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金版教程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清的溪水绕过一个孤立的村庄,树 林里有太阳的余辉照耀,荒凉的古道 上有秋风早早吹来。今夜到何处去卸 掉征途上的马鞍住下休息?马鞭一挥 指向那座青山越来越近。长空漠漠, 看不到边际,衰草离离,看上去要黄 了可又绿了,人间的感情却难以了断。 人生短暂,寿命有限,恨却无穷,人 生就这样一步步在忧愁中衰老。
下片写停船后泛览湖景所见。“红蓼一 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不仅 对仗工整,而且随着视野的转换,显示出 另一番情趣,并给人一种红白鲜明的色彩 感。而词中的“红蓼”与“白鱼”相对, 更感到作者的构思精巧,观察入微。词人 既写了远处一条水湾倒映出的红蓼图,又 写了玉刀似的双尾白鱼。鱼是跃出水面之 鱼,静中见动。也有一种说法,“白鱼双 尾玉刀明”指的是映在水中的弯月如同白 色的双尾鱼,也好像闪耀着光芒的玉刀。 “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 尤耐人寻味。
用 侧 面 烘 托 的 手 法 来 表 明 月 光 的 明 亮。 (1)天地之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 如同白昼,“彻”“透”二字,形象地表 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2)从玉露着眼, 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 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 (3)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 月光的澄澈。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 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
愁情刚刚散去,一会儿又如密网般罩住 心胸。溢出的眼泪刚刚偷着擦去,却不 知不觉再次溢涌。我焦躁不安,在高楼 的栏杆上到处倚凭。过尽了整个黄昏, 所见到的也只是暮云合在一起,天边一 片昏暝。哪里有一点儿她的影踪。为了 她我宁可舍弃一生,如今已经下了决心。 但要忘记她,这辈子却万万不能。我还 要痴情地询问鱼雁,试探着询问她的信 息和行踪。
浣溪沙· 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 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 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 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 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 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 北路安抚使时,洞湘江入沿庭湖 所作。
诗人从长沙出发,舟行至洞庭湖,前一 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到洞 庭”三字引出下文。“楚天阔处数峰青” 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 “旗梢不 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 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船头所插旌旗上的 飘带一丝不动,表明此刻的湖面,风平浪 静,所以出现傍晚水波平静的景象,唯有 鳞鳞细浪了。这样夕阳斜照湖面停泊的船 舟,与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逢,共同构 成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 “又”字起什么作用?
(1)首句化用《桃花源记》 的典故。 (2)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 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 作用。
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 作用。 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 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 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 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 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 折 表 现 了 隐 居 绝 仕 之 意 。
本诗写天涯倦客春日依栏怀人 之情。词人漂泊遥远异地,突 然看到一片春色,不禁忆起过 去曾发生过的令人难忘的春梦 往事,尽管已时过境迁,但衷 情难忘,春梦常伴在自己的生 活中。
春草碧绿,郁郁葱葱,长满了南面 的大路。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 蒙,也仿佛理解人的心情,满怀愁 苦,倦怠慵容。回忆起那可人的伴 侣,娇娆美丽,笑靥盈盈。寒食节 里我们曾携手共沐春风,来到京师 的郊野,尽兴地游乐娱情,终日里 笑语欢声。可到了如今,却来到这 天涯海角,再次感受到和煦的春风, 可偏偏又孤苦伶仃。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 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在山花丛中,你我对酌, 我们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喝醉想要睡去,你可暂且离开, 如果有意明天再抱琴再来。
诗中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 样的形象?作者运用了什么描 写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形象?
诗中描绘了一个随心所欲、恣情纵 饮、不拘礼节、自由随便的超凡脱俗 的狂士形象。主要运用了动作、语言 描写来刻画人物。例如:“一杯一杯 复一杯”地开怀畅饮的动作描写,尽 管颓然醉倒,也不忘招呼朋友“明朝 有意抱琴来”,话很直率,却活画出 饮者酒酣耳热的情态,也表现出不拘 礼节、自由随便的态度,在读者面前 展现出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表达了诗人自由奔放的感情。
帝台春· 芳草碧色
李甲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 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 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 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 漫伫立,倚遍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 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 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注释】 ① 盈盈拾翠侣:体态丰盈、步履轻 盈的踏青拾翠的伴侣。 ② 凤城:指京城。 ③ 鳞鸿:即鱼雁。相传鱼雁可以传 书。
1.首句中“飞”“磨”两字带来了 怎样的艺术效果?
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月不 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 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 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 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以上二字的运 用使首句给人以排空而入之感,造语 奇崛,令人感到新奇而起惊叹。
2.曲子描写月光,从表现手法来说有何 特点?
元符三年(1100)五月,苏轼受命移廉 州(广西合浦)安置。六月赴廉途中作此 诗。这两首诗着意抒发思乡盼归的心情。 黄庭坚曾称赞苏轼的诗“气吞五湖三江”, 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正显示了苏诗特有的磅礴气势。虽写悲伤 之怀,却不流于颓唐委顿,画面疏朗,笔 力雄放。当年,诗人登临飞阁,澄江迈岭 尽收眼底。南眺澄水滚滚,长桥卧波;北 望琼州海峡,汹涛澎湃;极目中原,犹如 一丝头发漂浮水天之际。这怎不使风烛残 年的诗人“愁闻归路遥”而“欲老海南村” 呢?幸而“帝遣巫阳”,要把诗人招回去
独自在西风中,谁知的我的凄 凉感伤呢?不忍心面对蔓延的萧萧 落叶,所以关上了疏窗。我伫立在 残阳中,深思往事。 回忆当初因为春日酒醉,她不 忍心惊动我的酣睡,我和她曾经有 过赌书泼茶的闺房乐趣,只是那时 把与她相处的美好时光当做寻常情 境。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背景
正元符三年庚辰(1100)五月, 东坡被命移廉州安置,六月二 十日渡海。此二诗离儋耳过澄 迈时所作。
思乡盼归
译文: (一) 发愁北归的路如此遥远,眼前飞檐 四张的通潮阁下便是长桥,景象明丽喜人。 看不够白鹭横飞过秋水之滨的美景,不知 不觉见傍晚来到,潮水退去,隐没在青林 之后。 (二) 本来剩下的日子就要在海南岛这个 偏僻的地方中度过了,没想到朝廷又将我 召回。天空幽远,鹘飞去消失的地方,连 绵的青山犹如头发丝一样若有若无,那里 就是遥远的中原啊。
3.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 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上阕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 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 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 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 面。
4.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 出两例作简要赏析。 ①动静结合,鱼称“双尾”而“明”,是 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辞的环境中, 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 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 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 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 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 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 美境界。
踏莎行
吕碧城
水绕孤村,树明残照,荒凉古道 秋风早。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 遥指青山小。 漠漠长空。离离衰草。欲黄重绿 情难了。韶华有限恨无穷。人生 暗向愁中老。
注:吕碧城,晚清四大女词人之一, 一生坎坷波折,先来自百度文库投身于报纸 编辑、女子教育等社会活动,充 满强烈的爱国热忱。此词作于 1902年,词人时年20岁。
1.“暖絮”,写杨花的轻飞,“乱 红”,惜落花的飘零。这些都无力 自主,均随暮春之风摆弄。 这里本属“人知花”,即落花柳絮 撩人春愁;而偏说“花知人”,即 花絮知人春愁。这就足见词人的 “春愁”之深,连花也被感染了, 还起到了无人告慰寂寞的作用 ;这 样写不仅摒弃了落花柳絮引人愁的 老套,而且写出物我同感的效果。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 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 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字容若,初名成德, 后改名性德;他出身满清贵族,是 清初一位重要的词令家。其词情真 意切,清丽凄婉,特别是为悼念其 早逝的妻子卢氏而写下的许多词篇, 更是泣血之作,哀感顽艳,是他成 为中国词史上一位著名的“伤心 人”。这首《浣溪纱》就是其中的 一篇 。
[双调]折桂令· 中秋
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 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 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 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 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 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 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 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 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 氛围。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译文
(我)找到了一处世外桃源 可以躲避像秦朝那样的暴政, 红艳艳的桃花又是一年春天。 花儿凋谢,花瓣千万不要随着 流水漂去,恐怕有渔郎看见了 也会到这里来问路。
赏析
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 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这所幽静的小 庙,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 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 往。作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 土沦丧,忧心如焚,这首诗字里行间, 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但诗人也 是天真的,在家种植桃树,营构自己的 “桃花源”,但这毕竟是一厢情愿的事, 所以才有“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 来问津”这样的诗句。
1.“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 青山小”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形象?
①不畏路途艰险。
②意气风发。(或英姿飒爽, 或踌躇满志。)
2.“今宵何处驻征鞍?一鞭遥指青山小” 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①运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将“孤 村”“残照”“古道荒凉”“离离零 草”等意象组成接连不断的画面,来 渲染凄清苍凉的气氛,烘托人物悲凉 的心境和征途的愁苦。②直抒胸臆。 最后二句直接抒发词人心中的压抑和 沉闷。③“韶华”句运用对比,将韶 华有限和恨无穷相对比,表现词人的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 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 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 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 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 染怀念之苦。
补充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 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 析。 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 它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 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 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 奈。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 现了亡妻之痛。
2.(1)以景物烘托。以“暖絮 乱红”“慕云凝碧”烘托春愁。 (2)“忆”与“今”形成对比, 回忆往日的欢娱,反衬孤独惆怅 的现实,造成感情跌宕的效果。 (3)直接描摹“倦客”的情状。 (4)写人物的心理。“拼则” 句就是。(写两条即可)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二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1.“横”字带出一股雄健之势,有 气势,有力度;其次,“横”字 表现诗人凭栏远眺,“贪看”白 鹭在秋浦上飞翔,视线久久追随 着白鹭移动,故而有“横”的感 觉;其三,白鹭“横”于秋浦之 上,化动为静,暗示出秋浦水天 一色,空寥清旷,同时也是诗人 心境之“静”的外化。
2. 第 一 首 第 一 句 “ 倦 客 愁 闻 归 路 遥”,开门见山点明诗人心境和处 境,直接抒发思乡盼归之情;第二 首化用典故抒发浓烈的思乡之情。 这两首七绝,虽然都是书写羁旅思 乡的愁怀,但前一首以景写趣,诗 人“贪看”白鹭横飞、凝然不动的 身影,显得清雅悠闲;而第二首以 景写情,翘首北望,以远渺之景抒 写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情感炽热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