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特征_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第1期
(总第61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 URE No 1112009General 1No 16136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近年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
刘 瑜,沈 山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 要:1990年以来江苏城市化呈现人口向城镇聚集速度加快、城市化发展动力模式发生根本转换、城
镇体系日趋合理等新特点;但也存在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化区域差异显著等问
题。为此应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率、以都市圈为重点促进城市化、实施“三沿战略”、推动制度配套改革等
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特征;区域差异;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 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5409(2009)0120036203
收稿日期:2008207222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JS BYJ005)
作者简介:刘 瑜(1984-),女,河南内乡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沈 山(1970-),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从事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研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江苏省凭借其有利的区位条件、率先的经济起步、强大的政府推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江苏的城市化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对照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总体发展目标,江苏仍然需要在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加以提高。
一、1990年以来江苏城市化研究进展
通过对1990—2007年期间江苏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与全国不同的特点,特别是由于乡村劳动力的非农
化引起的隐性城市化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吴莉娅[1]认为,经济全球化为城市化带来新的动力,促使
江苏城市化动力机制由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转变为多元城市化机制,外资成为江苏城市化新的动力机制。
胡智勇[2]也认为进入1990年代以后,对外联系的日益深入使得江苏城市化出现了新的外来动力。白先
春[3],王志强[4]认为工业化主导、外向型经济带动、都市圈经济作用、民营经济贡献、行政力量推动等
是推进江苏省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五大因素。王志贤[5]认为江苏省的城市化出现了苏南、苏中、苏北之间
较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城镇数量、城镇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现代化等诸方面。由于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城市发展环境各异,因此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总体来看,已有文献主要是从江苏城市化的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发展模式等角度研究。新世纪以来研究的重点开始向系统的城市化
制度创新方面转移[6,7],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和加速建立土地流转制度,是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对策。
二、1990年以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城市化稳步推进。目前,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已达50%以上,城市化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正在向比较成熟的城市社会推进。城市化水平在华东地区高于除浙江(54%左右)以外的其他省份。9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每年有200万左右的乡村人口进入城镇,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均达到了空前的地步。
1.人口向城镇聚集速度加快。1990年江苏城市化水平仅仅20%,1998年达到30%以上,到2000年增加到4115%,2005年已达5015%。从20%增加到30%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从30%到40%用了10年左右,从40%到50%仅用了不到8年,呈加速增长态势,并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省份之一。2007年,江苏城镇人口达到了3800多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5215%。
2.城市化动力模式发生转换。90年代后半期,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模式已悄然变化,即从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以小城镇为主要空间载体的城市化模式,逐步转化为以城市现代化为主要推动力、以加速更新改造和迅速扩展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主要空间载体的城市化模式。新世纪,这一动力模
刘 瑜,沈 山:近年来江苏城市化发展特征、问题与对策
B I A N J I A N G J I N G J I Y U W EN HUA 37
式已经成为主导。由于劳动力市场化程度提高,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3.城镇体系日趋合理。注重发挥城市整体功效,市、镇布局和结构日趋合理。1978年与2006年相比,江苏大中小城市人口由570114万增加到2359167万,占总人口的比重由9177%上升到3113%;小城镇人口由230163万增加到1558152万,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195%上升到2016%。从近期的态势看,1990年代以来,江苏城市化从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动力转向外向型经济等多元推动的动力机制,逐渐走上一条“聚集型”的城市化道路,大城市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
4.经济结构的协调性提升。经济增长主要结构与比例关系协调性的改善和提升是新世纪江苏经济的特征。在需求方面,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互动作用与共生反馈不断加强。在产业方面,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共同加快发展,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合力。实现区域发展的大联动、大协作,创造了近年来少有的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新局面。
5.区域差异逐步缩小。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环境、历史、资源、经济、观念等因素,江苏省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见下表),城市化进程也不例外。在2000年前苏中、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与苏南地区的差距呈扩大趋势。2000年后,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至2006年6年间,苏中、苏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分别增加了916个百分点和912个百分点,高出苏南地区211个百分点和117个百分点。
江苏不同区域城镇人口及其构成比较
年份
地区 城镇人口数(万人)城镇人口比重(%)20002006年均增长20002006增加百分点苏南地区146719034141%59166711715
苏中地区6367733130%37174713916
苏北地区98312424110%31124014912
三、江苏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利用效率低,“土地城市化”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2000年前后,江苏城市化发展战略存在着明显的偏差,使得“土地城市化”速度要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土地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不准,城市建设贪大求全,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不相协调等诸多原因,把推进城市化等同于城市市政建设,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设置开发区、“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盲目攀比城市化速度,不顾实际地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占地面积,使得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不是主要由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实现的,而在一定程度上是行政区划调整、变动的结果,导致假象的城市化。
2.以人口城市化为核心的城市化推进仍然存在制度障碍。从政策供给方面看,江苏已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相对自由,但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医疗、教育、就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城乡分割的体制并没有彻底打破,各有关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配合,致使进城农民难以及时转为城市居民。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看,城市还没有建立起接受农民定居的机制。由于受现有财政体制的影响,很难将农民转为市民,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不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向城市转移。
3.城市化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区域差异仍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差别较大。2006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苏南地区最高,达到67%,比苏中、苏北地区分别高出2012个、2617个百分点,差距非常悬殊;并且苏中、苏北地区城镇人口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苏北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使得江苏三大区域处于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目前,苏南地区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65%,初步进入城市社会。而苏中、苏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均不足50%,仍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其次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省内苏北和苏南的差距已经超过全国东部和西部的差距。
四、推进江苏城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高土地利用率,走“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江苏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城市发展也较快,但其地域空间有限,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等特点要求其必须走“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必须完善土地租约,建立农地和城市用地新型的市场关系,使农地补偿费与农地价格趋于一致,消除由于产权主体不同而造成的歧视。尽快建立起城市土地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和土地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从而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2.以大中城市、都市圈为重点,促进城市现代化进程。大中城市作为一定地域内经济集聚实体和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