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

合集下载

脑瘫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脑瘫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类型.

脑瘫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类型小儿脑瘫在临床上分为哪几种类型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

武汉脑瘫医院(解放军武汉通信指挥学院医院脑瘫科)脑瘫治疗专家提醒,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

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临床症状1、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比同龄儿童明显落后,当患儿抬头、翻身、坐力困难时才被家长发现。

病儿的肢体很少动作,特别是下肢更为明显,常表现为偏瘫、双侧瘫、四肢瘫等。

由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常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

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小儿脑瘫现为异常动作、运动增强、手足徐动症、舞蹈症、肌强直;小脑有病变时出现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大脑广泛病变时出现肌肉强直、震颤等。

小儿脑瘫临床分为哪几种类型?由于脑损伤的部位不同,瘫痪的部位和性质不同。

按肌紧张度和异常姿势分为:(1)痉挛型:我们的肌肉是受相反神经支配的,脑损伤后由于调节机制紊乱,相反神经支配过少,动作肌与拮抗肌同时收缩,肌肉就变得僵硬,随意动作就无法出现,这种肌肉僵硬在用力、生气及被移动过快时加重。

(2)强直型:强直型是针对痉挛型中一组四肢呈僵直状态的患者而言。

这一类型小儿其伸张反射呈过度亢进状态,当做被动运动时,其四肢无论屈还是伸都呈抵抗,给人以弯铅管样的感觉。

痉挛型和强直型常常伴有智能、语言、视力问题,一些患者常常需要手术进行矫正。

(3)手足徐动型:手足徐动是运动不受控制的意思。

表现为颜面、手及四肢的痉挛样运动或缓慢扭动样运动,这种运动在安静时减轻而在兴奋及不开心时加重,肌张力表现为多变,异常姿势随着肌肉由僵硬变松软而出现或消失,很少发生变形。

这一类型在婴儿时期常表现为松软,在2~3岁时表现为不能随意控制的动作。

(4)失调型:失调就是不稳定的摇晃。

当小儿试图平衡自己、走路或用手做某些动作时,会出现摇晃,由于摇晃,小儿学习站立、行走或伸手取物常常需要花很长时间。

手术讲解模板:髂腰肌延长术

手术讲解模板:髂腰肌延长术
适应证: 髂腰肌松解延长术适用于步行时髋处于内 收位,不能被动外旋,被动伸髋只能达 5°者。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手术禁忌: 其他屈髋肌均麻痹者。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术前准备: 1.先行牵引,软组织松解或石膏矫正至 30°以内,再行手术。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术前准备: 2.拍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便设计截骨 平面和程度。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注意事项: 1.在分离缝匠肌时,防止损伤股外侧皮神 经,将其牵向内侧加以保护。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注意事项: 2.在分离股直肌与髂腰肌时防止损伤旋股 外侧动、静脉,必要时将其结扎切断。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术后处理: 1.术后患肢皮肤牵引3周,臀部垫以扁枕, 防止髋挛缩复发。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术后护理:
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 不成功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 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 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谢谢!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概述:
合其他综合性功能康复方法。如智力训练、 语言训练、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及物理疗法 和矫形支具的应用等。Roosth从病因着手, 认为缝匠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靠近髋 关节前侧,在30°~40°以内的挛缩主要 是这些肌肉痉挛、挛缩所引起。因此,他 提出将这些肌肉松解延长。Bleck指出 45°以上的
手术资料:髂腰肌延长术
概述:
屈曲挛缩,髂腰肌和内收肌挛缩也是主要 的。因此,他提出行髂腰肌松解延长、内 收肌和闭孔神经肌支切断矫正畸形,解除 痉挛,但在脑瘫病人中,髋部软组织畸形 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则可继发骨质结构畸 形。如股骨颈前倾角过大,髋内、外翻及 髋半脱位等。目前认为对轻度髋屈曲挛缩 畸形只行髂嵴剥离术,将缝匠肌

498例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的康复治疗

498例痉挛性脑瘫所致下肢畸形的康复治疗
21 年 1 01 1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a o ra fC ieeP o lgHel dc lJun l hn s e pe at o h
No 2 v, 011 Vo . 3 FHM No. 12 21
第 2 3卷
上半 月
第2 1期
【 疾 与康 复 】 残
膝关 节屈 曲 、 内翻尖 足 畸形 8 双 8例 。
12 治疗 方法 .
跟 胫后 肌延 长 +胭 双髋 内收合并 双膝 关节屈 曲 、 双 内收肌 松解 + 腱、 内翻尖足 畸形 绳 肌 延 长
.. ( ) 理康 复 : 复 强调 训 练 的 12 3 术后 康 复 手术 的 最 直接 作 用 在 于解 除肢 1心 反 平衡 肌力 , 肢体 功 能改 善则 在较 大 程 度上 而 必 要 性 , 患 儿 及 家属 得 以 重 视 。通 过 语 言 或 者 非 体痉 挛 、 使 J 同时辅 以其 它物 理疗 法 。 语 言 的 方法 , 患者 进 行 训 练 、 育 和 治 疗 , 对 教 以减 轻 依 赖 于术后 的康 复训 练 , 12 1 早 期康 复 .. 或 消 除恐 惧 症 状 。 ( ) 能 训 练 : 2功 主动 及 被 动 练 习
2 91 6
瘫 , 龄 >4岁 , 下肢 关 节 畸 形 , 一 段 时 间 的康 4 年 有 经 0分钟 , l 。同时辅 以被动 功 能训 练 、 共 2周 腊疗 、 温
21 0 1年 1 月 1
中国民康 医学
Me i a J u a fC i e e P ol g He h d c l o r l h n s e pe a h n o
No 2 v, 011 Vo | 3 FHM No. I2 21

脑瘫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

脑瘫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

脑瘫的分型以及临床表现:1.痉挛型(偏瘫,双瘫,四肢瘫)痉挛型脑瘫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但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主要表现如下: (1)肌张力增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折刀”样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关节活动范围变小,运动障碍,姿势异常。

(2)由于屈肌张力增高,多表现为各大关节的屈曲、内旋内收模式。

(3) 上肢表现为手指关节掌屈,手握癸,拇指内收,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内收。

过多使用上肢,易出现联合反应,使上肢发育受到影响。

(4)下肢表现为尖足,足内、外翻,膝关节屈曲或过伸展,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大腿内收,行走时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态。

下肢分离运动受限,足底接触地面时下肢支持体重困难。

(5)多见躯干及上肢伸肌、下肢部分屈肌以及部分伸肌肌力降低。

(6)动作幅度小、方向固定、运动速率慢。

(7)痉挛型双瘫在脑瘫患儿中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全身受累,下肢重于上肢,多表现为上屈曲模式和下肢伸展模式。

(8)痉挛型四肢瘫一般临床表现重于痉挛型双瘫,可表现为全身肌张力过高,上下肢损害程度相似,或上肢重于下肢。

由于大多一侧重于另一侧,因此具有明显的姿势运动不对称。

(9)痉挛型偏瘫患儿临床症状较轻,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姿势运动,-般6个月后显现症状,1岁后左右差别明显。

正常小儿很少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痉挛型偏瘫的患儿却可在12个月前出现利手。

此型可见明确的影像学改变。

(10)视觉发育速度缓慢、视觉体验效应不足、视觉功能发育不足,影响粗大和精细运动发育速度和质量。

(11)可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落后、胆小、畏缩、内向性格等。

(12)临床检查可见锥体束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2岁后病理反射仍呈阳性。

(13)低出生体重儿和窒息儿易患本型,本型占脑瘫患儿的60%~70%。

2.不随意运动型:损伤部位以锥体外系为主要表现如下:(1)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面肌肉、发音和构音器官受累,常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介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介

脑瘫的临床表现 不随意运动型
• 损伤部位以锥体外系为主,主要表现如下: • 难以用意志控制的全身性不自主运动,颜面肌肉、发音和 构音器官受累,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 • 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 无效的运动增多,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 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头部控制差、与躯干分离动作困 难,难以实现以体轴为中心的正中位姿势运动模式。 • 肌张力变化,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收缩顺序、 方向、力的大小不能协调,肌张力强度和性质不断发生变 化,出现主动运动或姿势变化时肌张力突然升高,安静时 变化不明显。婴儿期多见肌张力低下,年长儿多见肌阵挛、 肌强直等。由于多关节出现过度活动,使姿势难以保持, 因而平衡能力差。
病理生理改变

• • •
主要累及三大系:锥体系、锥体外系、和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和先天畸形 脑发育不全常见于额叶、颞叶、脑室周围、胼胝体、脑白质等 先天畸形主要有神经管闭合不全而形成无脑畸形,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中脑水管畸形等;脑 泡演化发育障碍导致全前脑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等;神经元移行及脑回形成障碍导致神经元 异常,平脑回或无脑回,巨脑回畸形,多小脑回畸形等;联合障碍或中线结构异常可有胼胝体缺如 或发育不全,透明隔缺损或发育不全。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是脑损伤的主要神经病理改变,是存活患儿出现神经发育和行为障碍的主要原因。其机制为未 成熟儿脑室旁白质供血动脉发育不完善,终动脉侧枝循环尚未建立,由缺血缺氧所致。现已证实早 产儿PVL与脑瘫发生有紧密联系,典型表现为痉挛型双瘫或四肢瘫,也与皮质脊髓束神经纤维受损 有关。视觉损伤可能与PVL有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觉感知障碍、视觉发育延迟、视力异常、眼 球震颤、眼球追随运动缺陷等。可能因未成熟的视觉系统对不良事件较为敏感,PVL使视放射白质 纤维缺失、皮层输入/输出纤维受损,从而导致视交叉后视路内神经元间、皮质与皮层下中枢之间信 息传递障碍所致。 神经生化的改变 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结果认为,自由基和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可促进脑组织坏死。白介素和肿 瘤坏死因子可通过胎盘屏障和胎儿血-脑脊液屏障,进而损伤发育中的脑,引起脑室内出血和PVL。 低氧、缺血或低血糖引起的细胞ATP减少,可使细胞死亡,与以后出现的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介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介

脑瘫的临床表现 不随意运动型
• 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并通常反应强烈,尤其ATNR姿势为最 显著特征,呈现非对称性、头及躯干背曲姿势。 • 由于上肢的动摇不定,可使躯干和下肢失去平衡,容易跌 倒。 • 由于病变早期部分婴儿表现为松软,多数患儿症状不明显, 因此早期确定病型较难 • 此型患儿一般智商较痉挛型患儿高,有较好的理解能力。 多开朗、热情,但高度紧张、怕刺激。 • 此型又可根据肌张力的变化程度,分为紧张性和非紧张性 两种类型。 • 本型可表现为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也可 同时具有上述几种表现,约占脑瘫的20%。
• 主要损伤部位在小脑,表现为平衡障碍,肌张力低下,无 不自主运动。本体感觉及平衡感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的 姿势。主要表现如下: • 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容易跌倒,步幅小, 中心在足跟部,基底宽,身体僵硬,方向不准确,过度动 作或多余动作较多,动作呆板而机械。 • 手和头部可看到轻微震颤,眼球震颤也极为常见。 • 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都难以完成。 • 语言缺少抑扬顿挫声调,而且徐缓。 • 本型不多见,多于其他类型混合,约占脑瘫的5%
• • • • • • • • • • • • • • 2004年《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分型标 准: 按临床表现分型: 痉挛型 不随意运动型 共济失调型 肌张力低下型 混合型 按瘫痪部位(痉挛型)分类: 单瘫 双瘫 三肢瘫 偏瘫 四肢瘫
脑性瘫痪的分型
• • • • • • • • • • • • • • • • 2006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 委员会: 按临床表现分型: 痉挛型 不随意运动型 强直型 共济失调型 肌张力低下型 混合型 按瘫痪部位分型: 单瘫 双瘫 三肢瘫 偏瘫 四肢瘫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的分型
C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ONTENTS
1
痉挛型
2
不随意运动型
3
强直型
4
共济失调型
5
混合型
1.根据运动障碍性质分类
(1)痉挛型:为最常见的类型,越战发病率的60%~70%。主要 损伤部位在大脑皮层运动区的椎体系统
其主要特点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等导 致的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
(6)混合型
指某两种类型或几种类型存在一个患儿身上。 以痉挛型和不随意运动型同时存在为多见
2.根据瘫痪部位分类 • (1)单瘫:此型少见,指一个肢体瘫痪
• (2)双瘫:约占10%~15%,四肢均受累,双下肢明显重于双上肢
• (3)截瘫:指双下肢瘫。其躯干和双上肢也存 在一定问题,多见于颈髓和脑干病变
(4)共济失调型:
约占5%,损伤部位在小脑。 主要表现平衡功能障碍,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辩距不良, 步态不稳,多呈醉酒步态,容易跌倒。 头、头有轻度震颤,眼球震颤最常见 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胫试验都难以完成。 言语缺少抑扬声调
(5)肌张力低下型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肌力降低,四肢呈软 瘫难以保证正常体位 患儿常取仰卧位,四肢外展、外旋,状似仰翻 的青蛙,此型多见于脑瘫早期。 幼儿期以后会发展其它型,如果迟缓状态持续, 患者难以自理,预后不良
• (4)偏瘫:约占20%~30%,指一侧上下肢瘫痪, 上肢较下肢重,均为痉挛型
• (5)三肢瘫:指三个肢体瘫痪或四个肢体不完全 瘫
• (6)四肢瘫:指四肢均受累,运动障碍不对称, 双上肢重于双下肢
1)重复偏瘫:一侧上下肢重于另一侧上下肢 2)双重瘫:双上肢障碍重于双下肢的瘫痪常见于不随意运动型

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马涛;秦永辉;马永强;王浩汀;邵季超;张延祠;柴雪娇【期刊名称】《空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33)002【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knee flexion deformit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using cross suture of the semitendinosus and gracilis and the influence on knee joint function.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knee flexion deformity caused by cerebral pals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sca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suture of the posterior semitendinosus and gracilis muscle, and the "Z" shape of the semitendinosus tendon was cut off.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Ilizarov external fixator.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in both groups 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 manual muscle test (MMT) and Muller stability of the knee joint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t the end of 6 months.Result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4.29%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ROM,MMT and Muller knee stability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0.05) in both group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in AROM, MMT and Muller knee stability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ROM, MMT and Muller knee stability score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2.86%, butwas 17.1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treat knee flexion deformity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ithminimally invasive semitendinosus tendon suture.%目的观察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后遗症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小儿脑瘫后遗症所致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量表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行后方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半膜肌腱性成分行"Z"形切断术.对照组行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均术后3个月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主动关节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术后6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4.29%,对照组优良率为80.00%,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ROM、MMT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均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AROM、MMT和Muller膝关节稳定性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86%,对照组复发率为17.14%,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后遗症膝关节屈曲畸形疗效确切,改善膝关节功能有明显优势,并减少复发.【总页数】4页(P132-135)【作者】马涛;秦永辉;马永强;王浩汀;邵季超;张延祠;柴雪娇【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一科;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一科;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一科;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一科;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二科;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骨二科;050051 石家庄,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医务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2【相关文献】1.膝关节镜下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J], 桂景雄;邓志成;屠玉民;王小平;郭胜;戴波文;欧钜伦2.膝关节镜下半腱肌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J], 姜劲松3.膝关节镜微创技术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单束重建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J], 常树松;刁振斌;初海坤;崔明宇;宋银冬;张龙;沙宪辉4.微创半腱肌股薄肌交叉缝合治疗小儿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临床疗效及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J], 马涛;秦永辉;马永强;王浩汀;邵季超;张延祠;柴雪娇;5.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应用4、5束半腱肌、股薄肌自体移植物的临床效果[J], 张继荣;朱彬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膝关节屈曲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膝关节屈曲疗效观察
的临床 效果 , 院儿科采 用 针刺治疗 3 例 膝关节 屈 本 O 曲痉挛 型脑瘫 患儿 , 取得 较好 的临 床效果 , 现将治 疗 结果报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2 诊 断标 准 .
诊 断条件 [ 。 2 ]
诊断 及分 型均符 合 2 0 0 6年 长沙第
二 届全 国儿 童康 复学术 会议制 定 的小儿 脑瘫定 义和 1 3 纳入 标 准 ( ) 合 西 医痉 挛 型脑 瘫 的诊 断 ; . 1符 ( ) 龄 3 6 ( 括 3岁 和 6岁) ( ) 大运 动分 2年 ~ 岁 包 ;3粗
级 2、 3级 。
1 1 临床 资料 2 O 一 7 20 — 2 . O 8 O/ O 9 1佳木 斯 大学 附 属 第三 医院儿科 收治住 院痉挛 型 脑瘫 患儿 6 O例 , 中 其
男 2 例 , 2 例 ; 龄 3 1 ~64 6 女 4 年 . 2 . 8岁 , 平均 4 5 岁 ; .2 均有 膝关 节屈 曲、 收肌 步态 、 内 下肢肌 紧 张程 度过 高
【 图分 类 号 】 R 4 【 献 标 识 码】 B 【 中 78 文 文章 编 号 】 1 7— 8 5 2 1 ) 20 6 一3 6 43 6 (0 0 0 — 18 O
目前 国 内外 对 于脑 性 瘫痪 ( 简称脑瘫 ) 的认 识 已
表 l 两 组 患 儿 一 般 资 料 比较 ( =3 ) 0
选 择 痉 挛 型 脑 瘫 患儿 6 , O例
膝 关 节 活 动 度 屈 曲 O~ 10 , 展 10~O , 用 随 机 、 盲 法 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 组 各 3 。 2 。伸 2 。 。采 双 0例 , 察 组 采 用 康 观 复 治 疗 和 针刺 治疗 , 照 组 采 用 康 复 治 疗 , 察 治 疗 前后 两 组 膝 关 节 活 动 角 度 。 结 果 观察 组 膝 关 节 屈 曲 对 观

关于脑瘫,这些类型和治疗你知道吗

关于脑瘫,这些类型和治疗你知道吗

关于脑瘫,这些类型和治疗你知道吗提起脑瘫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脑瘫主要指的是患者在胎儿时期或者是婴幼儿时期正在发育中的大脑受到损伤,而导致的中枢性运动发育障碍和姿势发育异常,活动会受到限制,除了会有运动障碍之外,同时还会出现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异常。

在当前我国小儿脑瘫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地提升,将会给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打击脑瘫,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有关于脑瘫的类型和治疗的方法。

一、脑瘫的类型1痉挛性在当前临床治疗工作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约有70%的脑瘫患儿都属于痉挛性脑瘫。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患者的椎体系受损而导致的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主要的表现为肢体肌张力增高。

2不随意运动型以锥体外系受损为主,主要包括舞蹈性手足徐动和肌张力障碍,这一型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对称性姿势,头部和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即进行某种动作时常夹杂许多多余动作,四肢、头部不停晃动,难以自我控制。

这一类型的患儿肌张力可高可低,静止时肌张力低下,随意运动时增强;对刺激敏感;表情奇特,挤眉弄眼;颈部不稳定,构音与发音障碍;流涎,吃食困难。

3共济失调型以小脑受损为主,以及锥体系、锥体外系损伤。

主要特点是由于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障碍造成不协调运动。

为获得平衡,两脚左右分离较远,步态蹒跚,方向性差。

运动笨拙,不协调,身体僵硬。

肌张力偏低,运动速度慢,头部活动少,分离动作差。

4混合型如果患者具备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特点,就属于混合型的脑瘫,往往情况更为严重,治疗的过程中更加的复杂。

二、脑瘫有什么危害?1智力落后根据相关的研究表示,一般来说,患有脑瘫的儿童约有三分之二的占比发展为智障,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性发展为重度智障,严重的造成儿童的智力发展落后。

2运动功能障碍对于脑瘫患儿来说,缺乏运动能力,严重的脑瘫患儿,甚至连双手都不会自己抓东西,无法双脚行走,还有一部分脑瘫患者只能长期卧病在床,不会自己翻身坐起,有的患儿还无法正常的咀嚼和吞咽,需要别人喂养。

03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03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

脑瘫儿童运动功能障碍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李初阳对脑瘫儿童运动障碍进行合理的康复管理是脑瘫康复的主要任务,科学的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基本思路:1、发展学的观点;2、系统科学的观点;3、注重治疗与评估相结合的观点;4、循征医学的观点。

动态运动系统理论强调多因素、动态化、系统化原则,所以在对脑瘫儿童的运动障碍进行康复管理时应掌握以下几点:1、对治疗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确定各种要素对运动功能影响的程度,这些要素包括姿势、反射、肌肉、骨骼、感觉、认知、动机和环境等,应用各种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适当合理地干预和调整;2、各种治疗手段之间不是简单地叠加,而是有机地整合,运用各种手段在预防和控制脑瘫儿童二次损害的基础上,帮助并促进脑瘫儿童选择与自身条件最为适宜的优化运动模式。

评估是脑瘫儿童运动障碍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评估的主要目的有:1、明确脑瘫儿童运动发育水平,了解患儿的关于特征和进展状况;2、帮助判断进行运动治疗的适时性;3、回答家长对患儿运动发育水平的疑问,引导家长配合进入系统的康复管理4、为设定运动治疗目的和计划收集必要的情报;5、测定运动能力的改变状况,评价治疗的效果,鼓励家长坚持接受系统康复管理;6、为科学研究进行数据收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简称ICF),见图1对人体功能残障进行了5个维度的最新定义:1、生理、病理学改变(组织生化学);2、机体受损(器官系统、解剖学);3、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受限);4、日常生活能力低下5、社会活动受损国际脑瘫新定义:脑性瘫痪是指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部的非进行性功能紊乱引起的。

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随感觉、理解、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骨骼肌问题。

脑瘫的新定义中本质特征是发育核心表现是运动发育和姿势异常肌肉和骨骼问题首次被加入定义活动受限是脑瘫人群的共性,而提高活动能力正是康复医学的宗旨。

小 儿 脑 瘫

小 儿 脑 瘫
5、癫痫发作
至少有10%一40%以上的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癫痫发作,以痉挛型四肢瘫、偏瘫单肢瘫和伴有智能低下者更为多见,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患儿则很少见。
6、口面牙功能障碍
约有25%的脑瘫患儿伴有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涎,有些患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这些症状以手足徐动型患儿最为多见。
7、情绪、行为障碍
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实验和临床资料表明,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常。患儿常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手足徐动型患儿较为常见。此外,多数脑瘫患儿表现有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行为散乱等。偶见患儿用手猛击头部、下颌等自身伤害的"强迫"行为。
脑瘫手术的治疗时机及原则
(1)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研究表明:新生儿脑重在340-400g之间,出生后6个月达800g;小儿生后3岁以内是大脑发育最快和可塑性最好的时期,此期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60%,如果此期能够早期发现和诊断脑瘫,并注重加强患儿在神经精神方面的积极训练,对于脑瘫儿日后神经精神功能的开发和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6岁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达90%。特别是8岁以后的儿童,大脑发育已趋完好,与成人几无区别,如果脑瘫患儿到此时才开始正规的治疗和康复训练,那么疗效就差。
b.化学因素 许多药物和环境污染物对胎儿发育有致畸作用。这和药物的性质、毒性、剂量、给药方式、作用时间等有关,也和胚胎月龄有关。致畸药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抗肿瘤药、抗凝血药、有机汞、酒精等。
(3)母体患慢性疾病:妊娠期的低氧血症、营养障碍,是直接或间接导致脑性瘫痪的原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力衰竭、大出血、休克、重度贫血、胎盘异常、糖尿病、肺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

脑瘫治疗中矫形器的应用2-医学课件

脑瘫治疗中矫形器的应用2-医学课件
抗癫痫药等等
脑瘫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痉挛性脑瘫 目的 矫正畸形、改善肌张力、平衡肌力 方法
1.肌腱切断、延长:内收肌腱、腘绳肌腱 、跟 腱 2.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 3.周缘神经切断
脑瘫矫形器技术原则
一、应用神经生理学原理 1. 全面接触 减少站立、步行中原始的屈趾反射、踝的跖屈反射: 减少第一到第五跖骨头皮肤表面的承重,足底全面接触 2. 持续的肌腱牵拉可以抑制肌肉的反射性的痉挛 3. 重视主动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恢复,有利于本体感觉的改 进 4. 预防畸形为主,适合儿童发展需要
可能伴随的功能障碍
智力障碍 癫痫 视、听障碍 语言障碍 感知障碍 心理行为障碍
正常儿童的运动发育
一岁以前: 二抬、四翻、六坐、七滚、八爬、 周走
一岁以后 : 一牵:牵手走 二踮 :能主动的提起足的后跟 三单:单足站立2秒
脑瘫按异常运动的特征分型
痉挛型 手足徐动型 肌张力降低型 共济失调型 强直性 震颤型 混合型
二、根据肌肉瘫痪部位、肌肉痉挛程度、畸形情况设计矫形器
三、注意某一关节的姿势都会影响其他所有关节的静态、动态对 线,也要注意跨越两个关节的肌肉对两个关节间的生物力学的 相互作用。
四、尽量不妨碍生理性的运动功能 五、密切合作,加强随访,及时更换
根据肌肉瘫痪部位、肌肉痉挛 程度、畸形情况选用矫形器
偏瘫性脑瘫矫形器的选用 双侧瘫、双重瘫、四肢瘫的矫形器选用
偏瘫型脑瘫的主要表现
下肢:垂足、痉挛性尖足、平足、外翻 足、内翻足、马蹄足(跟腱挛缩)、膝 关节过伸畸形
上肢:屈指、屈腕、前臂旋前、屈肘、 肩内旋内收畸形
偏瘫型脑瘫矫形器的选用
一、被动可复性麻痹 性平足:平足垫、足 托(动态性FO —— DFO)

腘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屈曲畸形16例观察

腘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屈曲畸形16例观察
作者单位 : 00 7 0 0甘肃 兰州, 3 甘肃省康 复中心医院骨科
髁稍上 方后 面将 骨膜 横行 切 开 , 凿 开 骨 质 做 成 一条 并
21 0 0年 8目 第 2 9卷 第 4期
Gas dc l o ra 。 u 0 0, o. 9, o 4 n u Me ia un l A g2 1 V 12 N . J
[ ] 姚泰. 2 生理学[ . 5 北京 : M] 第 版. 人民卫生 出版社 , 0 : . 2 14 0 7
9 . 8
本不注意总量问题 ; 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脂肪摄入 , 他们 就不吃荤菜 。这 些 作 法 都 失 之 偏 颇 , 犹 不及 。许 多 过 患者对水 也有 同样 的误 解 , 了解 水对 人 体 生 理代 谢 不 的重要作 用 , 认 为 自已要 喝水 就是 糖 尿 病 “ 多 一 误 三
综上所 述 , 文认 为正确理 解水 、 对 人体 生理 代 本 盐 谢功能的作用 , 根据不同个体的情况合理适量摄入水、 盐, 不但不 会造 成对身体 的伤 害 , 反而 有利 于 缓解某 些 疾病 的症状 , 也有 利于 身体健康 。
3 讨论
3 1 三高患者的饮食 .
许多健康教育手册上讲三高 参考文献 患者要低盐饮食 , 许多患者就认为吃盐越少越好, 的 有 1 病理生理学 [ . 5 . M] 第 版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1 人 20 : 甚至不吃盐; 健康教育手册上讲高血糖患者要控制谷 [ ] 金惠铭. 1 . 6 物总量 , 有些患 者就认 为 不 吃米饭 , 吃面类 、 粮 , 只 杂 根
8月—2o 0 5年 6月收治 的脑瘫患者 1 2 6例 7膝行胭绳肌上移术进 行 回顾性分析 。结果 : 术后 随访 3月 至 3年 , 良率达 8 % 。将 优 5

5种特殊类型的脑瘫临床综合征

5种特殊类型的脑瘫临床综合征

5种特殊类型的脑瘫临床综合征
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
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

除了常见的脑瘫之外,还有以下5种特殊类型的脑瘫综合征:
痉挛性偏瘫
此型临床最常见,为一侧肢体受累,多数上肢较下肢严重,远端较近端重,而面部常无受累。

患儿多在3月后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为患侧肢体少动、持续性握拳、握持反射不消失、前臂呈屈曲旋前状姿势、画圈步态等;常伴有智力低下和癫痫;斜视很常见。

痉挛性双瘫
此型多见于早产儿,以双下肢肌张力增高为突出表现。

患儿常在1-3月内表现为双下肢肌张力低下;接着进入肌张力不全期,患儿在立位并且足底触及检查床面时将诱发双下肢强直性伸直并交叉呈剪
刀状;最后进入痉挛期,髋关节与膝关节屈曲、下肢内旋、剪刀步态,严重者不能独立行走;斜视很常见。

痉挛性四肢瘫
多见于严重窒息的患儿。

四肢肌张力均增高,常呈角弓反张状。

可伴有核上性球麻痹,表现为吞咽和构音障碍。

约半数患儿伴有癫痫和智力低下。

不随意运动型
此型主要原因是缺氧性脑损伤和新生儿核黄疸。

婴儿早期多有肌张力低下,以后逐渐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或手足徐动等表现。

患儿可有流涎、吞咽困难、语言障碍等。

下肢深腱反射正常或增强。

可有持续性原始反射。

智力大多正常或临界状态。

共济失调型
此型婴儿期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平衡障碍、运动发育落后等,至幼儿期可发现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等体征;多无锥体束征;智力低下较为常见但是一般不会太严重。

痉挛型四肢瘫脑瘫的表现有哪些呢?

痉挛型四肢瘫脑瘫的表现有哪些呢?

痉挛型四肢瘫脑瘫的表现有哪些呢?引言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发育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和姿势障碍。

其中,四肢瘫痪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痉挛型四肢瘫是四肢瘫的一种亚型,特征为肌肉痉挛和抽搐。

本文将详细介绍痉挛型四肢瘫脑瘫的表现。

1. 运动障碍1.1 肌肉痉挛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常常伴有肌肉痉挛,即肌肉不自主地持续收缩,导致肢体僵直和运动障碍。

这种肌肉痉挛往往会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如走路、站立、坐下等。

1.2 重力反应异常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还常常存在重力反应异常,即无法正确地调节身体的姿势和平衡,容易摔倒或者无法保持正确的坐姿或站立姿势。

1.3 运动协调困难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运动协调能力较差,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抓握物品、写字、穿衣服等都会受到影响。

这种运动协调困难常常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1.4 运动范围受限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的四肢运动范围常常受限,即肢体可活动的范围较小,使得一些细致的动作难以完成。

2. 神经系统异常2.1 基底节损害痉挛型四肢瘫脑瘫的病因多与大脑基底节的损害有关。

基底节是大脑深部结构的一部分,对运动的控制和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基底节受损时,会导致痉挛型四肢瘫的表现。

2.2 大脑皮层功能异常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的大脑皮层功能常常存在异常,这会直接影响到运动范畴的控制和调节。

2.3 神经传导异常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神经传导水平常常异常,即神经冲动在肌肉控制中传递的过程出现问题,导致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

3. 并发症3.1 关节畸形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常常由于肌肉痉挛和运动障碍的影响,导致关节功能异常,进而引发关节畸形。

常见的关节畸形包括拇指屈曲畸形、膝关节屈曲畸形等。

3.2 肌肉萎缩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的肌肉由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且运动受限,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现象。

3.3 神经精神发育迟缓痉挛型四肢瘫脑瘫患者常常伴有神经精神发育迟缓,包括智力发育、语言发育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脑瘫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脑瘫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

脑瘫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呢?简介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其特点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

脑瘫主要由于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脑损伤引起,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脑瘫不可逆,但比较幸运的是,早期的干预措施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

分类根据脑瘫的病因、病理及症状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痉挛型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该类型脑瘫患者肌肉强直、肌张力增加,运动时常伴有肌肉抽搐和痉挛,行走时常常显得笨拙。

2.张力不足型脑瘫(Hypotonic Cerebral Palsy):该类型脑瘫患者肌张力减弱,导致姿势控制和运动协调受损,行走困难。

3.异常姿势型脑瘫(Dystonic Cerebral Palsy):该类型脑瘫患者表现为不自主的肌肉收缩或肌肉过度延长,导致姿势扭曲,言语和吞咽困难。

4.混合型脑瘫(Mixed Cerebral Palsy):该类型脑瘫患者同时表现出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

症状和表现脑瘫的症状和表现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运动障碍脑瘫患者主要受累的是肌肉、骨骼及运动神经系统,其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1.姿势异常:脑瘫患者常常表现出不正常的姿势,如拇指内收、手掌屈曲、手指弯曲等。

2.运动不协调: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行走时可能出现不稳定、不能保持平衡,走路时常常摇摆或拖曳。

3.肢体瘫痪:有些脑瘫患者可能表现出肢体瘫痪,例如一个手臂或腿部不能正常活动。

4.肌张力异常:脑瘫患者的肌张力可能增高或减低,导致肌肉僵直或松弛。

运动功能障碍运动障碍导致脑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受损,表现为:1.行走困难:脑瘫患者的行走能力常常受到限制,可能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或轮椅。

2.握力不当:脑瘫患者的手部肌肉功能受损,导致握力不足,难以完成精细动作。

3.平衡困难:脑瘫患者的平衡感受觉常常异常,容易摔倒或失去平衡。

4.言语和吞咽困难:脑瘫患者可能表现出言语发育迟缓、发音困难,以及吞咽困难。

胭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屈曲畸形16例观察

胭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屈曲畸形16例观察

胭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痉挛性脑瘫膝屈曲畸形16
例观察
曾伟杰;彭文岚;王斌雄
【期刊名称】《甘肃医药》
【年(卷),期】2010(029)004
【摘要】目的:探讨行胭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治疗脑瘫所致膝屈曲畸形的治疗体会.方法:对甘肃省康复中心2004年8月-2005年6月收治的脑瘫患者16例27膝行胭绳肌上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月至3年,优良率达85%.将腘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可以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矫正膝关节屈曲畸形.结论:将胭绳肌腱上移至股骨内、外髁是治疗痉挛型脑瘫所致膝屈曲畸形较为有效的方法.
【总页数】2页(P404-405)
【作者】曾伟杰;彭文岚;王斌雄
【作者单位】730000 甘肃兰州,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骨科;730000 甘肃兰州,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骨科;730000 甘肃兰州,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3;R682.2
【相关文献】
1.股骨髁上戴骨术治疗膝屈曲畸形:附34例报告 [J], 孙华峰;徐锡琪
2.股骨髁上V形截骨术治疗膝屈曲畸形:附62例临床观察 [J], 赵金来;冯守诚
3.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肌腱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观察 [J], 谭志超;蔡立民;邓怀东;廖国强;肖署阳
4.股骨髁上莰插截骨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屈曲畸形123例临床分析 [J], 王孟滨;宋建新
5.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固定胭绳肌腱重建膝后交叉韧带 [J], 罗高斌;吴昊;廖军;肖增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屈 腘绳肌、膝痉挛与挛缩的评估
直腿抬高试验
腘窝角(popliteal angle)/屈膝角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膝屈曲矫形外科治疗
髋屈曲/骨盆前倾矫正:痉挛或挛缩髋屈肌松解或延长术

减轻骨盆前倾—腘绳肌被动牵拉力↓ 支撑相对 躯体重心回落于肢体力线上,继发膝屈曲改善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头肌延长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手术方法
切口选择:单切口(腘后S形或正中纵切口)
双切口(腘后内外侧各一切口)
腘绳肌松解方法:
Eggers法:全腘绳肌移位法,股二头肌止点切断固定于股骨外 后髁处;半腱、半膜肌、股薄肌是游离固定股骨内髁后侧
远期随访发现会并发膝反屈 现已放弃。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腘绳肌远端延长术
脑瘫膝关节屈曲畸形
刘 方 刚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痉挛性脑瘫屈膝畸形最为常见,病因及发
生机制复杂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病理生理机制

动力性机制:肌源性动力失衡 腘绳肌痉挛与挛缩 股四头肌无力 原发性 继发性(长久膝屈曲拉松)
髋屈曲 增加

腰大肌痉挛或挛缩引起髋屈曲、骨盆前倾,使腘绳肌张力
静力性机制
长期动力性膝屈曲— 膝关节后关节囊及韧带挛缩 严重时骨结构改变— 固定性膝屈曲挛缩畸形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杠杆臂机制不良机制
股骨内旋 胫骨外旋和距下关 节不稳所致的足外翻、外旋、背伸 畸形,使站立支撑位时膝不稳—屈 膝步态

医源性
跟腱“过度延长” 足跖屈 力过小时,行走时地面的反作用力 产生外源性屈膝力矩↑ 加重屈膝 步态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屈膝畸形的临床评估

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 Damiano法:坐位 屈膝90°位 30°位
• 腰大肌松解术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膝伸屈肌力调整术
腘绳肌松解、延长 指征:


站立位(支撑相对)膝屈曲〉20-30° 腘窝角/静态被动膝屈曲角〉40-45°
Hale Waihona Puke 动态EMG示腘绳肌持续或过度活动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Metaxiotis认为:步态周期中支撑位伸膝不足为指征

腘窝角 30-40°半腱肌转位 腘窝角 〉 40°半腱肌转位+半膜肌延长 严重腘窝角 〉 40°半腱肌转位+半膜肌延长后仍不能纠正+股二
内侧腘绳肌延长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腘绳肌远端延长术
外侧腘绳肌延长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腘绳肌远端延长术
内侧腘绳肌延长+股直肌转位
股直肌转位至半腱肌腱远端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谢谢!
解放军第三五九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