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一《登泰山记》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登泰山记》教案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

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

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

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

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

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

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

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

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

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

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

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习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络学习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