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循环”模式建设校外合作实习基地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任务 (5)二、文献综述 (6)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2 研究趋势与不足 (9)三、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 (10)3.1 政策支持 (11)3.2 资源配置 (12)3.3 校企合作 (13)四、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4)4.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15)4.2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6)4.3 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完善 (18)五、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思 (19)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5.2 评价方法与数据收集 (21)5.3 结果分析及改进对策 (22)六、结论与展望 (23)6.1 主要成果总结 (25)6.2 创新点与不足 (25)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6)一、内容概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课程缺乏实践性、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实践平台等。
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部分将介绍“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明确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资源整合四个关键维度的定义和作用。
阐述该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能力素质培养理论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该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整合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资源整合四个维度,构建高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各维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探讨该模式在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该模式的构建旨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鲁政发〔2012〕49号《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目前和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已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现结合我院实际,系制定与山东昆仑瓷器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意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地方支柱产业为依托,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以淄博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为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服务社会的能力,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充分发挥学校在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一致.(二)合作原则1、育人为本原则:这是根本性原则。
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在于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合格的高职毕业生.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企业,实现校企无缝对接.2、合作共赢原则:共同受益是校企合作的基础.要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互动,共同推进学校发展,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获利.3、实事求是原则:我系的校企合作尚处初级阶段,在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开拓创新、敢于探索,要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能产生最佳效益的合作模式,切忌好高骛远,盲目求大求全。
4、服务性原则: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我院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的高低。
数字化引领物流行业智慧升级的路径探究
素养[6]。
围绕这五点核心能力,科学合理规划顶岗实习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如轮流岗位和实习内容、顶岗实习日志以及毕业论文等。
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老师依照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顶岗实习内容,结合物流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要求,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短视频,让学生在工作之余能够随时随地的查看短视频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理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实践技能。
需要特别注意的时,短视频内容的选择应当要紧密贴合学生的实习岗位群,重视与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相匹配,加强对一般企业岗位理论知识的补充与完善,同时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等都能够获得显著提升。
(三)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构建。
依托于构建校外实习基地,探索出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契合点,并建立长久的学生顶岗实习合作体系。
在实际开展校外实习基地构建过程中,院校应当要优先选择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相匹配、整体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比如说顺丰速运、中通物流以及德邦物流等,充分发挥物流公司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确保学生轮岗实训、顶岗实习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四)创设“四导师”顶岗实习指导方式。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四位一体”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中,一般需要面对四位导师,分别是企业指导老师、院校指导老师、班主任与毕业设计指导老师[7]。
在实际进行顶岗实习指导过程中,各个老师要相互协作,形成有效的指导合力,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效果。
首先,企业老师、院校老师以及毕业设计老师应当要加强与学生的信息交流,教导学生怎么通过专业眼光审视实习中的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将其汇总为优秀的毕业论文。
其次,院校老师以及班主任也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学生的平时实习状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与处理实习中的问题,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有序进行。
五.结语:综上所述,院校在开展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时,要不断完善“四位一体”顶岗实习教学方式,重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构建,改善数字经济时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我国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跨学科实践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跨学科实践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本计划方案旨在建设一座跨学科实践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1. 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育无法满足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建设一座跨学科实践校外实训基地势在必行。
2. 目标- 提供学生实践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 促进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和知识互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3. 重点任务- 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建筑,用于建设实训基地- 设计和装备必要的实验室和设施,以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招募专业教师和导师,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建立合作关系,吸引外部企业和机构参与实践活动- 制定实计划和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 设立评估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4.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筹备阶段- 成立项目组,负责项目筹备和实施- 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和时间计划- 确定基地的地点和建筑要求- 筹集资金和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第二阶段:建设阶段- 购买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进行基地建设和装修工作- 招聘教师和导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建立实项目和合作关系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开展实验课程和项目,提供实践机会- 管理和维护实训基地,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进行学生实践成果的评估和反馈- 持续改进和优化实践计划5. 预期成果通过跨学科实践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施,我们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更好地应用知识于实际问题中- 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得到促进,知识和经验得到增值-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地与外部企业和机构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成功的实施计划和良好的运营管理,为未来提供经验和示范6. 时间计划- 筹备阶段:2022年1月-2022年3月- 建设阶段:2022年4月-2022年9月- 实施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12月7. 风险管理- 筹集资金和资源的不足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展- 选址和建筑工作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延误- 教师和导师的招聘可能受到竞争压力- 与外部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关系可能面临一些变数- 学生实践成果的评估和反馈可能存在一定主观性以上是跨学科实践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计划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双循环”支持模型构建——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
划经济体制惯性的影响, 仍然秉承了传统“ 经院” 式教 实矛盾 , 使得高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实践教学经费 学模式, 重理论, 轻实践 , 未成功转型以符合市场经济 保障更是“ 边缘化” 。许多高校只能维持 目前的教学 的需要 , 人才培养规格形 成了学院与市场 “ 两张皮 ” 。 现状 , 力 进行硬 件建设 , 无 也无 法及 时购买 相关 的教 纵 观我 国高校 实践教 学环 节 , 遍存 在 :) 普 1实践 学 软件充实模拟 试验 , 无法建立 满足在校学生 实践需 教学 “ 中心 化 ” 以市 场为 先 导 , 视实 践 教学 环 要的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 伪 。 重 使得校内实践教学环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践教学提供操作性的理论支持是完全必要的。
三 、 双循环 ”支 持模 型构建 的理论 基 “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纵观现有文献,针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 中 础:
二、 相关 文献 综述
在校企合作模式 ( 又称产学研结合模式 ) 的探讨上 ,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i r B ud uE 】 Pe e ori ) r e 另外还有一些零散 的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实践教学 与弗洛伊德 的向内求 索相反 , 布迪厄认 为“ 个体并 改革 的操 作性 尝试 。 不是 自己的中心” 应该 向外界寻求答案 。 , 布迪厄创 在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模式 ) 方面。从校企联 立了贴近实际的知识生产模式——实践理论( r t Pa c 合办学的模式来看 , 比较成熟 的主要有 : 德国为代表 i ho ) c t r 。布迪厄所创造的两个新概念——习性 e ey 的“ 双元制” 模式 , 以美 国为代表的“ 合作教育, , , (ai s和场域(hm ) 模式 hd u) t ca p ——构成了其 实践理论 的
新时代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路径探索
2022年4月第16期Apr. 2022No.16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新时代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路径探索乔 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校长办公室,河北 秦皇岛 066004)[摘 要]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石。
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绿色农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阐述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系统分析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粮食安全观教育对策。
[关键词] 高校涉农专业;粮食安全;绿色农业;低碳发展[基金项目] 2021年度河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涉农高校农学专业面向农村基层人才培养标准研究”(20210201473);2020年度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面向基层的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202003076)[作者简介] 乔 潇(1987—),女,河北秦皇岛人,理学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校长办公室讲师,主要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6-0115-04 [收稿日期] 2022-01-25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在向国际粮食减损大会致贺信中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1];同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2]。
涉农人才培养是实现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基础工程[3],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粮食安全形势、牢固树立粮食安全观、厚植“三农”情怀的有效路径,也是夯实涉农教育基础、促进涉农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绿色农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涉农专业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一)加强学生粮食安全观教育是新形势下贯彻国家粮食安全观的迫切需要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4]。
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利用计划
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利用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我校计划开展一次系统性的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计划。
本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调研分析:了解当前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利用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作数据支持。
2.基地建设:结合我校特色和专业需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新建或改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校外实践基地。
3.基地利用:优化实践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提高实践基地的利用效率。
4.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5.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6.建立健全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7.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在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8.开展实践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基地建设有力保障。
9.定期组织实践基地工作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不断优化基地建设与利用方案。
10.注重实践基地的宣传与推广,提高社会知名度,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实践项目。
通过本次工作计划,我校将努力提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水平,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和创新型的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教育逐渐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其建设与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高校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如基地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体制不健全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提出本次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利用计划,旨在提高实践基地建设水平,优化实践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二、工作内容1.开展实践基地现状调研: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现有实践基地的建设现状、利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工作数据支持。
信阳农林学院-理论实践结合 课内课外结合 提高实际能力-郭桂义
校内
校外
• 信阳毛尖集团、文新茶叶公司等9 处校外实习基地。
朝气蓬勃的茶学系
茶叶化学与综合利用实验室
主要承担《茶叶生物化学》及《茶叶审评 与检验》(茶叶检验部分)、《茶叶综合利用》
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拥有GC-MS联用仪、毛
细管电泳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真空干燥箱、 膜分离装置、高速离心机等仪器。
茶叶化学与 综合利用实验室
一、实践教学体系 二、成 效
三、特 色 四、探讨问题
实践体系
课内实践教 学体系: 课程实验、 课程实习、 综合实习、 科研报告、 毕业论文、 毕业实习等。
课外实践 体系: 创业培训、 专业社团、 专业社会 实践、专 业技能竞 赛等。
课内实践教学体系
课内实践体系占总学时30%
按照“认识-实习-认识-实践”的双循环 模式,开展“生产劳动-理论-生产 实习-理论-课程实习-理论-毕业实习”课内实践
茶 艺 协 会 展 板
学生无我茶会
学生茶艺协会 招新活动
学生茶艺协会 品茶宴系列活动
学生茶艺协会品茶宴系列活动
“茶”主题晚会
专业技能竞赛
组织开展专业性的竞赛活动,激发 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 作和创新能力,以赛促学,以学促赛, 自2004年起,年年举办学生茶艺大 赛,已连续举办八届。 2011年开始举办茶学知识竞赛,增 进同学们对茶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同学 们对茶学专业的兴趣。
制茶实验室、茶艺实验室等对学生完全开
放。
评茶员技能考核
茶艺师技能考核
(3)与信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合作,开展学生的创业培训,进行创业 政策、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市场经营 素质、企业经营、运转能力等方面的培 训,并对已毕业学生在企业开办、经营 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政策指导。30学时。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加强技能大赛与专业特色的融合
一
账凭证速度 , 了会计技能大赛的考核要求 , 适应 因为会计凭证的考核 占 了尽一半的分数 , 一大半的时间 , 能不能做完题 目的关键在此 。 在做好这些 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全体学生 的考核定级 ,没有证 书 的, 按行业标准 , 加强专业与行业 的融合 , 从而加强学生就业的竞争 力, 做到科学地发展 。 三是加强学生珠算 、 点钞 、 会计实务手工账 、 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 走人企业和兄弟学校 , 目的是 以专业的标准来对他们进行要求 , 其 让他 们知道“ 山外有 山, 人外有人” 。 这些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 、 与兄弟学校交流的方式来进行 , 一方 面加 强学 生与企业的专业交流 与合作 , 达到“ 工学结合 ”另一方 面。 , 加 强教师的挂职锻炼 和学 习交流 , 还可 以把行业专家请进来 , 让学生看到 这些技 能在行业 中的应用 , 一举 两得 , 既加强 了学生 的专业 学习 , 又加 强 了专业的师资建设力度 , 让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建设“ 共建 、 共管、 共 享” 型校 内生产性 实训基地 、 校外顶 岗实习基地 , 建成一批 融教学 、 培 训、 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 于一体 的实 习实训基地 , 使会计 电算化专 业能够科学地发展。 四是注意技能训 练与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 的结合 ,通过会计实务手 工账 、 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 的训 练 , 通过具体形象 的仿真 实训 , 有利于 加强理论的理解 , 当然也有利 于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 的通过 , 真正做到理 实一体化 的教学。 另外 , 采用教 、 做合一 的教学方法 , 学、 对实践性强 的专业教学采用 现场教学法 ; 对大部分 内容的教学实行项 目教学法 、 案例教学法 ; 在所
高校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举措和做法
电子商务协会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举措和做法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拥有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从业者。
为了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某市电子商务协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理念某市电子商务协会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理念,与高校、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
这种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了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了互利共赢。
高校提供优秀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为企业输送新鲜血液;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导师指导,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协会则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三、主要举措和做法1.建立合作机制为了确保实习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电子商务协会与高校、企业等多方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
在实习基地建设初期,协会邀请高校电子商务专家、企业高管等共同探讨实习基地的建设方案,明确各方职责和义务。
同时,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合作的有序进行。
2.导师制度建设实习基地实行导师制度,由企业资深员工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
导师负责学生的实践安排、技能培训和工作指导,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导师制度还鼓励学生与导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工作经验和行业动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实践项目安排实习基地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实践项目。
这些项目主要来自企业的实际需求和高校的研究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项目的锻炼,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行业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培训课程设置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习基地还设置了系列的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包括行业前沿动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网络营销策略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和技能要求。
护理专业建设剖析
我省高职高专护理 人才相对不足
思变
加大特色培养
加快多样化培养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一)专业设置与定位----我校护理专业定位
三个满意
国际化
3~5年内 护理本科
护理专业定位准确,发展迅猛 逐步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专业
打造护理专业的“LV”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二)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坚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导向,岗位需求为依据 推进改革
课程建设方面
专科方向课程
手术室美容康复急救
精品课程
教学内容 动态调整
实践教学方面
早临床 多临床 反复临床
护理专业建设剖析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护理系 2014年6月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主要内容
1 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 2 课程建设与改革 3 教学基本条件
2
4 专业教学团队 5 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6 人才培养质量 7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践教学模式
同时建立四个 方向班课程模
建立工作室,深 度合作
定向实习--
块科学构建专
就业人才培养 体现实践性开放
业群
性职业性要求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促进中高职贯通与协 调发展
探索“对口升学”的 “1.5+1+0.5”个性化培养 模式 中高职贯通培养—— 省教育厅重点课题1项,主 编和参编了34部区域规划教 材和18部学习指导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
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L互惠互利原则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
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
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
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
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
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7.专业对口原则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
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
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本文提出构建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与内涵1. 概念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2. 内涵(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提供验证。
(2)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等;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3)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三、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 构建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创新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校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
(4)学生与教师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
2. 构建步骤(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确保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2)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健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方式等。
(4)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四、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1)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类单位,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一)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生产实习基地; (三)其它短期、分散的实习单位(点)。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匡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安全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师傅)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预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
(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者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 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
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的原则。
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材,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
由于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
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 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职业教育发展前沿—新新方法
用
2.理论知识自学,课上游戏互动 回答问题
教
一、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1.4、一体化教学的几种形式
理、实一体化
一
体
工学结合
化
一体化
教
学
仿真模拟实训
理论+实践:理、实课程合二为一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过程导向
场景教学:真实的工作环境 岗位教学:顶岗实习 案例教学:如零件加工
做中教 做中学 学中做 学会做
做中教 做中学 学中做 学会做
手把手 放开手
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边做边学 学生产生了体验 学生形成了经验 师傅的经验到体验 学生由体验到经验
特点
做中教 做中学 学学的概念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任务驱动 实践先行
兴
规
趣
则
?
1.实践先行,制定课堂规则,让 学生在“玩”中学
内容提要
1 一体化教学基本概念 2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三个要素 34 一体化教学改革案例
一、 一体化教学基本概念
1.1、一体化教学基本概念
一体化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 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训练与顶岗工作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完成实践学习。具体体现 在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体化、教学情景与工作环境一体 化、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一体化、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化 。最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景、 教师队伍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成为一体。
职业教育发展前沿(第3讲)
新方法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驻马店技师学院 侯进才
一、教学改革的新方法
1.工学结合一体化; 2.理.实一体化; 3.VR虚拟现实; 4.互联网+课程(云课堂、
“双循环”路径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
“双循环”路径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摘要:推动区域教师教育,着眼于教师的梯度发展,以优质普通高中带动县域高中,是提升高中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
以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高质量建设促进区域教师的高质量发展为背景,遵义市第四中学立足区域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困境,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时间线,区域教师共同发展的空间线,形成教师高质量发展“双循环”路径;依托基地校建设,搭建学校、学科、教师三级平台,形成“1+N”跟岗研修、“三年一体”青蓝结对、“三维双向”集体备课、“诊断+示范”课堂提质、“13531”实习模式等五个教师实践项目,以丰富实践资源,切实推进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示范基地校;教师专业发展;“双循环”路径* 本文系2020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内驱力视角下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0A013);2021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辐射引领路径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21A013)的研究成果。
2021年12月,《“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提高县中教育质量,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3年7月,《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通过区域内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部属高校和省属高校托管帮扶县中等方式,持续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总量。
”追求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县中的优质发展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优质普通高中示范引领县中发展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一、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一)教育公平问题现有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亟须让每一个孩子从有学上转向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
强教先强师。
然而,现下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教师在城乡间和校际的分布不均衡,优秀教师以及高学历教师等优质稀缺资源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名校”,而一些薄弱学校(新建学校、偏远老旧学校等)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相对不足。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与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与策略随着产教融合政策的不断深入推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外实训基地是高校提供学生校外实践教学的场所,是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产教融合的背景和意义出发,探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与策略。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意义1.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更好地满足产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并与企业实际需求更好地契合。
2. 提升教学质量。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
3.促进产教融合。
校外实训基地是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能够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实现教学和企业需求的有机结合,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与策略1. 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
高校可以与行业内的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借助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设施,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实训环境。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把企业的实践应用与高校的理论教学相结合,实现产学融合。
2. 引入行业专家进行指导。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引入行业专家进行实践指导,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际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实训效果。
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可以采用虚拟仿真实训等方式来提升实训效果,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接触到更多的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营。
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营是关键,高校需要加强对实训基地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挑战与对策1.资源整合难度大。
资源整合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难点,需要高校、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涉及资源整合的复杂性,需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协同工作方式。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从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向提供团队创立法人转变一、指导思想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进入了“规模到质量”的瓶颈阶段,如何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教育部高教[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
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前几年,学生在校内的专业实践,是通过校内实训室借助模拟的幻灯片来培养学生导游的操作技能,但事实上效果不是很理想。
而引企入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则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建设高素质培养人才基地。
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与运行机制旅游管理系预计引入海口民间旅行社为合作单位,在学院成立分支机构——师生旅行社。
“引企入校”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由职业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与行业及企业进行联合,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形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是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投资主体是企业和学校,运作模式为企业化管理的形式。
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学习职业知识、职业技能,掌握生存的真本领,实现教学与企业对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
工学结合发挥实习基地的实训功能
能完成 分层次 、 分类别 、 岗位 、 流程 的实践操 作。 内生 产性实 分 分 校 训实 习基地 由学校 直接 管理 , 方便学 生的教 、 、 , 强 了学生 更 学 做 增
的 岗位 职业动手 能力 。 就课 程和实 训项 目的设置而 言 ,工学 结合模 式主 要有工 学 串
行式 、 工学 并行式 和工学 串并式三 种。 工学 串行 式主要 采取理论 与 实践教学 交替进行 的方式 , 即将 整个课程 教学分成 若干 时段 。 按理 论课—— 实 习—— 理论课— — 实习的顺序 完成 ,这种分 阶段 串行 学习 的方式 , 学安 排相 对 简单 。 论 与实践 的 结合 略显松 散 , 教 理 但 因其可操作 性强 , 因而得到 普遍应 用。 工学并行 式主要 采取理论 学 习与实践操 作训练 同步进 行的方式 ,一般是 以工作 过程 为主线 设 置课 程体 系 , 以职 业能 力形 成为依 据选择课 程 内容 , 以典 型任务 为 载体 设计学 习项 目 , 整个教 学过程 由一系列 学 习情境 组成 , 教学 实 施 以现场 为主。 这种 同步并行学 习的方 式 , 较好地 体现 了“ 中学 、 做 学 中做 ” 的特 色 。 对教 师素 质 、 习条件要 求较高 。 但 实 工学 并行式 : 以我校 为某厂 加工 ( 口日本 ) 出 的防 爆活 接头 为
针对专业 岗位群 要求 , 开展“ 刀真枪 ” 岗位技 能训练 。 生的 真 的 使学
职 业 能力 达至 首 岗能胜 任 、 岗能 适应 、 岗有后 劲 ” 培养 目 轮 升 的 标 。 中职学 生而言 , 对 实施工 学结合 意味着他 们不仅 仅只参 与各 种 以理论 知识 为主要 内容 的学 习 , 更要 以“ 业 人” 职 的身份 参加 与所 学专业相 关联 的实际工 作 , 使学 习生 涯与职业 生涯能有 效“ 接” 链 , 实现 学生 角色 向职 业人 角色的转 变 , 并在 职业训 练 中快速 成长 。 为 了使 “ 双循环 ” 模式顺 利实施 。 我校机 械基地 通过 多种途 径 , 加 强与机械 加工企 业的 密切联 系 ,已成 功与二十 多个稳 定 的企 业 和个 人进行 合作生产 。 按企 业的生产 标准 作为学 生的实 训标准 , 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双循环”模式建设校外合作实习基地作者:李琦来源:《职教论坛》2011年第14期摘要:提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观念,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为契机,力求建立起以实践教学为基础,课程设计为补充,集中实践为重点的“双循环”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双循环”模式;实习基地作者简介:李琦(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音乐学硕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钢琴艺术演奏与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师音乐教育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探索与研究”(编号:HB10UYS07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11)14-0059-02一、前言音乐教育是一门进行审美教育的具有较强艺术实践性的学科,单纯地强调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
文化艺术中心是现代文化与经济接轨的产物,作为新生代产业的代表,它正以开放的、专业的、学术的、更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冲击着纯粹的“校园”教育。
据不完全统计,河北省各类音乐文化艺术学校近百家,与高校专职音乐教师及在校生合作办学的音乐文化艺术中心约占总体的70%,以高校寄居地为基地进行音乐教育实习基地培训的艺校占总比的5%左右。
这种打破传统教学常规,积极寻求专业生存之道,既遵循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的原则,又提高了师范生在校期间的教与学的能力,为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奠定了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艺术和社会实践,对于促进高校音乐教育观适时而动,促使其“隐性课程”的建立,丰富教学织体、形成新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变“单一”为“多元”,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与实践性并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二、实习基地的建设(一)“双循环”模式建立的必然性推广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促进高师音乐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又一现代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知识与经济并举的“双赢”模式。
“实践”与“实习”的结合是将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是与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实习基地是师范教育教学的社会课堂,是实施“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人才培养“双循环模式”的场所与保障。
普通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只依靠学校是不行的,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面向社会的,为了培养更多应用型的专业人才,需要学校主动与社会接轨,为学生造就适宜的实践环境和机会,例如创建实践基地等形式,保持建立广泛、稳定的社会联系。
提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1]。
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只局限在校内或指定的中小学校,其教学实践内容在集体课中均体现为单一、呆板,教学对象出现的问题也只能表面化解决,而并非能“各个击破”。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实现教学内容具体化,施教客体主体化,教学问题多样化等。
如何通过与相关文化产业链接,利用社会资源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大呼吁的力度,积极寻求实施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双循环”模式实习基地的实施办法1.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
为适应实习基地建设要求,需建立健全高校艺术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确保实习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
各教研室要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制定实习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习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同时确定具体的实习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2.完善实习基地的实践课程设置[2]。
文化艺术中心作为高师院校实习基地之一,其主要实践课程设置主要以器乐、声乐、舞蹈、音乐素养为主,对于中小学音乐集体课方面尚需完善。
因此,均衡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教学特色,是完成教学实践任务的重心。
3.加强实习基地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电钢教室以及数字图书馆等)。
4.建立实习基地的评估考核制度。
艺术学院定期倾听实习基地的意见,不断总结和交流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积极听取学生家长及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实习学生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通过量化计分的形式,对每位学生进行实习评估考核,保障“双循环”教学模式的顺利展开。
以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更加完备的实习基地运作细则,打造品牌,发挥优势,满足学院人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需要,将实习基地构建成资源共享辐射平台。
5.设立实习实践专项资金。
(三)现有“双循环”模式实习基地示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坐落于海滨城市秦皇岛,2008年该校艺术学院与秦皇岛市利通文化艺术中心合作,成立了音乐教育实习基地,通过“双循环”模式的教学实践,社会反馈信息良好,为学生择业创造了机缘。
1.实习基地现有设置。
利通文化艺术中心是以高校音乐教师为主要师资力量的民办艺术学校,具有中高级任职资格的教师16人,初级职称10人,设有器乐、声乐、舞蹈、音乐素养等专业,琴房16间,电钢教室1间,器乐综合教室4间,舞蹈教室1间,幼儿亲子音乐教室1间。
2.实习基地实施“双循环”模式现状。
自2008年开始,该艺术中心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在校生提供了音乐教育所有涵盖专业的实习及工作岗位。
音教在校生教学实践主要以教授音乐素养课、电钢课、舞蹈课等集体课程为主;钢琴、小提琴、古筝、小号、萨克斯等器乐课主要以“一对一”形式的专业小课为主。
(1)实践课—钢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器乐教研室在每学期教学实践周积极组织不同年级的在校生观摩该院专业教师的公开课,并以学院领导、听课学生随堂共同打分的形式对主讲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民主测评,其评议结果在教务通告栏予以公示。
这种实践课反馈形式激发了教师的学习意识,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了教研课程的改革进程,为学生树立正确教学教法理论观念以及多视角换位思考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其次,在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钢琴课采取以钢琴专业学生授课为主,教师督导为辅,初学琴童为施教对象的实践形式。
课前,首先由任课教师介绍施教对象的具体情况(琴龄、弹奏程度、技术优缺点、性格特点),再与实习生共同研究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案。
在施教过程中,实习生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具有个体差异的琴童,必须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琴童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吸引其注意力(例如用律动教学法教授节奏与节拍;用多媒体音频、视频及动画进行视听观摩);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充分调动其手指的运动潜能;以信心和耐心帮助琴童克服弹奏技巧上的问题,力求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中、“教”、“学”意识不断的磨合中积累教学经验,实现从单纯的模仿教学到自主教学的转型,进而达到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再次,在短期的实习期结束后,学院及时地调整教学实践思路,进行教学环节的检查。
挑选成绩优异的学员回校进行授课示范,同时邀请专业教师进行点评,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力争在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中激励学生个体进步,以达到促进全体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再实践”提供更为扎实、合理的实践理论基础。
最后,以“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技能训练环节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依托实习基地平台,再次使实习学员回归实践岗位,继续丰富教学阅历,完善教学技能,为学生创造“双循环模式”的实践舞台。
(2)工学结合情况。
在“双循环”模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校外实习基地系社会文化产业,其运行模式直接与社会经济接轨,因此学院秉承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为实习学生提供“订单式”教育的工学合作实践模式,建立起长期的用人机制,并且对于学生课时实行记薪式有偿补助。
从现阶段实施情况调查结果看,90%的学生对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持赞同观点,并且认为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初体验,此举能够直接缓解供养大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更有利于学院培养双师型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责任感。
(3)科研情况。
高等师范院校是育人的专门机构,更是科学研究是的据原地。
近观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21年(1989-2010)的科研立项与教学改革成果,足可以证明科学研究是强健学科建设、提高教师资质、推动高校音乐教育事业稳步前行的动力之源。
2008-2010年,在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中,“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2008)、“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研究”(2010)作为科研课题出现[3]。
目前,在“双循环”模式实践教学的影响下,学院教师在音乐教学改革以及建设社会化教学实习基地领域已开始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如“音乐艺术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关于高等师范音乐科系教育教学的思考”、“普通高师院校钢琴教学中以就业方向为指导的探索与研究”、“关于创新高地人才创新实验区”等。
(4)区域经济的科教服务情况。
艺术学院多年来以坚持面向地方,科教服务于基层为教学理念,通过建立“双循环”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增强与地方的联系,支持区域基础教育建设。
平均每年为实习基地所在地——秦皇岛市海港区培训百余名艺术学员,学员在国家各级等级考试中以98%的成绩通过。
组织学生们深入社区举办公益演出10余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一至两次,如义务为社会福利院的残障儿童服务、随实习基地所在单位下乡慰问演出,零距离地体验群众社会文化生活。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高师院校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率,增进了学校与社会文化的交融,更为地方基础教育普及、社区文化建设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实习基地建设展望[4]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树立起工作、实践学习、科学研究三位于一体的新时代高师音乐教育实践体系。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遵循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理论观念,确立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鼓励学生参加与教学实践活动、承担实践课程设计任务,参与教学实践环节的科研课题研究,从而建立起以实践教学为基础,课程设计为补充,集中实践为重点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整体系。
把音乐教育各专业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有利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岗位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够快速适应需求和技术发展步伐,符合音乐专业教学规律,实现一套相对规范、完整、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际教学水平以及创新能力,进而达到深化河北省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目的,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积极为学生创造就业空间,拓宽就业渠道。
依托实习基地这一平台,为河北省社会发展培养基础性复合型教学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也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科教服务,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改善做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