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讲义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讲义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食品种类繁多,从新鲜的水果、蔬菜到各种加工食品,它们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其中,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成分。
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简单来说,有机化合物就是含碳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通常不被认为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在于它们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样,这就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了丰富的性质和用途。
二、食品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食品中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之一。
它包括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双糖(如蔗糖、麦芽糖)和多糖(如淀粉、纤维素)。
葡萄糖是人体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最终会转化为葡萄糖,为身体提供能量。
淀粉则存在于许多粮食作物中,如大米、小麦、玉米等。
当我们食用这些食物时,淀粉在体内逐步被分解为葡萄糖,被身体吸收利用。
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它对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在食品中也广泛存在。
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人体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多种不同的氨基酸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蛋白质不仅是身体组织的构建材料,还参与了许多生理过程,如免疫反应、酶的催化等。
3、脂肪脂肪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大量的能量。
植物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动物脂肪(如猪油、牛油)都属于脂肪。
脂肪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温度、保护内脏器官,并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的吸收。
然而,过量摄入脂肪可能会导致肥胖和一些健康问题。
4、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微量的有机化合物,但对人体的健康却至关重要。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C、B 族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 A、D、E、K)。
水果和蔬菜通常富含维生素 C 和 B 族维生素。
初三化学指导食物中的有机物

初三化学指导食物中的有机物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初三化学指导。
1.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2)有机化合物: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为有机物,但CO、CO2、H2CO3、碳酸盐等物质,其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相似,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碳水化合物。
蔗糖C12H22O11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3.油脂4.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帮助人体生长和修补身体破损组织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5.维生素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维生素C:也称抗坏血酸,对人体皮肤和牙龈的健康有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维生素D:有助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
食物纤维:食物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等功能。
例题解析
第 1 页共 1 页。
九年级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说课稿新桥中学曹春泉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设计特色六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是在学完酸、碱、盐溶液的基础上,过渡复习有机物,是比较独立的一个章节。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有哪些特征,懂得食品中有哪些有机物,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知道淀粉、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物质,懂得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也为今后学习,接触更多的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有机物,及有机物的特征。
懂得食品中有哪些有机物,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知道淀粉、蛋白质、油脂、维生素哪些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训练,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和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物用途及生活产生的影响的学习,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减少盲目性,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2、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确定本章的重点为: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的特性和对人体的作用。
难点:蛋白质的生理作用,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教法分析: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宜用探究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探究式”教法。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然后,学生通过诊断练习,建构知识体系,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采用分组-合作-探究方式掌握所学内容。
接着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通过综合提升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样设计的特点是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尝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他们的智慧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体验成功的乐趣,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与实效。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总结

食物中的有机物知识总结1.有机物:人们把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2.但是CO、CO2、H2CO3、碳酸盐和碳酸氢盐,都是无机物。
3.所以有机物一定含碳,但是含碳的不一定是有机物。
4.有机物种类的繁多的原因是:因为碳的连接方式比较多。
碳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还可以与其他原子连接起来。
5.常见的有机物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CH4甲醇(工业酒精中的成分,有毒):CH3OH甲醛(新装修的房子或者新家具会散发出来的气味、水溶液是防腐剂):CH2O甲酸:CH2O2乙醇(酒精。
):C2H6O乙醛:C2H4O乙酸(醋酸):C2H4O26.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我们把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7.有机物的特点:大多数能燃烧,大多数不溶于水。
8.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纤维素)、羊毛(蛋白质)、蚕丝(蛋白质)、天然橡胶、淀粉(糖类)。
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9.人体的六大营养素。
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其中属于有机物的是: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
10.人们获取有机物的方式。
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油脂:食用油、冰激凌、牛奶。
蛋白质:肉、蛋、奶、豆。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11.糖类人体的主要功能物质。
(1)包括葡萄糖、淀粉、纤维素。
(2)葡萄糖:C6H12O6,,白色粉末,有甜味,能溶于水。
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单糖。
葡萄糖的生成(植物的光和作用,方程式):检验方法:向新制取的氢氧化铜溶液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如果出现砖红色的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葡萄糖。
葡萄糖的作用: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的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写出方程式:(3)淀粉特点:一种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综合测验一、单选题1.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我国科学家利用复合光催化剂人工合成了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B.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C.丁物质具有助燃性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之比为11:82.下列归类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见的碱:氨水、纯碱、苛性钠B.营养物质:淀粉、维生素、蛋白质C.氧化物:冰、生石灰、氧化铜D.人体微量元素:铁、碘、锌3.中小学生经常使用的修正带含有钛白粉(主要成分二氧化钛)、聚苯乙烯(化学式C8H8)等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苯乙烯属于有机物B.聚苯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1C.钛白粉属于氧化物D.二氧化钛(TiO2)由3 个原子构成4.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键康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B.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C.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6.下列安徽特色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砀山苹果B.淮南豆腐C.巢湖白鱼D.阜阳枕头馍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与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氮、氢元素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其它元素组成的,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碳酸盐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所以含有碳酸根离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8.化学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B.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应该越多越好C.在酱油中适当添加含铁的化合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D.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影响生长发育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B.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所以合金一定属于混合物C.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D.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变化,所以凡是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0.随着气温一天天升高,各种冰凉的饮品成了大家的最爱。
初中化学·《食物中的有机物》参考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概念,能从物质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糖类(淀粉和葡萄糖)、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机器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能用实验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知道蛋白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的事物来源。
4.知道常见维生素对生命活动的独特功能和各种维生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5.认识合理摄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性,学会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6.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知识点(重点、难点):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人类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重点)2.弄清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功能、作用及其营养价值。
(重点)3.有机物、无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区别。
(难点)4.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
(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碘水、各种富含淀粉的食品(面包片、米饭、土豆片、苹果片等)、食品包装袋、火柴等。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创设情境]提问:同学们今天早餐吃的什么,都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关注食物营养成分是世界性的话题,请大家观察图片上的食品,试着说一说都有哪些营养成分。
[小组活动]科学家建议食品包装要标明食物的营养成分,请根据你准备好的食品包装袋,开始研究食品成分说明,将获得的信息填入课本表格中。
学生回答。
观察图片,初步回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课前准备的食品包装袋上标明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并且填写表格。
从学生吃的早餐开始,使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化学。
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食物的成分有了食品名称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展示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并归纳出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提出问题]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水和无机盐属于化合物,那么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属于什么类的物质呢?[导入新课]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这四种食物中的物质也属于化合物,但是它们和水、无机盐不同,它们属于有机化合物,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第五单元第1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节 糖类 油脂-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食物富含油脂的是()A.鸡蛋B.白菜C.豆油D.馒头【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人体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解答】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B、白菜中富含维生素,选项错误;C、豆油中富含油脂,选项正确;D、馒头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选项错误。
故选C。
2.【答题】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肉、海蛎干、食盐,主要原料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A.肉B.大米C.食盐D.海蛎干【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人体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食物来源。
【解答】A、肉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选项正确;C、食盐中主要含有氯化钠,氯化钠属于无机盐,不是糖类物质,选项错误;D、海蛎干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
故选B。
3.【答题】下列物质中,不能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是()A.淀粉B.油脂C.葡萄糖D.食盐【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人体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和作用。
【解答】葡萄糖、油脂、葡萄糖在人体中均能产生能量;人体中的氯化钠大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于体液中,不能产生能量。
故选D。
4.【答题】2016年5月31日,冰城美食狂欢节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开幕。
下列特色美食中富含糖类和油脂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人体中需要的六大营养素、食物来源。
【解答】A、烤大虾富含蛋白质,错误;B、奶油富含油脂,玉米富含糖类,正确;C、什锦水果富含维生素,错误;D、烤蒜苔羊排属于动物肌肉富含蛋白质错误。
故选B。
5.【答题】葡萄糖(C6H12O6)供给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6O26CO2+6H2O,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减小【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葡萄糖的认识。
初中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件ppt

有机化合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关键词:是否含有碳元素
厨 房 中 有 天 然 气 ( CH4 ) 、 苏 打
( Na2CO3 ) 、 盐 ( NaCl ) 、 醋
( C2H4O2 ) 、 味 精 ( HOOC-CH2-CH2-
CH(NH2)COOH )、红酒(C2H6O)、
60
葡萄糖 维生素B2 淀粉 聚乙烯
C6H12O6 C17H20O6N4 (C6H10O5)n -[-CH2-CH2-]n-
C、H、O 、 C、H、O 、N C、H、O
C、H
12*6+1*12+16*6 180
12*17+1*20+16*6+ 14*4
(12*6+1*10+16*5 )n
(12*2+1*2*2)n
4.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一氧化3
2.判断正误。 (1)有机化合物一定含碳元素。 (√ ) (2)含碳元素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3)无机化合物一定不含碳元素。(×)
3.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 食物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 A ) A.豆腐B.馒头C.西红柿D.豆油
376 162*n 28*n
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一般相对 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
不同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差很大,如: 甲烷(CH4),Mr=16 乙醇(C2H6O),Mr=46 维生素B2(C17H20O6N4),Mr=376 聚乙烯[(C2H4)n,n=1000~10000], Mr=28000~280000
4.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C) A.一氧化碳B.碳酸钙C.维生素D.硝酸铵
九年级化学上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材分析沪教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物》教材分析【本章结构】(一)本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本章内容属于教材一级主题——化学与社会发展,二级主题——化学物质与健康;属于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二级主题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本着“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一种必备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要求学生:能从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知道某些物质(如甲醛、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本章的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提高科学素质,丰富生活常识,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
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看,本章有助于学生认识教材上册第4章《第三节化石燃料的利用》中许多物质类别,比较全面认识有机物一些特性。
同时也是学生对教材下册第7章P188拓展视野中有关蛋白质、油脂性质研究兴趣的一种深层次的延续。
从简单分子到复杂分子,从小分子延续和发展到有机高分子,通过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的学习,为下一章学习合成材料作好铺垫。
从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看,本章是联系生物学、生理学、营养学和医学的重要纽带,其学习的内容与人的生命和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科学”。
(二)本章结构本章包括三节内容,共有彩色图片12幅,图片可视性强,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命科学的社会实际,体现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联系紧密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同时由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引出学习化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意义,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糖类、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最多来自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糖类2.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煤气泄漏,先开排气扇通风B.明矾净水,起杀菌消毒作用C.健康饮食,低油少加盐烹饪D.煤炉取暖,紧闭门窗保室温3.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已投产使用,每年可供应超30亿立方米优质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甲烷C.甲醇D.乙醇4.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锌、碘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B.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甲醛浸泡的食物不可以食用D.吸烟有害身体健康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酒精用作然料6.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纯碱一Na2CO3B.干冰一CO2C.消石灰一CaO D.酒精一C2H5OH 7.云雾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提高记忆力等多种保健作用,下列有关茶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茶氨酸由C、H、O、N四种原子组成C.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N2分子D.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8.近期,卫生部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已知“西布曲明”化学式为C17H26ClN。
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B.“西布曲明”属于有机物C.“西布曲明”中含有26个氢原子D.“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04:26:35.5:149.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食欲不振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10.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的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低于着火点就能灭火B.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2.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水和酒精:闻气味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CO: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D.氯化钠固体和碳酸钙粉末:加水C.CO和213.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闻气味区分酒精和氨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观察颜色区别金刚石和石墨D.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1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H O D.大理石CaO A.酒精C2H5OH B.汞Ag C.干冰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B.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D.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二、填空题16.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含答案)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混合物:空气、溶液B .有机物:CO 2, CO (NH 2)2C .复合肥料:硝酸钾、硫酸铉D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2.鱼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食。
每100g 鱼肉中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如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 .鱼肉中富含蛋白质B .多食鱼肉可预防夜盲症C .鱼肉营养丰富,可代替主食D .青少年多食鱼肉,可促进骨骼发育 3.下列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豆浆B .糖水C .生理盐水D .苏打水 4.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吸食下列物品有害人体健康的是 A ."芙蓉”牌香烟B .“鲁花”牌花生油C .湘西红心猕猴桃D .“雀巢”牌奶粉5.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酒精()25C H OHB .葡萄糖()6126C H O C .碳酸钾()23K COD .淀粉()6105C H O n ⎡⎤⎣⎦ 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米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物质,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B .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C .微量元素对人体作用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D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进行焚烧处理7.对CO 2、C 2H 2、H 2CO 3、Ca (HCO 3)2、Na 2CO 3五种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C 2H 2、H 2CO 3都是有机物B.CO2、H2CO3都属于氧化物C.Ca(HCO3)2、Na2CO3都属于盐D.H2CO3、Na2CO3溶液都显酸性8.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酸:盐酸硫酸硝酸B.碱:烧碱纯碱氨水C.有机物:甲烷乙醇一氧化碳D.混合物:高锰酸钾海水合金9.“吃出营养、吃出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B.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C.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D.微量元素对人体十分重要,必须大量服用10.我国首部《食品安全法》已经颁布实施。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物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即含碳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即不含碳的化合物.2.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多数含有氢元素;其次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3..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的金属化合物等;因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仍属于无机化合物..注: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物..注意特例4.有机物的特点:大多数都难溶于水;熔点较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5.书写有机物的化学式;元素符号一般是C、H、O、N、Cl等顺序..6..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乙醇俗称酒精;燃烧方程式甲醇燃烧方程式 ..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 CH3COOH 尿素 CONH22 ;葡萄糖C6H12O6丙烷燃烧的方程式丁烷燃烧的方程式有机物燃烧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食品中的有机物1.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食用油中含有油脂 ;含有蛋白质的物质有鱼、肉牛奶、大豆 ; 青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青菜中还有纤维素2.六大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矿物质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纤维素3.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可达几万 ;甚至几百万或更大这些有机物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例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聚乙烯 ..糖类1.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白色易溶于水的物质;呼吸作用的方程式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方程式 ;绿色植物还会把葡萄糖转化为淀粉、纤维素或蔗糖 ..3.葡萄糖、淀粉、纤维素 ;称为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 ..糖类都有甜味吗不反例淀粉、纤维素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途中要喝葡萄糖水4.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C6H12O6−−→−发酵 2C2H5OH乙醇 + 2CO2;5.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6.工业酒精含有甲醇 ;因此绝对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和调用的酒饮用含甲醇的酒;会使人中毒、昏迷、眼睛失明 ;甚至死亡 ..7.淀粉的检验:取样;加碘水或碘酒;若变蓝;则含有淀粉 ..葡萄糖的检验:取样;与新制的CuOH加热至沸腾;若出现红色沉淀;则含有2葡萄糖..8.蛋白质的鉴定:取样;灼烧;若产生烧焦羽毛气味;则样品中含有蛋白质..题:鉴别羊毛和棉线取样;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油脂1.糖类的组成元素 C、H、O;油脂的组成元素 C、H、O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C、H、O、N ..2.油脂与淀粉的区分: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油脂不属于有机高分子..3.油脂的分类: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4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属于物理变化;原理是豆油易溶于己烷难溶于水;己烷的沸点低于豆油和水 ..热水浴起加热作用;有受热均匀的优点..如果摄入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足以供给活动的需要;体内的油脂就会被消耗..蛋白质1.蛋白质的存在:人体及动物的肌肉、血液、毛发和各种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有肉、鱼、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豆腐、虾、酱油等.. 2.蛋白质的作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3.蛋白质的消化:含蛋白质的食物在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水解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组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一部分蛋白质和氨基酸会生成尿素排出体外..4蛋白质由 C、H、O、N 元素组成;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5.蛋白质的盐析:蛋白质在饱和盐溶液硫酸铵、硫酸钠中;其溶解性变小;从而析出..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6.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在受热或者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钡盐、汞盐、甲醛、酒精等化学物质后;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该过程是化学变化7.注意:人如果重金属中毒后;应该立即食用鸡蛋清或牛奶来解毒..8.注:1.利用蛋白质的盐析可以把豆浆制成豆腐物理变化2.利用蛋白质的变性原理;可以进行杀菌、消毒3.要防止甲醛、重金属盐、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伤害人体健康..维生素:1.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制剂:蔬菜、水果、鱼肝油、复合维生素含片等..2.维生素的作用:保证人的正常发育;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3.维生素的来源: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故不能偏食4.维生素的组成:维生素是分子组成和结构都较为复杂的有机物..5.维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皮肤病;维生素B缺乏症脚气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维生素D缺乏症佝偻病 ;。
初中化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整合一、有机化合物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分为 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包括CO 、CO2和H2CO3、CaCO3等碳酸盐)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CH4(组成最简单、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化合物)C2H5OH (乙醇,俗名:酒精)CH3COOH (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2.有机化合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有机化合物物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为有机小分子 如:CH4、C2H5OH 、CH3COOH 、C6H12O6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聚乙烯、聚氯乙烯等二、六大营养素: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也叫无机矿物质)和水(一)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自然界中: 产生葡萄糖:6CO2+6H2O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 消耗葡萄糖:C6H12O6+6O2 6CO2+6H2O (呼吸作用)检验葡萄糖方法:往样品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含有葡萄糖叶绿素酶(2)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
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淀粉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水解):(C6H10O5)n C6H12O6用谷物类酿酒过程:(C6H10O5)n C6H12O6 C2H6O(适量饮酒可提供能量)检验淀粉方法:滴加碘酒或碘水,若变蓝,则含有淀粉(加碘盐中的KIO3不能用于检验淀粉)(3)纤维素(C6H10O5)n :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食草动物可以消化纤维素★乙醇(俗称:酒精, 化学式:C2H5OH)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 3O2点燃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的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二)油脂:含有C、H、O三种元素,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初中化学(乙醇)

化学2专题3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学情分析】:在初中化学《燃烧燃料》这章中,学生已了解乙醇可是一种燃料。
作为高中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些常识,如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可以用作医疗消毒等。
在化学②专题1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刊物中的多样性》学生在学同分异构现象时,也接触了乙醇的结构式。
因此,学生对乙醇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有深入了解乙醇性质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
2.了解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问题意识、思考能力,增强团队精神。
2.通过观察与思考,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
3.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乙醇的组成、结构、性质【教学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酒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料,为什么喝酒会使人感到兴奋呢?因为酒中含有酒精(乙醇)。
(师生互动):列举的乙醇用途,了解乙醇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活动):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并总结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请同学根据模型写出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过渡):乙醇有哪些化学性质呢?(学生活动):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教师引导):(对比煤油与钠不反应,引导学生讨论分析钠与乙醇反应时断裂什么键。
)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煤油与钠不反应,说明烷烃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不能被钠置换。
那只能是乙醇中羟基上的氢原子被钠置换。
(对比乙醇与水的结构式的同与异,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反应的同与异)乙醇和水的结构中共同点是:都含有羟基,因此,与钠反应都可以生成氢气;不同点是:乙醇分子中羟基与乙基相连而水分子中羟基与氢原子相连,因此,两个反应的剧烈程度不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茎中。
*淀粉的化学性质:
a.淀粉在酶的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葡萄糖 b.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再 发酵生成酒精
c.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检验淀粉的存在
常见的糖类物质 2.葡萄糖 --- C6H12O6
*存在:葡萄汁、蜂蜜及其他带甜味的水果
*消化:
C6H12O6+6O2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参 照常见食物成分表,你能设计 一份适合中学生的营养食谱吗?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塔”
练习与实践 1、化合物按是否含_____元素,可分 为______化合物和______化合物。 2、人体内六大营养素指的是什么?
3.若不慎误服重金属盐,在去医院 之前可采取哪些方法来缓解症状? 4.羊毛衫为什么不能用普通肥皂洗 涤?
初中化学
第 八 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建立有机物的概念
---认识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
的存在和作用
---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交流与讨论
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 气中燃烧时的现象? 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 后冒黑烟,这些现象说明了 什么?
有机化合物 化 无机化合物
合 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物
主要食 谷类:米、面等 物种类 蔬菜:土豆等
对人体 提供机体活动所需能 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 的作用 量和维持恒定体温 能源
三、维生素
1、维生素的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2、食物来源:
3、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皮肤粗糙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
维生素A——眼睛的朋友 维生素C——水果蔬菜中的营养素 维生素D——壮骨卫士 维生素E——使青春长存的营养素 维生素K——止血功臣 维生素B1——抗脚气病营养素 维生素B12—唯一含有金属离子的维生素 维生素B2——黄色的营养素 维生素B6——抗皮炎的营养素
课后作业:
1.整理学习笔记 ,总结淀粉、 葡萄糖、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预习第二十节。
祝大家学习愉快!
3、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作用? 2、哪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3、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代谢情况? 合成 蛋白质
蛋白酶
蛋白质
尿素、CO2、H2O 等 释放热量18kJ/g
氨基酸
氧化
4、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分布?
肌肉 血液 毛发 激素 酶等
5.蛋白质的性质
现象: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鸡蛋清+饱和硫酸铵溶液 现象:有沉淀析出 结论:少量的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浓的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 而从溶液中析出。
练 习 与 实 践 1.怎样解释生活中的事例? ? 晒 被 子 ? 流行感冒时室内用醋熏 ? 豆浆中加盐卤制成豆腐
2.有同学喜欢在牛奶中加果汁,认 为两者混合后营养更丰富,你觉得 有道理吗?
糖类食品 糖类食品
二、常见的糖类物质 1.淀粉 --- (C6H10O5)n
*消化:
唾液:淀粉酶 肠液:麦芽糖 酶 麦芽糖 淀粉 小肠:胰淀粉酶 酶 淀粉(储藏在肝脏、肌肉中) 葡萄糖 酶 二氧化碳和水 O2 释放能量
*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汽 油、苯、酒精等); *熔点低;
*受热易分解,易燃烧;
*不易导电; *反应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
观察与思考 房间里的有机物
卧室
客厅
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六 大 营 养 素
•蛋 白 质 有 •维 生 素 机 •糖 类 物 •脂 肪 •无 机 盐 •水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 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哪些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 食物来源: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
实 验 一
鸡蛋清+蒸馏水
5.蛋白质的性质
实 验 二
加热鸡蛋清
现象:凝结 鸡蛋清+乙酸铅溶液 现象:有白色絮状沉淀 鸡蛋清+浓硝酸 现象:变黄
变 性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及应用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 线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的改 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 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为原来的蛋白 质,这种作用就叫做蛋白质的变性作 用.蛋白质变性后,就失去了原来的 可溶性,并且失去了它们生理上的作 用,蛋白质的变性属化学变化.
重金属离子对水质会带来严 重的污染,它不仅直接危及水中 浮游动物的生存,还会直接或间 接的危及人类的健康.人类饮用 这种水或吃了富集重金属离子的 鱼类等,会引 性,如常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表面 消毒;用福尔马林(35%~40%的甲 醛水溶液)浸泡动物尸体,浸泡后久 置不腐烂,故常用于保存尸体;用苯 酚跟肥皂水配成的“来苏尔”,常用 于卫生室内外的环境消毒。
不含碳的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关于有机化合物
1.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其它元素。
2.CO、CO2、CaCO3等少数含碳化合物, 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 相似,人们把它归纳到无机物。 3.有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达 到几十万至上百万,这些有机物称为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大多数有机物特点:
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作 用,人体大量照射紫外线会诱发皮 肤癌.目前,世界上皮肤癌患者急 剧上升,其原因在于臭氧层的破坏, 导致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涌向 地球的缘故.而臭氧层的破坏,又 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卤代烃类制冷 剂等引起的.因此,保护环境,已 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酸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因此酸常用于 杀菌. (1)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盐酸, 它可以杀死食物及水中的少量病菌,因此 人体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2)醋酸用途很广,如可将醋酸蒸发, 利用其蒸气对某些公共环境进行消毒,以 防病菌的蔓延;再如,用醋酸淹制的食品 不易变质等.
酶
6CO2+6H2O
*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a.在人体内进行氧化反应
b.发酵生成酒精 c.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沉淀共热 变红
----检验葡萄糖的方法
油脂类食品 油脂类食品
富含油脂的食物
糖类
种类 完全氧 化放出 热量
油脂
油:液态植物油 葡萄糖 脂肪:固态动物油
淀粉
蔗糖
17.2kJ
39.3kJ
肉类:猪肉、牛肉等 油类:花生油、豆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