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38例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38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8例,均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开始负重行走时间3~7天。
结果随访12—84个月,期间X线均提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无一例发生关节脱位。
术后根据Harris评分,优18例,良15例,中4例,差l例。
优良率86%。
结论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满意的方法,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疼痛,减少老年人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关键词】股骨粗隆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长柄骨质疏松【中图分类号】R68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103-01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髋部常见的损伤。
本院在2005年5月至2011年6月采用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骨折38例,术后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75—89岁,平均81.6岁。
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肺气肿、糖尿病等;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18d,平均8d。
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骨折14例,Ⅳ型骨折13例,V型骨折11例。
1.2 方法1.2.1 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常规术前检查,并积极治疗处理基础疾病,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治疗,予患肢皮肤牵引或“丁”字鞋制动,摄双髋关节正位、患髋轴位和患侧股骨全长X线片,了解骨折情况和患侧股骨情况,在患者基础疾病情况得以好转和排除手术禁忌后进行手术。
1.2.2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侧卧位、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入路显露髋关节。
根据骨折粉碎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大粗隆大部分完整时,于股骨小粗隆上1.5cm处截骨,取出股骨头,将股骨距及粗隆部骨折块复位,钻孔用钢丝“8”字捆扎固定。
尽量恢复粗隆部解剖结构。
《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多因素分析》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高龄患者骨折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一种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
由于高龄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传统治疗方法如内固定术往往面临风险高、愈合慢等问题。
近年来,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成为一种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髋部功能,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旨在通过多因素分析,探讨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二、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某三甲医院近五年内接受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2. 方法(1)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后康复情况等数据。
(2)手术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3)疗效评价:采用Harris评分法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4)多因素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
三、结果1. 手术效果经过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髋部疼痛得到有效缓解,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
2. 多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年龄对手术疗效有一定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手术效果可能逐渐减弱。
(2)基础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疗效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3)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越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对手术疗效产生不良影响。
(4)术后康复:术后积极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手术疗效更佳。
四、讨论人工加长柄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髋部功能。
然而,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等因素均可能影响手术疗效。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
差, 大多数 高龄 , 股骨转 子间骨 折的患者合 并有严重
骨 质疏 松 和多 系统 内科 疾 病 。因此 , 术治疗 应满 手 足尽量减小创 伤 、 尽快恢 复负重 功能 、 尽早 离床活 动
和有效 预 防并 发症 等基 本要 求 。 目前 , H 和 D S D S C
是治疗 股骨 粗隆 间骨折 手 术的 金标 准 , a a 和 G mm 钉
B型 3 , 型 8 。 合 并 糖 尿 病 2例 , 血 压 5 例 Ⅳ 例 高 例 , 心病 3 , 出血史 1 , 气管哮 喘 1 , 冠 例 脑 例 支 例
肺 、 栓 塞 。调节 水 电解 质及 酸 碱平 衡 。术 后 即鼓 脑
肾功 能 不 全 2 。均 合 并 不 同程 度 骨 质 疏 松 , 例 Snh指 数 Ⅲ 度 以 下 , MD测 定 一 . ig B 25—一. 平 40(
均 一 .) 32 。 2 治疗 方法
励床上功能锻炼 , 周后下扶助行器或扶拐下地活 1 动, 逐渐增加负重力量。
3 结果
入 院后 常 规行 伤 肢踝 关 节 带 牵 引 , 全 面 心 、 作 脑、 、 、 肺 肝 肾功能检查 , 进行 各脏器 功能及 全身状 况 评 估 。 控 制 血 压 < 6/0 m g( m  ̄013 109 mH 1 mH . 3
03 0 L q1 , . . m , 2h 持续 5 d 以预 防下 肢 深 静脉 及 ~4 ,
高 龄 患 者 常 伴 明显 骨 质 疏 松 , 常并 存 心 、 、 且 脑 肺
等基础疾病 , 故对该 组人群不稳定性股 骨粗隆 间 骨折的治疗较为困难。非手术治疗因需长期 卧床 并 发 症 多 而 被 逐 渐 摒 弃 , 统 手 术 内 固 定 也 因 卧 传 床时 间较 长 , 骨质疏松 固定不可靠 而存 在较高 的 并 发 症 。 20 02年 5月 一 20 08年 8 , 们 采 用 长 月 我 柄 骨 水 泥 型人 工 股 骨 头 置换 治 疗 高 龄 不 稳 定 型股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整体护理干预-精选文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整体护理干预在临床治疗中,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一种骨折病症,在进行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方式与内固定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更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下地负重行走,并且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相对较少,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应用的作用优势相对比较突出。
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康复出院以及骨关节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3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病例资料以及治疗、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7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75岁。
在对于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检查与诊断中显示,其中,35例患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在日常生活中导致的,3例患者的骨折病症是由于车祸造成的,在对于骨折患者的病情类型划分中,按照Evans分型方法,32例患者的骨折病症属于Ⅲ型,6例患者骨折病症属于Ⅳ型。
另外,在对于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筛选中,主要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资料选取。
首先,患者年龄在70岁及以上;其次,患者骨折病症发生前髋关节能够负重行走,并且没有明显的疼痛;再次,骨折发生后有明显的移位,并且属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最后,患者骨折类型按照Evans分型在Ⅲ型及以上。
此外,在X 射线检查中显示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上述病症特征患者。
1.2 护理方法对于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护理实施中,主要分为的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两个阶段。
1.2.1 术前护理首先,对于患者进行术前护理中,其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的心理干预和护理方案确定两相内容。
其中,对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的心理护理,主要是由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相对比较大,因此,手术前患者及其家属难免会存在有较多的顾虑,这对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实施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充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方法以及效果、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等的耐心讲解和介绍。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租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
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4.1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2.6%。
结论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旨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与骨水泥假体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骨质疏松高龄近年来,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逐渐增多,患者多合并有骨质疏松症,致使骨折类型多为粉碎性,然而高龄患者术后由于卧床,可导致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有螺丝钉切割移位的问题。
我院近年来,应用生物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75-82岁,平均79.2岁。
骨折类型按Evans-Jensen分类[1],Ⅲ型8例、Ⅳ型11例、V型4例,均为新鲜损伤。
致伤原因为,自行摔倒17例,车祸伤6例。
合并有糖尿病9例,高血压病19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受伤前生活可以自理,但无法耐受长期卧床,并且患者要求早期下床意愿较强。
1.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行患肢皮牵引,以缓解疼痛,进行术前检查,尤其是下肢静脉B超,可明确术前有无静脉血栓,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以除外病理性骨折,同时对其合并的其他系统疾病进行会诊和评估,若无手术禁忌尽快安排手术,一般为3-7天。
1.3手术方法本组18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5例为全身麻醉。
患者健侧卧位,采用外侧切口,切开短外旋肌群,切开关节囊,先行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保留大、小粗隆等大的骨折块及附着筋膜,复位小粗隆并评估截骨长度,必要时可二次截骨,保留股骨距1.0-1.5cm。
根据测量情况选择直径大小合适的股骨头假体。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12例疗效分析
例 患者 用 药 部位 出现 毛发 增 多 ,部分 患者 皮损 消退 处 遗 留 色素 患者 长 期 口服 或 外用 药物 的繁琐 , 患者 依 从性 高 。
本次 研 究结 果 显示 , 所 有 患者 在 冷 冻 时均 有 疼 痛感 , 但 仅 有 2 例感 到剧烈 疼 痛 , 其 余患 者 均能 忍 受 。大 部分 患 者冷 冻后 半 个 极 少数 患者 出现 水疱 , 湿 敷后 逐 渐消 退 , 结 节性 痒 疹 又称 结 节 性苔 藓 , 是 一种 慢 性 炎 症性 皮 肤 病 , 其 小时 后疼 痛感 明显 减轻 , 发病 原 因 尚不 明确 ,可 能 为 特殊 体 质 的个 体在 虫 咬皮 炎后 持 续 未见 全身 不 良反应 患者 ; 而对 照组 因 长时 间外 用糖 皮 质激 素少 数 多毛 等不 良反应 。 因此, 我们 有理 由认 为 的 异 常炎 症 反应 I 2 ] 。 目前 治疗 结 节 性痒 疹 方法 有 很 多 , 主要 是 局 患者 出现 毛细 血管 扩张 、 沉着, 未见 局 部 萎 缩及 其 它全 身 不 良反 应 。
2 0 1 3年第 2 4期
4 7
有效率 为 9 7 . 1 8 %, 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徐永平问 等 痛均能忍受 ; 疼痛一般在冷冻半 小时后逐渐减轻 ,均未作特殊 例。 4 %, 处 理 。大 多 数 患者 出 现轻 度 水肿 , 少数 出 现 中度 水 肿 , 仅有 1 例 研究液氮冷冻治疗结 节性痒疹疗效结果显示其有效率达 8 出 现 大疱 , 经 湿 敷 后 均逐 渐 消退 , 未 出现 明显 感 染 及 出 血病 例 。 低 于我 们 的研 究 结果 ,这 可 能与 患者 皮 损 肥厚 程 度 及 操作 者 经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对16例高龄(平均79.4岁)股骨粗隆部不稳定型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
结果:除围手术期死亡1例外,余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经术后4- 32个月随访(平均为18个月),术后Harris功能评分平均达86.3分,73.3%的患者患髋关节功能接近伤前水平,能生活自理,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
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标签:置换;人工关节;股骨骨折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rosthetic replace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the senile.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6 senile (average 79.4 years old)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reated by half hip replacement were reviewed . Results:Follow-up study was performed in all cases for 4 to 32 months. The Harris scores were 86.3 after operation. The joint function returned to normal or near normal was found in 73.3% of the cases. There was no any prosthetic loosening,sinking and dislocation. Conclusion:It’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the unstab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half hip replacement in the senile.KeyWords:Replacement; Artificial joints; Femoral fractures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呈明显上升趋势,治疗此类骨折,除传统的卧床牵引方法之外,目前手术治疗方法很多,如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PFN等,但不论采用哪种内固定方式,患者都会因长期卧床而产生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摘要】目的评价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骨水泥型)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EvansⅡ型11例,Ⅲ型39例,Ⅳ型7例。
所有患者均有骨质疏松,多数伴有内科疾病。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结果 5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个月(3-24个月),3例因其他疾病死亡,余49例Harris评分,优39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4%。
随访期间X线检查,无假体松动、下沉等病例。
结论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加长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患者往往伴随严重的骨质疏松,而且多合并存在内科疾病。
如何有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我院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57例,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39例;年龄72-94岁,平均79.6岁。
其中36例合并不同的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病28例、糖尿病16例、心脏病9例、肝功能不全4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4例、肾功能不全2例,部分患者合并存在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
按Evans分型,Ⅱ型11例,Ⅲ型39例,Ⅳ型7例。
致伤原因,摔伤49例,交通意外伤8例。
其中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或损伤。
入院后,予患者皮肤牵引,进行术前检查,根据患者既往病史和相关检查,请相关内科会诊,积极治疗内科并存疾病。
1.2 手术方式患者健侧卧位,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切开,显露骨折部位、股骨颈和髋关节,先于股骨头下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然后进行粗隆部骨折复位,用钢丝捆绑固定。
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可行性分析
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可行性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采取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后,取得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对照组采取一般假体置换术,观察组采取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优良率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8.3%,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6.7%。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优良率更高。
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采取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少,出血量少,手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突出,置换优良率高。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190-02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采取长柄生物型假体关节置换术后,取得的治疗效果。
对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120例。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在60例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72.16±2.35)岁。
其中,有33例为摔伤骨折,有15例为交通车祸骨折,有12例为高空坠落骨折。
在60例观察组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
平均年龄(72.08±2.41)岁。
其中,有37例为摔伤骨折,有13例为交通车祸骨折,有10例为高空坠落骨折。
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40例效果评价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40例效果评价目的:研究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其中40例患者采取DHS内固定术治疗纳入对照组。
40例患者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高龄患者临床并发症如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浅表感染、右下肢深静脉栓塞及股骨头下沉疼痛。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前牵引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再对所有高龄患者进行2年随访并比较其显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
结果: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在临床并发症显著少于采取DHS内固定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前牵引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随访2年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疗效显著,是最具安全最疗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标签: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DHS内固定术;高龄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股骨粗隆间骨折在骨科临床较为广泛,常发于老年群体。
在临床上保守治疗相对时间长、并发症多及治疗后老龄患者生活质量差,手术成为最为首要的治疗方案。
考虑到老龄患者较为普遍的骨质疏松及伴有其他多种内科疾病,提高了治疗的难度。
目前在临床手术中DHS内固定方案较为广泛,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其中40例采取DHS 内固定术治疗方案,40例采取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及临床并发症,结果显示采取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方案临床并发症少、疗效佳,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最佳方案,报告如下。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体会 ppt课件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股骨粗隆间骨折
分析讨论
从力学角度分析,患者在负重后, 应力传导至髓内 钉远端, 集中于远端主钉尾部及锁钉与主钉的交界处, 在长期应力下易产生该部位的骨折。同时, 股骨远端侧 方皮质钻孔将显著减弱局部骨质强度。这些因素都增加 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因为股骨粗隆间骨折位置 较股骨颈位置低,若使用标准股骨柄,插入的股骨柄相 对较短,影响了稳定性,长柄股骨柄假体通过股骨狭部, 使股骨距承受的压应力几乎为零, 有效克服了粗隆部因 骨质粉碎、局部缺乏支撑点的力学缺陷。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体会
股骨粗隆间骨折定义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 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 于女性,约为1.5∶1,属于关节囊外骨折。 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 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以 非手术疗法为主。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 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 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 似与骨、压痛,活动受限,左下肢屈髋屈
膝内收畸型。 骨盆正位片示左股骨粗隆间完全性骨折。
CR照片
术前
术后
典型病例二
病例资料:
刘丽容,女,87岁,因跌倒致伤右髋部疼痛、活动 受限5小时入院。
入院体查:右髋部稍肿胀,右股骨大转子处压痛明 显,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右下肢外旋畸形,较对侧短缩 约2cm,右下肢轴向叩击痛(+),各足趾感觉、活动、 血运良好。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85例效果评价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85例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共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85名观察组患者予以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指标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性愈合时间基本一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3%,对照组为18.8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59%,对照组为70.5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手术操作配合度,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老年骨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研究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选择我院就诊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共1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取得的治疗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分析报告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到2016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共1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骨密度检查可见明显的骨质疏松。
生物型加长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生物型加长柄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及评价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35例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应用生物型加长柄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及脱位.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于出院后9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他患者生活均可自理.Harris评分标准:优28例,良4例,可3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91.42%.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术后可早期下地、并发症少,明显改善预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假体;股骨加长柄【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25-02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发展,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类患者,多以高龄老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1]均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常多合并有心脑血管、呼吸、内分泌系统等多种内科疾病,伤后需长期卧床,极易出现卧床并发症,保守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0%[2].目前,手术治疗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在手术方式的选择, 如何减少手术创伤,术后能早期下地,早期康复练习、减少并发症等已成为选择术式的关键.与传统的其他术式相比,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即可早期下地活动,进行康复练习,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解决了其他术式术后仍需长期卧床,避免了其他手术后,避免了髋内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现就我院近3年间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本组3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男14例,女21例,年龄73-84岁,平均年龄78.3岁.按Evans分型Ⅲ型16例,Ⅳ型19例.其中患有单一内科疾病6例,占17.14%;患有两种以上内科疾病27例,占77.14%. 1.2手术方法手术步骤:硬膜外和腰麻,标准侧卧位,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 取以大转子为中心,于臀中肌止点处切断臀中肌,于小粗隆上1.5cm 至大粗隆基地部截骨,如果股骨距完整,则行股骨颈截骨,保留大小粗隆部骨折快,使用克氏针转孔,用钢丝或钛缆固定骨折块;如股骨距不完整,行股骨颈截骨后取出股骨头,保留大、小粗隆的骨折块,先用较小的髓腔锉扩髓,并以髓腔锉为支撑物,钢丝固定重建股骨距.髓腔锉由小到大依次扩髓至合适大小,植入股骨加长柄于注意保持前倾10°~15°位植入,复位关节后,检查双侧下肢长度,髋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关节囊一般无需缝合,逐层缝合伤口,留置引流管. 1.3术后处理1.3.2人工关节置换组抗生素术后4小时静点一次,术后24小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第2日即取半卧位,行下肢肌的主动收缩及踝泵锻炼.术后24~48h拔引流管,一般不超过72h.术后3日扶双拐下地负重活动,6-8周弃拐行走.2结果人工关节置换组出现电解质紊乱2例,低蛋白血症3例,深静脉血栓1例, 均在住院期间治愈.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9个月,X 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及脱位.随访期间有1例患者于出院后9个月死于其他疾病,其他患者生活均可自理.Harris评分标准:优35例,良8例,可4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91.49%.3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其平均发病年龄高,多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且多为不稳定性骨折,其主要死亡原因多为长期卧床引发的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保守治疗死亡率较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手术治疗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手术治疗的关键是降低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能早期下床活动,以提高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钉板系统及髓内钉系统固定为主,以往认为骨折端局部血运丰富,术后骨折不愈合几率低,并且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量少等优点,如果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可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应用加长柄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他们认为,加长柄虽然较传统的钉板系统及髓内钉系统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等缺点,但临床上常见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以EvansⅢ-Ⅳ型为主,对于高龄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多为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或不稳定性骨折,内侧骨皮质连续性破坏,支撑力差,术中复位困难,固定强度差,使固定失败率明显升高,术后仍需长期卧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早期负重问题.只有早期下床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起到对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并且易出现骨折延期愈合、不愈合等,即使愈合也可发生螺钉退出、股骨头颈切割、髋内翻畸形患肢短缩、外展肌力下降等并发症[3],如发生上述并发症后再行髋关节置换术无疑大大增加手术难度.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大小粗隆的复位和固定.髋关节人工置换术中对股骨大小粗隆、股骨距的重建,为安放假体提供解剖标志,不仅可增加假体的稳定性和人工关节的稳定性[4]还有利于保持臀中肌、髂腰肌的张力,保持关节稳定性.由于股骨粗隆间破坏损伤程度较严重,失去了正确的解剖标识,给术中准确判断截骨位置,股骨扩髓位置及假体柄的安装,加大难度.术中应以最小髓腔锉作为支点,复位骨折块,钢丝或鈦揽固定.术中要注意保持假体前倾角及假体植入深度,对于大小粗隆损伤严重,应保持前倾角以股骨内外髁冠状面向前倾斜15°-20°,肢体长度以股骨大粗隆顶点与股骨头中心点在同一水平为标准. 尽管有人认为加长柄和普通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无明显差异[5],短柄假体由于其柄体短,与髓腔接触面积少,尤其对于粗隆间粉碎骨折,小粗隆和(或)股骨距缺损,内侧骨皮质支撑不良,无疑增加术后假体松动和滑脱的几率.加长的假体柄可以通过增加股骨远端负重来减少对股骨近端骨质完整性的依赖,有助于增加假体的稳定行,分散应力,避免松动,有研究表明,180mm 以上的加长柄股骨假体可达股骨中远段,可满足术后假体的稳定性要求[6]. 但我们仍认为选用加长柄有如下特点:1.对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患者均能起到髓内固定作用;2,避免股骨近段的应力集中,减少了对股骨近端骨质完整性的依赖,弥补粗隆间骨折后近段对假体的固定减弱,增加了假体的稳定性3.增加与髓腔的接触面积,尤其是假体与中远端髓腔的接触面积,降低假体和骨的单位负荷,极大的增加了固定强度.缺点:对术者技术要求高,如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或需再行翻修手术难度加大.术中我们均采用生物型假体,这样可避免骨髓泥渗入内固定骨折空隙中,进而影响骨折愈合,同时可减少骨水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如需再次翻修也相当较为容易.对于年龄大,身体情况差, 髋臼软骨磨损程度轻的患者,可选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这样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较少出血量,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几率也明显降低.4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疏松,合并多种并发症,不宜长期卧床的患者,行关节置换可术后可早期离床活动,卧床时间短,安全可靠,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3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由此我们认为:对于年龄超过75岁、骨质疏松明显、一般情况差患者应选择加长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可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尽管术后有脱位、假体下沉、髋臼磨损等并发症.只要掌握正确适应症,正确、娴熟的手术技巧,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参考文献[1]刘长剑,汤欣,黄辽等.髋关节置换与动力髋螺钉治疗重度骨质疏松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23):18-21. [2]ForsterMC,CalthorpeD.Mortalitysurgeryforproximalfemoralfracture[ incentenarians[J ].Injury,2000,31(7):537-539.3]HoelsrekkenSE,OpsahlJH,StirisM ,et.Failedinteralficationoffemoral[ neckfractures[J].TidsskrNorLaegeforen,2012,132(11):1343-1347.4]叶虹,邹飚,候振海,等.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1):38-40. [5]潘乐,谈文斌.普通柄与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2,(14):22-24 [6]杜心如,卢世壁.股骨上段髓腔径线研究及其临床意义.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24(4):359-36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临床分析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6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治7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例,根据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分别采用生物型及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假体进行治疗,采用harris评分对患者术后1年以上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37个月,hariis评分优33例、良22例、中8例、差2例。
无发生死亡、脱位、假体周围骨折、关节感染等。
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生物型;骨水泥型。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髋部常见损伤之一,多见于老年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虽然粗隆间部血运丰富,骨折后不愈合的几率较小,但容易发生髋内翻。
而高龄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常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和严重骨质疏松等,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其病死率为15%~20%[1]。
有学者通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进行比较认为,手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
因而目前多主张早期手术治疗[2]。
常规内固定器械术后仍避免不了长期卧床以及不能早期的负重行走,并发症相对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近年来随着人工假体材料以及关节置换技术的日趋成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已被业内更多的同行所重视及应用。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5例(均为evans分型ⅲ型以上的不稳定型骨折),根据患者的骨质疏松轻重情况分别采用生物型及骨水泥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65例,男30例,女35例,年龄73~94岁,平均755岁。
evans ⅲ型30例、ⅳ型19例、v型16例;致伤原因:不慎跌倒39例,车祸致伤23例,高处坠落3例;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内科疾病者共51例。
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目的:观察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合并骨质疏松的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后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
结果:随访10~30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5~7 d(平均6 d)下地负重行走。
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出血量平均为450 ml、Harris关节功能评分为88分,未发生重大并发症。
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维持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long stem bipolar arthroplasty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Methods: Chose from January 2007 to October 2010, 31 cases of merger of osteoporosis instability-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used long handle double acting prosthesis replacement after treatment, the follow-up. Observe the time, blood loss, Harris joint function scores, complication. Results: Followed up 10 to 30 months, an average of 19.5 months, all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e 5-7 days (average 6 days) walk the earth weight. Average operation time was 65 min, the bleeding on average was 450 ml, Harris joint function score was 88 points, not serious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Long stem bipolar femur prosthetic replacement can gain good hip function and decrease the complications of fracture in trea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he way is worth clinical extending.[Key words] Bipolar arthroplast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Elderly patients; Clinical analysis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由于合并骨质疏松和骨折不稳定,内固定常存在固定不牢,负重早易致骨结构破坏、髋内翻畸形愈合,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等问题,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长柄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合并骨质疏松的不稳定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患者,术后让患者早期下床,迅速恢复髋关节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并发症等,取得良好效果。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
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万安营【摘要】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hip prosthetic replacement in treating the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Twenty elderly patients with unstable intertroehanteric fraetures were treated with hip prosthetic replacement,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in all cases were evaluated by Harris scoring system. Results:All operation were successful operation,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to 36 months. The hip joint function recovered to the pre-injury level.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evaluated by Harris scoring system was 90%. Conclusions:The treatment of the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prosthetic replacement is a better choice.%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0例,并采用Harris 评分评定优良率。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70例效果评价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70例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钉板固定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临床疗效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所有髋关节骨折中发生率最高的类型之一,主要发生于老年群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积极治疗[1-2]。
本文旨在分析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特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72例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诊治的72例高龄股骨粗隆部不稳定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名,试验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60岁-81岁,平均年龄(70.49±7.34)岁,根据Even’s[3]分型:有7例为I型,15例为Ⅱ型,8例为Ⅲ型,6例为Ⅳ型,受伤原因:车祸19例,摔伤10例,砸伤7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年龄(70.52±7.51)岁,根据Even’s分型:有8例为I型,13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6例为Ⅳ型,受伤原因:车祸17例,摔伤11例,砸伤8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发表时间:2011-11-02T11:42:20.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2期供稿作者:宋京涛武长林王建民董红
[导读] 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旨定,术后可早期负重。
宋京涛武长林王建民董红(华北油田总医院骨科河北任丘 062552)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2-0058-02
【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租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
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4.1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达82.6%。
结论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旨定,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与骨水泥假体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骨质疏松高龄
近年来,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逐渐增多,患者多合并有骨质疏松症,致使骨折类型多为粉碎性,然而高龄患者术后由于卧床,可导致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有螺丝钉切割移位的问题。
我院近年来,应用生物型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75-82岁,平均79.2岁。
骨折类型按Evans-Jensen分类[1],Ⅲ型8例、Ⅳ型11例、V型4例,均为新鲜损伤。
致伤原因为,自行摔倒17例,车祸伤6例。
合并有糖尿病9例,高血压病19例,呼吸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6例,受伤前生活可以自理,但无法耐受长期卧床,并且患者要求早期下床意愿较强。
1.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后,行患肢皮牵引,以缓解疼痛,进行术前检查,尤其是下肢静脉B超,可明确术前有无静脉血栓,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以除外病理性骨折,同时对其合并的其他系统疾病进行会诊和评估,若无手术禁忌尽快安排手术,一般为3-7天。
1.3手术方法本组18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5例为全身麻醉。
患者健侧卧位,采用外侧切口,切开短外旋肌群,切开关节囊,先行股骨颈截骨,取出股骨头,保留大、小粗隆等大的骨折块及附着筋膜,复位小粗隆并评估截骨长度,必要时可二次截骨,保留股骨距1.0-1.5cm。
根据测量情况选择直径大小合适的股骨头假体。
从最小号髓腔锉开始扩远端髓腔,深度及前倾角参考小粗隆,逐渐加大髓腔锉直至声音为实音。
将髓腔锉置于髓腔并以此为支撑,分别整复大小粗隆以及髓腔前后壁骨质,将复位的小粗隆连带其上方股骨距与股骨干用钢丝或捆扎带固定,大粗隆骨块以适当修整,以利假体植入,同时查看大粗隆尖是否与股骨头旋转中心高度一致。
小心去除髓腔锉,置入生物型加长柄假体,复位后各方向活动无脱位,冲洗置引流,逐层缝合。
1.4术后处理术后应用抗生素3d,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4~48h内拔除引流管,并指导患者下肢肌肉舒缩功能锻炼。
术后3~7天拄拐或助行器行走,下床前应常规行下肢静脉B超检查以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
2 结果
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4.1个月。
每例均行髋关节X线复查及Harri评分,并与术前进行比较,无一例出现髋关节脱位、下沉、松动,无褥疮、泌尿系统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大小粗隆骨折无一例出现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合并术后精神异常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
生活均能自理,术后1年Harris评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低于70分为差,其中优11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达82.6%。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在增加,对于高龄粉碎骨折的治疗现在仍有争议。
因保守治疗的死亡率远高于手术治疗的患者[2],治疗以手术内固定为主,既往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晚期出现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病例或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例[3]。
而我科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假体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也取得了良好疗效,与内固定术相比,对于高龄粉碎骨折患者效果显著。
在不稳定的粉碎骨折中,ⅡA型只有33%、II B型21%、Ⅲ型8%可达到较好复位,而且内固定后有55%~78%的骨折出现再次移位,无法早期负重。
高龄患者多伴有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内固定切割发生率可达20%[4]。
由于不能早期负重,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高龄粉碎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可以早期负重功能锻炼,从而大大减少了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假体的选择,骨水泥假体可以通过骨水泥对假体的容积充填及微锁固定,把应力从假体近端传至股骨远端,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术中骨水泥凝固过程中部分病人血压下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因为行走时的周期性负荷会使骨水泥蠕变增加,甚至导致骨水泥的断裂;一旦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骨水泥假体的翻修较为困难等。
与股骨颈骨折比较,粗隆间骨折位置更低,为了保持股骨的长度,如果使用标准人工股骨头假体,那么,插入股骨髓腔的股骨柄相对较短,影响了假体的稳定性,而更长假体,能增加假体与髓腔接触面积,可以使假体获得良好的稳定性。
我科选用生物型加长柄假体,可以有效避免骨水泥假体的一些缺点,特制加长柄亦可以增加其稳定性,术中骨折复位、固定相对容易,对骨折愈合有利。
当然,与PFN内固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较多,但是对于高龄粉碎骨折且伴有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具有一定优势。
因此,应选择75岁以上,伴有严重骨质疏松,预期寿命10年左右,下地行走意愿较强患者。
术前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术后及时处理,尤其注意术后抗凝治疗。
若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则势必影响其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增加了并发症发生机率。
总之,对于高龄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以减少了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等长期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用生物型加长柄假体,与骨水泥假体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Bruce D.Browner,Jesse B.Jupiter,Alan M,et a1.Skeletal trauma[J].2001,1839-1841.
[2] James P.WaddeU,Jane Morton,Emil H.Schemitseh.The role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interehanterie fractures of the femur[J].Clinical Orthop and related research.2004.429:49-53.
[3] James P,Waddell,Jane M,el a1.The role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J].Clinical
Orthroplasty RelateResearch.2004.429:49-53.
[4]Bruce D.Browner,Jesse B.Jupiter,Al¨M,et a1.Skeletal trltuma[J].2001,1839-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