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10、《论语》十二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 《论语》十二章 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1 《论语》十二章  课件

《 论语》十二章
勤奋自勉 谦虚进取 机敏好学 加强修养
句句格言 富有哲理
课堂小结
3.积累本课流 2.学习古人端正 传千百年的成语、 1.学习重点文言 学习态度,树立 格言、警句,学 词语。尤其关注 正确的学习态度、以致用并指导自 词类活用、通假 学习方法、做人 己的生活。 字、古今异义字, 修养,能反省自 培养准确翻译文 己。 言文的能力。
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1句) (2句)
个人修养 (3句)
第一则 的意思。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 “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 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 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 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 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三:多次; 省:反省; 谋:考虑事情; 忠:尽心竭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二 替别人办事情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同朋友
则 的
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
不复返的时光就
川上:河边。
像这河水一样,
川:河流。
日夜不停。”
逝:往,离去。
这一章用比喻的修辞讲
斯:代词,这,河水。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
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不可 夺志也。”
三军:军队。 夺:改变。
孔子说:“军队 的主帅可以改变,普 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 变。”
匹夫:普通的人,
讲一个人应当
男子汉。
新课讲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有关孔子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 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 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 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 说 。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 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作者链接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 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经济、艺术、 宗教等方面。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孟子》、 《中庸》、《大学》、《论语》)之一,成为 儒家的重要经典。而“五经”是指诗、书、礼、 易、春秋,即《诗经》《尚书》《礼记》《周 易》《春秋左传》。“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 科举考试的内容。
课文探究
每天,名 词当状语
自我检查,反省
zēng
wèi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自己 替
泛指多次
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复习
(《学而》)
动词当名词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人家谋虑是否真诚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 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转折)
(7)曲肱而枕之
(表修饰)
(8)不义而富且贵
(表承接)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
一词多义
• 为: •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三页,共16页。
学习态度:应该诚实(chéng shí)、谦虚、
取长补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 (bùshàn)者 而改之。
第十四页,共16页。
宋开国丞相(chéngxiàng)赵普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 十则,说说你的理解。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论语》就可以治理天 下。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xiūshēn)、 治国方面的作用。
第三页,共16页。
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fù)尼山(ní shān)全貌
第四页,共16页。
孔府
孔庙
孔子嫡系(díxì)子孙居住地 祭祀(jìsì)孔子的地方
第五页,共16页。
学习(xuéxí)目标
•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 (qíngkuàng)及《论语》。
• 2.扫清文字障碍,能流利朗诵课文及背诵。 • 3.参照注释,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把握文章
• 2.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 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 的是品德(pǐndé)修养?
第十页,共16页。
• 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 • 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 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三(dì sān)则、
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则。
第十五页,共16页。
课中出现(chūxiàn)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而从(zé shàn ér có三ng人) 行,必有我师
第十六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 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封建社会中被尊为“圣 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 理、研究(yánjiū)和传播,他的 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 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 界十大名人之一。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12章翻译《论语十二章》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6、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论语十二章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论语十二章课堂笔记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论语十二章》的课堂笔记一、课文概述-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记录者)- 成书背景:《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 课文结构:十二章内容,每章独立成章,但主题相关,共同构成孔子的思想体系。

二、重点词汇与解释1. 学而时习之:学习并经常复习。

2. 不亦说乎:不是很快乐吗?3. 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

4. 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5. 忠:忠诚、尽心尽力。

6. 信:诚信、守信。

7. 传不习乎:传授的知识没有被实践吗?8. 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知识。

9. 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好的方面去学习。

10. 逝者如斯夫: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流逝。

三、核心思想与观点1. 学习观:-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事情。

- 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复习的重要性。

- 倡导“择其善者而从之”,鼓励选择性学习。

2. 修身观:- 强调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认为“三省吾身”是修身的关键。

- 提倡“忠”和“信”,认为这是人的基本品德。

3. 时间观:- 强调时间的宝贵性,认为“逝者如斯夫”,时间一去不复返。

- 鼓励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四、拓展知识1.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 主张“仁”、“礼”,强调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2. 《论语》的地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 被誉为“东方圣典”,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3. 相关成语:-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知识。

- 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 逝者如斯:时间像流水一样流逝。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我们了解了孔子的学习观、修身观和时间观。

- 孔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提倡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认为时间是宝贵的。

- 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11《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

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 方面,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 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内容非常丰 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也是儒学最主要的 经典。
南宋时,著名学者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
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是历代莘
莘学子的人生教科书。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 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 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 段解:学习方法,“博学而笃志”。
K12课件
26
——《论语》——
• 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 共二十篇。 • 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
K12课件
K12课件
23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子罕》)
川: 河。 逝: 流逝。 斯: 这,指河水。 舍: 舍弃。
•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去 的河水一样, 日夜不停呀。”
• 段解:教育弟子K1要2课件珍惜时间。 24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子罕》)
重视品德修养:
每天自我反省——
是否尽心尽力做事;
是否以真诚交友;
是否认真复习学过的功课。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K12课件
14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有:同“又”,古人在两位数的乐之者。 (第七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论语》十二章课件(新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论语》十二章课件(新版)

文句翻译
孔子说:“(只是)读书而不开动脑筋,就会 (被知识表象)所迷惑;(而)只是空想却不读书, 就会疑惑。”
学习第六、七章。
《雍也》章
指孔子的弟子颜回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
别人 能忍受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 代词,他的 也! ”
文句翻译
有关孔子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 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 育,几乎无所不包。 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人 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论语》简介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作成 《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 《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诗经》《尚书》《礼 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北宋宰相赵普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
《为政》章
了解,得到
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以凭借 旧的,学过的知识
可 以 为 师 矣。”
wéi ,做,当 了
文句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 与体会,就可以凭借(它)做老师了 。”
《为政》章
但,可是 就
子曰:“学 而不思 则 罔, 思而不学则殆。”
疑惑
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 所适从。
有关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 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 《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 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 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 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

201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10、《论语》十二章精品PPT课件

201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10、《论语》十二章精品PPT课件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兴 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朗读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点此播放朗读视频
第一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朗读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点此播放朗读视频
重点词语
• 子曰:“学
按时 学习 顺承(名词作状语)复习


习之,不
也是 “说”通“悦”愉快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了解 转折 生气,发怒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获取新的知识 ↘ ↗ • 温习学过的知识 • 有所发现 ↙ • 独立思考 ↑ ↙ • 将旧知识融会贯通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课文探究
• 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五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七章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朗读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重点词语
• 子曰:“知
代词,学问和事业 ……的人 喜欢、爱好

者不如
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分析文义

论语十二章初一上册人教版

论语十二章初一上册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课文《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二、主题概述本文选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主要论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品德修养方面的问题,强调了学习必须有谦虚求实的态度和勤于复习、善于思考的方法,还指出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三、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1.学而时习之古义:按时;今义:时间。

2.吾日三省吾身古义:自身的品德、才力等;今义:身体。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义:诚信;今义:相信,信用。

4.温故而知新古义:学过的知识;今义:原来的,从前的。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或可能。

6.饭疏食古义:粗糙,粗砺;今义:清除阻塞使通畅。

7.不舍昼夜古义:停留,止息;今义:舍弃。

(三)一词多义1.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知道,懂得)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志)博学而笃志(志向)3.逝者如斯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匹夫不可夺志也(成年男子的统称)4.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担任,充当)(四)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4.一瓢饮(动词作名词,指水)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6.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五)重要虚词1.之①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到的知识)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0.《论语》十二章课件

参考答案:
子曰:先生,指孔子。时:按时。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吾: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为人谋:替。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十有五:指15岁。有:通“又”。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方能达到。
4.第四章谈论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本章谈论的学习方法是:温故知新。
5.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了哪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6.第六章赞扬了颜回怎样的品质?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7.学习第七章:
1)本章阐述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以学习为快乐。
2)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
顶真。
3)本章讲到了学习的哪三个层次?有何作用?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作用: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论语》十二章
学习设计:
第1课时
一、课前热身:
●请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名言、诗句和故事:
示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_《论语》十二章ppt优秀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0_《论语》十二章ppt优秀课件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 的人,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定志向 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从十二章语录中找出 关于学习的语言!
示例:我很喜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因为孔子 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体成熟的不同阶段及状态,“三十而 泛指人格的成熟。“五十知天命”是指到了五十岁,人对自 一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同,一方面明确了自己的有限性, 方面明确了自己的可能性。人到五十岁时能够认识并安宁于 存在的有限性,但并不悲观、焦虑,或做徒劳之无限追求。
10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 1.了解孔子与《论语》这本书;积累文 汇,能翻译十二章语录。
• 2.通过反复诵读,根据实际生活思考十 语录中有关学习和个人修养的哲理。
• 3.理解十二则语录中的智慧,牢记语录 精辟句子或词语。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 1.积累文言词汇,翻译十二章语录,找出有 学习方面的语录。 • 2.理解和体会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和认识。
第二课时
• 1、反复朗读,归纳文中成语、警句并牢记。 • 2、感受理解孔子有关个人修养的思想内涵。
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语录背诵 关语录。
对自我、对人生认识的 对弟子评价的 在贫困中保持乐观的 面对富贵态度的 对于人生感悟的 对人生志向坚持的 弟子对“仁”的学习的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原文及注释示例文章篇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注释:1.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 时习:按时温习。

时,按时。

3. 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说,同“悦”,愉快。

4. 愠:生气,恼怒。

5.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6. 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

省,自我检查、反省。

7. 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8.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9. 信:诚信。

10.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1. 十有五:十五岁。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2. 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13. 惑:迷惑,疑惑。

14. 天命:上天的意旨。

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10《论语》十二章(共52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2-10《论语》十二章(共52张PPT)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 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 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 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 上的浮云一样。”
二、作品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
子及其再传弟子关 于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的记录,共二十 篇,是一部儒家学 派的经典著作,是 研究孔子思想的主 要依据。
东汉时,《论
语》被列为 “七经”之一。 南宋时,朱熹 把它和《大 学》、《中 庸》、《孟子》 合为“四书”。
自主学习
论(lú n )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 )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lè )乎?人不知而不愠(yù n),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 n)不习乎 ?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yú )矩(jǔ )。”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wé i)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 (dà i)。” 6、子曰:“贤哉(zāi) ,回也!一箪(dān )食,一瓢 (piá o )饮,在陋港,人不堪(kān )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6、子曰:“贤哉(zāi) ,回也!一箪(dān ) 颜回,孔子的学生, 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 食,一瓢(piá o )饮,在陋港,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忍受
译文∶孔子说∶“多么贤德啊, 颜回!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 穷陋的小巷中,别人都受不了那 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自得其乐。 多么贤德啊,颜回!”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
习,三十岁就立足于社会,四十岁就 通达事理,不为外物而迷惑,五十岁 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 情,六十岁就能听得不同的意见,七 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又不逾约规矩”

12.《论语》十二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12.《论语》十二章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 房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 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真高尚啊!” 段解:赞扬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精神。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讲授新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二章: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重点字词解释 : • xǐng 第三级 (1)三省( ):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 第四级 (2)忠: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 第五级 (3)信:真诚、诚实。 (4)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讲授新课
第八章: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
字词解释: • 第二级 (1)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2)疏食:粗粮。 • 第三级 (3)水:在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 • 第四级 (4)曲肱:弯着胳膊。肱( gōng),胳膊, • 第五级 (5)于:对,对于。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曲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 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 的浮云一样。” 段解: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 的精神。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重点字词解释 : • 第二级 (1) 子:先生,指孔子。 (2) 而:连词,表顺接。时:按时 。之: • 第三级 代所学的知识• 第四级 (3) 说:通“悦”,愉快。 (4) 朋:指志同道 • 第五级 合的人。亦:副词,也。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连词, 表转折。却,但是。 (6) 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 修养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 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 气,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段解:学习方法、学习乐趣和修身做人。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0《论语》十二章课件(新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10《论语》十二章课件(新版)

课文探究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是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重点词语
曾子曰:“吾 日 我 每天Fra bibliotek多次 名词作状语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反省 而不忠乎? 转折 诚实
替 出主意 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转折 传 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不习乎?”
分析文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论语》十二章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人), 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 称为“大成至圣”。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 “四书”。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共20篇。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 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内容 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 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 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 事方法。
重点词语
子曰:“学 按时 学习 顺承 (名词作状语) 复习 而 时 习之,不亦 说乎?有朋自远方
也是 “说”通“悦”愉快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折 顺承 并列
• 其 • 仁在其中矣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 借鉴别人的长处,还要警醒别人的短处, 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老子:“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第十章
朗读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舍弃
分析文义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孔子在河边感叹地说:“时光就像这流去 的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呀!”
词类活用
• 传不习乎 •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 饭疏食饮水 • 饭:名词-动词,吃饭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一词多义
• 为: •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 知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成为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 • • • 而 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分析文义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复 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 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 养的人吗?”
课文探究
• 第1句讲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总结
通假字
• 不亦说乎 • 说:通“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不习乎?”
分析文义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 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 习了呢?”
课文探究
•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章
朗读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 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 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课文探究
•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 质。
第七章
朗读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重点词语
• 子曰:“知
代词,学问和事业 ……的人 喜欢、爱好

者不如
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分析文义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 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 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 子曰:“饭
乐趣
吃饭 名词作动词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顺承
疏食饮水,曲肱
不正当手段

对于
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分析文义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 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 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 的浮云一样。”
意思就是说:他的德行与天地齐同,与日月同辉,他的“道”(学说或儒教的意思)泽被万 古今不二,他最早整理六经,作为他教学所用的教科书,立下的经典成为万世人的楷模。
《论语》
• 《论语》是儒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 不是勉强去做。 •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是个不断 提升的过程。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兴 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朗读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重点词语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
朗读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重点词语
广泛 并列 忠实,坚守 恳切 并列
• 子夏曰:“博学 而
仁德
笃志,切问
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分析文义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 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提问并且多 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重点词语
通“又”, 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顺承 迷惑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指不能为人力所 顺承 支配的事 顺承
独立做事 顺承 情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
顺承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超过,越过 规范,规矩
矩。”
分析文义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五十岁时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 的事,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到七 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第一章
朗读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重点词语
• 子曰:“学
按时 学习 顺承(名词作状语)复习


习之,不
也是 “说”通“悦”愉快

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了解 转折 生气,发怒 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人不知

不愠,不亦君子乎?”
课文探究
• 本章谈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 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害 了。”
转折 迷惑 转折 有害
课文探究
•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 关系。
第四章
朗读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重点词语
旧的知识 复习 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和体 顺承 会。形容词作 而知名词 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曰:“温
可以 凭借

成为


为师矣。”
分析文义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 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可以成为老 师了。
• 第2句讲 • 第3句讲
学习方法
学习的乐趣 个人修养
第二章
朗读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重点词语
• 曾子曰:“吾
每天 我 名词作状语 多次 反省


省吾身:
转折 诚实
替 出主意 转折
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
乎?
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第六章
朗读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重点词语
品质高尚
•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忍受
乐于学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
贤哉,回也!”
分析文义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 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 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 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 啊!”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
第九章
朗读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重点词语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顺承 跟从、学习
几个 在其中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分析文义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 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 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 点就要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