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流水线介绍

合集下载

汽车线束装配工艺介绍与分析

汽车线束装配工艺介绍与分析

表1某企业线束标准作业时间(部分)标准作业内容安装水管带密封圈的端子插入护套不带密封圈的端子插入护套PVC 胶带点缠……标准时间/s 15545……随着汽车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汽车线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零部件,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电气性能;为了控制线束成本,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提高线束加工品质和效率是各个汽车线束厂家的重点关注项目。

从原材料进入车间开始,到线束成品包装入库,线束加工制作一般分为4道主工序,包含下线工序、压接工序、装配工序、包装工序,每项工序中的各项操作都有不同的检验控制。

本文将重点介绍装配工序中的生产工艺制作。

1单板装配工艺单板装配制作是指一人或多人在固定区域的一块工装板上,按照工艺文件将导线、护套、熔断丝、扎带等材料装配成合格成品线束,普遍应用于一些导线根数较少的线束。

如:四门线束、空调线束、正负极线束等。

线束单板装配工艺的设计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1计算标准作业时间计算出单条线束装配的标准作业时间,根据计划日生产量来确定单板工装台的数量。

1)标准作业时间是相对企业内部而言,是企业内部制定的一个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不同的企业由于软件和硬件的差异,标准作业时间也会不同,表1为某企业线束标准作业时间。

2)单条线束的标准作业时间计算出以后,就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计划来计算日产量,从而确定工作台的数量。

如某线束客户计划需求量为5000套/月,企业月工作天数为24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人单条线束标准作业时间为0.3小时,则工作台数量可按照如下公式:工作台数量=(客户月需求量×标准作业时间)/(每天工作时间×每月工作天数)=(5000×0.3)/(8×24)≈7.8。

通过以上计算得出,操作工作台的需求量为8台。

3)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工作台的需求数量与装配此线束的工作时间成反比。

在客户月需求量固定的情况下,安排此工位的工作时间越长,工作台的数量就越少。

组装流水线管理流程

组装流水线管理流程

组装流水线管理流程## Assembly Line Management Process.The assembly line management process is a crucial aspect of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It involves planning, organiz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o achieve efficient and cost-effective output. Here's a detailed outline of the assembly line management process:### Planning and Design.1. Product Design: Determine the specifications,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required for the product.2. Process Flow: Design the sequence of operations and workstations for the assembly line.3. Equipment Selection: Choose machines, tools, and other equipment tha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4. Workstation Layout: Arrange workstations to optimize workflow and minimize movement.### Production.1. Scheduling: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schedule, including start and end times for each operation.2. Material Procurement: Ensure the availability of necessary materials, components, and supplies.3. Quality Control: Establish quality standards and inspection procedures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4. Operator Training: Train operators on the assembly process, equipment oper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s.### Monitoring and Control.1. Production Tracking: Monitor production progress and identify bottlenecks or delays.2. Inventory Management: Control inventory levels and replenish materials as needed.3. Equipment Maintenance: Schedule and perform equipment maintenance to prevent breakdowns.4.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ssess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assembly line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Continuous Improvement.1. Lean Manufacturing: Implement lean principles to eliminate waste and improve productivity.2. Kaizen: Encourage and support employee suggestions for process enhancements.3. Benchmarking: Compare performance with industry standards and best practices to identify areas for growth.中文回答:## 装配流水线管理流程。

装配流水线PLC控制系统(可编辑)

装配流水线PLC控制系统(可编辑)

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在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工艺成本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要求将直接决定各企业工厂能否紧跟社会脚步赢得时间占领市场甚至将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为此企业生产自动化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装配流水线自动化作为工业自动化的一部分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流程成本最大限度的适应产品变化提高产品质量它是现代化生产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 课题研究的现状121 可编程控制器简介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前已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工控机是实现生产自动化的最佳配套产品而工业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则在工控领域中占有主要的地位PLC具有通用性强使用方便适应面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简单等特点可编程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当时叫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以执行逻辑判断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其基本设计思想是把计算机功能完善灵活通用等优点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的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结合起来控制器的硬件是标准的通用的根据实际应用对象将控制内容写入控制器的用户程序内控制器和被控对象连接也很方便可编程控制器对用户来说是一种无触点设备改变程序即可改变生产工艺因此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用可编程控制器在实施阶段再确定工艺过程另一方面从制造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厂商角度看在制造阶段不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专门设计控制器适合批量生产由于这些特点可编程控制器问世以后很快受到工业控制界的欢迎并得到迅速的发展PLC的定义有许多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PLC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贮器用来在其内部存贮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的模拟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它是一个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装置专为在工业现场应用而设计PLC是微机技术与传统的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克服了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中的机械触点的接线复杂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灵活性差的缺点充分利用了微处理器的优点又照顾到现场电气操作维修人员的技能与习惯特别是PLC的程序编制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知识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继电器梯形图为基础的简单指令形式使用户程序编制形象直观方便易学调试与查错也都很方便用户在购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说明书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线和简易的用户程序编制工作就可灵活方便地将PLC应用于生产实践从结构上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 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流水线生产是产品按照设计好的工艺过程依次顺序地通过每个工作站并按照一定的作业速度完成每道工序的作业任务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不断重复的过程具有高度的连续性由于PLC控制具有可靠性易操作性灵活性等优点因而在很多领域内能取代原来液压领域才能实现的功能如精确控制功能PLC的产品系列的丰富和发展使PLC从最小的只有十个IO点的微型PLC到8000点的大型PLC本设计中的充分利用了PLC编程控制功能实现部件的传递122 装配流水线简介装配流水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最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装配要求是工业生产中主要的机器设备物料和工人的连续流动完成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下的全部过程设计流水线的必要步骤是分析制造每一件产品的组成部分以及最终产品成产过程所有运动的物料都被简化没有横流回溯或重复的程序工作任务号码机生产速度和编程以使所有业务线沿线都可以运行流畅比如制造汽车的流水线部分匹配到组件上的相交贯线的主线提供外部和内部零件发动机和其他组件作为行动单位每个工人沿线的执行特定的任务每一个部分和工具交付其使用的点与线同步一些不同的组件上线同时进行而由一个复杂的调度和控制系统来确认生产的机器类型和颜色内饰发动机和可选的设备组合在一起来达到理想的组合中间继电器 intermediate relay 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新国标对中间继电器的定义是K老国标是KA一般是直流电源供电少数使用交流供电221 输入刷新阶段在输入刷新阶段CPU扫描全部输入端口读取其状态并写入输入状态寄存器完成输入端刷新工作后将关闭输入端口转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期间即使输入端状态发生变化输入状态寄存器的内容也不会改变而这些变化必须等到下一工作周期的输入刷新阶段才能被读入222 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阶段根据用户输入的控制程序从第一条开始逐步执行并将相应的逻辑运算结果存入对应的内部辅助寄存器和输出状态寄存器当最后一条控制程序执行完毕后即转入输入刷新阶段223 输出刷新阶段当所有指令执行完毕后将输出状态寄存器中的内容依次送到输出锁存电路输出映像寄存器并通过一定输出方式输出驱动外部相应执行元件工作这才形成PLC的实际输出由此可见输入刷新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构成PLC一个工作周期由此循环往复因此称为循环扫描工作方式显然扫描周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程序的长短扫描周期越长响应速度越慢由于每个扫描周期只进行一次IO刷新即每一个扫描周期PLC只对输入输出状态寄存器更新一次所以系统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但是由于其对IO的变化每个周期只输出刷新一次并且只对有变化的进行刷新这对一般的开关量控制系统来说是完全允许的不但不会造成影响还会提高抗干扰能力这是因为输入采样阶段仅在输入刷新阶段进行PLC在一个工作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与外设隔离的而工业现场的干扰常常是脉冲短时间的误动作将大大减小但是在快速响应系统中就会造成响应滞后现象这个一般PLC都会采取高速模块23 PLC机型的选择本设计中所使用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是SIMATIC S7-200SIMATIC S7-200系列是西门子公司继S7-300S7-400之后推出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可单机运行也可通过RS485或PROFIBUS-DP组网运行它结构小巧可靠性高运行速度较快等优点这使得S7-200可近乎完美的满足小规模控制要求1 功能强1S7-200有5种CPU模块最多可以扩展7 个扩展模块扩展到248点数字3量IO或38路模拟量IO最多有30多KB的程序储存空间和数据储存空间2直接读写模拟量IO模块不需要复杂的编程3使用向导中的PID调节控制面板可以实现PID参数自整定4S7-200的CPU模块集成了很强的位置控制功能此外还有位置控制模块EM253使用位置控制向导可以方便的实现位置控制的编程5有配方和数据记录功能一级相应的编程向导配发数据和数据记录保存在EEPOM储存卡中2 先进的程序结构S7-200的程序结构简单清晰在编程软件中主程序子程序和中断程序分页存放使用各种程序块中的局部变量易于将程序块移植到别的项目子程序用输入输出变量作为软件接口便于实现结构化编程3 灵活方便的寻址方法S7-200的输入 I 输出 Q 位存储器 M 顺序控制继电器 S 变量存储器 V局部变量 L 均可按位 bit 字节字和双字读写4 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编程软件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V32和STEP-MicroWIN V40可以使用包括文本在内的多种语言有梯形图语句表和功能块图编程语言和SMATICIEC61131-3两种编程模式S7-200的指令功能强易于掌握选用SETP-7MicroWIN V32编程软件S7-200选用CPU224 14输入10输出共24个数字量IO 点可连接7个扩展模块最大扩展至256路数字量IO 点或64路模拟量IO 点13K字节程序和数据存储空间6个独立的30kHz高速计数器4路独立的20kHz高速脉冲输出具有PID控制器DC24V电源CPU的输入电流最大负载是150mA1050mAAC240V电源CPU的输入电流最大负载是40mA160mA2个RS485通讯编程口具有PPI通讯协议MPI通讯协议和自由方式通讯能力IO端子排可很容易地整体拆卸用于较高要求的控制系统具有较多的输入输出点较强的模块扩展能力较快的运行速度和功能较强的内部集成特殊功能可适应于一些复杂的中小型控制系统如下图图2-2 CPU224外观图第3章程序设计31 整体要求传送带共有20个工位工件从1号位装入依次经过2号位3号位20号工位在这个过程中工件分别在A操作1B操作2C 操作3三个工位完成三种装配操作经最后一个工位送入仓库按下启动开关SD程序按照D→A→E→B→F→C→G→H顺序自动循环执行在任意状态下选择复位按钮程序都返回到初始状态选择移位按钮每按动一次完成一次操作选择单周期按钮顺序执行完一周后自动停止图3-1 控制面板图32 主电路图图3-2 主电路图33 程序流程图图3-3 程序流程图图3-3 程序流程图34 梯形图启动按钮按下I00得电单周期按钮按下I03得电中间继电器M101得电时T40得电延时并M10为0时继电器M00为1继电器M00为1并限位开关I10为0M12为0时Q03得电并自锁此时D灯亮工件向右传送限位开关I10得电时即工件传至A限位继电器M01得电同时定时器T37得电延时中间继电器M01得电定时器T37延时断开中间继电器M12为0时Q00得电并自锁A灯亮A操作开始T37得电且M11为0时M102得电时M02得电继电器M02为1并限位开关I11为0M12为0时Q04得电并自锁此时D灯亮工件向右传送限位开关I11得电时即工件传至A限位继电器M03得电同时定时器T38得电延时中间继电器M03得电定时器T38延时断开中间继电器M12为0时Q01得电并自锁 B灯亮B操作开始T38得电且M11为0时M103得电时M04得电继电器M04为1并限位开关I12为0M12为0时Q05得电并自锁此时E 灯亮工件向右传送限位开关I12得电时即工件传至B限位继电器M05得电同时定时器T39得电延时中间继电器M05得电定时器T39延时断开中间继电器M12为0时Q02得电并自锁 C灯亮C操作开始T39得电且M11为0时M104得电时M06得电继电器M06为1并限位开关I13为0M12为0时Q06得电并自锁此时F 灯亮工件向右传送限位开关I13得电时即工件传至C限位继电器M07得电同时定时器T40得电延时中间继电器M07得电定时器T40延时断开中间继电器M12为0时Q07得电并自锁 H灯亮H操作开始按下单周期按钮在启动按钮没有按下时M10得电并自锁按下移位按钮M101为1当在按下时M102为1直到M104为1按此循环 M101或M102或M103或M104得电时M11得电并自锁按下复位按钮所有程序回到初始状态显示灯灭工件停止传送操作35 指令表见附录36 PLC的IO接线图图3-4 PLC的IO接线图37 IO地址分配符号地址说明功能8路数字输入 1 I00 按钮启动 2 I01 按钮移位 3 I02 按钮复位 4 I03 按钮单周期 5 I10 限位开关A操作处限位 6 I11 限位开关B 操作处限位7 I12 限位开关C操作处限位8 I13 限位开关H 操作处限位8路数字输出 1 Q00 A灯为1时A灯亮A操作5s2 Q01 B灯为1时B灯亮B操作5s3 Q02 C灯为1时C灯亮C 操作5s4 Q03 D灯为1时D灯亮5 Q04 E灯为1时E灯亮6 Q05 F灯为1时F灯亮7 Q06 G灯为1时G灯亮8Q07 H灯为1时H灯亮H操作5s38 简要说明按下启动按钮D灯亮工件从传送带传动传到A处限位停止A操作开始5s后E灯亮工件继续传送到B处限位停止B操作开始5s后继续传送传送到仓库H操作开始5s后D灯亮工件从传送带传动如此循环下去按下移位按钮D灯亮工件从传送带传动传到A处限位停止A操作开始5s后停止再按下移位按钮工件继续传送到B处限位停止B操作开始5s后停止按此规律只要按下移位按钮就会工件传动再进行操作按下复位按钮所有程序都返回到初始状态按下单周期按钮D灯亮工件从传送带传动传到A处限位停止A操作开始5s后E灯亮工件继续传送到B处限位停止B操作开始5s后继续传送传送到仓库H操作开始5s后停止完成一个周期再按下单周期按钮继续完成一个周期第4章程序的仿真与调试本次课程设计所采用的仿真软件是s7-200系列的其仿真过程大致如下1利用编程软件编写相关程序并将程序文件导出为供仿真软件使用的格式2打开s7-200仿真软件并调入程序3点击运行按钮将程序切换到运行状态4对应着IO口分配表按部点击输入按钮检查所对应的输岀指示是否正确5如果程序有错误仔细检查排除错误正确则方案可行由于本程序中移位功能要用到移位寄存器但我用S7-200的仿真软件不能仿真所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学校实验室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取得了成功以下仿真是针对连续单周期复位三种功能的部分情况进行仿真本设计的仿真过程图如下图4-1 仿真软件界面图最下一排中数字0至7代表了8个输入端口而最上一行中的数字0至7代表着8个输岀指示偏右上角有着CPU型号CPU224其中主CPU右端的0和1表示该CPU可加扩展模块由于本CPU以满足输入输出端口要求故而无须再加扩展模块来增加输入输出端口的个数如上图所示编程序语言和T形图已经导入了仿真软件等待进行之下的操作图4-2 启动开始状态图按下启动按钮中间继电器M00为1Q03得电并自锁D灯亮工件在传送带上向右传送图4-3 A操作当工件右行碰到限位开关I10时Q03为0D灯灭定时器T37得电并延时5sM01为1Q00得电并自锁A灯亮A操作开始5s后T37定时结束Q00为0A灯灭A操作结束图4-4 E灯亮向右传送T37定时结束后M02为1Q04得电并自锁E灯亮工件在传送带上向右传送图4-5 B操作当工件右行碰到限位开关I11时Q04为0E灯灭定时器T38得电并延时5sM03为1Q01得电并自锁B灯亮B操作开始5s后T38定时结束Q01为0B 灯灭B操作结束图4-6 F灯亮向右传送T38定时结束后M04为1Q05得电并自锁F灯亮工件在传送带上向右传送图4-7 C操作当工件右行碰到限位开关I12时Q05为0F灯灭定时器T39得电并延时5sM05为1Q02得电并自锁C灯亮C操作开始5s后T39定时结束Q02为0C 灯灭C操作结束图4-8 G灯亮向右传送T39定时结束后M06为1Q06得电并自锁G灯亮工件在传送带上向右传送图4-9 H操作当工件右行碰到限位开关I13时Q06为0G灯灭定时器T40得电并延时5sM07为1Q06得电并自锁H灯亮H操作开始5s后T40定时结束Q06为0H灯灭H 操作结束图4-10 G灯亮向右传送T39定时结束后M06为1Q06得电并自锁G灯亮工件在传送带上向右传送图4-11 复位前状态图复位前在某一运行状态下如上图Q06为1G灯亮工件向右传送图4-12 复位后状态图复位后所有程序返回初始状态G灯灭工件停止传送本次设计针对的三种操作的仿真都得到了验证证明程序是正确的通过PLC 编程的控制实现了各种操作达到了预期目的第5章结论本课题是装配流水线PLC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流水线动作的连续性以及被控制设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针对不同的工作状态进行相应的动作输出从而实现从工件从一号位传送到仓库完成输出的这样一个周期控制工作程序设计以流水线控制系统为中心的从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选用到系统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方案设计流程设计要求梯形图设计等旨在对其中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做简单的介绍和说明由于本次设计是模拟设计故对硬件系统的选型没有做详细的描述主要是对PLC控制的编程做了重要说明程序主要通过定时器限位开关和中间继电器来控制程序运行最终完成了设计本设计还把工作流程分成了四种操作方式即实现连续单周期移动复位四种情况丰富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仿真调试成功致谢本文是在王晓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感谢王老师在论文研究和设计过程中给予悉心的指导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导师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向王老师请教问题的过程中也深深被王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也感谢那些给予关心支持和帮助我的师长同学朋友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之处恳请各位教授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齐占庆王振臣主编机床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2]王莺工业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联合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09[3]张扬蔡春伟孙明建 S7-200PLC原理与应用系统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常斗南李全利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工程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吴中俊黄永红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高钦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何友王国宏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施敏芳可编程控制器在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华侨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 2001[9]陈晓琴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8[10]廖常初S7-200PLC编程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11]刘志华发动机装配线的PLC控制株州建设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 2008[12]孙承志徐智张家海吉顺平西门子S7-200300400PLC基础与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严盈富西门子S7-200PLC入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4]美John WWebbRonald AReis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FifthEdition Prentice HallPearson2005[15]美SBrian Morriss 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s Prentice HallPearson2006附录指令表按下启动和单周期按钮M101为1T40定时结束且M10为0时中间继电器M00为Network1LD I00O I03O M101LD T40AN M10OLDM00Network 2M00为1I10为0时Q03为1并得电自锁D灯亮工件传送LD M00O Q03AN I10Network 3工件传送至A限位I10得电M01得电T37定时开始LD I10M01TON T37 50Network 4M01得电T37延时5s断开Q00得电A操作开始LD M01O Q00AN T37Q00Network 5T37得电且M11为0时M102为1时M02为1LD T37AN M11O M102M02Network 6M02为1I11为0时Q04为1并得电自锁E灯亮工件传送LD M02O Q04Q04Network 7工件传送至B限位I11得电M03得电T38定时开始LD I11M03TON T38 50Network 8M03得电T38延时5s断开Q01得电B操作开始LD M03O Q01AN T38Q01Network 9T38得电且M11为0时M103为1时M04为1LD T38AN M11O M103M04Network 10M04为1I12为0时Q05为1并得电自锁F灯亮工件传送LD M04AN I12Q05Network 11工件传送至C限位I12得电M05得电T39定时开始LD I12M05TON T39 50Network 12M05得电T39延时5s断开Q02得电C操作开始LD M05O Q02AN T39Q02Network 13T39得电且M11为0时M104为1时M06为1LD T39AN M11O M104M06Network 14M06为1I13为0时Q06为1并得电自锁G灯亮工件传送O Q06AN I13Q06Network 15工件传送至H限位I13得电M07得电T40定时开始LD I13M07TON T40 50Network 16M07得电T40延时5s断开Q07得电H操作开始LD M07O Q07AN T40Q07Network 17按下单周期按钮在启动按钮没有按下时M10为1并得电自锁LD I03O M10AN I00M10Network 18按下移位按钮移位寄存器M101为1再按下时M102为1直到M104为1按此循环LD I01SHRB M100 M101 4Network 19M101或M102或M103或M104得电时M11为1并得电自锁LD M101O M102O M103O M104O M11M11Network 20按下复位按钮所有程序回到初始状态LD I02R M00 10R M101 4END。

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

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

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引言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是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车身的组装和焊接工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的工作流程、设备和关键技术。

基本工作流程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的基本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车身零部件供应:车身零部件是车身装配焊接的基本组成部分,供应商将零部件送至生产线。

2.车身装配:在装配区域,工人将车身零部件按照装配顺序进行组装。

这包括安装车身框架、车身面板、车身底盘等。

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如螺丝刀、气动压机等。

3.焊接工序:在焊接区域,车身的各个零部件会通过焊接技术进行连接。

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气体焊接、电弧焊接等。

焊接工序需要使用焊接设备和辅助设备,如焊接机器人、焊接工作台等。

4.质检和修正:焊接完成后,车身会通过质检线进行检查。

检查包括焊接缺陷、尺寸偏差、外观等方面。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对车身进行修正,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5.上涂料和烤漆:车身经过质检合格后,会进入涂料区域。

在这里,工人会给车身上涂底漆、面漆、清漆等。

然后将车身送至烤漆室,进行加热和固化,以确保漆面质量和耐久性。

6.装配附件:在装配线上,还需要安装一些附件,如车灯、门把手、车身贴纸等。

这些附件的安装需要工人进行手工操作,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7.最终装配和检验:车身装配完毕后,会进行最终的检验,包括车身外观、内饰、灯光等方面。

通过检验后,车身会被送至下一工序或最终组装线。

设备和技术车身装配焊接生产线涉及到一系列设备和关键技术,以下是常用的设备和技术:•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是车身焊接生产线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可以实现自动化焊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通过使用焊接机器人,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自动测量系统:为了确保车身装配的精度和一致性,常常使用自动测量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对车身的尺寸、位移、角度等进行测量和分析,及时发现装配差异,并进行修正。

常用的装配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

常用的装配方法常用的装配方法装配是指将多个零部件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产品的过程。

在制造业中,装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装配方法。

一、手工装配手工装配是最基础、最简单的一种装配方法。

它主要由操作人员根据图纸或者样品进行组装,使用简单工具如扳手、螺丝刀等完成组装过程。

这种方法具有灵活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但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同,容易产生误差。

二、半自动化装配半自动化装配是指在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机械设备来辅助完成组装过程。

例如,使用气动或电动螺丝刀来代替手工拧螺丝,使用传送带来输送零部件等。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

三、全自动化装配全自动化装配是指完全依靠机器设备来完成组装过程,操作人员只需要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即可。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同时也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

四、流水线装配流水线装配是指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每个工序由不同的操作人员完成,然后通过传送带等设备将产品从一个工序转移到下一个工序,最终完成整个产品的组装。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但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并且需要精细的计划和管理。

五、模块化装配模块化装配是指将产品拆分成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在生产过程中分别进行组装,最后再将各个模块组合成为完整的产品。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增加或减少模块数量。

但是需要对产品进行精细化设计和管理。

六、快速换型装配快速换型装配是指在同一生产线上快速切换不同型号或规格的产品生产。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并且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但是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人力成本,并且需要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

七、柔性装配柔性装配是指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和系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包括产品形态、功能等方面。

自动化装配线的工作原理

自动化装配线的工作原理

自动化装配线的工作原理自动化装配线是指利用自动化技术,通过各种设备和机械装置的组合,完成产品的装配工作。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动化装配线的工作原理。

一、传送系统自动化装配线的传送系统是实现零部件在各工位之间自动传递的关键。

它通常由传送带、输送机、机械臂等组成。

传送带是最常用的传送系统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滚轮,使得传送带上的产品能够按照设定的速度沿着特定方向移动。

输送机是另一种常用的传送系统,它通过链条或皮带等形式将产品从一个工位传送到下一个工位。

机械臂则可以实现对重量较大或形状复杂的产品的精确搬运。

二、工装夹具工装夹具是自动化装配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用于固定和定位零部件,使得装配过程更加准确和高效。

工装夹具通常由夹具座、夹具臂等部件组成。

夹具座能够固定零部件,使其在装配过程中不发生位移或摇晃。

夹具臂则可以实现对零部件的精确定位,以确保装配的精度和一致性。

三、传感器与检测设备自动化装配线需要使用各种传感器和检测设备,以获取装配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反馈和控制。

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零部件的位置、尺寸、形状等特征,以及检测装配过程中的压力、力矩等参数。

检测设备则用于对装配后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并及时排除不合格品。

四、控制系统自动化装配线的控制系统是整个自动化过程的核心,它通过编程和控制算法,对传送系统、工装夹具、传感器等进行集中控制和协调。

相比传统的人工装配,自动化装配线的控制系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工艺要求,对装配速度、力度、角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以确保装配的一致性和质量。

五、人机界面自动化装配线通常还会配备人机界面设备,方便操作人员对装配线进行监控和控制。

人机界面可以通过触摸屏、监视器等方式,向操作人员提供实时的装配信息和报警提示。

同时,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对装配线进行调整和设定,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流水线工艺流程

流水线工艺流程

流水线工艺流程流水线工艺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将产品在一条生产线上进行加工和组装的过程。

下面将以手机生产为例,介绍流水线工艺流程。

1. 产品准备:手机生产开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如电池、屏幕、机身等。

同时,还需要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2. 组件制造:手机的组件制造是流水线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首先,将准备好的原材料送入自动化设备中进行加工,如使用机械臂进行焊接、打孔等操作。

然后,组装各个组件,如安装电池、屏幕、摄像头等。

3. 测试与质检:在组装完成后,需要对手机进行测试和质检,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通过测试设备对手机的外观、功能、耐久性等进行全面测试,并使用人工检查对产品的外观进行质量检查。

4. 装配与调试:经过测试与质检后,对通过的手机进行装配和调试。

将主板、机身等组件进行组装,并进行软件的加载和调试。

确保手机的所有功能都能正常运行。

5. 包装与标识:完成装配和调试后,对手机进行包装和标识。

选择适合的包装盒,将手机放入包装盒中,并贴上相关的标签和说明书。

同时,还需要对包装盒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包装完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6. 入库与出库:完成包装和标识后,将手机送入仓库。

仓库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类和存储,并建立相应的存储系统,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同时,当订单到达时,需要根据订单的要求将产品从仓库中取出,进行出库。

7. 运输与配送:手机从仓库出库后,需要进行运输和配送。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如陆运、海运、空运等。

同时,需要合理安排和管理配送时间和路径,确保产品能够按时送达客户手中。

8. 售后服务:当顾客购买手机后,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流水线工艺流程中的最后一步是售后服务。

为了解决顾客遇到的问题,手机制造商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持、维修、更换等服务。

以上就是手机生产的流水线工艺流程。

通过流水线工艺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交付速度。

基于PLC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设计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装配流水线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自动化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基于PLC的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展示了如何利用PLC技术提高装配流水线的自动化水平。

一、PLC技术的介绍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

它具有编程能力、远程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等特点,可以实现对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二、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1.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我们首先需要确定流水线的结构和各个工位的布置。

然后,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如光电传感器、气缸等,以监测和控制工件在流水线上的运行和装配过程。

接下来,选用适宜的PLC型号,根据流水线的要求确定输入/输出点数,设计并配置输入/输出模块。

2.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涉及到PLC程序的编写。

首先,根据流水线的运行流程,设计一个状态图。

然后,根据状态图编写PLC程序,实现流水线的自动化控制。

程序中需要包括工件的传送、检测、装配和故障处理等功能。

三、基于PLC的装配流水线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1.启动流水线:通过操作人员或自动控制逻辑信号启动整个流水线。

2.工件传送:工件通过传送带、滑台或其他装置传送到各个工位。

3.检测过程:通过光电传感器等检测工件是否到位,以及工件的位置、姿态等信息。

4.装配过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工件的装配顺序和方法,并通过气缸等执行器进行装配操作。

5.故障检测和处理:通过传感器监测流水线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及时停机并报警。

6.结束工作:当工件完成装配后,流水线自动停机,等待下一批工件。

四、优点和应用前景1.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灵活性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调整和改变。

3.扩展性好,方便对流水线进行扩展和改进。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1. 引言装配是将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或部件的过程,其目的是将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规定顺序、方式和连接方式进行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产品。

常用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是指在产品的装配过程中常用的组装方式和工艺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装配形式和装配工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2. 常用装配形式2.1. 模块式装配模块式装配是指将产品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模块,然后将各个模块独立完成,并在最后将各个模块组装成完整的产品。

这种装配形式具有模块独立、装配灵活、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并且便于产品的扩展和升级。

2.2. 流水线装配流水线装配是将产品的各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工艺要求,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工作站上,通过传送带或滑轨等方式,按照流水线的运行节奏,将各个零部件逐一组装到产品上。

流水线装配具有装配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连续生产的产品。

2.3. 手工装配手工装配是指通过人工操作,将产品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

这种装配形式适用于小批量和特殊产品的生产,具有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但是手工装配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2.4. 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是通过各种自动化设备,在无人操作或少人操作的情况下,将产品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组装。

自动化装配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大量生产、重复性装配的产品。

常用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3. 常用装配工艺3.1. 接合装配接合装配是指通过粘合、焊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将产品的零部件相互连接,形成产品的整体结构。

接合装配是装配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之一,能够实现零部件之间的牢固连接。

3.2. 插入装配插入装配是将一个零部件插入到另一个零部件的孔内或凹槽中,实现零部件的连接和固定。

插入装配通常需要考虑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因素,以确保插入的成功和连接的牢固。

3.3. 螺纹装配螺纹装配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产品的零部件相互连接。

流水线使用说明书

流水线使用说明书

高压隔离开关 GW4-40.5、72.5 、126整体装配流水线设备使用说明书目录设备简介 (3)概述 (3)设备简介 (3)安装及使用 (6)2-1 设备安装 (6)一、连接设备 (6)二、准备工序 (8)2-2 各工位装配工艺 (18)一、上线工位 (18)二、底架安装工位 (19)三、绝缘子检测工位 (22)四、导电安装 (24)五、隔离开关分合闸角度检测磨合试验及回路电阻测试工位 (26)2-3 生产进度显示及装配数据记录 (27)一、生产进度显示 (27)二、装配数据记录 (28)故障诊断 (31)设备使用时注意事项 (32)售后服务 (34)设备简介概述设备简介本使用说明书适应于高压隔离开关GW4-40.5、GW4-72.5、GW4-126此三种高压隔离开关整体装配、检测装配线设备操作、保养维护指导,总体上达到装配、检测一体化、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

生产线总体工作流程图如下:产品下线产品检测导电安装瓷瓶安装底架安装装配小车2000mm2750mm2000mm2750mm2750mm2000mm工位6工位5工位4工位3工位2工位1总装线导电分装工位图 1 装配线工作流程图一、总装线功能简介:①GW4-40.5、GW4-72.5、GW4-126高压隔离开关整体装配、检测流水线以轨道为支撑,装配小车作为装配载体,人工推动小车进行工序间流转;②总装线由装配、检测线和装配小车回程线两部分组成,装配、检测线上设置以下六个工位:上线工位、底架装配工位、瓷瓶检测工位、导电安装工位、隔离开关分合闸角度检测磨合试验及回路电阻测试工位,六处分步装配在同一个装配周期内完成;③1 处:工装推动到回程线,装配小车从回程线滑动至装配始端,减速电机拖动工装至总装线;④ 2 处:在装配小车上完成底架装配,使用专用工装保证轴承座杠杆端面水平,中心距一致;⑤ 3 处:在装配小车上完成瓷瓶安装,垂直度测量;⑥ 4 处:在装配小车上完成导电安装;⑦ 5 处:在装配小车上完成出厂分合闸角度和回路电阻检测及产品磨合试验;⑧ 6 处:产品下线,吊装产品下线,装配小车从回程线返回至装配线始端;⑨传输周期: 6 处分步装配全部完成,分步完成按钮全部按下,所有装配小车方可推动至下一工位,在传输过程中完成数据采集(详见数据采集),开始下一节拍装配。

汽车史上的第一之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

汽车史上的第一之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

汽车史上的第一之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作者:贾红谱来源:《汽车纵横》2012年第06期现在的汽车生产装配,早已摒弃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都是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

可以说,汽车装配流水线是汽车生产的必需。

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诞生在福特汽车公司,这是福特一生中最伟大的发明。

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福特夫妇和爱迪生相约来到交通馆,T型汽车的生产流水线每天下午演示3小时,每10分钟组装一部整车并现场销售,世博会期间共生产4400辆。

福特的汽车装配流水线诞生于1913年。

在这之前,福特T型车生产采用固定工位包干到底的组装方式,装配一辆汽车需要728个人工小时,每年产量不到3万辆。

随着T型车声名远扬,福特汽车公司销量大增,订单雪片样飞来。

这让福特忧喜交加。

喜的是自己工厂生产的汽车受到消费者喜爱,忧的是当时很难提高生产效率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福特绞尽脑汁,从扩大厂房到不断添置各种新设备,但是收效甚微。

有一天,福特带着几个随从参观一家屠宰场的牛肉罐头生产线。

让他感到神奇的是在生产现场,工人都是原地不动站着工作,而被宰杀的牲畜则处于流动状态。

一头牛被运进来后,首先“啪”的一声吊起来,到第二道工序时,牛头没有了,第三道工序,牛皮没了。

最后,“噗通、噗通”牛肉罐头从生产线上掉落出来,整个生产过程就这样完成了。

福特从中大受启发,决定将这种理念引入自己公司的汽车装配生产中。

回去后,福特对整个T型汽车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仔细研究。

整个汽车装配全套复杂的工作,被分解为一连串相对简单的动作,并且为每个动作制订了最省力、产出率最高的标准范式。

福特在他的自传中说,制造T型车的全过程可分为7882种工作。

福特汽车公司的汽车装配流水线是这样的:在装配底盘时,福特让人拖着底盘通过预先排列好的一堆零件,负责装配的工人则只需进行安装。

装配好的汽车底盘被放在传送带上,以一定速度从车间的一端向另一端前进。

为了节约工人往来拿取零件的时间,福特还让人将零件装在一个敞口箱里,也放在传送带上,所有工人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位置,站在输送带两边,按照组装顺序,有秩序地装上发动机、操控系统、车厢、方向盘、仪表、车灯、车窗玻璃和车轮,一辆完整的汽车就这样组装完成了。

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的特征

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的特征

什么是流水线流水线的特征流水线是一种工业上的生产方式,指每一个生产单位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那么你对流水线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流水线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流水线的介绍按照流水线的输送方式大体可以分为:皮带流水装配线、板链线、倍速链、插件线、网带线、悬挂线及滚筒流水线这七类流水线。

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组成。

流水线可扩展性高,可按需求设计输送量,输送速度,装配工位,辅助部件(包括快速接头、风扇,电灯,插座,工艺看板,置物台,24V电源,风批等,因此广受企业欢迎;流水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最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输送要求。

输送线的传输方式有同步传输的/(强制式),也可以是非同步传输/(柔性式),根据配置的选择,可以实现装配和输送的要求。

输送线在企业的批量生产中不可或缺。

流水线的优势1、整合生产工艺,可在流水线上布置多种工位,满足生产需求;2、可扩展性高,可根据工厂需求,设计符合产品生产需求的流水线;3、节约工厂生产成本,可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工人数量,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生产,前期投入不大,回报率高。

流水线的特征1、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2、工艺过程是封闭的,工作地按工艺顺序排列,劳动对象在工序间做单向移动3、每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同各道工序的工作地数量比例相一致。

4、每道工序都按统一的节拍进行生产。

所谓节拍是指相邻两件制品的出产时间间隔。

流水线的形式按生产对象是否移动,可分为固定流水生产线和移动流水生产线。

按生产品种数量的多少,可分为单一品种流水生产线和多品种流水生产线。

按生产连续程度,可分为连续流水生产线和间断流水生产线。

按实现节奏的方式,可分为强制节拍流水生产线和自由节拍流水生产线。

按机械化程度,可分为手工、机械化和自动化三种流水生产线。

单件流水线的特点1、目标管理:产能目标化,由工业工程人员把产品的每个单元(工序)进行目标产能设定;2、时间管理:时间定量化,由工业工程人员把产品的每个单元(工序)进行目标操作时间的设定;3、成品出产快,质量问题反应迅速,零批量品质事故;4、前推后拉式:它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传统生产方式,生产线处于被动,只能等待前部门的物料、开裁、绣花、印花来决定生产的正常运作,而单件流水生产它是处于主动,前工序必须满足生产线,一切为了生产而谋定。

流水线的形式与设计介绍(ppt 35页)

流水线的形式与设计介绍(ppt 35页)
成组流水线:在一定时间内顺序生产固定在流水线上的 几种制品,在变换品种时基本上不需要重新调整设备和 工艺装备。
混合流水线:是在流水线上同时生产多个品种,各品种 均匀混合流送,组织相间性的投产。一般多用于装配阶 段生产。
4 .按流水线连续程度分:
连续流水线:
制品从投入到产出在工序间是连续进行的 没有等待和间断时间。 间断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连续程度
连续流水线
间断流水线
节奏性 机械化程度
强制节拍流水线 自由节拍流水线
自动线
机械化流水线
粗略节拍流水线 手工流水线
1 .按加工对象移动方式分:
123
固定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固定流水线:加工对象固定,生产工人携带工具移动. 移动流水线:加工对象移动,工人和设备固定。
2 .按加工对象数目分:
RA =α A T效/QA =24000×41.67%/2000=5(分/件)
RB =α B T效/QB =24000 ×31.25%/1875=4 (分/件)
RC =α C T效/QC =24000×27.08%/1857=3.5 (分/件)
2、混合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定义:将工艺流程、生产作业方法基本 相同的若干品种,在一条流水线上编排投 产顺序,实行有节奏、按比例地混合连续 流水生产方式。
流水生产组织
一、流水线含义
指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工艺 路线,顺序的通过各个工作 地,并按照统一的生产速 度(节拍)完成工艺作业 的连续的重复的生产过程。
二、流水线的形式
分类标志
流水线
对象移动方式 对象数目
对象变换方式
固定流水线 单品种流水线 不变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多品种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

精益生产实务三流线化生产

精益生产实务三流线化生产

精益生产实务:三流线化生产引言精益生产是一种以最小化资源浪费为目标的生产管理方法。

三流线化生产是精益生产的一种重要实践,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三流线化生产的概念、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在生产实务中的运用。

什么是三流线化生产?三流线化生产是指通过合理优化生产流程,将原本连续、不稳定的生产过程转化为三条独立的流水线,分别进行生产加工、装配和出厂。

三流线化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将生产过程分拆为多个独立的子流程,使得每个子流程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达到高效生产的目标。

三流线化生产的原则三流线化生产遵循以下原则:1.分离生产流程:将生产过程分为加工、装配和出厂这三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流程,实现生产环节的分离,确保每个环节都能被高效完成。

2.最小化库存:每个流水线上的任务应尽可能少,以减少各流水线之间的库存。

这样可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减少资源浪费。

3.优化周期时间:通过精心设计生产流程和流水线之间的协同配合,缩短整个生产周期时间,实现高效的生产。

4.持续改进:不断寻找提升生产效率的机会,改进生产流程和运作方式,以逐步达到最优化的生产状态。

三流线化生产的步骤三流线化生产的实施步骤如下:1.制定规划:明确生产流程、确定各流水线的任务和功能。

通过分析和评估现有流程中的问题和瓶颈,制定改进方案。

2.流程分离:将原本连续的生产流程分离为加工、装配和出厂三个独立的流水线。

每个流水线应具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且流水线之间应该有清晰的任务交接机制。

3.优化加工流水线:加工流水线负责将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加工零件的制造。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改善设备布局和提高操作效率,以实现加工环节的高效生产。

4.优化装配流水线:装配流水线负责将加工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成最终产品。

通过优化装配流程、改善工作站布局和提高操作效率,以实现装配环节的高效生产。

5.优化出厂流水线:出厂流水线负责将已经完成的产品进行包装和存储,并准备发货。

通过优化包装流程、优化存储方式和提高操作效率,以实现出厂环节的高效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流水线介绍
装配流水线的概念
装配线是人和机器的有效组合,最充分体现设备的灵活性,它将输送
系统、随行夹具和在线专机、检测设备有机的组合,以满足多品种产品的
装配要求。装配流水线的[1]传输方式有同步传输的/(强制式)也可以是非
同步传输/(柔性式),根据配置的选择,实现手工装配或半自动装配。装
配线在企业的批量生产中不可或缺。

装配流水线的传输方式
装配流水线的传输方式有同步传输的/(强制式)也可以是非同步传输
/(柔性式),根据配置的选择,实现手工装配或半自动装配。流水线在企
业的批量生产中不可或缺。

装配流水线最常用的方式
工厂装配流水线最常用的方式是十字型排列的皮带流水线
皮带流水线可以通过调节线体输送速度来满足不同生产工艺的要求。
输送皮带的材质有防静电、耐磨、耐高温、耐油、耐酸碱以及食品级的皮
带等多种,可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进行灵活选择。

皮带流水线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
品,既可输送各种散料,也可输送各种纸箱、包装袋等单件重量不大的件
货,用途广泛。根据生产作业可选用:普通连续运行、节拍运行、变速运
行等控制方式;线体因地制宜选用:直线、弯道、斜坡等形式。

装配流水线的用途
装配流水线,广泛适用于肉类加工业、冷冻食品业、水产加工业、饮
料及食品、乳品加工业、制药、包装、电子、电器、汽配、加工制造业、
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多种行业。

装配流水线规格参数
1、 线体长度根据产品的装配工艺编排计算得出;
2、 线体高度为2M,其中工作面高度750±20mm可调;
3、 线体宽度:1200mm,根据产品规格自由定;
4、 线体配置:
1)日光灯,2)电风扇,3)气管配有快换节口,4)工艺图板,
5)工具箱配有220V电源插座,6)隔台板
资料来源: www.zhlsx.com
温岭市展宏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