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杯池石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杯池石刻
山崩石裂处,百鸟若筝鸣。竹叶花间舞,榕根涧上横。书由青石刻,杯在碧溪行。雅士微醺后,诗成一座倾。这就是我们的考察地是石刻天堂——流杯池。
位于宜宾岷江北岸,有一处风景幽静,怪石嶙峋,景象万千的地方。据旧县志记载、“郡城过江而北,里许,有大石崩裂,石缝弯曲如洞穴。北宋元符元年,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被贬谪到此,仿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流觞曲水”意境,凿石为池,成“九曲回肠”之势,引水置杯,饮酒赋诗,因此称为“流杯池”,它是宜宾古八景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庭坚,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又号涪翁, 生于江西修水县,其书法与蔡襄、米芾fu、苏轼齐名,被称为“宋四家”。 23岁考取进士, 入朝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史编修等职。曾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后遭朝廷佞ning臣攻讦jie, 谓“修《实录》不实”而获罪, 贬为涪州别驾, 为避亲嫌,后改为戎州(今宜宾)安置。北宋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 53岁的黄庭坚来到宜宾,受到宜宾达官显贵和学儒名流的尊崇。黄庭坚在宜三年, 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了50多首诗词。他特别钟情于催科山下的一处巨石裂成的天然峡谷,该峡谷长约30米, 宽6米, 高20多米, 谷顶巨榕垂盖,崖壁半腰上两颗巨大的石胆像是从岩石里挤出的石球, 半露半悬于悬崖上,悬而不坠,十分奇特幽雅。于是, 他便仿照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 利用这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 建成了900多年来遐迩闻名的流杯池。
流杯池建成后, 黄庭坚常邀约宜宾的文人雅士, 在此聚会, 流觞曲水,吟诗作赋,并在崖壁上刻下“南极老人无量寿佛”每个一米见方的大字。“南极”刻于流杯池南壁,“老人无量寿佛”刻于流杯池东壁,据清代嘉庆版《宜宾县志》记载, 此系黄庭坚真迹,笔力遒劲,功底深厚,为国内罕见。此后南宋陆游等历代名人, 先后在流杯池留下了题刻100多幅, 这些题刻不仅丰富了流杯池的文化内涵,也是流杯池文物的组成部分。
流杯池之胜除风景清幽之外,最重要在于石刻。谷中壁上历代名人题咏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流杯池的题刻中,最能概括其特色的是明代叙州府同知王尚用等人题刻的“流觞曲水”,“水面流霞”,“破壁高飞”,近代张大千题刻的“亭下华方午江前石亦流”以及张爱萍将军题刻的“常饮曲觞酒不使水倒流”;最为大气磅礴的是明代名士李春先题刻的“谁将怪石劈为门,引入烟霞势欲吞。水有源头通玉液, 人从谷口泛金樽。”;书法最有特点的题刻是被慈禧太后称为“字妖”的晚清书法家包弼臣的取于苏轼的《超然台记》;而最使人感兴趣和引起评议的是《醒世要言》和《呻吟语》两方石刻,这两方石刻的内容体现了作者不同的人生哲学和经世之道。《醒世要言》云:“人生七十古来少, 前除年少后除老,中间光景不多时,更有炎凉与烦恼。朝里官大做不尽,世上钱多赚不了。官大钱多忧转深,落得自家头白早。不必中秋月亦明,不必清明花亦好,花前月下且高歌,直须满把金樽倒。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起埋荒草。草里高低新旧坟,清明多半无人扫。”由清代乾隆年间宜宾知县冀宣明书写并刻石的明
朝吕坤的《呻吟语》选段,为手掌大小的隶书体,字迹工整有力,内容也颇受观者赏识:“气象要高旷,不可踈狂。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趣味要澹泊,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大事难事看担当, 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群行群止看识见。有作用者, 定自不凡。”
流杯池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谐美结合, 是古人留给后世的文化瑰宝。在流杯池的石刻题记中倘佯, 去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渊源,将浓浓的中华情载于诗酒之中,随流觞的曲水去咏诵唱和,追古思幽。
在十四十五周的考察中,我对黄庭坚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流杯池石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书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总之,这次的流杯池之旅收获颇多!
以下是流杯池风景和石刻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