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以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中的历史街区保护

——以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为例

摘要:历史文化保护是城市规划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以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资料,了解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初步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相关措施。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统历史街区;城市规划设计;保护策略

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城市的魅力在于其个性与特色,探索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历史遗留下的建筑空间环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它们以物质的形态进行展示,是城市传统与特色的继承,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来说尤为重要。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以及土地资源稀缺性问题的突出,导致在许多城市一些传统院落在迅速消失,因此保护这一街区迫不及缓。历史文化保护问题成了旧城改造中备受争议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西安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

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

文化的代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在沣河

两岸建立丰镐二京,从此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

的辉煌史,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

年的建都史,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

朝在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誉。

西安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早对

外开放的城市,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

在《史记》中西安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

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是中华文明史及

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

使西安拥有一批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诸多著名旅游景观以及独特的市俗风情、民间艺术、街巷民居等现实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如何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挥西安

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展古都风貌、促经济发展,是摆在西安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概况

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位于西安旧

城西北侧,紧临钟鼓楼广场,东到北大

街,西至顺城西路北马道巷、南到西大

街、北至莲湖路,总用地面积2.27平方

公里根据调查与推算,区内现有人口约

有三成是回民。具有浓厚的宗教与民族

特色。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集中反映明

清建筑风格,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

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的历史发展

脉络,唐长安城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

国都,现在的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位于

唐长安城的皇城所在地。唐代政治稳

定,国门四开,许多域外商人通过丝绸

之路来到长安,其中包括来自中亚、西

亚的商人中有一部分是穆斯林,成为当

地回族族源的一支。

明朝时,现在的西安莲湖历史风貌

区所在位置分布着西安府、布政司、巡

按察院、都察院等许多官署。鼓楼西北

侧的化觉巷和大学习巷有几座清真寺,

是穆斯林聚居之地。清真寺北面的莲

花池,是唐代承天门旧址。明代的莲花

池是作为秦王府贵族游乐的园林。园内

的莲池寺是秦王妃经常进香的地方。安

定门北侧的贡院,是应试举子们学习和

居住的地方。

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内蕴涵着丰

富的人文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其中散布着十余座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西安回民的聚集区回民有依寺而居的习俗。清真寺是回民

教坊社会结构的核心组织,呈现

了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生活氛围,

加上属于佛教的西五台和属于

道教的城隍庙等体现了各种文

化的交融。由于回民长期与汉民

杂居,居住环境上深受中国传统

文化的影响。因此家庭、亲戚、

邻居、教友尽量住在同一个地

方,形成一个亲缘性社会结构。

回民依寺而居,以擅长经商而闻

名。回民聚居区的住宅空间上已

完全地方化,即全盘接受了带有

地方浓厚汉文化特点的四合院

建筑形式、建筑技术和建造方

法,但细部处理和室内布置上表

现出浓郁的斯兰文化气息。

同时这里还存在着能够体

现传统历史风貌的大片一、二层

民居、低平的建筑轮廓线和亲切

宜人传统街道尺度。它的街道

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属于公

共空间的区干道、街坊生活支

路、属半私密空间的曲折小巷。

反映明清传统风貌的物质载体

在这里也呈现出有机的结合,

即点状的钟、鼓楼、文物保护单

位,线状的明城墙以及成片的民

居。西安莲湖历史风貌区的历史

建筑、传统风貌和街巷形态,成为维持这一地域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这样的生活氛围和生活习俗,又成为联系生活于此的人们的精神纽带。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和原则

1 保护要素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

方针和,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

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

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

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

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

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

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

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

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21

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

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

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

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类建筑形象之间寻求一种过渡,使本已寥寥无几的古建筑不致悄然埋没在现代建筑的夹缝中。

2 保护原则

第一,要落实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如历史街区、

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

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实际保护措施。对于具

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

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

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要在整个城市范

围内,明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

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

物古迹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

第三,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一个活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