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经验——浙江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乌经验——浙江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市域面积1105平方公里,本地户籍人口71.6万,长住义乌的外来人口100多万,分别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另外,还有
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义乌人多地少、资
源贫乏,缺少区位优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
展态势。2007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20亿元,增长15.7%;财政收入58.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28亿元,分别增长31.2%和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255元,分别
增长15.9%和16.4%。
义乌的发展变化让人惊奇,“义乌现象”令人关注,经济界、理论界
和新闻界纷纷探究义乌“莫名其妙”的发展之“谜”,把义乌推进区域经
济社会快速和谐发展的成功实践称之为“义乌经验”。2006年4月,浙
江省委、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通知》,要求
全省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究竟是什么使义乌这样一个没有资源和区位
优势的地方快速发展起来,义乌的发展经验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具有怎
样的普遍意义,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义乌经验”创造了“义乌奇迹”
“义乌经验”的主要内涵是坚持专业市场主体地位,以专业市场的发
展提升,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专业市场的扩张提升是义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专
业市场是“义乌经验”的基石和核心,是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命脉,也是义乌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义乌确立
并实施“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未动摇,历届党委、政府遵循抓市场就是
抓经济的理念从未改变,致力于专业市场硬件提升、交易创新、功能拓展
的工作从未停止,真正做到了工作围绕市场转,城市围绕市场建,产业围
绕市场育。与近年全国许多地方专业市场出现萎缩趋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义乌把握了市场发展的每个关键时期的机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
断提升,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经营业态,成为国际小商
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专业市场的提升,专业化交换组织的不断成长,
使市场、产业、城市产生良性互动,推动了义乌的市场化、工业化、城市
化和国际化,形成了义乌独特的发展路径。
----特色产业的联动发展推进义乌协调、持续发展。市场带动工业、
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工业紧密联动发展,是“义乌经验”的独特之处。
义乌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积极
实施“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策略,引导民营企业和商业资本利用掌
握的市场信息、销售网络向工业扩展,大力发展与市场关联紧密的小商品
制造业,促进了工业产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义
乌实现了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后期的快速转变,形成了与专业市场紧
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大量价廉物美的本地产品,为专业市场的繁荣提
升提供了强大产业支撑,形成了联动发展、良性循环。同时,专业市场的
繁荣也带动了各类服务业迅速发展,特别是会展、金融、物流、购物旅游、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兴起,有力促进了市场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升,
促进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国际化的战略导向促进了义乌率先与国际接轨。大力推进国际化,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是“义乌经验”的崭新亮点。近年来,义乌顺应国际
化趋势,树立全球视野,确立并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拓展世界市场,主
动参与国际竞争。义乌强化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定位,确立建设国际性商
贸城市战略目标。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加快商贸业、工业、城市、服务业与国际接轨,在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中占领先机。按照国际性
商贸城市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在全国县级市率先
建立海关、检验检疫局、外汇管理局、涉外法庭、出入境管理局等涉外机构,成立外事服务中心、涉外服务中心、国际物流中心等服务机构,加快
城市功能与国际接轨。加强对外形象推介宣传,提高义乌和义乌市场的知
名度、美誉度。
----有为政府是“义乌经验”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在义乌的发展进程中,政府的引导、调控、规范、服务发挥了决定作用,义乌经济社会的发
展提升,带有鲜明的有为政府烙印。一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义乌历届
党委、政府以开明和保护的姿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这一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支持和推动人们群众的创新创业,积极研究和
科学引导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规范政府调控行为。深化市场取向
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市场
机制和价值杠杆,形成有利于资金、土地、人才、能源等资源要素合理配
置的体制机制,政府全面推出了竞争领域,使市场主体对利益最大化的追
求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发展模式相协调、相一致。但是,对于关系发
展全局和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政府都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手段,牢牢掌握
发展的主动权。尤其是专业市场和物流场所的产权由政府控股,确保市场
的有序发展、规范管理和改造提升;政府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活二
级市场,所有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招、拍、挂等形式公开出让,保证了土
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三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功能。
切实抓好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社会信用体系
等建设,改善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提高政府文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