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治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前哨淋巴结活检是指通过注射示踪剂来定位肿瘤引流淋巴结,然后在手术中切除这一淋巴结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个方法可以减少淋巴结切除的数量,避免了常规切除淋巴结所带来的术后并发症,节省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康复时间。
前哨淋巴结活检还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淋巴结转移信息,指导乳腺癌的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实际上,前哨淋巴结活检已经成为乳腺癌手术的标准程序。
微转移是指极早期的淋巴结转移,这些转移往往无法被肉眼观察或常规病理学检查发现。
但它们在乳腺癌的预后和治疗方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微转移检测,可以对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制定更精细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那些有微转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或内分泌治疗,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对于没有发现微转移的患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减少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的负担。
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微转移检测的临床诊治意义不仅限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它们也适用于乳腺癌的分期、预后评估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和微转移检测,可以了解病情的进展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美蓝法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临床意义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美蓝法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美蓝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75例,取1%美蓝4ml注射于肿瘤周围后行SLNB,然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结果:前哨淋巴结(SLN)检出成功率为100.0%(75/75):准确率为97.3%(73/75),灵敏度为97.2%(36/37),假阴性率为2.7%(1/37)。
发生并发症4例(5.4%),经随访患者均无腋窝淋巴结复发和远处转移。
结论:美蓝作为指示剂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价格低廉、简便易行,但长期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尚需进一步探讨和证实。
标签:美蓝;前哨淋巴结;乳腺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是评价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指标。
常规手术需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v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但是ALND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尚无良好的防治方法,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是国内外临床治疗上的一大难题。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可以对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准确的分期。
随着SLNB研究不断深入。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正接受挑战。
因此,笔者采用美蓝作为指示剂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来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治疗乳腺癌患者75例,患者均为女性。
本组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38岁;其中,左侧46例,右侧29例;原发肿瘤位于外上象限36例(48.0%),内上象限16例(21.3%),外下象限9例(12.0%),内下象限3例(4.0%),中央区11例(14.7%);病理学诊断:浸润性导管癌63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黏液腺癌2例,单纯癌3例。
1.2SLNB方法质量分数1%美蓝(亚甲蓝,methylthionium)由北京永康制药厂生产。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 18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规范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原则上在三级医院开展。
(三)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乳腺肿瘤外科诊疗科目及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1.乳腺肿瘤外科( 1 )开展乳腺肿瘤临床诊疗工作 8 年以上,床位不少于 50 张。
( 2 )可独立完成乳腺肿瘤手术,每年完成各类乳腺肿瘤手术量不少于 200 例,其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 50 例以上。
2.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手术室。
( 1 )有至少 1 间手术室达到 I 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100 级层流、周边区 1000 级)。
( 2 )手术室使用面积 30 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
( 3 )配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满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需要的示踪剂,包括蓝染试剂和核素示踪剂。
( 4 )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γ线探测仪。
3.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四)设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影像科、核医学科、病理科的多学科的团队协作,具备全身合并症、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五)具有专业乳腺肿瘤外科医师队伍,其中包括至少 2 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二、人员基本要求(一)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的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
2.有 5 年以上乳腺肿瘤外科(或者 8 年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规范及管理基本要求(一)严格遵守乳腺癌的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脑 白 质 疏 松 (leukoaraiosis,LA),是 一 个 影 像 学 诊断术 语,由 加 拿 大 神 经 病 学 家 Hachinski于 1987 年首先提出,用以描 述 脑 室 周 围 及 半 卵 圆 中 心 区 脑 白质的斑片状或 斑 点 状 改 变[1]。CT 表 现 为 边 界 不 清的低密度灶,MRI 表 现 为 边 界 不 清 的 T1 加 权 为 等 、低 信 号 ,T2 加 权 高 信 号 。 众 多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脑 白 质 疏 松 和 认 知 功 能 损 害 、步 态 及 平 衡 能 力 损 害 、情 绪改变和抑郁症、尿失禁、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等 [2] 临 床表现有关。脑白质疏松是发生卒中的独立预测因 素之一,伴严重脑白 质 疏 松 的 首 次 发 生 梗 死 者 再 次 发 生 卒 中 的 风 险 高 于 无 或 伴 轻 度 脑 白 质 疏 松 者 。 [3] 缺血性脑 白 质 疏 松 是 脑 白 质 疏 松 的 最 常 见 的 的 类 型 ,目 前 认 为 它 属 于 脑 小 血 管 病 变 的 一 种 特 殊 类 型 , 本病与年龄、高血 压、炎 症、遗 传 等 危 险 因 素 密 切 相 关。本文针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应蛋 白(hs-CRP)在 缺 血 性 脑 白 质 疏 松 患 者 的 诊 断 意 义 进行相关分析。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研 究 对 象
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状况评估中的价值
淋 巴结 活检 的成 功率 、假 阴性 率 、灵 敏度 、特异 性 、精确 性 、阳性 预测值 、阴性预测 值分 别是
n o du a tc e tea y Hun houn ,Xn uig u Y. eat n o rat ug r, ea j v n h moh rp ag C ag ag igb yn ,L i D p r t fBes S re me y
Na y n u rHapi l n a g T mo s t ,Na y n n n 4 3 0 a n a g He a 7 0 0 C re p n ig a t o :Hu n h o u g,E i:h a g h o u n @1 6 c r o r s o d n uh r ag C ag a n mal u n c a g a g 2 .o n
前 哨 淋 巴结 活 检 对 乳 腺 癌 新 辅 助 化 疗 后 哨淋 巴结活检 在乳腺 癌新 辅助 化疗后 的临床应 用价值 。方法 选择 【 要】 目的 摘
我 院 20 0 7年 9月至 2 1 0 0年 1 月期 间收治的 4 1 6例 Ⅱ、 Ⅲ期乳腺癌 患者 , 接受新 辅助化疗后 超声检
9 . 3 %,63 10 9.%, 0 9.%。 3 %,. 9.%.0%,77 1 %,41 结论 5 7 0
参 考价值 。
前 哨淋 巴结 活检结合 超声 可 以较 准确 的
评 价新辅 助化疗 后乳腺 癌 的腋 窝淋 巴结状态 ,对 于决 定患 者是 否需要 行腋 窝淋 巴结 清扫有 一定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指导腋窝淋巴结清扫
・6 7 ・ 7
乳腺 癌 前 哨 淋 巴结 活 指 导 腋 窝 淋 巴结 清 扫 检
刘瑾琨 于志强 伍建春 佟建蒙 王先明(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三科 广东 深圳 5 83 ) 10 5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L B 对乳腺癌腋 窝淋巴结( L ) SN ) A N 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 , 为指导乳腺癌患
bfr p rtnad1 m tyeebu m tt oe a net t tesi f acroai eoeics nuigf r o t to . eoeoeai % ehln le l(oa d s)w si ce i o h kno n e lctnbfr i o sn u —pi h d o n 2 l j dn c o n i o n me
【 bt c】 O jc v T u y h i c l n n l m h o e i s( L B tpei ia m h o e e s s . o d A s at r be i t e o t ecn a v u o s t e l p d o y S N )o r c a lr l p d m t t i S — s d t li la e fe i y n bp d txlyy n aa s a
者是 否行腋 窝淋 巴结清扫( L D 提供科 学依 据。方法 AN ) 20 2 0 0 5~ 0 8年本院手术治 疗的乳腺 癌患者 3 6例 患者, 用术 采
前 2h注射 M锝 一右旋糖苷 ( c x 1ml M T —d ) 于肿瘤周 围腺体 内和术 中 1 %亚 甲蓝 2m ( l 总剂 量) 四点法 注射 于肿瘤 覆盖皮肤之皮 内, 中前哨淋 巴结 活检 , 术 随后行 包括 A N L D的不 同方式的根除术 。所有 前哨淋 巴结 ( L 术 中冷冻病理 S N)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乳腺外科的又一个里程碑
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准确性已达95~98% 其中,前哨淋巴结阳性预测率:100% 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0~13%
大样本随机研究证实了同样的结论
腋窝阳性率
随机研究 病例 数 假阴性率 ALND SLNB 准确性
ALMANAC
NSABPB-32 SNB185
1 031
5 260 516
23
26 32.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乳腺外科的又一次"革命"
背景
自1894年Halsted开创乳腺癌根治术以来,腋窝淋巴结清 扫术(ALND)一直是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处理的一 个重要规范。这不仅使乳腺癌患者腋窝受到了很好的控制, 同时改善生存( 获益5.4%),也为术后患者的辅助治疗 提供了依据; 但是该术式也有局限性: 1)并发症: 患肢水肿、肩关节运动障碍、前臂内侧麻木、疼痛 2)对腋窝淋巴结阴性(70%)的患者, ALND无治疗作用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发展历程(国内)
始于2001年,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上海复旦大学—沈坤炜 CBCSG-001 王永胜牵头
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结果
20世纪90年代10年间的多个研究已证实:乳 腺前哨淋巴结确实是存在的。 假阴性率(漏诊率)波动在0~8%。
贴图vp192
SLN预测腋窝淋巴结的有效性
腋淋巴结转移规律
Veronesi: 单独Ⅱ组 1.2%
单独Ⅲ组 0.4%
Pigott: Ⅰ组(-), Ⅱ、 Ⅲ组(+) 2.5%
Ⅰ、Ⅱ组(-),Ⅲ组(+)
1.4%
乳腺前哨淋巴结
绝大部分存在于腋窝淋巴结外侧组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目前探测前哨淋巴结并进行定位有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如果合起来用,其准淋巴结,通过伽玛探测系统来定位前哨淋巴结;第二种方法:是用注射蓝色染料来标记前哨淋巴结,手术医生通过肉眼观测前哨淋巴结具有紧固的病理性结节状态,同时又有蓝染特征来定位前哨淋巴结。
现在我们通过一个乳腺癌病例来演示一个标准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全过程。
这是一个52岁的妇女,经过B超等确诊患有右侧乳腺癌,肿块大小约12mm,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第一步:准备好放射性同位素药物。
药物的全名叫99Tc硫化锑胶体,这种药物由两部分组成:99Tc是半衰期为6小时的同位素标定物,硫化锑胶体是标定物的载体,两者合成具有放射性的胶体颗粒。
实验表明目前临床所使用的这种胶体化合物的分子量最适合淋巴引流及筛滤过程。
临床应用证明这一种药物具有很多优点,在操作时只需要注射极少量的药物,同时在人体内滞留的时间不长,比较容易标定放射活度,药物的制作需要受过专业培训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药理师来完成。
药理师制作出来的母液平均分配到4个注射器里,母液的放射性活度需要在核医学科测量好,同时检测放射性同位素胶体药物的ph值,以上工作完成以后进行下一个操作。
第二步:环肿瘤周围四等分点注射放射性药物。
首先可以用触诊的方法来确定肿瘤的位置,也可以放一个别针在体表,通过拍片子来确定肿瘤的方位,然后注射放射性药物。
因为药物的放射性非常弱,因此,从制作到注射的整个过程遵循一般性药物的操作原则,操作者不需要特殊的防护。
同样,对病人也没有任何损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注射放射性药物的过程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步骤。
前哨淋巴结探测的准确率主要取决于这个步骤。
第三步:进行闪烁照相并拍片。
这一步的目的是通过连续闪烁照相来跟踪99Tc胶体颗粒在淋巴引流的生理学过程,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其次通过片子可以找到前哨淋巴结在体表的投影位置并做好标记,这对于指导医生手术是很有好处的。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1)PPT课件
精选ppt
29
4.2影响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的 因素
出现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 ( 1 ) 淋巴结微转移,指肿瘤细胞以单个细胞或以微小细胞
团的形式转移至淋巴结而常规病理及影像学检测不到的转 移,常无临床表现。
( 2 ) 癌栓堵塞淋巴管,示踪剂无法到达并聚集于SLN 。 ( 3 ) 腋窝淋巴结存在着1.3% 跳跃转移的可能性,这意味着
精选ppt
43
8 SLN不同转移类型的预后意义及腋 窝处理
(1)宏转移: 定义:淋巴结内存在一个以上>2 mm肿瘤病灶、
其他阳性的转移淋巴结至少微转移;仅有ITC的 淋巴结不作为pN分期阳性淋巴结,但应另外记录 为ITC。 约50%的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SLN)阳性。 ALND是标准治疗,特别是通过ALND进一步获 得的预后资料将改变治疗决策。如果预后资料不 改变治疗决策,且患者拒绝进一步腋窝手术,则 腋窝放疗可以作为替代治疗。
精选ppt
8
1 开展SLNB的必要条件
1.3 知情同意 患者在充分了解SLNB较高的成功率和较
低的假阴性率及相关的复发风险之后,自 愿接受SLNB替代ALND。
精选ppt
9
2 SLNB指征
SLNB是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手段, 具体适应证见下图。随着乳腺癌SLNB研究 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相对禁忌症已逐 渐转化为适应证,2009年St.Gallen专家共识 会支持除炎性乳腺癌以外的所有临床腋淋 巴结阴性乳腺癌作为SLNB的适应证。
等。国外较多采用专利蓝,而国内则多用 亚甲蓝。相关文献报道专利蓝和亚甲蓝在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准确度、敏感 度和假阴性率等预测指标无显著差异。
3.1.2核素示踪剂 精选ppt
《2024年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常见示踪剂的对比观察及简化手术方法的研究》范文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常见示踪剂的对比观察及简化手术方法的研究》篇一一、引言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前哨淋巴结(SLN)活检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评估淋巴转移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本文旨在对比观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常见示踪剂的效用,并探讨简化手术方法,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二、常见示踪剂的对比观察1. 示踪剂种类及原理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常见的示踪剂包括蓝染料、放射性核素及近红外线荧光染料等。
蓝染料通过染料渗透至淋巴结实现显影;放射性核素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定位;近红外线荧光染料则通过荧光成像技术进行淋巴结的识别。
2. 对比观察(1)蓝染料与放射性核素对比:蓝染料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存在假阳性率较高的风险;而放射性核素定位准确,假阳性率低,但需专业设备及操作人员。
(2)近红外线荧光染料与其他示踪剂对比:近红外线荧光染料具有高灵敏度、低背景干扰及非侵入性等优点,但需特殊设备支持。
三、简化手术方法的研究1. 手术流程优化为提高手术效率及诊断准确率,我们针对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流程进行优化。
首先,通过精确的术前定位,减少术中探查时间;其次,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减小手术创伤;最后,结合术中病理检查,确保诊断准确性。
2. 手术方法简化在保证手术安全及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尝试简化手术步骤。
具体包括:采用局部麻醉替代全身麻醉,减少麻醉风险;采用小切口技术,减小术后疼痛及恢复时间;同时,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及培训,提高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
四、研究结果1. 示踪剂对比结果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及数据对比,我们发现近红外线荧光染料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定位准确、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2. 简化手术方法的效果优化手术流程及简化手术方法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疼痛程度降低。
同时,诊断准确率未受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处于高位。
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备受重视,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辅助手段有多种选择,其中新辅助化疗就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相关概念、实施流程和影响方面综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
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是一种判断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方法,通过肿瘤区域淋巴液引流途径的淋巴结作为判断标准。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给予患者化疗药物以减小肿瘤体积和转移的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可以从不同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对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的转移程度,进而降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因此,在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时,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
其次是对前哨淋巴结阳性的预测精确性的影响。
由于新辅助化疗可以减小肿瘤体积,因此在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时,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阳性的预测精确性,即准确判断哪些淋巴结是受累的淋巴结。
这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技术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不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风险。
这对于在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保证患者手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淋巴结转移的检测率,从而降低患者的转移风险。
其次,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前哨淋巴结阳性的预测精确性,准确判断受累淋巴结。
此外,新辅助化疗对前哨淋巴结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仍然有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影响。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苏春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苏春发布时间:2023-06-06T07:16:02.94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3年6月6期作者:苏春[导读] 摘要:目的:分析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 12月-2022年.12接收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0~30min内注射亚甲蓝示踪剂,适度按摩乳房促使染料进入淋巴回流。
手术中根据淋巴结蓝染情况定位切除前哨淋巴结,再进行乳腺肿瘤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
对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常规HE检测,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结果:腋窝淋巴结活检和前哨淋巴结检出阳性例数一样。
前哨淋巴结检出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接近腋窝淋巴结活检结果。
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具有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 12月-2022年.12接收的10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10~30min内注射亚甲蓝示踪剂,适度按摩乳房促使染料进入淋巴回流。
手术中根据淋巴结蓝染情况定位切除前哨淋巴结,再进行乳腺肿瘤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
对前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常规HE检测,再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
结果:腋窝淋巴结活检和前哨淋巴结检出阳性例数一样。
前哨淋巴结检出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接近腋窝淋巴结活检结果。
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活检;乳腺癌手术;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乳腺癌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发病比较隐匿,并且临床上没有显著的症状。
乳腺癌的预后与是否能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
局部手术治疗是目前主要方法。
但是术后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困扰较大。
乳腺癌手术难度性较大[1]。
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临床应用使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的乳腺癌病人避免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避免了相应的手术并发症如上肢淋巴水肿等,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体会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体会乳腺癌发病率很高,是严峻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
当前前哨淋巴结活检成为乳腺外科一个里程碑式的新技术,能准确判定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保乳”和“保腋窝”手术的展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使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幸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带来的很多并发症的困扰。
前哨淋巴结的活检技术简单、安全、可信,具有较高的预测值及很低的假阴性率。
当前专家共识和治疗指南均推举其作为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分期的金标准[1]。
下面是本科在展开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体会。
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2014年9月本科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共40例,均为女性,都未实行术前化疗。
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2.2岁。
肿瘤分期(TNM分期)不晚于T3N1M0ⅢA期。
其中T120例,T216例,T34例。
肿块分别位于:外上象限18例,外下象限6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4例。
肿块直径最长约为5cm,平均≤2.5cm。
临床检查发现有16例患者可触及腋窝淋巴结,全部活动性良好,质地软,除4例患者淋巴结达3.0cm外,其余均<1.0cm。
所有病例都经过粗芯针穿刺确定性质,病理类型:导管浸润癌32例,小叶浸润癌2例,大汗腺样癌2例,乳头状浸润癌2例,髓样癌2例。
乳腺MRI检查均无多发灶。
手术方式:保乳根治术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4例。
1.2.1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注射方法麻醉成功后,在乳晕周围皮内或皮下3~4点分别注射亚甲蓝0.2~0.5ml。
患者如果既往有乳腺外上象限手术史,可能会导致淋巴管的破坏,可改为瘤周注射亚甲蓝实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
1.2.2前哨淋巴结的活检方法亚甲蓝注射后5~10min,在腋窝下胸大肌外侧缘处取一切口长2~3cm,寻找胸大肌外缘下方蓝染的淋巴管,沿淋巴管找到距乳腺最近的蓝染淋巴结2~3枚,即为前哨淋巴结,马上送快速病冻检查。
1.2.3随访患者术后1~3年内每3~6个月复查1次,术后4~5年内每6个月复查1次,行双侧腋窝、锁骨区超声检查,胸片、肝脏B超及血液肿瘤标志物监测等。
保乳术及前哨淋巴结活检
h.内侧乳房成形术
i.乳房中央的肿瘤保乳成形术
首选全乳切除联合即刻乳房重建,也 有一些同行推崇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的 保乳术,一般有3种方法。
①乳头-乳晕较小,沿乳晕做圆形切口, 将乳头-乳晕、下方腺体一并切除,然后 皮内连续缝合切口。
②乳晕范围较大,可做横梭形切口,缝合 后形成一横向的手术疤痕。
③乳房较大且下垂的患者,可采取倒T形 乳房成型术或Grosotti皮瓣法。
j.对称性手术 k.保乳术后乳房缺损的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修复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7、保乳术后美容效果的评价
很好:患侧乳腺外形与对侧相同。 好:患侧乳腺与对侧稍有不同,差异不明
显。 一般:患侧与对侧有明显不同,但无严重
切缘阴性)
6、I、II期乳腺癌保乳术中重建策略
影响美观度的组织上限是乳房总体积的 10%
肿瘤位于乳房内侧,则不能超过5% 肿瘤位于乳房外侧,则不能超过15%
a.倒T形乳房成型术(适用于体积较大、 较为下垂的乳房,当肿瘤位于乳房下方时 更合适)
b.J形乳房成形术(适用于肿瘤位于乳房 下方)
腋窝淋巴结清扫切口:平行于腋褶线下2cm, 弧形切口,前端不超过胸大肌外侧缘,后 端不超过背阔肌前缘,长5~6cm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I水平、II水平。
要求清扫数目10个以上
5、术后放疗
原则上所有保乳患者都具有放疗适应症。 (除了70岁以上、病理I期、激素受体阳性、
肿瘤大小属于T1和T2分期,尤其适合肿瘤 最大直径不超过3 cm,且乳房有适当体积,肿 瘤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术后能够保持良好的 乳房外形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Ⅲ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 经术前化疗或术前内分泌治疗充分降期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ROC曲线法计算出MSKCC预 测SLN转移概率对于FS的最佳 cutoff值分别为34.5%
小结
• MSKCC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SLN转移概率对于TIC的 最佳cutoff值明显低于 FS(22.5% vs. 34.5%),提示TIC在 MSKCC列线图的辅助下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SLN术中病理诊断 的敏感性,弥补FS的漏诊。
35 23 5
P值大小 0.579 0.873 0.001 0.216
0.030
0.003
OCT-4表达与ER PR HER2 P53 均不相关
变量 雌激素受体水平 Negative Positive 孕激素受体水平 Negative Positive HER2/nue 表达 Score 0+,1+,2+ Score 3+ P53 Negative Positive
对SLNB的一些补充
• 术中采用染料法+同位素法,双标法定位SLN,提高检出 率
• 术中可进行淋巴结印片细胞学检测(TIC)
• MSKCC列线图在SLNB中对TIC应用的指导意义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开发出的列线图模型 能够通过患者术前状况的9个变量,包括年龄、肿瘤大小、 肿瘤类型、肿瘤位置、脉管浸润、多灶性、组织学分级、ER 及PR状况,有效的预测患者术前SLN的转移风险。MSKCC 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AUC为0.754,且在多个 人群试验中得到了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水平, 并逐渐应用于临床 。
钼靶:右乳外侧深部肿物,BI-RADS5类
患者于2013-05-06 行右乳区段切除术 ,术中病理回报
HE 40
HE 100
术后病理显示局部原位癌变
ER 10% HER-2 (-)
PR <1% KI-67 15%
• 于2013-05-14日在全麻下行右乳全乳房切除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蓝染法),术中切除1枚蓝染 淋巴结及4枚肿大淋巴结 ,其中1枚肿大淋巴结术 后送胃癌病理研究室。
前哨淋巴结术中冰冻结果回报
术后病理SLNs淋巴组织增生
胃癌研究室证实淋巴结转移癌
• 再次与2013-05-29日在全麻下行右侧腋窝 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清除LevelⅠ及LevelⅡ 淋巴结。
术后淋巴结送胃癌病理研究室,结果回报
SLNB失败原因解析 1. 病理存在低估。 2. 单一显色方法 3.术中无细胞学印片
FS 10 2 67 0 83.33%
100%
97.47%
TIC与FS敏感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 Youden指数近似相等(0.836 vs. 0.833),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ROC curve
通过ROC曲线法计算出MSKCC预 测SLN转移概率对于TIC的最佳
对2014.3~2014.12期间于我院接受SLNB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的术中SLN进行细胞印片,收集对应患者术中SLN
TN
FP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TIC 12 0 56 11
100%
83.58% 86.08%
A
A. CD24在转移性SLN内表达. B. CD44在转移性SLN内表达
B
病例小结: 1.Paget’s病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并非如想象中的“善良”。 2.Paget’s是SLNB的良好适应证。 3.预测Paget’s的前哨淋巴结转移可能有新的biomarker.
可能的biomarker(OCT4)
数量
Oct-4-
56
27
65
31
69
35
52
23
85
36
36
22
85
36
36
22
Oct-4+
29 34
34 29
49 14
49 14
P值 0.954 0.479 0.059 0.059
在nSLN(+)中的Oct4阳性表达率为87.0%,nSLN(-)的Oct4 阳性表达率为53.3%,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30)
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 检
病例分享(一)
患者:刘XX,女,54岁以“左乳头反复破溃、出血6个月,确诊Paget’s病2周”为 主诉入院 查体:左乳头表面皮肤破溃,溃疡面积约1.0*1.0cm,双乳未触及明确肿物,左腋下可 触及一枚约1.0*1.0cm大小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 钼靶:左乳簇状分布钙化,BI-RADS3级。 超声:左乳腺乳头回声不均,其内低回声;左乳腺增生结节可能性大,可见血流(3 级),左腋窝淋巴结肿大。
Am J Stem Cells. 2014; 3(2) 74–82
OCT4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前哨(SLN)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 (nSLN)情况相关性的分析
OCT4(+)
OCT4(-)
Oct-4表达和各类指标的相关性
变量 年龄 <40 40-60 >60 肿物大小 T1 T2 T3 组织学分级 Ⅰ Ⅱ Ⅲ 病理学分级 DCIS IDS Mucinous carcinoma Paget 分子分型 Luminal A Luminal B Basal-like Her-3+ 淋巴结转移情况 pN0 pN1 pN2
结论
OCT4的表达与前哨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分子分型相关。这证明了 在乳腺癌早期患者中,OCT4的表达和SLN的转移显著相关。进一步的研 究显示,nSLN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在Oct-4的表达上有显著性差异。
肿瘤组织中OCT4的状态可以作为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为临床医生 在术前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参考指标。
病例分享(二)
患者:刘XX,女,56岁,以“发现右乳肿物4个月”为主诉入院。 查体:右乳外下象限可触及1.5×1.5cm肿物,质韧硬,形状不规则,不光 滑,边界不清。对侧乳未触及确切肿物, 腋下及双侧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 淋巴结。 辅助检查: 钼靶:右乳外侧深部肿物,BI-RADS5类。 超声:右乳实质占位性病变可能性大(5级)。
数量
26 72 23
73 45 3
20 89 12
25 85 9 2
44 25 46 6
83 33 5
Oct-4-
12 37 9
35 22 1
17 38 3
15 36 5 0
16 12 29 1
48 10 0
Oct-4+
14 35 14
38 23 2
3 51 9
10 49 4 2
28 13 1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