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选举制度的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很多人认为公务员的工作是个铁饭碗,公务员的工作真的 那么好吗?
公务员的种类也很多,警察、法官、工商局、文化局等等,上到厅级 干部,下到普通科员都是公务员。不同地区公务员的待遇都不同,底 层公务员拿着两三千工资每天从早坐到晚的也不是没有。普通人羡慕 的可能是公务员归国家管,属于体制内,有一些自己可能无法接触到 的信息途径或是高人一等的权力,而这些她们认为90%等同于额外的利 益,也就是灰色收入,所以民众抱着十个官九个贪污腐败的想法。所 以说公务员也承受着压力。
4.科举制
(三)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政的教训,开 始采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 模。 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从宋太祖后期起,举人经礼 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 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实行糊名、誊录制度, 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 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别派考官,实行锁院以减少作弊。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榜首前三名 的荣誉称号。
4.科举制
(四)明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转折和鼎盛时期 明代科举制度并不是一个狭义的文化制度或教育制度,它 是一种社会制度,对明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维方式 的转换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明代科举制度一大突出表征 就是其严密的三级考试措施。明代科举的三级考试各有其 特点,其中乡试和会试两级考试的衔接性和考试内容的相 似性与乡试的基本规制和程序对明代的整个科举考试运行 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三者共同组成了科举考试的完整体 系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 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正 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科举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对比
兰雨萌 骆幕晴 熊星星 周婕 秦月 陆虹辰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 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1. 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 2. 汉代察举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4. 科举制 科举制与公务员考试的比较
1. 汉代以前的选官制度
思考
现在我们去政府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各个部门之间推气球 式的处理方式和公务员这种选拔方式有没有关系? 首先,政府的公务员是通过一门考试选拔出来了,这批 人里大多数只是为了一个“铁饭碗”而来,真正为人民服 务的少。 第二,选拔的人里,夹杂了关系,而这关系也滋生了腐 败,腐败的结果之一就是只为有关系的人而做事。 第三 就是公务员终生聘用制导致工作效率低,因为无论 他们工作做的如何,都可以最终退休得到待遇优厚的养老 金和福利。
이 문서는 나눔글꼴로 작성되었습니다. 설치하 기
4.科举制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 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 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 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 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 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 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思考
一场公务员考试来选定政府工作人员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合理性 :既体现了平等竞争的原则,同时又给报考者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青年人在行政岗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 不合理性 一是考试内容过于统一,从高分到低分录用,考生之间分值难以拉开,致使一 些考生因0.5—1.0分之差而落榜,不能真正体现录用者的水平和能力 二是面试分数比值过高,面试题量又少,加之考官人为因素的掺杂,难以全面 反映考生的水平。 三是专业岗位和一般岗位报考除个别岗位,公安干警之类有特殊要求外,一般 没有特别的规定,考试内容全部类同,造成报考者所学专业水平不能充分反映 ,学非所用现象大有人在。 四是 试录用制度的公平性、公开性乃至规范性仍存在问题。例如户籍限制, 大多数地区对于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条件均限定于本地户籍,有的甚至具体为 本地区非农户籍方可报名参加,使非城镇户口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源自文库
2.汉代察举制
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 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就是 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 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 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 “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 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 被荐者叫“举士”。
4.科举制
(一)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 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 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 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 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 做官。大业年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 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4.科举制
(二)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 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 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 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 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经、 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 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 帖经、墨义。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 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 表作,叫投卷。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 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 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 斗争激烈。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成为魏晋南北朝时 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内容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 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 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 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 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 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 四品至五品为中品;六至九品为下品)三类。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 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所谓“状”,乃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 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 等,这是对东汉后期名士品评人物的制度化。
夏、商、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的嫡长子世袭, 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管理国家,在周礼之下, 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且与分封制、宗法制紧密相连。 到春秋战国时,统治阶层改革旧有制度,更为了富国 强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干出众的人。战国 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又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 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 到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
科举制和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
(二)科举制与公务员制度的不同点 1.选拔人员的任用不同。古代科举制通过殿试获得进士身份的人员即 可获得官位, 一般情况下被纳入翰林院任职或者下放到地方任知县。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选拔的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并非掌握权力的 官员。 2.考试内容及侧重不同。中国古代科举制自唐代开始,主要以诗词和 经义为主要考试内容,至宋代以后,四书五经的主导内容, 八股文为 主要形式进行考试, 同时, 兼以对时事政策看法与辨析,另外,个 人的书法修为也是在考察范围之内。现代公务员制度一般采用行政职 业能力倾向测验加申论的考试模式。
科举制和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
(一)科举制与公务员制度的相同点 1.目的相同。科举制是封建王朝为吸收国内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官僚 体系,成为国家官僚,实现更好的治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为了选拔优 秀的人才进入国家公职机关,更好的实现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者在 目的上有着近乎相同的特点。 2. 选拔原则相同。科举制选拔官员的主要原则是, 吸纳优秀的知识 分子, 广大读书人进入官僚阶层。主要选拔途径是考试,通过层层考 试,逐级筛选,优胜劣汰, 选拔出最为优秀的人才进入国家官僚体系 ,同时,对于人员的道德品质和身体相貌形态也纳入考察范围当中。相 比较,现阶段的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排名选拔优秀人才, 体检和政 审以及资格审查被纳入考察范围。很大程度上与科举制有着很深的渊源 。
科举制和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比较
3.制度化与政策化的不同。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根据《公务员 法》所规定的的内容,严格执行,命题、公示、考试、淘汰、 录用、监督每个环节都是按照制度规定和法律法规严格执行, 具有科学性和稳定性,能够保证公平公正,平等公开。相比 较公务员制度,科举制具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最 为典型的例子就是恩科开设的随机性, 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个 人意志。此外,皇权统治下,某些特权阶层可凭借皇帝的恩 赐和身份的特殊性,跳过科举制的严格选拔,进入到官僚阶 层。
公务员考试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干部任命制度和领导干部终身 制,计划经济指导下的人事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 日益僵化的特点,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中 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 过渡。 公务员考试制度是我国的公务员考试选聘制度(招录制度) 的简称。是选拔国家公务人员的主要形式。现阶段,我国公 务员考试主要分为三类,即国家公务员考试、地方公务员考 试、单独考试。公务员考试主要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 报名阶段、笔试阶段、面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