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合集下载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CT诊断(附12例分析)武军;李彦杰;孙万兴【摘要】目的认识在临床上少见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临床表现以及CT检查对本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本病以低钙血症导致的手足搐搦、精神神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头颅CT扫描均可见双侧基底节区、皮层下及小脑齿状核等处对称钙化,并有一定特征性.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PTH不足或PTH对机体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CT检查是明确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本病的临床症状与钙化部位、程度等因素有关,头颅CT检查是诊断本病最主要的依据.【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1(017)019【总页数】2页(P108-109)【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低钙血症;计算机体层摄影【作者】武军;李彦杰;孙万兴【作者单位】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影像科CT室;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影像科CT室;032200,山西省汾阳医院影像科CT室【正文语种】中文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hypoparathyroidism)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PTH不足或PTH对机体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

现收集1999~2009年经临床证实的1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以便对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1.1 病例资料分析我科自1999~2009年经临床证实的12例PTH病例,其中男8例,女4例。

年龄12~55岁,平均42.2岁。

1.2 设备及扫描参数患者均应用Toshiba Aquilion64排螺旋CT扫描仪。

扫描层厚0.5mm×64,间距0.3mm,螺距41/61,120kV,300MAs,旋转时间0.5s,采集距阵512×512,显示距阵512×512。

本病以低钙血症导致的手足搐搦、精神神经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进展缓慢。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方法:对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40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脑部CT表现。

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主要表现为脑内多发钙化病变,CT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早期治愈,MRI 可提示早期钙质沉积。

结论:CT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检查中,准确性,敏感性较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早期治愈。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脑部;CT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和(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体征很广泛、多变,容易发生误诊[1]。

为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意义,笔者对本院2008.2~2011.2期间40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34.5±22.3岁。

40例患者中,11例为口周、唇舌及四肢麻木,14例为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5例为发作性癫痫。

所有患者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血磷浓度2.0~3.12mo1/L,血钙浓度0.86~1.71mmo1/L。

病程6个月~5年。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检查方法:CT采用PHILIPS MX 4000型螺旋CT扫描机,层厚5 mm,间隔5 mm。

2 结果脑部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内不同程度对称分布的多发性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基底节区钙化为“豆芽”状、锥形、三角形及倒八字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形;丘脑钙化为椭圆形斑点状;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迂曲条片状或沟状。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钙剂和维生素D的剂量个体化
监测血钙、血磷和尿钙
谨防高钙血症和泌尿系结石
病例讨论
男性 48岁 发作性手足抽搐 2 年 血钙 1.3mmol/l, 血磷1.1mmol/l 血ALP 97 u/l 血 PTH 54 pg/ml 头颅CT: 双侧基底结钙化
原发性甲旁减的诊断注意点
血钙与PTH水平测定, 要取自同一时刻的血标本,
各种VitD制剂治疗甲旁减的效力比较
────────────────────────────
1,25(OH)2D 每日剂量 (ug) 效力比较 作用开始 时间 血钙恢复正 常所需时间 停药后作用 消失时间 0.5-2.0 1500± 数小时 1α(OH)D 2.7(1.5-4.0) 1000 ± 10+小时 AT10 100-1000 5 2-3天 维生素D2或D3 500-5000 1 1-2周
•假性甲旁减有掌骨和跖骨变短
•对骨骼有反应者有纤维性囊性骨炎
•心电图QT时间延长
转移性钙化
•多见于脑基底节(苍白球、壳核和尾状核)
•常对称性分布 •重者小脑、豆状核、脑额叶、顶叶可见钙化
•软组织如肌腱、脊柱旁韧带等均可有钙化
实验室检查
血钙值↓ 血ALP N或↑ 血磷值↑或N 血PTH↓、N或假性↑ 尿磷↓
────────────────────────────
3-6天
3-6天
3-6天
3-6天
1-2周
7-10天
4-8周
14天-4月
────────────────────────────
治疗目标
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血钙纠正至正常低限,或接近正常 减少并发症发生 避免维生素D中毒

手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的脑部CT影像表现(附12例分析)

手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的脑部CT影像表现(附12例分析)

手术后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的脑部CT影像表现(附12例分析)甲状旁腺机能低下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低,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TH)不足或甲状旁腺激素对周围组织的作用丧失的一种状态。

临床上分为手术后甲旁低、特发性甲旁低、假性甲旁低,其中以伴有内分泌腺手术后引起的甲旁低最为常见[1]。

多为手术误切甲状旁腺或损伤其供应血管所致[2]。

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导致的抽搐。

确诊有赖于血清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的测定[3]。

颅脑CT表现为颅内多发、对称性钙化。

我搜集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资料完整病例12例,对该症颅脑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颅脑CT检查对本症的诊断价值。

1.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2例,女10例,年龄25~53岁,所有病例均有甲状腺手术史,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及颅脑CT检查。

12例患者均表现有轻或重度的精神异常,其中明显精神抑郁症有4例。

12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性肌肉应激性提高,临床表现为手足搐搦,有8例表现为癫痫发作,其中2例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实验室检查:12例患者血钙降低范围:1.25~2.0mmol/L(正常值2.1~2.8 mmol/L),血磷增高1.62~2.3 mmol/L(正常值0.8~1.6mmol/L),全部病例血PTH均降低。

1.2方法CT扫描。

德国螺旋Siemems somatom全身螺旋CT扫描仪,矩阵为512×512;轴位扫描:层厚8mm,扫描线与听眦线平行,扫描范围自颅顶至颅底。

2.结果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内不同程度对称分布的多发性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CT值为150~370HU。

基底节区钙化为“豆芽状”、锥形、三角形及倒八字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形;丘脑钙化为椭圆形斑点状;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迂曲条片状或沟状。

内囊区未见钙化呈“内囊空白”征。

8例有小脑齿状核钙化,其中6例对称钙化呈括弧状,2例不对称片状钙化,以额顶叶最多见,枕叶次之,颞叶最少见。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头部CT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头部CT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头部CT诊断
李为民;李顺
【期刊名称】《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4(004)006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头部CT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对8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头部CT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患者主要表现为手足抽搐,癫痫样发作等神经系统症状。

CT表现为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核、尾状核对称性钙化。

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部CT检查可作为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李为民;李顺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宁县中医院CT室,1572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
放射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1.2
【相关文献】
1.儿童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影像诊断 [J], 孙惠苗;杨洁
2.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临床病例分析 [J], 郭孝红
3.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颅脑CT诊断价值 [J], 陈水斌;黄艳丽;许孟君;陈懿
4.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症的CT诊断(附8例分析) [J], 王柏林;徐宏伟;王春荣
5.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回顾性分析 [J], 王东来;韩彬;戴康夫;朱丽璋;程苒;韦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的脑部CT表现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的脑部CT表现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的脑部CT表现
王立忠;李文华;曹庆选
【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7(22)6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脑部CT表现。

方法对16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人的临床和脑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病人均行平扫。

结果16例病人脑部均显示对称性基底核钙化,钙化还可见于小脑齿状核、丘脑和大脑皮质下等区域。

结论CT扫描对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总页数】2页(P473-474)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
【作者】王立忠;李文华;曹庆选
【作者单位】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影像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6
【相关文献】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J], 黄国建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部CT表现三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周建清;朱玉春
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J], 丁国恒;曹政媛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部CT表现 [J], 周天民
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J], 王银国;李燕梅;王仁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精选文本
2
临床表现:
1、阵发性抽搐,指端或指周麻木、刺痛感,手足 和面部肌肉痉挛;惊觉或癫痫样全身抽搐,如不 伴有手足抽搐,常误诊为癫痫大发作。
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
3、白内障。
临床诊断:有手足抽搐使;血钙<2mmol/L,血磷 >2mmol/L基本可以确定。血清PTH明显减低可 以确诊。
精选文本
6
2、结节性硬化:患者有癫痫、智力低下等, 常合并面部皮脂腺瘤,脑内钙化结节常位 于室管膜下,血清钙、磷及PTH均正常。
3、肝性脑病:T1WI双侧苍白球、中脑红核 周围等部位对称性高信号,T2WI无异常信 号。CT扫描上述部位CT值改变不明显。
精选文本
7
精选文本
8
精选文本
9
双侧基底节及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多发对称性钙化
精选文本
3
影像学诊断
CT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特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减退93%-100%有颅内钙化。双侧基底 节、丘脑、小脑、齿状核、皮质下及髓质 交界区高密度钙化。钙化常对称性、多发、 大小不等。其形态常片状、点状、弯曲条 状、条带状。内囊不受累,呈“内囊空白 症”。病灶无强化。
精选文本
4
MR表现:MR上述病变于T1WI序列稍增高信号或 高信号,T2WI序列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且以双 侧基底节区常见。MR对钙化灶不敏感,一般均表 现为低信号。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MRI在对钙 化灶的显示上并非像当初认为的那样完全无用,
由于钙的含量不同或者钙化灶中同时含有锰等顺 磁性物质,钙化灶也可表现为高信号。
CT、MR检查显示病变均未见占位和周围水肿征 象。
精选文本
5
鉴别诊断:
1、Fahr病:又称特发性家族型脑血管亚铁 钙沉着症,原因不明,发病有家族倾向, 青少年好发,以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 核及皮层下对称性钙质沉着为特征,患者 智力低下,可有头痛、癫痫症状。单纯影 像无法鉴别。其血钙、磷在正常范围,无 手足、躯体缺陷,可与其他疾病鉴别。

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与临床表现分析

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与临床表现分析

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与临床表现分析赵建峰;陈佳;吴彩霞【摘要】目的进一步认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及其临床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6例临床已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颅脑CT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钙化现象,主要分布在小脑齿状核、双侧基底节区、丘脑、灰白质交界区及半卵圆中心.结论 CT能清楚显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内特征性钙化,能为临床提示该病可能,结合血磷、血钙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09【总页数】3页(P113-115)【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钙化;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临床表现【作者】赵建峰;陈佳;吴彩霞【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聊城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聊城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聊城 25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2.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素(PTH)分泌或效应不足而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的主要表现特征是手足不停抽搐、癫痫样症状、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绝大部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常伴随有脑内钙化。

临床中通常通过颅脑CT来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CT报告已成为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

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收治的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颅脑CT报告、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各项检查报告,旨在进一步认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特征及其临床表现,以期从影像诊断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1 临床资料搜集我院2009年—2016年经临床诊断的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病例资料。

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6~58岁,就诊病程5个月~6年。

所有患者均行头部CT及血钙、血磷、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

16例患者均为CT发现颅内多发性钙化,提示可能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建议进一步完成血钙、血磷等生化指标的检查,根据各项指标提示最终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内异常钙化的CT影像特征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内异常钙化的CT影像特征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内异常钙化的CT影像特征分析李迎春;陈加源;吴筱芸;印隆林【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08)006【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hypoparathyroidism,HP)脑部钙盐沉着的CT影像特征.方法 20例HP并有神经症状患者均接受头颅CT检查,结合解剖及病理分析CT影像特征.结果 20例患者脑实质内均有钙化,呈对称性分布,钙化位于豆状核20例、尾状核及小脑齿状核19例、丘脑15例、白质半卵圆中心13例、皮质下区8例、脑干4例、内囊2例;钙化形状与钙化沉着解剖形态相似,密度不均匀,其中白质半卵圆中心、皮质下区钙化呈分水岭样分布,可见线样致密区;伴有脑萎缩5例.结论 CT软组织窗及骨窗图像能准确显示HP所致脑部钙盐沉着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钙盐沉着与解剖及病理有关.【总页数】3页(P92-94)【作者】李迎春;陈加源;吴筱芸;印隆林【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2+.2;R814.42;R591.13【相关文献】1.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颅内钙化症1例 [J], 刘艳春;刘伟;李广2.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颅内多发钙化一例 [J], 王书箱;石秀彩;王兵;张海娟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内异常钙化MRI表现 [J], 李迎春;陈加源;吴筱芸;印隆林;陈光文4.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并发颅内钙化一例 [J], 刘宇恒;尹子晗;刘小备;陈旨娟;王增光5.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致颅内多发钙化1例 [J], 李韡;刘由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CT检查的颅脑表现1例报告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CT检查的颅脑表现1例报告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CT检查的颅脑表现1例报告
张书文
【期刊名称】《交通医学》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旁减”)是由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或先天性肾小管病变等所致的疾病。

临床以低血钙和高血磷为主要生化变化比较少见。

现将我院发现具有典型头颅CT表现和临床症状的1例报告如下。

女性,63岁,因阵发性四肢抽搐,频繁发作一周入院。

每次抽搐持续约10分钟,双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张书文
【作者单位】天津港口医院CT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与临床表现不符的原因分析 [J], 钟贻洪;柳澄;雷剑;王肇平;田云生;曾宇来;和风领
2.颅脑CT检查阴性的头痛临床分析——附39例报告 [J], 张俊湖;郑建明;郑志雄;李康增
3.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的颅脑CT表现 [J], 杜丽娟;陈志烈
4.我院新生儿行颅脑CT检查正常和异常表现对比研究 [J], 代燕增
5.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伴神经系统表现二例报告 [J], 林晓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
罗明月;梁漱溟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5(012)001
【摘要】5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的特点为两侧脑内对称性,多发性钙化,常见于苍白球壳核,尾状核,丘脑,齿状核和脑皮髓质交界区。

钙化形态可多种多样,钙化程度和病程有关。

【总页数】2页(P105-106)
【作者】罗明月;梁漱溟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816.1
【相关文献】
1.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附6例分析) [J], 吴尚红;曹自祥;丁远仁;何浩天
2.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表现(附13例分析) [J], 李同芬;巩若箴;吕京光;柳澄
3.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颅脑CT表现三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J], 周建清;朱玉春
4.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J], 宾精文
5.16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与临床表现分析 [J], 赵建峰;陈佳;吴彩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
CT、MR检查显示病变均未见占位和周围水肿征 象。
4
鉴别诊断: 1、Fahr病:又称特发性家族型脑血管亚铁
钙沉着症,原因不明,发病有家族倾向, 青少年好发,以基底节、丘脑、小脑齿状 核及皮层下对称性钙质沉着为特征,患者 智力低下,可有头痛、癫痫症状。单纯影 像无法鉴别。其血钙、磷在正常范围,无 手足、躯体缺陷,可与其他疾病鉴别。
1
临床表现: 1、阵发性抽搐,指端或指周麻木、刺痛感,手足
和面部肌肉痉挛;惊觉或癫痫样全身抽搐,如不 伴有手足抽搐,常误诊为癫痫大发作。 2、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和定向障碍。 3、白内障。 临床诊断:有手足抽搐使;血钙<2mmol/L,血磷 >2mmol/L基本可以确定。血清PTH明显减低可 以确诊。
5
2、结节性硬化:患者有癫痫、智力低下等, 常合并面部皮脂腺瘤,脑内钙化结节常位 于室管膜下,血清钙、磷及PTH均正常。
3、肝性脑病:T1WI双侧苍白球、中脑红核 周围等部位对称性高信号,T2WI无异常信 号。CT扫描上述部位CT值改变不明显。
6
7
8
双侧基底节及大脑灰白质交界区多发对称性钙化
2
影像学诊断
CT表现:国内外文献报道特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减退93%-100%有颅内钙化。双侧基底 节、丘脑、小脑、齿状核、皮质下及髓质 交界区高密度钙化。钙化常对称性、多发、 大小不等。其形态常片状、点状、弯曲条 状、条带状。内囊不受累,呈“内囊空白 症”。病灶无强化。
3
MR表现:MR上述病变于T1WI序列稍增高信号或 高信号,T2WI序列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且以双 侧基底节区常见。MR对钙化灶不敏感,一般均表 现为低信号。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MRI在对钙 化灶的显示上并非像当初认为的那样完全无用, 由于钙的含量不同或者钙化灶中同时含有锰等顺 磁性物质,钙化灶也可表现为高信号。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rD臼日w i . 下简称 t ) hppr} d I 啪 i P 是内科少见病 , 其典 型的 脑部 c 影 像可 为该病 的诊 断提 r 供重要信息 , 但这方面的资辩文献报道不多 , 笔者报告在工 作中遇 见的 3例并结合 文献进 行初 步探讨 . 求 提高对该 病 的认 识 。 根据病 因 H P分为三类 即继 发性、 假性和特发性 , 本组 3 例 均投 有甲状腺或 甲状旁腺手术 史和颈部外伤史 : 阳性 家 无 族史; 无智力减退和特殊体态畸形 , 如圆脸、 矮胖、 跖) 掌( 骨 缩短等畸形特征 , 属于特发性 甲状 旁腺功能减遇症(d. 都 i卜 i p岫ch a 印叩啪断 兀油锄 , ] 以下简称 IP :此病 一般被认 为 H) 系 自身免疫性疾病 _ l 1 病 倒 资料 例 1 男 性 , 岁 。 无 明 显诱 目 的 四肢 乏 力肌 肉僵 硬 3 年, 加重伴 不 自主颤动 半年 :体查 生命体 征平 稳, 神志清 醒, 表情淡谟 步样慌张步态 , 皮肤 、 趾) 指( 甲无异常 双 手持 续细节 律状颤 动。T a eu征 ( ; }∞t 征 可 疑 m  ̄a +)cⅡ e k
1 o1 3N
受累丑 等钙 化形成的机理 。笔者认为是否 与钙盐沉着 的组 织选择性有 关, 这一 点有待继续探讨。 23 脑 凹 影像在 诊断 H . P对起 着重要 的作用 。由于 H P 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 病人各 自表现出来 的症状不一. 首诊 对并不一定 会考虑到 HP 。尤其是 IP 临床几乎没有发 病 H , 诱 因的提示 , 往往是在对某种 或几种症状 课^检查 时才 发 现本病。此外 , 由于 I P自身抗体对 甲状 旁腺 的破坏 . 原 H 使 本体积程小( x 5 r ) 甲状旁腺 体积进一部缩小 , 3 xl 岫 的 5 用 凹 直接扫描 甲状旁腺来 显示其病 变很 困难. 以脑 凹 所 特殊影像就成 为有力的诊断依据 。本组例 2,在首诊 时就 、 被 诊斯为癫痫和颈椎病 , 后在脑 凹 特殊影 像 的提示下 , 查 血钙 、 磷得 以确诊 齐今吾 _等人 认为 : 2 凡有脑 c 显示 基 r 底节和/ 或基底节外对 称性、 多发性 脑钙化者 , 应视为 甲 均 状旁腺疾病 的一个信号。l hr: 至提倡 : a atJ b t甚  ̄ 对所有贲 门、 喉、 支气管痉挛 者 ; 明原 因的头痛 、 不 神经 衰 弱、 神 异常 精 者; 癫痫病 患者 ; 毛发 、 趾 ) 指( 甲改变尤其 伴有白色念 珠菌 感者 ; 头颅平 片或 凹 扫描见基底节有对称 性钙化者 . 都应 该考虑 } 的可 能。这些 观点 都从不 同的方 面强调 了 凹 检 查 的重 要 性 。 24 自 凹 广泛应用 以来 . P 内钙化 的检 出率较 x线颅 H 脑 平片有 显著提高 . 乎片检出率为 6 % , 以往 x线颅 平片 5 且 认为丘脑从不受钙化 累及H ; 凹 检 出率为 9 %, 而 3 并可清 楚地显示 丘舾 的钙 化 ,这是 凹 的 良好 密度 分辨 率 的优 点:MR对 H P的诊断也很有帮助 , 尤其 是对甲状旁腺本身 癖变的显示较优 , 但其对缺 乏氢质子的钙化 灶显示欠佳 , 且 费 用 昂 贵 . 得 较少 。 用 25 在影像 鉴别方面 , 头颅平 片上结节性硬 化与 H P表现 相似 . 也有 瞄 内多 发 性 团 块状 钙 化 影 , 是 . 表 现 为 室 管 但 凹 膜下多发结节状钙化影 或未钙化的结节 向脑 内突^ , 大脑、 小脑均可发生 , 未钙化的结节则可被强化l . 5 家族性基底节 J 钙化、 法氏病与 H P的脑 C 表现 也很 相似 , r 基底节 钙化 也 呈对称性分布 , 但其钙 化呈不规则形 J 。此病 临床表现 特 殊, 常伴有易识别 的先天琦形 和智力 障碍, 多在l 床上就 可 确 诊 综上所述 : P在 凹 的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异性 , H 尤其是 基底脑节钙化 的职侧对 称性 分布更具有独特 意义 。或是为 } 查找影像支持依据; 或是在发现 基底节 对称性钙化后 逆 向追查 H . P 都具有双 向性 意义。且 凹 优 良的密度分辨 率 对基底 节钙化的直观 而清楚 的描绘 . 临床诊断本症提 供 为 了有力的证据 . 是一种很好的检查方法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脑代谢:可见脑代谢降低
脑电图:可见异常脑电波
脑脊液检查:可见脑脊液异常
基因检测:可见相关基因突变
影像学诊断标准: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可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3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的临床意义
辅助诊断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有助于诊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1
影像表现可以提供关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严重程度的信息
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机制
1
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2
研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3
研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的治疗方法和预后评估
4
疗效评估:通过影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观察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02
03
04
4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的研究进展
影像学新技术应用
磁共振成像(MRI):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颅脑结构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快速、准确,能够发现颅脑病变
02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能够检测颅脑代谢异常,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像表现有助于区分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其他类似疾病的区别
3
影像表现有助于评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效果
4
鉴别诊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导致脑部影像表现异常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低下,导致脑部影像表现异常
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激素水平低下,导致脑部影像表现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导致脑部影像表现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颅脑影像表现

脑萎缩:脑室 扩大,脑沟加 深,脑皮质变 薄
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脱髓鞘, 脑白质高信号
脑室周围水肿: 脑室周围脑组 织水肿,脑室 扩大
脑干萎缩:脑 干体积减小, 脑干信号异常
颅骨改变:颅 骨变薄,颅骨 密度降低
影像诊断
01
影像表现:颅脑CT、MRI等影像学检查
02
影像特点: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沟增宽
影像表现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影像表现:颅脑 影像表现包括脑 萎缩、脑室扩大、
脑积水等
临床症状:临床 症状包括认知功 能障碍、癫痫发 作、运动障碍等
关系:影像表现 与临床症状密切 相关,影像表现 可作为诊断和评 估病情的重要依

治疗:针对影像 表现和临床症状 进行综合治疗, 可提高治疗效果
影像表现与疾病脑 皮质厚度减小,
脑沟变浅
01
02
03
04
05
脑萎缩:脑组织 体积减小,脑沟 增宽,脑回变平
脑白质病变:脑 白质脱髓鞘,出
现高信号
脑血流量减少: 脑血流量降低,
脑代谢减慢
研究目的
01
探讨影像学表现与 临床症状之间的关

02
03
指导临床治疗和预 后评估
04
了解甲状旁腺功能 减退症颅脑影像表
02
原因:脑 脊液分泌 减少,脑 室系统压 力升高
03
04
症状:头 痛、头晕、 恶心、呕 吐
治疗:补 充钙剂、 维生素D, 使用激素 类药物
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病变:脑白质病 变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症的常见影像表现,主 要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
和脑白质疏松。
影像表现特点:脑白质 病变在甲状旁腺功能减 退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 发生率,且影像表现具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头颅CT表现(一)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头颅CT表现(一)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头颅CT表现(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其特点是手足搐溺、癫痫样发作,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本文就我院经临床确诊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头颅CT表现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探讨。

1资料与方法2002年3月~2008年3月经临床确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5~60岁。

30例患者中,21例为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7例为四肢麻木,2例为发作性癫痫。

全部患者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血钙浓度0.85~1.70mmo1/L,血磷浓度2.0~3.14mo1/L。

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扫描设备为ProspedEII双层螺旋CT机,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10mm,连续扫描。

2结果30例患者CT检查均发现脑内有不同程度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基底节区钙化为逗点状、三角形、锥状及倒八字样;丘脑钙化为类圆形斑点状;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样;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沟状、迂曲条片状。

30例患者脑内钙化部位频数依次为苍白球30例,尾状核头30例,额顶叶28例,尾状核体25例,壳核26例,小脑齿状核25例,枕叶14例,丘脑10例。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钙化病变呈对称分布,钙化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呈前后径长,左右径窄的特点,脑回白质交界区的钙化有由前向后发展的趋势,且随病程延长加重,脑内钙化越重,分布越广泛,内囊未见受累;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增强影。

3讨论3.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一般分为继发性、特发性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三种,其中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病因未明,现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且有人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手足搐溺或癫痫样抽搐;儿童常有智力低下,牙齿骨骼发育畸形;老年患常伴有一些精神症状,随病程的延长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血生化检查主要表现为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脑内钙化,特别是基底节区最易发生钙化的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文献认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时钙磷代谢障碍,低钙血症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高磷血症则易发生钙离子向骨及软组织沉积,解剖上基底节区毛细血管丰富,纵横交错,排列密集,生理上有优化灌注特点,故当甲旁减时,此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极易发生钙化;内囊因毛细血管稀少,血供不丰富而不易钙化,称为“内囊空白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

方法:对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40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脑部CT表现。

结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主要表现为脑内多发钙化病变,CT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早期治愈,MRI 可提示早期钙质沉积。

结论:CT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检查中,准确性,敏感性较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早期治愈。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脑部;CT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简称甲旁减)是指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和(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症状和体征很广泛、多变,容易发生误诊[1]。

为探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CT表现及其临床诊断意义,笔者对本院2008.2~2011.2期间40例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34.5±2
2.3岁。

40例患者中,11例为口周、唇舌及四肢麻木,14例为反复发作性四肢抽搐,5例为发作性癫痫。

所有患者经临床血钙、血磷等生化检查,血磷浓度2.0~
3.12mo1/L,血钙浓度0.86~1.71mmo1/L。

病程6个月~5年。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检查方法:CT采用PHILIPS MX 4000型螺旋CT扫描机,层厚5 mm,间隔5 mm。

2 结果
脑部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脑内不同程度对称分布的多发性钙化,主要分布在双侧基底节区,丘脑,小脑齿状核及脑回白质交界区,对称性分布,基底节区钙化为“豆芽”状、锥形、三角形及倒八字形;小脑齿状核钙化为肾形、括弧形;丘脑钙化为椭圆形斑点状;脑白质交界区钙化为迂曲条片状或沟状。

40例患者脑内钙化部位频数依次为苍白球20例,尾状核头10例,额顶叶16例,尾状核体13例,壳核钙化15例,小脑齿状核钙化12例,枕叶13例,丘脑8例。

脑回白质交界区的钙化有由前向后发展的趋势,且随病程延长加重,脑内钙化的分布范围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内囊前后肢未见受累。

3 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头颅CT检查时,出现脑部基底节、小脑齿状核和大脑皮质下区对称性钙化,结合病人的症状和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

然而,对于脑部多发性钙化,包括Fahr病、结核、结节性硬化、颅内寄生虫病等,血钙、血磷及血PTH(甲状旁腺激素)在正常范围。

依据钙化的形态、位置和相应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脑部钙化多不难与这些病变鉴别;
3.1 Fahr病:是特发性家族性血管亚铁沉着病,影像表现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内钙化相似,仅CT检查鉴别困难,必须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及血PTH(甲状旁腺激素)在正常范围。

3.2 结核:有颅外结核史,病史较长,钙化呈沙粒状。

3.3 结节性硬化: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颅内病灶多位于室管膜下或脑室周围,病灶为双侧多发小结节状钙化,少数病例可合并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3.4 颅内寄生虫病:有寄生虫病接触史,周围血象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皮内试验和脑脊液补体结合试验阳性,查体可见皮下结节。

钙化少见,钙化呈圆形,一般为虫体死后形成。

4 讨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少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

在临床上常见的主要有特发性甲旁减、继发性甲旁减、低血镁性甲旁减和新生儿甲旁减,其他少见的包括假性甲旁减、假-假性甲旁减、假性特发性甲旁减等[2]。

其症状取决于低钙血症的程度与持续时间。

低钙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有发作性四肢抽搐或一侧肢体抽搐,激惹、抑郁症、幻想狂,发作前尖叫等症状,易被误诊为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对于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3]。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诊断方法为CT及MRI。

为比较这几种方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价值,笔者对本院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CT扫描对于颅脑钙化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MRI,有助于准确评估病变的进程,且在显示钙化程度较轻的病变方面有较大的优势;MRI对于早期钙质沉积的显示好于CT,但不足之处是其对钙化灶的显示通常为低信号,对于病变部位、分布范围及诊断的敏感性较CT差。

综上所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部CT诊断,主要依据脑部特征性钙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CT检查的目的是了解脑部钙化情况,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时提示诊断;还可以用来观察疗效。

参考文献
[1]胡树志,苗延巍.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的脑CT表现与临床症状对照分析(附12例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03)79-80 .
[2]宾精文.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MR表现[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15)154-156 .
[3] 王燕冰,王军委,姚鹏鹏,陈洁,李师佳,张钧,周志霞,贾玉昌,张霞. 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颅脑CT及MRI对比研究[J]. 疑难病杂志, 2009,(09) 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