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合集下载

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论文

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论文

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效果。

方法 39例确诊为急性低频感音神经听力损失患者,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使用地塞米松,银杏液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受损频率平均气导听力提高15分贝以上为有效。

结果治疗39例痊愈6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6%。

结论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甲钴胺地塞米松银杏叶注射液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图分类号:r764.4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252-02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近来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其常见原因尚不能明确,可能与内耳代谢障碍、病毒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相关,及时的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9月在我科就诊的39例患者经过纯音测听检查并结合病史、诊断为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颅脑ct排除听神经瘤等颅内疾病。

发病时间3小时~30天,皆为单耳发病,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21~77岁,轻度聋3例,中度聋6例,中重度聋17例,重度聋10例,极重度3聋。

1.2 治疗方法甲钴胺注射液采用日本卫材珠式会社的产品methycobal(中国药品注册号970376)2.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0ml+地塞米松20mg静滴(所有患者排除胃溃疡病史),地塞米松每隔3天减5mg;每天1次;银杏叶注射液(通用名为舒血宁注射液,由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5ml 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0天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2005年济南会议突发性耳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1]。

(1)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到健耳水平。

低频突聋治疗最佳方案

低频突聋治疗最佳方案

低频突聋治疗最佳方案引言低频突聋是指在低频范围内(≤1000 Hz)出现的突然耳聋,其临床表现为听力急剧下降,常伴有耳鸣和晕眩等症状。

低频突聋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

本文将探讨低频突聋的治疗最佳方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药物治疗虽然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用于治疗低频突聋,但一些药物在某些患者中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这些药物包括:•环磷酰胺类药物: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可用于控制炎症反应,减轻耳蜗水肿,从而改善听力。

但它们的疗效尚有争议,且可能带来多种不良反应。

•病毒抑制剂:如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耳蜗受损程度。

然而,由于低频突聋的病因尚不明确,病毒抑制剂的使用仅仅是基于假设,因此其疗效亦存在争议。

虽然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低频突聋的听力,但因为缺乏临床试验数据的支持,以及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药物治疗并不被大多数医生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二、听力康复听力康复是低频突聋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听力康复的目的是通过提高患者的听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突发的听力损失。

听力康复的方法包括:•助听器使用:助听器可以放大声音,改善患者的听力。

对于低频突聋患者来说,选择低频放大效果较好的助听器是非常重要的。

•聪明手机应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聪明手机应用可以用来辅助听力康复。

这些应用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听力训练,并帮助患者提高听觉辨别能力。

听力康复的效果因人而异,但在很多患者中,可以有效改善听力和生活质量。

三、手术治疗对于一部分严重低频突聋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个选择。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耳蜗植入术:耳蜗植入术是一种通过将人工耳蜗植入耳内,绕过受损的听觉神经,直接刺激听觉神经核,以达到改善听力的目的的手术。

手术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但在一些严重听力损失的患者中,可以显著改善听力,并寿命质量。

结论低频突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目前仍缺乏特效药物。

药物治疗方案的疗效仍有争议,因此并不被推荐作为首选治疗。

耳鸣耳聋(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诊疗方案

耳鸣耳聋(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诊疗方案

耳鸣耳聋(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耳聋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耳聋耳鸣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本病类似于西医的神经性耳聋或耳鸣,其临床治疗成为当今公认的世界难题之一,中医药在耳鸣耳聋这一疑难病的防治过程中所占的地位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祖国医学众医籍中很多关于耳聋耳鸣的精辟论述,对耳聋耳鸣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与肝、肾及人体自然衰老等方面关系最为密切。

我们总结前人的经验,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对耳聋耳鸣的患者分成两种类型,暴聋和久聋,暴聋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 理化检查等确诊,久聋的患者通过舌象脉象,耳鸣匹配和纯音测听,分成以低频降低为主的虚实夹杂证和以高频降低为主的虚证,并以“火、瘀”观点论治暴聋, 认为暴聋辩证较多较杂,多属实证,“火”即肝火,肝火的形成多因七情过激,肝阳化火,肝经蕴热所致。

中医素有肝火上扰清窍则暴聋的说法。

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性升发,疏泄适度,则清阳得升,耳窍得养。

升发太过,肝气上逆,冲犯两耳,可致暴聋;以“虚、瘀”的观点论治久聋,久聋久病精气亏损或肾精亏损,髓海空虚,清窍失养,致使耳窍失聪,听位功能失常,以“虚”论治多辨证为肾精亏损,治宜补肾益精,活血开窍。

因此根据以上理论,临床治疗中将原发性的感音神经性耳鸣耳聋患者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同时根据病情分成两大证型,暴聋者以肝火血瘀型为主,久聋者以肾虚血瘀为主。

病因病机1、肝火上扰循经耳窍,引起耳鸣耳聋。

2、气机不畅,瘀血内阻,耳窍经脉雍阻,清窍闭塞,发生耳鸣或者耳聋。

3、肾精不足,耳窍失养故耳鸣耳聋。

4、气血亏虚,耳窍失养而致耳鸣耳聋。

耳鸣耳聋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脏腑实火主要是肝火上扰耳窍,亦或瘀血蒙蔽清窍;虚者多为脏腑虚损、清窍失养。

诊断要点1、病史:无耳外伤史、爆震史,噪声接触史、耳毒性药物用药史,耳流脓史等。

神经性耳聋诊断标准

神经性耳聋诊断标准

神经性耳聋诊断标准
神经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力损失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
非常重要。

神经性耳聋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下面将介绍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

首先,神经性耳聋的诊断需要患者有进行性听力下降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逐渐
加重的耳聋,可能伴随耳鸣或头晕。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其次,体格检查也是神经性耳聋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耳
鼻喉检查,包括检查耳廓、外耳道、鼓膜和内耳。

此外,还需要进行听力测试和平衡功能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听力水平和平衡功能是否受损。

除了体格检查外,相关的辅助检查也是诊断神经性耳聋的重要手段。

其中,听
力测定是最为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纯音听力测定、言语听阈测定、听觉脑干反应等。

另外,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内耳CT等也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内耳结构和相关病变情况。

最后,神经性耳聋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听力下降的疾病。

例如,中
耳炎、耳聋药物中毒、噪声性聋等都可能表现为进行性听力下降,因此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来排除这些可能的疾病。

总的来说,神经性耳聋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最终确定诊断。

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神经性耳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自身的听力健康,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神经性耳聋的诊断标准的确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听力损失带来的不便和困扰。

低频突聋治疗最佳方案

低频突聋治疗最佳方案

低频突聋治疗最佳方案简介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对造成听力丧失的症状,常常发生在一个或两个耳朵。

而低频突聋,则是突发性耳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

低频突聋在临床上通常被认为是由内耳毛细血管的急性微循环障碍造成的。

因此,寻找到低频突聋的最佳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低频突聋治疗方案。

方案介绍该治疗方案基于低频突聋的原因,旨在恢复耳内毛细血管的正常微循环,从而改善听力。

该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综合评估在开始治疗之前,患者需要接受综合评估,以确定低频突聋的具体原因。

评估包括医学史、听力测试、耳部检查等。

综合评估的结果将指导后续治疗的选择和调整。

2. 低频听力训练低频听力训练是治疗低频突聋的重要步骤。

通过特定的声音频率和强度刺激耳蜗,促进突聋患者的听觉神经再生和听觉功能恢复。

在训练过程中,患者需要配戴低频听力训练设备,并按照专业人员的指导进行训练。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低频突聋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血液循环改善剂、抗炎药物和抗氧化剂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4. 辅助治疗除了上述的主要治疗手段,辅助治疗也是低频突聋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助治疗包括针灸、按摩和物理疗法等。

这些治疗方式可以改善耳内血液循环,并提高听觉功能的恢复。

注意事项在接受低频突聋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需要找到专业的耳鼻喉专科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

不要盲目跟从不专业的医师的治疗建议。

2.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听力和耳部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避免暴露于大噪音环境下,如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

4.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论低频突聋是一种常见的突发性耳聋,但通过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的听力功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以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特征分析袁佛良;魏凡钦;肖志文;刘天润;张帅;张官萍【摘要】目的:总结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cute 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LHL)的临床特征,并对非典型特征性病例进行分析,探索其发病的特异性,以降低漏诊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诊治的58例(59耳)ALHL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特征,并对合并有陈旧性高频听力下降(老年性或其他原因所致)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发病年龄为16-66岁,其中20-45岁之间患者占67.24%;男女发病率比为1:2.05;单耳多见(占98.28%)。

本组患者中总治愈率为71.19%,总有效率为93.22%。

随访3月-36月,4例复发。

结论ALHL多见于中青年,单耳为主,女性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无自觉听力下降,仅表现为低频性耳鸣、耳部堵塞或闷胀感。

临床诊断中应将合并有与年龄相关的高频听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及合并有陈旧性高频听力下降的患者纳入,以降低漏诊率。

ALHL预后较好,有自愈倾向,但有复发的可能,应加强追踪随访。

%Objective To report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LHL) as well as atypi-cal cases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pathogeneses and lower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Methods Clinical data and fea-tures of 58 patients (59 ears) with ALHL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of the Six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09 to July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Data from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or chronic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from oth-er causes were also reviewed. Results The age of ALHL patientsranged from 16 to 66 years (67.24% between 20 to 45 years);with a male to female ratio of 1:2.05. Single ear was involved in most patients (98.28%). The rate of complete recov-ery was 71.19%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22%. There were 4 recurrences during the 3-36 months follow up. Con-clusions ALHL seems to more commonly affect single ear in middle-aged females. Some ALHL patients may not notice hearing loss, but only complain of low-pitched tinnitus and ear blockage or fullness feeling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differentials should include ALHL for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and patients with previous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ALHL generally carries a good prognosis and a self-limiting tendency, although there may also be the possibility of recurrence. Careful follow-up is therefore important.【期刊名称】《中华耳科学杂志》【年(卷),期】2016(014)001【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特征;听力学【作者】袁佛良;魏凡钦;肖志文;刘天润;张帅;张官萍【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acute 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是一种急性起病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以低频区骨气导阈值升高为特征。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VEMP特点及分析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VEMP特点及分析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VEMP特点及分析吕哲; 张颖; 郭丽娇; 韩海霞【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21【总页数】4页(P3237-3240)【关键词】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听阈; 梅尼埃病【作者】吕哲; 张颖; 郭丽娇; 韩海霞【作者单位】050000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4.431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 frequency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是指急性发作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可伴自听增强、耳鸣及耳闷胀感,多不伴眩晕及眼震[1]。

部分患者出现听力波动和复发,更有部分后期发展成梅尼埃病。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客观、无创的电生理测试技术,指用高强度声刺激前庭末梢,并在紧张状态的浅表骨骼肌(眼肌、胸锁乳突肌)上记录电位变化,可以反映人前庭丘脑通路完整性[2,3]。

VEMP包括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l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

本文对ALHL患者与正常对照者cVEMP、oVEMP波形参数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单侧ALHL且资料保存完整患者50例(ALHL组),其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7.2±9.8)岁。

所有病例无眩晕及耳疾病史,无头痛及噪声接触史。

对所有病例资料记录分析,并按要求定期回院回访,完善听力学记录。

耳聋的常见类型与治疗策略

耳聋的常见类型与治疗策略

耳聋的常见类型与治疗策略耳聋是指由于听觉神经、内耳或中耳等部位的病变而导致听力下降或丧失的疾病。

根据耳聋病因的不同,耳聋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三种类型。

1.传导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是指由于外耳、中耳传导系统的异常,导致声音无法顺利传导到内耳而引起的听力下降。

常见的病因包括外耳道异常、外耳道堵塞、鼓膜穿孔、中耳炎、骨链传导异常等。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对于中耳炎引起的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药物来治疗炎症,从而恢复听力。

-手术治疗:对于外耳道异常、鼓膜穿孔等病因,可以通过手术修复或矫正异常部位,恢复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

-助听器使用:对于无法通过手术治疗的传导性耳聋,可以通过使用助听器来放大声音,从而改善听力。

2.感音神经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是由于内耳感音神经元受损导致的听力下降。

常见的病因包括耳蜗发育异常、感音神经元退行性病变、耳毒性药物等。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对于一些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通过使用促进神经元生长或恢复功能的药物来治疗。

-中枢性听力训练:对于感音神经元受损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中枢性听力训练,通过强化大脑对于声音的处理能力来改善听力。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严重受损的听力,可以考虑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来刺激神经元,恢复听力功能。

3.混合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是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混合体,即同时存在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上述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的综合使用。

此外,无论耳聋的类型是什么,辅助性听力康复训练也是耳聋患者常见的治疗策略之一、辅助性听力康复训练包括利用助听设备、口唇发音训练、听觉定位训练等,旨在通过训练患者学会更好地利用剩余听力,并提高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总结而言,耳聋的治疗策略根据不同类型的耳聋有所不同。

传导性耳聋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和助听器使用来恢复听力;感音神经性耳聋常用药物治疗及人工耳蜗植入;而混合性耳聋需要综合应用传导性耳聋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方法。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观察

r a l h e a r i n g l o s s ( AL H L ) . Me t h o d s W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r e v i e w e d m e d i c a l r e c o r d s o f 1 5 3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L H L . T h e
【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聋; 低频听力; 皮质类固醇激素; 鼓室内; 脱水剂
【 中图分类号】 R 7 6 4 . 4 3 1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2 9 2 2 ( 2 0 1 3 ) 0 4 — 5 5 2 — 0 5
Th e Out c o me i n Pa t i e nt s wi t h Ac ut e Lo w—To ne Se ns o r i ne ur a l He a r i n g Lo s s
G AO Xi a o we i , L I UL i y a n , HU ANG Y o n g w a n g , WA NG Y a n y o u , L I UJ i n g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 o g y , t h e 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 T i a n i f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T i a n in f 3 0 0 2 1 1 , C h i n a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 b a s e d u p o n e l e c t r o c o e h l e o g r a m( E C o c h G ) a n d f u r o s e mi d e t e s t r e s u l t s : g r o u p A( n o r m a l o n b o t h t e s t s , n = 7 6 ) a n d g r o u p B( a b n o r ma l o n e i t h e r E C o c h G a n d / o r f u r o s e mi d e t e s t , n = 7 7 ) . P a t i e n t s i n e a c h g r o u p w e r e r a n — d o ml y s e l e c t e d t o r e c e i v e o n e o f t h e f o l l o w i n g t h r e e t h e r a p e s : i n t r a t y mp a n i c s t e r o i d s a l o n e( t h e s t e r o i d g r o u p ) , d i u r e t i c t r e a t — m e n t a l o n e( t h e d i u r e t i c g r o u p ) a n d s t e r o i d / d i u r e t i c c o m b i n a t i o n t r e a t m e n t ( t h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g r o u p ) . A l l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发病特征和诊断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发病特征和诊断
维普资讯
听 力 学 及 言语 疾 病 杂 志 2 0 0 8年 第 1 第 4期 6卷25 8 ・临床研 究 ・
急性 低 频 感 音神 经 性 聋 临床 发 病 特征 和诊 断
李 富德 梁瑞 敏 陈晨
【 要 】 目的 摘 探讨 急性 低频 感 音 神 经 性 聋 ( c t w- f q e c e s r n u a h a igls , 的 『 a u el - r u n ys n o i e r l er s AI ) 临床 o e n o HI
HI。听性 脑干 反应 ( B ) 波 潜 伏 期 及 波 间期 正 常 。耳 蜗 电 图 ( C c G) P幅 值 异 常 增 大 占 4 2 , S / A R各 E o h 一S . 8 P A 比 值 异 常 增 大 占 6 . 1 。 畸 变 产 物 耳 声 发 射 ( P AE) 低 频 区 引 出 率 为 2 . 8 , 频 区 引 出 率 约 为 P j 7 D O 在 4 2 高 9 . 1 。随 访 4 7 7 ~j年 . l例 ( 1 1 ) 3 9 . 8 于初 次 发 病 后 至 今 未再 复发 。结 论 AI 以单 侧 发 病 为 主 , 伴 低 调 耳 HI 常
s s 29 e r e ( a s)la ow r qu nc tnn t s, s n a i off l e s or c l in. M ae a in s c ou e f r a e ld 1 f e e y i iu e s ton uln s o cuso l p te t a c ntd o 1 c s s 1 ( )w hi e ae f 3 a e ( 8 ) 32 l f m l or2 c s s 6 .Thea r g r on hr s ol ( PTT ) fo 0 o 1 e ve a e pu et e t e h d A r m .1 25 t kH z wa 9 2 s 2 .9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76例临床分析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76例临床分析
1 3 听 力 恢 复 评 定 标 准 采 用 I mu a等 . ma r
3 讨 论
1 武 警 四川 总 队 医 院 耳鼻 咽 喉 头 颈 外科 ( 山 6 0 ) 乐 10 0
急性 低频 感音 神经 性聋 ( ALHI 主要 表 现 为耳 )
J u n lo do o y a d S e c t o o y 2 1 . l2 . . o r a fAu i l g n p e h Pa h l g 0 2 Vo 0 No 4
急性低 频 感 音神 经 性 聋 (c t o a uelw~fe u ay rq ec
h a igls , e r s ALHL) 一 组 以 耳 闷 为 主 要 症 状 、 n o 是 纯
(9 7 听力恢 复 评定 标准 : 完全 恢复 ( 19 ) ① 治愈 ) 低 频 :
区各 频率 听 阈均 < 2 B或恢 复 到 健 耳 水 平 ; 部 0d ② 分恢 复 ( 好转 ) 低 频 区平 均 听 力 或相 邻 2个 率听 : 力改 善 >1 B, 未达 到治 愈标 准 ; 0d 但 ③无 变化 : 初 与
( 6 8 ) 2 、5 、0 平均 听 阈值恢 复至 1 . 7 / 0 。1 5 2 0 5 0Hz 47
d B HL, 均下 降 1 . B 平 5 8d 。随 访 3月 ~ 3年 , 一 无
病变, 同时 排除 中耳 疾病及 咽鼓 管功 能不 良。确诊 后
给予银杏 叶 2 静脉滴 注 , 日一次 ; 的松 4 Oml 每 强 0mg
本 组患者 治愈 率达 8 . 0 , 7 5 % 有效 率达 9 . 0 。有 5 O 文献报 道 , 因部分 患者 同时存 在低血 压 , 采用 药物 或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代阿强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简介: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认为其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别于突发性耳聋,在临床并非少见,甚至有增多的趋势。

其特点为听力损失仅表现为低频听阈提高,重振试验阳性,但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反应正常。

其病理机理表现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不伴眩晕和平衡障碍,激素治疗有效,但具有复发倾向。

而一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为梅尼埃病,表现出与梅尼埃病关系密切,激素治疗有效。

病因:目前ALHL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无定论,主要学说包括内淋巴积水、自身免疫反应、自主神经紊乱及供血不足等。

病机:Yamasoba等学者对患者进行耳蜗电图检查,发现ALHL患者总和电位(-SP)的幅度和总和电位/动作电位(-SP /AP )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

其中54%的ALHL患者一SP振幅异常增大,63%的ALHL患者一SP/ AP比值异常增大;并认为该病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Jia 等通过制作豚鼠内淋巴积水的模型,对豚鼠行耳蜗电图(鼓膜电极记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观察豚鼠听力改变,总结早期内淋巴积水可导致低频听力损失,并认为可能与积水早期耳蜗顶回和第三回外毛细胞静纤毛损伤有关。

Fukuoka、Shimono 等学者经鼓室内注射造影剂扎,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核磁共振(3D-FLAIR MRI)扫描,研究证实了ALHL患者内耳中存在内淋巴积水。

ALHL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Nozawa 等学者认为自主神经紊乱和/或血液循环不足可能是引发ALHL的重要因素。

虽然ALHL的病理机制尚无定论,但可以看出内淋巴积水及免疫反应可能为ALHL的主要病理机制,为该病以消除内淋巴积水及抗免疫等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临床表现: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的主诉为耳内闷胀感,而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占次要地位。

发病特点为:绝大多数患者单耳发病,以中、青年较多见。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13例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13例误诊原因分析

根 周 均 为高
2 1 传统 治疗 的缺 陷 ① 传统 方法 对 于 小 的 囊 腔 可 . 遗 留血块 待其 自行机 化 。大 的囊 腔 以填塞碘 仿 纱条 为 主, 术后水 肿反应 较 大 , 且 拆 除 碘 仿 纱 条后 , 缺 损 并 骨
大、 无骨壁 支撑 的黏 膜部 位可 能遗 留瘘 口而 经久 不愈 ,
大 的囊肿 常需半 年 以上 的 时 间瘘 口才 能 闭合 , 易 继 容 发 感染 。②骨 腔 由于空 虚 或 遗 留血 块 , 骨 过 程 需 要 成 很 长时 间 , 至数年 , 问 有并 发 病 理 性 骨折 的危 险。 甚 其 ③ 传统方 法对位 于 囊 腔 内牙 根 的 处 理 要 断根 … , 肯定 会 造成牙 齿松 动 , 响 咀嚼功 能 , 至 有拔 除的 可能 。 影 甚 2 2 植 骨填 塞治 疗 的优点 . ① 不遗 留瘘 口 : 术 式 术 本 中严 密缝 合 , 后切 口均 1 愈合 , 术 期 术后 6个 月 时原囊 腔 部位 已经完全 成 骨 。② 缩 短 成 骨 过 程 : 们 采用 多 我
至 , 了 牙 根均 向远 中移位 ,
根尖 位 于 囊 肿
将所 有 的有机 成分 从 牛 的 松 质 骨 中彻底 去 除 , 而精
内, 根吸 收最 多 达 根 2 3 / 。根 管 治疗 后 行 囊 肿植 骨 填
塞 治疗 。术 中发 现 唇 侧 骨 壁 缺损 达 3 0 a ×1 5 a . m . m
BoG d 治 疗 牙 周 骨 缺 损 的 临 床 研 究 [ ] 口 腔 医 学 研 i ie — J.
究 , 0 5 2 ( ) 5 65 8 2 0 , 1 5 :4 — . 4
细 的骨小 梁结 构 和 内部孔 隙均 被保 存 下来 。 由此产生 的特 性 为成骨 细胞 的长 入 提 供 了 支 架 , 保 证 了凝 血 并

感音神经性耳聋 病情说明指导书

感音神经性耳聋 病情说明指导书

感音神经性耳聋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感音神经性耳聋概述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是因内耳、听神经及听觉中枢病变而引起的听力障碍。

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药物、感染、创伤、疾病、环境等因素有关。

患者常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步态不稳等表现,且多为高音调耳鸣。

英文名称: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部分患者可能和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耳。

常见症状:听力下降、耳鸣、眩晕、步态不稳。

主要病因:本病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遗传、药物、感染、创伤、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MRI、CT、听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分型较多,明确诊断之后再行针对性治疗。

临床分类:1、按发病部位分类(1)感音性聋:又叫耳蜗性耳聋,病变在耳蜗听觉感受器。

(2)神经性聋:病变位于听神经。

(3)中枢性聋:病变位于蜗核平面以上各级听觉传导通路。

2、按发病原因分类(1)遗传性聋: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致的耳聋。

(2)药物性聋:某些药物对听觉感受器或听觉神经通路有毒性作用,或者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所致的听力损伤。

(3)感染性聋: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袭听觉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的听力下降。

(4)突发性聋:指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肿瘤、颅脑外伤等因素有关。

(5)老年性聋:随着年龄增长,听觉系统发生退行性变,从而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耳聋。

(6)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为局限性自身免疫损害,呈快速进行性、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二、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特点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病因总述:感音神经性耳聋是一种病情较为复杂的耳聋,可因遗传、药物、感染、创伤、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导致耳蜗(如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器质性病变或代谢障碍,从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丧失。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分析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分析

均 或 相邻 两个 频 率 听 力 较 治 疗 前 下 降 1 B以 上 。 0d 1 2 听力 检测 方法 听 力 检 测 均 在 隔 声 屏 蔽 室 内 进 行 , . 室 内 噪声 ≤ 3 B( 。 Od A) 1 2 1 纯 音 听 阈检 测 .. 按照 G / 60—19 B T1 4 3 9 6标 准 要 求 ,
家 庄 白求 恩 国 际 和平 医 院 耳 鼻 咽 喉 头 颈外 科 ; 3 河 北 医 科 大学 药
理 系
( 14 , 34 ) 单 耳 患 病 , 中 2 9.9 4/7 为 其 1例 为 左 耳 ( 1 4 , 2 / 7 4 . 8 ) 2 例 为 右 耳 ( 2 4 , 6 8 ) 4例 为 双 耳 患 病 4 6 , 2 2/7 4. 1 ; ( / 7 8 5 ) 其 中 2例 住 院 期 间 听 力 出 现 波 动 性 变 化 。 44 , . 1 ,
为 9 或 1 Dd H】 刺 激 速 率 为 2 . D D B n ; 1 1次 / , 加 次 数 为 1 秒 叠
0 4次 ; 录 电极 置 于 前 额 正 中发 际 处 , 侧 乳 突 置 参 考 电 2 记 双
极 , 极置于鼻根部 , 地 电极 间 阻抗 < 5kl耳 机 给 声 ; 应 阈 f; 反
( 转 ) 低 频 区 平 均 或 相 邻 两 个频 率 听 力改 善 大 于 1 B 但 好 : 0d , 未 达 到 治 愈 标 准 ; 无 变 化 ( 效 ) 与 初 诊 相 比 , 频 区 平 ③ 无 : 低 均或 相 邻 两 个 频 率 听 力 变 化 小 于 1 B ④ 恶 化 : 频 区 平 Od ; 低
计 软 件 配 对 t 验 进 行 统 计学 分 析 。 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
————————————————————————————————作者: ————————————————————————————————日期:
代阿强病因病机临床表现
简介: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认为其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有别于突发性耳聋,在临床并非少见,甚至有增多的趋势。

其特点为听力损失仅表现为低频听阈提高,重振试验阳性,但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反应正常。

其病理机理表现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不伴眩晕和平衡障碍,激素治疗有效,但具有复发倾向。

而一部分患者最终发展成为梅尼埃病,表现出与梅尼埃病关系密切,激素治疗有效。

病因:目前ALHL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无定论,主要学说包括内淋巴积水、自身免疫反应、自主神经紊乱及供血不足等。

病机:Yamasoba等学者对患者进行耳蜗电图检查,发现ALHL患者总和电位(-SP)的幅度和总和电位/动作电位(-SP/AP )比值显著高于正常人。

其中54%的ALHL患者一SP振幅异常增大,63%的ALHL患者一SP/ AP比值异常增大;并认为该病可能与内淋巴积水有关。

Jia 等通过制作豚鼠内淋巴积水的模型,对豚鼠行耳蜗电图(鼓膜电极记录)、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观察豚鼠听力改变,总结早期内淋巴积水可导致低频听力损失,并认为可能与积水早期耳蜗顶回和第三回外毛细胞静纤毛损伤有关。

Fukuoka、Shimono 等学者经鼓室内注射造影剂扎,行内耳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核磁共振(3D-FLAIRMRI)扫描,研究证实了ALHL患者内耳中存在内淋巴积水。

ALHL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相关。

Nozawa等学者认为自主神经紊乱和/或血液循环不足可能是引发ALHL的重要因素。

虽然ALHL的病理机制尚无定论,但可以看出内淋巴积水及免疫反应可能为ALHL的主要病理机制,为该病以消除内淋巴积水及抗免疫等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临床表现:患者就诊的最主要的主诉为耳内闷胀感,而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占次要地位。

发病特点为:绝大多数患者单耳发病,以中、青年较多见。

发病早期不易被患者重视,有些常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自然恢复,且经常被基层医生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观察结果显不: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者为(9例/15例),约占60.0%,最主要诱因是情绪波动或劳累、感冒等。

由于木病并无特异性的症状体征,诊断时除了纯音听阈、声阻抗等基木检查外,还需进行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CT或核磁等检查,综合分析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隋青汝专科诊断
纯音测听:125Hz~500Hz平均听阈≥30dB(诊断时建议为≥26就怀疑患有该病,以免漏诊),中高频正常,即表现为以低频声阈升高为特征的上坡型图
DPOAE:125Hz~500Hz异常,呈明显下降或基本消失,中高频正常
ECochG:多数的患者-SP/AP>0.4,疑有膜迷路积水
Metz:125Hz~500Hz变现为阳性,中高频显示阴性
前庭功能检查:少数患者会有水平半规管异常,但均无自发性眼震
镫骨肌反射:均正常,但125Hz~500Hz引出率较中高频低
MRI/CT:均无异常,但可以排除桥小脑角病变,也可以排除中耳疾病及咽鼓管功能不良
ABR:能够正常引出,且潜伏期正常。

但有极少数可能会有潜伏期延长情况
声导抗:一般为A型,极少数为As或者Ad型
VEMP:均正常
言语识别率:均≥80%
俞佳雯鉴别治疗
(黑色的可以做到PPT中,红色可ﻩ做进去也可以讲讲就过)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梅尼埃病:梅尼埃病患者SP/AP比值明显大、VEMPs耳间振幅差异往往与梅尼埃病程度成正比(与典型的、伴有眩晕的梅尼埃病较容易鉴别,而与以下的较相似,难鉴别:)
①早期梅尼埃病: SP/AP比值、耳蜗微音电位与I期梅尼埃病相似;部分ALHL患者可发展为梅尼埃病。

②蜗型梅尼埃病:复发性、波动性听力下降、纯音听阈甘油试验阳性、无眩晕结合纯音测听和甘油试验结果可做出诊断。

2、听神经病:可基于临床听力学相关检查鉴别,听神经病表现为渐进性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ABR消失或严重异常,耳声发射正常,言语测听和听力测听不匹配。

3、突发性聋: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程度呈中、重度,伴有眩晕。

ALHL患者病变部位已明确为耳蜗,多为膜迷路积水。

4、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往往伴有双侧不对称性听力下降,同时伴有血沉块,抗核抗体等多种自身性抗体阳性。

【治疗】
常以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解除膜迷路积水为主的综合治疗。

以激素治疗为主时治疗效率较高,部分患者有自愈倾向。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低盐饮食,安慰患者消除其思想负担,忌烟酒。

2、药物治疗(1)血管扩张剂及钙离子拮抗剂:西比灵、敏使朗、倍他啶等。

(2)能量合剂:ATP、辅酶A等。

(3)维生素类:维生素B12等。

(4)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较多,疗效较好。

3、鼓室内注入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作为常规治疗无效后的补充治疗定位好、用量较少、可确保内耳有较高的药物浓度,避免了全身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张文华.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特点[J] 继续医学教育2014年6月第28卷第6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探讨_对本病发病机理的再认识_周晓娓第32卷第5期
2014年9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FoshanUniversity C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研究进展_刘艳平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年第13卷第2期
廖艳玉各项听力学检查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诊断及研究中的意义中国保健保养2015-12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76例临床分析_黎志强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年第20卷第4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研究_李庆红《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第43卷第4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听力学特征和诊断研究_张志轩
高晓葳刘丽燕等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年第11卷第4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检查特征及意义_刘岩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年第9卷第1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研究进展刘岩1,2,高云3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年3月28日第14卷第3期
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特征分析袁佛良1 魏凡钦2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年第14卷第1期
急性低频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特征分析_袁佛良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年第14卷第1期
【综述】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陈曦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7
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内耳免疫学探讨赵丽萍,范尔钟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8(11)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疗效李庆红张宇丽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杨名保 1 赵海亮1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9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分析林琳 1 唐安洲 2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8月第25卷第16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临床研究陈冬-刘振z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3期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研究进展【综述】杨晓琦徐先发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
急性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临床研究毛燕娇1 王卫1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7月第20卷第13期
[
咽鼓管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王冰1方延青1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年第25 卷第2期
张文华. ALHL的临床特点[J]继续医学教育2014, 6.
周晓娓.ALHL的探讨——对本病发病机理的再认识.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14, 9.
刘艳平. ALHL的研究进展.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 13.
廖艳玉. 各项听力学检查在ALHL诊断及研究中的意义, 中国保健保养2015-12.
黎志强. ALHL 76例临床分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2, 20.
李庆红. ALHL的临床研究.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43.
高晓葳, 刘丽燕, 等. ALHL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3, 11.
刘岩. ALHL的听力学检查特征及意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1,9.
刘岩,高云. ALHL的研究进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
袁佛良, 魏凡钦. ALHL临床特征分析.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 14.
赵丽萍,范尔钟. ALHL患者的内耳免疫学探讨.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 8.
李庆红, 张宇丽.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ALHL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 11.
杨名保,赵海亮. ALHL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1, 9.
林琳, 唐安洲. ALHL的临床分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 8.
陈冬, 刘振.ALHL的临床研究. 中华耳科学杂志,2009,7.
杨晓琦,徐先发. ALHL研究进展.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
毛燕娇,王卫. ALHL的临床研究.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6, 7.
王冰, 方延青. 咽鼓管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7,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