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种群生态学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种群指的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这些 个体不能仅仅是机械地聚集在一起,个体之间应该 存在 联系(如互相交配,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关系)。 例如一 座山上有三群狼,属于同一物种;但这三群狼各自独立 生活,各有自己的领地,有各自的首领,那就是三个种 群
6
种群的例子
7
种群可以由单体生物或构件生物组成
内分布型的检验:方差/平均数比法 样方大小对格局的影响
19
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方法
m=∑fx/N S2= [∑fx 2+(∑ fx)2/N]/(N-1)
x--为样方中的个体数 f--为出现的频率 N--为样方总数
20
种群的分布格局
• 个体可能呈随机、均匀和聚集分布等格局;在大 尺度上,种群的个体则是聚积分布的。
– 一般高等植物、海绵、水螅和珊瑚是构件生物;大多 数动物属于单体生物
8
种群生态学
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 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 间的相互作用
9
种群生物学
种群生态学
研究种群内各成员之间、及其与其他种群成 员之间、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和非 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遗传学(研究种群的遗传过程)
• 进化生物学中,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生态学中,种群是 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5
?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and population
• 一个物种指的是不存在生殖隔离(即能够交配并且产生 可育后代)的全部生物。这些生物 可以是不同地域的 , 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如两个不连通的湖泊中的鲤鱼 可以称作是一个物种。
一定的分支”
4
• 种群(population)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占有特定空间,具 有潜在杂交能力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该定义表示种群 具有时、空特征,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 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具有数量特征),同时, 又具有遗传特征
• popul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populus,原意为人群,在昆虫 学中译为虫口,分类学译为居群,生态学家普遍译为种群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内容
3.1 种群的概念 3.2 种群动态 3.3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3.4 种内与种间关系
2
3.1 种群的概念
3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种(species)是由种群 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 它单元生殖上隔离着), 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
境地位,生在物宗分谱类线阶上代元表
研究种群的结构、形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过程规律的科学
20世纪60年代提出,对两独立分支学科进行整合
研究意义:种群既反映了其个体特征,也反应了它所构成的群 落的特征;而种群的研究既有利于个体研究的深化,又是群落 和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3.2 种群动态
3.2.1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 3.2.2 种群统计学 3.2.3 种群增长模型 3.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3.2.5 种群的调节
11
3.2.1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种群的数量统计(动态) 种群的空间结构(静态)
12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 大小:个体数量或生物量、能量 –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或
生物量、能量。大体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 度两种。绝对密度指实有个体数,而相对密度 只能获得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 构件生物的密度统计:个体数和构件数
❖ 均匀分布:S2/m=0(S2样方个体数的方差,m为样方个 体的平均数 )—原因: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 随机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 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
❖ 成群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不均匀;种子植物 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群。
21
种群的内分布型 22
随机分布
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 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 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在环境资源 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 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产生 随机分布
当一批植物(种子繁殖)首次入侵裸地 上,常形成随机分布,但要求裸 地的环境较为均一
23
均匀分布
种群内的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呈等 距离的分布格局。如人工林
原因: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 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 )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 – 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 – 优势种呈均匀分布而使其伴 生植物也呈均匀分布 – 地形或土壤物理形状的均匀 分布使植物呈均匀分布
24
成群分布
成群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 分布极不均匀,呈块状或呈 簇、成群分布
– 单体生物 (unitary organism):个体由一个受精卵直接 发育而成,各个个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哺乳 类、鸟类、两栖类和昆虫都是单体生物
– 构件生物 (modular organism):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整 套构体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态、发育不 可预测,如一株树有许多树枝
N (样地个体总数):M (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 m (重捕样本中标记的个体数)
M×n N=
m
缺陷:①捕获过的动物较难 或更易捕获;②标记动物不 均匀分布;③标记方法不当, 标记动物死亡率高。
种群的空间结构
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 布局 – 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群的 – 原因:资源、繁殖体、行为
13
种群数量统计
• 首先要确定研究种群的边界,再进行统计。 • 估计方法:
– 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
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 标记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
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根据 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 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14
样方法
草 原16
17
– Animal statistical methods - mark-recapture
(针对动物不断移动位置,难以直接统计) 在调查样地上,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定时期 后进行重新捕获。假定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 个体的比例相等,来估计养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
6
种群的例子
7
种群可以由单体生物或构件生物组成
内分布型的检验:方差/平均数比法 样方大小对格局的影响
19
样方中个体平均数与方差的计算方法
m=∑fx/N S2= [∑fx 2+(∑ fx)2/N]/(N-1)
x--为样方中的个体数 f--为出现的频率 N--为样方总数
20
种群的分布格局
• 个体可能呈随机、均匀和聚集分布等格局;在大 尺度上,种群的个体则是聚积分布的。
– 一般高等植物、海绵、水螅和珊瑚是构件生物;大多 数动物属于单体生物
8
种群生态学
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 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 间的相互作用
9
种群生物学
种群生态学
研究种群内各成员之间、及其与其他种群成 员之间、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和非 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群遗传学(研究种群的遗传过程)
• 进化生物学中,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生态学中,种群是 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5
?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pecies and population
• 一个物种指的是不存在生殖隔离(即能够交配并且产生 可育后代)的全部生物。这些生物 可以是不同地域的 , 之间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如两个不连通的湖泊中的鲤鱼 可以称作是一个物种。
一定的分支”
4
• 种群(population)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占有特定空间,具 有潜在杂交能力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该定义表示种群 具有时、空特征,占有一定的领域,是同种个体通过种内 关系组成的一个统一体或系统(具有数量特征),同时, 又具有遗传特征
• popul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populus,原意为人群,在昆虫 学中译为虫口,分类学译为居群,生态学家普遍译为种群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内容
3.1 种群的概念 3.2 种群动态 3.3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3.4 种内与种间关系
2
3.1 种群的概念
3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种(species)是由种群 所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 它单元生殖上隔离着), 它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生
境地位,生在物宗分谱类线阶上代元表
研究种群的结构、形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过程规律的科学
20世纪60年代提出,对两独立分支学科进行整合
研究意义:种群既反映了其个体特征,也反应了它所构成的群 落的特征;而种群的研究既有利于个体研究的深化,又是群落 和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3.2 种群动态
3.2.1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 3.2.2 种群统计学 3.2.3 种群增长模型 3.2.4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 3.2.5 种群的调节
11
3.2.1 种群的密度与分布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种群的数量统计(动态) 种群的空间结构(静态)
12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 大小:个体数量或生物量、能量 – 密度:单位面积或体积、生境中的个体数量或
生物量、能量。大体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 度两种。绝对密度指实有个体数,而相对密度 只能获得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 构件生物的密度统计:个体数和构件数
❖ 均匀分布:S2/m=0(S2样方个体数的方差,m为样方个 体的平均数 )—原因: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 随机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 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
❖ 成群分布:S2/m>1--原因:资源分布不均匀;种子植物 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群。
21
种群的内分布型 22
随机分布
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 的机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 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
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在环境资源 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 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产生 随机分布
当一批植物(种子繁殖)首次入侵裸地 上,常形成随机分布,但要求裸 地的环境较为均一
23
均匀分布
种群内的各个体在空间的分布呈等 距离的分布格局。如人工林
原因: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 森林中植物为竞争阳光(树冠 )和土壤中营养物(根际) – 沙漠中植物为竞争水分 – 优势种呈均匀分布而使其伴 生植物也呈均匀分布 – 地形或土壤物理形状的均匀 分布使植物呈均匀分布
24
成群分布
成群分布:种群内个体在空间 分布极不均匀,呈块状或呈 簇、成群分布
– 单体生物 (unitary organism):个体由一个受精卵直接 发育而成,各个个体保持基本一致的形态结构,哺乳 类、鸟类、两栖类和昆虫都是单体生物
– 构件生物 (modular organism):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整 套构体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态、发育不 可预测,如一株树有许多树枝
N (样地个体总数):M (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 m (重捕样本中标记的个体数)
M×n N=
m
缺陷:①捕获过的动物较难 或更易捕获;②标记动物不 均匀分布;③标记方法不当, 标记动物死亡率高。
种群的空间结构
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状态或 布局 – 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群的 – 原因:资源、繁殖体、行为
13
种群数量统计
• 首先要确定研究种群的边界,再进行统计。 • 估计方法:
– 总数量调查法:在某一面积的同种个体数目。 –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
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 – 标记重捕法:对移动位置的动物,在调查样地上,捕
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志,经一定期限进行重捕。根据 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的假 定,来估计样地中被调查的动物总数。
14
样方法
草 原16
17
– Animal statistical methods - mark-recapture
(针对动物不断移动位置,难以直接统计) 在调查样地上,捕获一部分个体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定时期 后进行重新捕获。假定重捕取样中标志个体的比例与样地总数中标志 个体的比例相等,来估计养地中被调查动物的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