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梳理:句法(语义语病+语用语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考点梳理:句法(语义语病+语用语病)
【语义语病】
搭配不当·语义不明
一、语义搭配不当
符号与符号在搭配时具有语义上的选择性,如“我喝饭”语义上不搭配,“喝”一般与“粥”处于同一语义场的词搭配,“吃”则与“饭”处于同一语义场的词搭配。
(一)词的语义特征不协调
首先指词的语法——语义特征,如单、复数,阴阳之类,汉语中的词没有这种特征,暂且不论;其次指词的理性意义,即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是词内在的本质特征;最后指词的色彩意义,有风格色彩、感情色彩之分。
词的语义特征不协调主要分为两类。
1.理性义失调
①由于六号线北碚站只开了一个出入口,看热闹的人一多,把进站的闸机道口都堵了,电梯上的人也是层层叠叠。
刊误:“层层叠叠”形容层次繁多、错综复杂,不能用来形容人多,应改为“数不胜数”。
②所以老赵出不出场对于一场春晚,就好比一盆酸菜鱼里面有没有野山椒一样人命关天。
刊误:“人命关天”指有关有命的大事,应在例句中夸大事实,应改为“至关重要”。
2.色彩义偏离
①97年,阳春梅还是职业中学的学生,操着一口普通话的吴长江到这所学校招募工人,阳春梅和同学因此南下广东。
刊误:“操着”是方言说话,“普通话”与“操”不正式,而且“操”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对头,应改为“说”。
(二)句法成分在语义选择上不搭配
指主谓、动宾、主宾、定中、状中和中补不能搭配。
①空港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开通试运行后,不但将丰富充实重庆空港的国际物流枢纽功能,而且将改变重庆乃至内陆地区进口水果的物流线路。
刊误:“功能”可以“丰富”,但不能“充实”,联合谓语与单独宾语搭配不当。
②一个绰号,并不只是方便在场上进行沟通,更代表了一种体育和文化。
刊误:“一种”作“文化”的定语,但不能作“体育”的定语,单独定语对联合中心语搭配不当。
③现在,重庆的避暑需求大,但是起步较晚,避暑经济还比较粗放、初级。
刊误:“经济”可以“粗放”,但不能“初级”,单个主语与联合谓语搭配不当。
④懂得爱情极致的女人,想为自己的爱人生儿育女的心情,我认为是极其理所应当的健康思想。
刊误:主语“心情”和宾语“健康思想”搭配不当。
⑤2013年虽然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疲弱,沪深300指数下跌了7.65%,但是一些基金表现十分不俗。
刊误:状语“十分”和中心语“不俗”搭配不当。
二、语义不明
指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意思含糊不清、费解,类似于“逻辑语病”中的“模棱两可”,但范围要大一些。
(一)语义费解
这里的费解包括“逻辑语病”中的“费解”“照应不周”,包括“语法语病”中的“用词不规范”,除此之外,还包括故意使用模糊词语也是造成费解的主要原因,如“运动就是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运动。
”中的“运动”一词,既可以指体育运动,又可以指政治斗争或其他大型的群众性活动。
(二)语义歧义
语言片段中语义成分功能相同、层次划分相同、句法结构关系相同,语义关系不同的歧义样式。
在一个句法结构中,如果词性相同,层次相同,句法结构也相同,还是有歧义的话,则是由语义指向的多向性和领属关系的不明确造成的。
1.指代不明引起的歧义
①曾记否,我与你认识的时候,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纯真无瑕,充满幻想。
刊误:句中的“还是个十来岁的少年”对象不明,既可以理解为“我”,也可以理解为“你”。
②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刊误:“自己”指代不明,是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清楚,应改为“我”。
③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刊误:句中的“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表意不明,既可以理解为“加快”,也可理解为“减慢”,根据后文应在“化学反应速度”前补上“加快”。
④她因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刊误:应改为“便向《人间指南》编辑部投诉”。
⑤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刊误:“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来的人”呢,还是“晚上/来的人”?
⑥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刊误:“很高兴”的主语不明确,是“祁爱群”还是“援藏干部”,不清楚。
可改为“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祁爱群很高兴,于是两人亲切地交谈起来”。
⑦这次外出比赛,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更好。
刊误:“我一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歧义,既可理解为“我和你一起去”,也可理解为“老师和你一起去”。
⑧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刊误:“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
⑨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刊误:“因患病住院”的主语不明确。
可改为“患病住院的83岁高龄的黄昆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有到场领奖”。
2.语义指向不明确引起的歧义
语义指向指“句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发生最直接的关系”。
句法结构中当一个句法成分只能与一个句法成分发生联系,即只能前指或后指时,不会产生歧义。
当一个句法成分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时,往往会因语义指向上的多向性造成歧义。
①他一早上就看了三篇文章。
刊误:副词“就”表示范围或限制,当前指“一早上”时,表示时间长,即“他一早上只看了三篇文章”;当后指“三篇文章”时,表示时间短,即“他一早上就能看三篇文章”。
②他在车上写字。
刊误:“车上”既可以指他所在的位置,即“他坐在车上写字”,也可指“写字”的对象,即“他往车上写字”。
3.语义特征的双向性引起的歧义
语义特征指某类词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语义特征相同的词可以处于同一语义场中。
汉语中的词有单价动词、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之分。
二价动词和三价动词最容易引起歧义。
①他输了血。
刊误:“输”包括“输入”和“输出”两方面,这里既可指“别人给他输了血”,也可指“他给别人输了血”。
②这些钱你给我保管吧。
刊误:“给”兼属动词和介词,动词“拿来”,“这些钱拿来我给你保管”;介词“替”,“这些钱你替我保管”。
4.语义关系和修饰关系不明确引起的歧义
语义关系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处所、时间等,有些句子的语义关系很难分辨,如“鸡不吃了”,“鸡”既可是施事,也可是受事。
通常,当句子的核心动词和周围的名词性成分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关系时,它们的关系就不明确。
(1)施受关系不明确
即既可以当施事,也可以当受事。
如“狗不看了”,“狗”是施事时,指“狗不看人或事物了”,“狗”是受事时,指“人不看狗了”。
(2)受事和结果关系不明确
即既可以当受事,也可以当结果,如“提拔班长”,“班长”当受事时,指“班长被提拔”,“班长”为结果时,即“某人被提拔为班长”。
(3)工具和结果关系不明确
即既可以当结果,也可以当工具,如“他写毛笔”,“毛笔”为工具时,指“他用毛笔写字”,“毛笔”为结果时,指“他写的是毛笔字”。
(4)修饰关系不明确引起的歧义
修饰语一般表示领属、数量、性质、状态等,修饰语的关系或范围不确定往往引起歧义。
①小李的帽子做得漂亮。
刊误:“小李的帽子”可理解为“是小李的帽子”和“小李做的帽子”两层意思,前者为“小李的帽子做得漂亮,但不是小李做的。
”后者为“小李做的帽子很漂亮。
”此句“帽子”与“小李”的领属关系不明确。
②两个中学的年轻老师。
刊误:“两个”既修饰“中学”,又修饰“年轻老师”,当前者讲时,指“两个中学的/年轻老师”,后者则为“两个/中学的年轻老师”。
这是数量关系不当引起的歧义,这一类语病与“语法语病”中的“定语语序不当”有交叉之处。
③风景秀美的重庆和四川。
刊误:“风景秀美”既可以修饰“重庆”,指“重庆风景秀美”,又可以修饰“四川”,指“重庆和四川都风景秀美”,这是性质关系不明确引起的歧义。
【语用语病】
称谓不当·方式不当·情景失控·无视言外之意
语用指语言符号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指明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此语言符号,并且想达到什么目的。
语用总是与交际中的人、时间、空间、背景相联系,而且凸显语境和意义在整个交际中的作用。
一、称谓不当
(一)亲属称谓不当
1.敬谦称呼不当
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传统文化,强调“长幼有序”,而且有“家大舍小令外人”之说,在别人面前提起家中的长辈时,在称呼语前应加“家”,如“家父、家母”;提及对象是家中小辈时,应加“舍”,如“舍妹、舍侄”;提及对象是对方的家人时,应加“令”,如“令郎、令尊”。
但是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父亲成为“令尊”、别人的父亲称为“家父”的人不在少数,这是敬谦称呼不当。
2.远近称呼不当
同一家人的关系有远近之别,不同的称呼能反映出对话双方的亲疏远近程度,远近不分势必会影响交谈的氛围。
(二)社交称谓不当
与他人交谈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位以及双方的了解程度,若不注意这些具体的细节,则会因社交称谓不当引起误会。
社交称谓不当具体分为零称谓使用不当、职务称谓不当和因身份、年龄引起的称谓不当。
1.零称谓使用不当
零称谓指对话的其中一方不使用称呼,或者直接用“哎、喂、嗨”等形式的称谓,这种方式会使另一方觉得不被尊重或很不礼貌。
类似现象在问路、超市购物时常见。
2.因身份、年龄引起的称谓不当
这与对话双方生活的环境、心理状态紧密相关。
重庆人好用“老师”称呼陌生人,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若是一个北方青年初来重庆,听到别人喊自己“老师”时,可能会觉得不大适应,甚至别扭,这种现象由地域文化不同引起。
年龄引起的称谓不当主要体现在女性身上,当我们把握不准对方的年龄而称其“阿姨”时,可能会使对方不满。
一般情况下,将对年龄分辨不清的统称为“妹妹”或“姐姐”,只喊那些年龄明显偏大的女性“阿姨”,这不失为一个避免尴尬的好办法。
二、方式不当
同一意思用不同方式表达,产生的效果也因此不同,这就涉及到表达方式的问题,是用委婉的还是直接的、礼貌的还是冒昧的、循序渐进的还是直截了当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对交际的影响不同。
(一)不符合委婉方式
我们在面对好的人或事情时,会特意强调,以此锦上添花,而面对不好的结果时,往往要说得很委婉,以此让对方在心理上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以免打击太大,使对方一时难以承受,交流也无法正常进行。
(二)不符合礼貌原则
不符合礼貌原则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用词不礼貌,如在碰撞了别人之后没有说“对不起”,反而一味强调是别人的错;在和别人的交流中多次使用第一人称“我”,让对方觉得有些强势;拒绝别人的邀请或请求时直接用“不”,对对方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等等。
另一方面是语气、口气不礼貌,如“吧”一般用于祈使句,表示命令,只能用于长辈对小辈,而不能颠倒辈分;交谈双方闹矛盾时,用“嘛”“吧”可以缓解紧张、沉闷的气氛,比不使用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情景失控
情景指交谈双方交谈时的时间、地点、交谈的主题、双方的了解程度、话题的深浅以及谈话的正式程度。
我们在交谈中一定要注重语境,任何交流都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脱离具体的语境,交谈便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在交流中,应坚持“什么时候对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才能取得比较好的表达效果”这一准则,不然就使情景失控,影响交流的效果。
(一)时间不妥
①王利发:诸位主顾,咱们还是莫谈国事吧!
刊误:当时维新变法运动刚刚失败,就在公共场所“北京裕泰茶馆”谈论国事,势必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王利发才可以提醒众位。
(二)内容不妥
对一些敏感的、对方不愿意提及或不感兴趣的话题,最好不好涉及,如不在对方心情低落时大谈自己的成绩;不在对方取得成功时,不送上祝福而是泼冷水;不强调对方的缺点,不在对方面前谈论其好友的不是。
(三)地点不妥
交际中要注意说话的内容须与地点相符,如在会议桌上公开议论他人的隐私、饭桌上谈论一些血腥事件之类的违背交际地点的交流方式。
(四)双方的了解程度与话题的深浅程度不相符
交谈双方了解较浅时,其谈论的话题也较浅,反之,则话题较深,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交谈时不能破坏这一关系。
如初次见面就问对方的一些隐私问题,会令对方反感;关系很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只是寒暄几句,交流没有达到心理预期的效果,等等,因此在交流中一定要以交谈双方关系的远近为准来确定交谈话题的深浅。
四、无视言外之意
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表达方式,说话者在不想或者不方便直接表达观点时,就会采用这种方式,比较含糊、隐晦,或者指桑骂槐,或者声东击西,这与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有关。
我们在交际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分辨,通过对方的语言来获取准确的信息,知道哪句话是直接表达,哪句话是含沙射影的表达,以此确保交谈的有效性。
反之,如果无视对方的言外之意,从对方有限的话语中推测不出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就会造成语用失误。
如:一对情侣在一起,女生很想出去玩,便对男生说“今天的天气很晴朗”,男生说“是啊,明天一样晴朗!”实际上他没有听出女生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