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科普要知晓
![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科普要知晓](https://img.taocdn.com/s3/m/8067d5d5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a.png)
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科普要知晓腹腔镜手术在手术类型中属于一种微创的疾病治疗方法,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疾病治疗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速度快、术后不影响身体美观等技术上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在医学疾病的治疗领域,其治疗效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其他开放性手术有一个共同点,都需要为患者安置一个合适的体位,因为手术体位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
在手术中,患者体位的摆放需要达到的要求是: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不出现或极少出现并发症、充分显露术野、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固定位置要做到牢靠、不出现移位、以及影响不到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
对于腹腔镜手术体位的护理也是同样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腹腔镜手术体位类型及护理要点。
1.在腹腔镜手术中患者的体位类型1.1头高脚低位此体位是要求患者在手术中仰卧于手术床上,一般是将头高脚底位倾斜低10~20°之间,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患者的小肠以及结肠从盆腔处膨出,避免在后腹腔进行穿刺时出现并发症。
在上腹腔镜手术中适合应用此体位,在手术中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干扰较小,可以减少心血量,降低心脏的负荷。
但需要在手术中临时变换体位时,可能会对循环负荷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心脏功能不全以及较长时间气腹的患者安全性受到威胁。
1.2锤头倾斜卧位此体位的病人需要仰卧,锤头倾斜10~20°,在必要时,患者还需要锤头倾斜30°左右,此体位适合下腹部腔镜手术,例如全宫术。
由于锤头倾斜卧位需要患者在较长时间保持垂体的姿势,再加上患者的年龄大小、有无心脏方面的疾病、血管内容量的状况、以及包括麻醉药物的使用和通气形式的不同,在这一系列的综合情况的共同影响下,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影响是非常大的,会使心血管在功能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CO2 气腹后,极易引起头颈部出现充血、致使颅内压和眼内压增高,还可造成患者体内消化液出现反流等不利现象。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https://img.taocdn.com/s3/m/2a783c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95.png)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普及的新技术,在肿瘤治疗中,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是常见的一种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位摆放是至关重要的,摆放不当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方法及其特点。
患者体位选择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患者的体位选择对操作者和患者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确的体位可以使手术操作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和并发症的概率。
一般来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选择以下几种体位:人仰卧位人仰卧位是常见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体位,通过将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并且使髋关节屈曲,以展开腹腔,便于手术器械的插入和操作。
在操作时,操作者要注意保持患者头部向后并保持相对静止的姿势,避免头部抬起和摆动。
侧卧位侧卧位也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常见体位之一,通过将患者侧卧在手术台上,可以使手术器械进入腹腔更容易,并且通过旋转患者体位可以有效地展开腹腔。
在操作时,操作者需要注意恰当地放置患者的手臂和腿部,防止受到压迫。
趴卧位是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体位,通过将患者趴在手术台上,可以使手术器械进入腹腔更加容易,同时还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有效地展开骶骨韧带。
在操作时,操作者要注意患者的头部和下肢要恰当地放置,保持身体的平衡,防止身体摆动带来干扰和损害。
操作步骤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建立气腹环境、器械进入、癌变切除和结肠吻合,每个步骤中患者的体位摆放都很重要。
建立气腹环境在建立气腹环境时,通常将患者放在仰卧位或者趴卧位。
在仰卧位时,将患者的头和下肢提高一定高度,肋骨下缘与耻骨连线处为进气点,通过打气筒将气体注入腹腔,压力控制在12mmHg-14mmHg之间。
在趴卧位时,气体通常通过肛门进入。
器械进入在器械进入时,需要保持患者在趴卧位或侧卧位,对患者的肛门、直肠进行局部消毒,然后通过直肠镜或经肛门插入腹腔镜,进一步插入工作通道。
在操作时,操作者要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通道和器械,并注重手术器械的插入和退出方向,避免器械与患者肠壁、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接触。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eeb18277232f60dccca15f.png)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李敏病例介绍:普外科四病区35床黄**、男、60岁,住院号2582879。
患者系“一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痛、腹胀、腹泻、偶有便血,症状反复伴体重下降,纳差,四肢乏力” 入院。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肠镜示乙状结肠癌。
应用解剖:乙状结肠是位于降结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结肠,在盆腔内,起于降结肠下端,向下行于第三骶椎前方,中线两侧,止于直肠。
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很大,短的13—15 cm,长的超过60cm,平均约25~ 40cm。
过长的乙状结肠,特别是系膜的根部较窄时,易发生肠扭转。
乙状结肠肠脂垂多而明显,腹膜包绕全部乙状结肠,并形成乙状结肠系膜,系膜在肠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向两端逐渐变短消失,故乙状结肠与降结肠和直肠相连处固定移动,中部活动范围较大,可降入盆腔,或高至肝下,也可移至右髂部。
乙状结肠系膜呈扇形,系膜根附着于盆壁,呈“人”字形,由腰大肌内侧缘横过左侧输尿管及左髂外动脉,向上向内至正中线,然后在骶骨前方垂直向下,止于第三骶椎前面。
乙状结肠平左髂嵴处接续降结肠,呈“乙”字形弯曲或“S'形弯曲,至第3骶椎前面移行为于直肠,正常人除腹壁过厚者外,在左下腹可以触及,呈光滑、稍硬的圆桶状,粗细如蜡烛,小儿因年龄的不同而粗细不等,无压痛。
乙状结肠可发生炎症和肿瘤,小儿少见。
不能触诊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功能结肠有吸收•分泌•细菌消化与协助排粪作用.。
左半结肠的动脉由肠系膜下动膜而来,有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
①结肠左动脉:在十二指肠下方,从肠系膜下动脉左侧发出,在腹膜后向上向外,横过精索或卵巢血管、左输尿管和腰大肌前方走向脾曲,分成升降两支。
升支在左肾前方进入横结肠系膜,与中结肠动脉左支吻合,分布于脾曲、横结肠末端;降支下行与乙状结肠动脉吻合,沿途分支,分布于降结肠和脾曲。
②乙状结肠动脉:发出后紧贴腹后壁在腹膜深面斜向左下方,进入乙状结肠系膜内分为升、降两支。
升支与左结肠动脉的降支吻合,降支与直肠上动脉吻合,供给乙状结肠血液。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体位的管理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体位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8fd2b907240c844768eaee89.png)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体位的管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是采取截石位,各种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相互影响,骶尾部皮肤压疮的发生率就有所增加,巡回护士合理地安排手术体位,术中定期对体位进行评估,可使用防压垫预防患者骼尾部皮肤压疮,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标签: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体位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是复杂的内镜手术之一,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手术时间较长,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是采取截石位,压疮多发生于骶尾部,且无肌肉、脂肪织保护,患者臀部根据体位要求需超出手术床背板下缘3~5cm,使手术床边缘对骶尾皮肤产生垂直压力;患者手术时间较长,长时间保持固定的姿势,使患者骶尾部皮肤承受的压力过大,局部皮肤缺血缺氧;手术铺巾时手术巾铺置的不平整,患者头低足高30°,可使骶尾部皮肤与手术床之间产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患者会阴部皮肤消毒皮肤持续受到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更易发生破损和感染。
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被迫体位及无法缓解局部组织压力,因此手术患者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
当各种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相互影响时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在长时间的截石位手术过程中,骶尾部处于身体重量压迫薄弱支撑点,所以骶尾部皮肤压疮的发生率就有所增加。
加强术中体位管理,预防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由神经长时间的受牵连、压迫及缺血所致。
合理安排手术体位,加强管理,是减少周围神经损伤的关键。
巡回护士在摆放体位时,应使患者的肢体处于生理功能位置,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可增加神经损伤及表皮损伤的危险。
若长时间截石位即可增加下肢神经损伤的危险。
在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及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避免髋部过度屈曲、膝关节过度弯曲,可减少损伤坐骨神经的可能。
巡回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术中要妥善保护膝部,脚架高度和角度一定要调整适当,避免托盘和术者手臂对膝部的压迫,术中调整体位时应检查膝部。
体位或衬垫安置不当、不易造成对腓总神经的损伤长时间的截石位等,有些患者的体质差异也可以增加神经损伤的危险。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的探讨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995d53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2.png)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在结肠癌手术中被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需要患者采取特定的手术体位,以确保手术进行顺利。
本文将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的选择以及影响因素。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的选择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的选择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手术区域、手术难度、肠道解剖结构、手术器械的适用性以及术者经验等。
手术区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需要通过腹腔镜进入腹腔内部进行操作。
因此,手术体位应该考虑到手术部位的位置。
通常,左结肠癌手术采用右卧侧卧位,右结肠癌手术采用左卧侧卧位。
手术难度手术难度是选择手术体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较复杂的手术(如低位结肠切除术),应选择体位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同时也要考虑术者的操作技巧和经验。
肠道解剖结构肠道解剖结构的不同也会影响手术体位的选择。
例如,左相当于上部与下直肠相连,下部会直接通入乙状结肠,手术需要下端结肠向下外移,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操作。
而右结肠癌要更加注重保持太阳穴的安全,且盲肠位置更上,影响了肠道长度的应用。
手术器械的适用性是选择手术体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对于需要使用重型器械的手术,应选择仰卧位,并将患者的腿抬高于躯干,以便术者在腹腔内具备更大的操作空间。
术者经验术者的经验和技能也会影响手术体位的选择。
对于术者经验较少的情况,应选择相对简单的手术体位和手术。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影响因素选择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因此手术体位不仅需要满足手术需要,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患者安全患者在手术中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特别是老年患者和体弱多病的患者,在手术体位的选择上需要特别注意。
手术中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指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患者舒适度手术体位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患者的舒适度。
对于长时间手术,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和体弱多病的患者,需要考虑到手术体位带来的疲劳和身体不适。
应选择体位对患者的舒适度较高的手术体位。
手术器械的适用性也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术中要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中要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https://img.taocdn.com/s3/m/a46c0ee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64.png)
术中要点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导读自1991年首次文献报道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以来,腹腔镜和腹腔镜辅助的结肠切除术已在世界各地逐渐得到应用推广。
约5%~10%的结肠切除是应用了腹腔镜技术,该术式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痛苦轻、进食早、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今天小梯将和各位同道分享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术中要点。
01手术体位要点患者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取改良膀胱截石位,头低足高位,手术床略往左倾使身体右侧抬高,以利右半结肠显露。
监视器放于患者的右肩或右膝处,施术者和第一助手于患者左侧。
在腹腔镜结肠手术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术者与助手的位置常因操作部位的改变以及施术者的操作习惯而不同。
当处理肝曲和横结肠时,术者常需移至患者两腿之间。
如使用机械臂扶镜,可固定于患者右边的手术台上。
机械臂助手能提供稳定而清晰的视野图像,并能减少人工扶镜助手,挪出空间,使术者及助手更方便地用双手操作。
腹壁套管放置要点02脐部为腹腔镜观察孔,操作孔应远离右结肠,以使操作器械在各个方向获得较大活动度;套管的数量取决于施术者的技能、习惯以及患者的胖瘦,通常需要4~5枚,一般来讲肥胖患者的手术操作难度大,套管数量往往要增加。
03 组织离断要点显露、牵引、近端控制出血是结肠系膜及血管离断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探查腹腔,牵引盲肠,用超声止血刀或电刀游离回肠末端及右半结肠,切开腹膜,沿Toldt白线向头侧游离至肝曲,将已游离的盲肠和结肠向左牵拉,以利于在直视下将右结肠系膜从腹膜后结构中分离。
在右骼血管外辨清右输尿管,识别和加以保护。
然后将患者置于反截石位,右侧抬高,以利结肠肝曲和横结肠的游离。
用Babcock钳牵引横结肠中部,在无血管区断离胃结肠韧带显露小网膜囊。
沿无血管区游离横结肠至肝曲,离断肝结肠韧带,从十二指肠表面将要切除的肠襟提起、充分游离。
辨认回盲部血管的位置,在该血管两侧各有一无血管区,沿无血管区切开腹膜,游离回盲部血管,用Babcock钳或右成角抓钳控制血管的近侧,用钛夹夹闭后切断,显露出右半结肠的局部血供,用钛夹或内镜切割缝合器断离右结肠动脉。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体位配合及护理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体位配合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7b59e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a.png)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体位配合及护理白杨;高巍【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18)009【总页数】2页(P700,704)【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体位;护理【作者】白杨;高巍【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11000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沈阳,1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4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肠道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患者创伤小、疼痛轻、进食早、肺部并发症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广泛应用,如何更好地摆放患者手术体位,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成为手术室护理技术的新要求,也是护理工作的新课题。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43例,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普通外科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143例,其中左半结肠癌47例,直肠癌73例,横结肠癌23例;男97例,女46例。
患者43~75岁,平均(58±3.6)岁。
术前均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
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或保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采用气管内全身麻醉,术前留置尿管。
2 结果术前准备充分,合理选择留置静脉肢体,根据术式合理安置手术体位及腹腔镜摄像系统位置,术中术野清晰,暴露良好,术者站位方便,操作空间充分。
手术时间120~270 min;术中出血量50~800 ml,平均(287±35)ml。
术前体位摆放时间13~30 min,体位放置舒适、合理,无一例发生肌肉、神经损伤、皮肤破损、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3 护理3.1 术前准备3.1.1 术前访视重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可产生紧张心理,加之对疾病缺乏了解,更容易产生复杂心理、负面效应,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
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腹腔镜手术了解较少,更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甚至怀疑等。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https://img.taocdn.com/s3/m/53fe53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9.png)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的体位摆放概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方法,它能够通过体腔内的直视下进行肿瘤的切除,使患者的切口更小,受伤更少,恢复速度也更快。
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体位摆放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恢复都非常关键。
本文档旨在介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11例中所采用的体位摆放方式。
体位摆放方式仰卧位1.患者仰卧位手术:将患者放置在手术床上仰卧,双手平放在体侧,两腿自然分开呈内旋状。
1.优点:手术进行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肛门直肠解剖比较清晰。
2.缺点:腹腔镜容易受限制,对于腰椎造成压迫,容易导致手术局部缺血等不良影响。
俯卧位2.患者俯卧位手术:患者长时间仰卧容易对呼吸功能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将患者放在手术床上俯卧位手术。
1.优点:手术器械容易被操作,对于腰椎造成的压迫也减轻一些。
2.缺点:肛门口位置不是很容易暴露,需要医生也比较熟练才可以进行俯卧位手术。
侧卧位3.左侧卧位手术:将患者放在床上左侧卧位,将下背部翘高,使右侧但腿前抬的角度较小时医生可以通过右侧耻骨肛门挤压的方式使左侧下肢稍为角度增大。
1.优点:因为肛门口位置处于下方,手术时对于直肠直视下非常方便,操作容易。
2.缺点:对于左腰肋骨下方位置的操作难度较大,因为容易受限制。
4.右侧卧位手术:右侧卧位手术和左侧卧位手术相似,不同的是患者的姿势是右侧侧卧位,右侧下肢前抬角度较小时医生可以通过左侧耻骨肛门挤压的方式使右侧下肢稍为角度增大。
1.优点:右侧卧位手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局部的视角,容易操作。
2.缺点:对于左侧位置的操作会更加困难。
结论以上就是11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所采用的体位摆放方式,不同的体位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需要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使手术过程更加顺利,恢复更快。
希望本文档对医生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时有所帮助。
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PPT课件
![腹腔镜手术体位安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feaf15af1ffc4fff47ac40.png)
2/25/2020
7
截石位摆放注意事项
• 尽量缩短头低足高位的时间,以利病人呼 吸通畅
• 摆放和恢复体位时应缓慢变换腿部位置, 不应聚然抬高或放下,以防出现急性肺水 肿或体位性低血压。
• 各科手术因所要暴露的术野要求不同而所 要的腿部抬高高度和外展角度也不尽相同
腔镜手术体位安置
2/25/2020
1
体位安置定义
手术小组根据病人手术部位安置合适的手 术体位,利用手术床的转动和附件的支持 应用枕垫、沙袋及固定带等物件保持病人 的体位。也是病人为适应医疗需要所采取 的一种强迫姿势。
2/25/2020
2
体位安置的 原则
参加人员 保证病人安全舒适 手术野暴露清楚 不影响呼吸、循环 不压迫外周神经、不过度牵拉病人的肌肉骨骼
2/25/2020
15
俯卧位摆置技巧
• 患者要靠近主刀医生的位置(靠近患侧床 缘)
• 双上肢外展小于90度,远端关节低于近端 关节
• 手术部位在对其手术床的折点,以利于暴 露术野
2/25/2020
16
平卧分腿位
2/25/2020
17
2/25/2020
3
常见腔镜手术体位摆置
• 科、泌尿外科手术) • 俯卧位(经皮肾镜、椎间盘镜手术) • 平卧分腿位(上腹部手术:胃、肝、脾手术
,右半结肠手术,甲状腺手术)
2/25/2020
4
截石位
2/25/2020
5
截石位摆置技巧
• 骨盆处是固定的重点,前方固定在耻骨联 合处,后方固定在骶尾部。注意保护会阴 部,尤其是男性生殖器
2/25/2020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摆放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摆放](https://img.taocdn.com/s3/m/ac8af5c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70.png)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体位摆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临床过程中的发病率有所提升,从而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埋下了极大的影响与威胁。
其中,作为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直肠癌往往会对患者肠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若不能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则该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基于此,近年来,医疗工作者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索。
在此期间,腔镜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患者治疗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本文结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期间患者的体位摆放问题进行了归纳与梳理,希望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实现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直肠癌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介绍(一)直肠癌医疗人员指出,作为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直肠癌主要是指原发于患者直肠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在临床过程中,该病可导致患者大便性状与排便习惯出现变化,与此同时,部分患者可出现直肠刺激以及血便等问题,继而对患者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针对该病,我国主要采用靶向药物与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及时开展手术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病灶的合理清除,对于患者术后长期生存具有积极意义。
(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临床过程中,我国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术方法之一,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路径与开腹手术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总的来看,该疗法主要借助腹腔镜设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其优势在于手术期间不需对患者腹壁造成牵拉,对于患者组织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
与此同时,其无需对肿瘤进行挤压与触摸,继而降低了肿瘤转移问题的风险性。
基于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往往相对较好。
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体位摆放(一)常用的手术体位1.仰卧体位在患者麻醉前引导其进行人字形体位的摆放。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引导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使用两块活动腿板进行平行外展,使患者双下肢呈60°角。
在此期间,应确保患者会阴部位略超出背板床沿位置,以便有效实现肛门部位的合理暴露。
系列(一)腹腔镜辅助直肠手术之医护配合---站位及器械摆放
![系列(一)腹腔镜辅助直肠手术之医护配合---站位及器械摆放](https://img.taocdn.com/s3/m/92ff433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6d.png)
系列(一)腹腔镜辅助直肠手术之医护配合---站位及器械摆放
外科手术是一门配合的艺术,是团队的工作,离开了团队中的每一分子,都不完美!
在我院举办每年一度的基层医院护士培训班之际,应邀谈谈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医护配合,现将个人的一些体会整理如下,与医生护士同道共同学习。
注解
拍摄角度问题,图片中描述角度可能与实际有所偏差。
通常体位倾斜是在手术已经开始后进行,目的是为了将小肠摆放与上腹及右侧腹部,暴露乙状结肠、直肠区域的操作空间。
注解
靠近术者侧小托盘可以放置常用的一些器械,还有可能很快就要使用的器械,增加工作效率。
注解
上下各分两个区域,每个区域通常连接3个装置,基本就可以满足手术基本操作所需了。
两套吸引装置目的是一个连接戳卡孔吸除烟雾,另一个连接吸引器。
注解
此过程护士需准备小尖刀、两把提皮钳。
有手术史的病人需准备小拉钩。
“另辟蹊径”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尾侧入路法!
![“另辟蹊径”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尾侧入路法!](https://img.taocdn.com/s3/m/649000b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b.png)
“另辟蹊径”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尾侧入路法!腹腔镜结肠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恢复快及美容等优势,其近期结果及远期肿瘤学疗效也被证实,是目前治疗结肠癌的标准术式,然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入路仍存在争议。
来源:孙峰医生作者:邹瞭南熊文俊在腹腔镜手术发展初期,外科医师沿用开腹手术所习惯的外侧入路法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以结肠外侧腹膜反折为入口,寻找天然间隙,操作简单、安全。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对肿瘤学根治原则的重视,中间入路法应运而生。
以回结肠血管和肠系膜上静脉为标志,进入右结肠后间隙,率先离断血管,减少肿瘤触碰,遵循无瘤原则,该入路目前也是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标准入路。
然而,中间入路法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也存在一定技术难点,特别对于初学术者,在回结肠血管下方进入右结肠后间隙时,体瘦患者容易直接穿破结肠系膜,而肥胖患者,由于系膜肥厚,血管隆起不明显,解剖标志寻找困难,较难进入正确的外科平面。
基于我们既往大量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经验以及对微创解剖的理解,发现以肠系膜根右髂窝附着处为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入路即尾侧入路法,能直视输尿管等腹膜后器官,解剖标志明显,更容易进入右结肠后间隙。
1.手术体位全麻成功后,将患者置于平卧分腿位,术者站于患者两腿间,助手、持镜手站于患者左侧。
采用改良五孔法,脐下1cm为观察孔(12mm),脐下与耻骨联合中点为主操作孔(10-12mm),右下腹麦氏点为副操作孔(5mm),助手操作孔(5mm)位于反麦氏点及左侧锁骨中线肋缘下5cm。
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
2.探查常规探查腹腔,排查腹膜、网膜和脏器表面有无转移病灶,最后探查原发病灶,了解肿瘤位置和大小,明确手术范围。
3.尾侧入路将患者置于头低足高15-30°、左侧倾斜20-30°,将小肠、网膜等腹腔内容物移置左上腹,充分暴露右下腹手术区域。
助手右手提起回盲部,左手提起小肠系膜根内侧缘,向头侧、腹侧牵拉,暴露小肠系膜根在右髂窝的附着处,可以清楚地看到肠系膜跟与后腹膜愈着形成的“黄白交界线”(见图1),后方有输尿管、右侧髂血管。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配合1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配合1](https://img.taocdn.com/s3/m/8562eb2fce2f0066f433225d.png)
手术站位
术中配合
手术配合
1)消毒、铺巾; 2)连接管线; 3)切皮前安全核查 ; 4)建立气腹及观察孔、腹腔探查; 5)腹腔镜部分 分离、处理血管:
➢ 回结肠动静脉 ➢ 右结肠血管 ➢ 结肠中血管右支 ➢ 副右结肠静脉
➢分离肠系膜根部区域,显露肠系膜上动、静脉及回结肠动、 静脉
➢沿肠系膜上动、静脉向根部分离,显露右结肠动、静脉及结 肠中动、静脉
➢游离结肠肝曲,自胰腺头部及十二指肠表面分离升结肠及其 系膜。
➢自结肠脾曲起沿胃大弯切除大网膜,沿胃幽门向下分离,显露 胃网膜右静脉及副右结结肠及其 系膜
小开腹
① 术者及器械护士均换位 至患者身体右侧,调节三 次体位。将患者双腿并 拢,腿部加盖无菌中单, 手术床还原为常规水平 仰卧位
② 腹腔镜手术洗手护士的配合?
器械包:胃肠包 、王主任胃肠盒 、腔镜镜头 、盆包
布类包:无孔被、孔被、手术衣
一次性物品:
物品
数量
物品
数量
一次性电刀
1
2-0丝线/0丝线
1/1
20#、11#刀片
2/1
5mm钛夹
1
吸引管
1
棉球
8个
板针
1
灯套
1
其他:22号潘式管+引流袋、微尔膜1中4小
用物准备
耗材:超声刀头、超声刀手柄 12mm Trocar×1 5mm Trocar ×3 组织夹(小×5、中×2) 80保护套 3-0/1#可吸收缝线若干 75直线型切割闭合器×2
手术体位
① 初始体位 人字位 手术开始时术者站位于患者身体左侧, 扶镜手站位于患者两腿之间。
② 术中头低足高位 应注意将头板回位20°,使患者头部水平, 腿板适当下调。
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的手术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ecc2dfc7a6c30c2258019ea3.png)
腹腔镜切除右半结肠的手术配合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安全有效,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术者不但可以用手扪及内脏;出血时,还可用手压住出血处;通过小切口取出手术标本。
我院于2010年6月这1个月采用手助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
现报告如下。
1 手术方法1.1麻醉及体位采用全身麻醉,患者取截石位,脐孔穿刺,建立气腹,维持压力在15mmHg。
戳孔位置:脐孔10mm戳孔作为观察孔(A孔),脐下5cm偏左10mm戳孔作为主操作孔(B孔),右下腹腋前线脐下5mm戳孔为辅操作孔(C孔),另于左、右锁骨中线脐上5cm各作5mm戳孔用于牵引(D、E孔),术者位于患者两腿之间,一助位于患者左侧。
1.2手术过程用30°腹腔镜常规探查腹腔,术中严格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包括整块切除、肿瘤非接触原则,血管根部结扎,肿瘤周围切除范围足够和保护切口,根治范围均要求达到第3站淋巴组织清扫(D3根治),手术径路有由外到内或者由内到外两种分离方法。
由内到外的方法是先用超声刀按回结肠动脉的投影打开系膜,解剖回结肠动、静脉,向上寻找并解剖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清扫周围淋巴脂肪组织,在其右侧切断回结肠、右结肠和胃结肠静脉的结肠支根部,在左侧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分支水平切断各主干动脉根部,清除主淋巴结,继续沿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右缘自下向上切开右结肠系膜后叶,沿Gerota筋膜及Toldt筋膜间隙分离,暴露并保护十二指肠和右侧输尿管,切除右Toldt筋膜和胰头十二指肠前筋膜,完整切除结肠系膜前后叶,清扫系膜内淋巴脂肪组织,打开胃结肠韧带,切除右侧大网膜,打开升结肠右侧侧腹膜,切断肝结肠韧带和右膈结肠韧带,游离升结肠和结肠肝曲,于右侧腹直肌做一4~6cm的小切口,体外切除右半结肠包括肿瘤、结肠系膜和足够的肠段,保护切口,体外行回肠结肠端端间断吻合术并关闭系膜孔,右结肠旁沟放置引流管自C孔引出。
2 手术配合2.1巡回护士配合①于左上肢建立静脉通路后,协助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
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科普要知晓
![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科普要知晓](https://img.taocdn.com/s3/m/195b4d5b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8.png)
腹腔镜手术体位护理科普要知晓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方式,本身着损伤小、术后粘连少以及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避免患者开腹等一系列优势,因此全国各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
该项手术技术性特别强,对于体位方面有着特殊性的要求,可以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减少损伤,缩减手术时间,是手术室护士应当全面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
基于此,在腹腔镜手术开展过程中,体位正确性决定了手术的具体实施。
1、腹腔镜手术体位对于人体生理产生的影响(1)头高脚低位适合进行上腹部腔镜手术。
患者头仰到手术台上,保持15°倾斜,该项体位能够避免肠道膨出盆腔,防止气腹后腹腔盲目穿刺造成的不良影响,对患者生理干扰性非常小,可以降低心脏负荷。
但是需要认识到的一方面是,头高脚低位状态可能会使血液产生回流不畅状态。
在手术开展过程中需要临时变化体位的情况下,又可能会引起循环负荷过重。
(2)头低脚高位的患者倾斜10度左右,该体位可以开展下腹部腔镜手术。
头低脚高位时间比较长,使用肩托不恰当。
基于重力因素影响,这些患者伴随着床位倾斜,容易朝着头侧滑动,对尺神经产生损伤。
因为长时间垂头倾斜位,年龄较大的患者伴有心脏疾病。
再加上麻醉和通气技巧,对患者本身生理机能有着一定程度的干扰。
因此心血管功能可能发生变化,手术时间过长也可能引起耳出血。
(3)膀胱截石位。
为了为后期操作提供便利,需要对手术呈头低脚高位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旦体位摆放不恰当,一定会引起损伤现象。
2、普通护理(1)在手术开展前期阶段中,应当提前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查看患者是否存在疾病隐患,比如糖尿病、脑血管病、身体各项关节功能等,这些都是引起患者手术以后产生并发症的具体因素。
处于清醒状态的病人,需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减少恐惧感。
保持床上用品的整洁性,应当使用柔软的床垫。
采取海绵垫对骨骼凸起部分和肌肉脂肪组织较弱的受压部分加以保护。
按照各项手术要求将软枕垫下,呈现仰卧位手术的患者保持膝关节的屈曲,从而放松腹部肌肉。
【正式版】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PPT
![【正式版】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PPT](https://img.taocdn.com/s3/m/8a2776ada8956bec0875e3cb.png)
前言
优点
随着腹腔镜(laparoscopy)
的普及和超声刀等设备的 盆腔内视野好 创伤小 推广,近年来腹腔镜结肠 癌手术有了较大发展, 腹腔 镜手术的住院时间及术后 镇痛药物的使用时间明显 缩短。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具有以 下优点:
术后恢复快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创伤对比
2、改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 改良截石位因其着力点在小腿肌肉丰满处,腘窝压迫减 轻,不易造成腓总神经损伤。又因托住小腿后使小腿保持平 行或向上位置,可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
❖ “人”字体位摆放法,各人的操作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 扩大,从而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又因该体位无需抬高下肢, 不会产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神经损伤及循环系统并发症。
并使会阴部略超出背板床沿,方便暴露肛门。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创伤对比
改良体位 摆放方法
传统与改良 区别
改良体位 优点
总结
一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安置原则
安置原则
首要原则把手术脏器 摆在高位
其次手术操作的需要 和手术者的方便
二 改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摆放方法
1、“人”字位摆放法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分别将两块活动 随着腹腔镜(laparoscopy)的普及和超声刀等设备的推广,近年来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有了较大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药 物术的者使 和用扶时镜腿间者明为板显了缩关平短注。手行术,外只能展处于3一0种°姿势,,导使致颈两部肌下肉及肢双臂成肌肉6僵0硬°。 夹角。并使会阴部略 超出背板床沿,方便暴露肛门。然后用约束带固定好双下肢。 我们必需把保障病人手术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创新,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而不断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改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
改良截石位因其着力点在小腿肌肉丰满处,腘窝压迫减 轻,不易造成腓总神经损伤。又因托住小腿后使小腿保持平 行或向上位置,可有效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
“人”字体位摆放法,各人的操作空间均有不同程度的 扩大,从而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又因该体位无需抬高下肢, 不会产生下肢静脉血栓、下肢神经损伤及循环系统并发症。
•
四.改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摆放 优点
改良体位优点
有利于暴露术野 提高稳定性
减少并发症
方便操作 提高了手术效率
五.总结
• 现代手术室护理不再是单纯配合医生实施手术,还要 考虑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 腹腔镜手术体位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有共性,也具有 其特殊性,但体位摆放的最终目的和要求是一致的,都是 为了充分暴露术野和尽可能保持患者麻醉后正常解剖位置 和生理功能,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也常常成为我们 进行体位护理时遇到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需把保障病人手 术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创新,为保 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护理质量而不断努力。
2、改良截石位摆放法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支腿架不宜 过高,将双腿置于截石位腿架上。患者下肢呈髋关节屈曲 90°~100°,外展45°,膝关节弯曲90°-100°,二腿分 开角度80°~90°为宜,腿托托在小腿肌肉丰满的部位,使 小腿处于水平或稍向上倾斜位。并使会阴部略超出背板床沿, 方便暴露肛门。然后检查患者大腿内侧以及膝关节是否舒适, 是否处于功能位,确认后用约束带固定好,取下腿板,双上 肢放于身体两侧予中单固定。
谢谢大家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 体位摆放
前 言
优点
随着腹腔镜(laparoscopy)的 普及和超声刀等设备的推 广,近年来腹腔镜结肠癌 手术有了较大发展, 腹腔镜 手术的住院时间及术后镇 痛药物的使用时间明显缩 短。与开腹手术相比,腹 腔镜结肠癌手术具有以下 优点:
盆腔内视野好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创伤对比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画面
三.传统与改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的区别(difference)
1. 传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术者和扶镜者为了关注手术, 只能处于一种姿势,导致颈部肌 肉及双臂肌肉僵硬。 洗手护士在传递腔镜的器械时 无法直接传递到位。 手术体位中由传统截石位引发 的并发症最为常见,如神经损伤、 血管受压、软组织损伤,体位性 低血压等。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
安置原则
改良体位 摆放方法
传统与改良 区别
改良体位 优点
总 结
一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体位安置原则
安置原则
首要原则把手术脏器 摆在高位
其次手术体位 摆放方法
1、“人”字位摆放法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分别将两块活动 腿板平行外展30°,使两下肢成60°夹角。并使会阴部略超 出背板床沿,方便暴露肛门。然后用约束带固定好双下肢。 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予中单固定。肩部垫双层棉垫以肩托固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