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定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P4)

旅游文化的定义(徐日辉版):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或文化种类)。既是人类活动的表现,也是人文化的结果;作为存在方式,旅游文化通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反映了人类旅游实践的结果,还包括创造成果的活动本身。(P6)

第二章:

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历史承传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特征,也就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性指世世代代相传延续,承传延续具有社会特点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特征即:同一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民族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正是中国56个民族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同时也是展示我国多民族和睦团结气氛和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所在。综合发展特征:旅游是动态的,文化是发展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是因为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可以肯定地说西方旅游文化的传入并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中国原有的旅游文化,特别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其结果只能是对中国旅游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P22)

游子:游子,是对出游在外的统称。“游子”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衣锦还乡以显其贵。桑梓之情安土重迁;另一种则是事业有成,无缘故里。(P18)

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书上未找到,来自百度百科)

第三章:

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P29)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的产物,被称作社会社会史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并且在不断继承、扬弃、融合、渐进。(P30)

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

民俗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

第四章:

城市: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产生及发展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与单纯防御作用的城壕墙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P49)

市:中国古代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多由官府在指定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

城市文化:

建筑:“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即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P59)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建建筑和布置园林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休憩境遇。(P68)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之一就是含而不露,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建筑风格上追求含蓄之美的意境,通过虚实、藏露、曲直、明暗等手法,突出诗情画意,表现主人的思想。(P69)

四大名园:

第五章:

文化:文化的一般的定义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财富,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

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P76)

传统文化:

诸子百家:所谓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医家、农家等各种学派的统称。(P9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传统的四大特性:传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是人们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历经数千年的认同和沿袭而成,作为一种社会的形式和现象一经保存下来,便得到人们的共同遵守,成为生活的指南和行为准则。传统的模式化:模式化是传统的又一特征,模式化与传统可以说是孪生姐妹,传统一旦形成并为社会认可的同时,模式化也就相伴而生,并依附着传统共存亡。传统的排它性:排它性是任何传统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在传统形成的过程中,其本身就是排它行为与融合行为相互矛盾的一个过程。我们今天看到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传统,实际上也就是不同民族强烈的排它性的结果传统的发展性:传统尽管是稳定和长期的,但决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传统必然会随着社会不断的变化而变化,考察历史,就会发现任何传统的东西都躲不过历史对它的扬弃和补充。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抱残守缺是倒退,是不要前途的。(P86)

法家与中国旅游文化:法家是春秋以来形成的一个学派,强调以法治国,卓有成效,曾经显赫一时很有影响。其中以李悝、商鞅、李斯等为代表。法家以法为标准,以法为手段,处理一切事务,包括人民内部矛盾在内,与传统的德主刑辅的观念相违背。对待旅游,法家是持否定态度的,甚至于是打击对象。商鞅变法中涉及与旅游有关的措施就有:1、废除逆旅,限制人员流动。2、限制对于官员行动。3、限制商人活动。

4、禁止人民自由迁徙。

5、压抑儒生游学。(P122)

传统的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传统是人们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历经数千年的认同和沿袭而成,作为一种社会的形式和现象一经保存下来,便得到人们的共同遵守,成为生活的指南和行为准则。(P86)

第六章:

文献:文献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它记录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历史和经验,并且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展。中国旅游文献是中国社会活动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保留和记录人类旅游活动的全部历史和经验,通过某种载体表现出的文字资料、金石图物资料、音像资料、数字信息资料等,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P128)

中国旅游文献学:中国旅游文献学是指以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有关旅游的文献为对象,主要考察其形式载体、发展历程、内容鉴别、分类编目、校勘整理、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P130)

《法显传》:《法显传》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文献,又叫《佛国记》、《佛游天竺记》、《法显记》、《佛游天竺本纪》等。《佛国记》全文14000字,记载了西域三十四国,作者是法显。(P141)

《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作者是誉满中外的旅行家释玄奘。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由长安经秦州(天水)、瓜州(安西)、玉门关西向印度取经,长达17年,行程五万里,周游110国,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大唐西域记》12卷,“亲践一百一十国,传闻二十八国”,附带十二国,共一百五十国。基本构架是:所游之地的位置,建置,幅员,山川,气候,物产,风俗,宗教,圣迹,传说,农商,货币,语言,文字,政治,法律等,虽详略不等,但多为亲身所践,真实可信。《大唐西域记》不但是重要的中西交通巨制,同时更是一部著名的旅游文献。(P148)

《入蜀记》:《入蜀记》共六卷,作者是陆游。陆游,字务观,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公元1125年,卒于公元1210年,享年86岁。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十二月陆游为四州夔州(今重庆市)通判,于第二年五月十八日由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到达夔州,前后五个多月。在这一行程中陆游逐日记叙了赴任途中的所见所闻,用如椽之笔记录了旅行过程中的名山大川人文古迹,并有所考证订误。游记行文酣畅淋漓颇富感染力,是一部著名的日记体旅游文献。(P150)

《吴船录》:《吴船录》的是作者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公元1126年,卒于公元1193年,享年68岁。《吴船录》乃范成大取杜甫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之“吴船”命名。详细记录了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范成大于五月底离开成都,乘船顺江而下至同年九月抵苏州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