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周伟(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止振荡仅在持续侧枝气流下,调节MAP 纽,使MAP迅速上升至原MAP的1.5~2倍,停 留15~20秒)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逐步提高振荡的MAP: 首先设置频率,ΔP =30%~40%,调整ΔP使胸壁 运动适度,血中碳酸正常。初始MAP高于CMV 时2~3cmH2O,以1~2cmH2O幅度逐渐增加,直 到血氧饱和度>90%。一旦情况改善,逐渐下调 FiO2、MAP、ΔP。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至少有6种机制参与了气体输送和交换过程: • 团块气体对流(Bulk convection) • 钟摆式充气(Pendelluft) • 非对称流速剖面(Asymmetrical velocity profiles) • 分子弥散(Molecular Diffusion) • 心源性震荡混合(Cardiogenic Mixing) • 泰勒弥散(Taylor dispersion)
HFOV与CMV的气道与肺泡内压力比较
通气量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工作原理
• 氧合和通气的控制是彼此独立的。 • Oxygenation取决于 • MAP • FiO2 • Ventilation取决于 • Delta-P(心搏量)(↑) • F(呼吸机)(↓) • I-time (↑)
• HFOV是目前所有高频通气中频率最高的一种, 可达15~17 Hz。由于频率高,其每次潮气量接 近或小于解剖死腔,其主动的呼气原理,保证 了机体CO2的排出。侧枝气流可以充分温湿化。 因此,HFOV是目前公认的最先进的高频通气 技术。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通气策略
• 应用HFOV常根据临床需要采取两种不同的通气 策略,即高肺容量策略和低肺容量策略。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 生理性呼吸周期消失,吸/呼相肺泡扩张和回缩 过程中容积/压力变化减至最小,对肺泡和心功 能的气压/容量伤及心功能抑制明显降低。
• HFOV通过肺复张,最佳肺容量策略,使潮气 量和肺泡压明显低于CMV,同时可在较低的吸 入氧浓度维持与CMV相同的氧合水平,从而减 低了氧中毒的危险性。
要避免过度肺膨胀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持续肺充气 • 逐步提高振荡的MAP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持续肺充气: 先将MAP调至比CMV高1~2cmH2O,然后将 MAP快速升高到30cmH2O持续充气15秒后回 到持续肺充气前的压力,间隔20min或更长时 间重复1次直到氧饱和度改善。
(如果呼吸机设有叹息键,则可直接按下此键, 并维持15~20秒)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低肺容量策略
• 即最小压力策略。先将频率置于10Hz(600次 /min),设置ΔP,初始为35%~40%,根据 PCO2值调整ΔP,一旦ΔP选定,调节MAP,使 其低于CMV时的10%~20%,调整中应保证血 压和中心静脉压正常。一旦FiO2<60%,氧合 正常,PCO2正常,开始下调MAP。
一、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高频振荡通气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三、常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 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五、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六、高频振荡通气的气道管理
高频振荡通气参数选择的依据
• 体重 •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变化:气道阻力/肺和胸廓顺
应性;肺泡充盈程度和均匀性;肺泡结构完整 性;V/Q比例;肺循环状态 • 心脏循环功能:左右心功能状态 • 代谢率
Fra Baidu bibliotek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一般来说, • 大气道:湍流,团块对流和泰勒弥散为主 • 小气道:层流,非对称流速剖面引起的对流扩散 • 肺 泡:心源性震动及分子弥散为主。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CMV引起肺损伤的机制 • 气压伤:气道高压力引起的损伤 • 容量伤:肺泡过度充气和气体分布不匀 • 闭合伤:肺泡重复打开/闭合 • 氧中毒:高浓度氧气吸入 • 生物伤: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损伤
• 高肺容量策略适合于RDS或其它一些以弥漫性肺 不张为主要矛盾的疾病;
• 低肺容量策略主要用于限制性肺部疾患,尤其是 气漏综合症和肺发育不良等;
• 两种策略均提倡用于阻塞性肺疾病如MAS,混 合型疾病如生后感染性肺炎以及PPHN。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高肺容量策略
• 使MAP比CMV时略高,在肺泡关闭压之上, 促进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即肺泡复张,并保 持理想肺容量,改善通气,减少肺损伤。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分类 (气道内高频压力/气流变化;主/被动呼气) • 高频喷射通气(HFJV) • 高频振荡通气(HFOV) • 高频气流阻断(HFFI) • 高频正压通气(HFPPV)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 肺保护通气策略 • 不增加气压伤 • 有效提高氧合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氧合通气效果判断
• 氧合良好 • HFOV后24h内 FiO2可降低10%
OI<42
(OI=100×FiO2×MAP/PaO2)
• HFOV后48h OI>42提示氧合失败、难以存活
• 通气良好 • PaCO2维持在100cmH2O(约74mmHg)以下 • 同时pH>7.25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二、参数及其调节—平均气道压(MAP)
选 择 合 理 的 FiO2, 根 据 监 测 的 SaO2 从 5cmH2O(0.490kPa)逐步上调MAP,直到SaO2 满意为止(95%~96%),最后根据胸片肺膨胀 情况和PaO2(60~90mmHg即8.0~12.0kPa)确定 MAP值。( MAP 是影响氧合功能的主要参数)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周伟(ppt)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一、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高频振荡通气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三、常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 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五、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六、高频振荡通气的气道管理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V) • 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 • 高的通气频率(频率>150次/min或2.5Hz) • 较低的气道压力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逐步提高振荡的MAP: 首先设置频率,ΔP =30%~40%,调整ΔP使胸壁 运动适度,血中碳酸正常。初始MAP高于CMV 时2~3cmH2O,以1~2cmH2O幅度逐渐增加,直 到血氧饱和度>90%。一旦情况改善,逐渐下调 FiO2、MAP、ΔP。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至少有6种机制参与了气体输送和交换过程: • 团块气体对流(Bulk convection) • 钟摆式充气(Pendelluft) • 非对称流速剖面(Asymmetrical velocity profiles) • 分子弥散(Molecular Diffusion) • 心源性震荡混合(Cardiogenic Mixing) • 泰勒弥散(Taylor dispersion)
HFOV与CMV的气道与肺泡内压力比较
通气量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工作原理
• 氧合和通气的控制是彼此独立的。 • Oxygenation取决于 • MAP • FiO2 • Ventilation取决于 • Delta-P(心搏量)(↑) • F(呼吸机)(↓) • I-time (↑)
• HFOV是目前所有高频通气中频率最高的一种, 可达15~17 Hz。由于频率高,其每次潮气量接 近或小于解剖死腔,其主动的呼气原理,保证 了机体CO2的排出。侧枝气流可以充分温湿化。 因此,HFOV是目前公认的最先进的高频通气 技术。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通气策略
• 应用HFOV常根据临床需要采取两种不同的通气 策略,即高肺容量策略和低肺容量策略。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 生理性呼吸周期消失,吸/呼相肺泡扩张和回缩 过程中容积/压力变化减至最小,对肺泡和心功 能的气压/容量伤及心功能抑制明显降低。
• HFOV通过肺复张,最佳肺容量策略,使潮气 量和肺泡压明显低于CMV,同时可在较低的吸 入氧浓度维持与CMV相同的氧合水平,从而减 低了氧中毒的危险性。
要避免过度肺膨胀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持续肺充气 • 逐步提高振荡的MAP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肺泡复张方法
• 持续肺充气: 先将MAP调至比CMV高1~2cmH2O,然后将 MAP快速升高到30cmH2O持续充气15秒后回 到持续肺充气前的压力,间隔20min或更长时 间重复1次直到氧饱和度改善。
(如果呼吸机设有叹息键,则可直接按下此键, 并维持15~20秒)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低肺容量策略
• 即最小压力策略。先将频率置于10Hz(600次 /min),设置ΔP,初始为35%~40%,根据 PCO2值调整ΔP,一旦ΔP选定,调节MAP,使 其低于CMV时的10%~20%,调整中应保证血 压和中心静脉压正常。一旦FiO2<60%,氧合 正常,PCO2正常,开始下调MAP。
一、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高频振荡通气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三、常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 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五、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六、高频振荡通气的气道管理
高频振荡通气参数选择的依据
• 体重 • 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变化:气道阻力/肺和胸廓顺
应性;肺泡充盈程度和均匀性;肺泡结构完整 性;V/Q比例;肺循环状态 • 心脏循环功能:左右心功能状态 • 代谢率
Fra Baidu bibliotek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气体交换理论
一般来说, • 大气道:湍流,团块对流和泰勒弥散为主 • 小气道:层流,非对称流速剖面引起的对流扩散 • 肺 泡:心源性震动及分子弥散为主。
HFOV减少机械通气肺损伤的机制
CMV引起肺损伤的机制 • 气压伤:气道高压力引起的损伤 • 容量伤:肺泡过度充气和气体分布不匀 • 闭合伤:肺泡重复打开/闭合 • 氧中毒:高浓度氧气吸入 • 生物伤: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的损伤
• 高肺容量策略适合于RDS或其它一些以弥漫性肺 不张为主要矛盾的疾病;
• 低肺容量策略主要用于限制性肺部疾患,尤其是 气漏综合症和肺发育不良等;
• 两种策略均提倡用于阻塞性肺疾病如MAS,混 合型疾病如生后感染性肺炎以及PPHN。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高肺容量策略
• 使MAP比CMV时略高,在肺泡关闭压之上, 促进萎陷的肺泡重新张开,即肺泡复张,并保 持理想肺容量,改善通气,减少肺损伤。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分类 (气道内高频压力/气流变化;主/被动呼气) • 高频喷射通气(HFJV) • 高频振荡通气(HFOV) • 高频气流阻断(HFFI) • 高频正压通气(HFPPV)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 • 肺保护通气策略 • 不增加气压伤 • 有效提高氧合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振荡通气—氧合通气效果判断
• 氧合良好 • HFOV后24h内 FiO2可降低10%
OI<42
(OI=100×FiO2×MAP/PaO2)
• HFOV后48h OI>42提示氧合失败、难以存活
• 通气良好 • PaCO2维持在100cmH2O(约74mmHg)以下 • 同时pH>7.25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二、参数及其调节—平均气道压(MAP)
选 择 合 理 的 FiO2, 根 据 监 测 的 SaO2 从 5cmH2O(0.490kPa)逐步上调MAP,直到SaO2 满意为止(95%~96%),最后根据胸片肺膨胀 情况和PaO2(60~90mmHg即8.0~12.0kPa)确定 MAP值。( MAP 是影响氧合功能的主要参数)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周伟(ppt)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一、高频振荡通气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二、高频振荡通气影响氧合/通气参数及调节 三、常用高频振荡通气呼吸机的特点及性能 四、高频振荡通气的临床应用 五、高频振荡通气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六、高频振荡通气的气道管理
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
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 HFV) • 小于或等于解剖死腔的潮气量 • 高的通气频率(频率>150次/min或2.5Hz) • 较低的气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