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论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1、科学方法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

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单地说,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

确方法。

2、科学方法的研究内容: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说、理论、比较、类比、模拟、模型,分析与综合、证明与反驳、归纳与演绎,数学方法,以及这几十

年发展起来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和反馈方法等等。这些科学方法是从各门具体科学

的特殊方法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方法。

科学方法论的性质:

1、它是一门正趋向于独立的学科。

2、它是一门思维科学。

3、它是一门认识“工程学”。

2、科学方法论有哪些层次和要素?

层次:按照方法作用的大小和普适性程度的高低,科学方法论依次被划分为3个不同层次:

1、适合于各门学科的具体方法论;

2、某一类学科中普适性深度较高的特殊方法论;

3、具有高度普适性的根本性或一般性方法论。

科学方法论要素: 1、客体 2、主体 3、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

3、谈谈中国传统社会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缺陷。

中国传统社会的思维方式是,观察事物有时是凭直觉、非理性、综合的,他们注重情感

诉求;因此,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通常特点是精神的、感性的、内向的、综合的、主观的;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

思维方式本身没有先进和落后的问题,从能否孕育近代科学的角度来评判,中国传统思

维方式确实存在严重缺陷。这些主要表现在忽视了人的知性在思维方式中的中心地位;轻视

理论分析,拒绝把形式和内容割离开来;缺乏实验方法,经验方法和实验、数学方法分离;没有

发展出形式逻辑的观念,逻辑思维落后;虽然有经验论和理性直觉论,但缺乏理论综合方法,

没有将理性和经验结合起来。

(一)西方近代科学确立了分析方法的地位,分析方法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先决条件。而在

中国传统思维中,整体思维占主导地位,强调要从统一角度去观察事物,注重整体的完整一致。

(二)西方近代的经验方法,由于它和实验、数学方法相结合,并由于发展了强有力的逻辑

技巧而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经验方法。中国传统思维夸大了经验方法的作用,极端崇奉和迷信

经验方法。没有发展出实验和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人们就会以前人或自己的经验来取代

科学实验与定量测量,当然不去追求对事物认识定量的精确性和尺度的标准性。

(三)把逻辑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手段是近代科学所不可缺少的,逻辑也是西方近代科学发

展的支柱。然而,国人认识不到逻辑方法在形成科学知识中的重要性,始终没有找到把事实上

升成理论的逻辑方法,思维占主要地位,缺少逻辑这种特殊的东西,逻辑思维很落后。

(四)西方人创造了发达的理论综合方法。而中国传统思维虽然有经验综合、想象综合、直觉综合、辨证综合等等,但缺乏一种理论综合方法,即以知性及其表现形式范畴为核心的综合,也就是在概念中的综合。没有理论综合方法,就不可能用形式综合内容,不能运用范畴综

合经验,无法形成近代科学理论。

4、如何才能促使直觉和灵感的产生?

直觉是意识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为

根据,以大量观察资料为基础,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或突然顿悟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创造性地发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

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灵感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产生的突发性飞跃,就是灵感。还有的认为:灵感导源于潜意识(潜意识是指人们长期积累起来的,储存在头脑中的一种知识、经验和方法),潜意识一旦酝酿成熟,涌现于意识,就成为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灵感是潜意识的潜伏活动进展到一定程度的突然显现.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

直觉和灵感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 ,所以直觉和灵感具有发生的即时性和完成的瞬时性、思维过程的非逻辑性、对经验知识的依赖性以及意识之处的突破性等特征。直觉和灵感思维不像逻辑思维那样可以分析为清晰的思维过程 ,无论是它的产生 ,还是它的消失都呈现出非理性.本文试图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对直觉和灵感思维作点滴探讨.自组织是指:“一个系统的要素按照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而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

在这里直觉和灵感思维过程就是自组织过程。当人们就某个难解问题在苦思冥想时,该系统处于无序或低度有序状态,当人们在某种特定状态下“顿悟”出问题的解,这就是从无序到有序。这个“解”获得的条件和机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分析。

一开放是产生直觉和灵感思维的先决条件

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大脑必须处于开放状态,不断地大量地吸取外界信息,形成负熵流,才能不断克服大脑在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无序状态。不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大脑,其内熵就会自发地增加,思维程序就呈现出混乱状态。直觉和灵感思维是比逻辑思维更为复杂的过程,该过程得以展开的前提是科学研究主体必须处在开放状态下。也就是说科学研究主体只有善于不断学习、交流、吸收新信息(或负熵流),才可能产生直觉和灵感二远离平衡态是产生直觉和灵感的必要条件

作为科学研究主体的远离平衡,是指不满足于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具有怀疑精神.如果科学研究主体满足于现状,没有怀疑精神就不会去积极思考,就是处于平衡态,直觉和灵感就不可能产生。

三非线性机制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内在根据

思维系统的开放性和非平衡态,只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外部条件,而非线性机制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内在根据。非线性相干或非线性的相互用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础和根本性的机制.因为系统的非线性作用产生的相干效应、分岔效应和临界效应是系统存在和进化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机制。思维系统运动如果表现出由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变量之间呈多一对应关系,这样思维系统就能面临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产生直觉和灵感。

在思维系统的显意识领域中思维运动在逻辑的导引下,往往会处于饱和状态,思维结构就会形成模式,这种状态下的思维不可能有直觉和灵感的突现。只有当思维系统在围绕着复杂问题或难解问题,各种要素在潜意识领域相互碰撞,展开非线性思维的自由运动,一旦这种碰撞的火花与所解问题接通就会跃迁到显意识领域,从而达到对某一问题的“茅塞顿开”

四随机涨落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直接诱因

自组织理论认为,涨落是指在某时刻对系统状态统计平均值的偏离。该涨落可由系统内部不规则运动引起,也可以由环境不可控的干扰引起,其大小、形态、范围等变化在宏观上是无法加以预见的。我们认为,思维系统的涨落是指系统处于非平衡的非线性状态下,由于偶然的外界特定信息的刺激,导致原思维系统状态失稳,把系统推到临界分支点上,再在外界信息的作用下,使系统的演化朝着更加有序的目标前进,直至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所以我们认为,随机涨落是直觉和灵感产生的“导火线”、“驱动力”。

5、什么是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怎样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归纳: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中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或普遍规律的方法。它的客观基础是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演绎:通过一般来认识个别,它是以一般原理为前提推出关于个别事物结论的逻辑思维方法。(1)区别:①推理方向不同;归纳方法是从个别的、特殊的知识概括出一般性原理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从已知的原理、定理、定律、公理出发,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方法。②结论范围不同;以个别的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即归纳推理;而演绎方法是以已知的结论为前提推出个别结论。③逻辑关系不同。归纳方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