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 马基期末试卷
华师历年马克思期末试卷
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一、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答案要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普通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但比普遍性丰富,不能完全进入普遍性之中。
(2分)整体和部分则是反映事物的包含和组合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之和大于部分;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
(1分)可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基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不能把二者等同。
(1分)2、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案要点: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
(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
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
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
(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3、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答案要点:一定的社会形态是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体。
(1分)人类历史是人自觉创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人们必将在客观可能性的基础上,变革陈旧的社会形态,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社会形态。
(3分)但是,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生产力,从而人们也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
(1分)4、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案要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
马基试题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答: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分)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2分)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2分)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2分)
5、概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述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4分)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4分)
四、简答题(在下面的5题中选3题回答;全答者按前3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并简要予以说明之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分)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2分)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2分)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2分)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4
华中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的统一。
A.科学性与革命性B.世界观与方法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D.政治与经济2.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C.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阶级,其国体是()。
A.资产阶级专政B.法西斯专制C.君主立宪制D.民主共和制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道路B.两种不同的状态C.两种不同的方式D.两种不同的结果5.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全部社会关系6.人性有哪些构成部分()。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神学属性D.思维属性7.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这一命题的正确理解是()。
A.要从社会关系的存在中来把握人的本质B.要全面完整地理解作为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C.人的本质总是随着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改变而改变D.生产关系是其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8.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A.普遍性B.特殊性C.斗争性D.客观性9.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征是()A.议会制B.两党制或多党制C.分权制D.普选制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
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相互输出为主要流向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1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C.选举制度D.政党制度1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A.人的社会属性B.人的生理结构C.人的心理状况D.人的自然属性1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9
共 3 道大题,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共 15 道小题,共 30 分)1.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____。
(2 分)A.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 土地的有限性D. 土地的等级差别【答案】B【解析】2. 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是____。
(2 分)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问世C. 《哲学的贫困》的问世D. 《神圣家族》的问世【答案】A【解析】3.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2 分)A. 两种不同的道路B. 两种不同的状态C. 两种不同的方式D. 两种不同的结果【答案】B【解析】4.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2 分)A. 平等互利的关系B. 互利互惠的关系C. 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D. 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答案】D【解析】5. 真象与假象的区别在于____。
(2 分)A. 真象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B. 真象是内在的,假象是外在的C. 真象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D. 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答案】D【解析】6.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2 分)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答案】B【解析】7.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2 分)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 矛盾的同一性D. 矛盾的斗争性【答案】B【解析】8.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2 分)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C. 无产阶级专政D. 国家政权【答案】A【解析】9.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____。
(2 分)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 实践——认识——实践C. 感觉——知觉——表象D. 概念——判断——推理【答案】B【解析】10.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3、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利益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工业与农业差别7、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8、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9、“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免费阅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新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D5、D6、A7. B 8、C9. C 10、B11、C12、C13、B14、C15、B16、A17. A 18、C19、C20、C21、B22、C23、C24、A25、A26、A27、D28. B29. C30、B31、C32、C 33、C34、B35、D36、D37、A 38. D39、C 40、A 41、C42、C43、C44、B45、D46、D47、C48、D49、C50、C51、C52、B53、C54、D55、D56、D57、B58、C59、D60、A二、名词解释1.“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即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者多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的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突破。
2.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又叫做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一种缺乏科学论证和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5.不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6.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不是被转移的,而是由劳动力的使用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会再生产出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生产出一个增加额即剩余价值。
7.绝对剩余价值:绝大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_A卷_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 A卷分享首次分享者:焱儿~已被分享17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D.职业理想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A.战斗性B.理论性C.实践性 D.逻辑性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 D. 伸张性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A.对立统一的观点B.绝对和相对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11.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D.意识是对外接事物的正确反映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C.普遍联系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13.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 )A.从理性认识到实践B.从判断到推理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D. 从知觉到表象14.“有用即真理”,这种说法是主张(C)A.真理的相对性B.真理的绝对性C.主观真理论D.客观真理论15.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可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 A )A.说明一种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夸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16.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B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把握事物的度C.确定事物的质 D.认识事物的量17.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C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关系B.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18.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C )A.风来雨至 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19. 实践和认识的客体是( D )A.由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外部自然界C.客观存在的事物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20.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B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C.黑格尔哲学的功绩D.康德哲学的功绩21.概念、判断、推理是( B )A.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3、“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5、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属于()A. 不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现实的可能性D.抽象的可能性6、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7、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9、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B.纯粹必然的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1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1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15、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二、多项选择题16、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对立统一观点D.折衷论观点17、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18、割裂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A.宿命论B.唯意志论C.庸俗进化论D.唯心史观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A.以跨国公司为主体B.以国家资本输出为主C.生产资本输出为主要形式D.发达国家互相输出为主要流向20、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A.经济是基础B.政治是经济的反映与集中表现C.政治归根到底为经济服务D.经济革命导致政治革命三、辨析题21、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是意识形成发展的第一阶段。
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华南师范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3、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4、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
这种观点属于()A. 唯物主义决定论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 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6、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分配方式是()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7、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根本保证是()A.社会制度的和谐完善B.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C.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8、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10、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21年春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21年春华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A.选择性B.客观性C.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试题2[主观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B.19世纪30年代C.19世纪40年代D.19世纪50年代试题3[单选题]偶然性是指()A.事物发展中合乎规律的趋势B.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前途和方向的趋势C.客观事物中不确定的趋势D.客观事物中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试题4[单选题]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的统一A.科学性与革命性B.世界观与方法论C.唯物论与辩证法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A.各产业部门的利润率趋向平均化B.各产业部门的每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C.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得到相同的利润D.同一部门内的各个企业都不能获得超额利润试题8[主观题]"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试题9[多选题]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有()。
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不彻底性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A.垄断B.剥削C.国家调节A.发达的生产力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B.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A.平等互利的关系B.互利互惠的关系C.劳动雇佣资本的关系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D.商品的效用决定试题18[多选题]垄断利润是()A.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利润B.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通过资本自由转移而形成的一种利润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C.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A.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小生产者有人身自由C.资本的原始积累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A.民主自由B.提倡人本主义C.反对封建束缚A.必然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B.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宿命论C.必然导致旧唯物主义理论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并不矛盾试题25[单选题]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 A卷分享首次分享者:焱儿~已被分享17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期末考试试题(时间:120分钟共100分)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类别:A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请将答案填入试卷第二页末的答题卡内。
1.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实事求是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2. 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D.职业理想3.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C )A.战斗性B.理论性C.实践性 D.逻辑性4.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 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思维和存在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B )A. 不可逆性B. 客观现实性C. 可知性 D. 伸张性6.空间是物质运动的 ( A )A.广延性和伸张性B.持续性和顺序性C.绝对性和无限性D.有限性和特殊性7. 实践的最基本形式是( B )A.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C.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D.一切创造性活动8.“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种( B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9.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C )A.人可以创造规律B.人可以改变规律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人可以消灭规律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C.社会意识的三种基本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基本形式22. “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一种( B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2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华师大学马原试题及答案
华师大学马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 辩证法B. 唯物论C. 唯心论D. 形而上学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精神B. 物质C. 意识D. 理念答案:B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 英雄B. 宗教C. 经济D. 文化答案:C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个体的自我意识C. 人的自然属性D. 人的理性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认识的唯一来源B. 认识的唯一标准C. 认识的唯一目的D. 认识的唯一手段答案:A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A. 主观的B. 客观的C. 相对的D. 绝对的答案:B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
A. 社会历史发展的次要动力B.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C. 社会历史发展的辅助力量D. 社会历史发展的非决定性力量答案:B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资本家与工人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B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是()。
A. 实现共产主义B. 实现资本主义C. 实现封建主义D. 实现无政府状态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前提是()。
A. 经济独立B. 政治自由C. 思想解放D.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科学性B. 革命性C. 实践性D. 阶级性答案:ABC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D. 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答案:A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编号34000023 任
一、辨析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的就是真理。
3、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得分
评阅人
二、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论断?
2、简述辩证的否定观对于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意义?
3、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4、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5、怎样理解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共1题,10分)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率保留流动性。
其比率越高,则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就越少)1个百分点。
这是今年内第10次上调,至此,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4.5%,创20余年历史新高。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论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四、材料题:(共20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
对此西方思想界的保守派纷纷著书重新审视西方“胜利”的历史原因和人类历史发展道路。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便是这种背景的产物。
福山在书中提出:一个值得注意的共识这几年已在世界出现,因为自由民主已克服世袭君主制、法西斯与共产主义这类相对的意识形态。
自由民主可能形成“人类意识形
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
自由民主的“理念”已不能再改良了。
最值得注意的发展是,在拉丁美洲和东欧、苏联、中东与亚洲,强固的政府都在这二十年间动摇了。
自由民主目前已及于全球的不同地区与文化,成为惟一一贯的政治憧憬对象。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2006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位居世界第4位。
2002 年中国吸收外资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材料 2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批准:湖北的武汉城市圈和湖南的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
这两个试验区定位于“两型社会”,从而有别于2005年至2007年先期批准的“三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
这表明我国要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结合材料1批判资本主义是“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的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结合材料2论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变发展方式,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国经济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