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心理具有社会性,而表达人们心理工具的语言也具有社会性。语言是为交际存在的,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的。因此,语言是一种为交际过程所制约并带有心理烙印的一种符号体系,一个民族的词汇和文法本身,就能揭示这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同一般的语汇相比,成语的稳固性、凝炼性等特征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地更为突出、明显。

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一种浓缩的民族文化,呈现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女性成语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与女性有关的成语,其内涵也是相当丰富,可以是描写女性的成语,也可以是与女性故事相关的,也可以在词中涉及到女性。古人对女性的描写,从整体到局部,从音容到笑貌,从性情到品行等,都有一些成语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绘,比较全面的表现了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积淀下来的关于女性的一些文化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喜曲不喜直”,在女性成语年龄类中的表现最为突出。描写女子年龄类的成语多使用借代手法,不是直接用数字说出年龄,而是用他物代替。

在女性成语中,“金钗之年”表示女子十二岁。豆蔻年华表示女子十三四岁。“豆蔻年华”一语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及笄之年”表示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古代未成年的小女孩是垂发的,到了十五岁左右,就要将头发盘起,用簪子插起来,即“加笄”,举行“加笄礼”,表示成年。《重修玉篇》载:“筓,古奚切。婦人之筓,則今之簪也。女子許嫁而筓。”“碧玉年华”表示女子十六岁。女子16岁称为碧玉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二八年纪,破瓜之年。(瓜:在隶书及南北朝魏碑体中可拆成两个八字。)

女性成语中表示尚未出嫁的成语有:云英未嫁(用唐代钟陵著名歌女云英泛指未嫁的成年女子。)其它的有黄花闺女、小姑独处、待字闺中等。

“摽梅之年”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罗敷有夫”表示已有丈夫的女性(古代著名的美女罗敷指代)。“半老徐娘”指有风韵的女性到或已过中年的。(《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风韵犹存”指四十岁开外的女性风采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形容中年妇女仍然保留着优美的风姿。(清・王韬《淞隐漫录》:“其母虽属徐娘,丰韵犹饶,老蚌固宜出此明珠。”)除此之外还有:风情犹在,余韵犹存。“人老珠黄”指年老色衰的女性,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被轻视。(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琵

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此外,还用委婉的表达方式表现妓女行当和女子的悲惨命运。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低下,在女性中还有一类特殊的人群地位更不堪,那就是以卖笑,出卖肉体为生的妓女,她们的命运更为悲惨,地位极其低下,被称为“浪蕊浮花”、“闲花野草”、“倡条冶叶”、“路柳墙花”;她们住的地方叫做“秦楼楚馆”、“花街柳市”、“莺巢燕垒”;她们每天“浓妆艳抹”、“倚门卖俏”,对男子“目挑眉语”,希望男子“眠花宿柳”。现代社会也有妓女这类群体,但她们的职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没有受到歧视,被称为“性工作者”。描写女性悲惨命运的成语也不是直接说出真实内容,也是采用借代和象征修辞手法,如“白华之怨”、“香消玉殒”、“蕙损兰摧”、“红颜薄命”、“断香零玉”、“临去秋波”。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被视为无能的群体,但关于女性具有神圣能力的远古神话始终或明或暗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心理。如女娲补天、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成语。

关于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人们在天台山载歌载舞,欢庆补天成功,同时在山下建立女娲庙,世代供奉,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人们的这种纪念和礼拜,实质已不仅是对女娲这个具体女神的直接崇拜,而是将所有女性的神力抽象为一种意识层面上的神格,对之加以信仰和礼拜。

七夕节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织女本是天界一位美丽聪慧、擅长织作的女神,但她不顾神人之别,毅然下嫁牛郎,与牛郎在人间过上了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生活。织女由此而成为人们心目中敢于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典型。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关于月亮的最动人传说。《淮南子・外八篇》记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妲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妲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嫦娥被民间传颂为一位美丽、善良的月神,在百姓心目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

一、“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

二、“自然信仰”的心理崇拜

女性成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探析

□孙文娟(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关键词】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它以典雅、含蓄、生动、凝练而独放异彩,是汉语语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女性成语作为成语独特的一支,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蕴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文化风情。本文通过对汉语女性成语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蕴含在不同女性成语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女性成语;中国传统文化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