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森哲学 ppt课件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PPT
作者:(法)柏格森 著 肖聿 译 出 版 社 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7-1
作者:亨利· 柏格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9月1日
作者 (法)柏格森 著, 姜志辉 译 出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4-10-1
作者(法)亨利· 柏格森 陈圣生 译 出 版 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1
+ 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商 + + +
+
务印书馆,1997年。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商务 印书馆,1963年。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华夏出 版社,2000年。 费迪南 ·费尔曼:《生命哲学》, 华 夏 出 版 社 , 2 0 0 1 年 。 韩秋红:《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向》,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无疑属于非理性
主义哲学之一脉,对20世纪各种非 理性主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 要的推动作用,虽然柏格森在其哲 学中处处贬低理性和科学,但是, 他并不反理性。可是,无论在其生 前还是身后,柏格森常常被指责为 反对理性,否定科学知识,这是不 符合事实的。
+ 柏格森认为自己并不是站在实证科学和理性的
他认为,宇宙的进化不是线性进行的,而是发散式进 行的,就想炮弹爆炸一样。
+ 自我的意识状态是一股不可分离的意识之流,每
一个意识状态既包含了以前的意识状态,又产生 着新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之间并不是彼此分离 的,而是相互渗透、互相包容的。
因此,真正的自我就是绵延。由此,柏格森认为,
经验的方法对于解释和把握人的内心状态是无能 为力的,只有通过意识的直觉和反省才能把握到 真正的自我。
起到了沟通的作用。 + 它一方面把普遍性引进封闭的道德,使它不至于狭隘;另 一方面又把义务感引进开放的道德,使它可以制度化。开 放的道德只有得到理性的认可才会在社会中生效;而封闭 的道德则要从开放的道德那里不断得到生活的源头活水。 + 因此,实际上道德包括了“一个由不受个人感情影响的社 会要求命令的秩序体系,和由代表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的人们向我们每一个人所作的一组呼吁。”
理解生命:柏格森及其人生哲学
生命冲动和创造进化论
• 任何生命状态都是在时间中的连续之流,称作绵延。绵延也就 是“生命冲动”,是命也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也没有哪个方 向比哪个方向更进步生命变化和进化的原动力。柏格森与当时 的许多人一样,深受达尔文一般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但他对达 尔文的进化论并不赞成。生命进化不是一条线性前进的轨迹, 而是像炮弹爆炸一样,爆炸后飞出许多碎片,向四周飞散;每 一碎片又再爆炸,形成无数碎片四散开去,以至无穷。生命的 进化是由于内在的动力,生命冲动的自由创造使进化的方向也 是完全自由的。他反对机械论和目的论对进化的理解,他认为 进化不是生命发展中的简单的叠加,亦不是旧的生命形式为适 应环境而向新生命的转化,它是创造的过程。生命的创造是不 可预测的,异质性的,保存生,人以理智发展生命和动物以本 能来发展生命只是把握生命的方式不同而已,不存在递进关系。
哲学影响
• 亨利· 柏格森在1897年的《创造的进化》中就已宣称,所有最能长存且 最富成效的哲学体系是那些源于直觉的体系。相信他这番话,对柏格 森体系的关注,便会立即显示出柏格森是如何丰富了直觉的发现,这 种发现是通向其思想世界的入口。柏格森的学位论文《试论意识的直 接材料》(1889)已显示了这一发现,提出时间并非是某种抽象的或 形式的表达,而是作为永恒地关涉生命和自我的实在。他称这种时间 为“持续时间”。与生命力相类似,这种概念亦可阐述为“活时间”。 这种时间是动态的流动,呈现出经常的和永恒增长的量变。它避开了 反映,不能与任何固定点相联系,否则将受到限制并不复存在。这种 时间可由一种趋向内在本源的内省、集中的意识所感知。 • 柏格森在其纯粹的科学叙述中,并未谈及本能的本源——或许源自被 熟练掌握和探究过的个人体验,或者源自灵魂解放的危机。我们只能 推测上世纪末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理性主义生物学的沉闷气氛引发了这 种危机。柏格森在这种科学的影响之下成长和接受教育,当他决计着 手反抗这种科学之时,已在物质世界的概念结构领域掌握了非凡的武 器,具备了必要和可观的丰富学识。当理性主义之网试图禁锢生命时, 柏格森试图证明动态的流动的生命可以毫无阻碍地穿网而过。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柏格森倡导的生命哲学是对现代科学主义文化思潮的反拨。
他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延”,那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
“它使人置身于实在之内,也不是从外部的观点来观察实在,它借助于直觉,而非进行分析。
”《形而上学导论》这种体认、领悟实在的方法,在哲学史上叫做直觉主义。
在《创造的进化》中,他还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
“生命冲动”即是主观的非理性的心理体验,又是创造万物的宇宙意志。
“生命冲动”的本能的向上喷发,产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灵魂等;而“生命冲动”的向下坠落则产生无机界、惰性的物理的事物。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强烈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但它对种种理性主义认识形式的批判和冲击,对于人类精神解放确有重要意义,因而不仅成为现代派文学艺术的重要哲学基础,而且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也影响很大。
同时代的哲学家詹姆斯·怀特海,文学家普鲁斯特,画家莫奈,音乐家德彪西等都对柏格森学说非常称赏。
柏格森认为,他的思想既不同于经验主义只研究其实在事物,而不研究其实在性;也不同于唯理主义只研究概念,而不研究思想;更不同于实证主义只研究形式,而不研究意识。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只从外部静止的角度去考察事物,而不是从内在的、活动的方面去考察事物,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片面性中。
柏格森围绕着时间——生命问题,以直觉为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当时思想界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不同的新见解。
在哲学的本体论上,他提出创造进化论来说明世界的本原。
他一反传统的哲学,认为世界的真实的实在和本原,既非精神,又非物质,而是一种神秘的“生命冲动”,只有它才构成哲学研究的对象,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所谓“生命冲动”则是指内在于生命中的“生命欲”或意志,有了这种冲动,生命就变化、发展,因此,生命的冲动是创造进化的动力,也就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是以生命(心理意识或精神)的冲动为根本动因的,它们的发展、变化都不过是在无限的生命之流中,亦即在一种意识之流中。
柏格森的哲学观点
柏格森的哲学观点
柏格森的哲学,不仅是法国哲学的现代先行者,而且还是开创整个欧洲哲学现代阶段的先行者之一.(我们读了亨利·柏格森的书后你会感觉到,如读康德一样与胡塞尔现象学的异曲之妙)如果不嫌过于夸大,他在欧州哲学史上的地位,竟然可以和近代初期的笛卡尔相媲美.在此我以此回答纪念我国不该遗忘的哲学家,早期引入柏格森思想的张东荪先生.柏格森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思考致力于批判机械论,反对机械的唯物(Matter-Matiere)主义,提倡一种直接本质的精神(spirit)主义,他以这种立场来理解宇宙万物的创造变化和创生的过程,“时间-绵延”在回应芝诺悖论和康德知识论,从而使这个世界不作为一个死寂冰冷的物质概念的世界,而是作为一个生生不息的进化_变化的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时间-绵延”时间作绵延观本身就是自由,就是创造,也就是生命是活的意识是“精神(esprit)”,而不仅仅是理智(intelligence)”理智对于认识外物,认识世界,认识空间中的物体-事物,是很有用的.然而这还不是人类精神的创化,而精神高于理智,理智是空间性的,精神则是时间性的绵延性的.理智为必然,精神则自由. “生命冲动”柏格森认为,“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的冲动,即生命冲动,生命就是生命冲动.”活着就是为了行动,它是一股火山爆发式的冲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整个世界,冲破物质的防线,奔向人格向上、自由意志的最高境界.生命不惜一切代价力图征服物质的反抗,以获
得自由意志,而生命一旦衰竭、停滞,就会堕入罪恶的物质之手,堕落成像物质一样的僵死物.生命必须战斗,战斗是生命的生命.。
第三章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精品文档
• 柏格森是从生命进化和人的活动,即实践的 角度来讨论它的 • 知觉是生命的活动,而生命是过去、现在与 未来的绵延,所以知觉必然有其历史的积淀 ,这就是记忆。记忆并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而首先是生命自我保存的一种能力。
记忆的分类
• 机械的记忆:一种身体习惯,一有适当的刺 激,就能自动开始运作。比如记单词或者背 数学公式 • 它并不是过去生命经验的积累,不是生命中 的一个事件,而只是一种半自然的天性或倾 向。被记忆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生命经验的一 部分,而始终是外在于生命的东西 • 这种记忆只是一种表象
• 道德的起源不在理性,而在下理性和超理性 。道德的明显特征是人的义务感 • 人为什么会有义务感? • 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 • 柏格森把社会分为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两种 。
• 封闭社会:原始部落——今天的文明社会 • 特征:社会成员抱团扎堆,对其他人漠然置 之,防范着攻击或者进犯,警惕着疆界,事 实上,处于永无休止的斗争中。 • 封闭社会的形成,不是出于高尚的理想,而 是出于人类自我保存的生存本能,所以它是 封闭的,排他的。 • 封闭社会对它的每个成员有所规定和强制, 所谓道德,就是这种规定与强制。久而久之 ,被迫成为习惯,有了义务感
• 纯粹的记忆:是在时间中发生的我们日常生 活一切事件的记录。是一种生命自发的行动 • 我们的历史经验以记忆影像的形式储存在心 灵的下意识区,在每个特定的时间记忆只能 调出一些影像给意识;如果我们所有的记忆 在一个时候一涌而上,那么我们就什么都做 不成,记忆也就失去了它们最重要的实践功 能。大脑的功能就是不让所有记忆影像一下 子都进入意识,而是在不同的时候选择不同 的记忆。
• 旧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是它不能正确地把 握生命,这是因为旧形而上学往往纯粹用理 智的手段来处理生命的问题。 • 柏格森从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着手。 • 牛顿物理学绝对时空观不是真正的时间,而 只是科学的时间 • 真正的生命的时间是“绵延”,它是生命本 身异质性的延伸,而不是可以度量的。 • 绵延就像一段音乐,我们总体上把握它,而 不界是影像的集合——我们排除形而上学的 概念和理论,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影像。 • 在众多的影像中,唯有我们的身体与众不同 ,我们无法凭知觉认识它,只能通过情感从 内部认识它。并且,它能做选择,能储存它 所发现的东西。
柏格森生命哲学
柏格森生命哲学是指瑞典哲学家阿尔弗雷德·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
柏格森是近代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对当代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的存在意义:柏格森认为,人类的存在意义在于不断地创造
自己的生命。
人类的生命不是被动地存在,而是要自己创造自己的意义。
2 人类的自由:柏格森认为,人类是自由的主体,可以自己决定自
己的人生。
人类有责任自己创造自己的生命,并且要承担后果。
3 人类的责任:柏格森认为,人类有责任创造自己的生命,并且要
承担后果。
人类要自己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4 人类的自我意识:柏格森认为,人类有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反
思的能力。
人类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能够反思自己的生命意义。
5 人类的生命价值:柏格森认为,人类的生命价值在于人类的自我
创造。
人类的生命价值取决于人类自己的创造力,并不取决于外部的任何因素。
总之,柏格森生命哲学是一种著名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的自由、责任和自我意识,并认为人类的生命价值在于人类自己的创造力。
湘潭大学 直觉主义与意识流 PPT课件
直觉主义
柏格森的哲学核心理论是非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在 《形而上学导论》中,他区分了直觉和理性分析两种 认知世界的方式:理性分析事物只是从个人的角度来 感知现实的孤立的碎片;直觉的感知则是追随对象的 内在生命,达到物我同一的至境,这不取决于主体的 认知立场,对事物的把握是绝对的。因此,人惟有凭 借非理性的直觉,才可望沟通世界的本质。 艺术与直觉 “生活仅仅接受事物对人有用的印象,以便采取相应的 行动,而其他一切印象就必然变得暗淡,或者模糊不 清。当事物和生物的个性对于我们没有物质上的利益 的时候,我们是不去注意的。”
意识流作家的艺术观点
2、弗吉尼娅· 沃尔夫论心理的真实
1924年在剑桥大学发表的讲演《班奈特先生和勃朗太 太》。沃尔夫强调真正的小说要表现勃朗太太(代表 人性)的真实性,表现她的生命本身。
意识流小说 乔伊斯《尤利西斯》 沃尔夫《墙上的斑点》
乔伊斯《尤利西斯》灵的直 接引述”。意识流文学中的 内心独白还可以分为“间接 内心独白”和“直接内心独 白”。间接内心独白,就是 人物的内心独白通过作者的 引导,在文章中以第三人称 的方式表现出来,而直接内 心独白是作者不作任何引导, 让人物直接表白内心的心理 活动。
在门口石阶上他摸了摸后裤 包里的钥匙。(1)不在。遗 忘在那条裤子里了。一定得 带上。(2)马铃薯带上了。 (3)吱吱嘎嘎的衣柜。不要 打搅她。刚才她迷迷糊糊地 翻了个身。(4)他十分小心 地关上了门厅的那扇门,再 来一点,(5)直到门下端的 那片胶皮轻轻地搭落在门槛 上,软绵绵的挡片。(6)看 来关好了。好,总之等我回 来再说。
威廉· 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
威廉· 詹姆斯(1842-1910)美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 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意识流是他最先提出 的一个概念。 “意识并不表现为零零碎碎的片段。譬如,像‘一连 串’或‘一系列’等词,都不似原先说的那样合适。 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用‘河’或 ‘流’的比喻来描绘它是最自然不过的了。此后再谈 到它的时候,我们就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 活流吧。” 意识是不可分割的,它是一条延绵不断的河流。 从心理学上说,意识中存在时间间隔,但间隔不会中 断,而且意识之间的过渡、变化不会太突然。
柏格森生命哲学
一、生命哲学概述1、生命哲学的基本特征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时期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
它把揭示人生命的性质和意义作为全部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进而推及人的存在以及全部的认识和实践。
换言之,就是说由对生命的揭示而推及对整个世界的揭示。
第一,生命被生命哲学家赋予了本体论意义。
生命在这里不再是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质性存在,生命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可以自由释放的能量,世界就是一个具有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生命就是主体对自己存在的体验、领悟,也就是心灵的内在冲动、活动和过程;第二,生命哲学提供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世界观。
传统哲学的关注点是世界的本质和本体,在那样的观点之下,世界是孤寂的、静止的和分裂的,哲学所探索的是世界的精神或者物质本原;生命哲学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整体,世界是生命的自由创造,是一个人化的和有价值的世界。
第三,生命哲学强调生命和激情对理性和经验的超越作用。
生命哲学所反对的理性是以机械论为基础的理性,反对对生命和世界做机械的分割,而认为生命和世界都是连续不可分的整体,都是有激情的蓬勃发展的绵延的存在。
2、生命哲学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渊源生命哲学的研究思潮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的西方世界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重要变更,对生命现象的研究就成了当时人们关注的一个核心话题。
科学方面的变更主要表现在近代生物科学的产生,它促使人们对生命现象有了新的认识,并进行着新的探索。
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以德国为中心的浪漫主义运动,它发扬和突出了西方思想中强调生命和激情的传统,超越了近代以来的在形而上学阴影之下的理性的界限。
3、生命哲学的发展生命哲学的流传主要是在德法两国。
德国的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哲学家狄尔泰、齐美尔等。
他们主要是从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出发,来探讨精神生活、文化——历史和价值问题,并且把这种探讨作为全部哲学的核心。
与德国生命哲学思考同时,法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思潮。
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美学 20世纪西美史课件
其实也有“含泪的笑”:阿Q、卓别林;黑色幽默(海勒)
笑是一种社会行为
孤立者体会不到滑稽,笑需要回声:
剧场气氛(情景喜剧中的配笑);火车上一群人的笑;牧师讲道,大家落泪 (一个人不落泪,因为“我不是这个教区的”)
笑的社会性和文化性:
有时无法翻译:法国式幽默;英国式幽默;中国传统相声;《我爱我家》; 歇后语的不可译性
柏格森的生命(直觉主义)美学
柏格森主要著作
《时间与自由意志》 1889 《物质与记忆》 1896 《创造进化论》 1907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源泉》 1932
《笑》1900
柏格森的基本哲学思想
生命哲学 直觉主义
生命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德、法等国 所受影响:
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 达尔文、斯宾塞的进化论
可以说悲剧的相通性大于喜剧;让人笑有时比让人哭更难
滑稽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机械动作和僵硬性
外在(不由自主性,笨拙,机械的僵硬)
偶然:摔倒坐下(笑)——故意坐下(不笑) 设计陷阱(捉弄:习惯无从实现):把钢笔插进墨水瓶,满笔尖污泥
内在
心不在焉,感官和智力迟钝,看到的是已经不再存在的东西,听到的 是不再响的声音,说出的不合时宜的话。(堂·吉诃德:生活对梦想的 纠正;《儒林外史》迂腐子;孔乙己;天上的星星和地上的井)
艺术创作的不可预测性:绘画 听诗人朗诵:同情、同化 艺术欣赏的被动性
麻醉我们的能动力和反抗力;催眠;自我遗忘;见诗人之所见
审美感的强度
引起的直觉越丰富,美感越强
影响:
意识流文学:普鲁斯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笑
主题:
笑的作用:
纠正人们“不合社会”的行为,温柔的惩罚
柏格森(西方哲学史)
说完了基本观点我们来简要梳理一下几个思想观点之间的内在逻辑。
柏格森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因为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往往纯粹用理性来处理生命问题,这样不能真正的把握生命,提出建立新的形而上学,他从生命入手!柏格森哲学的核心内容——生命。
他提出生命冲动是生命形成和进化的动力。
他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时间,时间(也就是绵延)是柏格森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哲学是以绵延为根基建立起来的,绵延的核心也就是生命冲动。
而直觉又是认识和把握生命的手段和方法。
知觉是生命进化的结果,而记忆是其出现形式,知觉利用记忆来实践。
他认为道德和宗教都源于生命冲动但有服务于生命冲动的进化,所以他提出用“道德和宗教”来约束人类实践。
第八 章第二节直觉主义之尼采、柏格森
日神冲动——梦境——对现象和外观的迷 恋——造型艺术(如雕塑、荷马史诗) 酒神冲动——醉境——忘我状态——醉(毁 灭,酒神冲动)则表现为音乐
尼釆认为艺术不应是生命意志的清洗剂,而 应是权力意志的兴奋剂,通过富有感性色彩 和生命节奏的审美活动强化人们意志的追求、 点燃人们生命的欲火,身体本身所具有的感 官知觉能力在审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得到 了空前的强调。
尼采认为悲剧所给人的美感,是一种 “形而上的慰藉”。在悲剧中,个体毁灭 了,但是它使人们回到了世界生命的本体。 因为对于世界生命的本体来说,个体的不 断产生又不断的毁灭,正表现它生生不息 的、充沛的生命力,所以悲剧给人的美感 是痛苦和狂喜(喜悦)交融的迷狂状态。
讨论与思考
叔本华: 悲观主 义
尼采: 悲剧世 界观
第二节 尼采、柏格森、克罗齐
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 1844—1900 ),德国著名 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 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 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 西方现代社会, 主要作品 有《悲剧的诞生》、《查拉 图 斯 特 拉 如 是 说 》 、《权力意志 ——重估一切 价 值 的 尝 试 》 。
第三节 柏格森直觉主义
亨利· 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 主要著作 《时间与自由意志》 《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 《笑的研究》 《形而上学导论》 《创造的进化》
绵延说、记忆说
1、反对空间化了的时间观,主张真实的时 间观; 2、反对以空间来形容情感,指出情感是绵 延的; 3、记忆并不存在于大脑之中,而是存在于 宇宙与世界当中;
尼采的自传基本上是围绕着三个主题在探索: 我为什么这么智慧?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我 为什么写出了这么好的书?总之,他纳闷自 己的生活为什么这么幸福丰满?1889年, 他精神病发作,1900年尼采在魏玛市去世。
斯坦福哲学百科——伯格森(中英)
Bertrand Russell (who publishes an article entitled “The Philosophy in Bergson”in The Monist in 1912) objected that Bergson wants to turn us into bees with the notion of intuition. Russell also noted that any attempt at classifying Bergson would fail, as his philosophy cuts across all divisions, whether empiricist, realist or idealist (Soulez et Worms 2002, p. 124).罗素(他在1912年发表了《“伯格森哲学”中的一元论》为题的文章)反对伯格森,认为伯格森的直觉概念将人变成了蜜蜂。
罗素还指出,任何试图对伯格森哲学进行划分都是徒劳的,因为他的哲学跨越了所有领域,他既不是经验主义者,也不是唯识论者或理念论者。
(Soulez et Worms 2002, p. 124)Bergson published his reflections on Einstein as Duration and Simultaneity伯格森通过反思与爱因斯坦的辩论,出版了《共时性与历时性》一、多样性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ultiplicity has two fat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rgsonism and phenomenology (Deleuze, 1991, pp. 115–118). In phenomenology, the multiplicity of phenomena is always related to a unified consciousness. In Bergsonism, “the immediate data of consciousness”(les données immédiatesde la conscience) are a multiplicity.在20世纪多样性概念有两个主张:伯格森主义和现象学。
现代西方哲学课件:柏格森生命哲学
四、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启示 (一)催人奋发向上的哲学 (二)强调创造对人的重要意义 (三)什么是自由? (四)如何认识生命? (五)人在生存过程中无方向性吗?
二、时间性存在的人 (一)时间与人 “时间究竟是什么?谁能轻易概括地说明 它,能用言语表达出来?可是在谈话之中, 有什么比时间更常见、更熟悉呢?我们谈 到时间,当然了解,听别人谈时间,我们 也领会。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 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便茫然不解 了。” ————奥古斯丁
5.理智的方法是分析,习惯于用概念去分割对象; 直觉则注重于考察整体, 6.理智习惯于用明晰的语言、符号描述对象;直觉 却是模糊的,无法用语言、符号表达, 7.理智是受功利指使的,直觉是超功利的。 三、自我生成的人 (一)反对演化论 1.反目的论。 2.反机械论。 3.整个宇宙应该是在“日新月异”的状态中。 4.不要让生命成为手段。
一、引言 (一)法国哲学传统 理性的大哲学家笛卡尔、帕斯卡 感性的大哲学家卢梭、孟德斯鸠 柏格森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意义问题。人生的 意义由精神或心灵所决定,它与可计算的数 量或大小无关。 (二)思想背景 1.达尔文的进化论,柏格森表示怀疑。 2.唯物论与无神论,柏格森表示怀疑。
2.真正的自由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它是整个生命长期 绵延发展的一个环节。 3.只要有触媒,生命随时有自我突破的内在要求。 (四)记忆 1.机械的记忆 2.精神的记忆 3.人的生命有一种精神力量,可以把所经历的一切 加以转化、改变,变成对自己最有利的。
(五)直观 1.理智只适宜对付外在世界,而不能了解内 在的自我。 2.直觉是照亮生命冲动的灯。 3.理智倾向于静止和固定;直觉却专注于生 命和意识的运动本身; 4.理智使用固定的逻辑,追求因果与秩序; 直觉是非逻辑的,追求无秩序的绵延;
生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生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2011-06-18生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生命柏格森的生命哲学beautiful life!~~相信自己是优秀的,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一、柏格森的生平及哲学概况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界影响最大的人物,对现代哲学、科学、文学与宗教都有广泛的影响。
柏格森出身于一个音乐家的家庭,早年曾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毕业后一度在外省中学任教。
1889年出版第一部哲学著:作《意识的直接材料》(英译本名为《时间与自由意志》)使他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896年《物质与记忆》一书使他一举成名。
1900年至1924年任法国最高学府法兰西学院教授,在此期间发表了最著:名的《创造进化论》(1907),提出生命冲动的学说,途写了《笑的研究》(1900)和《形而上学导言》等著作。
柏格森对数学、心理学、文学和一般科学理论如达尔文进论、细胞学说等都比较熟悉,也研究过贝克莱、休谟以及英、法实证主义者的学说。
在任法兰西学院教授期间,他的讲课非常常成功,吸引了许多人包括巴黎的一些上流社会人物前去听讲,这使他声名大振,一度在法国出现"柏格森狂"。
1914年柏格森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2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2年他发表了《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至此他的哲学兴趣逐渐转向道德和宗教方面,他晚年接近天主教会,但并未正式成为天主教徒。
1941年:月4日他在巴黎去世,时年82岁。
柏格森哲学公开举起非理性的旗帜,围绕时间-生命问题,提出一系列与当时思想界的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相左的新见解。
这些见解既吸收、利用了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又试图超越科学和理性,达到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它以生命冲动为基石,以时间为本质,以直觉为方法,包罗与人有关的一切理论领域。
处在世纪之交,柏格森哲学同时具有两个思想时代的特征:一方面,他承诺了19世纪哲学家们研究的中心问题,仍致力于寻求绝对、实在和唯一不可辩驳的真理,而这个真理在他看来就是纯粹绵延的理论;他的《物质与记忆》一书专门讨论身心二元论,也表明他仍在寻求解决传统哲学问题方法。
柏格森哲学
S
柏格森记忆理论
四、两种记忆——机械记忆与纯粹记忆 熟记课文的例子?
机械记忆(习惯记忆): 1、形式上机械重复。 2、记忆的内容并非实在, 而是无意义的表象。 3、是心理学家、物理学家 们所研究的记忆,它必须 通过努力去建立起一种机 制,习惯记忆与我们的社 会生活密切相关。 4、遵循自然规律的指导, 它被努力所征服,并且依 靠我们的意志。 纯粹记忆(形象记忆): 1、是生活事件的记录,处 于绵延之流中。 2、是完美无缺的,是一种 真正的记忆。 3、哲学家们所研究的记忆 ,远离习惯、远离社会生 活,它是一种自动的机制 。 4、形象记忆是自发的,它 对形象的再现具有不确定 性
柏 格 森 的 哲 学 思 想
柏格森哲学架构
生命本质出 发:绵延
把握绵延的 方法:直觉
实现绵延过 程:记忆
目录
理智与直 觉 时间理论
记忆理论
两种道德 与宗教
柏格森 哲学
柏格森哲学的出发点 建 立 起 新 的 形 而 上 学
一、柏格森哲学的背景与立场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大都推崇理性,但是西方 哲学思潮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了重大转折, 非理性主义势力抬头,它的特点是既反对感性经验 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反对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 。它提倡一种神秘的、直觉的认识方法,即从人的 心理活动中的非理性成份如本能、直觉、意志、情 绪等出发,强调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对人的决定作用 ,主张回到无意识的本能的自我中去。 柏格森也认为旧形而上学不能正确把握生命的本 质,因此他从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着手开始他 的哲学。
6.生命哲学之柏格森
第六讲生命哲学之柏格森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前言生命哲学概述一、生命哲学的精神1.生命的本体论意义。
哲学思考只有服务于生命(生活)才是有价值的。
2.从存在到生成。
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是存在和本质,生命哲学的核心则是生成和创造。
二、生命哲学的准备1.叔本华的生命意志2.尼采的权力意志三、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1.柏格森:对机械论世界图景的反叛。
2.狄尔泰:对精神科学独特性的辩护。
3.齐美尔:从社会学角度丰富生命哲学。
四、生命哲学的影响舍勒、海德格尔和胡塞尔一、生命及其进化(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特点1.传统哲学的错误:把意识与物质混为一谈。
古代科学和哲学:把意识赋予物质,即“万物有灵论”。
近代科学和哲学:把思想同化为物体,把时间“客观化”为空间。
在柏格森看来,“把不占空间的东西非法地变为占空间的东西,把质量非法地变为数量”,“以抽象的时间代替具体的绵延”,构成了哲学上大多数错误的根源。
2.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使命:破除近代科学和哲学对人的生命、人的意识的“宰割”,维护人、人的意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维护人的自由。
(二)创造的进化1.生命和物质一样源始。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具有明显的进化论特征。
但他不满于达尔文“机械的”进化论,不认为生命出现之前宇宙中只存在所谓的原始物质,而生命是后来额外添加上去的东西。
相反,他认为“物质与生命是共存并互为依存的。
”2.生命冲动。
与物质共存的生命首先表现为一种“冲动”即“生命冲动”(vital impetus),它充溢于整个宇宙,并支配着进化过程。
进化的核心概念不是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而是生命冲动。
3.生命与意识。
生命是意识的同义词。
“我们称之为一般的意识,它应当与一般的生命是同外延的。
”所谓无生命物质就是“无意识的”。
“没有什么东西妨碍我将无意识的领域弄得特别宽广:我认为它不仅存在于心理生活中,而且还存在于一般的宇宙万物之中”。
无机物质由不变的部分构成,其特征是可重复性、非时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奥 古斯丁
• 时间不是外在的客观 物,时间是人的意识 的回忆、 思索和期 望。奥古斯丁提出时 间是心灵的延展。柏 格森的时间观与其十 分相似
ppt课件
• 牛顿的时间理论 中,人是没有地 位的。
• 康德认为时空是 先验的直观形式, 时间是内感官的 先天形式,空间 是外感官的先天 形式。
上 质,因此他从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着手开始他 的哲学。
上
学
学
ppt课件
4
二、把握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
(一)柏格森之前主要时间观回顾
•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 基于物体的运动, 离开运动无法谈时 间,离开时间无法 谈运动。同时他特 别强调人的感受, 没有人来感受时间 和运动似乎都无从 谈起。这一点似乎 与柏格森强调时间 是人的时间的观点 是一致的。
近代记忆观 11
柏格森记忆理论:物质—知觉—记忆
一、柏格森的“影像” ——“物质”只是理智发明的抽象概念 —— 世界是“影像”的集合
“我的感官向它们敞开时,所获得的就是这些形象;
我的感官关闭后,我就无法获得这些形象。所有这些
形象,其基本部分都遵循我称之为自然规律的永恒规
律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并且这些规律作为一种完善的
知觉点 S,P 平面上的各种形象
也就是各种物质通过 S 点使自
己不断地被知觉,而成为记忆
P ,而且被有序的排列在平面 AB
S
ppt课件
14
柏格森记忆理论
四、两种记忆——机械记忆与纯粹记忆 熟记课文的例子?
机械记忆(习惯记忆): 1、形式上机械重复。 2、记忆的内容并非实在, 而是无意义的表象。 3、是心理学家、物理学家 们所研究的记忆,它必须 通过努力去建立起一种机 制,习惯记忆与我们的社 会生活密切相关。 4、遵循自然规律的指导, 它被努力所征服,并且依 靠我们的意志。
柏
格
森
的
哲
学
思
想
ppt课件
1
柏格森哲学架构
生命本质出 发:绵延
把握绵延的 方法:直觉
ppt课件
实现绵延过 程:记忆
2
目录
理智与直 觉
记忆理论
时间理论
柏格森 哲学
两种道德 与宗教
ppt课件
3
柏格森哲学的出发点
建
改
立 造 一、柏格森哲学的背景与立场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以来大都推崇理性,但是西方
起 传 哲学思潮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发生了重大转折,
问柏题拉的图第一的次 “尝试回性忆解说答”。
奥古斯丁“上帝记 忆观”,光照说
• 一切真理都存在于 上帝之中,上帝是 一切真理之源,人 只有通过上帝真理 之光的照耀,才能 获得真理。但是要 获得真理,我们仍 是以上帝记忆为前 提的。ppt课件
• 洛克:“心 灵白 板”/“记 忆中并没有 天赋的观 念”/人的 心灵中的观 念只有两种, 即已知的记 忆和当下的 新知
绵延特点:
1.绵延是没有间断的连续性,是绝对的连续性 。在绵延中, 过去、现在、将来之间互相渗透、浑然一体。
2.绵延是纯性质的,无法度量。
3.绵延是方向不可预测的流动,这是一条无底的、无岸的
河流,柏格森认为,意识状态是不断流变的,是延续不断的,
是真正自由的。
ppt课件
8
直觉—把握绵延的方法
传统形而上学方法——理性的缺陷
知识,常常使我们能够预估这些形象,并能够预见其
中的每一个将要发生的变化,因为这些形象的未来表
现,肯定就包含在其现在的表现当中,不会增加任何
新的东西。”
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柏格森记忆理论:物质—知觉—记忆
二、有意识知觉与纯粹知觉
纯粹知觉——它只专注于当前,并通过放弃全
部记忆,获得了对材料的即刻观察力和瞬间观察力。 材料只是一种呈现的状态,呈现就是形象是客观真实 的。
新 非理性主义势力抬头,它的特点是既反对感性经验 在认识中的作用,也反对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
统
的 。它提倡一种神秘的、直觉的认识方法,即从人的 心理活动中的非理性成份如本能、直觉、意志、情
的
形 绪等出发,强调非理性的心理因素对人的决定作用
形
而 而 ,主张回到无意识的本能的自我中去。 柏格森也认为旧形而上学不能正确把握生命的本
零星的、 外在的
受功利支配
理性 科学
凝固的知觉, 稳固的概念
为支撑
分割法
ppt课件
9
直觉—把握绵延的方法
本体论
非功利, 生命冲动
直觉
移情、共 鸣、交融
的ppt课方件 法
认识 论
10
柏格森记忆理论的思想渊源
• 柏拉图的回忆 说是其分离理 念世界与现象 世界的一个关 键环节,虽然 其具有某种神 秘的宗教色彩, 但却是对“普 遍必然知识来 自何处”这一
有意识知觉—— “借助于我们当前感觉的
瞬间资料,我们又从自己以往的经验中选出上千个细
节,并把它们混合起来。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记忆
取代了我们的实际知觉,我们只要把为数不多的暗示
保留在实际知觉中,而仅仅把它们用作能使我们回忆
起先前形象的符号。” ppt课件
13
柏格森记忆理论:物质—知觉—记忆
三、记忆与绵延的关系
(2)真实的时间也不是 同质的,每一瞬间汇集 着整个过去之流,每一 瞬间都是新的、不可重 复的。
ppt课件
7
真正的时间是绵延,生命的本质也是绵延
——“纯绵延不是别的,而只是种种性质的陆续出现;这 些变化互相渗透,互相融化,没有清楚的轮廓,在彼此之 间不倾向于发生外在关系,又跟数目丝毫无关,纯绵延只 是纯粹的多样性。”
柏过格 程森,认在为 这, 个时 活间 生本 生身的在当来过这前个知说程图觉,中中点它,,,就时S平是间点面一的代A表B个三我代纯 个们表粹 环的我的 节流 (动 过 去、当前和未来)相互们渗的过透去协,调平在面一P起则代,表共将同要构成了 真正的时间,即绵延。被知觉以及未被知觉的全部事
A
B
物,我们的身体占据着当前的
ppt课件
纯粹记忆(形象记忆):
1、是生活事件的记录,处
于绵延之流中。
2、是完美无缺的,是一种
真正的记忆。
3、哲学家们所研究的记忆
,远离习惯、远离社会生
活,它是一种自动的机制
。
牛顿与康 德
5
(二)柏格森的时间观
物理的 时间
真正的 时间
ppt课件
6
两种时间的特点
物理时间: (1)由一系列同质可分的 片断组成。柏格森认为 物理时间类似于空间, 只具有间断性,没有连 续性
(2)这种时间是我们为了 实用的目的例如计时等 所杜撰出的抽象物,是 不真实的。
真正的时间: (1)真实的时间是不可 分的,在其中只有连续 不可分割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