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二章三 电路的连接

合集下载

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教程第二章

multisim电子电路仿真教程第二章

图2-2 用户设置的界面
2.放置元件 Multisim已将所有的元件模型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了元件 工具栏的元件库中。设计者可以在相应的元件库中选择所需 要的元件。 1) 放置电阻 将鼠标指向Basic元件库按钮 时,元件库展开。元件库中 有两个电阻箱,左边一个存放着现实存在的电阻元件,称为 现实电阻箱;右边一个带有墨绿色衬底的电阻箱中存放着一 个可任意设置阻值的虚拟电阻,称为虚拟电阻箱。为了与实 际电路接近,应尽量选用现实电阻箱中的电阻元件。例如, 要选取10 kΩ的电阻,先点击现实电阻箱,出现Component Browser对话框,如图2-3所示。
2.3 子电路的创建与调用
1.创建要成为子电路部分的电路图 要使子电路部分的电路图与其余电路部分相连,其端子 上必须连接输入/输出端符号。如将刚编辑的单管放大电路用 一个子电路代替,在输入端将信号源去掉,连接两个输入端 符号(X1和X2),在输出端将负载电阻去掉,连接两个输出端 符号(Y1和Y2)。输入/输出端符号的放置,可通过Place菜单 下的Place Input/Output命令来实现,放置后双击可以打开 一个对话框,在其中可修改端口名字。注意:输入/输出端符 号放置的方向,将决定是输入端还是输出端。放置在左边表 示输入端,放置在右边表示输出端。 放置输入/输出端符号的放大电路如图2-19所示。
5.显示电路图中的节点编号 启动 将Show区中Show node names 选项选中,电路图中的节点编 号即在图中显示。 编辑调整好的电路如图2-11所示。
图2-11 创建完成的电路图
2.2 电路的仿真分析
1.调用和连接测试仪表进行仿真分析 (1) 从窗口右边的仪表栏中调出一台示波器,方法与从 元件栏中选取虚拟元件一样。将示波器的A通道接输入信号源, B通道接输出端,如图2-12所示。

Multisim 10仿真实验课件第二章

Multisim 10仿真实验课件第二章

(5)在同一电路窗口中,根据有源单口网络的开路 电压和等效内阻,建立有源单口网络的戴维南等效 电路,如图2-13(参数自定)。
四、实验注意事项
(1)进行仿真实验时,要注意电压、电流的实际方 向。
(2)要先停止仿真,然后再改接电路。 (3)运行仿真时,要等电路达到稳定后,再读取电
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二、实验原理
电压: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电流流过负载 形成电压。电压符号:U,单位:V。A,B两点之间的电 压用用表U红A表B表棒示接,A含,义黑是表从棒A接点B到。B点之间的电压,测量时万
电位: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电位符号: U点。之单间位的:电V压。,A点测的量电时位万用用U表A表红示表,棒含接义A,是黑从表A点棒到接参参考考 点。
二、实验原理
电桥的概念:最简单的电桥是由四个支路组成的电 路。各支路称为电桥的“臂”。如图2-6电路中有一电 阻为未知(Rx),一对角线中接入直流电源E,另一 对角线接入电流表V1(或电压表)。可以通过调节 各已知电阻的值使电流表指示为0(或电压表无电 压),则电桥平衡,此时R1/Rx=R2/R。通常R1、R2为 固定电阻,R为可调电阻,Rx为被测电阻。电桥平衡 时,可由电桥平衡条件求得被测电阻阻值。
(4)运行仿真时,要等电路达到稳定后,再读取电 流表、电压表的读数。
2.5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等效电源的等效电动势和等效内阻的
方法。 (2)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戴维南定理,加深对“等效”
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具有两个引出端纽,内部含有独立电源且两个端纽
上的电流为同一电流(这称为端口条件)的部分电 路称为有源单口网络(图2-10),也称为有源二端网 络。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六 三相电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练运用Multisim 正确连接电路,对不同联接情况进行仿真;2、 对称负载和非对称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并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3、 加深对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作用的理解。

4、 掌握示波器的连接及仿真使用方法。

5、 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查找故障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1.PC 机一台 2.Multisim 软件开发系统一套 三、实验要求1.绘制出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及波形观察 2.学习示波器的使用及设置。

3.仿真分析三相电路的相关内容。

4.掌握三瓦法测试及二瓦法测试方法 四、原理与说明1、负载应作星形联接时,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

这种联接方式的特点是三相负载的末端连在一起,而始端分别接到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2、负载应作三角形联接时,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

这种联接方式的特点是三相负载的始端和末端依次联接,然后将三个联接点分别接至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3、电流、电压的“线量”与“相量”关系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线量与相量关系,是在对称负载的条件下进行的。

画仿真图时要注意。

负载对称星形联接时,线量与相量的关系为: (1)P L U U 3= (2)P L I I =负载对称三角形联接时,线量与相量的关系为:(1)P L U U = (2)P LI I 3=4、星形联接时中性线的作用三相四线制负载对称时中性线上无电流,不对称时中性线上有电流。

中性线的作用是能将三相电源及负载变成三个独立回路,保证在负载不对称时仍能获得对称的相电压。

如果中性线断开,这时线电压仍然对称,但每相负载原先所承受的对称相电压被破坏,各相负载承受的相电压高低不一,有的可能会造成欠压,有的可能会过载。

五、实验内容及参考实验步骤(一)、建立三相测试电路如下:图1 三相负载星形联接实验电路图1.接入示波器:测量ABC三相电压波形。

并在下表中绘出图形。

Timebase:_________/DIV 三相电压相位差:φ=__________。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三相电路仿真实验————————————————————————————————作者:————————————————————————————————日期:2--3 实验六 三相电路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练运用Multisim 正确连接电路,对不同联接情况进行仿真;2、 对称负载和非对称负载电压电流的测量,并能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总结;3、 加深对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作用的理解。

4、 掌握示波器的连接及仿真使用方法。

5、 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查找故障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1.PC 机一台 2.Multisim 软件开发系统一套 三、实验要求1.绘制出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及波形观察 2.学习示波器的使用及设置。

3.仿真分析三相电路的相关内容。

4.掌握三瓦法测试及二瓦法测试方法 四、原理与说明1、负载应作星形联接时,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相电压。

这种联接方式的特点是三相负载的末端连在一起,而始端分别接到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2、负载应作三角形联接时,三相负载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的线电压。

这种联接方式的特点是三相负载的始端和末端依次联接,然后将三个联接点分别接至电源的三根相线上。

3、电流、电压的“线量”与“相量”关系测量电流与电压的线量与相量关系,是在对称负载的条件下进行的。

画仿真图时要注意。

负载对称星形联接时,线量与相量的关系为: (1)P L U U 3=(2)P L I I =负载对称三角形联接时,线量与相量的关系为:(1)P L U U = (2)P LI I 3=4、星形联接时中性线的作用三相四线制负载对称时中性线上无电流,不对称时中性线上有电流。

中性线的作用是能将三相电源及负载变成三个独立回路,保证在负载不对称时仍能获得对称的相电压。

--4 如果中性线断开,这时线电压仍然对称,但每相负载原先所承受的对称相电压被破坏,各相负载承受的相电压高低不一,有的可能会造成欠压,有的可能会过载。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二章三电路的连接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二章三电路的连接

2.3 电路的连接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3.1、元器件的连接
任何元器件的引脚上都可以引出一条连接电线。并且 这条线也一定能连接到另外一个元件的引脚,或者另 外一条电线上。如果一个元件的引脚靠近一条电线或 另外一个元件的引脚,连接会自动地产生。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元器件的连接步骤如下:
(1)用鼠标左键按住欲连接的元件,拖动并 靠近被连接的元件引脚或被连接的电线。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当两元件引脚相接处或者引脚与电线相接 处出现一个小红圆点时,释放左键。
即可引出支线,实现与其它元件的连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每一个连接点最多只能与 4个元件连接。当5个以 。 上元件相接时,连接线上至少有两个连接点。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multisim9multisim9multisim9电路设计入门电路设计入门第2章创建电路原原理图的基本操作231元器件的连接multisim9multisim9multisim9电路设计入门电路设计入门任何元器件的引脚上都可以引出一条连接电线
第2 章
2.3 电路的连接
元器件的连接是创建电路原理图的最重 要步骤之一。元器件的正确连接,是保证创 建电路可以进行仿真程序的前提。熟练掌握 连接方法是迅速、正确组建电路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能。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和摆放,是决 定组建的电路整齐、简洁、美观的关键。通 常,将元器件的移动、旋转等处理与电路的 连接一并进行,便于及时修正。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PPT课件

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PPT课件

电路
RC充放电仿真实验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路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Multisim简介
隶属于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 NI)的Electronics Workbench公司发布了Multisim软件, 是一种紧密集成、终端对终端的解决方案,工程师利用这 一软件可有效地完成电子工程项目从最初的概念建模到最 终的成品的全过程。
电路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 万用表的使用 如图所示,在万用表控制面板上可以选择电压值、电流值、
电阻以及分贝值。参数设置窗口,可以设置万用表的一些参数

万用表图标、面板和参数设置
电路 (2) 函数信号发生器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如图所示,在函数信号发生器中可以选择正弦波、三角波和 矩形波三种波形,频率可在1~999范围内调整。信号的幅值、 占空比、偏移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偏移量指的是交流 信号中直流电平的偏移。
(4) 导线的连接点
在Place菜单下选择Junction命令,可以放置连接点,可 以将连接点直接插入导线中。连接点是小圆点,连接点最 多可以连接来自4个不同方向的导线
(5) 在导线中间插入元器件
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在导线中间插入元器件。选 中元器件,用鼠标将其拖至导线上,释放鼠标即可。
电路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电子通信类其它常用的仿真软件: System view---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 Proteus――单片机及ARM仿真 LabVIEW――虚拟仪器原理及仿真
电路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multisim 10概述
Multisim 被美国NI公司收购以后,其性能得到了 极大的提升。最大的改变就是:Multisim 与 LABVIEB 的完美结合:

Multisim9的仿真与测试

Multisim9的仿真与测试
串联电路的实验电路如图6-1所示。
R1
1.0k
V1
12 V
R2
5.0k
R3
8.0k
图6-1 串联电路的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1)建立电路;
(2)添加仪表 从快捷工具条中点击 置电压表,如图6-2所示。
图标,选择 放
(3)仿真
点击仿真开关
,其结果如图6-3所示
U1
+
-
0.000 V
DC 10M
U2
+
-
分析步骤: (1)创建电路,如图6-28所示。 (2)放置仪表,在电路中接入万用表和电压表。 (3)仿真运行,其结果如图6-29所示。
XMM1
R1
30
V1
3V
R3
10
XMM1
R1
30
U1
-
+
0.000 V
DC 10M
R2
20
V1
3V
V3
0.5 V/V
V2
6V
R3
10
图6-28 仿真电路图
U1
-
+
12.000 V
U
-
-
10
V1
12 V
图6-8 原理图
图6-9 实验电路图
一般情况下,电源提供的功率等于用电器消耗的功率。 实验电路如图6-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负载等效电 阻为10欧,则电路消耗的功率理论计算为:P=14.4w。
其功率连接如图6-10所示,运行仿真,测试结果于图中
XWM1
V
I
R4
10
V4
0.000 V
DC 10M
U3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电路仿真是电子工程领域中重要的实验方法,它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可以在电路设计阶段进行测试和验证。

其中,Multisim作为常用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用户友好的界面,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教学和实践中。

本文将对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进行探讨和介绍,包括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Multisim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验设计与实施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了解到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掌握电路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技巧。

一、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基于电路分析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建立电路模型和参数设置,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电路的节点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等相关参数,从而模拟电路的工作情况。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路模型建立:首先,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连接和元件参数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

Multisim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和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和参数设置来搭建电路模型。

2. 参数设置:在建立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需要为每个元件设置合适的参数值。

例如,电阻器的阻值、电容器的容值、电源的电压等。

这些参数值将直接影响到电路的仿真结果。

3. 仿真方法选择:Multisim提供了多种仿真方法,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暂态分析等。

根据不同的仿真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当的仿真方法来进行仿真计算。

4. 仿真结果分析:仿真计算完成后,Multisim会给出电路的仿真结果,包括节点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仿真结果,可以评估电路的性能和工作情况。

二、Multisim的使用方法Multisim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具有直观的操作界面和丰富的功能模块,使得电路仿真实验变得简单而高效。

以下是Multisim的使用方法的基本流程:1. 新建电路文件:启动Multisim软件,点击“新建”按钮创建一个新的电路文件。

Multisim数字电子技术仿真实验

Multisim数字电子技术仿真实验
用户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 喜好定制软件界面,包括 元件库、工具栏、菜单等, 提高工作效率。
多语言支持
软件支持多种语言界面, 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 户使用。
0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逻辑门电路
总结词
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中的 基本单元,用于实现逻辑运算和 信号转换。
详细描述
逻辑门电路由输入和输出端组成 ,根据输入信号的组合,输出端 产生相应的信号。常见的逻辑门 电路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交互性强
用户可以在软件中直接对 电路进行搭建、修改和测 试,实时观察电路的行为 和性能。
实验环境灵活
软件提供了多种实验模板 和电路图符号,方便用户 快速搭建各种数字电子技 术实验。
软件功能
元件库丰富
Multisim软件拥有庞大的元件库,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电子元件和 集成电路,方便用户选择和使用。
电路分析工具
寄存器实验结果分析
总结词
寄存器实验结果分析主要关注寄存器是否能够正确存储和读取数据,以及寄存器的功能 是否正常实现。
详细描述
首先观察实验中使用的寄存器的数据存储和读取过程,记录下实际得到的数据存储和读 取结果。接着,将实际得到的数据存储和读取结果与理论预期的数据存储和读取结果进 行对比,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差异,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如电路连接错误、元
触发器
总结词
触发器是一种双稳态电路,能够在外 部信号的作用下实现状态的翻转。
详细描述
触发器有两个稳定状态,根据输入信 号的组合,触发器可以在两个状态之 间进行切换。常见的触发器有RS触发 器、D触发器据的基本单元,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
详细描述
寄存器由多个触发器组成,可以存储一定数量的二进制数据 。寄存器在数字电路中用于存储数据和控制信号。

Multisim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验

Multisim模拟电子技术仿真实验
2)根据示波器显示的输出电压峰值U OP 和输入电压峰值U IP ,求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u 和放大器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P O 。
第23页/共55页
9.5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共源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1)学会测量跨导g m 。
2)依据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共源极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计算电压增益。
1)直流电源:Place Source→POWER_SOURCES→VDD, 选取
直流电源并根据电路设置电压。
2)接地:Place Source→POWER_SOURCES→GROUND,选取
电路中的接地。
3)电阻:Place Basic→RESISTOR,选取电阻并根据电路设置电
阻值。
第24页/共55页
9.5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共源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4)电容:Place Basic→CAPACITOR,选取电容并根据电路设置
1)根据仿真的数据U IP 和U OP ,计算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A u 。
2)放大电路输出与输入波形之间的相位差怎么样?
第30页/共55页
9.6 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仿真实验
1)学会测量串联电压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电压,计算闭
环电压增益。
2)学会测量负反馈放大器输入与输出电压波形之间的相位差。
电容值。
5)场效应晶体管:Place Transistors→JFET_N,选取2SK117型
场效应晶体管。
6)电压表:Place Indicators→VOLTMETER,选取电压表并设
置为直流档。
7)电流表:Place Indicators→AMMETER,选取电流表并设置
为直流档。
8)函数发生器:从虚拟仪器工具栏调取XFG1。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三章二_函数信号发生器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三章二_函数信号发生器
3.2 函数信号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Function Generator)用于产生 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图标上有+、GND、-3个输出端子, 与外电路连接时输出电压信号。连接规则是: 1、连接+和GND端子,输出正极性信号,幅值等于 信号发生器的有效值。 2、连接-和GND端子,输出负极性信号,幅值等于信 号发生器的有效值。 3、连接+和-端子,输出的幅值等于信号发生器的有 效值的两倍。 4、同时连接+、GND、-3个输出端子,则输出两个 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
(5)在信号发生器图标中,调整占空比为70%,再 打开仿真开关,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发生相应的改变。
双击信号发生器图标,打开其功能选择及参数 设置面板。
设定信号频率为1000Hz,幅度为5V。
(2)双击示波器图标将其面板打开,打开仿真 开关,示波器显示出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两个 反相的正弦波信号。
(3)在信号发生器图标中按下三角波按钮,再打 开仿真开关,示波器显示三角波波形。
(4)删除接于+输出端的红色连线;按下信 号发生器图标中的方波按钮。再打开仿真开关, 示波器显示绿色方波波形。
3.2.1 面板显示与设置
率设定 占空比设定 幅度设定 偏置电压设定 上升/下降时间设定按钮
上升/下降时间设定对话框
默认设置按钮 上升/下降 时间设定 确认按钮 取消按钮
3.2.2 函数信号发生器使用举例
(1)提取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图标, 如图连接并设定连线颜色。

multisim9软件的基本操作

multisim9软件的基本操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实验(实习)名称Muliisim9软件的基本操作日期2011/10/12 得分指导老师周欣系电信专业电信年级09班次2姓名李勤华学号20091305070一、实验目的:(1)掌握mulitisim9的基本操作;(2)练习搭建基本电路;二、实验内容:(1)multisim9的启动与退出;(2)放置一个理想电阻,设置参考编号为R1,并将其标称值改为10K.(3)放置一个阻值为1k的实际电阻,设置参考编号为R2,并将其标称值改为10K.(4)放置一个三极管2SC1815A,并进行90度旋转、水平和垂直旋转元件,观察元件变化。

(5)放一个100K的电位器,设置其控制键为r调整率为1%,调整元件观察变化。

(6)放置TTL元件7400,观察四个门的放置状态,元件的标号设置为U1. (7)将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交流电压源、交流电流源、电压表、电流表拖入工作区,依次双击表头,练习设置参数。

(8)连接电阻R3和R4,移动元件观察连线的变化,最后删除连线。

(9)删除工作区中德所有元件。

(10)搭建如下所示单管放大电路。

(11)将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接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将输入线颜色设置为红色,输出线设置为蓝色。

V11mV 10kHz 0DegR11kOhmR21kOhmR32.4kOhmR4100 OhmC110uFQ1BJT_NPN_VIRTUALC222uFV212 VR510kOhmR610kOhmR7Key = A100kOhm50%C310uFR85.1kOhmXSC1A BGT单管放大电路三、实验结果:实验后的仿真图如下所示:仿真图。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二章一 定制用户界面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二章一 定制用户界面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Sheet size区:设置窗 口图纸的规格及摆向。在左 上方程序提供了A、B、C、D、 E、A4、A3、A2、A1、A0、 Legal、Executive、Folio等 13种标准规格的图纸。如果 要自定图纸尺寸,则应选择 Custom项,然后在右边的 Custom size区内指定图纸宽 度(Width)和高度 (Height),其单位可选择 英寸(Inches)或厘米 (Centimeters)。另外,在 左下方的Orientation区内, 可设置图纸放置的方向, Portrait为纵向,Landscape 为横向。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General页:为通常 的设置。包括:(1) Selection Rectangle(选择矩 形):有两个选项, 默认Interse-cting。 (2)Mouse wheel Behaviour(鼠标滚 轮作用):有两个 选项,默认Zoom workspace。(3) Auto wire(自动接 线方式):有3个选 项,全选。另有3个 单独的选项。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即打开Sheet Preference对 话框。有Circuit、Workspace、Wiring、Font、PCB、 Visibility六个分页菜单,默认为默认为Circuit页。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multisim中三极管连线 -回复

multisim中三极管连线 -回复

multisim中三极管连线 -回复
1. 以共发射极为例,如果是NPN三极管,其中底极连地,发
射极连电路的负极,基极连电路的控制信号。

如果是PNP三
极管,底极接电源正极,发射极接电路的正极,基极接电路的控制信号。

2. 以共集极为例,如果是NPN三极管,其中基极连电路的控
制信号,发射极连电路的负极,集电极连电源正极。

如果是PNP三极管,基极接电路的控制信号,发射极接电路的正极,集电极接电源负极。

3. 以共基极为例,其中发射极连地,集电极连电路的正极,基极连电路的控制信号。

注:共基极电路中特别注意极性,
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PNP三极管的集电极都是对电路的正极。

在Multisim软件中,可以选择三极管的型号并直接进行连线,或者使用绘图工具手动画出三极管的连线。

同时,还可以使用模拟器对电路进行仿真和调试。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3.3瓦特表

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3.3瓦特表
331面板显示与设置平均功率显示屏功率因数显示屏电压输入端电流输入端瓦特表面板两只标称电压相等功率不同的灯泡串联
3.3 瓦特表
瓦特表(Wattmeter)是一种测量交、 直流电路功率的仪器。
3.3.1 面板显示与设置
瓦特表面板
平均功率显示屏 功率因数显示屏
电压输入端 电流输入端
3.3.2 瓦特表使用举例1
提取三只瓦特表测量三相功率及功率因数。
按测量要求连接测量电路。
两只标称电压相等功率不同的灯泡串联。
提取两只瓦特表,测量两只灯泡的功率分配。
按测量要求连接测量电路。
双击瓦特表的图标,将它们的面板打开,并调整 其放置位置。再打开仿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两只表分别显示 两只灯泡的消耗功率。
3.3.2 瓦特表使用举例2
在电机的三相电路中分别串入10Ω电阻、 10mH电感和470μF电容。

MultiSim9操作说明

MultiSim9操作说明

Multisim 2001 使用简介Multisim是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Electronics Workbench)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为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Multisim推出了许多版本,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选择。

在本书中将以教育版为演示软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简要地介绍该软件的概况和使用方法,并给出几个应用实例。

第一节Multisim概貌软件以图形界面为主,采用菜单、工具栏和热键相结合的方式,具有一般Windows 应用软件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熟悉程度自如使用。

一、Multisim的主窗口界面。

启动Multisim 2001后,将出现如图1所示的界面。

界面由多个区域构成:菜单栏,各种工具栏,电路输入窗口,状态条,列表框等。

通过对各部分的操作可以实现电路图的输入、编辑,并根据需要对电路进行相应的观测和分析。

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工具栏改变主窗口的视图内容。

二、菜单栏菜单栏位于界面的上方,通过菜单可以对Multisim的所有功能进行操作。

不难看出菜单中有一些与大多数Windows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一致的功能选项,如File,Edit,View,Options,Help。

此外,还有一些EDA软件专用的选项,如Place,Simulation,Transfer以及Tool等。

1. File:File菜单中包含了对文件和项目的基本操作以及打印等命令。

Edit命令提供了类似于图形编辑软件的基本编辑功能,用于对电路图进行编辑。

3.View:通过View菜单可以决定使用软件时的视图,对一些工具栏和窗口进行控制。

4.Place:通过Place命令输入电路图。

5.Simulate通过Simulate菜单执行仿真分析命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4)打开Color对话框。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5)在对话框所列的颜色中选择某种颜色 (例如草绿)。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2.3.4、 2.3.4、改变导线的颜色
在复杂的电路中,将连接线设置为不同的颜色,有助 于电路图的识别。将连接于示波器或逻辑分析仪的连 线设置为不同的颜色,可以使显示的波形呈不同的颜 色,方便于波形的对比和分析。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右键单击,该连线被选中,在连 接点及拐点处出现蓝色的小方点,并打 开连线处置对话框。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3)左键单击Delete命令。
Multisim 9
即可引出支线,实现与其它元件的连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每一个连接点最多只能与4个元件连接。当5个以 。 上元件相接时,连接线上至少有两个连接点。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元器件的连接也可执行如下步骤: (1)将鼠标指向某元器件的一个端点,鼠标消失, 在元件端点处出现一个带十字花的小圆黑点。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单击左键,移动鼠标,会沿网格引 出一条黑色的虚直线或折线。
Multisim 9
电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3.2 元器件间连线的删除与改接
在电路图创建过程中,有时需要调整布局或改变电 路连接。这就需要将有些连线删除并改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连线的删除步骤如下: (1)将鼠标指向欲删除的连线。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6)然后按OK键确认。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导线颜色即按要求改变。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两元件即自动连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3)按下左键,将元件拖离至适当位置,连接线 自动出现。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单击Junction命令。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3)随鼠标拖出一个灰色点。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4)处置对话框及连接线均消失。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5)改动连线在删除原来接线后重新进行 连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改变导线的颜色步骤是: (1)将鼠标指向欲改变颜色的连线。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右键单击,打开连线处置对话框。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3)左键单击Wire Color命令。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3)将鼠标拉向另一元件的端点,并使其出 现一个小圆红点。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4)再次单击左键,虚线变为红色。实现 这两个元件之间的有效连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4)将灰点拖至两线交叉处,单击左键,连接点 被放下并变成红色。两条线即被连接。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一条电线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放置一个连接点 。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第2 章
2.3 电路的连接 2.3 电路的连接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元器件的连接是创建电路原理图的最重 要步骤之一。元器件的正确连接,是保证创 建电路可以进行仿真程序的前提。熟练掌握 连接方法是迅速、正确组建电路必须掌握的 基本技能。元器件的合理布局和摆放,是决 定组建的电路整齐、简洁、美观的关键。通 常,将元器件的移动、旋转等处理与电路的 连接一并进行,便于及时修正。
2.3.3 连接点的作用
图中C3、与R1、Q1之间的连线相接,连接处会自 动出现一个小红圆点,表示三个元件是相连的; R2、R3相连,C1、Q14相连,但两条连线相互交 叉并不连接,是绝缘的。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添加连接点,可以使相互交叉的两线实现连接, 具体步骤是:(1)执行Place命令,打开下拉 菜单。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元器件的连接步骤如下: (1)用鼠标左键按住欲连接的元件,拖动并 靠近被连接的元件引脚或被连接的电线。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当两元件引脚相接处或者引脚与电线相接 处出现一个小红圆点时,释放左键。
Multisim 9
电路设计入门
第2 章
创 建 电 路 原 理 图 的 基 本 操 作
2.3.1、元器件的连接 、
任何元器件的引脚上都可以引出一条连接电线。并且 这条线也一定能连接到另外一个元件的引脚,或者另 外一条电线上。如果一个元件的引脚靠近一条电线或 另外一个元件的引脚,连接会自动地产生。
Multisim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