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初一语文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5篇)
初一语文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学习诗人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了解一点关于象征的知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条“未选择的路”。
教学难点:
对于象征的理解。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师点播小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欣赏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领悟了如何面对误解和挫折的哲理,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品读《未选择的路》,说道路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走来走去脚下他的不就是路吗?是的,然而我们可曾思索过,这路和我们生活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我特别难忘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
成了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也有着特别的意蕴,那么,它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
二、作者介绍(多媒体)
三、诗文理解
1、学生朗读诗文查找生字词。
2、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学生放声自读。
4、谈谈感受,结组讨论,你感悟深的是那。
5、找各组同学依次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1)诗人站在林间交叉路口,久久踌躇,他对两条路都有向往,但却不能同时都走,必须选择其中的一条,而且选择了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这是多么无奈又无助!
(2)诗人选择的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就意味着艰难和挑战。
(3)诗人心中虽仍踌躇但还是踏上自己选择的路,开始艰难的跋涉。
(4)诗人没有告诉读者他的结果怎样,而是未选择的路叹息。
(插入课件)
6、小结:诗人重点写了未选择的路,为什么?其实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是舍弃。当我们无法选择时,其实也已作出了一种选择。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取为“未选择的路”?表面是写自然的路,实际是写人生的路。这种写法就是象征,表面是浅显的,实质却是深刻的,诗人所写的重点不是那条已选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条路可选择,但一个人往往走一条路,因为人生短暂,更因为人生没有返程而只能放弃其他许多条路,许多人的人生之路的选择都带着偶然性和随意性,那位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路,而诗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深入的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一定要慎重选择,当你作出了一种选择你也就放弃了另一种人生的路。
7、能谈谈你心中从本诗明白的道理吗?
8、师总结: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一旦选择了决无重走之机,所以必须慎重,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慎重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四、放声自读,再次感悟,记下你心中的哲理句。
课后反思:
诗是美的,哲理确实深刻不易理解的,好诗只有结合生活才有更深的体会,对于初中生来说,还不可能很好的把握,但从浅处去品味,鱼和熊掌总的有所舍弃,选择的求学也就放弃了嬉戏,生活需要有所取舍。
初一语文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2、品味细节描写处,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从咀嚼语言,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一代农民父亲的特点上正确而全面的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
合作讨论法
点拨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迟志强演唱的《父亲》创设情境,老师作为中年人由衷的演绎歌词内容。
二、词语积累
易错字和一词多音的词语积累
三、以“台阶”为切入点,整体感知
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梳理文章故事情节。(梳理思路围绕“台阶”来展开)
明确:为了提高自家的地位(原因),父亲不辞劳苦花了大半辈子造成一栋九级台阶的新屋(经过),父亲却走向了衰老(结果)。
故事情节:想建台阶——准备建台阶——建造台阶——建成台阶
四、踏上台阶,看农民父亲
1、要求学生抛开资料书,通过与文本的亲密接触说说你所读到的父亲。
2、根据学生的解读分类梳理学生所读到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
3、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商讨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补充同学们的解读,丰富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学会如何扣住文本进行人物鉴赏。
A、同学们基本读到的`已知内容:老实厚道、勤劳能干、艰辛、吃苦耐劳、不服老、倔、倔强
B、部分同学对“父亲”的个性化解读一:“有点虚荣”与“自尊心强”这两点的争鸣。预设:
这个点上引导同学们抓住第22段:“腰闪了一下。我就不让他抬,他坚持要抬。抬的时候,他的一只手按着腰。”还有第28段:“他却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这个生气的父亲,不愿接受老了的事实。他的自尊与倔强的个性。
这个争论的点,是作者同情农民父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位农民父亲的特有的谦卑;赢得他人尊重的渴望。
C、部分同学对“父亲”的个性化解读三:怀念旧时光?
绝大多数同学所认为的“怀念以前的三块青石板的日子”;三块青石板铺成的台阶上见证着很多“快乐的时光”。
预设:
这个点的商讨也是人物解读的一个难点和有深度的思考,学生年龄尚小,与老牛拉破车的时代距离较远,老师要助力学生。方法可补充一些助读资料,引导学生去发现。设计问题如下:
1、“怀念”?九级台阶造好了,为什么父亲的快乐没有来到?
2、造新台阶的日子用了大半辈子,有着太多的艰辛,但其中的“快乐”在哪?为什么会很快乐?
扣住第28——31段的内容精读,带动学生对前文劳动所产生的“快乐”的理解。
明确:父亲是一代农民的代表,劳动就是生命,在劳动中获得尊严!不能劳动的现实击垮父亲,并不是恋旧。对父亲的杀伤力之大足可以完全击倒父亲,作者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怜惜。
D、部分同学的个性解读四:为目标而不懈坚持努力。
父亲在台阶上寻找人生的高度,是一种追求和愿景,目标实现后,人也老了。人生往往会为一个并不确定的目标去奋不顾身。当愿望似乎已经实现了的时候,我们却突然觉得无所事事或者说目标达成的一刻就是美好结束的一刻。这篇小说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就是这样丰富和立体。
五、从“台阶”走下来,看“命若琴弦”
拓展到史铁生《命若琴弦》主人公老瞎子的命运,丰富对人生目标、对生命的认识。
生命就是过程,如溪流一路奔流一路歌,最终归入大海,化为寂静。一路的奋斗,才是生命的精彩,亦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
主人公老瞎子弹断了120根琴弦,理想实现了,复明的药方就落空了,他才明白:“过程就是好好活着”。史铁生,失去双腿,患尿毒症,靠透析活下来,生命与他而言就是苦难,但他从不说勇敢和坚强,从叫嚣战胜病魔,顺其自然地活下去,“专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命若琴弦,绷紧了弦,把该弹的静静地弹下去——实现目标的过程就是我们的生活。
是鸟儿就要在空中飞翔,是不能飞翔也照样在空中结网。
这是生命之苦,换一个角度看,也是生命之美吧。
板书设计:
台阶李森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