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解答

合集下载

软件工程试验二——画数据流程图

软件工程试验二——画数据流程图

F5安全范围 E2 病人 P2 分析信号 F2生理信号 F2生理信号 P1 接收信号 F2生理信号 E3 时钟 P4 定时取样 生理信号
D2患者安全范围 P3 产生警告信息
危及病人信息
F4警告信息
E1 护士
F3日前、时间
定时的生理信号 F6日志
P5 更新日志
D1患者日志 F6日志 E1 护士 F1要求报告
E1 护士
习题二
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银行计算机储蓄系统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储 填写的存款单 取款单由业务员键入系统 存款单或 键入系统, 户填写的存款单或取款单由业务员键入系统, 如果是存款则系统记录存款人姓名、住址(或 如果是存款则系统记录存款人姓名、住址 或 记录存款人姓名 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存款类型、 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存款类型、存款日 到期日期、利率及密码(可选 等信息, 可选)等信息 期、到期日期、利率及密码 可选 等信息,并 印出存单给储户; 存单给储户 印出存单给储户;如果是取款而且存款时留有 密码,则系统首先核对储户密码, 核对储户密码 密码,则系统首先核对储户密码,若密码正确 或存款时未留密码,则系统计算利息 印出利 计算利息并 或存款时未留密码,则系统计算利息并印出利 息清单给储户 给储户。 息清单给储户。 请用分层数据流图描绘本系统的功能。 请用分层数据流图描绘本系统的功能。
调资标准
13:07:42
工资标准
请用分层数据流图描绘本系统的功能。 请用分层数据流图描绘本系统的功能。
作业及解答(第5章)
13:07:42

作业及解答(第5章)
13:07:42
作业及解答(第5章)
航空 公司 航班信息 旅客信息 旅客信息 航班信息 P2.1 安排航班 机票 机票 机票 航班信息 航班信息 P2.1 设置航班

实验解答

实验解答

实验1 解答 1、 分别用MATLAB 的向量表示法和符号运算功能,表示并绘出下列连续时间信号的波形: ⑴ 2()(2)()tf t e t ε−=−t (2-exp(-2 t)) stepfun(t,0)syms t;f=sym('(2-exp(-2*t))*heaviside(t)'); ezplot(f,[-1,10]);t=-1:0.01:10; t1=-1:0.01:-0.01; t2=0:0.01:10;f1=[zeros(1,length(t1)),ones(1,length(t2))]; f=(2-exp(-2*t)).*f1; plot(t,f)axis([-1,10,0,2.1]) ⑵ []()cos()()(4)2tf t t t t πεε=−−syms t;f=sym('cos(t)*pi*t/2*[heaviside(t)-heaviside(t-4)]'); ezplot(f,[-2,8]);tcos(t) π t/2 [heaviside(t)-heaviside(t-4)]⑶ ()cos()()tf t e t t ε=syms t;f=sym('exp(t)*cos(t)*heaviside(t)'); ezplot(f,[-2,8]);texp(t) cos(t) heav iside(t)⑷ 23()(2)f t t t ε=+syms t;f=sym('2/3*t*heaviside(t+2)'); ezplot(f,[-4,8]);t2/3 t heaviside(t+2)2、 分别用MATLAB 表示并绘出下列离散时间信号的波形: ⑴ ()12()()kf k k ε=−t=0:20;t1=-10:20;f=[zeros(1,10),(-0.5).^t]; stem(t1,f)axis([-10,20,0,1.1])⑵ []()()(8)f t k k k εε=−−t=0:8; t1=-10:15;f=[zeros(1,10),t,zeros(1,7)]; stem(t1,f)axis([-10,15,0,10])⑶ ()sin()()4k f k k πε= t=0:50;t1=-10:50;f=[zeros(1,10),sin(t*pi/4)]; stem(t1,f)axis([-10,50,-2,2])⑷ ()(2)f k k ε=−+t=-20:10;f=[ones(1,23),zeros(1,8)]; stem(t,f)axis([-20,10,0,2])3、 已知信号f (t)的波形如下图所示,试用MATLAB 绘出满足下列要求的信号波形。

贵阳市实验二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贵阳市实验二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 Mg =Mg2++ 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Cl-移向负极D.电流由镁电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2.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6v正(O2)=5v逆(H2O)B.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逆(H2O)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3.足量的铁粉和适量的盐酸反应,向其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时,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的是①锌粉②浓盐酸③石墨粉④醋酸钠⑤硫酸铜⑥硝酸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⑥D.②④⑤4.一定温度下,100mL2mol·L-1硫酸溶液和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慢该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

可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A.CH3COOK溶液B.稀盐酸C.2mol·L-1的硫酸溶液D.ZnSO4固体5.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 mol A、0.1 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H<0,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0.004 mol/(L·s)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C.该容器的容积为2 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3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A(g)B(g)+2C(g)△H=-50a kJ/mol6.已知X(g)+3Y (g)2W(g)+M (g) △H=-a kJ·mol-1(a>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g)与3mol Y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 kJ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2C.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7.根据反应()44244242423KMnO FeSO H SO MnSO Fe SO K SO H O ++→+++设计如下原电池,其中甲、乙两烧杯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1mol L -⋅,溶液的体积均为200mL ,盐桥中装有饱和24K SO 溶液。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实验思考题解答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B实验思考题解答

试验一:长度尺寸的测量
思考题: 1. 用比较仪能否进行绝对测量?
答:可以,在指示表上找到一个基准值,然后用量块叠加进行测量到这个点的真值,就可以进行实际测量。

2. 测量时,量块是按等使用还是按级使用?
答:在测量时,量块对于作为基准进行长度尺寸传递,以及高精度的测量,应当按等使用;而在一般测量时可按级使用,以简化计算。

按等使用还能克服由于量块经常使用导致测量面质量下降而引起精度降低的缺陷。

因此按等使用量块不仅精度高,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实验二:表面粗超度的测量
1. 用光切显微镜能测Ra吗?答:不可以。

因为Ra为轮廓上各点至中线的纵坐标值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所以不能直接测量,而且中线的位置也不能通过观测确定。

2. 光切显微镜可用于测量哪些表面粗糙参数?答:光切法显微镜以光切法测量和观察机械制造中零件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在不破坏表面的条件下,测出截面轮廓的微观平面度和沟槽宽度的实际尺寸;此外,还可测量表面上个别位置的加工痕迹和破损情况.
实验三:导轨直线度误差测量
1.评定直线度误差有几种方法?哪种方法误差最小?
2.答:两端点连线法、最小二乘法、最小区域法最小区域法的误差最小
2.直线度误差按什么方向计取?为什么?
答:直线度误差是指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变化量,反映了被测直线的不直程度;直线度误差可分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给定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和任意方向内的直线度误差。

而在本实验中直线度误差为给定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计取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

后两个书上有P234 P242。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案及教材习题解答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案及教材习题解答

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对氧气制取的加深认识,也是初三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原有的经验,由老师引导,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体验,同时通过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理论升华。

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基本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能更好培养学生形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进一步深化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为学生在中考中解决相关综合性试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二)通过实验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一)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二)长颈漏斗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三)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二、重难点分析(一)制取二氧化碳1.突破建议:教学中应该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两种方式进行对比,发现其异同处:为什么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有很大差异,却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几乎一样;为什么两者收集方法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为什么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相似,操作方法却不同。

这些问题应该选择适当的时机呈现给学生,加深对实验室制取气体各个要素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突破样例:【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今天我们来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投影】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提问】(1)对比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呢?(2)对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收集装置呢?【生】思考讨论,回答。

根据提供仪器,也可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画出简易图)【设计意图】从已学的知识导入新课。

通过对比分析,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解析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解析

水力学实验报告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实验三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实验四毕托管测速实验实验五雷诺实验实验六文丘里流量计实验实验七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实验八局部阻力实验实验一流体静力学实验实验原理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或 (1.1)式中: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γ液体容重;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

实验分析与讨论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

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

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

2.当P 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

,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

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

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

实验二:蟾蜍的解剖和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

2.掌握双毁髓法对蟾蜍进行麻醉。

3.观察蟾蜍软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

4.观察蟾蜍的内脏。

二、实验原理用金属毁髓针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蟾蜍瘫软,但还处于活体状态,从而对蟾蜍进行解剖。

剪下剑突软骨,用亚甲基蓝将剑突软骨细胞染色,用显微镜观察。

再取出泌尿及生殖系统,观察各个组成部分。

三、实验动物与器材1.实验动物:蟾蜍一只2.实验试剂:亚甲基蓝试剂3.实验器械:光学显微镜、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吸水纸、大头针四、方法与步骤1.双毁髓麻醉蟾蜍:左手握住蟾蜍,中指抵住蟾蜍胸部。

拇指按压其背部。

右手拿着解剖针自双眼之间沿中线刺入凹陷处,即枕骨后凹。

将解剖针从枕骨大孔向前刺入颅腔,搅动,捣毁脑组织。

然后将针退回枕骨大孔,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插入椎管,旋转解剖针,破坏脊髓。

直至蟾蜍四肢僵直而后又松软下垂。

即表明脑和脊髓破坏完毕,即可拔出解剖针。

2.将蛙置于解剖盘上,腹部朝上,四肢伸展后用大头针固定。

用镊子提起腹面皮肤,用剪刀剪开一小口,并从小口处向前将腹面皮肤剪开,至下颌前端。

向后剪至两后肢基部之间,泄殖孔稍前方。

然后将皮肤向两侧拉开,可见皮肤与皮下肌肉连接松散,两者之间较大间隙为皮下淋巴腔,翻看皮肤内侧可见分布有丰富的血管;3.用镊子提起腹部肌肉,用剪刀沿腹中线略偏左侧,剪开腹壁至肩带之剑突,然后向左、向右剪开,用剪刀剪取薄的剑突软骨组织,用亚甲基蓝试剂染色,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组织细胞;4.小心剥离腹壁上的腹大静脉,再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和其他器官,小心分开其他器官和系统,找到蟾蜍的泌尿和生殖系统,并用剪刀、镊子等将其完整的分离出来,放到解剖盘上,观察系统中各个器官的形态及位置;5.将蟾蜍倒进指定的垃圾桶内,洗净实验仪器,整理实验台。

五、实验结果精巢毕氏器六、实验结论1.雄性蟾蜍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小管和输精管、米氏管组成。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实验探究题。

1.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__cm;(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分别记录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1)当在弹簧下端挂上3个钩码时,指针所示位置如图所示,请将上表补充完整.(2)已知实验所用单个钩码质量为100g,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 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4. 某同学为研究橡皮筋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做了如图下实验:①如图1所示,将白纸固定在制图板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系一小段轻绳(带绳结);将制图板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质量为m=100g的钩码挂在绳结上,静止时描下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0;用水平力拉A点,使A点在新的位置静止,描下此时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1;逐步增大水平力,重复5次……③取下制图板,量出A1、A2、……各点到O的距离l1、l2、……;量出各次橡皮筋与OA0之间的夹角α1、α2……−l的图像如图2.④在坐标纸上做出1cosα完成下列填空:(1)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当橡皮筋与OA0间的夹角为α时,橡皮筋所受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用g、m、α表示).(2)取g=10m/s2,由图可得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橡皮筋的原长l0=________m.5. 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1)试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块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标号).(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该纸带对应的试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试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6. 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下图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A.小球的质量m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ℎD.弹簧的压缩量ΔxE.弹簧原长l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得E k=________.(3)下图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Δ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ℎ不变,m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ℎ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的表达式可知,E p与Δx的________次方成正比.7.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点;在O点右侧的B、C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先用米尺测得B、C两点间距离s,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之间的距离x.(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_______.(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_______.A.弹簧原长B.当地重力加速度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3)增大A、O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将________.A.增大B.减小C.不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一、实验探究题。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教程课后习题解答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教程课后习题解答答案

习题解答第一章交换机实验实验二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一、思考题1、为什么enable 密码在show 命令显示的时候,不是出现配置的密码,而是一大堆不认识的字符。

解答:在设置密码时使用的显示参数不同,其中,使用参数“0”标识密码为明文结构,即原始密码(可见密码);使用参数“7”标识密码为密文结构,即显示为加密后的密码(不可识别,防盗)。

2、当你不能确定一个命令是否存在于某个配置模式下的时候,应该怎么查询?解答:使用“?”,可以罗列该模式下所有可使用的命令;也可以使用Tab 键来识别,先写入该命令的第1或者2个字母,使用Tab键识别,能够补全,则说明该命令有可用,不能补全,则说明是不对的。

二、课后练习1、进入各个配置模式,并退出。

2、设置特权用户配置模式的enable 密码为“digitalchina”。

3、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取消enable 密码。

答案:参考教程实验二详细步骤。

实验四交换机恢复出厂设置及其基本配置一、思考题1、为什么第三步中show flash 的显示中,startup-config 文件的大小是0 bytes?2、怎样才能将startup-config 文件和running-config 文件保持一致?解答:1和2同解,startup-config 是启动配置文件,设备在初始化状态时,文件的大小是0 bytes,当用户配置完成后,运行write命令,会将running-config 即运行配置文件写入到flash中的startup-config文件,这样,设备在断电或是重启后,仍旧可以保持配置成功状态时的效果,来避免设备配置完后长期使用出现死机或假死状态,设备重启即可解决问题。

二、课后练习1、请为交换机设置enable 密码为wl123;2、请把交换机的时钟设置为当前时间;3、请为交换机设置姓名为digitalchina-3926S;4、请把交换机的帮助信息设置为中文;5、请把交换机恢复到出厂设置。

实验项目二(附答案)

实验项目二(附答案)

实验项⽬⼆(附答案)《税法》实验项⽬⼆班级:姓名:学号:⼀、单项选择题1.纳税⼈委托加⼯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时间为()。

A.委托⾏为发⽣的当天B.向加⼯企业⽀付加⼯费的当天C.纳税⼈提货的当天D.向加⼯企业发出主要原料的当天2.甲外贸进出⼝公司本⽉进⼝200辆⼩轿车,每辆车关税完税价格为⼈民币42.9 万元,缴纳关税12万元。

已知⼩轿车适⽤的消费税税率为8%。

该批进⼝⼩轿车应缴纳的消费税为()万元。

A.746.09B.878.40C.954.78D.686.403.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本年7⽉从国外进⼝⼀批⾼档化妆品,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60万元。

已知进⼝关税税率为26%,消费税税率为15%,增值税税率为13%。

该公司进⼝环节应纳增值税为()万元。

A.7.8B.9.83C.11.56D.8.974.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外购⾼档护肤类化妆品⽣产⾼档修饰类化妆品,本年7⽉份⽣产销售⾼档修饰类化妆品取得不含税销售收⼊200万元。

该公司7⽉初⽆⾼档护肤类化妆品库存,7⽉购进⾼档护肤类化妆品200万元,7⽉底库存⾼档护肤类化妆品20万元。

已知⾼档化妆品适⽤的消费税税率为15%。

该公司本年7⽉应纳消费税为()。

A.200×15%-(200-20)×15%=3(万元)B.200×15%-20×15%=27(万元)C.200×15%=30(万元)D.200×15%-200×15%=05.我国消费税对不同应税消费品采⽤了不同的税率形式。

下列应税消费品中,适⽤复合计税⽅法计征消费税的是()。

A.啤酒B.⽩酒C.烟丝D.摩托车6.下列各项中,应征收消费税的是()。

A.农⽤拖拉机B.电动汽车C.游艇D.调味料酒7.甲公司为增值税⼀般纳税⼈,外购⾹⽔精⽣产⾹⽔,本年7⽉⽣产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收⼊80万元。

该公司7⽉初库存⾹⽔精7万元,7⽉购进⾹⽔精60万元,7⽉底库存⾹⽔精20万元。

C语言 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解答

C语言 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解答

实验二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使用。

2. 熟悉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3. 熟练使用if语句进行程序设计。

4. 使用switch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结构。

二、实验内容(1 计算a+|b| 2 判断一个整数是否可以被3和5整除)1.[目的]掌握判断一个字符型数据是否数字字符的方法,以及数字字符转换为相应整数的方法。

[题目内容]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型数据,若输入一个数字字符('0'-'9'),则将其转换成相应的整数显示出来;若输入其它字符,则显示出错信息。

[输入]一个字符型数据[输出]整数或出错信息[提示]根据字符型数据的ASCII码值是否在‘0’字符与‘9’字符之间进行判断。

使用if…else…语句和复合语句。

#include "stdio.h"void main(){char ch;int dch;printf("请输入一个字符:\n");scanf("%c",&ch);printf("输入的字符是:%c\n",ch);if(ch>='0'&&ch<='9'){dch=ch-'0';printf("%c对应的整数是:%d\n",ch,dch);}else{printf("%c不是数字字符\n",ch);}}2.[目的]掌握条件表达式的使用[题目内容]编写一个程序,其功能为:从键盘输入三个数x、y、z,判断x+y=z 是否成立,若成立输出“x+y=z”的信息,否则输出“x+y!=z”的信息。

[输入]三个数x、y、z[输出]“x+y=z”或“x+y!=z”[提示]条件判断表达式x+y==z#include "stdio.h"void main(){float x,y,z;printf("请输入x,y,z:\n");scanf("%f%f%f",&x,&y,&z);if(x+y==z)printf("x+y=z\n");elseprintf("x+y!=z\n");}3.[目的]掌握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

过程控制实验二%20%20思考题解答

过程控制实验二%20%20思考题解答

分速度越大,积分作用越强,消除余差越快。
(3)在引入微分作用后能全面提高控制质量。微分时间Td 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它使调节过程时间缩短,余差减小(但不能消除),具有超前调节的作用。
干扰
给定值SP
+
e

测量值PV
调节器 DTL321
H 水槽
被控量H
H
测量变送器 DBC-211
PID控制器
8-2
3、被控对象、执行器、控制器三个环节的正、反作用方向各是怎样规定?
答:⑴ 被控对象:当操纵变量增加时,被控变量增加的对象是“正作用对象(+)”
反之,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增加而降低的对象是“反作用对象(-)” ⑵ 执行器:由气开、气关型式来确定: 气开阀(电开阀)为“正(+)”作用 气关阀(电关阀)为“反(-)” 作用 ⑶ 控制器:当偏差e输入增大时,其输出也增大的控制器称“正作用(+)”控制器 反之,当偏差e输入增大时,其输出是减小的控制器称“反作用(-)”控制器
干扰
给定值SV
e

测量值PV
+
控制器 DTL321
H 水槽
被控量h
h
测量变送器 DBC-211
8-3
4.简述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如何确定?
答:根据公式 (调节器 ±) × (阀 ±) × (对象 ±) =(-)来确定
符号规定:(1) 气开阀(电开阀)为+,气关阀(电关阀)为-。 (2) 阀开大,被控参数上升的对象为+,下降的对象为- 本实验中:用 电开阀为+号 阀开大液位是上升的,故水槽是正对象+号(如下图所示) 故,根据公式得 ( 调节器 —) × ( 阀 +) × ( 对象 +) =— 可知 调节器的符号应选-,即调节器打到反作用

王向东数学实验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篇2.1-2.10)

王向东数学实验课后习题解答(第二篇2.1-2.10)

数学实验课后习题解答配套教材:王向东戎海武文翰编著数学实验王汝军编写实验一曲线绘图【练习与思考】画出下列常见曲线的图形。

以直角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1.立方曲线3x y=clear;x=-2:0.1:2; y=x.^3; plot(x,y)2.立方抛物线3x y=clear;y=-2:0.1:2; x=y.^3; plot(x,y) grid on3.高斯曲线2xe y-=clear;x=-3:0.1:3;y=exp(-x.^2); plot(x,y); grid on%axis equal以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4. 奈尔抛物线)(,3223x y t y t x ===clear;t=-3:0.05:3; x=t.^3;y=t.^2; plot(x,y) axis equal grid on5. 半立方抛物线2323,()x t y t y x ===clear;t=-3:0.05:3; x=t.^2;y=t.^3; plot(x,y) %axis equal grid on6.迪卡尔曲线2332233,(30)11at at x y x y axy t t==+-=++ clear;a=3;t=-6:0.1:6; x=3*a*t./(1+t.^2); y=3*a*t.^2./(1+t.^2); plot(x,y)7.蔓叶线233222,()11at at x x y y t t a x===++- clear;a=3;t=-6:0.1:6;x=3*a*t.^2./(1+t.^2); y=3*a*t.^3./(1+t.^2); plot(x,y)8. 摆线)cos 1(),sin (t b y t t a x -=-=clear;clc; a=1;b=1;t=0:pi/50:6*pi; x=a*(t-sin(t)); y=b*(1-cos(t)); plot(x,y); axis equal grid on9. 内摆线(星形线))(sin ,cos 32323233a y x t a y t a x =+==clear;a=1;t=0:pi/50:2*pi; x=a*cos(t).^3; y=a*sin(t).^3; plot(x,y)10. 圆的渐伸线(渐开线))cos (sin ),sin (cos t t t a y t t t a x -=+=clear; a=1;t=0:pi/50:6*pi;x=a*(cos(t)+t.*sin(t)); y=a*(sin(t)+t.*cos(t)); plot(x,y) grid on11. 空间螺线ct z t b y t a x ===,sin ,coscleara=3;b=2;c=1; t=0:pi/50:6*pi; x=a*cos(t); y=b*sin(t); z=c*t;plot3(x,y,z) grid on以极坐标方程表示的曲线:12. 阿基米德线0,≥=r a rϕclear; a=1;phy=0:pi/50:6*pi; rho=a*phy;polar(phy,rho,'r-*')13. 对数螺线ϕa e r =clear; a=0.1;phy=0:pi/50:6*pi; rho=exp(a*phy); polar(phy,rho) 14. 双纽线))()((2cos 22222222y x a y x a r -=+=ϕclear; a=1;phy=-pi/4:pi/50:pi/4; rho=a*sqrt(cos(2*phy)); polar(phy,rho)hold onpolar(phy,-rho)15. 双纽线)2)((2sin 222222xy a y x a r =+=ϕclear; a=1;phy=0:pi/50:pi/2;rho=a*sqrt(sin(2*phy)); polar(phy,rho) hold onpolar(phy,-rho)16. 四叶玫瑰线0,2sin ≥=r a r ϕclear;close a=1;phy=0:pi/50:2*pi; rho=a*sin(2*phy); polar(phy,rho)17. 三叶玫瑰线0,3sin ≥=r a r ϕclear;close a=1;phy=0:pi/50:2*pi; rho=a*sin(3*phy); polar(phy,rho)18. 三叶玫瑰线0,3cos ≥=r a r ϕclear;close a=1;phy=0:pi/50:2*pi; rho=a*cos(3*phy); polar(phy,rho)实验二 极限与导数【练习与思考】1. 求下列各极限(1)nn n)11(lim -∞→ (2)n nn n 3lim 3+∞→ (3))122(lim n n n n ++-+∞→clear;syms ny1=limit((1-1/n)^n,n,inf)y2=limit((n^3+3^n)^(1/n),n,inf)y3=limit(sqrt(n+2)-2*sqrt(n+1)+sqrt(n),n,inf)y1 =1/exp(1) y2 =3 y3 =0(4))1112(lim 21---→x x x (5)x x x 2cot lim 0→ (6))3(lim 2x x x x -+∞→clear; syms x ;y4=limit(2/(x^2-1)-1/(x-1),x,1) y5=limit(x*cot(2*x),x,0)y6=limit(sqrt(x^2+3*x)-x,x,inf)y4 =-1/2 y5 =1/2 y6 =3/2(7)x x x m )(cos lim ∞→ (8))111(lim 1--→x x e x (9)x x x 11lim30-+→ clear;syms x my7=limit(cos(m/x),x,inf)y8=limit(1/x-1/(exp(x)-1),x,1) y9=limit(((1+x)^(1/3)-1)/x,x,0)y7 =1y8 =(exp(1) - 2)/(exp(1) - 1) y9 =1/32. 考虑函数22),sin(3)(32<<-=x x x x f作出图形,并说出大致单调区间;使用diff 求)('x f ,并求)(x f 确切的单调区间。

实验二数据类型、变量与表达式

实验二数据类型、变量与表达式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答三、注意事项及小结(1)通过本次实验,大家应该初步掌握 Visual C++ 6.0 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包括集成 开发环境的进入、设置、退出,源程序的打开、编辑、保存、编译、运行等内容,能够读懂系 统提示的信息。

这样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到程序的调试上,提高上机效率。

(2)初学 C 语言程序,容易出错的地方是:①C 语言程序中的标点符号都需是英文输入法下的,如分号、逗号、引号等。

②语句后漏加分号。

如图 2­1­9 中编译出错,因为语句 printf("我们一起学习写 C 语言程 序!\n")的最后未加分号。

③使用标识符时,混淆了变量中字母的大小写。

如初学者可能会认为 abc 与 Abc 是同一 个变量,实际 C 编译系统会把它们看作两个不同的变量。

④程序语句中括号不匹配。

C 程序中的括号(如{}和()),引号(如""和''),都必须匹配, 即成对出现,如:例 2­1­1 中的源程序,若变为:#include <stdio.h>int main(){printf("我们一起学习写C语言程序!\n";return 0;}则会出现如下错误提示:G:\C例题\例2­1­1.c(4) : error C2143: syntax error : missing ')' before ';'即提示在语句“printf("我们一起学习写 C 语言程序!\n";”中分号';'之前少了括号')'。

实验二 数据类型、变量与表达式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理解数据类型的基本概念。

2.熟练掌握变量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并上机验证。

matlab2022实验2参考答案

matlab2022实验2参考答案

matlab2022实验2参考答案报告名称:MATLAB试验二符号计算姓名:学号:专业:班级:MATLAB实验二MATLAB符号计算试验报告说明:1做试验前请先预习,并独立完成试验和试验报告。

2报告解答方式:将MATLAB执行命令和最后运行结果从命令窗口拷贝到每题的题目下面,请将报告解答部分的底纹设置为灰色,以便于批阅。

3在页眉上写清报告名称,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以及班级。

3报告以Word文档书写。

一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MATLAB符号表达式的创建2熟练掌握符号表达式的代数运算3掌握符号表达式的化简和替换4熟练掌握符号微积分5熟练掌握符号方程的求解二试验内容1多项式运算(必做)1.1解方程:f(某)=某^4-10某某^3+34某某^2-50某某+25=0%采用数值方法:>>f=[1-1034-5025];>>root(f)%采用符号计算方法:f1=ym('某^4-10某某^3+34某某^2-50某某+25')olve(f1)1.2求有理分式R=(3某^3+某)(某^3+2)/((某^2+2某-2)(5某^3+2某^2+1))的商多项式和余多项式.a1=[3010];a2=[1002];a=conv(a1,a2);b1=[12-2];b2=[5201];b=conv(b1,b2);[p,r]=deconv(a,b);%注意:ab秩序不可颠倒。

%reidue用于实现多项式的部分分式展开,此处用deconv函数报告名称:MATLAB试验二符号计算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此题,有同学程序如下:某1=[3010],某2=[1002],某3=[12-2],某4=[5201]某5=conv(某1,某2)[y6,r]=deconv(某5,某3)R=deconv(y6,某4)%%这种方法较第一种解法缺点:在除法运算中,会产生误差,故此题应先将分母的多项式相乘后,再与分子部分的多项式进行运算。

贵阳市实验二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贵阳市实验二中高中化学选修二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A.H2+CuO=Cu+H2O B.2Na2O2+2H2O=4NaOH+O2↑C.H2+Cl2=2HCl D.2NaOH+Cl2=NaCl+NaClO+H2O答案:B【详解】A.H2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uO中含有离子键,Cu中含有金属键,H2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则反应物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的断裂,生成物中只有金属键、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B.Na2O2中含有非极性键和离子键,H2O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则反应中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故B符合题意;C.H2、Cl2中都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HCl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D.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Cl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Cl中含有离子键,NaClO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H2O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则产物中没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形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A.F-的结构示意图: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C.CSO的电子式:D.HClO的结构式:H—Cl—O答案:C【详解】A.F-的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F-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则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故B错误;C.CSO属于共价化合物,C与O、S分别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则CSO的电子式:,故C正确;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O、Cl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10H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0N AB.在含有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4N AC.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2 N AD.等物质的量的甲基(- 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答案:D【详解】A.1个C l0H22含有9个C-C键和22个C-H键,共31个共价键,所以1 mol C10H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1N A,故A错误;B.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所以在含有4 mol Si-O键的石英晶体中,氧原子数目为2N A,故B错误;C.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14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含3N A个原子,故C错误;D.甲基和羟基中均含9个电子,故等物质的量的两者中含有的电子数相同,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

贵阳市实验二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贵阳市实验二中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Cu、FeO、Fe2O3、NaHCO3、Na2CO3、Na2S2O3、NaAlO2中的若干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X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乙和气体丙都为纯净物B.固体粉末X中一定含有FeO、Na2S2O3、NaAlO2,可能含有NaHCO3、Na2CO3C.溶液丁中一定含有H+、Fe2+,可能含有Fe3+D.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O2-,可能含有CO23-2.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

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A.N2、NO2、Br2B.NO2、NO、N2C.NO2、NO、O2D.N2、O2、Br23.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或结论A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B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浓硝酸C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A.A B.B C.C D.D 4.下列提纯物质方法正确的是()A.用氯水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B.用加热法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H4ClC.用BaCl2溶液除去HNO3溶液中的少量H2SO4D.用NaOH溶液除去铝粉中的少量铁粉5.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23-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24-C.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6.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B.浓硝酸与铜反应或与碳反应,均体现浓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C.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D.常温下铝和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因此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7.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表中图示转化关系的组合有选项X Y Z WA C CH4CO CO2B Fe FeCl3FeCl2Fe(OH)2C Cl2Ca(ClO)2HClO HClD Cu CuSO4Cu(OH)2CuOA.A B.B C.C D.D8.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CO23-、SO24-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 mol·L-1乙溶液中c(H+)>0.1mol·L-1;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二章答案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二章答案

《实验设计与分析》
习题与解答
P66 习题2
3.在利用某种细菌发酵产生纤维素的研究中,选用甘露醇作为碳源,发酵液pH值和残糖
值随发酵时间而发生变化,试验数据如下:
发酵时间/d 0 1 2 3 4 5 6 7 8 pH值 5.4 5.8 6 5.9 5.8 5.7 5.6 5.4 5.3 残糖量/(g/L) 24.5 13.3 11.2 10.1 9.5 8.1 7.8 7.2 6.5 试根据上述数据,在一个普通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发酵时间与发酵液pH值,以及发酵时
间与发酵液残糖量的关系曲线,并根据图形说明变化规律。

解:
图2-3 发酵时间分别与发酵液pH值和发酵液残糖量的关系
说明规律:pH值与发酵时间有一个极值,而残糖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4.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某种天然棕色素的实验中,以每克树脂的吸附量作为试验指标,通过
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试验数据如下表表示。

试选用合适的图形来表达图
中的数据。

解:
图2-4 树脂型号和吸附量的关系
图2-5 凝固点和植物油种类的关系。

附录2:实验思考题解答

附录2:实验思考题解答

附录2:光信息处理实验思考题解答实验一自组显微镜(1)为什么不能用单个放大镜将微小物体的尺寸放大?答:由于物体非常之小,若用高放大倍数的镜子,则视场更小,就无法找到它。

故必需先用一个短焦距的物镜将其放大为一倒立实像后,再用目镜放大成为一倒立虚像。

(2)为什么显微镜的物镜对像差得要求较高?答:进入显微物镜的光线对近轴光线的假设,偏离最多。

所以像差相对较大,必需严格修正。

否则像差就会被目镜进一步放大。

(3)为什么显微镜的焦距要做得较短,相应的口径也做得较小?答:是为了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见(1-4),和较高的分辨率,见(1-5)式。

实验二自组望远镜(1)望远镜为什么不能将物体的尺寸放大?答:因为物体远在物方焦点之外,故不可能形成线放大倍数。

(2)望远镜的物镜对像差的要求为什么没有显微镜高,也没有照相机高?答:由于进入望远物镜的光束基本上满足近轴光线的要求,故把物镜成像看作理想光学系统不算太过分。

故其像差就自然较小。

(3)为什么望远镜的焦距要做得较长,相应的口径也要做大?答:望远物镜焦距长才能有较大的放大倍数,见(2-1)式。

口径大才能有较高的分辨率。

实验三自组光栅单色仪(1)为什么实验时,要让光栅的整个面积都被入射光照满?答:只有这样得到的谱线较细,才能有较高的分辨率,另外也可以增加谱线的亮度。

(2)从光栅出来的单色光,是长波还是短波的偏转角大些?和棱镜单色仪作一比较。

答:从光栅方程 (3-2) 式看出,在光栅常数和光谱级数一定时,光的衍射出射角与光波长成正比,故波长越长则偏转角越大。

对棱镜来讲是正常色散,即波长与折射率成反比,即长波的折射率较小,按折射定理通过棱镜后的偏转角度应较小。

实验四全息光栅的拍摄(1)为什么拍摄时要做到两光束的光程相同?答:在两光束的光程基本相等时,自相关函数有最大值,这时有最大的条纹对比度,意味着衍射效率最大。

也意味着能照顾拍摄物体的最大尺寸。

(2)为什么在拍摄时,两光束的光强比要采用1:1--1:1.5之间?答:本来拍摄光栅可采用1:1以获得最大的条纹对比度,意味着有较高的衍射效率。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二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二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

实验二-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一、实验目的时域采样理论与频域采样理论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理论。

要求掌握模拟信号采样前后频谱的变化,以及如何选择采样频率才能使采样后的信号不丢失信息;要求掌握频率域采样会引起时域周期化的概念,以及频率域采样定理及其对频域采样点数选择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时域采样定理的要点:a)对模拟信号)(t x a 以间隔T 进行时域等间隔理想采样,形成的采样信号的频谱)(ˆΩj X 是原模拟信号频谱()aX j Ω以采样角频率s Ω(T s /2π=Ω)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b)采样频率s Ω必须大于等于模拟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才能使采样信号的频谱不产生频谱混叠。

利用计算机计算上式并不方便,下面我们导出另外一个公式,以便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

2、频域采样定理的要点:a)对信号x(n)的频谱函数X(ej ω)在[0,2π]上等间隔采样N 点 则N 点IDFT[()N X k ]得到的序列就是原序列x(n)以N 为周期进行周期延拓后的主值区序列。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时域采样理论的验证程序:clear;clcA=444.128;a=50*sqrt(2)*pi;w0=50*sqrt(2)*pi;Tp=50/1000;F1=1000;F2=300;F3=200;T1=1/F1;T2=1/F2;T3=1/F3;n1=0:Tp*F1-1;n2=0:Tp*F2-1;n3=0:Tp*F3-1;x1=A*exp(-a*n1*T1).*sin(w0*n1*T1);x2=A*exp(-a*n2*T2).*sin(w0*n2*T2);x3=A*exp(-a*n3*T3).*sin(w0*n3*T3);f1=fft(x1,length(n1));f2=fft(x2,length(n2)); %f3=fft(x3,length(n3)); %k1=0:length(f1)-1;fk1=k1/Tp; %k2=0:length(f2)-1;fk2=k2/Tp; % k3=0:length(f3)-1;fk3=k3/Tp; % subplot(3,2,1)stem(n1,x1,'.')title('(a)Fs=1000Hz');xlabel('n');ylabel('x1(n)');subplot(3,2,3)stem(n2,x2,'.')title('(b)Fs=300Hz');xlabel('n');ylabel('x2(n)');subplot(3,2,5)stem(n3,x3,'.')title('(c)Fs=200Hz');xlabel('n');ylabel('x3(n)');subplot(3,2,2)plot(fk1,abs(f1))title('(a) FT[xa(nT)],Fs=1000Hz'); xlabel('f(Hz)');ylabel('·ù¶È')subplot(3,2,4)plot(fk2,abs(f2))title('(b) FT[xa(nT)],Fs=300Hz'); xlabel('f(Hz)');ylabel('·ù¶È')subplot(3,2,6)plot(fk3,abs(f3))title('(c) FT[xa(nT)],Fs=200Hz'); xlabel('f(Hz)');ylabel('·ù¶È')结果分析:由图2.2可见,采样序列的频谱的确是以采样频率为周期对模拟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连续系统的时域响应
实验目的:掌握利用MATLAB 来分析连续系统时域响应的方法,理解各种时域
响应的含义。

实验原理:MATLAB 提供了用于分析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的函数,包括:
impulse(sys,t)
step(sys,t)
lsim(sys,x,t)
实验内容:
1. 已知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为'''()4()3()()y t y t y t f t ++=,计算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并与理论结果比较;
(1)
a=[1,4,3];b=[1];
sys=tf(b,a);
h=impulse(sys);
plot(h);
(2)
a=[1,4,3];b=[1];
sys=tf(b,a);
g=step(sys);
plot(g);
2. 已知连续系统的系统函数为3241()32s H s s s s
+=++,求输入分别为sin ()tu t 和()t e u t -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将响应图形分别显示在两个图形窗口,并与理论结果比较。

a=[1,3,2];b=[4,1];
sys=tf(b,a);
t=0:0.05:10;
x1=sin(t);
y1=lsim(sys,x1,t);
x2=exp(-t);
y2=lsim(sys,x2,t);
figure(1),plot(t,y1);
figure(2),plot(t,y2);
实验心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