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准备

(一)研读课标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准确把握语文课程内涵及基本性质。要理解语文课程核心素养、语感、对话等重要概念,厘清课程设计的思路,明确课程目标与内容安排,了解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在各学段中的具体要求,落实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中相关的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根据教材与学情,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处理好学段目标、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的关系,不超标、不降标,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

(二)解读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要认真研读小学语文1~12册全套教材,全面了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内容、结构特点、编者意图及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系统研究教材的前提下,进行教材内容的解读,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立足于单元整体深入解析教材。要把握单元教学内容中知识的序列性和层次性,关注不同课型的特点与教学要求,注意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板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提升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同时,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独特价值。

(三)了解学情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重视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或交流等方法获得把握学情的第一手资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立足所教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学习习惯与兴趣、学习能力以及语言发展水平等,把握教材内容并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能够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找到学生的“生长点”,因材施教,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设计教学

上课前,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并撰写教案。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等内容。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紧扣教材、联系实际学情制定。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融合,要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素养发展要求。同时要关注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的有机联系,借助单元导语、课后思考题、交流平台、泡泡语等助学系统及教师教学用书进行科学制定,做到目标准确清晰,可操作、可评价。

2.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单元语文要素,聚焦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确定教学重点。在分析具体学情的基础上,预测学生在认知、方法、内容等不同方面出现的问题,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并不总是一致的,要根据学情准确研判,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与内容,精准施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一年级要坚持“零起点”教学,对刚入学的新生做好幼小衔接适应教育,整合《河南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和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的要求,科学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3.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体现正确的育人导向。要遵循小学语文学习的规律,紧密结合统编教材内容、立足学生语文学习实际,围绕增强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精要选用。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使用纸质资源、数字化资源、日常生活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等。教师要善于发掘、整合课程资源,创设丰富有效的学习情境,提升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其他潜在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教学方法

要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重联系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能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不断优化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方法,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不断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既要利于夯实基础,也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强化衔接意识,多采用游戏、图画、活动等直观形象的方法教学,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5.课时安排

根据单元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整体规划,合理分解教学任务,科学分配课时,确保每课时的容量适当,符合学生学习规律,规划好的课时不得随意更改。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要确保入学适应教学课时安排到位。

6.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要完整清晰、重难点突出、容量适当,各环节时间分配合理,体现情境性、开放性、建构性、发展性等特点。教学活动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注重听说读写实践训练,突出语言文字运用与素养提升。应处理好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的关系,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质量。要把握

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增强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

7.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重难点的提炼概括,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呈现一堂课的核心内容。板书形式应丰富多样,提倡以简练的文字、符号、图示、表格等多种方式展现,力求图文并茂。板书的内容要画龙点睛、科学准确;板书的结构应布局合理、简洁、清晰。

8.教学评价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教师要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切实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改进等功能。要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在个人展示、小组合作等活动中,开展学习研讨与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在评价中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提高。严格落实考试管理的相关要求,禁止一二年级纸笔考试,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二、教学实施

(一)课堂导入

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并充分发挥其导学作用。可以采取猜谜语、创设情境或复习回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