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现代主义的大师贝聿铭给我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现代主义的大师贝聿铭给我们的启示
摘要:自人们向现代主义发起挑战以来,除了后现代主义还有一条道路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研究和发展,有些设计家依然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依然按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设计。美籍华人贝聿铭就是始终坚持现代主义道路的大师之一,他并不因为现代主义的式微和后现代主义的喧闹而去迎合什么,而是坚定自己的原则,不少建筑评论家和设计评论家都视他为当代最伟大的建筑大师。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贝聿铭
1贝聿铭所处的历史时代及设计背景
二战前现代主义的发起到战后现代主义的兴盛再到国际主义风格的“一统天下”。而他经历了国际主义风格带给人们的冷漠和千篇一律的设计,见证了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以及它的脆弱。最后又身体力行得去对新现代主义进行不断地探索。
1.1后现代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的历史原因
在70年代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复杂化而产生的新的需求,原来变化多端的各国设计风格被国际主义单一而又缺乏人情味的设计而取代,造成设计者的心理动能需求被漠视,就简单的功能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这种状况使得青年设计师认为现代主义已经穷途末路了,认为国际主义风格充满了与时代不适应的成份,从而引发了强调以风格为借鉴,采用折中手法达到表面强烈的装饰效果。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要的后现代主义。
而当后现代主义还在若火如荼的时候,已经有一些设计家依然坚持现代主义的传统,开辟了对现代主义修正的第二条道路,就是完全依照现代主义的基本语汇进行设计。他们根据新的需要给现代主义加入了新的简单形式的象征意义,但总的来说,他们可以说是现代主义的继续发展,所以称之为新现代主义。
1.2后现代主义的脆弱性:
1体现在思想最基础上,后现代主义设计对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挑战都是处于形式上的,没有涉及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
2他把现代主义当做一个艺术运动来看待,没有看到现代主义所具有的大众化、民主性、工业化的特征。它只是对现代主义的形式内容的批判,不是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挑战。他关注的中心是形式内容,不是复杂的社会、技术、文化发展这些深层次问题。因此缺乏明确的意识形态宗旨。
3拿不出坚实的思想依据,不可能以反对某种风格为唯一宗旨,反对是一个破坏的过程,建立才是设计的根据,为什么要建立一种新的装饰性的折中主义风格没有思想依据。
所以以上的原因注定了后现代主义不可能像现代主义那样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只能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慢慢衰弱。
1.3贝聿铭所坚持的新现代主义
新现代主义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例如西撒·佩里、“纽约五人”、保尔·鲁道夫、贝聿铭等的作品都是新现代主义的经典代表。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没有繁琐的装饰,具有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特点,但同时又具有其独特的个人表现、象征性风格。不管是从结构还是细节上都遵循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理性主义基本原则,这种依然以理性主义、功能主义、减少主义方式进行设计的建筑家,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却很大。给当时混乱的建筑界带去强烈的清新味道,以至于到目前新现代主义还在方兴未艾。
其中贝聿铭作为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大师之一,也是比较少有的始终坚持现代主义建筑原则,避免使用历史装饰的建筑家之一。由他设计的法国罗浮宫前的”水晶金子塔”结构本身就不仅仅是功能的需要,而具有历史性的、文明象征性的含义。金字塔形体简单突出,而全玻璃的墙体清明透亮,没有沉重拥塞之感。作这座博物馆新的主入口,提供主要通道以通往以前分散在卢浮宫三个侧翼的画廊。起初许多人反对这项方案,但金字塔建成之后却获得了广泛的赞许。
而贝聿铭所代表的是新现代主义,是对企图重新诠释现代主义。青年时期师从现代主义格罗培斯,走出学校后所做的工作和建立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使他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
2贝聿铭的设计思想:
1建筑的环境因素原则。强调建筑具有社会性,而不仅仅是建筑家个人的表现。他提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并将“建筑艺术的表现必须是以社
会需求为前提的”。这一点贯穿于一生的的建筑实践中。他在设计时注意建筑与周围的关系,尽量达到完美的协调,这使他的设计既是现代的,又是于整个环境协调的。重视城市的天际线,重视历史文脉。这为现代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提供了非常好的典范。
贝聿铭先生的作品本身就是他建筑思想及手法的最佳说明。通过对贝聿铭先生在东方两个著名的建筑新作美秀美术馆(日本1997年)和苏州博物馆新馆(中国2006年)中可以看出两个方案从选址开始就极其注重建筑与自然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尽量使新的建筑融于原有的自然环境当中,使新的建筑与周边的传统遗产相协调,处理和自然、历史的关系成了设计灵感的源泉。
2强调现代建筑受现代技术的、环境的、建筑家个人的、社区需求的等因素的制约。他的这个思想突破了,第一代现代大师以技术条件和功能为唯一考虑的的局限。她从阿尔托、莱特的建筑找到现代技术、现代形式与多元因素综合的可能性,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发展出自己的设计风格。
3第三个原则强调空间与形式的关系,传统建筑讲究形式,忽视空间;而现代建筑忽视形式,重视空间。他通过设计的反复推敲,创造出了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达拉斯音乐厅这样优秀的设计。人造的空间与自然的空间、新建的空间与历史传统的空间互相流动,浑然一体。
4始终如一的坚持现代主义立场的原则,他认为“建筑是严肃的事业,不是时兴的玩意,不可能每隔20年来一次建筑革命”。她从不盲目追随国际主义,风格潮流,也从不走典雅主义,有机功能主义,粗野主义,他认为现代主义具有非常合理的因素。
1968年规划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增建的东馆时,正值后现代主义渐渐流行之际,贝聿铭先生却笃信现代主义建筑仍然是主流,仍将继续保有主导的地位。他坚决地表示建筑不是讲究流行的艺术,建筑物应该以环境为思考起点,与毗邻地建筑物相关,与街道相结合,而街道应该与开放空间相关。此环保理念在东馆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人生并不长,我的原则是,只做自己认为美丽的事,创造出有震惊效果的美感。美,是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至上追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