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废旧材料的种类丰富,来源广泛,容易得到;
(2)废旧材料拥有固有的形状、肌理、色彩、质地,呈现不同特点,给人不同感受;
(3)废旧材料造型方法多样,但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材料自身特点因“材”施艺。
4.参观了解其他组所带材料,根据需要在组间进行适当的调换。
【设计意图】了解材料是我们借以表达情感寄情抒怀的物质载体,此环节设计立足学生生活经验,渗透探究及环保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材料的美感,为下一环节探究材料的造型方法奠定基础。组间的材料调换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培养了学生分享、合作意识及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中学美术《变废为宝,因材施艺》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美术
2,课时:1
“变废为宝”所涉及的范围和含义十分广泛.根据我们的身边的废旧物品,选择了学生易获得的旧衣服、扑克牌、树叶,鸡蛋皮,报纸,杂志等,便于学生加工的材料进行教学.启发学生从身边废品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做一个珍惜资源,参与环保的好孩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处于渴求新知、张扬个性的年龄阶段,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并急于表达出来。变废为宝,作为农村学生,他们的经济基础较差,一些贵得美术材料往往带不全,而这节课所需的都是他们不需要花钱就能找到,而且能变成美得东西呈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很大。从体验、感悟到创造、实践,由生活到艺术,层层递进。
三、尝试、探究制作方法
1.选择各种材料思考:可以采用怎样的加工方法使材料呈现怎样的表现力?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2、不同的材质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学生探讨纸、树皮、谷物、光盘、蛋壳等的拼接及粘贴方法。
3.师生总结:不同的材料应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制作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加工方法在废旧材料中的不同作用,体验不同造型方法巧妙创设的美感。
三、教材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工业的发展。我们原本的生活环境已受到由以上变化而带来的巨大变化。由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垃圾和废旧材料。那么,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这种现状呢?以同时达到培养学生从小就懂得注重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
装饰画是以强调装饰表现形式为特征的。培养学生对材料作为形式美感因素的认识,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的艺术处理和合理利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与材料亲密接触
1.教师利用欣赏挂图和多媒体展示不同材料的装饰画,与不同色彩倾向的装饰画作品,结合装饰画的材料美的特点,并介绍由废旧材料所带来的产生的不同肌理效果和装饰效果。
(教师从箱子里展示出各种家庭生活中废弃的物品:、旧衣服、扑克牌、、树叶,鸡蛋皮,报纸,杂志等。)
2.教师用学生随机挑选的几件物品进行简单组合、搭配,进行简单人物或动物拼贴造型创作,学生带着好奇心观望。
四、教学方法
直观欣赏分析法:课前采用,可以先在班上悬挂不同材料品种的装饰画,不同色彩的倾向、不同类型的装饰画图片,不同材质可制作的拼贴装饰画或壁饰,和学生一起欣赏和试着分析其在构图、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独特的美感。培养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并启发了他们的思
维。
启发思路法:学生展示自已收集的材料,启发他们大胆构思,这些材料如何在装饰画或壁饰中形成点、线、面的利用,充份发挥学生想象。结合课本范图讲解,点出将材料直接利用排列组合。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也提高创作装饰画或壁饰的兴趣。
六、评价、提升,体验成功的快乐
1.作业过程中,利用实物展示的形式,迅速将学生创作过程和他们的作品迅速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其他同学既可借鉴他们的优点,也能为其作品补充不足。
2.创作基本完成,学生围绕创作过程谈创意,进行自我评价;师生从材料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创意构思、色彩搭配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对并不完美的作品,教师应积极寻找优点,充分肯定其创新之处、独特之处。
要求:
(1)充分利用材料的形状、色彩、肌理等美感;
(2)作品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3.强调制作过程中的安ຫໍສະໝຸດ 防护意识。4.教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给予反馈与鼓励。
5.随机拍摄学生创作过程,留下本课课堂教学图片或实录。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明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领悟“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作业要求较宽泛,给了学生展现能力,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
五、创作、实践,快乐合作
1.启发学生构思设计中要根据材料的特点,机理,颜色,质感进行创作设想(一定注意材料、方法、构思的独特之处)。其他同学对部分创意设计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师生共同完善构思。
教师引导学生不要只追求“像”,而要力求表现材料本质、肌理、神韵。
2.根据自己喜欢的卧室的特点,自命主题,创作一件或一组装饰画,可合作也可独立完成。教师提示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创作。
2.那么,最后“花落谁家”呢?哪一组用艺术家的智慧让废旧物重新绽放了生命的光彩?
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
(1)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感受到怎样的美?
(2)用什么材料来表现的?有没有更好的?
(3)采用了怎样的造型方法?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学生展开想象谈感受。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变传统的教师“教式”为学生“学式”,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学生边探究边思考边猜想边体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一张费纸,几个蛋壳,经过我们的手就仿佛具有了生命,一下子变成就有美感的装饰物,别小看这些生活废弃物,只要我们巧手搭配,就能变废为宝,装饰我们的生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进行创造,赋予废旧物以生命。为我们的居室设计创作一幅特殊的装饰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导入从生活出发,通过设疑、、示范表演,让学生初步观察、触摸生活中种类繁多的废弃物,初步感知废旧物进行装饰画创作的过程和简单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调动学生尝试的积极性,让他们充满自信地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用具:
旧衣服、扑克牌、树叶,鸡蛋皮,报纸,杂志等具有装饰性的废旧材料和绘画材料。
二、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了解造型语言的要素和原理。
2.能力目标:巧妙利用材料进行创意和设计,增强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渲染热爱生活的情感,创意现在,美化生活。在学习中体验乐趣产生兴趣,并行成一定的价值态度。
自我发现法:利用自已方便收集到的特色材料,独自创新制作可拼贴的装饰画作品。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表现问题及时给于点拔。
小组分工合作法:自由组合的小组,以讨论多种材料组合变化制作装饰画或壁饰。根据自已创作需要相互交换或共用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促进学生发挥互助的友谊,学习气氛更浓厚,设计构思更完整,创作速度更快。
3.在师生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学生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发挥评价的功能,注意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的对应性,淡化美术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拨功能,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生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取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愿望。从装饰画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多次接触过很多,但是并不明确作为装饰点缀的艺术品和生活废弃物之间的联系,因此本节课,学生就得先要学习了解废弃物装饰画,了解它的特点和风格,然后才能根据特殊材质进行设计,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将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本课将以自主研究性教学为主,结合网络教学,辅以讲述法和演示法。整个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的搜集、回答、实践等活动为主线,教师给予引导。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回答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了让学生学会初步设计制作装饰画的教学目标,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交流、探究,感受材料特点
1.师生交流:生活中有哪些既容易获得,又具特点的废旧材料?日常生活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这些材料的?你该如何收集到?
2.学生分组汇总收集来的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分类。
3.师生交流:与常见的纸上绘画装饰画相比,废旧物制作装饰画材料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归纳总结:
四、创意竞赛,赋予废旧材料亮丽的生命
1.我们已经熟悉了材料,也掌握了一定的加工制作方法,怎样才能赋予材料以生命呢?大家来试一试吧!
师生商量选取一、二种材料,分组进行比赛,用不同方式进行造型表现。看谁的创意巧,如此构思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基础上,从一两件材料入手,采用“竞赛刺激的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学生在此过程中很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