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合集下载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中国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经济繁荣和国力强盛在世界上独具影响力。

在这一时期,货币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白银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这种现象被称为“白银化”。

那么,造成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

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内铜资源的枯竭。

在明代初期,中国的硬币主要是用铜制成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铜矿资源逐渐枯竭,导致了铜币的供应不足。

这使得人们开始转向使用白银进行交易,因为白银相对于铜来说,其供应量更加充足。

对外贸易的增加。

明代是中国对外贸易活动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许多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而大部分的外国商品都需要以白银支付。

这进一步推动了白银在中国的使用,使得白银成为了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政府政策的影响也是导致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之一。

在明代中后期,明政府为了应对国家的财政困难,开始大规模铸造银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这使得白银的供应大大增加,白银货币也就更加普遍地流通于市场之中。

上述原因共同导致了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趋势,而货币的白银化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货币的白银化推动了中国的商品经济的发展。

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商品的买卖和交换,各地商品的流通速度加快,市场活跃度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白银化也使得中国的国际贸易水平大大提高。

随着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使得明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白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也使得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

货币的白银化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白银的流通使得交易更加便利,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白银也成为了人们财富储备的主要形式,带动了中国社会的金融业的发展。

白银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带动了中国社会的金融业的发展。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万明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

因此,研究明朝白银本身,已经构成了货币史上的重大意义。

然而,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此而已。

长期以来,晚明社会出现的令人瞩目变化,引起了中外学术界广泛关注,对此变化,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或称中国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研究则主要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方面加以论证和解释。

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对于以往形成的“规范”认识,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层反思和质疑,说明研究正走向深化。

但是,以上解释模式可以证明中国社会发展不是停滞的,要进一步表明明代社会已经处于向近代的转型,显然不够充分;难题还在于就是以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来说服宋代的“经济革命论”,也还存在距离。

因此,在切实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萌芽论和商品经济发展论使学术界长期没有足够注意到货币经济发展的存在,很少留意白银在明代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更极少注意到白银货币化的重大影响。

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本文试图以此作为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实证研究,从中归纳认识,具体探讨和重新诠释明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在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以致于我们将晚明称为中国的白银时代也不为过。

然而,关注晚明社会实态,就会注意到,一方面明朝大规模行用白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但另一方面,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惟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

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朝的法定货币,也就没有制度可言。

由此可见,白银在明朝的货币化,又是历史上一个极为不同寻常的现象。

考诸明代社会现实,白银问题作为晚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引起著名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极大关注,三人无一例外,都有”废银论”。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货币经历了从纸币到白银的转变。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白银化也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明代政治和军事因素是导致货币白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明代中期,政治动荡加剧,战乱不断。

白银作为战争中必备的硬通货,其价值相对更为稳定,成为军事、政治交易的主流货币,逐渐代替纸币。

由于白银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广泛,白银的头寸、储备逐渐增加,人们对白银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其次,经济发展也是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之一。

明朝时期,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贸易不断繁荣。

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白银在足以承担越来越多的贸易活动中表现出色,逐渐成为贸易活动的主流货币。

另外,白银化也与国际贸易有关。

明朝时期,中国与西方进行了长期的贸易往来,大量的银子进入中国,最终导致中国的货币体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货币体系从纸币逐渐过渡到以白银为主要流通货币。

货币白银化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首先,白银化使中国货币体系更加稳定,缓解了纸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提高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和流通性。

其次,白银化也成为中国社会财富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白银的流通与存储,可以为社会财富的分配提供更加方便可靠的支持。

同时,货币白银化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白银流通的增加,为贸易、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注入新的资金来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白银化也为中国为人所知并参与了世界市场之间的贸易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是一个复杂、多重因素的结果。

通过对中国货币白银化原因和影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更好地促进中国的贸易、生产、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明朝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矿产资源的丰富,对外贸易的扩张和货币政策的调整。

首先,明代银矿资源丰富,如四川钞山银矿、云南红崖银矿、陕西大同银矿等,为货币白银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矿山开采和炼制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白银的生产成本也不断降低,使白银的供应量不断增加。

其次,明代对外贸易的扩张推动了货币白银化的进程。

明朝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内市场。

明朝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外贸发展,实行对外通商政策,推动了对外贸易与白银生产和使用的互相促进。

最后,明朝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因素。

明太祖时期,实行轻税政策,白银货币的使用较少;但明成祖时期,货币政策逐步趋向于加强中央控制,统一货币制度,并开始大规模铸造白银货币,加速了货币白银化的进程。

货币白银化对明代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首先,白银的使用与推广,方便了交易和货币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使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其次,货币白银化对于财政和税收的收入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铸造白银货币提高了财政收入和军费开支,加强了中央政权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货币白银化还加速了地方经济的重心向东南沿海逐渐移动,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差异化发展,使整个中华大地实现了更多的物产流通与社会交流,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经济融合。

总之,货币白银化是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整个经济变革的进程,推动了商品经济和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稳定性和控制力,造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明日黄花”。

刍析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刍析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

刍析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社会的影响摘要:明代晚期适为中国社会由古代及近代转型、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开始接轨的时期。

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乃为此一时期社会结构变化最直接之表现,同时这一变化又加速了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对此过程作以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明代社会结构变化与白银货币化之关联,而且亦有益于对白货币化之影响作整体性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明朝;货币制度;白银;白银货币化在明朝,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明朝政权日益需要大量的硬通货币注入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白银便成了明政府的首选货币。

而后的许多年间,白银货币化就成了明朝货币政策不断调整、不断修正的重心。

相比较其他朝代,明朝货币制度体现出了一种随意性。

一、大明宝钞的日益衰落明太祖朱元璋在创立明王朝之前,曾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开始铸造铜币,“太祖初置宝源局于应天,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行。

以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

洪武元年(1368)“即位,颁洪武通宝钱,其制凡五等:曰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

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重一钱止。

各行省皆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并铸,而严私铸之禁。

洪武四年改铸大中、洪武通宝大钱为小钱。

”然而,铜币面值太小,不利于大额商品交易。

朱元璋又颁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明代纸币。

洪武八年(1375)“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命民间通行。

以桑穰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

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

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

中图钱贯,十串为贯。

”“其等凡六:曰一贯、曰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大明宝钞发行后,“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以金银易钞者听”,明代货币体系进入了“大明宝钞时代”。

但是由于明代财政体制的不完善,使得这种纸币的发行既没有实价货币做准备,又没有对发行量做科学的统计和预算,造成了其发行不久就失去了信用大幅贬值的恶果。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明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货币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明代货币的铸造和流通具有多种特征,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货币白银化。

本文将介绍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1.经济发展的需要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发达的时期,尤其是在经济方面。

随着贸易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增加,人们需要对商品交换进行更加便利的支付。

由于货币是交换的媒介,白银的使用更为方便,因此白银金属货币得以广泛流通。

2.金银价格的变化在明代,由于大量的长江水系银矿和山西陕西的金矿,银和金的产出量不断增加,导致金银的价格明显下降。

相对而言,货币发行量维持在增长状态,使得白银成为数量增长最快的货币。

因此,白银成为了货币市场的主导者。

3.政治因素在明代,由于朝廷希望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来提高国家收入,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措施。

在大量铸造纸币的同时,明朝政府对银的保值采取了特殊措施,如限制白银的流通,限制白银的生产,限制白银的进出。

这些措施使得白银货币比纸币更为稳定和可靠,因而人们更加信任使用白银货币。

1.市场化进程加快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市场化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过程。

随着货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银币供应的增多,市场之间的交流加强。

这也对市场的价格变化、商品生产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2.促进企业发展白银化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在具备相应条件的范围内,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利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国家机关也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从而有更大的支撑能力,为私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氛围。

3.安定社会货币白银化的推进还体现了明朝政府在货币政策方面的稳健和有效性。

货币的稳定作用使得交易更为顺畅,为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总之,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推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为中国货币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经验,使得中国货币逐步走向了科学化和市场化。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中国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货币制度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货币的白银化。

白银成为明代主要的货币形式,这一变化带来了许多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1、贸易发展在明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与西方的贸易。

欧洲人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需求旺盛,中国也需要西方的铜、铁、锡等原材料。

在贸易的过程中,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因为它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通用价值。

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货币的白银化。

2、矿产资源丰富在明代,中国的经济非常发达,国内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中国的银山、铜山等资源产量都非常大,这为白银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中国在这个时期还迎来了大规模的银矿开发,这使得白银的产量快速增加。

矿产资源的丰富也是中国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明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了货币的白银化。

明朝官方坚持实行坡顶税收制度,这使得农民需要使用更多的白银来支付税赋。

政府还通过发行银票等方式,推动白银在经济中的流通。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促使明代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银的流通促进了商品交换与商业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白银流通还刺激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品生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白银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国际贸易上,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社会影响白银化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导致社会上出现以白银为核心的财富积累和交换方式。

这也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地方豪强和商人阶层获得了更多的财富,而农民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则相对困难。

白银化还使得土地和人口等资源成为白银的直接交换对象,加剧了社会的资源流失与不平等。

3、文化影响白银化也产生了文化影响。

白银的流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使得艺术和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

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

明代白银货币化 ------中国与世界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货币流通的快慢和规模的大小等直接反映了反映了当时的商业发展水平。

明代使用的白银以锭为主,“元宝”形状,还有各种重量不等的小元宝。

元宝的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它携带比较方便。

但是,白银成为明代主要货币有其天然的局限性。

由于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白银的产量很小,根本无法满足流通所需的数量。

所以在明代用银为主币之前,铸币主要用铜。

我们知道,如果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足,那么就无法满足商品流通的巨大需求,更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哪么是什么因素促成了白银成为明代主要的货币呢?笔者认为影响明代白银货币化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一、纸币宝钞的没落明朝初年,白银并不是合法货币,政府甚至禁用金银交易。

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未记载有“银法”。

明朝初期发行纸币----“宝钞”。

明洪武八年诏中书省造大明通行宝钞,为了使明代大明宝钞更广范围的使用,明代初期朝廷官俸、军饷这二项最大财政支出以及盐税、茶税、关税、商税等田赋以外重要的大宗国税收入,不收银而以钞钱为主。

但是,大明通行宝钞在发行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明朝初期,政府收税只收新钞,而民间对旧钞则降价使用或拒用。

这就形成了新旧钞的价格不一,造成了以后的通货膨胀。

另外,明宝钞的发行,推行只投放不回笼或是多投放少回笼。

政府发纸钞支付俸给军饷,而向民间收取物资和金银财货,收租税却只搭收少量新钞或干脆不收钞。

实际上,为了维护宝钞制度,明洪武初年开始就屡次颁布法令,禁止使用白银。

但在洪武末年,白银已在民间交易中盛行,朱元璋一再严令禁止无奈大都无果而终。

大明宝钞在发行流通过程中不断贬值,到弘治年间(1488—1505)宝钞在商品货币经济中已无意义,民间只用白银和铜钱进行交易。

明中叶以后,宝钞已无人使用了。

大明宝钞的失败、钞法的败坏,最终使得纸币没有能发展成为信用货币。

宝钞的退出为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提供了契机。

二、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政治的统一和社会的相对安定,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是指在明代时期,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

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因素是导致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棣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如取消紧缩政策、大肆发行纸币,导致明朝初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明朝政府开始大量收购白银以控制商品价格,这促使了白银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明朝政府还加强了对于白银矿山的开采和管理,使得白银供应相对稳定。

经济因素对于货币白银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明代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和手工业者开始流通和交换大量的商品。

白银由于其稀缺性和不易腐坏的特点被广泛接受,逐渐成为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明代的国际贸易也对货币白银化产生了影响。

明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着繁盛的贸易活动,白银作为重要的贸易媒介货币,进一步加强了白银化的趋势。

社会因素也是导致货币白银化的原因之一。

明代社会地主阶级、商业阶级和地方豪强都有强烈的白银需求。

他们把大量的土地和财产转化为白银,进一步推动了明代白银化的进程。

与此白银的广泛流通也促进了家庭经济的发展,农民开始以种植和生产为基础,开展小型生产经营活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货币白银化对中国明代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货币白银化促进了商品的货币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白银化有效地解决了明朝初期的通货膨胀问题,保持了货币的相对稳定。

进一步,货币白银化也对明代的国际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货币白银化还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社会的财富和稳定。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摘要】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货币白银化在这一时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通过对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在经济方面,由于白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升,导致明代货币体系逐渐向白银化方向发展。

政治上,皇权集中导致了财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白银化进程。

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化也影响了货币形式的转变。

正文部分还对明代货币白银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等方面。

结论部分总结了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原因、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经济影响、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引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制度相对完善。

而在明代的货币体系中,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白银在明代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明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稳定的流通货币。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增长,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而白银相对于其他货币更加稀缺珍贵,因此更容易成为流通中的稳定媒介。

政治上的稳定也促进了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过程。

明代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白银的地位,比如规定白银的纯度和重量,以及设立铸币厂来统一制造白银币。

这些政策的实施,提高了白银的地位,使其在经济中更加广泛流通。

社会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贸易活动,这也加速了白银在明代货币体系中的流通。

文化的影响也是白银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商业活动的增长,人们对于白银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使其成为更广泛流通的货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揭示白银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联系。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1. 引言1.1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景在中国明代时期,货币白银化是一种明显的趋势。

这种现象主要是指在明代时期,白银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要货币。

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内地广泛存在,而且还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白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支付手段。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白银在中国境内的流通和使用。

外部需求的增加也加速了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进程。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景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这一显著的现象的出现。

1.2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意义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

白银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使得商品交易更加便利和流畅,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扩大。

白银化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商品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增加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白银化还促进了中国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促进了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政治因素导致的白银化在中国明代,政治因素是导致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时期,明朝政府的财政困难导致了对白银的需求增加。

明代政府面临着军费、官员俸禄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而金属货币的供应受到限制,使得白银成为政府征税和交易的主要货币。

明代政府还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政策,推动了白银化的进程。

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钦定宝泉纯器令》,规定了明代铸币的纯净度和规格,为白银在明代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明代政府还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白银的流通。

明代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大量的白银从西方国家和东南亚等地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行白银货币化的时候。

它历史意义巨大,给后世的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影响。

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的价值及其影响,以下将作详细分析。

首先,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使经济中的货币交易更加流畅。

由于白银货币的出现,不用受限于当地的特定商品,就可以流通,不受地区的限制。

凭借着白银货币,可以实现跨地域的贸易,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白银货币的出现,大大减少了货币流通中的误差,有效地消除了地区间的货币差异,使经济中的货币流通达到了均衡。

由于不同地区的货币差异消除,社会中存在的货币失衡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此外,白银货币的出现,还使社会中的信息传递得更加迅速和高效。

白银货币不但可以作为货币流通,也可以作为信息传递来源,以此来提高社会各方面的效率。

最后,白银货币的出现,也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因为白银极易贬值,所以那些借用白银抵押的人,往往会遇到重大的损失。

综上所述,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有其多重价值和影响。

它大大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让社会的贸易和信息传递得更加快捷、高效。

当然,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总的来说,明朝实行白银货币化,是
一个重要的历史经历,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白银货币化与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

在明代,白银成为了主要的交换媒介和价值尺度,取代了以往的货币方式,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白银货币化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相关的制度变迁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白银货币化的背景是明代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商业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而且明代的海禁政策得到了放松,使得对外贸易更加频繁。

为了方便国内外贸易的进行,白银成为了流通媒介的首选。

此外,明代煤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银子,白银的价值在这个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其次,白银货币化的过程是逐渐的。

明初,纸币已经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但由于信用危机和无纸可张的问题,纸币的流通受到了限制。

与此同时,白银的贮藏和交换成为了人们的共识。

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和银矿的开发,白银成为了主要的货币形式。

到了明末,几乎所有的交易都以白银来结算,实现了白银货币化的彻底转变。

白银货币化还引发了明代制度的变迁。

首先,明代出现了专门经营白银的商人群体,即白银商人。

他们在白银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拓宽了明代经济的发展空间。

其次,明代的税收制度也随着白银货币化的发展而进行了调整。

白银的盛行使得明朝政府开始征收白银税,以白银作为税收的标准。

此外,白银货币化还推动了明朝的货币供应制度的变迁,使得货币发行形式由以往的纸币为主转变为以白银为主。

明代白银货币化

明代白银货币化

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摘要在中国货币演变史上,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单、从多到少的演变态势。

明朝时期,中国社会的货币制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银本位的确立。

然而,白银货币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进程,是在官府与民间,白银与纸币和铜钱的博弈中造就的。

白银货币化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唐宋元时期白银的使用提供了社会基础,明朝白银产量的大幅提高和外银内流使得白银供给较为充足,明朝混乱的货币制度使得白银这种硬通货的吸引力提高,政治势力的角力等等。

白银货币化是社会经济变迁的结果,反过来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国家赋税制度、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史实介绍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分析其原因以及社会影响,以反映中国货币制度演变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明朝货币政策白银货币化一、导论(一) 选题原因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的转型时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都在发生变化,以白银货币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的变迁是这一时期结构变化的重要反映,并推动社会经济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

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的禁令,逐步取代官方发行的纸币和铜钱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

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二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因此,白银货币化除了推动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变迁之外,还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

总之,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史实,从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具有深刻意义。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中国明代是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货币白银化是明代货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趋势在明代得到显著发展,并且对于当时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白银化的原因是什么?又给明代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2. 农民经济的发展明代时期是中国农民经济发展的时期,农产品大量产出,需要更多的货币来进行交易。

白银因其珍贵稀有,易于储存和流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3. 皇家税收制度改革明代实行均田制,对农业生产实行赋税制度,皇家需要大量的货币来进行税收,白银作为便捷的交易货币,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4. 物价稳定从明初到中期,中国的物价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这为白银的流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影响1. 增加了货币的稳定性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给明代的货币体系带来了更多的稳定性。

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易和储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的普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手工业产品、矿产品等都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交换和交易,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和繁荣。

3.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使用,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4. 社会生活的改变白银的流通,也改变了明代社会的生活方式。

人们更加重视财富的积累和储蓄,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和多样化,社会阶层之间的财富差距加大,对于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交往方式都有一定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是一个和谐的现象,在当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

也需要看到,在白银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通货膨胀、社会阶层分化等问题。

这对于我们如今的时代也提出了一定的启发,我们需要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良货币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

明朝白银货币化:造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明朝白银货币化:造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

明朝白银货币化:造成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货币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见证。

商朝时期,中国人普遍使用贝壳为货币,因此带有贝字旁的字都和财富有关,如财、贡、贾、贿、资等。

到了西周之后,随着金属冶炼技术提高,金属货币取代了天然货币。

秦朝推行了圆形方孔钱,从此,铜钱成为了中国古代货币的主流形式。

到了宋朝,由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出现了纸币的原型——交子。

而在古代的国际上,白银是一种国际货币。

中国在和世界各国的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白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主流货币。

明朝时期是中国白银货币化的关键时期,和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密不可分。

白银货币化反映了中国和世界市场的接轨开始,也反映了中国商品经济出现了新变化。

一,明朝白银流通的合法化唐宋时期,由于中国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因此白银成为了重要的贸易货币。

当时的白银货币主要是船的形象,一是反应了其主要用于国际贸易,二是为了防伪。

同时,宋朝开始出现了纸币,对后世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元朝时期,官府大量发行纸币—钞币,导致贬值十分厉害,百姓深受其苦,不得不采取实物交易的方式进行了买卖。

元朝纸币明朝初期,为了改变元末货币混乱的局面,于是统一使用铜钱。

最初通行的是大中通宝钱,后来又推行了洪武通宝钱。

但是由于当时缺乏铜料,铸钱不多,同时流出国外也不少,导致铜钱供应困难。

于是明廷“责民出铜,民毁器皿输官,颇以为苦”。

另外,铜钱的分量重,但是价值却低,不适合用于长途运输,限制了商业的发展,《明史》记载:“今公私贸易,苦于铜钱重不可致远”。

所以当时很多人依然沿用元朝的时期的纸钞。

明朝的铜钱针对这种现象,朱元璋于是下令发行新的纸币。

1374年,朱元璋在中央设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二局,此后开始印行“大明宝钞”。

纸币发行后,为了保证纸币的流通,就严禁百姓使用元朝的纸币和金银。

在征收商税时,也只征收纸币和铜钱。

到了1394年,连铜钱也不准使用了,大明宝钞成为了唯一的合法货币。

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_魏俊

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启示_魏俊

①姚遂: 《中国金融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第 5 页。 ②《明太祖实录》卷三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勘,上海书店,1982 年影印本。
167
货币。
一 无本无储备无限额的宝钞
“大明通行宝钞”由桑皮纸印制,钞料是桑穰, 由户部每年根据会计预算,去浙、鲁、豫、北平等产 地收购并解往京城户部,交于宝钞提举司。“方高 一尺,阔六寸 许 ”,有 六 种 面 额。 每 种 面 额 形 制 相 同,均在四 周 印 有 花 纹 栏,栏 内 横 题“大 明 通 行 宝 钞”,栏的两边均有四字一行的“大明宝钞,天下通 行”。在 1389 年加发小额纸钞①。此后直至明代 终结,宝钞的形态没有再发生变化。在 1422 年,明 官方规定对于抵制宝钞者,“坐以大辟”,家属亦被 “罚钞徙边”; 有意不使用宝钞者,罚款万贯; 在市 场上使用白银进行交易者,双方各罚一千贯; 官员 不接受宝钞接受实物者,按照实物价值的 40% 进 行罚款; 官员使用白银者一经发现,每使用一两白 银将被罚款一万贯宝钞; 伪造宝钞者将会被处斩, 报告他人伪造宝钞者将会获得 250 两赏银和伪造 者的财产。明代官方为了保证宝钞在流通领域内 的顺利 运 行,连“园 地、驴 骡 车、货 船、油 坊、砖 瓦 窑、牛车、小 车 ”等 等 都 规 定 了 关 于 纸 币 的 缴 纳 标 准②。宝钞初 始,铜 钱 与 之 并 行,一 贯 钞 的 价 格 与 一千文铜钱相等。民间流通中,宝钞一贯等于白银 一两,四贯等于黄金一两。明代的宝钞曾发生过外 流现象。当外国使节入贡之时,明廷赐予钞锭以示 恩典。
明代并没有很好地沿袭元朝的例制,元朝行钞 以金银或者丝为钞本,明代的宝钞无本无储备。在 实际的流通领域中,民间可以拿出金银去向官方兑 取宝钞,但 是 反 之 却 行 不 通。 这 种 条 款 对 朝 廷 有 利,在实现民间禁银这项政策目标上不失为一个办 法。金银因此单向度地流入朝廷。明代并没有规 定国家每年的印钞数额,是根据财政需要和民间金 银数量而定。在洪武年间,印钞量最高一年达七百 万锭,低时年份里不下四百万锭③。但是明政府财 政需要是由人来估计的,而不是科学的预算。一种

经济学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

经济学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

经济学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经济学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以下是本人精心为您编辑整理的经济学论文:明代白银货币化,供您参考,我们会持续更新,请留意,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中国近代发展一般我们都从金融上讨论白银化,但其实还有财政的问题。

明朝万历年间的财政非常有意思,其国库保留了会计记录,方便了我们了解当时的政府状况。

笔者最近在读顾准关于希腊和西方世界兴起的研究,其中涉及到政府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我们政府和西方政府的状况不一样,或许可以从明朝白银化中找到一些线索。

所以,对它的讨论无论是从学术发展还是现实研究方面看,都是很有意义的。

明代后期有大量白银流入,对于这个现象,外国学者的研究比较多,因为主要资料在西方。

其实,为什么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探讨,但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

而在经济史方面,则很早就有专门从钱币或者货币角度进行的研究。

比如20世纪30年代以后,梁方仲先生和日本、英国的一些学者从货币制度和国际贸易角度进行了研究,而彭信威先生、杨联升先生、日本的加藤繁先生也都从货币史的视角对白银有所涉及,但是,一直没有人研究外部白银流入对中国的总体影响到底是什么。

这还是应该从中国本身找起。

从经济和货币层面上看,明朝白银成了重要的社会现象,可翻开明朝的历史史籍,明代关于典章制度的记载,比如《明会典》、《明实录》等等,只能看到钞法、钱法,没有银法。

这说明,白银其实不是明王朝的法定货币,没有制度可言,所以,白银在明朝的货币化是历史上一个不同寻常的现象。

那么,白银是怎么在明朝货币化的?又怎么形成了实际上的主币?明朝的法定货币是宝钞,白银被禁止使用。

那么,禁例之中的白银是怎么货币化的呢?这应该从民间开始。

最早注意明初民间实际使用通货状况的,是傅衣凌先生。

他对146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明代前期这一百多年间所使用的通货是很复杂的。

洪武、永乐年间以钞为主,宣德、正统则钞、谷、布、银兼用,成化、弘治年间开始以银为主。

2、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问题的解释

2、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问题的解释

2、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问题的解释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杜车别,另外转载请注意完整性,目前尽量不要转载,尤其是第三部分赋税收入低原因分析部分2、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问题事实上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做过研究,称赞歌颂者有之,贬抑丑化者有之。

但在我看来,尽管许多学者的观点有很有参考价值,但真正能够说到要害的却实在不多。

我先引用几个有代表性的学者观点,然后再对此说说我的看法.万明是对明代白银货币化进行热烈赞颂的人,认为白银货币化对明代社会变迁有着诸多重大影响和意义.这里我简单列举一下她说几个影响:第一,是“白银将社会各阶层卷入市场之中”[151]p188;第二是“白银货币化与新的经济成分增长”[151]p202],这主要是指一些产权表现形式的变化,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等等;第三是“社会各阶层的商业行为”[151]p208,这主要是指明代高度繁荣发展的工商业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性影响万明还进一步论述了,白银货币化,并普及全社会的意义。

她说“晚明白银普及全社会所具有的意义,首先,突出表现在财富资源的重新分配和社会各阶层身份地位的变化上。

这体现在下列事实中。

白银货币化使所有的人在社会结构中的身份地位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微妙变化:皇帝与宗室贵族开店与民争利,反映出他们不再是国家所有财富权威拥有者的一面;官僚来自于社会各阶层,尤其来自商人阶层的日益增多;农民通过以白银纳税代役,摆脱了与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脱离土地,或日常生活日益与市场连接起来;灶户脱离本行业,从事其他职业,或以劳动所得直接换取白银,改变了身份;军户也是如此,晚明大量军户从事其他职业,根本改变了身份地位的例子不胜枚举。

社会分工的扩大发展,职业结构的变化,商人阶层的迅速崛起,商业在社会上的比重日益增加,士商界限模糊,人们可以凭借白银货币上升到统治上层,白银给各阶层带来了更多获得财富的机会,也给各阶层创造了改变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条件,由此,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思考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对于明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最初笔者是从海外政策角度开始探索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政策是浮在表层的,在政策演变的背后,影响政治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不是政策变化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动,或者说是时代的演变。

如果仅在政治史的范畴里,停留在政策层面,就难以理清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动。

因此,社会变动的原因需要深入到极为复杂多变的社会内部去探求。

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

单就研究明代白银本身,已经构成了货币史的重大意义。

然而,其意义却又绝不仅此而已。

西方学者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中译本出版后,白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时书评如潮。

但是,这部书的出版并没有弥补以往白银研究的不足之处,相反倒是使研究的实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晚明社会出现的令人瞩目的变化,主要是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角度加以论证和解释。

对于以往形成的“规范”认识,近年不少学者进行了深层反思和质疑,这说明研究正在走向深化,研究范式的转换势在必行。

但是,迄今学术界没有对货币经济在晚明迅速发展的现实给予足够的注意,很少留意白银在明代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以及白银货币化过程的重大影响。

事实上,货币经济发展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相联系,却又有着相对独立性。

货币变动不一定是商品经济变化的直接和必然的结果,这一点已为货币学家所证实。

笔者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并试图以此作为一个全新视角对晚明社会变迁进行探索。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

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明朝禁用金银交易。

翻开《大明会典》,明朝典章制度中有“钞法”、“钱法”,却没有“银法”。

但是,明后期白银普遍通行于全社会,白银占据了货币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

迄今为止,对白银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中外学术界均以《明史》中正统初年明英宗“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为根据,认为是朝廷法令推行的结果。

然而,《明史》的高度概括是有问题的。

经过对明初至成化年间徽州地区土地买卖交易契约427件中使用通货情况进行分析,明代白银不寻常的货币化过程就彰显了出来。

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到成化、弘治(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后,才为官方所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

最重要的展开方式是赋役折银。

明朝成、弘年间以后,白银从官方非法货币到事实上的合法货币过渡,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

随着白银货币化步伐的加快,白银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没有货币的流通,就不可能有活跃的市场,贵金属货币流通、循环,注入人们全部社会经济生活,使得市场前所未有地活跃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市镇的兴起,都是从这里开始,或者说可以在这里得到根据。

由此,带来一系列制度变迁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整体的变迁。

到嘉靖年间(16世纪40年代),这一货币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

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这条法令,是明朝在白银货币化客观现实下,明确“银钱兼使”的法令。

其重要性就在于,这是明朝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为合法货币,而且是用法权形式把白银作为主币的货币形态固定了下来。

因此,也可视作明朝建立银本位货币体系的证明。


由于白银渗透到整个社会,促使社会各阶层上上下下产生了对白银的需求。

这一巨大的日益增长的白银需求,使当时国内白银储存量以及银矿开采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凸显了出来,求远大于供,白银价值增大,向海外的寻求成为必然。

旧的对外贸易模式朝贡贸易不能满足需要,私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明朝海外政策发生转变。

市场极大地发展,在基本覆盖了全国以后,迅速向海外扩展。

中国海外贸易的开展,直接刺激了日本银矿的发现和开发。

与此同时,西方葡萄牙人东来,恰于16世纪40年代到达日本,他们立即发现中日间丝银贸易可以获得巨大利润,于是积极参与其间,开展了活跃的中介贸易,并将贸易范围扩大到欧洲。

西班牙扩张到亚洲以后,也几乎立即发现了需要白银换取中国商品的事实,紧接着就出现了美洲银矿的疯狂开采和运输。

这些事件的发生,似乎不能以时间的偶合来说明,而只能以中国需求推动了世界矿产的开发来解释。

因此,日本银矿产量的突然急剧增长,应该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在中国巨大需求的刺激下促发的。

而谈到美洲白银,我们以往大多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西方开始探寻新航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黄金的需求,而不是白银。

美洲白银在16世纪后半期被大量开采出来,与对中国贸易需求有着紧密联系。

可以说,正是中国白银货币化推动了日本、美洲白银矿产的大开发。

丹尼斯·弗莱恩和阿拉图罗·热拉尔德兹提出世界贸易在1571年诞生的观点。

我们认为,如以上述活跃的白银贸易为起点,那么时间应该提前到16世纪40年代,也就是中国对于白银产生大量需求,并且开始向海外寻求的时代更为贴切。

正是从那时起,一个世界贸易网络开始建立,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在世界形成一个整体历史的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已经显示了出来。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货币发展最为复杂、变动也最大的时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白银由民间社会自发崛起。

中国社会内部产生的这一白银货币化进程,形成了强劲的发展趋势,不仅完成了货币体系的转变,而且渗透到全社会,引发了社会巨变。

以贵金属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相联系,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

简言之,在多层面的深刻变迁上体现了出来:(1)货币层面,从贱金属铜钱向贵金属白银转变;(2)赋役层面,从实物和力役向货币税的转变;(3)经济结构层面,从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4)社会关系层面,从人的依附关系向物的关系转变;(5)价值观念层面,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6)社会结构层面,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鉴于此,我认为白银货币化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市场经济萌发的过程。

这是我们研究晚明社会的一把钥匙,证明了晚明社会变迁带有根本性社会转型的性质。

另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白银货币化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也即中国与世界互动关系的产物。

这里所要强调的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变化,白银货币化初步奠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

而不是如既往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中国才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

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的,当世界逐渐形成为一个整体的世界之时,明代中国曾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为整体世界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就此而言,明代白银货币化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和整体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它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