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前哨淋巴结,即肿瘤淋巴回流过程中第一个受到肿瘤细胞侵犯的淋巴结门。
,这一淋巴结对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监视作用。
20世纪90年代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首次在乳腺癌治疗中应用,SLNB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避免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明显降低了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概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SLNB 现已成为临床上是否需要进行ALND的主要依据。
目前临床常用的前哨淋巴结示踪方法_91有放射免疫测定法 (RIA)和蓝染法,再通过冷冻切片或印片细胞学方法进行诊断。
虽然以上前哨淋巴结检测方法的成功率都达到70%以上,但两种方法各有弊端,若两者联合应用可使检查成功率明显提高。
同时,为防止假阴性结果的发生,临床医师应谨慎、细致地取出一组前哨淋巴结,而非单一的淋巴结,将假阴性率降至最低。
一项关于前哨淋巴结转移数目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性的研究归1显示,若 nI>4时(n表示活检的前哨淋巴结数目),仅有一枚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与SLNB 阴性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若 n<4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对于活检4枚或4枚以上前哨淋巴结且仅有一枚有肿瘤转移的患者,可以同SLNB阴性患者一样无需进行ALND。
因
此,SLNB需要临床医师熟练的技术,同时也有待开发更敏感的示踪方法。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1. 引言1.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的癌症。
每年有数十万女性被乳腺癌夺去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乳腺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且患者常常在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使得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及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癌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作为乳腺癌诊治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和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将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2. 正文2.1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或蓝染剂到乳腺癌部位,让其以淋巴管系统达到淋巴结引流区域。
当手术进行时,外科医生可以通过探测器或目视找到首次接受转移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
这种方法并非是盲目地切除整组淋巴结,而是选择性地检查前哨淋巴结。
如果前哨淋巴结未检测到癌细胞,那么其他淋巴结通常也不受累。
这一原理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淋巴清扫手术,同时避免了淋巴管反流导致的影响。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可以实现早期发现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灶,并减少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病情,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精准的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够有效地指导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2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诊断和治疗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诊治中起着重要作用。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通过注射示踪物质,找到首个接受乳腺癌细胞引流的淋巴结,对该淋巴结进行活检检查是否有癌细胞转移。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的基本概念。
前哨淋巴结是指肿瘤最首先引流的淋巴结,通常是位于肿瘤区域淋巴引流路径的第一个或几个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靛青等示踪物质标记肿瘤周围引流的前哨淋巴结,然后通过手术取出前哨淋巴结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以确定淋巴结有无转移,从而判断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而微转移检测则是利用一系列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实验方法对淋巴结组织进行详细的检测,以发现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从而及时发现肿瘤的转移情况。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明确了解乳腺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中,手术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往往是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来决定的。
对于未转移的乳腺癌,可以选择较为保守的手术方式,如乳腺保留手术或微创手术;而对于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包括全乳切除术和前哨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帮助医生明确了解病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微转移检测可以在非常早期发现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从而实现早期治疗和干预,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早期发现和治疗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对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影响非常大。
过去,很多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后,未能及时发现淋巴结微小转移病灶,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给患者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现在,通过微转移检测,可以提前发现微小的淋巴结转移病灶,及时进行靶向治疗或者综合治疗,有效预防肿瘤的转移和复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或者三阴性等不同分子生物学类型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还可以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癌,通常会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方案。
而通过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和微转移的检测结果,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生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和预后与淋巴结状态密切相关。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的出现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手段,其对临床诊治意义重大。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它使我们能够单独检测第一个被癌细胞侵犯的淋巴结而不是切除整个淋巴结区块。
这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外科手术的代价和风险,同时还能准确地确定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前哨淋巴结活检已经逐渐成为乳腺癌术后治疗的标准技术,减少了乳腺癌患者因高代价和高风险手术而被拒绝治疗的情况。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微转移的检测。
传统的淋巴结活检技术只能检测到淋巴结内的肿瘤组织,而无法检测到淋巴结周围的微小癌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微转移”。
然而,微转移可能会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学染色技术可以检测到微转移,这项技术在治疗后及时检测微转移,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准确的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避免大面积淋巴结切除,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和手术的代价。
检测微转移有助于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效地控制病情的进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此外,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还可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预测转移和预后。
总之,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乳腺癌治疗的个体化、精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探析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探析【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病理情况。
方法:将我院近年来(2020.1-2022.6)期间接收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20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患者采取临床病理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病理检验结果。
结果:分析检验后结果可见,患者主要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明显的乳房肿物或者包块、乳腺肿物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楚、活动度相对较差、周围有散在的钙化点、有供养血管、累及皮下淋巴管、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乳房皮肤或者胸大肌筋膜受侵。
结论: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病变后期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临床需加强对患者的病理检查,以确定患者疾病类型。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临床病理引言乳腺癌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多见于女性,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危急生命安全。
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其远期生存率明显更高于中晚期患者,因此,早期临床病理诊断十分关键。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是最常见的病理症状,可累及其他正常组织,同时也对手术治疗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还需加强对患者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帮助临床评估患者疾病治疗预后,在疾病手术治疗后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检验情况,详见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近年来(2020.1-2022.6)期间接收治疗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均为女性,20例,年龄区间为35-62岁,平均48.18±4.83岁;所有患者在病理检查前均已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并自愿加入;排除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疾病者;排除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无法配合临床检查者。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需要采取临床病理检查,检查方式为:常规麻醉后将2ml美蓝分四点注入乳腺肿块周围的皮肤下,常规游离皮瓣后分离脂肪与结缔组织,沿胸大肌外缘找到被染成蓝色的淋巴管,找出距离乳腺最近的蓝染淋巴结,切除后送检,将取出的病理组织按长轴剖开后进行病理检查,按照染色法进行检验。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分析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分析目的研究分析亚甲蓝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的方法。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4例,术前检查腋窝淋巴结(ALN)阴性,单独选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对SLN进行检测,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后,将ALN和SLN分别送病理检测,SLN检出率为96.3%,SLN 对ALN状况判断准确率为96.2%,假阴性率为7.7%,灵敏度为92.3%。
结论亚甲蓝对于判定SLN的准确率较高,并且能够简化乳腺癌手术术式,减轻患者负担,大为改善患者预后。
标签: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进行转移,肿瘤细胞经淋巴系统转移所必经的第一批淋巴结称之为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
所以,准确的前哨淋巴结检测对于确定乳腺癌分期、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
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发现SLN有较高的微转移率,对于有SLN微转移的患者,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指南建议行ALND[2]。
因此如何快速在术中检测SLN微转移,准确诊断SLN微转移,减少二次手术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4例,单独采用亚甲蓝进行检测SLN,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54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52.1±9.8)岁。
其中T1期患者36例,T2期患者18例;未绝经患者40例,绝经患者14例。
患者肿瘤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45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导管内癌3例,髓样癌2例。
将患侧乳腺有多个肿瘤者、术前行放化疗治疗者、患侧腋窝淋巴结既往行活检者排除。
1.2方法先将患者麻醉,然后分别于肿瘤周围皮下组织内3、6、9、12点及中心处各注射1%亚甲蓝1ml。
轻压注射部位约15min,使亚甲蓝能够充分地扩散开。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作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手段之一,其在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进行探讨。
1.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意义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常见的情况,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淋巴结状况是对其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的因素。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种通过显微镜下对患者最可能出现转移的淋巴结进行活检的手术方法,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从而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
(1)减少手术的创伤传统的乳腺癌手术中常常需要对大量淋巴结进行清扫,这不仅增加了手术的时间和创伤,还可能导致淋巴水肿等并发症。
而通过SLNB可以准确锁定前哨淋巴结,避免了对不必要的淋巴结进行清扫,减少了手术的创伤。
(2)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通过SLNB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后续治疗方案。
对于淋巴结未见转移的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放疗和化疗,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而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可以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微转移检测的意义微转移是指在肿瘤术前术后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病理改变,但是通过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仍然能够检测到的转移状况。
微转移检测主要通过免疫组化、PCR等方法进行,其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1)指导个体化治疗通过微转移的检测,可以发现一些患者早期可能未见明显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微转移检测阳性的患者中,可以选择更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更加积极地进行放疗和化疗,以减少微转移可能带来的复发风险。
(2)评估预后微转移的检测还可以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
一些研究表明,微转移的检测阳性与患者的疾病复发和生存率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微转移的检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术中应用OSNA技术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C .9 酶 、K 1 K 1 、 C .9阴性及 阳性质 控 、 巴结原倍 及 稀 淋
释样 本放 入 R . 0 S A A sy 行 扩 增 。O N D 1 i N sa 进 0 O SA 检测 的 (++) (+) 出现反 应抑 制结 果 被判 定 为 、 及
S N 阳性 。 L
12 2 O N . . S A检 测 ON S A检测 基 于逆 转 录一环 状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临床 资料 .
本文共 人 选 l3例乳 腺癌 患 者 , 1 均
介 导等 温扩 增 原 理 , 过 对 SN 中 C 一 通 L K1 9的 测定 , 快 速检 测大 于 0 2m 的转 移灶 。检 测 的 操作 人 员 . m 均参 加 一项 为期 2d的培 训 , 对 患 者 的淋 巴结 样 在
品进 行 检测前 , 已使用 S s e 司提供 的样本 通过 ym x公 了熟 练操 作测 试 。先用 L N A C试 剂 创 建 标 Y O MP B 准 曲 线 , 将 S N组 织 块 进 行 匀 浆 , 后 将 引 物 、 后 L 随
为女 性 , 年龄 2 8 9— 2岁 , 中位年 龄 4 7岁 。术 前均 病 理诊 断 明确 , 合 S N 符 L B适 应 证 并 自愿 接 受 S N L B。
其 中 , 润 性 导管 癌 6 浸 9例 , 润 性小 叶癌 1 浸 3例 , 导 管 内癌 7例 , 他类 型 2 其 8例 。按 照 山东 省肿 瘤 医 院 伦 理 委员会 批 准 的研 究 方 案 和 赫 尔辛 基 宣 言 , 每例 入 选 患者均 在 知情 同意 书上 签字 。先 前 曾接受 过新 辅 助化 疗 和 同侧腋 窝 手 术 的 患 者 , 本项 研 究 不 予 纳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检测及其意义
S N 如无转 移 , 论 上其 他 非 S N 亦 应 无 转 移 。 L 理 L
英 国 AL ANAC 试 验 l 、 大 利 米 兰 S 1 5 M _ 意 2 ] NB 8
常规 1 ~2张 HE切 片难 以发现 微小 转 移灶 , 增加 切 片数量 将提 高发 现转 移灶 的概 率 。本 院早 期对 5 O例 患 者的 1 0 个 经 常规病 理 检查 阴性 的 02 淋 巴 结 进 行 连 续 切 片 , 均 每 个 淋 巴 结 切 片 平 8 8张 , 果 发 现 1 结 O例 ( 0 ) 者 淋 巴 结 内存 在 2 患 微小 转移灶 , 连续 切 片 可 使 微小 转 移 灶 的检 出率 比常 规方 法 大 大 提 高 [ 。Vi e等 _ 发 现 当切 片 7 ] a l g
瘤 细 胞 或 最 大 直 径 不 超 过 0 2 mm 的 小 细 胞 簇 . (s l e u rc1 , ) 移 。 i a dtmo e1 I o t s TC 转 2 乳 腺 癌 S N 微 小 转 移 的 检 测 方 法 L
及其临床意义综 述如下 。 1 乳腺癌 S N及微 小转移 的概 念 L S N最 初 由 C b n s 1 7 L a a al 于 9 7年 提 出 , 解 1 从 剖学 角度讲是 指 收纳某 器官 或某 区域组 织 淋 巴液 的第一 站淋 巴结 , 临床 角 度讲 是 某 器 官 的某 一 从 部位原 发肿瘤 转移 的第一 站 区域淋 巴结 。具体 到 乳 腺癌 , 即为 乳 腺 癌 细 胞 转 移 的第 一 站 淋 巴结 ,
中华乳腺病杂志( 电子版) oo 21
笙 鲞 箜 塑
』! 旦!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准确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作为乳腺癌的重要诊治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与方法、在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微转移检测的意义、技术进展和前哨淋巴结活检与微转移检测的联合应用进行了讨论。
这些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不可忽视。
展望未来,在乳腺癌诊疗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更加精准化、个体化,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微转移检测、临床诊治意义、应用价值、技术进展、联合应用、结论、展望未来、乳腺癌诊疗、健康管理1. 引言1.1 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十分重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临床诊治旨在尽早确定病变性质、扩散程度和预后,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在于通过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
早期的诊断可以避免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效果。
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完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在于及时发现疾病、精准诊断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最终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通过前沿的技术和医疗手段,不断完善乳腺癌的诊治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1.2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作为乳腺癌诊治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的检测与处理——2006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年会热点述评
新资料。 由于 S B只检 出的一个或少数几个 S N N L,
其最大优点之一是 可以通过连 续切 片和/ 或抗 角蛋
白免疫 组化 方 法对该少 数 S N 进行 更 详 细 的分 析 ; L 其结果 之 一是 发现 了很 多常规 切 片、 E 色难 以发 H 染
作者单位 : 5 17济南 , 201 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 中心
2 1 微 小转 移灶 的活 性 .
的适 应症 也在 不 断扩 大。 当前 , 腺癌 S B研 究 的 乳 N
热 点 已转移 到 S N 微 转 移 的检 测 与处 理 。这 也 是 L
20 0 6年 圣 安东 尼 奥 乳 腺 癌 年 会 (A C )的三 大 重 SB S
点 内容 之 一。 1 S N微 小转 移 的定义 L
・
8・
基盘 电王题 )
! 互月
期 试刊 C i rat i( l t ncV ri ) hnJBes Ds Ee r i es n co o
。
F b r 0 7。No 2 e ma v 2 0 . Nhomakorabea・
专 家 论 坛 ・
乳 腺 癌 前 哨 淋 巴结 微 小 转 移 的 检 测 与 处 理 20 06年 圣 安 东 尼 奥 乳腺 癌 年 会 热 点 述 评
— —
王永 胜
目前 , 哨 淋 巴结 活 检 (ete oebos, 前 snnlnd ipy i S B 已经 成 为欧 美 国家 乳腺 癌 腋 窝分 期 的标 准 治 N ) 疗模 式 (tnado ae 。 循证 医 学 I、 s dr f r ) a c Ⅱ级 的证 据 表 明 S B可 以提供 准确 的腋 窝淋 巴结分 期 , 哨淋 N 前 巴结 (et e lm hnd ,L sni ly p oe SN)阴性 患者 S B替 代 n N 腋 清扫 术后腋 窝 复发 率 和 并 发 症很 低 ,N S B应 用 中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研究前哨淋巴结(SLN)的状态是评估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其在局部腋窝治疗方式上也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快速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新技术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SLN微转移被发现,其临床意义尚存争议,这为目前的治疗方式带来了诸多疑惑。
虽然当前较多的研究推荐SLN活检术(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但该建议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通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乳腺癌SLN微转移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微转移与TNM分期目前,SLNB是评估SLN状态的“金标准”,在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中能替代ALND,且比ALND产生的并发症更少。
国际范围内SLNB有不同范围的假阴性率[1-5],这与组织结构、肿瘤病理特征及操作技术等因素有关,尽管如此,但SLNB的应用才使得临床阴性SLN 中的微转移和孤立肿瘤细胞簇(ITC)被发现。
微转移即单个肿瘤细胞或微小孤立细胞簇经过淋巴管道系统转移至淋巴结,而这种转移影像学方法甚至常规病理检测不能检测到。
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早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6版TNM分期系统中就将微转移定义为最大直径为大于0.2~2mm的转移灶,而ITC定义为最大直径不超过0.2mm的转移灶。
除此之外,根据RT-PCR检测结果提出了pN0(mol-)和pN0(mol+)2个分类。
而在AJCC第7版TNM分期系统中,使用微米尺测量出SLN最大单个转移灶,根据其大小分为3种病理类型:宏转移、微转移和ITC。
宏转移指1个或多个最大转移灶最大直径大于2.0mm;微转移指单个最大转移灶最大直径在0.2~2.0mm或最大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大于200个;而ITC指最大转移灶最大直径小于0.2mm或该最大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小于200个。
在AJCC第7版TNM分期系统中,pNmi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检测到的微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和HE染色均检测不到的微转移定义为pN0[i-],而pN0[i+]指被免疫组织化学或HE染色检测到的ITC。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南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循证医学I级证据证实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一项腋窝准确分期的微创活检技术:SLNB可准确确定腋淋巴结状况,其替代腋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可使患者并发症显著降低,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阴性患者SLNB替代ALND腋窝复发率低,SLN 阴性患者可以免除ALND或腋窝放疗[1-3]。
乳腺癌SLNB的流程包括适应证的选择、示踪剂的注射和术前淋巴显像、术中SLN的检出、SLN的术中和术后病理、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SLN阳性患者的腋窝处理及SLN阴性替代ALND患者的术后随访等(图1)。
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1.1 多学科协作SLNB需要外科、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的多学科的团队协作,开展SLNB的医疗单位应该尽量具备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条件,上述科室应密切协作。
1.2 学习曲线完整的学习曲线对于提高SLNB成功率、降低SLNB假阴性率非常重要,开展SLNB替代ALND的医疗单位必须通过资料收集和结果分析以确保整个团队熟练掌握SLNB技术。
中国医生乳腺癌SLNB 学习曲线的研究正在进行中(CBCSG001b)。
目前,建议在采用SLNB 替代ALND前,应完成40例以上SLNB后直接行ALND,使SLNB 的成功率达到90%,假阴性率低于10%[4]。
1.3 知情同意患者在充分了解SLNB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假阴性率及相关的复发风险之后,自愿接受SLNB替代ALND。
2 SLNB指征SLNB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具体适应证见表l[5-7]。
随着乳腺癌SLNB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相对禁忌症已逐渐转化为适应证,2009年St.Gallen专家共识会支持除炎性乳腺癌以外的所有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作为SLNB的适应证[8]。
连续病理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价值评价
连续病理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价值评价摘要:目的评价连续病理切片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对100例患者的243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根据不同的间距行进行连续切片,并用HE染色。
通过乳腺癌前哨淋巴微转移和临床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原因相结合,以确定连续切片检测微转移的最合适距离。
结果在所有的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切片中,通过连续切片HE染色,发现当间距每隔100µ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逐渐降低,从8.1%降低到1.5%。
间距100µm,200µm和300µ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和400µm,500µm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并且通过研究表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类型,受体状况和HER-2、Ki-67表达均没有明显关联。
结论连续病理切片能够有效提高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关键词连续病理切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评价目前,活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可以一定程度上评价微转移的情况,但是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HE染色存在一定漏诊,因此需要去找更高效的方法提高检出率[1]。
连续切片能够使得医生通过多方面观察到淋巴结是否存在“微转移”,从而提高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诊断[2]。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100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进行连续切片,通过分析切片的检查结果,为以后的治疗提供更好地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对100例患者的243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根据不同的间距进行连续切片,并用HE染色。
1.2方法手术前15分钟注射5%亚甲蓝2到4毫升,手术前用巴德穿刺进行穿刺活检,向肿瘤周围的皮下组织进行注射。
手掌轻压10分钟后,从胸大肌外缘向脂肪芥蒂平行方向切开,看到蓝染的淋巴结之后,将淋巴结切开,用SLN单独标记进行检查。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是指乳腺癌引流的第一个淋巴结,一般为
肿瘤细胞最有可能转移至的淋巴结。
传统的淋巴结清扫手术需要切除多个淋巴结,不仅操
作复杂,还容易导致淋巴水肿等副作用。
而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以仅切除一个或少数
几个淋巴结,大大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前哨淋巴结的检测通常通过显像与探针技术来完成,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是放射性标
记显像与蓝染色技术。
在手术前,医生会给患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或靛青染料,然后通过
核素显像或肉眼观察染色情况来确定前哨淋巴结的位置。
手术时,医生会根据显像结果找
到前哨淋巴结,并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
如果前哨淋巴结无转移,则意味着其他淋巴结也
十分可能无转移,可以避免切除多余淋巴结。
而如果前哨淋巴结有转移,则需要进一步进
行淋巴结清扫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带来了许多优势。
它能够减少淋巴结清扫手术的范围,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由于切除淋巴结数量减少,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利于制定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
评估预后。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操作要求高,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
够熟练地完成该手术。
某些患者的淋巴系统异常,可能导致显像无法准确显示前哨淋巴结
位置。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有时难以准确判断淋巴
结转移情况。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在乳腺癌诊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然后详细解释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微转移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接着探讨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总结了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的重要性,展望了它们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前景,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在乳腺癌临床诊治中的意义,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微转移检测、临床诊治、流行病学、原理、方法、技术发展、应用、作用、临床意义、重要性、前景、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前言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能够有效地评估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帮助医生进行精准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生存率。
而微转移检测技术则可以检测到微小的转移瘤细胞,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将结合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原理与方法、微转移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方法。
1.2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位。
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作为目前乳腺癌临床诊治的重要手段,对于指导乳腺癌治疗方案、评估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治疗还是对于晚期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都能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争议,因此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优化乳腺癌诊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连续切片病理检查测定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小转移158例分析
6 2・
23 年 8 第 2 第 2期 C i J h r m e uz(l t,cVro) A (8 1 月 卷 hn ( e cG nSr Ee rt e i . P co i sn
2O. o2 N . 18 V l . o 3 2
.
基 层 园 地 .
连续 切 片病 理 检查测 定 乳 腺癌前 哨淋 巴结 微小 转 移 18例 分析 5
怀 疑 有 多 中心 灶 , 远 处 有 转 移 或 曾经 接 受 过 手 术 治 疗 术 后 及 复发和妊娠期乳腺癌者未包括其 内。
二 、 法 方
法; 放射性同位素法 ; 以及两种方 法联合使用 。在 本研究 中, 我们 考虑 到专利 蓝 较放射 性 同位 素具 有成 本低 廉 , 备简 制 单, 使用 方便 , 以及蓝 染淋 巴结 易 于识别 、 毒副 作用 等优 无 点, 利于临床 推广使 用 , 而应 用 了专利 蓝 ( a n le 对 故 Pt t u ) a b 1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 了前哨淋 巴结 的定 位和 活检 ,L 5 S N的
意义… 。前 哨淋 巴结 ( I 可 以代表腋 窝淋 巴结 的转移状 S N)
况, 因此检测 S N的微小转移即可达到检测腋窝全部淋 巴结 L 的 目的。我们应用连续切 片方法检 测 S I N中的微小 转移情 况, 探讨检测乳腺癌 S N微小转移的有效手段 。 L
讨
论
有资料表明, l 乳腺癌经组织学证实 的腋窝淋 巴结总转 Ta 移率为 39 .%。很 然 , 对于这一部分的乳腺癌患者行 常规 的 AN L D是不合理的… 。近年来 国内外的研究显示 ,L SN能够 准
及 时 准 确 发 现 微 小 转 移 提 供 了 可 能 , 而 能 够 更 准 确 的 进 行 从 病 理 分 期 , 导 临床 治 疗 。 指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美蓝法示踪和定位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并探索常规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判断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灶的价值。
【方法】 66例乳腺癌患者,用美蓝示踪行SLNB,对SLN及腋窝淋巴结进行HE染色;随机选取40例SLN 进一步行细胞角蛋白19的IHC染色及RT-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对SLN微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准确率及假阴性率的差异。
【结果】 66例中,美蓝示踪成功检出63例,检出率达%。
IHC与RT-PCR比较无差异,而与HE比较差异有显着性。
【结论】美蓝法SLNB也有很高的检出率,由于常规病理检查对微转移的诊断率低,结合IHC及RT-PCR 检测能则有效判断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状态,提高SLN中微转移的检出率,降低假阴性率。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CK19;乳腺癌Clinical Value of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and Detection of Micrometastasis in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ility that methylene blue being used on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 in breast cancer and the value of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nd RT-PCR in judging micrometastasis in sentinel lymph node (SLN).【Methods】Sixty-six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ere injected methylene blue to detect the axillary SLN. The SLN and axillary lymph node were examined with HE staining. Random 40 cases were evaluated with IHC examination of cytokine 19 (CK 19) and RT-PCR.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false-negative ratio of HE staining, IHC examination and RT-PCR were compared to see if they hadany discrepancy. 【Result】 SLN were successfully identified in 63 (%) of 66 patients. IHC had no discrepancy compared with RT-PCR in the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false-negative ratio, but it had obvious discrepancy with HE staining.【Conclusion】 Methylene blue can be used on the SLNB in breast cancer successfully. Since the sensitivity of HE staining was low,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IHC and RT-PCR would evaluate the micrometastasis more effectively,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estimate of metastasis in SLN, and reduce the false-negative ratio.Key words: 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immunohistochemistry; RT-PCR; cytokine 19; breast cancer目前的研究证实,对腋窝淋巴结转移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不能提高其总体生存率和延长无病生存期[1],其术后的并发症也一直是临床外科治疗的一大难题。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郑雄伟;林贤东;陈刚;陆丽莉;翁秀琴;应敏刚;叶韵彬【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05(21)3【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和SLN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乳腺癌患者行术前Y探测仪SLN定位,用RT-PCR法检测SLN中CK19 mRNA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SLN定位成功率为97%,RT-PCR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规病检阴性的38例淋巴结中,RT-PCR法检出8例有微转移.同时乳腺癌转移组与微转移组患者在肿物大小与淋巴管浸润上有相似性,而同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CR 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RT-PCR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同时也证明RT-PCR法是可靠的,SLN微转移有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总页数】3页(P266-268)【作者】郑雄伟;林贤东;陈刚;陆丽莉;翁秀琴;应敏刚;叶韵彬【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外科,福州,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研究室,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733.4【相关文献】1.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申阳;唐朝晖;江拥军;和志晖2.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术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J], 席晨辉;贺青卿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术中快速检测的临床意义 [J], 王亚兵;洪书剑;武健;吴佩;徐国强;张帆4.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对保乳治疗的预后判断价值 [J], 吴新红;马彪;何建平;许娟;冯尧军;潘翠萍5.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分子检测及临床意义 [J], 林贤东;郑雄伟;张红;力超;陈刚;翁秀琴;应敏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
表 1 各种方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效率
检测方法
n
检出 SL N 转移例数
检出率/ %
灵敏度
常规病理检查
38
18
连续切片 H2E 染色
该技术应用于临床 ,即可对 SL N 无转移的患者不再 进行腋窝清扫[5 ] 。 目前定位 SL N 的方法主要有放射性同位素示 踪法 、染料示踪法 ,以及以上两种方法的联用 。相 比而言 ,同位素法定位准确 、术中费时少 、操作简 单 、检出率高[2 ,5] ;而同位素与染料联用的方法虽然 可以在γ 探测仪定位的基础上以肉眼直观辨认 SL N ,但提高了成本 、耗时较长 ,对于熟练的手术者 而言并未显著提高 SL N 的检出率 。染料示踪法虽 然成本较低 ,但是检出率较低 ,假阴性率较高[6] 。笔
1 对象和方法
1. 1 临床资料 41 例乳腺癌系 2003 年 1 月 ~ 2005 年 7 月收治的部分病例 ,均为女性 ,年龄 (50 ± 11. 8) 岁 (26~73 岁) 。8 例病人入院前已行乳腺肿 块切除活检确诊 ,其余病例入院后行空芯针穿刺活 检确诊 。所有病例临床体检均未发现腋窝淋巴结 转移 ,既往无腋部手术史 ,无术前化疗 、放疗史 。肿 瘤大小 : T1 期 14 例 , T2 期 24 例 , T3 期 3 例 。肿瘤 部位 :左侧 23 例 ,右侧 18 例 ;外上象限 21 例 ,外下 象限 8 例 ,内上象限 2 例 ,内下象限 2 例 ,乳晕区 8 例 。病理学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 28 例 ,髓样癌 6 例 , 浸润性小叶癌 2 例 ,小管癌 2 例 ,黏液腺癌和乳头状 癌各 1 例 ,混合型癌 1 例 (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 叶癌混合) 。 1. 2 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 Tc299m 标记硫胶体
252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 年 5 月 第 40 卷第 3 期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郭雯珲1 , 王 川1 , 郑朝辉1 , 郑宇辉2 , 杨映红2 , 卢辉山1
摘要 : 目的 探讨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 SL N) 微转移的有效手段 。 方法 以99m Tc 标记的硫胶体作为 前哨淋巴结示踪剂 ,使用γ探测仪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 ,对 41 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 活检 ( SL NB) 。收集常规病理检查无转移的 SL N 行多层次连续切片 ,分别行 H2E 染色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 结果 39 例乳腺癌检出 SL N ,SL N 检出成功率为 95. 1 %(39/ 41 例) 。在常规病理学检查 SL N 无转移的 20 例中 ,连续切片 H2E 染色发现 4 例 SL N 微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 7 例 SL N 微小转移癌 。连续切片免疫 组织化学染色对 SL N 微转移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病理学检查 ( P < 0. 05) 。 结论 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 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 ,可提高 SL NB 的准确性 。
参考文献 :
[ 1 ] Klevesat h MB ,Bobrow L G ,Pinder SE. The value of immuno2
254
者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对 41 例乳腺癌患者进 行 SL N 定位活检 ,成功率达 95. 1 % ,符合进行 SL2 NB 的要求 。 文献报道 ,约 9 %~30 %乳腺癌腋淋巴结存在 常规病理检查无法检测到的微转移灶[7] 。相对于常 规病理学 H2E 染色而言 ,连续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 T2PCR) 等技术能提 高对 SL N 微小转移癌的检出率[1 ,8210 ] 。但 R T2PCR 技术的操作繁琐 、耗时 、成本高 ,并且具有较高的假 阳性率 ,不适用于临床 。 笔者的结果显示 ,常规病理 H2E 染色对淋巴结 微转移癌的检出率低 ,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 。多层 次连续切片技术可有效发现淋巴结中存在的“微转 移癌”或巢状分布的“孤立肿瘤细胞群”,大大提高 了诊断准确性 ,但与前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考虑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对连续切片进行细胞角 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进一步检测出分散于淋 巴细胞间的少数癌细胞 ,该方法对 SL N 微转移癌的 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病理 H2E 染色 ( P < 0. 05) ,使 SL NB 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得以较大程度的提高 。笔 者认为 ,对 SL N 行多层次连续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 ,是一种检测 SL N 微转移癌的可靠方法 ,可以 提高 SL NB 的准确率 。
38
22
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8
25
47. 4 57. 9 65. 8 ☆
90. 0 100. 0 100. 0
SL N :前哨淋巴结 ; SL NB :前哨淋巴结活检. 与常规病理检查比较 , ☆: P < 0. 05.
SL NB 效率/ % 假阴性 特异性
10. 0
100. 0
0
100. 0
郭雯珲等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253
mm 者为“孤立肿瘤细胞群”。 1. 4 统计学处理 参照文献[ 2 ]的评价标准计算 :
SL N 检出成功率 = (SL N 检出例数 ÷实验病人的总数) ×100 % 准确性 = ( SL N 真阴性与真阳性例数之和 ÷SL N 活检 成功的总例数) ×100 % 灵 敏 度 = ( SL N 阳 性 例 数 ÷腋 窝 淋 巴 结 转 移 例 数) ×100 % 假阴性率 = ( SL N 假阴性例数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例 数) ×100 % 特异性 = [ SL N 真阴性例数 ÷( SL N 阴性例数 + SL N 假 阳性例数) ] ×100 %
关键词 : 乳腺肿瘤 ; 淋巴结 ; 淋巴转移 ; 免疫组织化学 中图分类号 : R737.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224194 (2006) 0320252203
长期以来 ,腋窝淋巴结清扫 ( AL ND) 一直是乳 腺癌手术的常规组成部分 ,但是 AL ND 所带来的诸 如上肢淋巴水肿 、肩关节活动障碍 、疼痛等一系列 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 10 余年来 , 前哨淋巴结活检 ( SL NB) 的应用研究已成为乳腺癌 治疗领域的“热点”,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替代传 统 AL ND 的趋势[122] 。笔者用核素法定位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 SL N) ,以多层次连续切片 、免疫组织化 学染色等方法检测 SL N 中微转移情况 ,探讨检测乳 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手段 。
收稿日期 : 2006202216 修回日期 : 2006204220 基金项目 : 福建省科技项目基金资助 (2003D08) 作者单位 : 福建医科大学 协和临床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 , 福州
350001 1. 肿瘤科 ;2. 病理科 , 作者简介 : 郭雯珲 (1979~) ,男 ,福建医科大学 2003 级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 王 川
乳区 SL NB ,切除的 SL N 行常规 H2E 染色和连续 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未发现转移癌 (图 1) 。 38 例行腋窝部 SL NB ,各种病理学方法检测腋 窝 SL N 转移的有效性见表 1 。术后常规病理检查 SL N 转移 18 例 , SL N 无转移 、但非 SL N 转移 2 例 ( SL N 假阴性) ;连续切片 H2E 染色结果显示 ,常规 病理检查假阴性的 2 例 SL N 中均发现微转移癌 ,并 在其余 18 例阴性 SL N 中发现 2 例巢状分布的“孤 立肿瘤细胞群”。IHC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了上 述 H2E 染色结果 ,并在另 3 例 SL N 中发现少量癌 细胞分散于淋巴细胞间 (其对应连续切片 H2E 染色 未发现明显异常) 。41 例共检出 SL N 转移 25 例 , 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检测效率明显高于 常规病理检查 ( P < 0. 05)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 SP 法 。抗人细胞角蛋 白单克隆抗体 A E1/ A E3 、S2P 染色试剂盒 ,DAB 显 色试剂盒等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 司 ,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每批染色均设 立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光镜下见细胞膜及细胞 质呈棕黄色判定为阳性染色 。参照文献[1] ,在显微 镜下测量淋巴结内癌细胞巢直径 > 2 mm 者判定为 “转移”,直径 0. 2~2 mm 者为“微转移”,直径 < 0. 2
0
100. 0
准确率 94. 7 100. 0 100. 0
3 讨 论
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率的提高 、综合治疗手段 的长足进步以及治疗理念的更新 ,AL ND 在乳腺癌 治疗方面的意义越来越小 ,它在肿瘤分期和预后判 断方面的价值超过其治疗价值[3] 。近年来国内外的 研究显示 ,乳腺癌 SL NB 能够准确评估区域淋巴结 状态[122] ,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传统的 AL ND ,而且 并未增加腋窝复发的风险[224] 。因而有学者认为当 SL NB 的成功率 > 95 %、假阴性率 < 5 %时 ,可以将
(99m Tc2硫胶体) 药 盒为 北京 师宏 药物 研制 中心 产 品 ,胶体颗粒大小 50~200 nm ,按药盒说明书操作 法进行标记 。Neo22000 型手持式γ 探测仪 (美国 J o hnso n & J o hnso n Medival 公司) 。
术前 14~19 h 于乳腺肿瘤周围或原肿块活检 腔周 围 3 , 6 , 9 , 12 点 处 乳 腺 组 织 内 注 射 示 踪 剂99m Tc2硫胶体 ,注射体积为每注射点 0. 5 mL (放 射性活度 9. 25 MBq) 。术前 0. 5 h 于核医学科行患 侧乳腺及周围区域淋巴显像 ,确定放射性“热点”, 初步判定 SL N 的部位和数目 ;并以手持式γ探测仪 于体表探测并标记 SL N 位置 。病人入手术室全麻 。 取患侧腋窝定位处小切口 ,以手持式γ探测仪寻找 放射性浓聚的 SL N ,予以切除并单独送病理检查 。 缝合腋窝部切口 。随后按常规实施进一步手术 :乳 腺癌根治术 2 例 ,改良根治术 29 例 ,肿瘤局部扩大 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 10 例 。内乳区 SL NB 于完成 改良根治术后实施 。 1. 3 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对所有 SL N 及 腋窝淋巴结均行常规 H2E 染色检查 。收集常规病 理检查 SL N 无转移的病例 ,对其 SL N 重新切片 ,每 间隔 200μm 连续切片 2 张 ,分别行 H2E 染色和免 疫组织化学染色 。每个淋巴结分别切取 3 个层面 , 共 6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