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

关键字:951,健康,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电磁辐射,疾病,发生率,【电磁辐射是什么】

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

【神经系统的概念】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必然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也需要神经系统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电磁辐射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随着电子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电磁辐射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手机等电子通讯使用的射频辐射和电气设备及输电线周围产生的极低频辐射的生物学效应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磁场暴露会使神经系统受到影响,许多研究证明电磁场可以改变神经细胞膜结构、影响细胞因子表达、诱导基因DNA链断裂、增加神经变性疾病和脑瘤的发生率。【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

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使肌体升温,如果吸收的辐射能很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则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症状,如心悸、头胀、失眠、心动过缓、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视力下降等。我们可通过以下方法来预防身边可怕的电磁辐射。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多了解有关电磁辐射的常识,学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防范。如:对配有应用手册的电器,应严格按指示规范操作,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等。

2.不要把家用电器摆放得过于集中,或经常一起使用,以免使自己暴露在超剂量辐射的危害之中。特别是电视、电脑、冰箱等电器更不宜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3.各种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移动电话等都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如电视、电脑等电器需要较长时间使用时,应注意至少每1小时离开一次,采用眺望远方或闭上眼睛的方式,以减少眼睛的疲劳程度和所受辐射影响。

4.当电器暂停使用时,最好不要让它们处于待机状态,因为此时可产生较微弱的电磁场,长时间也会产生辐射积累。

5.对各种电器的使用,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眼睛离电视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荧光屏宽度的5倍左右;微波炉在开启之后要离开至少1米远,孕妇和小孩应尽量远离微波炉;手机在使用时,应尽量使头部与手机天线的距离远一些,最好使用分离耳机和话筒接听电话。

6.男性生殖细胞和精子对电磁辐射更为敏感。因此,男性应尽量减少与电磁波太频繁密集的接触,而且接触时也要保持安全距离,一般是半米以上。

7.消费者如果长期涉身于超剂量电磁辐射环境中,应注意采取以下自我保护措施:

(1)居住、工作在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附近的人

员,佩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经常使用电子仪器、医疗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的

人员,以及生活在现代电器自动化环境中的人群,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孕妇、儿

童、老人及病患者,有条件的应配备针对电磁辐射的屏蔽服,将电磁辐射最大限

度地阻挡在身体之外。

(2)电视、电脑等有显示屏的电器设备可安装电磁辐射保护屏,使用者还可佩戴防辐

射眼镜,以防止屏幕辐射出的电磁波直接作用于人体。

(3)手机接通瞬间释放的电磁辐射最大,为此最好把手机拿远一点,等手机接通之后

再拿近听,或者佩戴中长江防辐射耳机接打电话。

(4)电视、电脑等电器的屏幕产生的辐射会导致人体皮肤干燥缺水,加速皮肤老化,

严重的会导致皮肤癌,所以,在使用完上述电器后及时洗脸。

(5)多食用一些胡萝卜、豆芽、西红柿、油菜、海带、卷心菜、瘦肉、动物肝脏等富

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利于调节人体电磁场紊乱状态,加强肌体抵抗

电磁辐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静,王晓文,盛军,唐劲天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与临床康复》 2009年30期

2、姚智兵,蒋昊,吴婷,徐进,史新宇电磁辐射的危害及防护《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

年第0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