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以理论常识-测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以理论常识-测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以理论常识-测含量

被分离组分在柱中的洗脱原理

Ⅱ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1.色谱图和峰参数

⊕色谱图(chromatogram)--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又称色谱流出曲线(elution profile).

⊕基线(base line)--流动相冲洗,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一般应平行于时间轴。

⊕噪音(noise)――基线信号的波动。通常因电源接触不良或瞬时过载、检测器不稳定、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色谱柱被污染所致。

⊕漂移(drift)基线随时间的缓缓变化。主要由于操作条件如电压、温度、流动相及流量的不稳定所引起,柱内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断被洗脱下来也会产生漂移。

⊕色谱峰(peak)--组分流经检测器时相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脱尾峰(tailing peak ).前者少见。

⊕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T=B/A,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中国药典》规定T应为0.95~1.05。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

⊕峰底――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

⊕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高点至峰底的距离。

⊕峰宽(peak width,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W=4σ。⊕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 h/2=2.355σ。

⊕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σ)--正态分布曲线x=±1时(拐点)的峰宽之半。正常峰宽的拐点在峰高的0.607倍处。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组分在流出色谱柱过程中的分散程度。σ小,分散程度小、极点浓度高、峰形瘦、柱效高;反之,σ大,峰形胖、柱效低。

⊕峰面积(peak area,A)――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A=×σ×h=2.507σh=1.064Wh/2h

2.定性参数(保留值)

⊕死时间(dead time,t0)--不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即流动相(溶剂)通过色谱柱的时间。在反相HPLC中可用苯磺酸钠来测定死时间。

⊕死体积(dead volume,V0)――由进样器进样口到检测器流动池未被固定相所占据的空间。它包括4部分:进样器至色谱柱管路体积、柱内固定相颗粒间隙(被流动相占据,Vm)、柱出口管路体积、检测器流动池体积。其中只有Vm参与色谱平衡过程,其他3部粉只起峰扩展作用。为防止峰扩展,这3部分体积应尽量减小。V0=F×t0(F为流速)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V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流出溶剂的体积。又称洗脱体积。VR=F*tR .

⊕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tR’)--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也称折合保留时间(reduced retention time)。在实验条件(温度、固定相等)一定时,tR’只决定于组分的性质,因此,tR’(或tR)可用于定性。TR’=tR-t0

⊕调整保留体积(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VR’)--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VR=VR-V0 或VR=F*tR’

3.柱效参数

⊕理论塔板数(theoretical plate number,N)用于定量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简称柱效)。

N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性质(粒度、粒径分布等)、填充状况、柱长、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如果峰形对称并符合正态分布,N可近似表示为:

N=(tR/σ)2=16(tR)2/W =5.54(tR/W1/2)2

W:峰宽;σ:曲线拐点处峰宽的一半,即峰高0.607处峰宽的一半。

N为常量时,W随tR成正比例变化。在一张多组分色谱图上,如果各组份含量相当,则后洗脱的峰比前面的峰要逐渐加宽,峰高则逐渐降低。

用半峰宽计算理论塔板数比用峰宽计算更为方便和常用,因为半峰宽更容易准确测定,尤其是对稍有拖尾的峰。

N与柱长成正比,柱越长,N越大。用N表示柱效时应注明柱长,,如果未注明,则表示柱长

为1米时的理论塔板数。(一般HPLC柱的N在1000以上。)

若用调整保留时间(tR’)计算理论塔板数,所得值称为有效理论塔板数(N有效或Neff)

=16(tR’/W)2

⊕理论塔板高度(theortical plate height,H)每单位柱长的方差。H=。实际应用时往往用

柱长L和理论塔板数计算:H=L/N

4.相平衡参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K)--在一定温度下,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K=[xs]/[xm]

Cs-溶质在固定相中的浓度

Cm-溶剂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滲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

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 、Cm很小)时,K只

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少,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较少进样量,使组份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份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值小的组份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混合物中各组份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份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

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

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

⊕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K)--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量

之比。K=(tR-t0)/t0=tR’/t0(或溶质在固定相中的量/溶质在流动相中的量)。因此,容

量因子也称质量分配系数。

{K=Cs/Cm=K’Vm/Vs k=(tR-t0)/t0=K*Vs/Vm Vs:色谱柱中固定相的体积; Vm:色谱柱中流动相的体积。}

分配系数、容量因子与保留时间之间有如下关系:k===K=,tR’=kt0。上式说明容量因子的物理意义:表示一个组份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tR’)是不保留组分保留时间(t0)的几倍。k=0时,化合物全部存在与流动相中,在固定相中不保留,tR’=0;k越大,说明固定相对此组分的

容量越大,出柱慢,保留时间越长。

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不同点是:K取决于组分、流动相、固定相的性质及温度,而与体积Vs、Vm无关;k除了与性质及温度有关外,还与Vs、Vm有关。由于tR’、t0较Vs、Vm易于测定,所以容量因子比分配系数应用更广泛。

⊕选择性因子(selectivity factor,α)--相邻两组份的分配系数或容量因子之比。α==(设k2>k1)。因k=tR’/t0,则α=k2/k1,所以α又称为相对保留时间(《美国药典》)。

要使两组分得到分离,必须使α≠1。α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性质、柱温有关,与柱尺寸、流速、填充情况无关。从本质上来说,α的大小表示两组份在两相间的平衡分配热力学性质的差异,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

5.分离参数

⊕分离度(resolution,R)--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也叫分辨率,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R=(tR2-tR1)/[(W1+W2)/2],当W1=W2时,R=。当R=1时,称为4σ分离,两峰基本分离,裸露锋面积为95.4%,内测峰基重叠约2%。R=1.5时,称为6σ分离,

裸露锋面积为99.7%。R≥1.5称为完全分离。《中国药典》规定R应大于1.5。

⊕基本分离方程――分离度与三个色谱基本参数有如下关系:

R=1/4(а-1)×N0.5×[k’/(1+k’)]

其中N称为柱效项,α为柱选择项,k’为柱容量项。柱效项与色谱过程动力学特性有关,后两

项与色谱过程热力学因素有关。

从基本分离方常可看出,提高分离度有三种途径:①增加塔板数。方法之一是增加柱长,但这样会延长保留时间、增加柱压。更好的方法是降低塔板高度,提高柱效。②增加选择性。当α=1时,R=0,无论柱效有多高,组分也不可能分离。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选择性:a.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及PH值;b.改变柱温;c.改变固定相。③改变容量因子。这常常是提高分

离度的最容易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来实现。k2趋于0时,R也趋于0;k2增大,R也增大。但k2 不能太大,否则不但分离时间延长,而且峰形变宽,会影响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一般k2 在1~10范围内,最好为2~5,窄径柱可更小些。

[Last edit by gaomi_198266]

2005-4-9 13:31:00 IP:218.58.247.216

主题:RE:高效液相色谱仪理论常识

[查看该用户在资料中心上传的资料]

[个人资料][给他留言] [帖子合集]

[回复] [引用] [维护]

--------------------------------------------------------------------------------

二、塔板理论

1.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

塔板理论是Martin和Synger首先提出的色谱热力学平衡理论。它把色谱柱看作分馏塔,把组分在色谱柱内的分离过程看成在分馏塔中的分馏过程,即组分在塔板间隔内的分配平衡过程。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1)色谱柱内存在许多塔板,组分在塔板间隔(即塔板高度)内完全服从分配定律,并很快达到分配平衡。

2)样品加在第0号塔板上,样品沿色谱柱轴方向的扩散可以忽略。

3)流动相在色谱柱内间歇式流动,每次进入一个塔板体积。

4)在所有塔板上分配系数相等,与组分的量无关。

虽然以上假设与实际色谱过程不符,如色谱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很难达到分配平衡;组分沿色谱柱轴方向的扩散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塔板理论导出了色谱流出曲线方程,成功地解释了流出曲线的形状、浓度极大点的位置,能够评价色谱柱柱效。

2.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及定量参数(峰高h和峰面积A)

根据塔板理论,流出曲线可用下述正态分布方程来描述;

C=e 或 C=e

由色谱流出曲线方程可知;当t=tR时,浓度C有极大值,Cmax=.Cmax就是色谱峰的峰高。因此上式说明;①当实验条件一定时(即σ一定),峰高h与组分的量C0(进样量)成正比,所以正常峰的峰高可用于定量分析。

②当进样量一定时,σ越小(柱效越高),峰高越高,因此提高柱效能提高HPLC分析的灵敏度。

由曲线方程对V(0~∞)求积分,即得出色谱峰面积A=×σ×Cmax =C0。可见A相当于组分进样量C0,因此是常用的定量参数。把Cmax=h和Wh/2=2.355σ代入上式,即得A=1.064×Wh/2×h,此为正常峰的峰面积计算公式。

三、速率理论(又称随机模型理论)

1.液相色谱速率方程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等人吸收了塔板理论的概念,并把影响塔板理论高度的动力学因素结合起来,提出了色谱过程的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它把色谱过程看作一个动态非平衡过程,研究过程中的动力学因素对峰展宽(即柱效)的影响。

后来Giddings和Snyder等人在Van Deemter方程(H=A+B/u+Cu,后称气相色谱速率方程)的

基础上,根据液体与气体的性质差异,提出了液相色谱速率方程(即Giddings方程):

H=2λdp++\s\up5(2p+\s\up 5(2p+\s\up 5(2f

2.影响柱效的因素

1)涡流扩散(eddy diffusion).由于色谱柱内填充剂的几何结构不同,分子在色谱柱中的流速不同而引起的峰展宽。涡流扩散项A=2λdp,dp为填料直径,λ为填充不规则因子,填充越不均匀λ越大。HPLC常用填料粒度一般为3~10 um,最好3~5um,粒度分布RSD≤5%。但粒度太小难于填充均匀(λ大),且会使柱压过高。大而均匀(球形或近球形)的颗粒容易填充规则均匀,λ越小。总的说来,应采用而均匀的载体,这种有助于提高柱效。毛细管无填料,

A=0。

2)分子扩散(molecular diffusion).又称纵向扩散。由于进样后溶质分子在柱内存在浓度梯度,导致轴向扩散而引起的峰展宽。分子扩散项B/u=2rDm/u.u为流动相线速度,分子在柱内的滞留时间越长(u小),展宽越严重。在低流速时,它对峰形的影响较大。Dm为分子在流动相中的扩散系数,由于液相的Dm 很小,通常仅为气相的10-4~10-5,因此在HPLC中,只要流速不太低的话,这一项可以忽略不计。r一般在0.6~0.7左右,毛细管柱的r=1。

3)传质阻抗(mass transfer resistance)。由于溶质分子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扩散、分配、转移的过程并不是瞬间达到平衡,实际传质速度是有限的,这一时间上的滞后使色谱柱总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工作,从而产生峰展宽。液相色谱的传质阻抗项Cu又分为三项。

①流动相传质阻抗Hm=Cmd2pu/Dm,Cm为常数。这是由于在一个流路中硫路中心和边缘的流速不等所致。靠近填充颗粒的流动相流速较慢,而中心较快,处于中心的分子还未来得及与固定相达到分配平衡就随流动相迁移,因而产生峰展宽。

②静态流动相传质阻抗Hsmd2pu/Dm,Csm为常数。这是由于溶质分子进入处于固定相孔穴内的静止流动相中,晚回到流路中而引起峰展宽。Hsm对峰展宽的影响在整个传质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固定相的颗粒越小,微孔孔径越大,传质阻力就越小,传质速率越高。所以改进固定相结构,减小静态流动相传质阻力,是提高液相色谱柱效的关键。

Hsm和Hsm都与固定相的粒径平方d2p成正比,与扩散系数Dm成反比。因此应采用低力度固定相和低粘度流动相。高柱温可以增大Dm,但用有机溶剂作流动相时,易产生气泡,因此一般采用室温。

③固定相传质阻抗Hs=Csd2fu/Ds(液液分配色谱),Cs为常数,df为固定液的液膜厚度,Ds为分子在固定液中的扩散系数。在分配色谱中Hs与df 的平方成正比,在吸附色谱中Hs与吸附和解吸速度成反比。因此只有在厚涂层固定液、深孔离子交换树脂或解吸速度慢的吸附色谱中,Hs才有明显影响。采用单分子层的化学键合固定相时Hs可以忽略。

从速率方程式可以看出,要获得高效能的色谱分析,一般可采用以下措施:①进样时间要短。

②填料粒度要小。③改善传质过程。过高的吸附作用力可导致严重的峰展宽和拖尾,甚至不可逆吸附。④适当的流速。以H对u作图,则有一最佳线速度uopt,在此线速度时,H最小。一般在液相色谱中,uopt很小(大约0.03~0.1mm/s)在这样的线速度下分析样品需要很长时间,一般来说都选在1mm/s的条件下操作。⑤较小的检测器死体积。

3.柱外效应、

速率理论研究的是柱内峰展宽因素,实际在柱外还存在引起峰展宽的因素,即柱外效应(色谱峰在柱外死空间里的扩展效应)。色谱峰展宽的总方差等于各方差之和,

即:σ2=σ2柱内+σ2柱外+σ2器它

柱外效应主要有低劣的进样技术、从进样点到检测池之间除柱子本身以外的所有死体积所引起。为了减少柱外效应,首先应尽可能减少柱外死体积,,如使用“零死体积接头”连接各部件,管道对接宜成流线型,检测器的内腔体积应尽可能小。研究表明柱外死体积之和应

柱外效应的直观标志是容量因子k小的组分(如k<2)峰形拖尾和峰宽增加得更为明显;k大的组分影响不显著。由于HPLC的特殊条件,当柱子本身效率越高(N越大),柱尺寸越小时,柱外效应越显得突出。而在经典LC中则影响相对较小。

2005-4-9 13:32:00

主题:RE:高效液相色谱仪理论常识

[查看该用户在资料中心上传的资料]

[个人资料][给他留言] [帖子合集]

[回复] [引用] [维护]

--------------------------------------------------------------------------------

Ⅲ HPLC系统

HPLC系统一般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记录及处理装置等组成。其中输液

泵、色谱柱、检测器是关键部位。有的仪器还有梯度洗脱装置、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与

柱或保护住、柱温控制器等,现代HPLC仪还有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仪器控制和数据处

理。制备型HPLC仪还备有自动馏分收集装置。

最早的液相色谱仪有粗糙的高压泵、低效的柱、固定波长的检测器、绘图仪,绘出的峰是通过

手工测量计算峰面积。后来的高压泵精度很高并可编程进行梯度洗脱,柱填料从单一品种发

展至几百种类型,检测器从单波长之可变波长检测器、可得三维色谱图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可确证物质结构的质谱检测器。数据处理不再用绘图仪,逐渐取而代之的是最简单的积分仪、

计算机、工作站及网络处理系统。

目前常见的HPLC仪生产厂家国外有Waters 公司、Agilent 公司(原HP公司)、岛津公司

等,国内有大连依利特公司、上海分析仪器厂、北京分析仪器厂等。

一、输液泵

1.泵的构造和性能

输液泵是HPLC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砂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质量和分析结果的可

靠性。输液泵应具备如下性能:①流量稳定,其RSD应〈0.5%,这结定性定量的准确性纛关

重要;②流量范围宽,分析型应在0.1~10ML/MIN范围内连续调,制备型应能达到100ML/

MIN;③输出压力高,一般应能达到150~300KG/CM2:④液缸容积小;⑤密封性能好,耐腐

蚀。

泵的种类很多,按输液性质可分为恒压泵和恒流泵。恒流泵按结构又可分为螺旋注射泵、柱塞

往复泵和隔往复泵。恒压泵受柱阴影响,流量不稳定;螺旋泵缸体太大,这两种泵己被淘汰目

前应用最多的是柱塞往复泵。

柱塞往复泵的液缸容积小,可至0.1ML,因此易于清洗和更换流动相,特别适合于再循环和梯

度洗脱;改变电机转速能方便地调节流量,流量不受柱阴影响;泵压可达400KG/CM2。ADW主

要缺点是输出的脉冲性较大,现多彩采用双泵系统来克服。双泵按连接方式可分为并联式和串

联式,一般说来并联泵的流量重现性较好(RSD为0.1%左右,串联泵为0.2~0.3%),但出

现故障的机会较多(因多一单向阀),价格也较贵。

项目 Waters515型 HP1100型 LC-10Atvp型 Elite P200 Ⅱ

型检定要求

流速范围 0.001~10 0.001~10 0.001~9.999 0.01~4.99 调节精度 0.001 0.001 0.001 0.01

流量精密度 RSD0.1% 0.15%(〈0.3%〉 0.3% 0.5%

1.5%

流量准确度±2.0%±5.0%±2.0%

最高压力 4000Psi 40MPa 39.2MPa 40.0MPa

密封圈寿命

流动相的脉冲

2.泵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为了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和维持其输液的稳定性,必须按照下列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①防止任何固体微粒进入泵体,因为尘埃或其它任何杂质微粒都会磨损柱塞、密封环、缸体和

单向阀,因此应预先除去流动相中的任何固体微粒。流动相最好在玻璃容器内蒸镏,而常用的

方法是滤过,可采用MILLIPOIPORE滤膜(0.2或0.45)等滤器。泵的入口都应连接砂滤棒(或片)。输液泵的滤器应经常清洗或更换。

②流动相不应含有任何腐性物质,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不应保留在柱内,尤其是在停泵过夜或更长时间的情况下。如果将含缓冲液的流动相留在泵内,由于蒸发或泄漏,甚至兴是由于溶液的静置,就可能析出盐的微细晶体,这些晶体将和上述固体微粒一样损坏密封环和柱塞等。因此,必须泵入纯水将泵充分清洗后,再换成适合于色谱术保存和有利于泵维护的溶剂(对于反相键合硅胶固定相,可以是甲醇或甲醇水)。

③泵工作时要留心防止溶剂瓶内的流动相被用完,否则空泵运转也会磨损柱塞、缸体或密封环,最终产生漏液。

④输液泵的工作压力决不要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否则会使高压密封环变形,产生漏液。

⑤流动相应该先脱气,以免在泵内产生气泡,影响流量的稳定性如果有大量气泡,泵就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输液泵产生故障,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①没有流动相流出,又无压力指示。原因可能是泵内有大量气体,这时可打开泄压阀,使泵在较大流量下运转,将气泡排尽,也可用一个50ML针筒在泵出口处帮助抽出气体。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密封环磨损,需更换。

②压力和流量不稳。原因可能是气泡,须要排除;或者是单向阀内有异物,可卸下单向阀,进入丙酮内超声清洗。有时可能是砂滤棒内有气泡,或被盐的微细晶粒或滋生的微生物部分堵塞,这是,可卸下砂滤棒浸入流动相内超声除气泡,或将纱滤棒浸入稀酸内迅速除去微生物,或将盐溶解,再立即清洗。

③压力过高的原因是管路被堵塞,需要清除和清洗。压力降低的原因则可能是管路有泄漏。检查堵塞或泄漏时应逐段进行。

3.梯度洗脱

HPLC有等强度(isocratic)和梯度(gradient)洗脱两种方式。等度洗脱是在同一分析周期内流动相组成保持恒定,适合于组分数目较少,性质差别不大的样品。梯度洗脱是在一个周期内程序控制流动相的组成,如溶剂的极性、离子强度和PH值等,用于分析组分数目多、性质差异罚大的复杂样品。采用梯度洗脱可以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离度,改善峰形,提高检测灵敏度,但是常常引起基线漂移和降低重现性。

梯度洗脱有两种方式:低压梯度(外梯度)和高压梯度(内梯度)。

两种溶剂组成的梯度洗脱可按任意程度混合,即有多种洗脱曲线:线性梯度、凹形梯度、凸形梯度和阶梯形梯度。线性梯度最常用,尤其适合于在反相柱上进行梯度洗脱。

在进行梯度洗脱时,由于多种溶剂混合,而且组成不断变化,因此带来一些特殊问题,必须充分重视:

①要注意溶剂的互溶性,不相混溶的溶剂不能用作梯度洗脱的流动相,有些溶剂在一定比例内混溶,超出范围就不互溶,使用时更要引起注意。当有机溶剂和缓冲液混合时,还可能析出盐的晶体,尤其使用磷酸盐时需特别小心。

②梯度洗脱所用的溶剂纯度要求更高,以保证良好的重现性。进行样品分析前必须进行空白梯度洗脱,以辨认溶剂杂质峰,因为弱沧剂中的杂质富集在色谱柱头后会被强溶剂洗脱下来。用于梯度洗脱的溶剂需彻底脱气,以防止混合时产生气泡。

③混合溶剂的粘度常随组成而变化,因而在梯度洗脱时常出现压力的变化。例如甲醇和水粘主度都较小,当二者以相近比例混合时粘度增大很多,此时的柱压大约是甲醇或水流动相时的两倍。因此要注意防止梯度洗脱过程中压力超过输液泵或色谱柱能承受的最大压力。④每次梯度洗脱之后必须对色谱柱进行再生处理,使其恢复到初始流动相泫经色谱柱,使固定相与初始流动相达到完全平衡。

2005-4-9 13:32:00

主题:RE:高效液相色谱仪理论常识

[查看该用户在资料中心上传的资料]

[个人资料][给他留言] [帖子合集]

[回复] [引用] [维护]

--------------------------------------------------------------------------------

二、进样器

早期使用隔膜和停流进们器,装在色谱柱入口处。现在大都使用六通进样阀或自动进样器。进样装置要求:密封性好,死体积小,重复性好,保证中心进样,进样时对色谱系统的压力、流量影响小。HPLCfj样方式可分为:隔膜进样、停流进样、阀进样、自动进样。

1.隔膜进样。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注入专门设计的与色谱柱相连的进样头内,可把样品直接送到柱头填充床的中心,死体积几乎等于零,可以获得最佳的柱效,且价格便宜,操作方便。但不能在高压下使用(如10MPA以上);此外隔膜容易吸附样品产生记忆效应,使进样重复性只能达到1~2%;加之能碉各种溶剂的橡皮不易找到,常规分析使用受到限制。

2.停流进样。可避免在高压下进样。但在HPLC中由于隔膜的污染,停泵或重新启动时往往会出现“鬼峰”;另一缺点是保留时间不准。在以峰的始末信号控制馏分收集的制备色谱中,效果较好。

3.阀进样。一般HPLC分析常用六通进样阀(以美国RHEODYNE公司的7725和7725I型最常见),其关键部件由圆形密封垫子(转子)和固定底座(定子)组成。由于阀接头和连接管死体积在存在,柱效率低于隔膜进样(约下降5~10%左右),但耐高压(35~40MPA),进样量准确,重复性好(0.5%),操作方便。

六通阀进样方式有部分装液法和完全装液法两种。①用部分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大于定量环体积的50%(最多75%),并要求每次进样体积准确、相同。此法进样的准确度和重复性决定于注器取样的熟练程度,而且易产生由进样引起的峰展宽。②用完全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应不小于定量环体积的5~10倍9最少3倍),这样才能完全置换定量环内和流动相,消除管壁效应,确保进样的准确度及重复性。

六通阀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①样品溶液进样前必须用0.45UM滤膜过滤,以减少微粒对进样阀的磨损。②转动阀芯时不能太慢,更不能停留在中间位置,否则流动相受阻,使泵内压力剧增,甚至超过泵的最大压力;转到进样位时,过高的压力将使柱头损坏。③为防止缓冲盐和样吕残留在进样阀中,每次分析结束后应冲洗进样阀。通常可用水冲洗,或先用能溶解样品的溶剂冲洗,再用水冲洗。

4.自动进样。用于大量样品的常规分析。

三、色谱柱

色谱是一种分离分析手段,分离是核心,因此担负分离作用的色谱柱是色谱系统的心脏。对色谱柱的要求是柱效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等。市售的用于HPLC的各种微粒填料好多孔硅胶以及以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氧化铝、有机聚合物微球(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多孔碳等,其粒度一般为3,5,7,10UM等,柱效理论值可达5~16万/米。对于一般的分析只需5000塔板数的柱效;对于同系物分析,只要500即可;对于较难的分离物质对则可采用高达2万的柱子,因此一般10~30CM左右的柱长就能满足复杂混合物分析的需要。

柱效受柱内外因素影响,为使色谱柱达到最佳效率,除柱外死体积要小外,不要有合理的柱结构(尽可能减少填充床以外的死体积)及装填技术。即使最好的装填技术,在柱中心部位和沿管壁部位的填充情况总是不一样的,靠近管壁的部位比较疏松,易产生沟流,流速较快,影响冲洗剂的流形,使谱带加宽,这就是管壁效应。这种管壁区大约是从管壁向内算起30倍料径的厚度。在一般的液相色谱系统中,柱外效应对柱效的影响远远大于管壁效应。

1.柱的构造

色谱柱由柱管、压帽、卡套(密封环)、筛板(滤片)、接头、螺丝等组成。柱管多用不锈钢制成,压力不高于70KG/CM2 时,也可采用厚壁玻璃或石英管,管内壁要求有很高的光洁度。为提高柱效,减小管壁效京,不锈钢柱内壁多经过抛光。也有人在不锈钢柱内壁涂敷氟塑料以提高内壁的光洁度,其效果与抛光相同还有使用熔融硅或玻璃衬里的,用于细管柱。色谱柱两端的柱接头内装有筛板,是烧结不锈钢或钛合金,孔径0.2-20um(5-10 um),取决于填料粒度,目的是防止填料漏出.

色谱柱按用途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类,尺寸规格也不同:①常规分析柱(常量柱),内径2-

5mm(常量4.6mm,国内又4mm和5mm),柱长10~30CM;②窄径柱(NARROWBORE,又称细管径柱、半微柱SEMI-MICROCOLUMN),内径1~2MM,柱长10~20CM;③毛细管柱(又称微柱MICROCOLUMN),内径0.2~0.5MM;④半制备柱,内径>5MM;⑤实验室制备柱,内径20~

40MM,柱长10~30CM;⑥生产制备柱内径可达几十厘米。柱内径一般是根据柱长、填料粒径和折合流速来确定,目的是为了避免管壁效应。

2.柱的发展方向

因强调分析速度而发展出短柱,柱长3~10CM,填料粒径2~3UM。为提高分析灵敏度,与质谱(MS)联接,而发展出窄径柱、毛细管柱和内径小于0.2MM的微径柱(MICROBORE)。细管径柱的优点是:①节省流动相;②灵敏度增加;③样品量少;④能使用长柱达到高分离度;⑤容易控制柱温;⑥易于实现LC-MS联用。

但由于柱体积越来越小,柱外效应的影响就更加显著,需要更小池体积的检测器(甚至采用柱上检测),更小死体积的柱接头和连接部件。配套使用的设备应具备如下性能:输液泵能精密输出1~100UL/MIHN的低流量,进样阀能准确、重复地进样微小体积的样品。且因上样量小,要求高灵敏度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帮质谱仪在这方面具有突出优点。

3.柱的填充和性能评价

色谱柱的性能除了与固定相性能有关外,还与填充技术有关。在正常条件下,填料粒度>20um 时,干法填充制备柱较为合适;颗粒<20um时,湿法填充较为理想。填充方法一般有四种:①高压匀浆法,多有用于分析柱和小规模制备柱的填充;②径向加压法,Waters 专利;③轴向加压法,主要用于装填大直径柱;④干法。柱填充的技术性强,大多数实验室使用己填充好的商品柱。

必须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柱的获得,装填技术是重要环节,但根本问题还在于填料本身性能的优劣,以及配套的色谱仪系统的结构是否合理。

无论是自己装填的还是购买的色谱柱,使用前都应对其性能进行考察,使用期间或放置一段时间后也要生意重新检查.柱性能指标包括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样品,流动相,流速,温度)下的柱压,理论塔板高度和塔板数,对称因子,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和选择性因子的重复性,或分离度。一般说来容量因子和选择性因子的重复性在或以骨。进行柱效比较时,不要注意柱外效应是不有变化。

一份合格的色谱柱评价报告应给出柱的基本参数,如柱长,内径,填料的种类,粒度,色谱柱的柱效,不对称度和柱压降等。

4.柱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色谱柱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十分重要,稍有不慎就会降低柱效,缩短使用寿命甚至损坏.在色谱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下列问题,以维护色谱柱.

①避免压力和温度的急剧变化及任何机械震动.温度的突然变化或者使色谱柱从高处掉下都会影响柱内的填充状况;柱压突然升高或降低也会冲动柱内填料,因此在调节流速时应该缓慢进行,在阀进样时讹的转动不能过缓(如前所述).

②应逐渐改变溶剂的组成,特别是反相色谱中,不应直接从有机溶剂改变为全部是水,反之亦然.

③一般说来色谱柱不能反冲,只有生产者指明该柱可以反冲时,才可以反冲除去柱关的杂质.否则反冲会迅速降低柱效.

④选择使用适宜的流动相(尤其是PH),以避免固定相被破坏.有时可以在进样器前面连接一预柱,分析柱是键合硅胶,预柱为硅胶,可使流动相在进入分析柱之前预先被硅胶"饱和",避免分析柱中的硅胶基质被溶解.

⑤避免将基质复杂的样品尤其是生物样品直接注入柱骨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或者在进样器和色谱柱之间连接一保护柱.保护柱一般是填有固定相的短柱.保护柱可以而且应该经常更换.⑥经常用强溶剂冲洗色谱柱,清除保留在柱内的杂质,在进行清洗时,对流路系统中流动相的置换应以相混溶的溶剂逐渐过渡,每种流动相的体积应是柱体积的20倍左右,即常规分析需要50-75ml。

下面列举一些色谱柱的清洗溶剂及顺序,作为参考:

正相硅胶柱以正已烷(或庚烷)`二氯甲烷(或氯仿)和甲醇依次冲洗,然后再以相反顺序依次冲洗,所有溶剂都必须严格脱水。甲醇能洗去残留的强极性杂质,已烷使硅胶表面重新活化。

反相柱以水、甲醇、乙腈、一氯甲烷(或氯仿)依次冲洗,再以相反顺序依次冲洗。如果下一步分析用的流动相不含缓冲液,那么可以省略最后一步用水冲洗。一氯甲烷能洗支残留的非

极性杂质。四氢呋喃与乙腈或甲醇的混全溶液能除去类脂。有时也注射二甲亚砜数次。此外,用乙腈、丙酮和三氟醋酸(0.1%)梯度洗能除去蛋白质污染。

阳离子交换柱可用稀酸缓冲液冲洗,阴离子交换柱可用稀碱缓冲液冲洗,除去交换性能强的盐,然后用水、甲醇、水依次冲洗。

⑦保存色谱柱时应将柱内充满乙腈或甲醇,柱接头要拧紧,防止溶剂挥发干燥。绝对禁止将缓冲溶液留在柱内静置过夜或更长时间。

⑧色谱柱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力升高,一种可能是烧结滤片被堵塞,这时应更换滤片或将其取出进行清洗;另一种可能是大分子进入柱内,使柱头被污染;如果柱效降低或色谱峰变形,则可能柱头出现塌陷,死体积增大。

在后两种情况发生时,小心拧开柱接头,用洁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操作流程图-简易图解-李熙灿-Xican Li

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操作流程图2017.10 【文献依据】Xican Li, Dongfeng Chen, Ying Mai, Bi Wen, Xiaozhen Wang. Concordance between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Radix Astragali. Natural Product Research. 2012;26:1050-1053. 【简介】黄酮包括黄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双黄酮等,他们大多同时存在于某一种中药及其他植物中。为了测定这些黄酮的总含量,便建立了总黄酮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黄酮中的处于相邻羰基、羟基可以共同络合金属而显色。根据显色之深浅(即吸光度A值之大小),判断的总黄酮含量之高低。常用的显色剂是亚硝酸钠-硝酸铝,检测波长是508nm。采用分光光度计,并以某种标准品绘制工作曲线,依该曲线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计算其含量。 【检测方法与实验流程图】 图1实验流程图 【溶液配制】 1.5%亚硝酸钠溶液配制:称取0.5g亚硝酸钠(NaNO2)固体,加蒸馏水至10mL,即得。 2. 10%硝酸铝溶液配制:称取1g硝酸铝固体,加蒸馏水至9mL,即得。 3. 4% 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称取2g氢氧化钠固体,加蒸馏水至48mL,即得。 4. 芦丁标准液配制:精密称取芦丁10.4 mg置25mL容量瓶中,加80%乙醇溶液溶解、定容。 5. 样品液配制:视样品的溶解性,可选用甲醇、乙醇、95乙醇、水作溶液。浓度尽量高,但要有精确的数值。 【标准曲线绘制】(芦丁) 精密量取0.0,0.2,0.4,0.6,0.8,1.0 mL芦丁标准液,代替上图中的“样品液0.5mL”,依“实验流程 图”,测A508nm值: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精编版 一、民事权利和义务 (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1、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责任包括民事侵权责任和民事违约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跟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2、民法对诉讼时效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到损害时起算。 (二)积极维护人身权 1、生命健康权: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费、丧葬费等。 2、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依法改变自己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3、肖像权:公民享有肖像权,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5、隐私权:公民享有隐私权,侵害隐私权,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三)依法行使财产权 1、所用权: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并享有其利益。 ①不动产,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②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③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动产善意取得制度适用条件:第三人不知情;价格合理;不是赃物或遗失物) 2、用益物权: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3、担保物权: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四)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1、著作权 (1)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著作财产权分为复制权、发行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表演权、出租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电影权、放映权能等。著作权人对上述权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许可他人行使著作财产权并获得报酬,还可以将著作财产权转让他人。 (2)著作人身权的发表权只有一次;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属于永久保护。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果著作权是法人,保护期为作品发表后50年。保护期一旦届满,则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2、专利权 (1)专利法规定,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即使独立作出了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2)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 (3)专利规定了专利的保护期:发明专利20年,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均从申请日开始起算。 3、商标权 (1)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具备显著性。国民、国旗、国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产品的通用名称等不能用作商标。 (2)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也不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行测常识判断单项选择试题答案及解析

常识判断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 1、要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首先要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这表明政府在履行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解析]: D. 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是政府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之一. 2、《反垄断法》明令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目前政府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环节是 A.严格立法,确保各项事业有法可依 B.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C.严格司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纠 D.严格法律监督,提高公众法制意识 [解析]: B. 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是禁止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影响消费者的行为重要的环节 3、近年来,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 A.汉语是联合国的一种工作语言 B.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解析]: D. 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出现了 4、下列可以免税的个人收入是 A.稿酬所得 B.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C.财产转让所得 D.偶然所得 [解析]: B.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5、每天,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都是与太阳同时升起的,一年中升旗最早的一天应是 A.立春日 B.立夏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 [解析]: C. 夏至日一年中白昼最长. 6、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差别是 A.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而公共物品只具有排他性的特点 B.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而公共物品不具有这两个特点 C.公共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而私人物品只具有竞争性的特点 D.公共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点,而私人物品不具有这两个特点 [解析]: B. 公共物品它一旦生产出来,生产者就无法决定谁来得到它。换言之,公共物品一旦提供出来,生产者无法排斥那些不为此物品付费的个人,或者排他的成本高到使排他成为不大可能的事情。私人物品的生产者能够决定谁可以获得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实验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总黄酮含量。 2、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山楂丸由山楂、神曲和麦芽组成,主要功能为开胃消食,其中山楂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邻二酚羟基,或3,5位羟基结构,可与铝盐、铅盐、镁盐等金属盐类试剂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本实验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亚硝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Al3+产生高灵敏度的橙红色配合物(λmax=510nm),从而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药 1、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索氏提取器。 2、乙醇(A.R)、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槲皮素(xx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大山楂丸(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95%乙醇50ml使溶解,然后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0.2mg/ml的对照品溶液。 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 0、1. 0、2. 0、3. 0、4. 0、5.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各加50%乙醇溶液使成5ml,精密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入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再放置6分钟,加入1%氢氧化钠溶液4ml,分别用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第一瓶作空白,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其吸收度,作A-C标准曲线(或计算其回归方程)。 3、样品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20℃干燥2小时的大山楂丸6.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125ml回流提取1.5小时,将提取液移至250ml容量瓶中,补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4、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提取液1ml,按上述标准曲线制备方法进行测定,并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证明,提取时间为1.5小时,基本能提尽样品中黄酮。 2、实验证明,样品显色后,在30分钟内测定总黄酮含量,无明显改变,超过30分钟,含量有所改变。 六、思考题 1、比色法操作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国考考选调生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

常识判断公文考点汇总(一)行文规则 1.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 行文规则是国家有关部门为了确保公文迅速而准确地传递,避免行文紊乱,防止公文“旅行”,而制定的控制行文数量、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的规定。 遵守行文规则的客观必要性在于: (1)加强对文件传递过程的控制,使文件的行文方向正确、传递速度合理,保证文件能够准确、可靠、快捷、有效地到达目的地; (2)使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从而维护正常的行文秩序,防止行文紊乱;(3)精简公文,简化手续,提高机关行政管理的效率。 2. 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 (1)根据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准确行文。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根据机关各自的组织系统归属和职权范围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类型,即同一组织系统中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属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同一专业系统中的上级主管业务部门与下级主管业务部门之间属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同一组织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属平行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均属不相隶属关系。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决定了公文传递的方向,即处于领导、指导地位的上级机关可以向被领导或被指导的下级机关主送下行文;而被领导、指导的下级机关应向上级领导、指导机关主送上行文;具有平行关系或其他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相互主送平行文。 (2)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行文方式是指机关之间公文传递路线的结构形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机关对外发文,应依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行文。为加快公文传递,在必要时可采用多级行文的方式,即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才能采用越级行文的方式:一是由于情况特殊紧急,如逐级上报下达会延误时机造成重大损失;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由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时,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同级或其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相互行文时应采取直接行文的方式,即不受系统归属与级别层次的制约而直接向对方机关制发公文。 (3)正确选择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机关对外发文,应正确选择主送机关。除普发性公文外,通常一件公文只选择一个主送机关,防止由于多头主送而贻误处理。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应将公文直接报送领导个人。 选择抄送机关时,应注意不要扩大抄送范围,但向下级机关的重要发文应同时抄报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个上级机关;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需要征得配合时应向其抄送。如属下列情况则不得抄送:一是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向下级机关抄送;二是接受抄送的机关不得再向其他机关抄送;三是凡与公文办理无关的机关一律不得抄送。 (4)坚持“党政分开”的原则。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制发文件。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示、批准。党政机关应尽量减少联合行文。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同级机关”。因工作需要,可以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的名义联合行文,但联合行文的机关必须级别层次相同或相近。同级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上级政府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点汇总 1、法的最基本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不是共同意志; 2、社会主义法以国家意志形式体现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 3、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在某些问题上适用于他本国的法律; 4、《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公布,2002年11月1日起生效; 5、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6、安全生产执法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联合执法,惩戒与教育相结合,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7、在同一类问题上,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8、部门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 9、地方性法规由省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10、《安全生产法》基本原则: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社会监督、综合治理; 11、《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加强管理、防止事故、保障安全、促进发展; 12、《安全生产法》调整范围:除香港、澳门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13、《安全生产法》排除适用:已发现的,特殊法中未做出规定的问题; 1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6、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领导责任的决策人; 17、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8、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19、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依照执业标准; 20、安全资金投入应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21、高危行业(无论有多少从业人员)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2、300人以上的非高危行业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3、300人以下的非高危行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委

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HPLC )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原理; 2. 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方法; 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乙酸酯、邻苯二丁酸酯的峰图和含量。 二、实验原理: ①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HPLC )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四高一广”的特点: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和应用范围广。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若采用非极性固定相,如十八烷基键合相,极性流动相,即构成反相色谱分离系统。反之,则称为正相色谱分离系统。反相色谱系统所使用的流动相成本较低,应用也更为广泛。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 )的计算公式为: R = 2[t (R2)-t (R1)] /1.7*(W 1+W 2) //式中 t (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 (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 1 及W 2为此相邻两峰的半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② 本实验对象为邻苯二甲酸酯,又称酞酸酯,缩写PAE ,常被用作塑料增塑剂。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乙烯地板和壁纸、清洁剂、润滑油、个人护理用品,如指甲油、头发喷雾剂、香皂和洗发液等数百种产品中。 但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酯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同时也有一定的致癌作用。 如果要检测不同条件对谱图分离的影响,可按表1配制几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在不同条件下进行HPLC 分离检测。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50ul 微量注射器。 2、试剂 甲醇(色谱专用) ,高纯水,样品。 出峰次序 样品组成 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 ) 2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专项试题及答案3 成公不等待决胜国考就现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课程火热开售中>> 1、07 年1月1 日,甲青年为结婚到乙家具店定作家具,约定价款6000 元,10 天后交货付款。1 月11 日,甲到家具店付款6000,家具店要给他送货,甲说因家中未装修完,不能将家具送去,需要暂放家具,后天再说。不料第二天乙家具店失火(雷电引起电线着火)甲要求家具店返还6000 元,但乙家具店认为这是意外事故与他们无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于定作合同成立之日即1 月1日起取得该家具的所有权 B.由于家具还未实际交付给甲,故甲还未获得该家具的所有权 C.甲已经取得该家具的所有权,但由于不实际控制该家具,故不承担家具灭失的风险 D.甲无权要求乙返还6000 元家具价款 2、根据《物权法》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可以作为抵押权的客体的是: A.在建房屋 B.某大学的教学楼 C.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 D.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 3、下列选项中取得所有权是基于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的有: A.甲在垃圾堆拾取他人抛弃的旧物 B.甲从市场上以正常价格买到一件赃物 C.甲从乙处买得一台电脑 D.甲误将乙的房子登记为自己的房子,后甲将此房转让给丙,甲丙之间办理房屋过户手续,丙取得该房所有权 4、对于区分所有人的建筑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区分所有人对整个建筑物享有共同所有权 B.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请求分割 C.区分所有人得就共有部分的权利可单独转让 D.共有部分的修缮费用及其他分担,由各区分所有人按其专有部分所占比例分担 5、A 与B 系前后邻居,两家房距5.8 米。A 翻盖房屋,准备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建两层9.22米高的楼房,便找到B 协商。B 表示,按农村风俗前房不能高出后房,自己的房屋是4.8米,B 不能超建。A 认为,在自己的宅基上建房,想盖多高盖多高,谁都无权干涉。故趁B 外出做生意之机,强行超建将房建成。经科学测算,因A 的超建,B 的房屋整个窗户在冬季近二个月不能受阳光照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A 建房属于合法行使自己宅基地使用权,B 无权干涉 B.A 和B 之间形成地役权法律关系 C.B 有权要求A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D.A 的行为违反乡规民俗属于无效 6、某甲和某乙是邻居,某甲靠着某乙的墙建了一间棚子,后来某甲离家出走3 年。某乙见棚子坏了,又邻自己的墙,于是修理了一下,在里面放东西。某甲回来后也没说什么。后来某甲要盖房子,就提出要某乙将东西搬出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不能要求乙将棚子里的东西搬出去,因为已过诉讼时效 B.甲可以要求乙将棚子里的东西搬出去,因为还没过诉讼时效 C.甲任何时候都可以要求乙将棚子里的东西搬出去,这与诉讼时效无关 D.乙对某甲棚子的使用构成有权占有,因为某甲明知却未明确表示反对 7、甲在家将一件内藏5000 元人民币的旧大衣仍到垃圾堆,后被拾荒人乙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实验五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制剂中总黄酮含量。 2、掌握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 大山楂丸由山楂、神曲和麦芽组成,主要功能为开胃消食,其中山楂主要成分为有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邻二酚羟基,或3,5位羟基结构,可与铝盐、铅盐、镁盐等金属盐类试剂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本实验利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亚硝酸钠的碱性溶液中,与Al3+产生高灵敏度的橙红色配合物(λ max=510nm),从而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测定大山楂丸中总黄酮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药 1、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索氏提取器。 2、乙醇(A.R)、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铝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槲皮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大山楂丸(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95%乙醇50ml使溶解,然后加50%乙醇稀释至刻度,即得0.2mg/ml的对照品溶液。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5.0ml,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各加50%乙醇溶液使成5ml,精密加入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入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再放置6分钟,加入1%氢氧化

钠溶液4ml,分别用5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分钟。以第一瓶作空白,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nm处测其吸收度,作A-C标准曲线(或计算其回归方程)。 3、样品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20℃干燥2小时的大山楂丸6.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95%乙醇125ml回流提取1.5小时,将提取液移至250ml容量瓶中,补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即得。 4、含量测定:精密量取提取液1ml,按上述标准曲线制备方法进行测定,并由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证明,提取时间为1.5小时,基本能提尽样品中黄酮。 2、实验证明,样品显色后,在30分钟内测定总黄酮含量,无明显改变,超过30分钟,含量有所改变。 六、思考题 1、比色法操作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总黄酮与单体黄酮的测定方法有何不同?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大全 篇一: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常识判断深度解读:考查常规难度适中 2017国考行测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省级和地市的题型题量一致,仅有几个题不同。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对今年行测试卷的常识判断题进行了深度解读,总结出以下三大特点,帮助大家了解考情。 一、考查知识点常规,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 本次考试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有法律、外交、地理、经济、科技、人文常识等。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常规,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考生仔细阅读试题,利用基础的知识就能得出答案。 二、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都会考查人文知识,今年的人文部分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这也会成为以后常识考查的一个趋势。可见,考生应该多关注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只有多积累,才能做对题。 如今年国考题中考到了和“金石丝竹”相关的诗句,“金石丝竹”指的是不同材质的乐器,题干问的是四个选项中哪句诗词和“竹”相关。做对此题,需要明确“金石丝竹”分别什么意思。“金”指的是金属乐器,比如铜制的编钟等,“石”指的是石制乐器,“丝”指的是弦乐器,比如琵琶、古筝等。“竹”一般指管乐器,比如说竹笛等。分析至此,考生就会比较轻松的选出答案。正确选项为“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三、题量不变,难度适中 今年的国考常识判断有20道题,与往年持平,内容涉及法律、外交、哲学、经济、地理、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跟往年相比,今年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比较适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今年国考的考查多是基础知识,法律考查的都是常见法律的重要知识点,不偏不难。其他部分的试题考查的知识多是中学时代的知识,或者只要仔细阅读试题就不难找到正确答案。 2.考察内容多与现实生活有关 从考试内容上来看,今年的考题多数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考生只要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篇二: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中国古典文学汇总 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从近三年的题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一直占有相当比重。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试从不同角度,对文学常识做出归纳,帮助诸位考生备考。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律基础知识点汇总 法的概念和本质: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社会作用: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1)法与经济①法在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引导、促进、保障、制约作用。 ②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中的作用:确认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经济活动中各种关系;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纠纷;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法与政治、政策①法受政治制约体现在: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影响法的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发展的变化;政治活动的内容更制约法的内容及其变化。②党的政策指导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社会主义法是实现党的政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同时又对党的政策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 法的制定: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一般也称为法律的立、改、废活动。 立法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立法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不能以别的思想为指导,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立法的基本原则:(1)立法必须以宪法为依据;(2)立法必须从实际出发;(3)总结实践经验与科学预见相结合;(4)吸收、借鉴历史和国外的经验;(5)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标准,立足全局,统筹兼顾;(6)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7)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与及时立、改、废相结合。 法的渊源:(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6)行政规章;(7)国际条约。 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民法;(4)婚姻法;(5)经济法;(6)劳动法;(7)环境法;(8)刑法;(9)诉讼法;(10)军事法。

2020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及答案

2020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及答案 1.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表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同时,华北地区处于旱季 B.华北地区春旱的同时,新疆的河流进入汛期 C.我国山地面积大,是地震频发的重要原因 D.我国出现冻雨较多的地区是贵州省,且平原比山区更易发生冻雨 2.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动机。(例如,人们 愿意以货币形式或存款储蓄的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本形式保持财富。)一般是为了便于应付日常支出;或应付 意外的支出;或是为了投机取利。下列现象适于用流动性偏好来加以 解释的是: ①孩子一出生,家长就为孩子未来上大学办理教育储蓄 ②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动荡,股民纷纷退出股市 ③尽管银行连续降息,但人们仍将大量存款放在银行 ④经济不景气,张某为防下岗,不乱花钱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B.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C.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D.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是在7、8月份,而华北地区一般是春旱,A项错误;华北地区春旱的同时,新疆也进入春季,新疆的河流主要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升高,融 水量增大,河流水量增大,进入春汛期,B选项正确;我国地震频发 的原因是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亚 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而不 是我国山地面积大,C项错误;山区比平原更易发生冻雨,高山地区 最多,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B。解析:流动性偏好情况下,人们更加愿意以货币 形式或存款储蓄的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券等资 本形式保持财富。③正确,排除C。教育储蓄不属于日常支出,因 为题里说是为了孩子“未来”的教育,而且教育储蓄也不属于意外 支出,更不属于投机的行为。①不选,排除A。股民纷纷退出股市,并非出于“流动性偏好”,而是迫于金融危机背景下,股市动荡, 属于规避风险的手段,不适于用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②不选, 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B。 3.【答案】D。解析: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出自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典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A项排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出自唐 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 得名,这里指长安。B项排除。“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出自 唐骆宾王《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这句运用了荆轲刺秦的典故,昔时人即指荆轲,没, 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C项排除。“足蒸 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是他有感于当地人 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 繁重租税提出指责,未用典故。故本题答案为D。 1.甲、乙两地相距80km,A、B两辆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的速度为120km/h,乙的速度为100km/h,且 行驶过程中乙每半个小时需要休息5分钟,甲要追上乙最短需要() 分钟?

保健食品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保健食品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26T15:20:35.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高飞于玥邬晓鸥李军 [导读] 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便捷,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张高飞于玥邬晓鸥李军 (深圳市药品检验所 518057) 【摘要】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人参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提取人参总皂苷类成分,经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氨试液洗涤除杂后,试样中的人参皂苷类成分在高氯酸的作用下与香草醛反应,产生特征的紫红色,在560nm下测定吸光度。结果人参总皂苷在0.0722~0.2165mg质量范围内与吸光度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5.9%。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简单、便捷,准确性、重复性好,可用于保健食品中人参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保健食品人参总皂苷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R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17-02 皂苷类成分是参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 具有滋补强壮,增强免疫,抗疲劳的功效[1],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紫外分光光度法[2-5]。目前市售含参类的保健食品有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等,均是以总皂苷含量来评价其产品的质量和功效。其测定方法大多都是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的方法检测[6],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的树脂柱载样量与不确定的样品总皂苷含量之间的矛盾,部分样品存在柱容量超载的情况,测定结果偏差严重。2、部分样品经过大孔树脂柱除杂后,仍存在干扰比色测定的杂质。3、操作步骤欠规范,导致测定结果重现性差。本文针对总皂苷的提取方式、以及测定过程中的参数进行研究,建立了保健食品中人参总皂苷的测定方法。 1 仪器、材料与试药 岛津UV2450紫外分光光度计;瑞士梅特勒XS105DU电子天平;上海一恒电热恒温水浴锅;人参皂苷Re(中检所,批号110754-200822,含量88.8%);儿童装高丽红参液,舒灵胶囊,舒慰快牌胃肠液均购自市场;水为蒸馏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固体试样:称取1 g样品,置100 mL容量瓶中,加水80 mL,超声提取30 min,放冷至室温,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25 mL,进行萃取。 液体试样:吸取试样10 mL至分液漏斗中(含乙醇的保健食品,水浴挥尽乙醇),加水至约25 mL,进行萃取。 在已处理好的试样中加入20 mL水饱和正丁醇,振摇萃取3次,取正丁醇层(必要时可离心),合并提取液,用20 mL氨试液洗涤3次,置蒸发皿中100℃水浴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25 mL量瓶中,甲醇定容,即得。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精密吸取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0.4、0.6、0.8、1.0、1.2 mL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水浴挥干溶剂,加入0.2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再加入0.8 mL高氯酸,使残渣溶解,于60℃水浴加热10 min,冰浴冷却后,精密加入冰乙酸5 mL,摇匀,于56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取供试品溶液1 mL于10 mL具塞比色管中,自“水浴挥干溶剂”起操作。 3 方法学考察 3.1线性关系 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0.01804 g,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作为标准溶液,精密量取标准溶液0.4、0.6、0.8、 1.0、1.2 mL分别置10 mL比色管中,水浴蒸干,显色,以对照品的质量(m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4.4807x- 0.0886,r=0.9997。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e对照品质量在0.0722~0.2165 mg之间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2 萃取次数 取舒灵胶囊、儿童装高丽红参液,按2.1制备样品水提取液,用水饱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4、5次,结果表明,萃取3次可将人参总皂苷提取完全(表1)。 表1 萃取次数比较结果 3.3热稳定性考察 由于正丁醇沸点较高,为此对人参皂苷的热稳定性进行考察,以便选取合适的水浴温度。取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0.6 mL,分别按60℃、100℃水浴蒸干、100℃水浴蒸干后继续放置30 min处理,测定结果分别为0.663、0.658、0.653,表明人参皂苷的热稳定性良好,因此水浴温度选为100℃。 3.4显色稳定性 取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0.3 mL,显色后每隔10 min测定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显色后的紫红色溶液不稳定,吸光度呈下降趋势,因此显色完成后需在10 min内完成测定。 3.5重复性试验 取舒灵胶囊按2.1下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分别测定,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表2)。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篇一: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 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 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 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 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二十四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 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等〗、《新唐书》〖宋 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最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法已经成为解决生命科学、医药学发展中各种难题的重要手段,在实验室中也广泛应用于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本实验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维生素C进行定量分析,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外标法,通过做出标准溶液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进而对样品中的维生素C进行定量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C、含量 1、引言 维生素 C(Vitamin C, Vc)又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Vc 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人体内缺乏 Vc 时容易导致坏血病。同时,由于 Vc 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抗氧化剂并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它同时还具有防癌、预防动脉硬化、治疗贫血、抗氧化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Vc 在蔬果中普遍存在,尤其是柑桔类水果中含量较高。樱桃、番石榴、辣椒、猕猴桃等水果中 Vc 含量在 50-300 mg/100 g。 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时,由于与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 60 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HPLC 系统一般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记录及处理装置等组成。其中输液泵、色谱柱、检测器是关键部件。有的仪器还有梯度洗脱装置、在线脱气机、自动进样器、预柱或保护柱、柱温控制器等,现代 HPLC 仪还有微机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仪器控制和数据处理。制备型 HPLC 仪还备有自动馏分收集装置。 2、HPLC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2.1、仪器试剂 2.1.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60),色谱柱:C18 柱 (250 mm×4.6 mm, I.D.5 μm);平头进样器。 2.1.2、试剂 乙腈(色谱纯),冰乙酸,维生素 C,磷酸二氢钾等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行测多做对几题,名次就会提前,结果也许就迥然不同,多做习题,熟能生巧。你想知道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有哪些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本人为大家整理的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吧! 行测常识判断练习题:自测练习 1.羊群效应,一般用以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根据该定义,下列不属于羊群效应的是( )。 A.股市里,大部门散户追涨时信心百倍、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纷纷慌忙而逃 B.由于职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部分都认为公务员是个稳定的职业,于是大批高校毕业生甚至已经有了工作的年轻人纷纷报考公务员。 C.班主任老师和数学老师在考试前告诉学生这次考试很难,结果大部分同学在考试中表现失常。 D.平时无人问津的衣服款式或颜色,一旦被媒体宣传为本年度流行款式或颜色,大家就会抢购。 2.群体,通常指的是相对于个体的各种社会成员的聚合,实际上就是一种人的集合体。可分为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准群体。准群体是指没有组织结构,人与人之间有某种联系,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关注点,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形成集团,但目前还没有组织起来的人群。 以下属于准群体的是( )。 A.某地,某大型家族举行大型宴会祭袓,在宴会上很多人都互相不认识 B.在网络某社区,一些从未谋面的野外运动爱好者商

议去某地登山 C.国庆期间,十余万名来自各地的游客到颐和园游览参观 D.某部官兵在训练途中看到有汽车遭遇泥石流,迅速组织救援 3.对抗,在生态学中指生活在一起的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一方或双方遭受损害的关系。对抗通常是不同生物为占据同一生态位而产生的结果。可分为侵害、抗生和竞争,一种生物受益而另一种生物遭受损害的属于侵害;一种生物遭受损 害而另一种生物不受影响的属于抗生;两种生物相互施加不利 影响的属于竞争。以下属于竞争的是( )。 A.小菜蛾的天敌蜂把卵产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功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 B.有种鸟儿常在鳄鱼身上寻找寄生虫,而由于掠食者不敢在鳄鱼身边攻击这些鸟类,使得鸟儿更安全 C.池塘中如果蝌蚪的密度过大,蝌蚪会分泌一种毒物,限制其他的蝌蚪的生长发育,甚至增加其死亡率 D.萝卜蚜和桃蚜混合饲养达一定密度时,产蚜量均显著下降,但桃蚜产蚜量显著高于萝卜蚜 4.倒脱靴是围棋死活问题中的一种独特的棋形,指在对方踢掉自己的数子后,自己再反过来叫吃,擒住对方数子。 下列关于倒脱靴的贴切描述是:( ) A.置之死地而后生 B.一箭双雕 C.虎口脱险 D.赴汤蹈火 5.遗产:是指公民死去时所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它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颗粒剂中总黄酮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芦丁颗粒剂中总黄酮含量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 | 姚倩郭晓强张良蕾肖飞何钢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类天然产物,具有抗氧化及抗自由基作用,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等的治疗.槐米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本研究采用碱提酸沉法从槐米中提取芦丁等黄酮类成分,制成芦丁颗粒剂,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所含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合于控制所制颗粒剂中有效部位的含量.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实验所用仪器包括:2802PC型紫外扫描仪(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UV一18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苏州莱顿科学仪器有限公司),CT15RT型台式高速离心机(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AS5150A超声波清洗器(天津奥特塞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1.2 材料 实验所用材料包括:实验用芦丁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由成都科龙试剂厂生产. 2 方法与结果 2.I 测定方法 2.1.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约1O ITl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将芦丁颗粒研细,取约2 g,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20 30 mL,摇匀,超声30 S,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制得供试品溶液. 2.1.3 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量取芦丁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 3 mL,分置25 mL量瓶中,加5%NaNO~溶液1 mL,摇匀,静置6 min,再加人10%(NO3) 溶液1 mL,摇匀,继续静置6 min,加4%的NaOH溶液5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5 min,于505 nln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分别记为As及.另在25 mL量瓶中制备一不含黄酮的试剂空白,测定其在506 nln 波长处的吸收度,记为.并以以( 一)及( 一)比值计算总黄酮含量. 2.2 空白干扰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