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武术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式太极拳:河北定县人孙 禄堂(1861年~ 1932年) 孙氏精形意拳、八卦掌。民 国初年他从郝为真学武式太 极拳,融会三家之长,创造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 相随,动作灵敏,舒展圆活, 每转变方向时以开合动作相 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 拳”。 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剑云、孙 式太极拳传人孙永田 。
1.4.2.2杨式太极拳技法特点

杨澄甫将杨式太极拳的技法总结为十要:虚 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 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 连不断,动中求静。也把太极拳说成是柔中 寓刚,绵里藏针的艺术。
1.4.3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杨式太极拳的运动特 点是:动作舒展和顺, 速度平衡均匀,架式 中正圆满,结构严谨 庄重,具有套路演练 气派大的风格。
2.2动作弧形,虚实分明
动作变换要走弧形,不可直来直去, 生硬转换。重心移动要平稳、虚实分明, 不可吊滞双重。 太极拳以“阴阳”理论作指导,每招 每势都有阴阳转换,即虚与实的转换。因 此,虚实的变化贯穿整个套路之中。
2.3上下相随,圆活完整
动作要以腰为轴,圆转自如,带动四肢 上下配合,完整一体。举手投足、前进后 退、左顾右盼都要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 合、肩与胯合、手与足合(即“外三 合”)。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 力合的内三合和头融天、脚融地、胸融空 的天、地、人的大三合。
7.刚柔相济

武术运动中对劲力阳刚与舒缓运用的要求。 武术的传统技法中,一般刚为阳劲,柔为 阴劲。也有把明劲称刚,暗劲称柔者。 “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作 为各拳派劲法的基本要求。
8.虚实分明

太极拳术语。拳术中用力大小,意念集散以 及动作开合等对立双方的统一。包括“分虚 实”与“明虚实”。就步法而言,主要支撑 体重的脚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的脚为虚。 就意念而言,意念所注之处为实。如意念集 中右手,则右手为实,左手为虚。就手法而 言,上掤为虚,下捋为实。
5.2分脚
支撑腿微屈站稳, 另一腿屈膝提起,然 后小腿上摆,脚面绷 平,脚尖向前踢出, 高过肩。
6.身法
保持中正安舒,旋转松活,不偏不倚, 自然平稳。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下 相随。不可僵滞浮软,俯仰歪斜,忽起忽落。
7.眼法
定势时,眼平视前方或注视两手。 换势中,眼神与手法、身法协调配合。
太极拳
三系
五式
大架式 中架式 小架式
陈式
杨式
吴式
武式
孙式
1.4.1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为温县陈 王廷所创,陈氏世传太 极拳原式,为各派中传 播历史最悠久的太极拳。 有老架和新架之分。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是: 刚柔相济,手法螺旋缠 绕且多变,呼吸要求 “丹田内转”,套路架 势宽大低沉,且有发力、 震脚和跳跃动作。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正雷 。
3.四击



武术术语。拳术中的踢、打、摔、摔四种击法。 “踢”指腿法,包括蹬、踹、弹、点、缠、摆、 扫、挂等; “打”指拳法,包括冲、撞、挤、靠、崩、劈、 挑、砸、撑、搂、拦、采、挒、勾、抄等; “摔”指摔法,掤、巩、揣、滑、倒、爬、拿、 捋、勾等; “拿” 指擒拿法,包括刁、拿、锁、扣、封、 闭、错、截等。
软。

意劲贯注指尖,以中指领劲。

胸舒松微内含,不可外挺或内缩, 称作“含胸”。

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大椎鼓起,这 部分皮肤有绷紧之感,称作“拔背”。

腰松活自然,不可后弓或前挺。

腹宜松舒,吸气小腹内收,呼气小 腹外突,不可一味“气沉丹田”。

脊中正竖直,不要左右歪扭。

臀向内收敛,不可外突或摇摆。
1.4.3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满族人吴 全佑(1834年~ 1902年) 从杨露婵、杨班侯父子 学技,传至其子吴鉴泉 (1870年~ 1942年)而 创吴式。 吴式太极拳的特点是: 拳架紧凑而开展,斜中 寓直,动作轻松自然, 以柔化著称。 吴式太极拳传人李秉慈 。
1.4.4武式太极拳


第三个阶段,着重练习劲力的运用和意念、呼 吸与动作的自然结合,作到动作轻灵沉着,周身 完整统一。
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手挥琵琶 6、左右倒卷肱 7、左揽雀尾 8、右揽雀尾 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武术专项课理论教案
主要内容
一、太极拳 二、武术技法、术语 三、武术裁判法
一、太极拳
1.太极拳概说
1.1太极拳的名称
太极拳综合融会了我国诸多拳种之长, 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吐纳术、吸取古典唯 物哲学阴阳学说与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 说,成为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
1.2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考证,太极拳 为明末清初时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王廷所 创。多数拳家亦认为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于 陈式太极拳,迄今已有近400多年的历史。
1.4.2.4杨式太极拳的架式

杨式太极拳的架式有高、中、低之分,可根 据不同年龄、性别和体力条件来选择学练。
1.4.2.5杨式太极拳当代传人

杨式太极拳当代传人是杨振铎 。
1.4.2.6 二十四式太极拳简介


二十四式太极拳于1956年正式发布,是依据杨澄甫的 太极拳套路,按照内容简明、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 原则,按其中的主要内容,重新编制而成的简化套路 ,由于其套路共有24个动作,故又称为二十四式太极 拳。 它既保留了太极拳的传统风貌,又突出了太极拳的群 众性和健身性,目前,二十四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广泛 流传,成为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二、武术技法、术语
1.三盘:武术传统用语。武术把人体分 为上、中、下三盘。上盘指胸以上部位; 中盘指腰胯间;下盘指两腿与两足。
2.三节
武术术语。武术将人体和四肢分为“三 节”,即梢节、中节、根节。就全身而言, 头为梢节、腰为中节、腿为根节。就上肢而 言,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根节。就下肢 而言,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武 术中素有“三节要明”之说。
3.2.3勾
勾:五指尖自然 捏拢,屈腕。
3.3步 型
3.3.1开立步
两脚平行开 立,宽不过肩,两 腿直立或屈蹲。
3.3.2弓步
前腿屈膝,大腿 斜向地面,膝与脚尖 垂直,脚尖直向前。 后腿自然伸直,脚尖 向斜前约45度-60度, 两脚全脚着地。
3.3.3虚步
后腿屈蹲,脚跟与臀部基本垂 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 屈,用前脚掌、脚跟或全脚着地。
常以两手一前一后、掌心一上一下 相辅助,有随腰旋转,向后下方回捋之 势。
4.3挤
通常前手手背 向外,另一手辅助, 手臂呈弧形,向前挤 出,同时,腰身向前 进中寓后坐之意。 挤出后两臂撑圆,高 不过肩,低不过胸, 着力点在后手掌指和 前手的前臂。
4.4按
两手心向前、向下按。有迎截外 力并引为向下之意。
3.3.4仆步
一腿全蹲,全 脚着地,脚尖外展。 另—腿自然伸直 于 体侧,接近地面,全 脚着地,脚尖内扣。
3.3.5独立步
支撑腿微屈站 稳,另一腿屈膝提 起,举于体前,大 腿高于水平。
4.手法
4.1掤
手臂呈弧形, 前臂由下向外张架, 横于体前,掌心向 内,高与肩平,着 力点在前臂外侧。
4.2捋
2.4均匀连贯,衔接和顺
太极拳讲究一动无有不动,而且始终以 意念引导动作。动作之间要势势相连,绵绵 不断,整套动作缓慢匀速地运动,有行云流 水的舒畅感。遇有发劲、拍脚动作,速度可 以有所变化,但需保持前后衔接自然,气势 完整不散。
2.5轻灵沉稳,发劲适当
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拳术。 有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之说。太极拳基 本姿势和具有气沉丹田要求的腹式呼吸使身 体重心下沉,无论使行步还是定势,步型步 法既轻灵又沉稳。发劲要起于腰腿,达于两 手;抖擞而有弹性,做到刚中寓柔,刚柔相 济。
4.5搂掌
掌自异侧经体前 弧形下搂至 膝外侧, 掌心朝下,掌指朝前。
4.6平分掌
屈臂两掌交叉 于胸前,两臂内旋 经面前弧形向左、 右分开,两掌高与 耳平,掌心朝外, 掌指朝上。
4.7云手
两掌在体前交叉 向两侧划立圆,指高 不过头,低不过裆。 两掌在云拨中翻转裹。
5.主要腿法
5.1蹬脚
支撑腿微屈站稳, 另一腿屈膝提起,然 后小腿上摆,脚尖勾 起,脚跟向前蹬出, 脚高不过肩。

胯松正缩收,不可僵挺或左右突出。腰、 胯相连,转动时要一致。

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旋转轻灵, 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明。
前进用足跟着地,后退用脚前掌着地。
3.2手 型
3.2.1拳
五指自然卷屈, 拇指压于食、中指第 二指节上。握拳不可 太紧,拳面要平。
3.2.2掌
掌:五指自然舒 展,掌心微含,虎口 呈弧形。
8.练习太极拳的步骤及其要点
练太极拳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应该 在姿势(完成式)动作(过渡式)上打好基础, 把拳套中的步型、步法、腿法、身法、手型、手 法、眼法等基本要求弄清楚,做到姿势正确,步 法稳定,动作舒展、柔和。 第二个阶段,注意掌握动作的变化规律及其特 点,作到连贯协调,圆活自然。
3. 基本动作及方法
3.1身 型
头:虚领顶劲。
运动中随各种动作的要求,头部沿着 纵轴转动,不能前倾后仰、左右歪斜。面部 应自然,口轻闭,舌尖微抵上颚,用鼻呼吸。

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肌肉不可紧张。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

肘沉坠松垂,自然弯曲,不可僵直 或扬吊。

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
4.八法
武术术语。 是手、眼、身法、步、精 神、气、力、功八种方法总称。即练功要求 做到手捷快,眼明锐,身灵活,步稳固,精 充沛,气下沉,力顺达,功纯青。
Fra Baidu bibliotek
5.六合

武术技法要领。(1)六合门以手、眼、身 相合为“外三合”;精、气、神相合为“内 三合”,内外相合总称“六合”。此说渐为 诸拳种流派采用,形成武术界共识的“六合” 说。(2)形意拳的“六合”是肩与胯合、 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即“外三合”);心 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即“内三 合”)。内外相关,统曰六合。(3)长拳 中以手、肘、肩、脚、膝、胯六个部位的配 合称为“六合”。
1.3太极拳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
套路
功法
推手
1.4太极拳的分类
大架式:陈氏太 极拳、杨氏太极 拳、八十八式太 极拳、和简化太 极拳通常都采用 大架。大架式的 特点是拳式舒展 大方,轻灵沉稳 兼而有之。 中架式: 以吴氏太 极拳为代 表,其拳 架大小适 中,长于 柔化。
小架式:以 孙氏、武氏 太极拳为代 表,拳式小 巧紧凑,步 活身灵。

武式太极拳:河北永年人吴 禹襄(1812年~ 1880)从 陈氏十五世孙陈清萍学陈式 新架(赵堡太极拳),逐创 武式。 武式太极拳的特点是:姿势 紧凑,动作小巧,步法虚实 分明严格,出手不过足尖, 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胸腹 部在进退旋转中始终保持中 心位置。 武式太极拳传人乔松茂。
1.4.5孙式太极拳
1.5太极拳的作用
太极拳具有:健体强身,提高身体机 能;修身养性,调节心理状况娱乐身心, 丰富文化生活;康复医疗,增进健康长寿 等作用。
2.太极拳运动特点
2.1体松心静,呼吸自然
练拳时思想集中,肢体放松,以意念 引导动作的变化和运行。按照动作的虚实 变化,做到全身不该用力之处不用力,逐 步达到以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 呼吸自然平稳,深长细匀,并与动作和运 劲协调配合,一般规律是“虚吸实呼”, “开吸合呼”,“起吸落呼”,不可勉强 憋气。 掌握正确动作与自然相配合的腹式呼 吸方法,可使练习时肢体更放松,注意力 更集中,动作更圆活和沉稳。
1.4.2杨式太极拳
1.4.2.1杨式太极拳的由来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福魁(字露婵, 1800年~ 1873年),在陈式老架的基础上创 编而成。杨福魁曾在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得架 式宽大、动作弧形螺旋的陈式老架太极拳,后 逐步删改了原有的纵跳、震脚与难度高、发劲 明显的动作,经其子杨建侯修订为中架,又经 其孙杨澄甫(1883年~ 1936年)一再修订逐 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今流行最广的杨式太 极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