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品味“非遗”,感悟匠心

有一个文明,就有一千种精神瑰宝。中华历史源远流长,难以衡量。从轩辕至千禧,五千年的漫长历史进程里,沉淀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智慧结晶。磅礴又精细的兵马俑、荒芜又富有的丝绸路、柔情又铿锵的中国戏,每一个有形无形,无不彰显着整个民族的生命力。

自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如同婉转的昆曲

和豪洒的书法,在汤沟,我们同样拥有一项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汤沟酒酿造技艺。

2007年,汤沟酒酿造技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这项依靠师徒传承、神会参悟、经验研习才得以流传至今的貌似神秘的技艺,从幕后走到台前,揭开面纱,令世人仰慕惊叹,让世界探询了解。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另一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洪昇与这项传统技艺有过不解之缘。作为戏曲作家和诗人的洪昇和历史上多数的文人雅客一样,有为之向往和寻求灵感的宝物——酒。喜好饮酒的他在路过汤沟古镇时,偶然尝到浓香醇厚的汤沟酒,为之惊叹倾心,挥毫写下了“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的名句。能在中华广袤土地和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浓厚一笔的汤沟酒,其精髓便在于这起源于宋代传承于每一位酿酒师之心的汤沟酒酿造技艺。

在汤沟酒业,我们始终敬畏传统,数千平米的老厂房和百年历史的汤沟老窖池都得以完整地保存,在规范化的养护之下,这些老窖池仍然散发着与几百年前无二致的活力,窖泥中代代不息的微生物保证了汤沟酒独特的风味延续至今。

水为酒之引,历经40年的地下深循环,从西藏云贵高原奔波至汤沟镇的优质矿泉,成了酿造技艺中离不开的酿酒用水。偏硅酸和锶的浓度都刚刚好,泉水在工匠们的手中化成了美味的咒语,引入每一壶汤沟酒中,变化出清冽却又回味无穷的魔法。

曲为酒之骨,汤沟酒酿造技艺中选取的制曲原料,只能是本地一年只产一季的粮食。沂河的小麦、大麦、豌豆,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在发酵时形成了特殊的香气,令人流连忘返的曲味绕梁三日久久不散。曲成后,少女们赤脚踩曲,深浅交错,使力匀和,体香与曲香融合,言笑晏晏芬芳四溢。至今,在汤沟古镇的汤沟酒厂里还能看到采曲姑娘的身影,虽然穿戴着现代化制服,但传统技艺的标准化流程已经能保证汤沟酒风味不变的情况下,使传统文化得以最大限度的传承。

汤沟酒传统的“老五甑”工艺也是酿造技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刚出窖的4甑酒醅,加入新原料分成5甑进行蒸馏,其中4甑

入窖继续发酵,另一甑丢糟。上甑对工人们的操作要求极高,物料要轻撒匀铺,装甑动作要轻快,上汽要均匀,醅料上平下匀,“轻、松、匀、薄、稳、准、细、净”的口诀成了每位汤沟酿酒师的行为准则。“老五甑”工艺从古沿用至今,它记录了每一代汤沟人对酿酒技艺的虔诚,是对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延续。

如今,位于连云港市的汤沟古镇成为市政府重点打造的特色小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汤沟酒厂看看,近距离感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很多来此参观的旅人都说,一走到汤沟酒厂附近,便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酒香。这酒香中包含的是汤沟酒业一直坚持的“古今一法,天地同酿”的准则,更是汤沟酒业无数“非遗”酿酒技艺传承者的诚心与诚意。对文化传统、对消费者、对准则始终保持敬畏和尊重,这才是汤沟酒酿造技艺生生不息,成为“非遗”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