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政府诚信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政府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我国政府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我国政府信用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透明。
政府发布信息不够及时、准确和全面,对政府
工作的评价往往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
2.失信行为频发。
政府官员存在违规、违法行为,不遵守约定、不履行承诺,严重影响政府信用的建设。
3.监管不严。
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监管不力,让一部分企业、个人敢于失信,不惧违法。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及时、真实、全面的公开政府信息。
2.加强内部管理。
实施倒逼机制,强化政府官员尽职尽责和承
诺履行的意识和责任感,加强内部管理和考核,严格落实纪律要求。
3.强化监管力度。
加强市场主体的规范管理和监管,对失信行
为进行追责、曝光和惩罚,形成严肃的司法制度和约束机制。
同时,还要切实增强政府信用的公信力和社会认可度,才能进
一步推动政府信用建设水平的提高。
浅谈关于政府公务员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 及治理对策
浅谈关于政府公务员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治理对策内容提要:公务员是政府构成的主体,其诚信修养和诚信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强大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政府公务员诚信缺失的表现、危害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诚信政府公务员是专门形式行政权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掌握着国家和政府的行政权力和公共资源,执行着国家公务和组织机构各项行政事务,肩负着“治国”的历史使命。
政府公务员的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诚信修养和诚信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强大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公务员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当前,我国政府公务员的主流是积极、上升、进步的,大部分公务员能够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并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尊重和信任,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公务员队伍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部道德失衡问题,确实有部分行政人员不讲诚信,造成“吏治腐败”。
公务员诚信缺失问题虽然反映在不同的行政领域,表现形式也各种各样,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以权谋私,权大于法。
这是政府公务员最大最严重的失信行为。
从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到海南文昌市原市书记谢明中,受贿、生活腐化堕落;从湖北省原副省长孟庆平到重庆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原副局长王斌,利用土地审批项目收受巨额财物;从黑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韩桂芝到安徽阜阳平顶山市新华区委书记杜欣,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官帽”批发受贿巨额款项;从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到河南省卢氏原县委书记杜保乾,利用大搞形象工程向百姓横征暴敛收刮民脂民膏;从广东梅州兴宁市大兴煤矿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123名矿工死亡,到山西临汾洪洞12.5发生特大瓦斯爆炸的“官煤勾结”事故等,涉及到的都是当地公务员为了自身欲望,滥用权利巧取豪夺。
这些公务员的行为严重地背离了政府权力的公共属性,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政府、对公务员的信任。
2、决策不科学。
有些公务员决策时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调查研究,不讲科学,凭经验和习惯办事,致使决策失误,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从而使公务员的信用在群众心目中遭到削弱。
政府部门诚信问题及解决方案
政府部门诚信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政府作为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其诚信尤为重要,而政府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政府部门诚信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政府部门诚信问题的表现政府部门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权力滥用、腐败、拖延执法等方面。
具体表现如下:1.权力滥用政府部门拥有很大的权力,而这种权力有时候可能被滥用。
比如一些政府官员,由于其职位的特殊性,可以为自己亲友提供便利,甚至直接损害公共利益。
2.腐败当政府官员为自己谋取利益而不是为公众服务时,就会出现腐败现象。
腐败现象会损害公共利益,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
3.拖延执法政府部门执法的延迟处理也是一种诚信问题。
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使公众的利益得不到及时保护。
二、政府部门诚信问题的根源政府部门诚信问题的根源是人心的扭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政府官员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社会公共利益。
此外,一些政府部门内部管理不善、法制建设不完善也是导致诚信问题的主要因素。
三、政府部门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政府部门诚信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着力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管理政府部门的领导层必须加强内部管理,对腐败进行零容忍。
加强审查制度,加强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建设廉政文化,使政府机构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工作,最大化地维护公共利益。
2.加强法制建设政府部门的诚信也有赖于法制的完善。
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强化权力的监察和制约,并保证政府官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
3.鼓励社会监督通过传媒、反腐倡廉教育、社会监督等手段,鼓励公众参与政府部门工作的监督和反馈,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建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4.建设宏观调控机制政府应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加强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布局,避免出现滥用权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问题。
总之,政府部门诚信问题既影响了政府官员的形象,也影响了政府机构的效能。
政府部门应坚持诚实、公正、透明、负责任的原则,加强自我管理,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和完善由上至下的宏观调控机制,提高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维护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政府诚信问题研究
政府诚信问题研究政府诚信问题研究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政府诚信问题愈加受到广泛关注。
政府作为国家管理者和服务者,其诚信问题关系到国家治理效能、人民利益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就政府诚信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政府诚信问题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
一方面,官员的腐败行为与政府诚信问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腐败行为导致了权力滥用、执法不公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诚信问题的重要原因。
政府未能履行承诺、信息透明度不足、延误办事时间等问题,给公民带来困扰甚至损害其利益。
此外,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不一致性,也加剧了政府诚信问题的出现。
政府发布了一些好的政策,但由于执行不力或者缺乏监管,这些政策往往难以真正实施,这种情况也损害了政府的诚信。
其次,政府诚信问题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府诚信问题首先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政府承诺未能兑现,延误办事时间和不负责任的态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
对政府失去信任也导致了人民对政府的抵触情绪增加,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政府诚信问题还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效能。
政府如果失去诚信,将难以有效履行职责和推动改革,国家治理将受到阻碍。
针对政府诚信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政府在承诺问题上应有明确的法律约束,确保政府作出的承诺得到落实。
其次,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建设。
政府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向公众公开政府部门的运行情况和重要决策,提高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增加政府的诚信度。
同时,政府部门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到言行一致,依法行政。
此外,还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和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推动政府提升诚信度。
政府诚信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部门作为国家管理者和服务者更应承担重要责任。
建设诚信政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浅析我国乡镇政府的诚信缺失以及对策
浅析我国乡镇政府的诚信缺失以及对策[摘要]当前,“诚信”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充满诚信氛围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诚信”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等。
如果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政府诚信就位于金字塔的塔顶。
而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关,诚信于民对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乡镇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乡镇特殊的环境因素,诚信缺失的制度因素,诚信缺失的内部因素。
重塑乡镇政府诚信体系需要尝试以下几个解决思路:引入第三部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深化体制创新,完善绩效体系,提高失信成本;明确政府职能,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公开体系。
[关键词】乡镇政府;诚信缺失;第三部门、古人云,“人无信不立”。
人民政府诚实守信,既是一种负责的执政理念,更是各级政府的为政之首,执政之基,然而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在现实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政府诚信问题。
其中“基层政府的失信情况较普遍和严重,乡镇政府的失信现象最为突出”…。
乡镇政府作为连接城市和广大乡村地区的中间枢纽,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关,诚信于民,为广大农民阶层树立起守法诚信的典范,对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乡镇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诚信缺失在我国各级政府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大环境的相似性决定了政府失信的表现有许多共同点。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底层的行政机构,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上要听命于国家,省,市县的行政指令,下要面对着广袤的农村地区,以及附着在这片土地上特殊的人民群体。
地广人稀,经济生产方式较单一,以农业为主,管辖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这些都是乡镇政府面对的,不同与城市治理的客观因素。
农业税的取消,切断了乡镇政府的最主要财政收入,如何合理获取财政收入也成为考验乡镇政府智慧的一大难题。
申论热点:政府诚信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对策
⼀、问题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与关键,它引导、影响着公众的诚信精神,推动、决定着社会的诚信程度。
从当前的信⽤状况看,⼀些政府部门政策多变、政出多门、朝令⼣改、承⽽⽆诺和失信于民的现象时有发⽣。
具体表现为:不依法履⾏、不及时兑现政策,且有时不够具体⽽显得假、⼤、空;政策的制定主观性和随意性较⼤、透明度不够⾼、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少数政府机构及公务⼈员滥⽤权⼒和各种“假⼤空”的失信⾏为,阻碍了社会信任程度的提⾼;⼀些机构和⼯作⼈员的⾔⽽⽆信,缺乏责任感,欺上瞒下,以权谋私,乱收费乱摊派。
政府机构及其公务⼈员失信⾏为有意⽆意损害了社会的公信⼒,损害了党和政府在⼈民群众中的形象。
这种缺乏诚信的做法贻害⽆穷。
⼆、原因 第⼀,没有摆正政府权⼒和公民权利关系的位置。
⼀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仍受权⼒本位、官⼤于民的传统观念的⽀配,认为政府的权⼒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使的。
极少数甚⾄认为,政府是为着公共利益⾏使权⼒,因⽽可以享有不守信⽤的特权,以⾄于滥⽤公共权⼒。
第⼆,没有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冲突。
常常只顾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以致牺牲诚信,损害政府公信⼒和权威性,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第三,没有准确把握“发展第⼀要务”和科学发展的关系。
⽚⾯追求发展,⽽忽视科学、持续、协调发展,以致为着所谓的“政绩”和“发展地⽅经济”,不负责任、不求实际地⼤⼲、盲⼲,乱许愿、乱,甚⾄弄虚作假最终失信于民。
第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信⽤体系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三、对策 第⼀,建⽴社会管理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度。
在保证经济社会安全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加快解决公共信息依法公开和共享问题,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听政制度,以获得社会对政府的信任。
第⼆,政府的决策要科学化。
政府的决策,特别是重⼤的决策都是涉及到国计民⽣的重⼤问题,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法和科学的程序来完成。
第三,政府的决策要民主化。
浅议地方政府诚信缺失问题以及对策
国家利益 、 群众利益抛之脑 后 , 把手 中的
权 力 变 为 实 现 小集 团 利 益 和 个 人 利 益 的
工具。
信 缺失 。在经 济发展 的市场 化进 程 中 ,
一
些 政 府 官 员 放 松 了对 自 己 的 要 求 , 有
些官 员 以权 谋私 、 贪污受 贿 、 生活腐 化 、
个 守 信 用 的 党 和 政 府 , 能 培 育 出 一 个 才 守信用的社会。
有 政府 的信息 公开 , 就谈不 上对政 府信
用 的评 价 。 我 围 目前 有 些 地 方 政 府 对 政 府 自身 的 信 息 公 开 的力 度 不 够 。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在 发 生 突 发 事 件 时 向 公 众 隐 瞒 事 实 , 夺 民 众 的 知 情 权 。 在 重 大 突 出 事 剥 件 中 , 于 有 些 政 府 部 门 为 了 逃 避 责 任 由
欺诈行 为 , 与一些地 方政府 的无所作 为 、 听之任 之的态度是分不开 的。有的地方 政 府甚 至充 当失 信 者的保护 伞 , 得失 使 信者更加有恃 无恐 。所 以有必 要构建有
效 的 政 府 责 任 机 制 。 同 时 , 有 制 约 的 没 权 力 是 极 易 腐 败 的 权 力 , 易 产 生 诚 信 更 危 机 , 此 , 们 还 有 必 要 构 建 对政 府权 因 我 力 的 监 督 制 约机 制 。
口段 文 洋
在 社 会 诚 信 体 系 中 , 府 诚 信 是 核 政 心 , 着 基 础 性 、 定 性 、 向 性 的 作 起 决 导 用 。 它 引 导 、 响 着 公 众 的诚 信 精 神 , 影 推 动 、 定 着社会 的诚 信发展 。从政 治方 决 面来 看 , 为 社 会 关 系 的 主 要 支 撑 点 , 作 政
政府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天水市委党校甘肃天水741000)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良好印象和评价,是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而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
政府诚信是关系到政府公信力和执政能力的核心问题,它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状态,是社会政治,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树立政府权威,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
政府信誉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勤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作风,提高政府造福于社会、谋利于人民的能力。
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各级政府的诚信建设至关重要。
“政无信必衰”,政府诚信建设是整个诚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事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每个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自身的诚信建设,执政水平和社会公信力不断得到了提升和改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使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受到损害事件是有发生。
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制定主观性较大,透明度不够高,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
二是在政府机构中,上级对下级朝令夕改,滥发指示,下级对上级则虚报浮夸,隐瞒欺骗,阳奉阴违。
行政管理一方面要求政令畅通、服从基本原则和行政纪律,另一方面又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实事求是处理公共事务。
而个别政府和公职人员不求创新,工作缺乏主动性,唯上是听,唯命是从,应付工作,导致工作质量低下。
三是政府信息不透明,如财政不透明,执法程序不透明。
政府越是透明,政府信息公开一直是公民社会所努力诉求的结果,但是在现实中总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流于形式,但是公众的诉求并未因此而受到制约,尤其是近年来,公众的呼声逐渐高涨,在中央政府的倡导下要求地方政府逐步扩大政务公开,增加信息的透明化,增强对公众的回应力度。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工作措施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工作措施集中治理诚信缺失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诚实守信是社会和经济秩序良好运行的基础,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诚信缺失问题的治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全面评估集中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工作措施,并探讨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诚信框架法律是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有力工具。
应加强诚信法律体系的构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惩治违反诚信的行为。
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法律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特别是要加大对违背诚信价值观念和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大对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的处罚力度,以起到威慑作用。
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信用信息管理信息共享是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
当前,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孤岛的情况,导致诚信问题的发生和扩大。
建立健全的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加强各个领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有效治理诚信缺失问题至关重要。
三、提高社会诚信意识和道德水平提高社会的整体诚信水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
媒体要加强宣传,引导公众形成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
政府要加大力度打击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行为,为社会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建立惩戒机制,严格追责严格追责是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严格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和警示,使违法失信成本高昂,从而遏制诚信缺失问题的发生。
个人观点和理解:诚信缺失问题在当前社会中已经成为一项重大的挑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诚信问题愈发突出,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集中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工作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治理诚信缺失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诚信问题的监管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和信息共享,形成多部门的合力。
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
我国政府诚信缺失原因探析及其重塑对策
我国政府诚信缺失原因探析及其重塑对策政府行为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
诚信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
在当前我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时期,政府诚信建设显得尤其重要。
但是,当前我国政府的诚信遭遇了重大缺失,使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到重大影响。
我们应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努力探讨重塑的破策。
标签:豉府;诚信缺失;原因;对策所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即内外一致,“信”即言而有信。
诚信结合在一起就表现为诚恳厚实、有信无欺、坦诚相待。
诚信缺失是指社会中诚信的道德缺失及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当前,“诚信”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迫切需要一个充满诚信氛围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可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中国,社会上出现了不少缺乏诚信的现象。
种种不守信的个人行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的发生都不利于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的构建。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社会要成为诚信的社会,政府首先要做好守法诚信的典范。
如果说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是一座金字塔,那么政府诚信就位于金字塔的塔顶。
政府诚信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信用建设须政府先行。
政府诚信缺失是指政府本该沿着诚信的道路走下去可是在行进的过程中却发生了诚信品质的缺失乃至扭曲。
近几年,一系列事件的出现,对政府诚信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从“华南虎”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杭州的飙车案到罗彩霞事件,政府的诚信一次次受到强烈的质疑和挑战,使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损。
一、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探析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市民社会不断培育壮大,社会结构的变迁,价值多元化、政府职能转变、世界局势变化、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也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中,诚信缺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政府诚信缺失尤为凸显。
政府诚信缺失是由很多原因综合造成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第一。
制度不健全,公权力的滥用。
浅论我国的诚信问题_现状、原因与解决机制
浅论我国的诚信问题_现状、原因与解决机制我认为我国的诚信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我国的诚信问题表现在各个领域,比如商业、政治、教育等等。
在商业领域,一些企业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问题;在政治领域,一些官员存在贪污受贿、权力寻租等问题;在教育领域,一些学生存在抄袭、作弊等问题。
造成我国诚信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是道德观念的淡化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逐渐淡化,一些人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这就导致了一些不诚信的行为。
此外,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往往难以受到有效的惩罚,这也让一些人敢于冒险违法。
为了解决我国的诚信问题,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同时,也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对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社会更加诚信、更加健康。
我国的诚信问题解决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
政府部门通过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等方式,对失信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从而提高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水平。
其次,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加强自律和监督。
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开展诚信宣传等方式,推动企业诚信建设,促进行业诚信发展。
第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司法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失信行为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同时加强司法保障,加快诉讼程序,提高司法效率,从而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最后,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
公众可以通过举报、投诉等方式,监督企业和个人的失信行为,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失信行为的情况,从而推动诚信建设。
总之,我国的诚信问题解决机制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体系,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推动诚信建设和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政府诚信建设 情况汇报
政府诚信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通过对政府诚信建设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特向您汇报如下:首先,政府诚信建设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政府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政府在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其次,政府诚信建设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和承诺兑现方面存在着不足,导致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在行政审批、执法执纪等方面存在不公正、不透明的现象,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因此,政府诚信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政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政策承诺的兑现;其次,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再次,加强监督执纪,严肃查处行政不端行为,维护政府诚信形象;最后,加强政府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总的来说,政府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不断完善政府诚信建设的制度机制,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和执纪,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更加诚信、高效、廉洁的政府。
希望领导能够审慎考虑我的汇报,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感谢领导对政府诚信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致。
敬礼!。
强化社会信用体系解决诚信危机问题的方案与策略
强化社会信用体系解决诚信危机问题的方案与策略为了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并解决诚信危机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方案与策略。
以下是几个关键举措,以改善社会信用体系和恢复诚信的可行性。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为了解决信用危机问题,政府应当加大对信用领域的立法工作,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的信用监管机构,加强对各行业的信用行为监管,并对违反信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形成高压态势和威慑力。
二、推动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各个相关机构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可靠。
同时,鼓励企业、个人主动提供信用信息,以加强社会信用运作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三、完善奖惩机制针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和优惠政策,以激励他们保持诚信。
对于失信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限制相关权益和福利的享受,以强化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四、推广信用建设教育通过教育宣传活动,加强对公民的信用意识培养。
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信用建设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信用教育,让他们从小学会诚信与责任。
同时,通过公众媒体广泛宣传信用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人们对信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五、鼓励创新技术应用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加快信用评估和信用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整个信用体系的运作效率。
同时,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基于信用体系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六、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投诉处理机制。
通过加强对信用投诉的受理、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解决信用纠纷,为各方提供公正、公平、高效的解决方案。
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上也存在着一系列的信用问题,因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信用风险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加入国际信用组织或签订双边信用合作协议,共享信用信息,加强国际信用调查和合作,提高国际信用体系的互联互通。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方案与策略,我们可有效强化社会信用体系,解决诚信危机问题。
政务诚信建设情况汇报
政务诚信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政务诚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员队伍在政务诚信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下面,我将就政务诚信建设的现状和成就进行汇报。
首先,政务诚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建立了健全的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政务诚信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政务诚信意识和水平。
同时,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有效遏制了各类失信行为的蔓延。
公务员队伍也积极参与政务诚信建设,树立了良好的公务员形象,为政务诚信建设贡献了力量。
其次,政务诚信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诚信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信息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等情况。
二是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还不够大,一些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是部分公务员队伍存在工作不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政务诚信建设的效果。
四是社会公众对政务诚信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政务诚信建设,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政务诚信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务诚信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
二是加强政务诚信档案管理,完善信息采集和更新机制,确保诚信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是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失信行为记录和处理机制,严格打击各类失信行为。
四是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政务诚信意识和水平,确保政务诚信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而言之,政务诚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务员队伍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政务诚信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政务诚信建设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务诚信建设的水平和效果,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政务诚信建设工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共同推动政务诚信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诚实信用原则出现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诚实信用原则出现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民商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中起到了维护市场紧急和谐与稳定的重大作用, 其中诚实信用原则是民商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经过了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反复论证而得出, 在监督和约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目前来说, 在诚实信用原则的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去完善和发展, 将其与司法领域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推进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内涵诚实信用原则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以及频繁的市场经济活动而衍生出来约束经济活动的一项原则, 它涉及到的道德标准以及行为规范能够保证市场经济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诚实信用原则渐渐具体到实际的法律条例中, 并且将其贯彻到立法过程中, 保证一切经济活动都能够严格遵守合同上的约定, 保护了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当下来说, 诚实信用原则就是用于约束经济活动中各方的行为, 以诚实信用作为各方的行事准则。
并逐渐融合在法律实践中, 在经济活动中出现的背信弃义的行为也会适当的承担法律责任, 而对于一些民商法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不能解决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诚实信用原则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判决, 提高法律判决的公平公正性。
在民商法中, 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四个原则体现:1.情事变更原则:在双方当事人进行合同签订后有出现变更以及接解除时遵循这一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双方利益的损失, 杜绝纠纷等不良后果的产生, 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2.扩张合同义务:面对千变万化的环境状态使得合同产生的变数可以运用这一原则以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利益实现平衡, 促进市场经济活动能够按照公平的原则运行, 保证双方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
3.承诺要约原则:当合同签订完成确定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中的异物或者逃避责任可以运用该项原则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一原则可以有效避免违约现象的出现, 规范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
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及治理对策一、本文概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诚信作为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平正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年来我国社会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深思。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通过深入分析诚信缺失的成因,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的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首先对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概述,揭示诚信缺失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的具体表现。
接着,从制度、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角度,深入剖析诚信缺失的根源,揭示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治理对策,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诚信评价体系、强化失信惩戒机制等,以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解决诚信缺失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社会诚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分析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个领域。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导致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速度。
社会风气日趋浮躁,一些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道德约束,导致了诚信意识的淡化。
从经济层面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诚信体系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采取欺诈、造假等不诚信手段,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社会诚信环境的营造。
从文化层面来看,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诚信、道德等价值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一些人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过分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道德约束,导致了诚信意识的缺失。
从制度层面来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诚信治理策略报告
诚信治理策略报告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诚信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当前诚信问题的现状,提出解决诚信问题的策略和措施。
诚信问题现状
当前,我国在市场经济化的过程中,个人和企业之间信任关系已经失衡,信任和诚信的崩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为了谋求利益而采取不诚信的行为,一些个人也失去了诚信意识,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
诚信治理策略
针对当前的诚信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加强宏观管理和监管
政府应该出台更加严格的诚信管理措施,加强相关领域的监管,建立和完善诚信主体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让不诚信者付出更高的代价。
2.加强诚信教育和宣传
学校、企事业单位应该加强诚信教育和宣传,增强公民和企业
员工的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推动诚信理念在全社会的
普及和推广。
3.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要建立和完善损失赔偿机制和违约惩罚机制,充分发挥企业、
个人等市场主体的自律作用,让不诚信者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后果。
结语
诚信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多种措施和策略,逐步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层政务失信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探讨
基层政务失信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探讨一、基层政务失信的表象基层政务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政务一旦失信,如果控制乏力,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煽动公众不满情绪,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危害极大。
基层政务失信主要有以下表象。
(一)朝令夕改,反复无常。
一些地方政府在下发文件、出台政策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随意性很大,朝令夕改,甚至自我矛盾,让社会公众无所适从。
xx年和xx年,杭州市、深圳市均曾通过官方发言人对外宣布不会“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小汽车数量”,然2个月之后,两市都发布文件通告“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
2015年,河北沧州市发文称“在90个工作日内对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每车定额补助15万元”,但240名车主一年以后都未领到一分钱。
今年一些地方政府下文“取消公务员休假”,红头文件刚到基层又突然宣布“文件被取消”。
(二)隐瞒实情,忽悠民众。
一些地方发生负面事件后,基层政府要么“三缄其口”,要么“矢口否认”,导致谣言满天飞,待到真相大白之际,才改口“承认”。
这种“先否后认”,是对公众知情权的漠视,是极不负责任的毫无诚信的行为。
轰动一时的“躲猫猫事件”就是典型案例,2009年云南晋宁男子李荞明在看守所被施暴身亡,当地公安机关却给出“因为与室友玩躲猫猫游戏时受伤身亡”的答案。
xx年海原县公安局官方回应“在宁夏中卫市海原县李旺镇高速路口附近,遇交警查车罚款、动手打货车车主”是“无中生有”,不久后承认“警察有过激行为”。
2005年吉林省一化工厂爆炸引发松花江水体严重污染,吉林方面无视群众健康,竟宣称入松花江的污染物流“低于国家限制的标准”,事件引起国务院重视,半个月以后吉林方面的领导才出面“道歉”。
(三)言而无信,空头支票。
一些基层政府在招商引资、市政工程建设领域,无视事先承诺,无视生效合同,把承诺和合同当“儿戏”,公然违约,侵害了民众的合法权益。
1995年,黑龙江兰西县政府向全县47万百姓借1323万修路款,并承诺“三年偿还”,20多年过去了,至今未还。
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篇关于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
诚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一篇关于在诚信体系建设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文章。
2030年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们的生产、生活、交往、学习、娱乐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诚信。
但是在诚信体系建设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挑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一、诚信意识的缺失在诚信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是诚信意识的培养。
但是当前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仍然是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不惜违法违纪,失信行为频频发生。
特别是在网络社交、跨境贸易等新兴领域,失信行为更加普遍,导致了社会诚信环境的恶化。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强化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
在教育方面,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加大诚信教育力度,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在大学教育中,也应该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各个课程之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诚信教育体系。
在宣传方面,应该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曝光和处罚,让违法违纪者付出更高代价,增加社会对失信行为的厌恶和惩罚力度。
二、缺乏高效诚信管理手段诚信体系建设需要配备高效的管理手段,包括信息采集、风险评估、信用评价等,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虽然近年来政府部门对诚信体系建设进行了大力推广,但是还存在信息网络不畅通、信息统计不准确等问题。
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失信行为的查处和处置疏漏,治理失信环境的效率不够高。
因此,我们必须打造高效的诚信管理平台。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不同领域中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一编码和分类存储,打造大数据的诚信管理系统。
这样的系统可以监控网络、传媒、贸易等领域的诚信环境,及时发现失信行为并采取对应措施,从而提高诚信体系的工作效率。
三、失信行为惩处不彻底诚信体系建设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失信行为的惩处不彻底,导致一些失信者得以顺利逃避惩罚,从而对诚信体系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情况在某些领域中尤其严重,如网络购物、金融服务等,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和制度建设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影响政府诚信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喻晓才来源:《行政与法》2013年第12期摘要: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
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
加强政府诚信建设,不仅是推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需要,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的需要。
本文从用户需求的视角,通过对社会公众视阈下影响政府诚信的突出问题的分析,剖析了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体制性、根本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诚信;信用体系;用户需求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3)12-0010-04收稿日期:2013-10-10作者简介:喻晓才(1981—),男,安徽含山人,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政府管理创新与绩效考核。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行政学会资助课题“政府诚信建设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KY06。
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政府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维护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政府诚信不仅成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政府一旦失去信用,不仅会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而且会使人们在经济交易行为中因担心其结果的“可靠性”而降低交易频率,更多求助于熟人社会或回到自给自足状态,使市场范围受到限制,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所以,不论从政府治理还是民众福祉的角度看,都应加强政府诚信建设,防微杜渐,有效治理政府诚信缺失问题。
一、当前影响政府诚信的突出表现政府诚信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西方社会对此研究较多,国内近年来对此研究也比较充分。
但对政府诚信的定义,学界、理论界认识不尽一致。
综合国内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政府诚信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法定权力职责、对公众作出的承诺、对公众诉求回应的正确、及时、有效履行程度。
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⑴政府决策诚信。
指政府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决策过程科学、民主、公开,出台的政策体现科学性、连续性和稳定性。
⑵政府执行诚信。
指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其管理权,并保持行政执行的公正性、透明度和高效率。
其中,既包括政府认真落实向社会作出的各项服务承诺,也包括政府以民事主体身份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时的诚实守信。
⑶政府监督诚信。
指政府通过完善的行政监督制度,保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全面履行法定职责,并对因政府失信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的损害能及时给予救济和补偿。
2013年上半年,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办公室就“政府诚信建设”的基本内容开展了一次面向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
从回收的1000多份调查问卷来看,大多数民众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诚信状况是满意的。
这与当前的社会整体状况是契合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诚信度也在不断增强,民众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但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部分民众对个别地方政府及部门诚信缺失的行为反应强烈。
这说明在政府整体服务质量、办事效率有了明显提升的同时,敷衍塞责、表里不一、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一些地方尚未杜绝,个别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诚信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
⒈弄虚作假,暗箱操作。
34%的受访者认为,部分政府官员在一些经济、政治、社会活动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对政府诚信形象损害明显。
比如GDP数据“打架”问题,近年来,各省、市向国家上报的GDP数据加到一起远远超过了国家统计局向全国发布的GDP数据。
再比如在接待上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检查、考核、验收时,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个人政绩或地方利益,大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加大了百姓对政府的怀疑和不信任程度,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
⒉效率低下,阳奉阴违。
22%的受访者认为,“效率低下、阳奉阴违”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政府领导或政府工作人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口说一套实做一套。
有的甚至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力度很大,但一些地方的房价“不降反升”,这其中就有当地政府对中央政策阳奉阴违的原因。
⒊与民争利,腐败不断。
17%的受访者对政府“与民争利”的行为反应强烈。
各地普遍出现的由征地引发的纠纷,其中大多都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意志相关。
一些政府及其领导干部通过权力寻租导致腐败案件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执法犯法、弄权枉法等问题。
⒋无效作为,执法无序。
13%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缺位、越位、不到位,不作为、乱作为等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国内媒体曝光的一些恶性事件,如安徽池州事件、重庆万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四川广安事件和大竹事件、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湖北石首事件以及四川什邡事件等,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无效作为造成的。
⒌朝令昔改,决策失范。
12%的受访者认为,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朝令夕改、决策失范,严重影响了政府信用。
有的地方政府在决策时不从实际出发,不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凭经验和习惯办事,致使决策失误不断,造成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有的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绩”,不做科学论证,盲目浮躁、跟风式地大搞脱离民情民意的政府工程、形象工程等;有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凭空许诺,结果难以兑现;有些地方政府大搞一届政府一个政策,新官不理旧事,大大降低了公众对未来的期望值。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虽然政府诚信缺失外在表现多样,但究其根源,是由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政府自律与他律的缺失而引起的。
⒈政府诚信理念尚未建立。
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专项调查显示,由于我国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加上“十年”文革的负面影响,政府诚信、责任政府还没能作为一种行政理念广泛深入到政府工作人员头脑之中。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认为讲诚信只是个人、企业的事情,政府的权力是为社会公众谋福祉的,只需着眼于大局和长远,对于局部和个人利益宜倡导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不必谨小慎微;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特权思想、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习惯以红头文件方式来以权谋私,习惯让自己的家属打着自己的旗号或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出去耍特权,对政府诚信缺乏基本的认识。
⒉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43%的受访者认为,职责交叉、界限模糊、责权脱节、推诿扯皮等问题还依然存在。
如在2012年4月国内部分省份发生的毒胶囊事件中,胶囊本身不是药,生产胶囊的企业由质监部门管,而胶囊最终会被用作药品的包装,药品又由药监部门管。
将社会事务拆解成了不同的环节,交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多头管理的方式产生了职责不清问题,导致了监管难以实现无缝对接。
责任不清、分工不明给一些部门在好处面前争权夺利、在困难面前推诿扯皮提供了条件,也造成了政府在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中的缺位与不到位。
⒊监督制约机制尚不健全。
36%的受访者认为,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诚信体系建设方面法制不健全,在执法中缺乏对政府失信的惩处措施;另一方面,缺少健全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使得政府的种种行为往往难以得到明确的失信认定,甚至在政府失信时也缺少必要的惩罚。
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在客观上放任了政府诚信缺失行为的发生。
⒋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13%的受访者认为,地方保护主义遗毒对政府诚信损害巨大。
由于政府的“自利性”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局部利益,滥用或消极使用手中的权力。
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经济和扩大财政税收收入,为本地的制假、贩假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充当保护伞;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企业,纵容企业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有的地方法院在判决、执法中往往刻意维护本地利益;有的地方媒体刻意屏蔽不利于本地政府的群体性事件或恶性事件信息。
凡此种种,都助长了地方政府的失信之风。
三、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导致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虽然有诸多方面,但根本在于政府的“自利性”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从综合调研情况来看,当前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⒈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
68%的受访者认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有利于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这说明社会对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已经基本形成共识。
⑴信息公开。
应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机制,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的政府信息均应依法予以公开。
⑵程序公开。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的各类医院、学校、交通、城建、房产、社保、医保、民政、计划生育、环保以及其他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均要实行办事流程公开。
既可以通过设立政府政务公开统一办事大厅实行集中办理,也可在办公地点或服务大厅等显著位置设立电子显示屏或便于群众观看的办事公开栏。
加快网上办公进程,力争所有事项网上办理。
⑶结果公开。
包括行政许可决定、重大行政处罚结果、重大投诉案件处理结果、过错责任追究结果、考核结果等都要公开。
同时,在结果公开中还必须做到及时迅速,避免出现时间差,给相关人员留下潜规则的空间。
⒉完善监督机制。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超过60%的受访者都充分肯定了监督的重要性。
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政府信用监督机制防范政府失信行为的发生。
⑴加强舆论监督。
社会舆论能够形成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社会冲击力。
加强社会舆论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和评判,鼓励公民和企事业等法人、新闻媒体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舆论工具依法对政府以及政府官员进行积极有效的监督,对于纠正政府及政府官员诚信方面的失误尤其是揭露腐败现象,为政府诚信健康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⑵加强公众监督。
公众是行政执行力的作用对象,作为被服务者或者被管理者,他们往往对行政机关的工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可以发现政府机关及公务员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最有发言权。
因此,加强公众监督,是防止权力腐败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目前,要积极为公众监督创造条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
公众监督要与领导监督相结合,应保障公众监督在政府工作人员提拔任用、表彰奖励过程中有同等的评价权重。
⑶加强专门监督。
切实保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知情权,发挥好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作用;使司法机关从人、财、物方面独立于同级行政机关,发挥司法监督功能;确保纪检监察机关能有效地对同级及下级组织和个人进行督促检查,有效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
⒊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在调查中,将近12%的受访者对当前决策的稳定性、连续性、规范性、民主性、配套性、科学性等方面“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可见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