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与反思要点(优秀范文5篇)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与反思要点(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与反思要点《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与反思参赛号:0815 教材分析本课题为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细胞代谢内容,教材以“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为中心话题,围绕“ATP”展开讨论与学习。
细胞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可知葡萄糖、脂肪等有机物可以为细胞提供能量,但是这些物质能否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呢?ATP正是这样的一类物质,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都会产生ATP,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具有承前继后之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生物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科学的理解。
重点难点及其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1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 ATP与ADP 的相互转化。
教学策略本节课的设计依据建构主义和STS教学理论,采取《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感受成功。
教学流程设计5.1情景创设教师:展示生物生命活动的图片,如人跑步、动物摄食、萤火虫发光等指出能量总在我们每一个生物的细胞中消耗着,只有不断的摄取补充能量,我们的生命才能够维持下去!提出问题:什么物质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学生:糖、脂肪等。
教师:介绍另一种能源物质ATP 5.2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它们都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吗?下面请同学们以萤火虫发光器为例,进行实验探究,强调:实验设计的三个原则:对照、等量、单因子原则。
学生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设计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1取4个试管各加步入2ml生理盐水,骤各加入等量的放置一段时间的萤火虫发光部位提取液21ml蒸馏水1ml脂步(10%)肪骤(10%)3不再发光不再实发光验现象4ATP可以为萤火实虫发光直接提供能验量,而脂肪、葡萄结糖中的能量并不能论直接使用。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掌握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和图像,分析ATP的结构。
利用实验和观察,探究ATP的和消耗过程。
运用数学方法计算ATP在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效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解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ATP的结构特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ATP的途径。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模型、图像、实验器材、PPT。
2.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教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细胞内能量转化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的能量来源和通货。
2. 探究ATP的结构:展示ATP模型和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ATP的结构特点。
3. 学习ATP的作用:介绍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ATP 作为能量通货的角色。
4. 探究ATP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ATP的过程。
5. 学习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 绘制ATP的结构示意图。
2. 总结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思考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意义。
六、教学过程(续):6.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生物实例,如植物光合作用和动物细胞呼吸,展示ATP 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7. ATP能量转换效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计算ATP在细胞内的能量转换效率,加深对ATP作用的理解。
8.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ATP在细胞内能量供应中的重要性,以及ATP水平的变化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9.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ATP的结构、功能和途径,并复习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掌握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了解细胞内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和图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珍视科学探究的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和重要性。
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难点: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ATP模型和图示。
实验器材和试剂。
投影片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ATP的基本概念。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和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能量的基本概念。
引入ATP的概念,激发学生对ATP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讲解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
结合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ATP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
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提出结论并解释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ATP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观察学生的实验观察和记录能力。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评估学生对ATP的结构特点和途径的理解。
通过测试和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ATP与其他分子的相互转化过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细胞内的其他能量分子:介绍细胞内其他能量分子,如GTP、UTP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能量分子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教学目标:1. 理解ATP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 掌握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及意义。
3. 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ATP的结构特点、功能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难点: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2. 通过动画、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ATP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的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ATP的结构特点、功能及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的相关内容。
2. 动画、图片等直观教具。
3. 实验材料:ATP溶液、ADP溶液、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能量代谢的过程,引出ATP这一主题。
2. 讲解ATP的结构特点:展示PPT课件,讲解ATP的结构特点,包括磷酸基团、腺苷等。
3. 讲解ATP的功能:展示PPT课件,讲解ATP的功能,包括提供细胞内能量、驱动生物化学反应等。
4. 讲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展示PPT课件,讲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包括酶的作用、能量的释放等。
5. 互动环节:设计实验,让学生参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板书设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结构特点:磷酸基团、腺苷功能:提供细胞内能量、驱动生物化学反应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ATP 酶ADP +Pi +能量六、教学延伸:1. 探讨ATP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含量及其调节机制。
2. 分析ATP与GTP、UTP等核苷酸三磷酸的关系及其功能差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对于细胞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大家并不陌生——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优秀教学设计篇11、设计思想《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第二节的内容。
对于细胞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学生并不陌生——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这些物质能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吗?通过设计探究实验,让学生认识到ATP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关于ATP分子结构的教学,直观的展示其结构式,并于学过的核酸的知识结合起来比较进行学习,让学生从陌生到熟悉;ADP与ATP的相互转化的知识,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解析其来源与去路,并通过表格的比较,认识其不同点;通过介绍ATP的利用方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教学分析2.1教材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
本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2.2学情分析2.2.1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对必修1第2章学习,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明确了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能量的“通货”作了铺垫。
2.2.2学生的能力基础:学生初步建立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但不完善,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障碍。
2.3教学条件分析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难以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结合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ATP的药剂,让学生认识到其真实性;同时通过有趣的实验展示让学生体会到ATP的生理作用。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知道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理解能量在细胞内的传递。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实验观察ATP对细胞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ATP的结构和功能2.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3. ATP在细胞内的作用4. 实验观察ATP对细胞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ATP的结构和功能,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 难点:能量在细胞内的传递过程,实验操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ATP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ATP对细胞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内能量的来源和传递。
2. 讲解ATP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ATP在细胞内的作用。
3. 讲解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让学生理解能量在细胞内的传递。
4. 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ATP对细胞的影响。
5.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ATP的结构式,并简述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关于ATP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ATP的结构和功能,以及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2. 实验材料:提供实验所需的材料,如细胞样本、ATP溶液等。
3. 教材: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教材,以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研究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或研讨会,加深学生对ATP研究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ATP在细胞内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3. 引导学生关注ATP相关的科学新闻和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学设计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 ATP 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解释 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3)写出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反应式。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 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应。
(2)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活动中的能量变化,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3)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1)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机制。
(2)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能量的场景,如运动员跑步、汽车行驶、电灯发光等,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提出问题:细胞的生命活动也需要能量,那么细胞中的能量是如何供应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2、讲授新课(1)ATP 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展示 ATP 的分子结构示意图,讲解 ATP 的中文名称(三磷酸腺苷)、化学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和结构特点(一个腺苷连接三个磷酸基团)。
强调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解释其储存大量能量的原因。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结合动画演示,讲解 ATP 水解形成 ADP 和磷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同时讲解 ADP 与磷酸结合形成 ATP 的过程,需要吸收能量。
写出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反应式:ATP ⇌ ADP + Pi +能量。
引导学生分析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特点(快速、动态平衡),以及这种转化在细胞能量供应中的意义。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教案)

教案: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一章:ATP的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ATP的结构和功能理解ATP在细胞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ATP的结构:ADP、磷酸根、腺苷ATP的合成和分解过程ATP在细胞内的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展示ATP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实例讲解ATP在细胞中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够理解ATP在细胞中的重要性第二章:ATP的合成2.1 教学目标了解ATP合成的途径和机制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对ATP合成的作用2.2 教学内容ADP和磷酸根的结合过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ATP合成ATP合酶的作用和机制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ADP和磷酸根的结合过程采用案例分析,讲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的ATP合成利用动画演示ATP合酶的作用和机制2.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合成的途径和机制学生能够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对ATP合成的作用第三章:ATP的分解3.1 教学目标了解ATP分解的途径和机制理解ATP分解对细胞能量供应的作用3.2 教学内容ATP分解的酶和机制ATP分解在细胞内的过程ATP分解与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ATP分解的酶和机制利用案例分析,讲解ATP分解在细胞内的过程采用动画演示ATP分解与细胞能量供应的关系3.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分解的途径和机制学生能够理解ATP分解对细胞能量供应的作用第四章:ATP在细胞内的作用4.1 教学目标了解ATP在细胞内的具体作用理解ATP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ATP在细胞内的酶促反应ATP在细胞膜传输中的作用ATP在肌肉收缩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4.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演示ATP在细胞内的酶促反应利用案例分析,讲解ATP在细胞膜传输中的作用采用动画演示ATP在肌肉收缩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4.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在细胞内的具体作用学生能够理解ATP在细胞代谢中的重要性第五章:ATP与细胞的能量代谢5.1 教学目标了解ATP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理解细胞能量代谢的平衡和调节5.2 教学内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细胞能量代谢的平衡和调节机制ATP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5.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利用案例分析,讲解细胞能量代谢的平衡和调节机制采用动画演示ATP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调控作用5.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学生能够理解细胞能量代谢的平衡和调节第六章:ATP在生物体内的分布6.1 教学目标了解ATP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情况理解ATP在不同生物组织和器官中的作用6.2 教学内容ATP在动植物体内的分布差异ATP在心脏、肌肉、肝脏等器官中的作用ATP在细胞内的分布和作用6.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图表展示ATP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利用案例分析,讲解ATP在不同生物组织和器官中的作用采用实验演示ATP在特定器官中的功能6.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学生能够理解ATP在不同生物组织和器官中的作用第七章:ATP与生物体的能量需求7.1 教学目标了解ATP与生物体的能量需求的关系理解ATP在生物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ATP与生物体的能量需求的关联ATP在生物体运动、生长、繁殖等生理活动中的作用ATP在应对环境变化和应激反应中的作用7.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ATP与生物体的能量需求的关系利用案例分析,讲解ATP在生物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采用动画演示ATP在应对环境变化和应激反应中的作用7.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与生物体的能量需求的关系学生能够理解ATP在生物体生理活动中的作用第八章:ATP研究的最新进展8.1 教学目标了解ATP研究的最新进展理解ATP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8.2 教学内容ATP相关研究的最新发现ATP在疾病治疗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ATP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8.3 教学方法通过科学论文和报道展示ATP研究的最新进展利用案例分析,讲解ATP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ATP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8.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研究的最新进展学生能够理解ATP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第九章:ATP与人类生活的关联9.1 教学目标了解ATP与人类生活的关联理解ATP在日常生活和产业应用中的作用9.2 教学内容ATP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ATP在食品工业和营养补充中的应用ATP在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9.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讲解ATP与人类生活的关联利用案例分析,讲解ATP在日常生活和产业应用中的作用采用实验演示ATP在特定应用中的功能9.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描述ATP与人类生活的关联学生能够理解ATP在日常生活和产业应用中的作用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ATP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展望ATP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10.2 教学内容ATP的主要特点和功能的总结ATP研究的重要性和潜在应用ATP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总结ATP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展望ATP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作业,促使学生深入思考ATP的意义和价值10.4 教学评估学生能够总结ATP的结构、功能和重要性学生能够展望ATP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1. ATP的结构和功能:ATP的结构由ADP、磷酸根和腺苷组成,它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整个模块贯穿了系统的观点,帮助学生认识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层次、细胞系统的物质基础、细胞系统的结构基础、细胞系统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系统的能量变化、细胞系统的生命历程。
第五章主要介绍有关能量如何输入细胞,能量以什么形式存在以及细胞如何利用这些能量。
第一节介绍的是能量代谢所需的生物催化剂-酶,第二节(本节)介绍的是直接能源物质-ATP,第三节和第四节介绍ATP的来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本节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是分不开的。
本节的“问题探讨”选用了杜牧的唐诗《七夕》,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萤火虫发光能量从何而来,教材这种的编排体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二、学情分析必修1第二章学生已经学习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已明确了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能源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作了铺垫,也是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必修1第三章以及初中时学生也已经接触了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现象,这又为学生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能量的转化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策略?由于本节的知识较少、较好理解,因此老师多采用指导阅读、动手制作、讲练结合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
例如在ATP结构这部分内容中,设计了三个活动:1.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ATP的化学组成及分子结构活动;2.学生合作试拼ATP分子结构模型,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
3.讨论ATP分子的化学简式及ATP分子的化学特点。
在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这部分内容中,师生共同讨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
在ATP的利用这部分内容,学生举例说出ATP的利用途径。
?四、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的多媒体动画,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流通的原因。
(2)通过分析,比较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ATP如何生成又如何消耗,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2)通过对课本P90图5-7进行补充和完善,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主动参与的学习态度,培养用准确的科学术语阐述观点和进行合作学习的态度。
五、教学重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六、教学难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讲述囊萤映雪的故事。
孙康与车胤那努力刻苦的精神使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人如果想要成大器,应该从小做起,做一个刻苦的人,做一个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半途而废、轻易放弃的人。
只有刻苦、拥有坚定不移的决心,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才干的人!这则故事除了告诉我们要刻苦学习,在这则故事还反映了一个生物学知识——萤火虫可以发光。
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2、萤火虫发光的过程有能量的转换吗?如果直接采用这两个问题来提问学生,较难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师采用讲述故事的的方式,请同学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较好地实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的编写意图。
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萤火虫发光的能量从何而来?师生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教师用了一个Flash动画模拟“发光实验”,现用表格介绍实验过程。
忆一忆:问题1:细胞中哪些物质和能量有关?(糖类——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问题2:细胞中哪些结构与能量转换有关?(线粒体;叶绿体)讨论二:那么糖类、脂肪、蛋白质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见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思考:1、为什么实验中加的葡萄糖溶液和ATP注射液都是2ml?(遵循对照实验等量的原则)2、实验的结果ABC试管无荧光,D试管出现荧光。
那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实验结论: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能量能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不能)而ATP中的能量可直接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教师补充:通过研究人们发现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能量先要转移到ATP中,再由ATP供生命活动利用。
由此可见,ATP在生物的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引入本节课题。
(二)开展新课一、ATP的结构(请同学们按板书内容看P88第2段及左栏的相关信息,讨论解决以下问题)1、ATP的中文名:三磷酸腺苷(图:这是ATP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式图,下面我们通过ATP分子的平面结构来了解它的组成。
)通过课本信息和已学知识我们能否确定图中ATP的三个组成部分?(回答后)其中腺嘌呤和核糖相结合构成腺苷,再连接三个磷酸基就是三磷酸腺苷。
所以ATP的三个字母的意思就显而易见。
2、ATP的结构简式:3、ATP中A、P、分别代表什么?A:腺苷T:三个P:磷酸基(团)“”:高能磷酸键小结: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高能化合物:水解时,释放能量在20.92kJ /mol 上的化合物。
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达30.54kJ /mol ,因此动动手:假如用 代表腺嘌呤、 代表核糖、 代表磷酸基团,尝试构建ATP 的模型。
练一练:1、ATP 的结构式可以简写为( B )2、算一算:在细胞内,1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出2870kJ 的能量。
ATP 水解时,断开1mol 高能磷酸键能放出能量高达30.54KJ1、计算:1分子葡萄糖所含的能量是1分子ATP 所含的高能磷酸键能量的多少倍?(94倍)讲述:糖类和脂肪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就像储存在银行里的大额支票,不能直接利用,而ATP 虽然储存的能量不多,但是可以直接利用,就像流通的人民币。
教师总结(板书):二、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讨论四:(学生讨论,总结发言)1、ATP 供能时,释放哪个化学键中的能量?2、ATP 供能过程中,可形成哪些产物?播放ATP 水解过程,学生总结ATP 水解过程反应式。
如果一个人不吃不喝,大约至少能活3天,也就是我们体内的自由水可以使人使用3天。
那么人体如果没有ATP 的合成,又能活多长的时间呢?1、一个人在剧烈运动状态下,每分钟约有0.5kg 的ATP 分解释放能量,供运动所需。
一个成年人在安静的状态下,24h 内竟有40kg 的ATP 被水解。
2、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
但在体内存在的ATP 的量是很少的。
在人体安静状态时,肌肉内ATP 含量只能供肌肉收缩1~2s 所需的能量。
3.用32P 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ATP ,ATP 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是大部分ATP 末端 磷酸基团却已经带有放射性标记。
从这则资料中,你能得出生物体内的ATP 有什么特点?(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特点是:含量低,转化快,不能长时间储存。
)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却要不停地消耗,要想保持能量的持续供应,就需要不停地合成ATPATP三、ATP 和ATP讨论五:ADP 转化成ATP 所需的能量从哪里来?回顾和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 教师讲述: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等场所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糖类等有机物,释放其中的能量,用于生成ATP 。
绿色植物还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光能用于合成ATP 。
小结ATP 与ADP 的相互转化 讨论六: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是否是可逆反应?完成课件中表格 共同总结:在ATP 和ADP 的相互转化中,物质可逆,能量和酶均不可逆。
讨论七:哪些生命活动由ATP 直接供能 ((学生讨论,总结发言,教师补充)A 、A —P —P~PB 、2.一分子ATP 中含有的腺苷、磷酸基团和高能磷酸键数目依次是(C )。
A 、1,2,2 B、1,2,1 C 、1,3,2 D 、2,3,1四、ATP的利用:主动运输、肌肉收缩、各种吸能反应、大脑思考、生物的发光发电等。
理一理: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来源糖类是细胞的主要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物质光能—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练一练:把萤火虫的尾部组织取下,过一段时间荧光就消失了;如果滴一点ATP 溶液,荧光将恢复。
这说明萤火虫的荧光是转化而成的。
请写出相关的反应式:ATP→ADP+Pi+能量。
知识迁移:海洋里有一种软体动物枪乌贼,它有巨大的神经细胞,能不断吸收K+,科学家做过实验:用一种有毒物质使其神经细胞中毒,吸收的功能就消失。
如果注入一种物质,神经细胞又能恢复不断吸收的功能,一直到这种物质消耗完。
请回答:(1)注入的这种物质是ATP ,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2)神经细胞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此物质的吸收除需要注入一种物质外,还需要载体。
课堂小结:请以概念图的形式小结ATP的结构与功能(见课件)八、布置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课下练模块.2.查阅资料收集证据说明:ATP是不是运动员所使用的兴奋剂?九、板书设计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全称: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ADP+Pi+能量 ATP三、ATP的生成途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四、ATP的利用肌肉收缩(机械能)吸收和分泌(渗透能)合成物质(化学能)神经传导和生物电(电能)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