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总则城市规划管理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规划法律法规,对漳州市进行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为了加强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特制定本规定。
二、城市规划编制1.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1)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人口发展趋势等因素,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布局。
(2)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区划,明确各功能区的规划定位和发展方向。
(3)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当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确保城市规划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2.详细规划的编制(1)详细规划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土地利用布局和建设内容。
(2)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等因素,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3)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注重人文关怀,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配套设施。
三、城市规划实施1.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建立(1)建立城市规划审批制度,确保城市规划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建立城市规划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检查。
2.城市建设项目的审批(1)城市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规划审批,未经规划审批的项目不得立项或施工。
(2)城市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不得违反规划要求进行建设。
三、城市规划评估1.城市规划评估的开展(1)城市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进行规划评估,评估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城市规划的评估工作应当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
2.城市规划评估结果的应用(1)城市规划评估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规划的修改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2)城市规划评估结果应当加强与规划实施情况的对比分析,检查规划的实施情况和达成的目标。
四、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1.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1)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应当加强对规划编制、实施和评估等环节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的探讨
精神 的需求逐步加强 .对娱 乐与文化 、社会安全
与平等 求进 信 仰 与 正 义 、诚信 与法 治 等 软 环 境 的 要 步 加强 。 是近 期 建 设 规 划指 导 性 不强 , 三 调
析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存在 问题的基础上,提 出新
时期 城 市 总体 规 划 的编 制 重 点 应 突 出 “ 四性 施相差较大。
ABS TRACT F cn h a i r g e so r a ia : a ig t er p d p o r s f b n z — u
to n h e m e i n a d t e ph no non t tc t a t rp a a ha iy m se l n c n
【 关键词】新时期 ;城市总体 规划 ;编制重点
0N THE MAJ R REVI ONS FURB O SI O AN MAS. T ANNI ER PL NG N THE l NEW PERI OD
YU Ya i bn
,
消 防 队等 .时 常 出现 多版 相 互 矛 盾 的规
,
化 ,将城 乡一体化的发展 与中心城 区发展协 调统 【 作者简介1
1 主 要 问题
今 年 颁 布 的 《 市 规 划 编 制 办 法 》对 城 市 总 城 体规 划编 制 作 了许 多 调 整 .使 规 划 编 制 更 加 切合 我 国现 实 情 况 。 但 笔 者认 为仍 存 在 些 需进 步 探 讨 的 问 题 。 是 规 划 期 限 为 2 年 是 否 合理 。城 O 市 处 在 快速 发 展 时 期 . 难 科学 确 定城 市性 质 规 很
sso om p lton i fc ia i
晕 专 鐾 ? 展 城 统 的 调 【 分号T 81 协 。 乡 筹 协 发 中 类】U41 { 是 图 9 力 人 移 到 城三,实 现 农 业 产 业 化 和 工 程 与 口转 问 . 农 富 劳 : “题 将 村 余 动 一 A 镇 ‘
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一、编制指南概述1.1 编制指南目的和意义本编制指南旨在指导各市县编制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促进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1.2 编制指南合用范围本编制指南合用于各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的规划编制机构和专业人员,用于编制市县级国土总体空间规划。
二、编制指南的基本原则2.1 综合性原则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方面因素,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环境均衡发展。
2.2 系统性原则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应从整体上考虑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和资源保护的问题,形成有机系统的空间布局。
2.3 可持续发展原则国土总体空间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注重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需求的平衡。
三、编制方案3.1 规划编制过程(详细描述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包括调研、分析评价、方案设计、征求意见等环节)3.2 数据分析与评价(详细描述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3 规划目标与指标(详细描述规划目标的确定和规划指标的设定,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环境指标等)3.4 空间布局(详细描述规划的空间布局原则和方法,包括城市发展布局、城乡融合布局、生态保护布局等)四、实施措施4.1 组织实施机制(详细描述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包括责任部门的划分和协调机制的建立)4.2 技术支撑与保障(详细描述规划实施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4.3 法律法规支持(详细描述规划实施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以及对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五、监测评估与调整5.1 规划实施监测(详细描述规划实施的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以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5.2 规划调整机制(详细描述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调整机制和流程,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变化和问题)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模板附件2: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调研报告示例附件3: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评估报告模板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国土资源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管理法,用于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法律约束和规范。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等。
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区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4、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
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的依据;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3、市(县)域的城镇发展。
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的技术政策;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1)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的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3)重要地段的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的保护,城市风貌和特色;(4)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5)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和副食基地的布局,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控制范围;6、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7、各项专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包括铁路、线、场用地范围,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范围,航空港用地范围及交通联结,市际公路、快速公路与城市通的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的用地范围,城市交通与市际交通的衔接;(2)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客运与货运通知公交线咱、场站分布自行车交通,地铁、轻轨线路可行性研究和建设安排,客运换乘枢纽,货运网络和货源点布局,货运站场和枢纽用地范围;(3)城市道路规划包括各项交通预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的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快速干道、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4)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标准和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估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制水能力,输水管网及配水干客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水源地防护措施;(5)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石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6)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和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辐射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7)电信工程规划包括各项通讯设施的标准和发展规模,邮政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讯线路布置、用地范围、辐射方式,通讯设施布局和用地范围以及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范围;(8)供热工程规划包括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布置热电石,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9)燃气工程规划包括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以及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10)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布置,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位置范围,主要林荫道布置,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保护控制要求;(国家级园林城市要编制专门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见第七章)(11)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12)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13)防洪规划包括城市需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方式,排涝防渍的措施;(1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包括城市战略地位概述,地下宛若间开发利用和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的防宛若、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和重点,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措施。
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要点1.空间布局与用地功能: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街区的地理位置、用地条件和周边环境,确定街区内的空间布局和用地功能。
应注重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合理结合,兼顾功能多样性和社区需求,打造有机的、宜居的街区空间。
2.道路交通规划:制定街区交通组织方案,合理规划道路网络布局、交通流线与交通节点。
考虑交通方式多样性,提供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支持,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提高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3.绿地与景观规划:在街区内规划绿地与景观空间,提供城市绿肺和休闲娱乐场所,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注重绿地与建筑、道路的有机结合,推动绿色低碳街区发展。
4.建筑规划与密度控制:制定建筑物的布局、高度及密度限制,注重建筑在街道形态和景观上的统一性,保证视觉连贯性,防止过度密集。
5.基础设施规划:街区规划应考虑基础设施的供给与需求,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信、排水等设施。
确保基础设施的可持续供给和协调发展,提高街区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
6.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规划:合理规划综合管廊和地下空间,确保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规划有序,减少地上设施,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7.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街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低碳环保街区建设。
可制定节能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8.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对于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应重视文物保护和传承。
在规划中合理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注重历史文化要素融入新建筑和环境中,保持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
9.社区参与与公众意见征集:在街区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社区参与和公众意见征集活动,听取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公众参与,增加规划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10.规划实施与监管:街区规划的实施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确保规划方案得以贯彻落实。
应建立规划编制、审批、执法和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规划的可行性和合法性。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方法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1)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的收集,应根据规划内容要求,结合城市特点,拟定调查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最终形成资料汇编。
(2)调查城市各项⽤地的分布和⾯积,并要求经过实地踏勘,查明各种⽤地的界线,在图上⽤不同的颜⾊标⽰,形成城市⽤地现状图。
(3)城市⽤地适⽤性评价是综合各项⽤地的⾃然条件以及整备⽤地的⼯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地质量进⾏的评价。
城市⽤地适⽤性的评定要因地制宜,特别是抓住对⽤地影响最突出的主导环境要素,进⾏重点的分析与评价。
城市⽤地的评定⼀般分为三类 (1)⼀类⽤地:适⽤于修建的⽤地。
(2)⼆类⽤地:基本上可以修建的⽤地。
(3)三类⽤地:不适于修建的⽤地。
2、确定总体规划经济技术指标。
总体规划的经济技术指标应按照国家和地⽅的有关法规和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
3、确定城市性质 4、预测城市⼈⼝,确定城市规模 (1)城市⼈⼝的构成:年龄、性别、家庭、劳动、职业等构成情况。
(2)城市⼈⼝变化:⾃然增长、机械增长、⼈⼝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 (3)预测城市⼈⼝规模 (4)确定城市⽤地规模 5、确定城市总体布局 (1)遵循原则: ①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②功能协调、结构清晰 ③依托旧区、紧凑发展 ④分期建设、留有余地 (2)城市⽤地布局的主要模式 ①集中式的城市⽤地布局 ②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城市⽤地布局 ③分散式的城市⽤地布局 (3)城市⽤地布局的艺术问题 ①城市⽤地布局艺术 ②城市空间布局要充分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③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④城市轴线艺术 ⑤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特⾊。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最新)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一、城市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必要性(一)总规修编必要性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科学协调发展的法规文件,是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与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
城市总体规划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体现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
在这一总规指导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城市综合实力逐渐提升。
但最近两年,随着xxX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市域空间功能结构的重组,太中银铁路及xx火车站和X平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目前我市实施的城市总规已不能适应发展建设的需要。
1、X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xx省政府提出建设X经济区战略举措。
我市在X一体化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建设用地充足、开发条件受限小,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承载力较高,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特点,着力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
现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远不能适应我市发展建设的要求。
2、xx市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要求xx年,在xx省加快战略转型、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背景下,我市提出建设“一带五园”的发展策略。
“一带五园”建设有利于我市中心城区工业企业转移,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企业向园区集中可有效利用基础设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土地资源,形成工业发展集聚效益;园区建设还可以带动周边村镇发展,加速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
这都需要我市对总规进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域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要求。
3、国家及xx省重大基础建设对我市城市发展的影响xx年,西北地区通往东南部的便捷黄金通道太中银铁路开工建设。
该铁路经过我市,并且在杏花设车站一处。
xx年,xx省“十一五”重点工程X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该公路横贯晋中平原,西接吕梁山,东通环渤海,对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促进吕梁、晋中两市协调发展和晋商文化旅游深度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二)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三)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 间管制措施。 (四)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 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五)安排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它用地。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七)确定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土地使用强度管制 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 人口容量等)。 (八)确定市级和区级中心的位置和规模,提出主要的公 共服务设施的布局。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期 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 出设想。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 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 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 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 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 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 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 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 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十五)确定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提 出防洪、消防、人防、抗震、地质灾害防护等规 划原则和建设方针。 (十六)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 则和方法,提出改善旧区生产、生活环境的标准 和要求。 (十七)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设方 针。 (十八)确定空间发展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 措施和政策建议。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导和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规划文件。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的出台,是为了规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规划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本文将介绍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工作。
一、编制指南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核心文件,对于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编制指南的出台,可以规范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编制指南的主要内容1.总体要求:明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目标、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规划范围:明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范围,包括城市边界、园区、农村居民点、交通设施等各个空间范围。
3.城市体系规划:明确城市的发展定位、功能定位和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扩展的边界。
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确保规划的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划生态保护区、生态红线等重要生态空间。
5.产业布局规划: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6.基础设施规划:明确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需求。
7.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空间格局,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空间功能区规划:将不同空间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市的各项功能,促进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三、编制指南的重点工作1.建立统一的规划编制标准和流程,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加强规划编制的科学研究,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市的规划编制方法和技术要求。
3.提升规划编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推动规划编制工作的高水平发展。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解析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解析1.核心目标: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明确核心目标,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这一目标需要衡量经济增长、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并将其具体化为可行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
2.空间布局:规划要对市县的空间结构进行布局,包括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城市内部的用地布局、产业布局等。
在空间布局中,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土地利用:规划要明确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范围,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用地等。
在土地利用方面,要综合考虑土地资源的供需状况,合理安排用地格局,提高用地效率,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防止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制定相应的生态建设措施,推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6.政策支持:规划要明确政策支持措施,包括财政、税收、金融、产权等方面的政策。
要通过政策激励,引导和支持市县的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提升市县的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7.参与与合作:规划要注重公众参与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要加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促进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发展。
总之,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要点是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以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通过政策支持和合作机制的建立来推动规划的实施。
同时,规划要与国家和省级规划相衔接,与市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一、规划体系的比较1、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2、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s)——针对在功能和布局上密切相关的更大的地域单元,通常是次区域所制订的用于指导某种变化决策的战略政策规划。
地方规划(Local Plans)——在结构政策政策规划总体思想指导下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主要以小区域规划为主,包括郊外发展区、小城镇或大城市区的中心开发区。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内容(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泌阳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泌阳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主要内容一、城市规划范围分县域、规划区、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县域:泌阳县行政区范围,总面积2336 km2;城市规划区:东起铜山湖风景区用地边界,西至赊湾镇镇区西侧(中心城区西环路以西约5km处),南起沪陕高速公路及县域边界,北至杨家集乡陈岗村边界(中心城区北一环路以北约5km处),规划区面积为260.8 km2。
中心城区:范围涉及泌水、古城和花园3个街道,城市用地建设总面积约为54.8平方公里。
规划至2020年末,泌阳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33万人;规划至2030年末,泌阳县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55万人。
规划至2020年末,泌阳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3.9km2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2.9m2以内。
规划至2030年末,泌阳县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4.8km2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99.7m2以内。
二、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自2012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2012年至2020年;远期:2021年至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三、县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一主两副,双轴双带”的“井”字型城镇空间结构。
(1)一主两副一主指以泌阳县城作为县域中心,完善发展构筑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副指春水镇、羊册镇,结合其发展优势打造县域东北部、西北部的中心镇,承担县域副中心功能。
(2)双轴双带指沿沪陕高速、焦桐高速、S333省道、X034县道等形成的“井”字型城镇发展轴带。
培育增强位于城镇发展轴上的重点乡镇,为周边城乡服务。
四、城市性质定位泌阳县中心城区的城市性质为:驻马店西部的区域经济中心,绿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和沿海转移产业承接基地,山水园林城市与滨水型生态宜居城市,是泌阳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五、城市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将宜居城市作为总的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规划期末,形成中原经济区内,豫西南四市(信阳、南阳、驻马店、平顶山)间,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有力的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基地、服务设施良好的文化旅游胜地和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合规划报告、专题规划报告和基础资料 汇编。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n 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包括: 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
城镇体系规划图、区域社会及工程基础 设置配置图、重点区域城镇发展规划示 意图。 图纸比例为1/50万-1/10万。重点地区 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用1/5万-1/1万。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 制程序
2020/11/10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一节 城市规划阶段的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划分为两个阶段: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阶段。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一、总体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
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 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包括:市域城镇体系 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二、详细规划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标准术语》: 城市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
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 用、空间环境和各项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规口划及区用:地指发城展市规市模区,、确近定郊城区市以建
设与发展用地的空及间城布市局行、政功区能域分内区因、城以市及建市设中和心发、展区需 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中心的位置。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
第二节 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
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1)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2)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
(3)提出规划期内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确定城市建设与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城市中心、区中心位置。
(4)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布局以及车站、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的规模、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式,确定主要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消防、防洪、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确定城市河湖水系的治理目标和总体布局,分配沿海、沿江岸线。
(7)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8)确定城市环境保护目标,提出防污措施。
(9)根据城市防灾要求,提出人防建设、抗震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10)确定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
历史文化名城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
(11)确定旧区改建、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提出改善旧城区生产、生活环境的要求和措施。
(12)综合协调市区与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统筹安排近郊区村庄、集镇的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乡镇企业、基础设施和菜地、园地、牧草地、副食品基地,划定需要保留和控制的绿色空间。
(13)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方法的建议。
(14)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确定近期建设目标、内容和实施部署.。
城市规划类型与编制内容
城市设计
11
12
2、规划纲要的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第十一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 研究
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 体规划的依据。
第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发展用地
选择 分析确定重大基础设施
道路为红线、河湖为蓝线、绿地为绿线、 历史保护区为紫线、重要交通及市政设
施用地为黄线
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 区、适宜建设区
•在优先进行控制、保护的基础上,引导用地开发的方向。
6
2、城市规划工作特点
综合性 法制性、政策性 地方性 长期性、经常性 实践性
7
第2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和基础资料
1、调研方法
外围城镇 包括梅林桥镇 :承担区域性特色服务功能及镇 域综合服务功能;
农村地区:突出地方风貌特色,发展旅游服务,手工业等特 色产业。
25
26
第70条 城市增长边界
本次规划湘潭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增 长边界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即:南到湘 江—涟水与湘潭县城相望,西到西二环,东至 株潭边界,北到九华和昭山组团边界,面积为 220平方公里左右。
17
“两轴”指城镇和产业聚集发展的复合走廊,包括 市域南北重点提升轴和东西集聚发展轴。
南北重点提升轴,主要沿湘江和107国道,由湘潭中 心城区、九华组团、昭山组团及湘潭县城、谭家 山、中路铺、茶恩寺等沿途各镇组成。向北对接 长沙,重点建设九华和昭山组团,集群发展现代装 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依 托沿湘江分布的大学高校、科技机构,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重点建设昭山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基 地,串联沿湘江分布的昭山、法华山、金霞山、河 口、犁头嘴等生态休闲空间资源,提升发展旅游休 闲产业,实现与长沙暮云的整体联动发展。向南辐 射衡阳,着力加强谭家山、中路铺、茶恩寺等南部 城镇建设,加强在旅游、商贸领域与衡阳的合作。 通过自主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和城市服务功 能提升,成为湘潭示范“两型社会”建设和科技创 新发展的核心空间增长轴。
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重点和难点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重点和难点分析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包括下列内容:论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1. 详细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 规定各块地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规定交通出入口、停车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
3. 提出各块地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的要求。
4. 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5. 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6. 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我国1989年通过《城市规划法》1991年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是:1.论证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目标;2.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体系的结构与布局;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选择城市发展用地,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初步意见;4.研究分析确定城市能源、交通、供水等城市基设施开发的重大原则问题,以及实施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重点
1、是否与城镇体系规划较好衔接,是否可以为顺利进行详细规划奠定良好规划基础,顺利进行衔接。
2、城市性质的叙述是否能准确体现城市的主要职能,代表城市发展方向。
3、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划定是否与城市未来发展定位相符,并具有一定弹性。
4、城市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是否实事求是地充分考虑城市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资源及城市发展的限制。
5、城市各类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是否合理,用地平衡是否科学,用地布局的整体效益是否能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生活中起促进作用。
6、城市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是否形成整体网络系统,并着眼于区域规划,发挥城市交通的整体作用。
7、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基础设施布局是否合理,规划容量是否与城市发展规模及性质相适应。
8、靠近江河湖海地区的城市是否具有完善的防洪体系规划及相应治理目标。
9、城市总体规划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最大限度避免了污染。
10、城市防灾和人防系统是否有明确的系统规划。
11、对需要保护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是否划定了保护和控制范围;其保护和控制范围的规模是否有利于保护规划、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
12、近期建设规划是否可行。
13、总体规划的综合技术经济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目标。
14、与城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度。
15、城市总体规划的图面是否过于追求几何规整性。
16、编制过程中公众参与程度,已经采纳群众意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