易诗歌理
论与实践之再认识 》 ,认为白居易的诗歌理论比孔子和汉
儒更加狭隘和
违背诗歌本身的艺术规律 ,在历史上并无影
218
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
响 ,不同意将白氏诗论视为现实主义 。此文一出 ,多位学者
潘世秀的《白居易的现实主义诗歌
《白居易评价之我见 》 、
王春庭的
著文商榷 ,如吴调公的《关于白居易评价问题 》 、
理论 》 等 ,均充分肯定了白居易诗歌理论的积极意义和历
编著的《中国文学史 》第二册就认为 ,讽喻诗是白居易旨在
“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歌 ”,是“替被压迫人民说话 ”
的“不朽之作 ”,但是他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愿得天子知 ”,
“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是很明白的 ”;他强调“核实 ”,也有
忽视艺术性的倾向 。游国恩等编著的《中国文学史 》也认为 ,
白居易讽喻诗艺术上的缺陷“主要是太尽太露 ,语言激切而
缺少血肉 ,有时流于苍白的说教 ”。
进入新时期 ,学界试图跳出窠臼 ,从另外的视角去研究
白居易 。20世纪 70年代末 ,陈贻 从元白和韩孟两大诗在《
派略论中晚唐诗歌的发展 》 ,并未在白居易诗歌成就的高中
低上过多纠缠 ,而是深入 、客观地分析了元白诗派通脱 、浅俗
的倾向及其所受变文 、市人小说 ” 传奇 ”“、“等市民文学的影
响等问题 。这也许不是白居易诗歌研究成果中最具突破性
和震撼性的 ,但至少是打开研究视野的一个开始 。
如前所述 , 80年代中期 ,学界曾经出现过对白居易诗歌
理论评价的论争 。这种论争也波及了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
研究 。裴斐在《再论关于元白的评价 》 中指出 :“从作品实
史地位 。然而 ,在此前后 ,李泽厚 、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 》《第一
卷之序言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
学史 》之隋唐五代卷等相关论著 ,则大体承接裴氏观点 ,从实
用政治态度对文艺美学之戗害的角度 ,对白氏有关诗论提出
严厉的批评 。当然 ,也有学者不过多纠缠于价值评判 ,而力
求理清白氏在理论上的创新点 ,如张少康《儒家民本思想和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 一文指出 ,白居易的“救济人病 ,裨补
时阙 ”的诗歌主张和“不惧权豪怒 ,亦任亲朋讥 ”的创作态
度 ,既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也是对儒家文学思
想保守性的重大突破 。白居易的创作与理论最有价值的地
方“正是在于他能够‘为民请命 ’,勇敢地揭发现实的黑暗 ,
世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批评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
‘意激 ’ 言切 ’、‘而不囿于‘温柔敦厚 ’ 诗教 ’的‘传统 ,这对后
白居易首先是作为一位诗人留名青史 ,所以 ,一百年间
际和在当时发生的社会影响看 ,元白的主要成就均不在《新
乐府 》,而在题材广泛
的抒情诗 。王启兴《简论白居易的新”
乐府 》 则更认为 ,白居易的新乐府“仅从稽政着眼 ” 题材,“
学界对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研究成果数量十分可观 ,涉及层面
亦较广阔 。20世纪上半叶 ,有对白居易诗歌艺术作概论性的
分析和评价者 ,有对白诗特定题材进行探讨者 ,还有对白诗
名篇予以笺证者 。五六十年代 ,则着重分析白居易诗歌中的
现实主义精神 ,开始对《长恨歌 》的主题进行讨论 。新时期以
来 ,除了继续对白氏诗歌艺术成就和局限进行讨论 ,继续深
入探讨《长恨歌 》的主题和艺术外 ,还扩大了研究领域 ,对白
居易的闲适诗 、诗歌的格律和形式 、诗歌理论和创作心态展
开研究 ,产生了不少角度新颖 、视野开阔 、立论新颖的文章 。
20世纪上半叶 ,由于“白话文 ”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 ,
十分狭窄 ”,而且“立意不新不深 ” 把自己的倾向赤裸裸地,“
宣泄净尽 ” 读之了无余味 ” 这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失,“,“
败”。裴文和王文发表之后 ,不少学者提出异见 。如苏者聪
王春庭的《白居易评
的 白居易的新乐府不能一概否定 》 、《
谢孟的《政治功利与白居易新乐府 》 ,都从
价之我见 》 、
不同的角度说明 ,对白居易的讽喻诗 、新乐府不能简单否定 、
过分贬抑 ,而应看到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和积极意义 。
此期白居易诗歌研究的另一热点 ,是对文学史上有无
人们对白居易诗歌的通俗性 、现实性和平民性格外欣赏 ,学
界几乎都对白居易的诗歌创作成就持肯定态度 。除胡适对
白诗的高度评价外 ,曾毅的《中国文学史 》赵景深的《中国、
文学小史 》张汝钊的《白居易诗中的佛学思想 》陶愚川的、、
代 ,研究者大多将目光集聚于白诗的现实性 ,对白居易诗歌
(尤其是讽喻诗 )的人民性 、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成就予以
“新乐府运动 ”问题的讨论 。 新乐府运动 ”“这一概念最早由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 》中提出 ,此后 ,诸多文学史和白居易研
究论著多沿用了这一说法 。但是 ,到了 80年代中期 ,有部分
学者对中唐是否出现过“新乐府运动 ”提出怀疑 。裴斐在
《白居易诗歌理论与实践之再认识 》 中说 :“当时是否有过
《诗人白居易析论 》 ,对白居易也是大加褒扬 。五六十年等
这么一个运动 ,以及白居易是否领导了这个运动 ,都是很可
疑的 。罗宗强 “”《 新乐府运动 ”种种 》 也指出 :“从当时写新
高度肯定 。一些学者在对白诗成就的肯定中 ,也指出了缺点
和局限 。如陈友琴《白居易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 》 在肯定
题乐府 ,且又按元 、白的那种主张写新题乐府的人数来看 ,很
难说构成一个运动 。周明的《论唐代无新乐府运动 》 则从”
白诗平易 、 、浅切 通俗易懂的优点的同时 ,指出其讽喻诗概念
化、公式化 ,甚至一些非讽喻诗作品之结尾也呈现公式化的
弊端 ;至于白居易诗歌的“ ”俗 ,有时显得过分浅露 ,不含蓄 ,
不隽永 ,少数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 ,或多或少是
不免有缺点的 。霍松林《读〈谈白居易的写作方法 〉 、
》袁
行霈《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和缺陷 》 也在肯定白诗语言
“新乐府 ”这一概念的不科学性 、不确切性的角度指出唐代未
曾有过新乐府运动 ,只能勉强说“有过一个李绅先写了二十
首 ,元稹和了十二首 ,白居易和了五十首 ,共八十二首讽喻诗
的唱和活 动 ”。王 运 熙 在《讽 喻 诗 和 新 乐 府 的 关 系 和 区
别 》 中也认为 ,“新乐府作为一种样式 ,既可以表现讽喻性
内容 ,也可以表现非讽喻性内容 。所以说讽喻诗与新乐府二
者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不能混为一谈 ”。针对上述学者的质
疑 ,也有人提出了商榷 。如蹇长春在《新乐府诗派与新乐府
运动 ——— 关于白居易评价的一个问题 》 中认为 ,中唐时期
浅显平易 、有意到笔随之妙的同时 ,指出了不含蓄 、不简练 、
公式化 、概念化的缺陷 。同样 ,当时通行的两部文学史在这
方面也显示了学术著作应有的科学性 ,如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219
诗坛上确实存在着一个“新乐府诗派 ”。他们的文学活动及
其社会影响 、文学史影响 ,若用关于文学流派运动的现代观
点来衡量 ,无疑可称之为“新乐府运动 ”。葛晓音《新乐府的
缘起和界定 》 则通过对新乐府的缘起和演变过程的分析 ,
编为外集两卷 。虽非各本的会校 、会勘 ,但已经是 20世纪初
以来第一个经过整理的白居易诗文的全集本 ,给当时研究者
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朱金城
的《白居易集笺校 》。该书笺证部分 ,以笺释人名为主 ,兼及
典章制度 、词语典故 。它在广泛吸收陈寅恪 、岑仲勉等前辈
学者相关成果的基础上 ,努力发掘新材料 ,纠正了不少前人
和时人的失误 。此书的校勘 ,以明马元调刊本《白氏长庆集 》
为底本 ,参校历代白集刊本 11种 ,唐 、宋两代重要文集及选
本 7种 ,罗列异同 ,以备众说 ,虽类似集校 ,但又能尽力吸收
已有的学术成果 ,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 20世纪白氏文
集整理 、校勘方面的最大成果当推此书 。90年代以后 ,在白
集整理和版本研究方面取得成果最丰的学者当数谢思炜 。
(其博士学位论文《白居易集综论 》上编 ) 考论结合 ,着重探
对新乐府作了新的界定 :所谓新乐
府 ,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
概念 。广义的新乐府指在唐代歌行发展过程中 ,从旧题乐府
中派生的新题 ,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 汉魏古乐 府 , 以
为主的新题歌诗 。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
喻规刺 ”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 。作者认为 ,从杜甫到白居易
确有一批新乐府存在 ,若找不到更合适的名称 ,也不妨仍借
用“运动 ” 。经过这次讨论 ,大多数学者对使用“一词新乐府
运动 ”这一名称开始持慎重的态度 , 90年代以后新出版的部
20世纪上半叶 ,学界对白居易的闲适诗尤其是其中所表
“ ” 怨 ” 词 ” 曲 ”包含少数“ ” 歌 ” 吟 ” 谣 ”行、“、“、“引、“、“、“
分文学史 、诗歌史以及白居易研究论著 ,便弃用了这一概念 。
现的洒脱性情和艺术造诣还是比较肯定的 。但是到了五六
十年代 ,有很多学者在高度评价白居易讽喻诗的同时 ,冷落
或贬抑了白氏的闲适诗 。他们或是认为白居易的这些作品
悲观厌世 ,或是认为其脱离人民 ,消磨斗志 。虽然当时也有
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但这些观点在当时并未产生多
大影响 。进入新时期情况才渐渐改观 。霍松林的《论白居易
朱金城 、朱
的田园诗 》 、朱易安的《白居易写景诗初探 》 、
杜纯粹的《白居
宏恢的《浅论白居易闲适诗的积极意义 》 、
张金亮 的《白 居 易 闲 适 诗 创 作 心 态 刍
易闲适诗新探 》 、
刘维治的《
议》 、白居易宦海沉浮及其山水之吟 》 等文章
讨白集的版本问题 ,从“ 白氏文集 》《的传布及‘淆乱 ’问题辨
析 ” 日本古抄本《、“白氏文集 》的源流及校勘价值 ” 敦煌本、“
白居易诗再考证 ” 明刻本《、“白氏讽谏 》考证 ” 《、 新乐府 》“版
本及序文考证 ” 明刻本《白氏策林 》、“考证 ” 明郭勋刻本、“
《白乐天文集 》考证 ”等几个方面 ,对白集版本源流演变和现
存白集的构成情况作了调查和研究 ,理顺了一些错综复杂的
关系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五、白居易百年研究的整体回顾与反思
百年来的白居易研究 ,大致可以划分四个时段 :第一段
为 20世纪初至“五四 ”时期 ( 1901—1919 ) 。此一时期 ,一方
面是传统文学研究的继续 ,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西学新思潮对
传统研究的冲击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 》是此时期的代表性
著作 ,他对白居易创作理论与实践的评价与论述对整个 20
世纪白居易的研究影响深远 。第二段为“五四 ”后到解放前
( 1920—1949 ) 。此一时期是将白居易研究推向深广化的时
陆续发表 ,闲适诗的特点和意义才渐渐为人所认识 。
四、白居易作品的整理及版本研究
20
世纪白居易研究的另一大收获 ,就是对白居易文集的
重新整理以及白集版本源流的研究 。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
现在存世最早的白集刻本 ,是南宋绍兴时所刻的 71卷本《白
氏长庆集 》。胡适在《跋宋刻本白氏文集影本 》 中曾对此
期 ,陈寅恪和岑仲勉堪为此期代表 。陈氏《元白诗笺证稿 》、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采用了诗史互证及比较研究的方法 ,将
白居易诗歌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岑氏发表于《中央研究
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 6篇论文 ,对白集诸多问题详加的
考订 ,为进一步深化白居易研究提供了极大方便 。第三段为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 ”结束 ( 1949—1976 ) 。这是古典文学研
究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统一的时期 。受社会政治气候
影响 ,白居易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对诗歌创作理论和实践的现
实主义性质的探讨 ,以及对《长恨歌 》的主题究竟是否讽喻的
争论上 。 文革 ”“期间 ,白居易研究一片萧条 。第四段为 20
世纪 70年代后期至 20 世纪末 ( 1977—2000 ) 。白居易研究
与整个古典文学研究一起走向复苏 ,走向兴盛 。乐府诗的创
作、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 、《长恨歌 》的主题等老的热门话题
仍被继续探讨 ;学术界开始了关于白氏创作理论 、创作实践
(主要是新乐府创作 )与文艺美学的特质是否背离 、新乐府运
的诗文加以集录 、整理 ,后经唐末五代兵乱 ,篇什多有散佚 。
版本的版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从 20世纪初以
来 ,学界在全面吸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白氏文集作
了大量有效的校勘和整理工作 。40年代中后期 ,岑仲勉通过
细致详尽的校证和考释 ,解决了《白氏长庆集 》的最后编订时
间、白氏作品的分类及真伪 、白集各本的优劣等几个关键性
年代末 ,陈寅恪也曾着力于白居易作品的笺证 、整理 ,在白诗
的笺释 、考订方面颇多新见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白集整理和版本研究创获不多 。进
问题 ,日本学者花房英树因此盛赞岑氏对《白集 》的研究 。40
入新时期 ,白集整理和版本研究的高潮再度出现 。 1980年 ,
中华书局出版了顾学颉校点的《白居易集 》。该书以宋绍兴
本为底本 ,参校宋明清的一些主要刊本 ,改正了原本明显的
错误和脱漏 ,并将前人已经拾补的连同新近发现的佚诗佚文
动是否存在及如何评价的两场论争 。通过这些探讨和争论 ,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得到了更为深入和客观的认
220
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
识 。同时 ,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两套较为完善的白
集也相继付梓 。进入 90年代 ,经过拨乱反正 ,白居易研究开
始大踏步走向前进 。首先是研究视
野前所未有的宽广 ,讽喻
诗、闲适诗 、元和体诗 、诗体理论等都已纳入学术视野 ;其次
是研究方法的日益多样化 : 蔡正发《陶渊明对白居易的影
响 》 ,王延梯 、李小彤《本与乐天为后进 ——— 王禹偁与白居
易的师承关系 》 ,陈文忠《〈长恨歌 〉接受史研究 ——— 兼论
古代叙事诗批评的形成与发展 》 ,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
白诗风 》 , 姜 峰《“元 白 ” 统 与 现 代 新 诗 的 歌 谣 化 趋传
向 》 ,陈友康《 长恨歌 〉〈的文本接受史分析 》 ,章尚正《白
苏论 》 等文均是借鉴传播接受学理论的研究成果 ,令人耳
西北大学学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1年第 3 期 。 《1997 年第
岭南学报 》 10卷《海潮音 》15卷 3期 ,武昌海潮音社 1934年 。 《第
文汇报 》《新月 》1卷 2期 , 1928年 。 《1961年 3月 15 日 。 《中国
古典文学研究论丛 》 1辑 ,《第社会科学战线 》杂志社编 ,吉林人民出
年 8月 13日 。 《 江西社会科学 》1986 年第 4 期 。 《中文自学指
导》1986年第 5期 。 《 东方论坛 》1993 年第 4 期 。 《文学遗产增
光明日报 》 光明日报 》刊 》 6辑 。 《第1955年 1月 9日 。 《
1963年
科学 》1986年第 4期 。 《 学习与探索 》1986 年第 4 期 。 《 光明日
报》1984年 12月 18日 。 《 光明日报 》1985 年 11 月 10 日 。 《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会科学 》1993年第 3期 。 《1982年第 3期 。
(东京 :日外
(七卷《日本 における白居易 の研究 》东京 : 勉诚社 1998 年 ) 等有关
目一新 。尚永亮《论元和五大贬谪诗人的生命沉沦和心理苦
池万 兴《乐 天 的 痛 苦 与 逍 遥 —— 居 易 心 态 特 征
闷》 、—白
张金亮《白居易闲适诗创作心态刍议 》 等文 ,借助
论》 、
心态研究 ,使对白居易作品的理解得以更加贴切和深入 。此
外还有母题研究 ,比较研究 ,语言学 ,文化学等方法的介入
等 ,这些新角度 、新方法为白居易研究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
然而 ,一片繁荣的景象中也有明显的不足 :其一 ,白居易
固然以诗名世 ,但在 2800余首诗作中 ,真正纳入研究者视野
的尚不足百首 ;而在诗歌之外 ,白氏还存文 800余篇 ,在现有
的 500余篇 (部 )研究成果中 ,关于白文者寥寥无几 ,诚为一
大憾事 。其二 ,选题过于集中 。关于白居易的讽喻诗 、诗歌
理论的现实性 、长恨歌 》《主题探讨的论文触目皆是 ,而对白
诗艺术特点及规律的探讨则乏善可陈 ,贡献殊少 。其三 ,论
题重复 ,冷饭新炒 。在关于讽谕诗 、长恨歌 》《的研究中 ,有相
当一批论
著缺乏新意 ,缺乏创造 ,在类似的证据中摸爬滚打 ,
始终难以将问题向前沿和深度推进 。其四 ,部分作者缺乏诚
意 ,不屑与研究对象做心灵的交流与沟通 ,对白氏言行往往
靠想当然立论 ,使得文章多观点而少论据 ,空浮粗疏 ,难以服
人 。其五 ,研究视野较为封闭 ,相当一批学者不去留心国外
学者的研究成果 。事实上 ,早在白氏在世之时 ,其诗即已漂
洋过海 ,传到日本 ;而在日本的平安时代 ,以嵯峨天皇和菅原
道真为代表的王朝君臣及宫廷文人即已掀起了为时甚久的
效法白诗的热潮 ;而在近现代日本学界 ,对白居易的研究以
及对白诗接受史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不容忽视的成果 ,据
初步统计 ,仅“二战 ” 50年时间 ,日本有关白居易研究的论后
著已达 730余篇 (部 ) 。但我们的学者多不关注这些成果 ,
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研究的前沿性 ,从而也难以
对白氏诗文予以更广泛的考察和更准确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