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冬小麦与春小麦产量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焉耆盆地冬小麦与春小麦产量对比分析
摘要:在焉耆盆地农业发展过程中,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

为了提高焉耆盆
地的小麦产量,需要对不同的小麦良种进行科学选择。

目前,在焉耆盆地冬小麦
和春小麦的种植规模都相对较大。

在研究中分析焉耆盆地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品种
选择和产量,可以对焉耆盆地小麦种植规模进行优化配置,提升本地小麦种植水平。

关键词:焉耆盆地;冬小麦;春小麦;产量对比
前言
在新疆地区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根据冬、春小麦的气候指标要求对不同小
麦类型进行科学种植。

通常冬季无稳定积雪区,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15℃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在零下20℃以上的地区,冬小麦种植规模相对较大。

焉耆盆地
是新疆地区主要的春小麦分布地区,在20世纪50年代焉耆盆地种植过冬小麦,
但是麦苗越冬受冻情况比较严重,并且产量相对较低。

但是近些年新疆气温有变
暖趋势,冬小麦抗寒性品种不断被培育,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也在不断进步。

因此,焉耆盆地冬小麦和春小麦均有种植。

在此次研究中主要对比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具
体产量,从而明确焉耆盆地小麦种植情况。

1焉耆盆地小麦种植现状
焉耆盆地在新疆天山南麓,主要包含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县的部分平原
区域、农二师部分团场。

焉耆盆地具有南疆到北疆气候过渡的特征,热量比较充足,日照时间也相对较长,温差相对较大,无稳定积雪,1月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零下22℃,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30℃。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根据新疆冬小麦和
春小麦分布的气候指标要求,焉耆盆地在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以春小麦为主[1]。

但是近些年来,全球气温上升,新疆地区的整体气温上升,再加上冬小麦品
种越来越丰富和优良,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这些为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
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相应的资料调查分析发现,2020年到2021年,焉耆盆地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达到4000hm2以上,主要种植品种为新冬22号新冬44号等,亩产量超过500kg/667m2。

而春小麦作为焉耆盆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规模相对较大,在春小麦种植过程中,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6万亩左右,平均亩产为500kg/667m2。

在焉耆盆地小麦种植过程中,需要对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品种进行深入分析,筛选出优质高产、抗倒伏、生产条件和栽培条件与焉耆盆地相适应的优良品种。

这样才能够提高焉耆盆地的小麦种植水平。

2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品种与产量
2.1冬小麦品种试验分析
在对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品种以及产量进行分析时,主要通过品种筛选和引种示范进行深入分析。

在焉耆盆地开展冬小麦品种引进试验以及生产示范时,一般情况下在冬小麦的传统种植区域轮台县选择4个不同乡镇开展6个品种试验。

在焉耆盆地和硕县、和静县完成5个品种生产示范比较观察。

可以准确掌握不同品种在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过程中的具体产量。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都对不同品种进行了观察调查,并将其与焉耆盆地传统品种新冬22号作为主要参照组,发现不同品种在焉耆盆地都有具明显的适应性,并且与当地春小麦种植产量相比,有明显增产增收的效果。

2.2冬小麦种植产量分析
在2019年到2022年焉耆盆地安排5个冬小麦品种试验种植。

种植品种分别为新冬33号、新冬46号、石冬8号、新冬54号、新冬22号。

在和硕县、和静县主要以新冬22号为主进行种植,其生产效果比较明显。

当地冬小麦产量与春小麦相比平均亩产增加50~100kg,平均效益增加120~240元左右。

在2020年到2021年,在和静县、和硕县等3个生产示范区种植冬小麦发现,冬小麦种植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与当地春小麦相比增产50kg/667m2以上。

因此,可以确定在焉耆盆地进行冬小麦种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尤其是在正常年景气候条件的影响下,焉耆盆地可以适当扩大冬小麦种植范围,能够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和繁殖生长,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效趋势[2]。

在示范区域种植的冬小麦品种大面积不同栽培条件下,品种之间的生产性、
产量稳定性以及质量品质指标、生物学指标综合性状比较优良的品种主要包含新
冬22号、新冬54号、石冬8号。

对轮台县、焉耆盆地区域冬小麦品种实验示范
和生产示范的综合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综合性状最优的品种为新冬22号,而新
冬46号早熟性能比较突出,新冬54号产量和容重优势比较明显。

对焉耆盆地冬
小麦的种植情况进行分析,2019年到2021年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从2018年1000hm2左右扩大到2020年的4000hm2以上,冬小麦的平均产量为
405kg/667m2,种植品种主要为新冬22号,2021年冬小麦的最高产量达到
867kg/667m2。

3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品种与产量
春小麦作为焉耆盆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对春小麦种植品种和产量进行分析时,需要从不同品种出发进行研究。

3.1新春6号
作为在新疆种植多年的春小麦主播品种,可以大规模种植,平均产量在
600kg/667m2以上,最高亩产为700kg/667m2左右。

具体特点是早熟,具有较大
的增产潜力,是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第1个高产春麦品种,适宜范围也
比较广。

植株在85厘米左右。

在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过程中,新春6号的种植
范围比较大,在种植时,具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株型比较紧凑,但是分蘖成穗
比较低,以主茎成穗为主,在种植期间必须进行提早管理。

需要注意新春6号的
种植时间比较长,品种出现严重退化和混杂问题。

因此,要选择种性比较纯和质
量比较好的种子种植。

3.2新春10号
新春10号的亩产量相对较低,保持在550kg/667m2左右,但是其抗风能力
比较强,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抗旱性能、抗病性能比较强。

品质比较成熟
不会发生掉粒、落叶等各种问题,产量相对稳定。

并且新春10号在种植过程中
对相关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在土壤肥力比较弱,投入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可以广泛
种植。

要注意新春10号的品种,颗粒比较大,在种植时播种量也相对较大。


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过程中,新春10号的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3.3新春11号
该品种为中强筋小麦,亩产保持在450kg/667m2右,但是其产量潜力比较大,可以达到700kg/667m2。

新春11号的小穗数以及穗粒数都比较高,具有较强的抗
病能力,容重也相对较好,抗倒伏能力比较强,植株中等较矮,黑胚率相对较低,生育期比新春6号长一周左右。

在这一品种种植过程中,适合在冷凉春麦区进行
种植,植株相对较小,在种子播种量方面与其他品种存在一定差异[3]。

3.4新春15号
新春15号品种属于高产优质的筋春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相对较好,并且
可以适应大多数范围种植,每亩产量在400kg/667m2左右,最高超过
600kg/667m2。

在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过程中,主要处于偏北地区,产量比新春6
号更高,具有抵抗白粉病、叶锈病的能力,抗倒伏能力比较强,生长形势比较好。

3.5新春17号
在该品种种植过程中,种植范围比较广,稳产性比较优良。

这是焉耆盆地春
小麦种植最多的品种之一。

平均产量稳定在400kg/667m2以上,最高在
600kg/667m2左右,产量比新春6号更高,品质也相对良好,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抗白粉病以及叶锈病的能力。

黑胚率也比较低,具有良好的生长形势。

目前,在
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区域都有所种植。

需要注意新春17号对土壤肥力有一定要求,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区广泛种植。

并且小麦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防止发生包芽
和黑胚问题。

在对不同的春小麦品种进行选择时,需要根据焉耆盆地的具体气候特征、地
理条件特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小麦品种,才能够保证春小麦品质和产量。

目前,在焉耆盆地种植过程中,新春37号小麦品种产量达到708.5kg/667m2,刷新了春
小麦的高产纪录以及全疆优质春小麦单产纪录[4]。

4产量综合对比
对焉耆盆地冬小麦和春小麦品种以及产量进行综合对比,可以获取以下结论:
(1)冬小麦的种植品种主要包括新冬33号、新冬46号、石冬8号、新冬
54号、新冬22号等。

这些冬小麦的平均产量为400kg/667m2~500kg/667m2左右,且具有较大增产潜力。

2021年焉耆盆地冬小麦最高产量达到867kg/667m2,突破
了该地区冬小麦的最高种植产量。

这意味着冬小麦在焉耆盆地具有良好的种植前景。

春小麦在焉耆盆地的种植规模远高于冬小麦,主要受焉耆盆地气候条件影响。

目前,焉耆盆地春小麦种植品种主要包括新春6号、新春10号、新春11号、新
春15号、新春17号、新春37号等。

这些春小麦的平均产量比较稳定,处于
400kg/667m2~600kg/667m2,且具有较大增产潜力,最高产量在700kg/667m2以上。

2021年,焉耆盆地区域春小麦种植中最高平均产量为708.5kg/667m2。

比冬
小麦种植产量低约18.3%。

这说明虽然焉耆盆地春小麦产量比较稳定,种植时间
比较长,但是春小麦的产量增长潜力低于冬小麦。

结语
综上所述,焉耆盆地作为新疆地区小麦种植的主要区域,对该地区的冬小麦
和春小麦种植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为小麦种植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经过研究,虽然冬小麦在焉耆盆地种植规模比较小,且种植历史相对较短,
但是冬小麦的增产潜力高于春小麦。

春小麦作为焉耆盆地传统种植作物,平均亩
产比较稳定,保持在450kg/667m2~600kg/667m2,也有一定的增产潜力,但是增
产潜力比较低。

目前,焉耆盆地冬小麦的最高亩产已经超过春小麦的最高亩产,
突破了焉耆盆地小麦种植的最高产量。

此外,需要注意,虽然冬小麦的最高产量超过春小麦,并且增产潜力更大。

但是冬小麦的产量稳定性不佳,最低产量在400kg/667m2以下。

因此,需要注意
对冬小麦高产高效品种进行研发和培育。

在焉耆盆地小麦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地理条件
适当增加冬小麦种植规模,促进焉耆盆地小麦种植朝着高效高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楼伟荣,程裕伟.巴州焉耆盆地冬小麦种植现状与问题分析[J].新疆农业科技,2020(1):3.
[2]葛素囡,陈玉娜,王健.焉耆盆地冬小麦示范种植情况及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1,39(23):2.
[3]马一峰,梁茜,葛均筑,等.冬小麦济麦22和春小麦津强8号的产量形成差异分析[J].作物杂志,2019(5):4.
[4]张默焓,薛中俊,吕得林,等.腐熟秸秆替代化肥对冬小麦田节肢动物群结构与小麦产量的影响[J].2021.
康国胜 1978.01 男汉族,籍贯甘肃.民勤大专学历,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气象局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业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