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调整调试措施样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备概况、规范、特性参数
1.1 设备概况
电厂2×600MW国产超临界燃煤机组1号锅炉是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制造的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平衡通风、固态排渣、露天布置、燃煤、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п型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锅炉。型号为SG1913/25.4-M967。
锅炉共配置了六台HP1003型中速磨, 燃烧器设六层煤粉喷嘴自下而上A、B、 C、 D、 E、 F层, 对应着A、 B、 C、 D、 E、 F磨煤机。投用时一般从下而上投用。主风箱设有6层强化着火煤粉喷嘴, 在煤粉喷嘴四周布置有燃料风( 周界风) 。在每相邻2层煤粉喷嘴之间布置有1层辅助风喷嘴, 其中包括上下2只偏置的CFS喷嘴, 1只直吹风喷嘴。在主风箱上部设有2层CCOFA喷嘴, 在主风箱下部设有1层UFA( 火下风) 喷嘴。
在主风箱上部布置有SOFA燃烧器, 包括5层可水平摆动的分离燃尽风( SOFA) 喷嘴。
在二次风风室内共配置三层(AB、 CD、 EF层)启动及助燃用油枪, 共12支轻油点火油枪。一次风自一次风机出口一部分经过预热器加热为进磨煤机热风, 一部分直接作为进入磨煤机的压力冷风, 经磨煤机后, 每台磨煤机分四路分别供相应层四角一次风进入炉膛。二次风自送风机出口经预热器加热进入大风箱由风门档板调节按要求分布于各二次风喷口进入炉膛。
为了控制大容量锅炉的左右烟温偏差, 本燃烧设备切向燃烧的形成, 主要依靠二次风喷嘴的偏转结构。经过燃烧设备设计和炉膛布置的匹配来满足本工程各项燃烧指标要求, 在煤种允许的变化范围内确保煤粉及时着火、稳燃、燃尽、炉内不发生明显结渣、 NO
排放量低、燃烧器状态良好、并不被烧坏。本锅炉
X
同轴燃烧系统( LNCFS) , 煤粉燃烧器为四角布燃烧方式采用最新引进的低NO
X
置、切向燃烧、摆动式燃烧器。
主燃烧器喷嘴由四组内外传动机构传动, 每组分别带动一到二组煤粉喷嘴及其邻近的二次风喷嘴, 这四组喷嘴传动机构又由外部垂直连杆连成一个摆动系统, 由一台直行程气动执行器统一操纵作同步摆动, 二次风喷嘴的摆动范围可达30°, 煤粉喷嘴的摆动范围可达±20°。
燃烧器每层风室均配有相应的二次风门挡板, 每角主燃烧器配有26只风门挡板, 相应配有20只气动或气动执行机构, 其中在每层煤粉风室上下的二只偏置辅助风风室由一只执行机构, 经过连杆进行控制。每角SOFA燃烧器配有5只风门挡板, 相应配有5只执行机构, 这样每台炉共配有100只执行机构。
各二次风门挡板用来调节总的二次风量在每层风室中的分配, 以保证良好的烯烧工况和指标。
风门挡板的控制原则。
总空气量与燃烧器大风箱/ 炉膛出口压差( ⊿P) 的函数关系如下:
空气流量与COFFA-Ⅰ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空气流量与COFFA-Ⅱ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空气流量与SOFA-Ⅰ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空气流量与SOFA-Ⅱ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空气流量与SOFA-Ⅲ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空气流量与SOFA-Ⅴ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投运煤粉喷嘴燃料风挡板开度与给煤机转速函数关系如下:
停运燃烧器挡板开度与总空气流量间的函数关系如下:
锅炉额定工况下的主要参数
设备规范及特性参数
锅炉设计用煤为淮南煤, 校核煤种为淮南煤
2、编写本措施的主要依据
2.1 制造厂的说明书及图纸资料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 1996年版)
2.3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建质( 1996年版)
2.4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建( 1996年版)
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火电发电厂部分)
2.7 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2.8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2.9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 )
3、试验目的
锅炉燃烧调整试验的目的是在锅炉一般运行的各工况( 额定) 下, 经过改变影响燃烧的各个手段来确定锅炉运行的最佳参数。为CCS调整试验提供依据。
4、调试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5.1 制粉系统初步调整试验已结束, 并已确定出磨煤机的最大、最小出力, 一次风量风煤比率, 磨煤机进、出口温度、煤粉细度及磨碗间隙调整完毕。
5.2 风烟系统控制部分均能投自动, 其中包括炉膛负压, 送风, 大风箱差压, 周界风挡板等。
5.3 锅炉本体安全阀及电磁释放阀( PCV) 等均已校验完毕, 可投用。
5.4 炉本体吹灰, 空预器吹灰系统程控已调试完毕, 并可投用。
5.5 炉底灰、渣及上煤系统能投入正常运行。
5.6 机组在600MW负荷稳定运行24小时以上, 且协调控制, 汽跟炉方式可投运。
5.7 SCS、 DAS、 DEH、 CCS、 TSI、 SOE及CRT画面打印均可投入。
5.8 原煤、煤粉、飞灰等取样测点位置已经确定, 测量装置已准备好。
5.9 配备足够用试验用煤(设计煤种), 机组负荷调整已与网控联系妥当。( 提供
试验期间负荷变化曲线)
5.10 每次工况变化后需稳定工况至少30分钟。
5.11 烟风系统氧量、温度、压力、流量、烟压等表计均应校验合格, 投用准确, 运行参数均可打印。
5.12 FSSS保护校验结束。
5、试验范围
5.1 燃烧器喷口着火距离的调整。
5.2 炉内火焰温度场分布鉴别试验
5.3 炉膛出口两侧烟温、汽温偏差的调整。
5.4 改变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的试验。
5.5 燃烧器摆角试验。
6、试验工艺及要点
6.1 调试工艺
6.1.1 燃烧器喷口着火距离的调整
观察燃烧器喷口的着火情况,利用燃料风(周界风)进行适当的调节,改变着火的位置,改进着火的稳定性。一般较合适的着火点离喷口0.3~0.5m之间, 经过该试验可初步确定在燃烧器不同出力下的燃料风挡板的开度。
6.1.2 炉内火焰温度场分布鉴别试验
在锅炉燃烧及炉内配风工况已初步调好的基础上,将蒸发量保持在相当于机组负荷为75%和100%额定值的条件下,用高温测温仪测量炉内各部温度,作出温度场的分布状况,从而判别炉内高温烟气传热的合理性,以及检验某些部位易结焦、挂焦的可能性, 以便提出加强巡视和吹灰的要求。
6.1.3 炉膛出口两侧烟气(汽温)偏差的调整
炉膛出口两侧烟温(或汽温)的偏差, 可经过改变BC层和消旋风的挡板开度来调节。使尽可能地减少该处两侧烟温偏差, 从而使汽温偏差≤10℃。然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