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种变译方法




一、摘译 根据读者需求选取原文主要内容或译文读者感兴趣的部分内容的变 译活动。摘译大致包括句中删词译、句群中摘句译、段中摘句译、篇中摘段 译、章中摘节译、书中摘章译。 二、编译 分微观和宏观两种方法,微观编译方法指常用的编辑方法有加工、 摘取、合叙、概括、理顺、转述等;宏观编译方法有段内编译、段际编译、 篇内编译、篇际编译。 三、译述 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原作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的变译活动,译 述不带主观情绪和个人偏好,客观地反映原文内容,而不拘泥于原作的内容 和形式,该译则译,该述则述,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四、缩译 是浓缩性的变译,采用浓缩性的语言传达原作重要的和主要的内容, 保证原作的逻辑性,将内容缩小。缩译、译述和编译的区别在于缩译的概括 功夫最强,译述次之,编译最小,译述可以是译和述的结合,而缩译只可能 是内容与形式的缩小,在篇幅上,编译基本上可译原话,只是加以编辑,筛 选,缩译则要大大压缩篇幅,基本上不要原话,而是对原作的浓缩叙述。 五、综述 即综合叙述,是对某一时期的众多外文文献加以汇总,进行分析, 并阐述其研究进展情况的综合陈述,它侧重资料的归纳整理,将事实进行排 比,并加以必要的分析,使人们对所述对象具有综合的、全面的、系统的了 解和认识,它还侧重动态,旨在表述所述对象的发展,使人们通晓过去,了 解现在,进而展望未来。





六、述评 是对众多原作进行综述进而加以评价的变译活动,是全面而系 统的总结某一专题的进展,并给予分析评价,提出明确的建议的一种变 译活动。 七、译评 是指将原作翻译之后再结合其内容展开评论的一种变译活动, 译评可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促进文化交流。译评包括译 和评以及二者结合的方法。 八、改译 是根据特定要求改变原作形式或部分内容乃至原作风格一种变 译活动。它是归化处理手段,是为了满足特定层次特定读者的变译方式。 九、阐释 是在译文中对原作内容直接加以阐释并与之浑然融合的变译活 动,它在译的基础上,对原作中的词、句乃至篇进行阐释,以便读者理 解。阐释的内容不是译者的个人观点或主张,而是未显现的原作内涵, 其功能在于再现原作的文化价值,将原作中压缩的文化信息释放出来。 十、译写 是翻译原作全部、部分或主要内容并加以评论、阐释和拓展的 变译活动。它涵盖前面谈过的译评、述评和阐释。译写根据特定读者的 要求,增加与原作相关的内容,除了阐发和评论外,它还包括添加、补 充和拓展性创作。 十一、参译 是独撰作品时采用全译和变译(如摘译、编译、译述、缩译 等)方法,直接摄取原作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以供参考的变译活动。
变译举例






例一 [1] 网狮园——位于江苏苏州市。 [2]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号称渔隐。[3] 此园住宅以花园结合贯穿紧密,建筑的木结构与门窗隔扇都有精细的雕刻。[4]园中有 小山、池水、石桥、长廊等。[5]此园虽占地面积不大,但亭台轩榭与池水相互映衬, 路径处处贯通,曲折自然,精巧幽深。 拙政园——位于江苏苏州市。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 臣辞职回乡,买下寺产,改建成宅园。后又经过多次整修。除正宅外,园内有31景, 面积60亩,水面约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临水。此园设计、布局别致而清秀,远看重 廊重阁,山径起伏,近看雕梁画栋,七彩辉映,真乃江南特色的典型园林。 [A] Wangshi Garden, in Suzhou, was a private residence of a Southern Song dynasty official. [B] Not large in size, it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a feeling of serenity and seclusion with changing scenes every few steps. [C] It was typical southern style gardening exerting far-reaching influence for the following centuries. [D] Zhuozheng Garden, like Wangshi Garden, was built even earlier in the Tang dynasty. (《中国文化· 建筑》) 变译过程大致如下: 1、通读全文后,确定取舍,见原文中划线部分。——摘译 2、原作两段均写江南园林建筑,所以第二段不再重复,其末句“真乃江南特色的典型 园林” 可置于前段中,见译句 C。原句1删节后与句2合,见译句 A,原句5删节后见 译句B。——编译 3、句5经摘编后,如实译出也不方便,不如用英文转述,见译句 B。——转述 4、译句 C 除了typical southern style gardening 来自第二段,其余的是译者的评 语。——译评
七种变通手段





一、增(a>b)(a代表变译的信息量,b代表原作及其全译的信息量)增指在原作基础上信 息的增加,增的方式有释、评、写三种。释即阐释,包括解释典故,解释词义或文义,解释疑 难点,把古代的解释为现代的等。评即评论,目的是让读者更深入了解所译内容,知其价值所 在。写指在译作中添写与所译部分相关的内容。下面以严译为例。 All plants and animals exhibit the tendency to vary, the causes of the conditions of life, at any given time, while favor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variations best adapted to them, to oppose that of the rest and thus to exercise selection;… 有生者生生,而天之命若曰:使生生者各肖其所生,而又代趋于微异。且周身之外,牵天 系地,举凡与生相待之资,以爱恶拒受之不同,常若右其所宜,而左其所不相得者。夫生既趋 于代异矣,而寒暑燥湿风水土谷,所与其生相接相寇者,又常有所左右于其间,于是则相得者 亨,不相得者困;相得者瘦,不得者殇。(严译《天演论》“导言三· 趋异”) 原作用现代白话文可译为: 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显示出变异的趋向,变异的原因尚需考查;在特定的时间内,生活条 件的趋向,当有利于最适应的变异时,就不利于其余的变异的生存,从而发生选择。 (《进化论与伦理学》中译本,科学出版社,1991,5页) 相比之下,严译中划线部分明显不同于现代译文,实际上它是严氏在取便发挥,发出的一番 议论,是对原文意义的阐发。
变译的实质





变译通俗地讲是变通加翻译,或变后翻译,或译后再变,或变译 交融。突出了一个“变”字: 1)异化全译观念已“变”; 2)否定原作信息有“变”; 3)凸显内容价值在“变”; 4)特殊需求决定了“变”; 5)译者操作促成了“变”; 6)为读者对原作施“变”; 7)摄取战略规约了“变”; 8)变通手段展示了“变”; 9)信息集约结果在“变”。
变译机制
D原作
E 变译作品
C变译 B译者 A译语读者





1)读者制约译者的选择 由系统图可知,变译中的主体与全译不同,它包括译者和读者两个,全译的 主体一般只考虑译者。在变译中读者和译者构成了二主体系统,是变译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译 者的恰当决策,不仅取决于他本人如何对待原作,而且取决于译语读者对原作信息的需求。例如京剧是 一种综合的艺术,集戏剧、歌剧、音乐、舞蹈、武功于一体,艺术形式独特,唱词实际上仅占五分之一, 五个方面同时作用于外国观众的视听觉器官,词的准确性倒在其次,但少了剧情集了解,则有碍于理解。 若对剧情作一简介,或作口头介绍,则可减少外国观众的理解难度。可见读者决定译者的选择。 2)译者确定变通的手段 译者根据读者的需求,从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变通手段中确定所需的一种或 几种手段。上例也同样说明了译者确定变通手段,他首先了解观众的需求,然后分析要达到次要求所要 采取的变通手段。 3)手段构成变译方法 七种变通手段构成了十一种变译方法,前面已讲过。以口译为例,压缩译文已 经成为国际惯例,译员应该按照事先规定的时间、比例将讲稿适当组织,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讲话。译 员应该将重要信息摘要译出,可有可无的部分,最后删掉。在此译者采取的手段是“减”,删除原作中 的冗余,采用的是摘译方法。 4)方法作用于原作整体 变译方法一旦确立,变译就进入了实施阶段,采取的变译方法不同,对原作 作用的方法也不同。用摘译,则要取舍信息;用编译,则要调整加工原作;若用译评,则要边译边评或 译完再综合评论,如此等等。方法作用原作一般先作用于内容,然后作用于形式。 5)形变取决于内容摄取 变译是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这一摄取导致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破裂,原先与内容相适应的形式也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内容在译语语境中有不同的形式,如诗歌 译成散文。


二、减(a<b) 如《金瓶梅》改编成剧本,搬上荧屏之前删除了很多 想不健康的场面描写。 三、编(a≤b)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 四、述(a≈b)用译语将原文内容写下或说出,也可以是转述或复述, 把意义传达出来,原作形式变化,它可以包括编和减两种手段。 五、缩(a<<b)则是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用非常凝练的语言 将原作压缩。 六、并(a∈b)指合并,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 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的变通手段。 七、改(a~b)即改变,使原作发生明显变化,改变了内容或形式, 如诗歌改散文,改说明为论述等。
变译基本理论
变译理论是从变译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反映变译 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 想体系,它以变 译为其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的一般特点和 规律,寻求总 的适用于一切变译方法的一般原 理和方法。
变译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的呼唤:变译理论发展的动力首先依赖于社会的 需求,特别是二战后科技的巨大进步使人类以从未有过的速 度向前发展,从新的角度看翻译的性质和作用。 (二)哲学基础:变译作为一种翻译现象,古今有之,中外 有之,如西方《圣经》的不同变译本,这为变译理论提供了 科学研究的客体,是建立变译理论的客观基础。 (三)读者的要求:为了适应知识增长速度的要求,读者需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最多信息因此需采用新形式把文章 写精写薄,从量的变薄到质的相对增大,从而节省读者的时 间。
变译的特效



多——信息比重大 减小译作载体,力争加大信息容量与载体的比例。如摘译删掉某些不需要的冗 余的信息后,篇幅减少,有用信息或所需信息更加突出,信息比例自然会加大。 快——传播速度快 快速对国外新信息作出反映在国际事务中古来如此,现在更是如此,变译来得 小、巧、集中,因而具有短平快的特点,顺应了这种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好——信息质量高 好在信息量充足。充足指单位信息量大。如摘译,综述。 好在信息精当。如原作谈到方方面面,每个方面又是不同读者所需的信息,译 者只有一事一摘,才能满足相应的读者。 省——省时省篇幅 慎读长篇是现代人的一种观念,因为长篇要花费很长时间,如长篇小说,学术 专著,产品说明等等。面对现实,译者如何替读者省时,替出版省版面呢?变译成 了最好的选择。 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针对读者的某种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变译方式。怎么取舍,怎么表述,要看 当时当地的特定需求,在特定条件下,也许只译某一侧面的某一重点,或者某一精 彩的片段来表述。如佛经的翻译能盛极一时,全在国家的支持和译者迎合统治者和 读者的需求,是“有的放矢”的极好典范。
变译的系统
D原作 C
摘译
E变译作品
变 通 + 翻 译
编译 译述 缩译 综述 述评
译评
改译 译写 阐译 参译
B译者
A译语读者
变译系统三要素



变译主体:读者和译者在变译系统图中显示为下层的 A和B。读者决定 了译者的行为指南,即读者需要什么,译者就译什么,一改过去译者说 什么就译什么的思维。当然也有译者与读者讨论的余地,把变译做得使 读者更满意。读者在制约译者活动的因素中居首要地位,起决定作用。 同时他又挖掘译者潜能,译者能力的发展有一个由潜在到实现的过程。 变译中介: 变通加翻译 变译客体:系统图最上一层是变译客体层即D和E构成的射线DE,它们 是译者变译的对象和读者接受的对象。在变通和翻译的双重作用下,原 作发生了与全译不同的变化,变译的结果是变译作品,作品再转到读者 手中接受读者读者检验。 三要素之间能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尽量减少各要素的消耗,产生令人 满意的系统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