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发表时间:2013-08-20T16:15:37.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宗康

[导读] 如果患者清醒应边简要问病史(如患者处于昏迷,应向相关知情者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检,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李宗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体检快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并进行简易外固定、液体复苏,从而降低创伤骨折患者院前急救的再损伤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创伤骨折院前急救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32-02 创伤骨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创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伤作为一种创伤,与其他类型创伤不同,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致伤机制,而且其创伤性质和程度极大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它是导致44岁以下(青年)人员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全人类非正常死亡的“首席杀手”[1]。而道路交通伤中创伤骨折的发生率极高。为此,对此类创伤必须提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快速判断,正确处理。

创伤救治应强调时效性和整体性原则。医务人员达到创伤现场后,优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呼吸障碍、循环障碍及神经系统损伤;如果患者清醒应边简要问病史(如患者处于昏迷,应向相关知情者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检,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由于在较重的创伤中危及颈椎骨折损伤有一定的比例,而且颈椎损伤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固定,有可能会导致高位截瘫等给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未能明确是否合并颈椎损伤前,可对颈部常规予以颈托固定。

在问病史及体检中,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如有应考虑颈椎损伤;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胸部挤压痛,如有应考虑肋骨骨折;是否有胸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活动障碍、感觉缺如,如有应考虑胸腰椎骨折;骨盆有挤压痛时考虑骨盆骨折;四肢疼痛且有异常活动、骨摩擦感、畸形时应考虑四肢相应部位骨折。创伤骨折询问病史及体检顺序可从头面部→颈部→胸部→骨盆→四肢→胸腰背部,即从头到脚再到背部,以减少漏检率。并在逐项进行问病史及体检中,发现问题当即处理,然后才到下一步的问病史及体检。

创伤性骨折由于失血量较大,及剧烈的疼痛都可能引起或加重休克。特别是闭合性股骨性骨折失血量可达2000ml,骨盆骨折可达3000ml,是创伤性骨折中较常出现休克的骨折类型。在闭合性骨折中,在现场即给予有效的固定可以有效防止骨折端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并且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在骨盆骨折中,稳定骨盆是控制出血的首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和控制骨折断端出血,防止损伤血管加重出血,而且可以发挥骨盆“自填塞效应”,即指稳定的骨盆环可以把出血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随着盆腔压力的增大而产生填塞止血效应[2]。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可形成连枷胸,能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及时用弹性胸带固定胸廓可改善呼吸,减少肋骨断端活动能够、减轻疼痛。其他类型的骨折给予有效的外固定,亦可以起到减少再损伤及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转运及搬运前,及时妥善简易外固定在转运途中能有效地限制骨折异常活动,减少痛苦及再损伤,有利于抗休克,从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3]。

骨折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疼痛剧烈均能引起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现脉搏细快、血压骤降、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等要考虑休克的可能[4],所以,应早期开通静脉通道给予补液,为避免因血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缺血缺氧性脑病,休克时尽早给予液体复苏,可遵循先晶体液后胶体的原则。积极止血,监测生命体征,待稳定后再根据血压变化来调整滴速及液体量。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折的院前急救中,在关注生命体征,优先抢救休克、窒息等需马上危及生命的急症后,要善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从头到脚,再到腰背部)进行体检,尽可能减少漏诊,并在发现可能的骨折时,则马上给予紧急妥善的外固定是预防和减少患者再次损伤和预后不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侯树勋,王华东,交通伤致四肢脊柱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年6月第4卷第2期:84-88.

[2]赵鸿,陈孝平,宋先舟,开放性骨盆骨折救治的策略和技术的系统更新[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2年10月第39卷第10期:718-720.

[3]韦华章,傅帆,郑桃英,黄文红,简易外固定在伴骨折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中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8年11月第14卷第22期总第153期:82.

[4]陈文震,四肢骨折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与研究[J],中国现在药物应用,2012年5月第6卷第9期:62-63.

开放性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车祸越来越多,车祸导致骨折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开放性骨折的发生率更高.若不进行迅速、准确、全面、有效的急救护理,将严重影响病人的后期治疗和功能恢复,骨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发生中断或者丧失称骨折。凡骨折部位或其附近皮肤、粘膜破裂,造成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 1 出车前的准备工作:接到因车祸致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呼救电话,第一时间问清发生车祸的准确位置,所伤人数以及患者的基本受伤情况。 1.1出诊人员一名司机,还要急诊科室的医师和护士各一名。 1.2物品准备除常用的输液器,输血器,氧气筒,氧气管,氧气袋,担架,心电图机,听诊器.血压计,无菌敷料,绷带,各种型号的静脉留置针等用物外,另备口咽管,准备几种规格的夹板等必备物品。 1.3药品准备:急救箱内备止血药品,呼吸兴奋药品,强心利尿药品,升压药品,兴奋心脏的药品,代血浆等抢救药品,各种常规液体,另备20%甘露醇。 2现场急救及护理 2.1快速到达后的处理急救车到达目的地后,医护人员一定要携带急救箱担架下车。按急救原则处理,先检查后救治,查明开放性骨折的部位,是否还有其他部位受伤。对已有心跳、呼吸停止或濒死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在患者口腔内放口咽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2.2止血:立即包扎伤口立即用无菌敷料及绷带加压包扎开放性骨折部位的伤口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防止创口再污染。对于有大血管损失活动性出血,上述方法不能奏效时,可使用止血带,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定时放松,记录使用时间,并标以醒目标志。 2.3肢体的固定:任何骨折的肢体均需要固定,以减少病员的痛苦,及防止因骨折端继续移动而增加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的损失。 2.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失血过多,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应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液,另一条用输血器输入代血浆。保持输液及输血浆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2.5给予氧气吸入用氧气管接氧气袋或者氧气筒吸氧,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 3转运前的准备 3.1转运伤员要求迅速、安全,随时注意伤员的全身情况,尽可能不用止痛剂。对出血量较多的开发性骨折可同时给予静脉输液及适量抗生素。若病员处于休克状态,应先纠正休克以后再转送。 3.2在搬运患者时,一定要充分支托用夹板固定的患肢,保持局部固定不动。患者安放在救护车上后,先调节氧流量,再接着改用氧气筒式吸氧。如有家属在场,向家属或患者告知患者的病情,以及转动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等。 4安全迅速转运及护理 4.1救护车在现场等待时,应打开车内空调。保持输液或输血浆通畅,妥善

创伤院前急救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53醫院急診科 劉毅

什么是院前急救? 顾名思义院前急救是指从病人发病开始到医院急诊科为止救治的全过程。院前急救 包括呼救、自救互救、现场救护、伤病员搬 运、途中监护救治及与院内急救的衔接等环 节。它使急救医学向前延伸,救治反应时间 缩短,救治更加及时,使早期救治成为可能。 从而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院 前急救快速发展是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进步 的一个重要标志。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 院前急救基本特点是不确定因素多。被救助对象发病地点可以发生不确定的任何地方;男女老少不定;内、外、妇、儿各科不定;病情轻重缓急不同;被救助的人来自不同的群体,救援环境复杂不可预料。 因此要求院前医生不仅要有综合的全面的临床各科急救知识和经验,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 院前急救规范的定位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临床各科院前急救的基本内容,定位过高达不到要求就会形同虚设,定位过低就会阻碍业务的发展。当前国内外急救医疗大致有4个定位等级,即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②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③急诊科常规④急诊监护病房常规。把院前急救 基本内容定位在BLS、ALS等级水平。

急救医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 急救医生要熟练掌握BLS和ALS的操作技术。 BLS和ALS都有A、B、C、D4项。BLS的A为气道(airway),即开放气道;B为呼吸 (breathing),即口对面罩或口对口人工呼吸;C 为血液循环(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D 为除颤(defibrillation),即进行心脏除颤。ALS 的A同样为开放气道,但用气管插管;B同样是人工呼吸,但用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机;C为开放静脉通道,并应用药物加强血液循环;D为进行心脏除颤和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is)。

院前急救演练方案

急诊科院前急救演练案 模拟病例:患者,男性,60岁,活动时出现胸闷1小时伴晕厥。急救人员到场后心电图检查提示:广泛前壁心梗伴频发室早。转运前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人员立即给予现场心肺复、现场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通知急诊科急诊科做好接诊病人准备,麻醉科医师行气管插管,科及心电图医师到急诊科会诊,检验科抽血急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相关检查。 一、现场急救人员配备:医生、护士、司机各1名。(1分) 二、急救设备准备:救护车、急救箱、心电图机、便携式电除颤仪、简易呼吸器。(1分) 三、技术要求: 1、急救人员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衣帽整洁。(1分) 2、规的心肺复操作(2010版心肺复技术)。(4分) 3、熟练掌握心电图、电除颤及静脉穿刺技术。(0.5分) 4、车辆安全运输。(0.5分) 5、相关科室人员接到通知后五分钟到达急诊科。(1分) 四、随机提问(1分)

儿科院前急救演练案 模拟病例:三岁幼儿发生惊厥120如进行院前急救?急救过程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如正确处理? 一、急救人员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衣帽整洁。(1分) 二.现场急救、包括物品准备(4分) 控制惊厥:要快速而有效地控制即刻发作。 1.地西泮静滴是现场急救的首选药,每次0.3-0.5mg/kg。1mg/分的速度静注,必要时20分钟后重复一次,每次总量不超过10mg。如无静脉通路,可按0.5-0.75mg/kg/次加2mL盐水入肛门5㎝处。 2.苯巴比妥是维持治疗的首选药物,应在安定止惊后立即负荷量15-25mg/kg维持,分2次肌注,12-24小时后给5mg/kg维持。 3.去除口鼻异物,给予氧气吸入,有发热者给与退热处理。 三、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进行2010版心肺复:(4分) C-A-B流程。重心动过缓,年长儿<30次/分,婴幼儿<60次/分,新生儿<100次/分,均需给予心脏按压。 1.胸外按压(C):频率100次/分,按压吹气比:新生儿3:1、1-8岁5:1,>8岁15:2,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深度2-3㎝。 2.打开气道(A):仰头举额法 3.人工呼吸(B):儿童18-20次/分,婴儿30-40次/分. 4、药物:1)肾上腺素:0.1-0.3mg/kg、1:10000浓度,3-5钟1次,

事故中对肢体骨折创伤者的紧急抢救

编号:AQ-BH-09913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事故中对肢体骨折创伤者的紧 急抢救 Emergency rescue of limb fracture in accident

事故中对肢体骨折创伤者的紧急抢 救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工矿、交通等事故中骨折受伤者,如果抢救不及时,或者抢救、运送不得法,往往会使伤情加重,留下后遗症,甚至增加致死率。轻易对骨折伤者的搬动,不得法的搬动,会使伤者断骨部位骨头相互折断,有的能使折断的骨头刺破大血管,引起伤者大出血、内出血,而导致死亡。不得法的对伤者搬动,容易使折断的肋骨剌伤肺泡,引起破裂,气胸、张力性气胸,导致伤者处于生命危险,有的甚至几分钟就能死亡。因此,各类事故中对骨折伤者的紧急抢救应采取科学的救护方法,才能使伤者伤情减轻,生命得到挽救。 (一)颌面部损伤的救护。颌面部血液供应丰富,颈部有大血管和大神经,受伤后有严重出血和呼吸障碍,可以并发脑损伤,对生命构成威胁。救护时,应让伤者坐起,面部向下,如发现伤者口

腔或鼻腔有异物时,应及时清除,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发现伤口向外喷鲜红的血液,证明动脉血管破裂,可在伤口近心端找搏动的血管,将血管压在骨骼上止血,再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下颌骨折时,应先将上、下牙咬对好,再将移位的伤部组织复位,用绷带扎好。 (二)尺、桡骨骨折的救护。将一块三角巾摊放在胸前,上端经伤侧肩部搭在颈后,将伤肢的肘关节屈起略小于90°,横放在胸前,再将三角巾下端提起,搭过未受伤的侧肩部,在颈后将两端结扎。 (三)下肢骨折的救护。将伤肢平放在大于下肢的宽大木板上,用绷带分别在踝上部、膝下部、膝上部、大腿根部予以绑扎,可达到固定的目的。 (四)开放性损伤的救护。开放性损伤多表现为下肢小腿粉碎性骨折,常伴有软组织撕裂伤,救护时不要随意复位,以免出血。 (五)手脚断指(趾)的救护。应用医用纱布将断指(趾)端包扎好,再将断指(趾),连同伤者一起迅速送到医院治疗。 (六)脊柱损伤的救护。在救护时,禁止让伤者坐起,采用二人抬、搂抱等方法,以免颈部和脊柱前屈,加重损伤。搬动时,应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关键词】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 为提高创作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总结分析了我科自2001~09~2006~12院前急救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共125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5例中男107例,女18例,年龄6-58岁,平均3 2.4岁,其中20-45岁青壮年94例,占75.20%道路交通伤74例,锐器伤21例,高空坠落伤18例,其他12例。3个部位以上的多发伤98例,占78.40%。本组颅脑损伤52例,四肢和脊椎骨盆损伤31例,胸部损伤19例,腹部损伤16例,颈部损伤7例。 1.2休克程度分类全部病例符合《外科学》第五版“失血性休克”的诊断标准,详见表现。其中轻度27例,中度83例,重度15例。 1.3抢救措施①救护车到达现场后迅速把患者转移至安全地带,并立即进行常规生命体征检查,心跳呼吸停止者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有肋骨骨折者禁止),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等,对开放性损伤者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和固定制动。②迅速评估休克程度,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道扩容抗休克,严密观察血压、脉博、呼吸、意识等体征变化。对颅脑操作、疑有脑疝形成者,加压快速静脉滴20%甘露醇125-250ml+呋塞米20-40mg,尤其开放性颅脑损伤及颅内血肿形成意识丧失者在进行内科抢救措施的同时与手术科室联系,争取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表1创伤失血性休克程度分类 2结果 患者送到急诊科后再次对其休克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比,符合前一期标准者为好转,基本功不变者为无变化,符合后一期标准者为恶化。本组125例中好转98例如,占78.40%;无变化12例,占9.60%;恶化7例,占5.60%死亡8例如,占6.40%。 3讨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的创伤导致血容量急剧减少,出现微循环障碍的急危重症,是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临床表现特征为5P症状;皮肤苍白,冷汗,虚脱,脉搏细弱,呼吸困难。创伤失血性休克作为临床觉的危重症,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重视和加强早期救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有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程序按VIPC计划进行了,即维持吸吸道通畅及给氧,补液及输血扩充血容量,监测心泵功能,紧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意外伤害,如车祸、砸伤、挤压伤、切割伤、溺水、烧伤等等,多年的急诊急救工作中深刻的体会到做好院前急诊、急救,可以有效地控制伤情的扩大,阻止继续伤害,挽救患者的生命,这对伤病员的预后非常重要。 1 外伤患者的急救原则 1.1 抢救生命以抢救生命为第一任务,没有生命做保障,其他的工作都没有意义。 1.2 恢复功能在保证生命的基础上,注意患者的各种功能的恢复,以利于日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工作能了的存在。 1.3 顾全解剖的完整性在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患者的各种解剖的完整性,利于以后的功能恢复。 2 现场急救 2.1 脱离危险环境首先,将患者迅速搬离受伤现场,避免继续伤害。如烧伤患者应立即搬离热源,除去身上残留的衣物,在搬离伤员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稳,力度适宜,不要过快过猛,如有障碍物时,首先去除阻碍搬运的障碍物,不要从重物下硬拽或硬拉肢体,以免造成继发性损伤。 2.2 观察伤情做出初步诊断在短时间内对伤者的伤情做出正确的判断,边抢救边检查,注意与生命紧密相关的重要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心率、神智等情况,有无休克发生。注意头部、颈部、胸部、腹部、骨盆、四肢等部位的损伤情况,有无重要脏器的联合损伤,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运用止血、固定、包扎等技术进行施救。 2.3 保持生命支持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去除呼吸道中的异物、血块、痰液、呕吐物等阻碍呼吸通常的异物,托起伤者的下颌使头部后仰,如有舌后坠者应将舌拉出,使呼吸道通畅,并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呛入气道。有心脏骤停者要立即胸外心脏按摩,胸外按压100次/min,建立有效的循环。对于胸部有开放性伤口时要立即用厚辅料封闭,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对于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伤员应立即用衣物、沙袋等固定包扎伤侧,制止反常呼吸;对于张力性气胸的伤员应在患者胸壁第二肋间插入粗针头,排除胸膜腔内的气体,使肺部膨胀,恢复有效呼吸。 2.4 止血外伤患者多数都有出血情况,因此要做好充分的止血。发现有大血管出血时应立即用止血带止血,紧急情况下立即指压止血,然后加压包扎,并抬高受伤的肢体,以减少出血。对于四肢较大血管出血使用止血带止血者,松紧适度,

常见创伤急救办法

事故应急救援基本知识 【自救、互救、创伤急救】 车间可能造成的伤害有:电击伤、热烧伤、骨折、大量出血、溺水等。 ㈠、电击伤 1、什么叫电击伤? 当一定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损伤、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称为电击伤,俗称触电。雷击也是一种电击伤。轻度电击者可出现短暂的面色苍白、呆滞、对周围失去反应。自觉精神紧,四肢软弱,全身无力。昏倒者多由于极度惊恐所至。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心室纤颤、瞳孔扩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触电是如何造成的? ⑴、带电违章操作设备,造成操作人员触电。 ⑵、电气设备发生漏电现象,周围人员没有察觉,导致周围作业人员触电。 ⑶、管理不到位,没有执行停送电制度,误操作导致触电。 3、电击伤会出现发生哪些症状? ⑴、心搏停止;⑵、心律失常;⑶、呼吸衰竭;⑷、肌肉疼痛和紧缩;⑸、癫痫发作;⑹、麻木和刺痛;⑺、意识不清。 4、发现触电人员该如何抢救? 如果发现有人触电,作为救助者必须争分夺秒,充分利用当时当地的现有条件,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绝不可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这样不仅使触电者再次充当导体增加了电流的损伤,而且使救助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电击的威胁。 ⑴、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a.关闭电源:如触电发生在家中,可迅速采取拔去电源插座、关闭电源开关、拉开电源总闸刀的办法切断电流。 b.斩断电路:如果在野外郊游、施工时因碰触被刮断在地的电线而触电,可用木柄干燥的大刀、斧头、铁锹等斩断电线,中断电流。 c.挑开电线:如果人的躯体因触及下垂的电线被击倒,电线与躯体连接下很紧密,附近又无法找到电源开关,救助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棒、扁担、竹竿、手杖等绝缘物将接触人身体的电线挑开。 d.拉开触电者:触电者的手部如果与电线连接紧密,无法挑开,可用大的干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院前急救各种急救应急预案(汇总) 突发重大灾害事故急救应急预案 为了规范急救中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工作,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组织机构的组织领导及职责 1.医疗救援指挥部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领导、中心领导、参加急救各医院的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等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的医疗救护,负责指挥现场医疗救援工作,协调、部署与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有关的工作。 2.紧急救治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及参与伤病员的紧急救治,确定、落实救治方案。 3.后勤保障小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协调抢险救灾工作以及伤病员紧急救治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工作。 4.心理辅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及时了解掌握受灾人员情况,对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二、制定三级应急预案 1.事件分级 (1)一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30人以上,或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仁,或死亡和危重5人以上,事故有继续发展趋势。 (2)二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30人,或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3人以内,死亡和危重者3人以上,事故有或可能有发展趋势。 (3)三级事件:一次事件伤病员10人以下或危重者3人以下,事故无发展趋势。 2.应急救治队伍一线为急救中心(站)的院前急救力量二线为三

级、二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组成侧重专科(创伤、烧伤、传染病、生化中毒等)的应急专业救护队;三线为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其他医疗机构急救力量。 3.预案启动“三级事件预案”由调度值班主任启动,可以根据情况由急救中心(站)、二级、三级医院急诊科处置“二级事件预案”由指挥调度主任、领导小组长启动,需同时启动一、二线应急救治队伍;“一级事件预案”由领导小组长、卫生局领导启动,启动一、二、三线应急救治队伍。 三、灾情报告 1.当出现重大突发性灾害事故时现场医务人员或其他目击者应向急救中心领导,随即向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内容包括:(1)突发事件发生的种类、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目前的情况; (2)伤员的主要伤情,已采取的急救措施及投人的医疗急救资源; (3)现场尚需哪些医疗物品如急救药品、急救器材; (4)伤员准备分流的医院等。 2.医疗救援情况按以下规定报告: (1)伤亡20人以下的,6小时内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2)伤亡20—50人的,12小时内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3)伤亡50人以上的2生小时内报国务院卫生部门书 (4)地震、水灾、风灾、火灾和其他重大灾害事故,虽一时伤亡情况不明的也应尽快上报。 四、现场应急处置 1.现场医疗救援及指挥 (1)120指挥中心接到上级部门通知或灾害事故报警后,立即派出第一线救护车队赶赴现场,同时向医疗救援指挥部报告,并与联动系统(110,119等)进行横向联系;随后根据现场反馈信启,按医疗救援指挥部命令调派出第线、第,线救护车队增援现场救治。 (2)急救中心(站)及其他医疗机构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

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1简述院前急救的原则 答:(1)先排险后急救(2)急救与呼吸并重(3)先重伤后轻伤(4)先施救后运送(5)转运与救护相结合(6)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3简述ICU的病床设置的要求。 答:ICU病床数量应符合医院功能任务和实际收治重症病人的需要,三级医院ICU的床位数以医院病床总数的2%--8%为宜。ICU床位使用率以75%为宜,至少应保留一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85%时,应适度扩大规模。ICU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6简述多发性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中应遵循的ABCD原则。 答:A:气道及颈椎控制: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保护颈椎,实施颈椎制动。 B:呼吸及保持通气:维持呼吸功能,充分给氧,必要时采用人工呼吸、机械通气。 C:循环及控制出血:补充周围循环血量,保持心脏泵功能,对活动性出血积极止血。 D:审计系统障碍:保护脊柱、脊髓,采用硬担架搬运,轴型翻身,防止躯干摆动和旋转。颅脑损伤者预防和治疗颅内高压,伴颅内出血者积极止血,必要时手术清除血肿。 E:暴漏及环境控制:充分暴漏病人身体,全面检查以及发现除上述部位以外的其他脏器损伤。暴露时应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和保暖。 7简述中暑的发病机制。 答:(1)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产热和从环境中获得的热量不能与生理性散热达到平衡,致使体内热量积蓄,引起体温升高。随着体内热量的蓄积,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心功能减退,心排出量减少、中心静脉压升高,汗腺功能衰竭,可使体内热量进一步积蓄,体温骤增,甚至达到42°以上。临床上以高热、无汗和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2)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是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内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环境下,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因大量出汗,使体内的钠、钾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痉挛和疼痛。 (3)热衰竭:由于大量出汗,同是人体内对热环境不适应,可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但不伴内脏血管收缩,以致循环血量减少,中枢供血不足,发生循环衰竭。 12简述院前急救的任务与原则。答:(1)院前急救的任务:①日常院前急救;②灾害事故的院前急救;③大型集会活动的救护待命;④通讯网络中的枢纽任务;⑤救护知识的普及。(2)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排险后施救;②急救与呼救并重;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施救后运送; ⑤转送与救护相结合;⑥院外和院内紧密衔接。 2.2.简述院前急救实施救护的措施。答:(1)采用合理的救护体位。(2)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脑复苏。(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发绀者,应迅速解开衣领,清除口咽部异物、血块和分泌物,有条件时给氧。(4)维护循环系统功能。(5)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6)对猝死、创伤、烧伤及骨折等病人进行现场救护。(7)止血。(8)包扎,可减轻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避免附加损伤及细菌污染。(9)固定。(10)对疑有脊椎损伤者,应立即予以制动,以免造成瘫痪。

骨折现场急救知识

骨折现场急救知识 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难免有跌、坠、撞、扭伤等不幸发生,轻者造成软组织损伤,重者会发生骨折,现场急救是保存伤员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创伤发展和预后影响极大。 现场急救,首先要及时止血和治疗休克,骨折后引起休克的重要原因是出血、疼痛和内脏损伤,一般出血多数可用纱布等消毒物品在伤口处加压包扎止血,如果现场没有消毒物品,可用干净的手帕或衣服等包扎,四肢大出血可用止血带在伤口上端进行止血,止血带扎在衣服外面,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小时;时间长时,每间隔一小时松一次,见到伤口渗血时再扎上。如果没有止血带,可用布带等物代替。 现场急救中,对疑为骨折的伤员,可做临时固定,目的是防止因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减轻疼痛,预防休克,这对骨折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固定的范围应包括骨折处的上、下两关节,对开放性骨折(骨折断端穿出皮肤)必须先行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肢体,固定的材料可用绷带、棉垫、木夹板等,亦可采用树枝、竹杆、木棍、纸板、书卷、雨伞、衣服、腰带等代用品,固定夹板与肢体之间要加棉垫、衣片等衬垫,防止皮肤受压损伤;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循环。固定完成后,如出现指、趾苍白、青紫,肢体发凉、疼痛或麻木,表明血循环不良。应立即检查原因,如为缚扎过紧,需放松缚带或重新固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部位骨折的急救法: 前臂骨折:用一块从肘关节至手掌长度的木板或用一本16开杂志,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吊胸前。 上臂骨折:把长达肩峰至肘尖的衬垫木板或硬纸板。放在伤肢外侧,以绷带或布条缠绕固定,注意留出指尖,然后用三角巾把前臂悬吊胸前。

创伤急救措施

创伤急救措施 1、创伤急救基本要求: ?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 救治。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平躺,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外部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 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复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 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2、止血急救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复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 ?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 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

血量。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扎紧时间不宜超过 4 小时。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等作止血带用。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 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 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医院途中较长,可给伤员 饮用少量糖盐水。 3、骨折急救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 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量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 用干净布片复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 伤口内。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在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颏使 气道畅通,不能再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躺在平硬的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要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4、颅脑外伤 应使伤员平卧,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 头部和身体同时转动,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耳鼻有液体流出时, 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轻拭去,以利于降低颅内压力。也不可用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各种危重急症,意外伤害事故以及突发的灾难,均需要在现场进行紧急的初步急救,力争维持伤病员生命体征的稳定,而后快速转送附近合适医院急诊科进一步诊治。院前急救看似简单,似乎无需高深的学问与技能,但事实上院前急救是否及时、诊断是否正确、措施是否果断得力,均将影响到病人的安危。及时、正确、果断的急救,可以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减少病人伤残率、提高人们今后的生活质量。院前急救作为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上海这个老龄化城市中,院前急救水平高低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 现代急救管理的集中点是重视院前急救、规范医院急诊科管理和强化监护病房管理三方面的内容,落实在组织建设上为不断完善急救医疗体系(EMSS)的建设。这种急救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改变了过去只局限在狭隘的医院急诊科范围内被动地等候病人的局面,而是扩大到走出医院“围墙”,同时致力于院前急救。我们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充分明确,院前急救并不仅仅是急救站的事,也不只是抢救危急病人时在场的人们的责任,因为医院急诊科的设备装备得再好,急诊科的技术人员配备得再多,如果不重视院前急救,如果没有院前急救的有效救治,致使病人失去了抢救时机,那么急诊科将是一事无成。重视院前急救,并非可以不重视医院急诊科管理和建设,而是应该做好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科工作之间的联系衔接和合作配合,因为院前急救是短暂的,是应急性的,经过简单急救后,病人还要转送到医院急诊科继续救治;做好途中运送和救治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抢救时机,保证将病人运送到医院得到更好的救治;没有医院的继续救治,院前急救的效果也是很难巩固的,甚至会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因此,医院急诊科要根据本地院前急救的特点和情况,来确定本科任务、特点、内容和组织形式。现在,对院前急救的认识应提高到社会对急救工作的需要上来,提高到评价一个城市急救工作水平和能力高低上来。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对呼救伤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和运送,要求接到呼救电话或其他方式的信息后,救护车(或救护艇)要立即出动,医护人员要随车(或随艇)前往尽快到达现场,进行现场急救后,迅速安全地将病人送到就近的合适的医院急诊科(室)。根据我国情况,呼救伤病人中一类是生命有危险的病人,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窒息、大出血、昏迷病人等,称为危重病人,约占10~15%,其中要就地进行复苏抢救的特别危重病人不足5%;另一类是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例如骨折、急腹症、普通外伤病人等,占呼救病人中的大多数,在进行简单现场处理后,就近送到合适医院或特约医院治疗。②对各类灾难遇难者进行院前急救,例如水灾、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战场救护等,在现场救护并组织合理分流运送,在这种现场急救中还关系到救护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③特殊任务的救护值班,例如大型会议、重要会议、比赛等,发生情况按上述情况处理。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1 重要性

常见创伤的现场急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常见创伤的现场急救 导语:四肢骨折立即用夹板,如无夹板,可木棍或树枝等临时固定骨折处,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二关节距离。 创伤是最常见的急症,据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因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伤、运动过度造成的互相冲撞、遭遇暴力和日常生活中的不慎碰撞和跌倒等引起的各类创伤,其呼救数始终占全年救护量的首位,大约占全年院前急救人数的30%~40%。由于这类伤员发生突然,伤情极其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意外事件,应当及时、高效地进行现场急救。 首先,应立即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呼救。电话中简单叙述伤员的数量、伤情、出事地点等,以便救护人员准备急救设备和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现场急救,对不同的症状及时进行现场对症处理: 出血皮肤少量出血,可用消毒纱布(如无消毒纱布,则应就地取材,选用毛巾、布带等柔韧的类纱布物)压迫止血后包扎;喷射状出血,说明动脉破裂,应用钳夹血管止血,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在出血伤口上端即近心端找到搏动的动脉血管,用手指或手掌将血管压迫在所在部位的骨头上止血;对四肢出血,一般可用止血带或毛巾、手绢等扎在近心端,扎一小时放松2分钟。如出血过多或已休克者,应先在现场输血和补液后转送病人。 颅脑伤急救者应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并将病

创伤现场的救护方法

现在生活中遇到的创伤不像战争时期负伤后出血、骨折等那样简单,而主要以多发伤、复合伤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在场及时、正确的救护和搬运后送,不仅仅要挽救伤者的生命,而且要尽可能地减轻伤残。地震灾害、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脊柱损伤很多,正确的现场救护、搬运,可以避免截瘫的发生。 在现场救护中,要掌握“先脱险,后救人”的原则,救人时,首先要注意施救者自己的安全,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增加伤亡,背离初衷。地震或其他意外事故受伤者大多是多发伤、复合伤,救治时应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即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进行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危急重症和外伤的处理。 1.止血法 创伤一般多会有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引起大出血,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可能使伤员出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有60~80毫升血液。骨髓、淋巴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员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一般失血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就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症状。失血超过总量的40%~50%就有生命危险。及时止血,可挽救伤员的生命。所以,遇有创伤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伤员,首先要在现场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有关的急救处理。

(1)外伤出血的种类 当人体受伤出血时,依身体血管的种类通常分成3种,可根据出血的情况和血液的颜色来判断。 ①动脉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血随心脏跳动的频率从伤口向外喷射(在大的动脉出血时),或一股一股地冒出。血液呈鲜红色,流出不止,故常使人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容易引起生命危险。 ②静脉出血 血液徐缓均匀外流,呈紫色。如大静脉出血,往往受到呼吸运动而继续,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出血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流出,血液是红色的,多能自己凝固止血,故危险性小。 另外,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还有皮下出血,外出血和内出血之分。 皮下出血多见于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不久自愈。外出血多见外伤引起,血液从伤口流出,能够看见。 内出血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内或体腔内,从外表看不见,只能根据伤员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内出血对伤员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必须密切注意。

创伤救护(文本)..

一创伤救护总论 二创伤止血技术 三创伤包扎技术 绷带包扎法 三角巾包扎法 特殊开放伤包扎法 四创伤骨折固定技术 五创伤搬运技术 六灾害事故中的群体伤急救 地震现场救护 火灾现场救护 创伤救护总论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发生的创伤,特别是以高能创伤为特点的交通伤,对交通参与者发生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轻者体表损伤、出血、骨折,重者致残致死。连续十年我国交通事故位居世界第一。自2001年至2005年每年直接死于车轮下的 人达十万人左右,之后逐年下降,2011年为6.2万人。 2011 年10月7日16时许,在滨保高速,一辆河北省的大客车与一辆山东省的小轿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大客车侧翻,造成35人死亡。交通伤是世界公认的道路第一杀手,因此,首先要强调的是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要珍惜生命,预防为主,防范伤害的发生,这方面交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开展的对严重交通违法整治行动将会有效消除许多安全隐患。 由于创伤是在各种不确定情况下发生的,有时是瞬间发生的。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统计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我们做为第一目击者,及时在事故现场进行自救和互救,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达到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减少伤残,减轻伤员痛苦,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目的。故学习掌握救护技术是很必要的。 一位交通民警说:我学习掌握救护技术能在事故现场进行止血、包扎,甚至心肺复苏,不仅为挽救受伤者的生命尽了警察的一份职责,而且警察的形象在百姓心中更亲切,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对我们执法和善后的处理都有很好的作用。 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伤者施以援手,挽救生命。 第一目击者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平时参加救护培训并获取培训相关的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国际医学急救专家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已正式提出了在全世界开展?。第一目击者?±的普及培训教学活动,要争分夺秒和死亡赛跑式地抢救危急病人,抢救过程中第一目击者要在现场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抢救因危重急症或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人。机械性创伤中交通伤占首要位置,是世界公认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 发表时间:2013-08-20T16:15:37.3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李宗康 [导读] 如果患者清醒应边简要问病史(如患者处于昏迷,应向相关知情者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检,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李宗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体检快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并进行简易外固定、液体复苏,从而降低创伤骨折患者院前急救的再损伤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创伤骨折院前急救外固定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32-02 创伤骨折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成为创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交通伤作为一种创伤,与其他类型创伤不同,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致伤机制,而且其创伤性质和程度极大地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它是导致44岁以下(青年)人员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全人类非正常死亡的“首席杀手”[1]。而道路交通伤中创伤骨折的发生率极高。为此,对此类创伤必须提高院前急救的紧急诊治技巧,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快速判断,正确处理。 创伤救治应强调时效性和整体性原则。医务人员达到创伤现场后,优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呼吸障碍、循环障碍及神经系统损伤;如果患者清醒应边简要问病史(如患者处于昏迷,应向相关知情者询问病史),边进行体检,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由于在较重的创伤中危及颈椎骨折损伤有一定的比例,而且颈椎损伤如果早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固定,有可能会导致高位截瘫等给患者今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未能明确是否合并颈椎损伤前,可对颈部常规予以颈托固定。 在问病史及体检中,要注意患者是否有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如有应考虑颈椎损伤;是否有呼吸困难、胸部疼痛,胸部挤压痛,如有应考虑肋骨骨折;是否有胸腰背部疼痛,双下肢活动障碍、感觉缺如,如有应考虑胸腰椎骨折;骨盆有挤压痛时考虑骨盆骨折;四肢疼痛且有异常活动、骨摩擦感、畸形时应考虑四肢相应部位骨折。创伤骨折询问病史及体检顺序可从头面部→颈部→胸部→骨盆→四肢→胸腰背部,即从头到脚再到背部,以减少漏检率。并在逐项进行问病史及体检中,发现问题当即处理,然后才到下一步的问病史及体检。 创伤性骨折由于失血量较大,及剧烈的疼痛都可能引起或加重休克。特别是闭合性股骨性骨折失血量可达2000ml,骨盆骨折可达3000ml,是创伤性骨折中较常出现休克的骨折类型。在闭合性骨折中,在现场即给予有效的固定可以有效防止骨折端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并且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在骨盆骨折中,稳定骨盆是控制出血的首要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和控制骨折断端出血,防止损伤血管加重出血,而且可以发挥骨盆“自填塞效应”,即指稳定的骨盆环可以把出血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随着盆腔压力的增大而产生填塞止血效应[2]。在多发性肋骨骨折中,可形成连枷胸,能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及时用弹性胸带固定胸廓可改善呼吸,减少肋骨断端活动能够、减轻疼痛。其他类型的骨折给予有效的外固定,亦可以起到减少再损伤及止痛的作用。 因此,在转运及搬运前,及时妥善简易外固定在转运途中能有效地限制骨折异常活动,减少痛苦及再损伤,有利于抗休克,从而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3]。 骨折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疼痛剧烈均能引起休克的发生,一旦发现脉搏细快、血压骤降、四肢厥冷、意识障碍等要考虑休克的可能[4],所以,应早期开通静脉通道给予补液,为避免因血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缺血缺氧性脑病,休克时尽早给予液体复苏,可遵循先晶体液后胶体的原则。积极止血,监测生命体征,待稳定后再根据血压变化来调整滴速及液体量。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折的院前急救中,在关注生命体征,优先抢救休克、窒息等需马上危及生命的急症后,要善于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一般从头到脚,再到腰背部)进行体检,尽可能减少漏诊,并在发现可能的骨折时,则马上给予紧急妥善的外固定是预防和减少患者再次损伤和预后不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侯树勋,王华东,交通伤致四肢脊柱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年6月第4卷第2期:84-88. [2]赵鸿,陈孝平,宋先舟,开放性骨盆骨折救治的策略和技术的系统更新[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2年10月第39卷第10期:718-720. [3]韦华章,傅帆,郑桃英,黄文红,简易外固定在伴骨折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中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8年11月第14卷第22期总第153期:82. [4]陈文震,四肢骨折的院前急救措施分析与研究[J],中国现在药物应用,2012年5月第6卷第9期:62-63.

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治疗研究

“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及治疗研究”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背景及意义 自1886年1月29日,德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以来,交通伤就开始伴随现代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2009年6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了《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该报告广泛评估了178个国家的道路安全状况,指出现在每年全球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2000万~3000万人遭受非致命伤害,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按照目前的趋势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将占总死亡人数的 3.6%,超过癌症、艾滋病和战争等我们所熟知的三大灾难,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死亡因素。据国内最新权威部门报道,骨盆骨折占交通事故致死比例约为42%。另外,目前国内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建筑事故、矿难塌方、化工爆炸等恶性事件屡见报道。还有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所有这些事故,均造成了人体的严重创伤,其中骨盆骨折占了很大比例。 据统计,骨盆骨折的发病率为20—35.2/10万/年,占骨科住院病人的1.5—4.8%。而骨盆骨折的死亡率高达5—42%(1),在开放性骨盆骨折死亡率更可高达50%(2)。我院近10年统计结果也与之相仿。骨盆骨折如此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其创伤重,合并伤多,易并发大出血、休克,脂肪栓塞,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但也与骨盆骨折救治困难,缺乏统一、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与治疗规范有很大关系。 本项目旨在通过规范骨盆骨折的院前急救与治疗,提高骨盆骨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提高医疗急救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对创伤的最新研究为DCS(损伤控制外科)或DCO(损伤控制骨科),即试图使患者受到第一次打击后的持续打击最小化,以避免损伤加重,降低多发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院前急救的目的是采用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与技术,最大限度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降低死亡率与致残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3)。对于骨盆骨折,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院内治疗,如内固定、外固定、髂内动脉结扎止血等方面。而对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则甚少研究。或只关注于全身情况而放弃骨盆局部处理,或就地取材,各显神通,简单处理。如武钢等用锁骨带、潘进社等用床单简易捆绑等简易急救。目前尚未有统一、规范、有效的院前急救体系。(详见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报告。) 三、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及主要创新点: 1、主要研究内容: (1)对国内外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等现状进行广泛的调研。通过大量查阅文献,了解骨盆骨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掌握目前国内外骨盆骨折的急救方法和急救措施,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目前的治疗方法提出改进,提出骨盆骨折院前急救及治疗的规范化流程。 (2)针对目前国内外骨盆骨折治疗现状,研制一种能在骨盆骨折急救中应用的简便、有效的骨盆充气式固定止血兜,并制成样品。首先在20名健康人身上试用,获得相关压力数据;再在50名轻型骨盆骨折患者使用,结累经验;逐渐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