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马伶传》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伶传》教案

一、作家作品

《马伶传》的作者是侯方域。侯方域,生于1618年,死于1655年,字朝宗,号雪苑,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明末参加复社,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一起,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依附者阮大铖之流进行过斗争。清兵入关后,应河南乡试,中榜,不久病逝。他能诗善文,部分作品反映了明末清初的现实生活。有《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

二、解题:伶古时称演戏,歌舞作乐的人,马伶是姓马的演员,这个题目就是为马伶作传。

三、文体知识:

本文是人物传记,属记叙文,写一个姓马的戏曲演员的故事,但也并非记叙其生平事迹,只是书写他千里求师,潜心习艺,终于转败为胜的事。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马伶先败后胜的经历,说明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想使事业获得胜利,还必须不断实践,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

五、层次段落

按课文分为六段。

第一段简介马伶这个演员的身份和他演艺活动的社会背景。

第二段马伶和李伶第一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败。(马伶属兴化部戏班,李伶属华林部戏班。)

第三段记叙马伶和李伶第二次技艺较量,马伶大胜。

第四段通过记写马伶回答华林部的询问,说明马伶所以反败为胜的原因。

第五段补充介绍马伶的名字、祖籍,结束正文。

第六段作者借马伶在生活中学习、从师而成功的事实发表议论,赞赏他有志、有艺。

六、学习要点

1、这是一篇人物传记。

2、本文的重点是记叙马伶与李伶的两次较技,从中可见作者善作剪裁,详略得当的处置,作为人物传记,并没有详细介绍传主的出身、家庭、学艺与从艺经历,而是侧重写马伶同李伶两次较量的场面。

前一次,当一同演到两相国论河套时,观众被李伶的演技折服,“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详写李伶演出引起的观众效果,而马伶这边则仅是“不复能终曲”,“已易衣遁矣”。略写马伶,对照之中胜负显见。

后一次,则重心落到马伶,但也仅“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一句,却以“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来衬托,从演员身上产生效果,见出胜负,高下为之倒转。

在最后简写马伶身世,以结束正文,也与传记之体相合,这种详略有度、剪裁得体、落实于传主,作为伶人而重在较艺上,的确很值得称道。

3、本文倒叙的写法。

什么是倒叙?就是指不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来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回转来叙述发生在前的情节,以求引起读者的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本文在写马伶失败后,走了三年,文中先不写马伶三年去做了什么,而是先写三年后回来,请求新安商人重新上演《鸣凤》记,此时演技远胜于华林部的李伶,使他失声败倒在地,然后通过华林部人员的拜访,再写马伶三年前如何去京城到相国顾秉谦的门下做仆人,从而体验生活,提高演技的过程,这就是倒叙的一个例子。达到了使读者急于想了解马伶演技提高了的原因,而继续读下去的目的,同时也使文章曲折生动、艺术效果更佳。

七、写作特点

1、精于剪裁、详略得当

全文组织材料以突出文章中心为主,为了突出马伶反败为胜这个重点,对马伶的性格、家事、交际、人际交往一概略写,而重笔描写马伶第一次失败的戏场情状,说明他原来技艺不如李伶,而后又详写马伶

第二次与李伶较量后,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而且华林部专去访问,马伶解释原因,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2、结构安排独具匠心

A、记写第二次较量,马伶获胜,用了倒叙笔法,把因为到生活中去学习才得胜的原因放在后边写,这样记叙的好处是使两次较量的不同结果,显出富于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变化,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探究原委。而且先写第二次较量胜利的结果,再写其原因,是以事实为铺垫,又是由主人公马伶自己来讲述的,所以更能使人信服,突出全文中心。

B、作为传记,文章在最后才简述马伶的名字和身世,使这篇人物传记的结构趋于完整。

C、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

如第一次较量,观众不看马伶的戏,却“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致使马伶“易衣遁”,写李伶技艺高超,观众审往栩栩如生,这种细节对后面的描写也是很好的铺垫。到第二次较量时,写李伶失声,匍匐前称弟子。这是侧面描写的手法。这个细节通过对比说明,现在连技巧本艺高超的、“天下无以易”的李伶也被马伶折服了,进而突出了马伶转败为胜,得益于能在生活中从师学习、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这个经验对文艺创作者来说,富有普遍的哲理性的启示。

八、重要段落简析

先读文中的三、四段: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这两段为突出较艺,在时间上未按马伶失败后至京师磨砺,然后再来相较的顺序,而是先写招旧客,再与之同台更奏,引起悬念,增强吸引力,在马伶获胜后,再倒叙在京的经历,揭示题旨,使读者信服。

九、疑难词句

1、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作代称国家。

当:处在。

盛时:兴盛的时期。

易:容易。

问:探访。

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

2、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贾:商人。

遍征:广为招请。

妖姬:艳丽的妇人。

静女:娴静、端庄的女子。

毕集:全来到。

3、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

过:来拜访。

善技:善长技艺者,即优秀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