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与发展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珠 三角 区域 经济合 作发展 的历史传统
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纵观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 ,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 传统大致可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 1 、渔盐一 农耕一 商 贸的经济发展史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 比, 珠 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历 史具有很强的特色 , 大致可 以归纳为渔盐一 农耕一 商贸的经济发展史 。 汉书 ・ 地理志》有 “ 番禺有盐官”之 说。南朝 宋书 也记载东莞设有司盐都尉。而唐宋以后 , 盐业生 产长期是东莞历史 中重要 的内容 。北宋元丰三年( 1 0 8 0 ) 成书的 元 丰九域志》 中记广州有 “ 静康 、大宁 、东莞三盐场 , 海南 、黄田、 归德三盐栅” , 均在 当时的东莞境 内。从古代东莞发育出来的珠三 角城市 , 包括了今天的中山、澳 门、深圳、香港、珠海 , 甚至广州的 部分 , 这些城市所辖地区的早期历史,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盐场的 历 史为主体的。 宋代以后 , 在珠三角地区经济中, 盐业的地位开始逐步减弱、退 出。围绕着珠江 口周边地 区的开发, 珠三角地 区的经济 发展开始转 向另外两条主线 : 农耕与商贸。一方面在河 口泥沙冲积的基础上 , 通 过人工围垦造出广袤的农 田, 本地生计 由以渔盐向农耕转变 ; 另一方 面以广州为 中心 的海洋贸易带动了整个地 区的商业化 , 珠三角经济 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 。 2 、移 民经济的特色。珠三角地 区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 “ 移 民经济”的特色 , 因而善于接纳外来文化和生产要素等资源, 是 这~地 区经济发展 的一大历史特色。首先是移 民的移入。历 史上 对珠三 角地 区的移 民有三次较集中的时期 。第一次是秦 、汉对南 越 的两次进军 , 约有近百万中原汉人流入岭南 ; 第二次是隋唐时代 , 由于先后修筑和整治了大庾岭陆道 , 从而使北江航道成 为岭南地 区 与我国 内地联系的主要交通干线 , 汉人南迁更多 ; 第三次则是宋代我 国社会政治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 对珠三角等东南地区开发加快 , 同时 由于北方战乱的影响 , 中原汉 民大量 南迁 , 使珠三角人 口迅速增加, 珠三角 由此进入 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其次是 向外移民。珠三角地 区具有对外开放 的历史传统 , 是我国著名侨乡。该区域 的广州是 中 国南方历史悠久 的对外通商 口岸之一 , 以广州为 中心的海洋贸易带 动 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商业化 , 同时一部分人外 出寻求发展 , 足迹遍 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彼岸。 3 、商贸传统与商业精神。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商贸特色非常明 显, 是我国最早开展对外贸易的地 区之一 。早在先秦时期, 广州就 已 形成港市雏形 , 秦统一岭南后 , 广州更成为我国南方的对外贸易 中 心 。在汉代 , 珠三角与海外通商 , 开辟 了著名的 “ 海上丝绸之路”, 及至唐 、宋 ,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 基地。明中叶以后 , 以广州为 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对 外贸易进入鼎盛 时期 。清乾隆二十二年( 公元 1 7 5 7 年) 关 闭了江、浙 、闽等省 K l 岸, 但仍保 留广州作为全国唯一通商 口岸 , 这更使珠三角地区发展对外 贸易独具优势 。近代鸦片战争后 , 英 国、葡萄牙等先后 占据香港、 澳 门开辟为 自由港, 珠三角又得以利用港、澳的特殊地位进行转 V 1 贸易, 使其对外 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 珠三角地 区历史悠久的外贸传统 , 孕育了这一地区强烈的商业 精神, 与中原广大地区相比较而言 , 珠三角地区的文化背景使其更易 于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 , 而这一文化特色对该地区的区域经发展 的现 状及 问题
建 国后到改革开放前 , 珠三角区域经济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 历史过程。在这一时期 , 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发展受 到限制 ,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也受到了阻碍。 1 、改革开放 以来珠三角 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珠三角是我国 改革开放 的先行地 区。珠三角从设立经济特 区起 , 逐渐形成了一个 全方位开放 、多层次推进 的对外开放格局, 构成了珠三角地区经济 地域结构的基本框架 : 第一层次是经济特区; 第二层次为沿海开放城 市; 第 三层 次则 是 经济 开放 区 。 1 9 9 4 年1 1 月, 广东省委 、省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珠三角经济 区。 这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 区划 , 按照经济区划原则建立的经济 区。 该经济区充分利用港澳强劲的经济辐射, 以广州、深圳这两个超大 城市和大城市为两极 , 由1 2 个中等城市、9 个小城市和4 2 0 多个建制 镇组成。后来 , 在遵循 “ 一 国两制”方针和WT O 规则前提下, 2 0 0 3 年6 月和1 0 月 中央政府与香港和澳门政府先后签署了 内地与香港 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 ( 内地和澳 门关于建立更紧密 经 贸关系的安排》( 称C E P A) 。C E A P 的签署 , 从制度上标志了包括 香港 、澳门和珠三角经济区在 内的大珠三角经济区( 简称 “ 大珠三 角” , 即港澳粤) 正式成立。 2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 , 经 济实力大幅提高,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 , 凭 借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 珠三角地区承接了以香港、 台湾资本为主的产业转移 , 在上世纪的后二十年里经济得到了飞速 发展。珠三角呈现 出典型的工业化成熟期产业结构的特点 , 虽然西 翼与山区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 , 但 四大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在 不断优化。其次,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 以来, 珠三角地区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 珠三角城镇群也迅速崛起 , 成为我 国一个重 要的、同时也是历史最短的城镇群 区域。珠三角城群主要有 以下 特点: 地处沿海开放地带 以对外开放城镇为主体 , 城镇发展与港澳关 系密切 ; 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 拥有 比较完 善、档 次较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措施 ; 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 较均衡 发展 , 已出现城 乡一体化的雏型 。第三 , 区域 内经济发展 不 均衡。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经济 发展不平衡。从整 体上来看 , 珠三角地区农村与城市之 间不管从经济结构还是社会结 构 、文化结构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城乡差异 。二是 区域 内各地 区、城市之间存在经济发展落差, 尤其是对泛珠三角来说 , 由于地域 辽阔, 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十分 明显, 而经济实力的差距会对 区域 合作机制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四, 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尚 不完善 。 目前珠三角地区区域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各 自为政 现象 , 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网络也还很不完善。在能源方面 , 珠三角地 区内部能源 电力供应不平衡 , 对外依赖严重, 区域内联网以及各 区域 之间的输、配 电网络也仍然亟须建设和改善。在港 口建设方面, 珠 三角港 口群内竞争激烈 , 由于珠三角濒江临海 , 三江汇集 , 河 网密布 , 港 口密集程度较高 , 由于港 口过于集中, 因此在货源 、航线和配套服 务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在交通体系方面 , 近年来虽然珠
区域经济 J D i a l : r i d : e r - a n o my
珠三角 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与发展趋势分析
褚思 真 中 共 天津 市 委 党校 天 津 3 0 0 01 9 1
摘要 : 珠 三 角 区域 经济合作 具 有优 良的历 史传统 , 这 既是 上世 纪珠 三 角经 济得 以腾 飞的历 史基础 , 也 影响 着珠 三 角 区域 经 济发展 的现状 与未来 。因此 , 本 文拟 结合珠三 角 d - 域 经济合作 的历 史传统来研 究珠 三 角 d -域 经济合作 问题 , 并试 图对 其 发展趋 势作 出分析 。 关键词 : 珠三 角; 区域经 济 ; 区域合作
、
珠 三角 区域 经济合 作发展 的历史传统
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纵观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 ,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 传统大致可概括为 以下几个方面 : 1 、渔盐一 农耕一 商 贸的经济发展史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 比, 珠 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历 史具有很强的特色 , 大致可 以归纳为渔盐一 农耕一 商贸的经济发展史 。 汉书 ・ 地理志》有 “ 番禺有盐官”之 说。南朝 宋书 也记载东莞设有司盐都尉。而唐宋以后 , 盐业生 产长期是东莞历史 中重要 的内容 。北宋元丰三年( 1 0 8 0 ) 成书的 元 丰九域志》 中记广州有 “ 静康 、大宁 、东莞三盐场 , 海南 、黄田、 归德三盐栅” , 均在 当时的东莞境 内。从古代东莞发育出来的珠三 角城市 , 包括了今天的中山、澳 门、深圳、香港、珠海 , 甚至广州的 部分 , 这些城市所辖地区的早期历史, 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以盐场的 历 史为主体的。 宋代以后 , 在珠三角地区经济中, 盐业的地位开始逐步减弱、退 出。围绕着珠江 口周边地 区的开发, 珠三角地 区的经济 发展开始转 向另外两条主线 : 农耕与商贸。一方面在河 口泥沙冲积的基础上 , 通 过人工围垦造出广袤的农 田, 本地生计 由以渔盐向农耕转变 ; 另一方 面以广州为 中心 的海洋贸易带动了整个地 区的商业化 , 珠三角经济 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 。 2 、移 民经济的特色。珠三角地 区的经济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 “ 移 民经济”的特色 , 因而善于接纳外来文化和生产要素等资源, 是 这~地 区经济发展 的一大历史特色。首先是移 民的移入。历 史上 对珠三 角地 区的移 民有三次较集中的时期 。第一次是秦 、汉对南 越 的两次进军 , 约有近百万中原汉人流入岭南 ; 第二次是隋唐时代 , 由于先后修筑和整治了大庾岭陆道 , 从而使北江航道成 为岭南地 区 与我国 内地联系的主要交通干线 , 汉人南迁更多 ; 第三次则是宋代我 国社会政治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 对珠三角等东南地区开发加快 , 同时 由于北方战乱的影响 , 中原汉 民大量 南迁 , 使珠三角人 口迅速增加, 珠三角 由此进入 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其次是 向外移民。珠三角地 区具有对外开放 的历史传统 , 是我国著名侨乡。该区域 的广州是 中 国南方历史悠久 的对外通商 口岸之一 , 以广州为 中心的海洋贸易带 动 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商业化 , 同时一部分人外 出寻求发展 , 足迹遍 及港澳、东南亚甚至太平洋彼岸。 3 、商贸传统与商业精神。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商贸特色非常明 显, 是我国最早开展对外贸易的地 区之一 。早在先秦时期, 广州就 已 形成港市雏形 , 秦统一岭南后 , 广州更成为我国南方的对外贸易 中 心 。在汉代 , 珠三角与海外通商 , 开辟 了著名的 “ 海上丝绸之路”, 及至唐 、宋 ,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 基地。明中叶以后 , 以广州为 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对 外贸易进入鼎盛 时期 。清乾隆二十二年( 公元 1 7 5 7 年) 关 闭了江、浙 、闽等省 K l 岸, 但仍保 留广州作为全国唯一通商 口岸 , 这更使珠三角地区发展对外 贸易独具优势 。近代鸦片战争后 , 英 国、葡萄牙等先后 占据香港、 澳 门开辟为 自由港, 珠三角又得以利用港、澳的特殊地位进行转 V 1 贸易, 使其对外 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 珠三角地 区历史悠久的外贸传统 , 孕育了这一地区强烈的商业 精神, 与中原广大地区相比较而言 , 珠三角地区的文化背景使其更易 于与现代市场经济接轨 , 而这一文化特色对该地区的区域经发展 的现 状及 问题
建 国后到改革开放前 , 珠三角区域经济经历了一个缓慢发展的 历史过程。在这一时期 , 珠三角地区农业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发展受 到限制 ,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进程也受到了阻碍。 1 、改革开放 以来珠三角 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珠三角是我国 改革开放 的先行地 区。珠三角从设立经济特 区起 , 逐渐形成了一个 全方位开放 、多层次推进 的对外开放格局, 构成了珠三角地区经济 地域结构的基本框架 : 第一层次是经济特区; 第二层次为沿海开放城 市; 第 三层 次则 是 经济 开放 区 。 1 9 9 4 年1 1 月, 广东省委 、省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珠三角经济 区。 这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 区划 , 按照经济区划原则建立的经济 区。 该经济区充分利用港澳强劲的经济辐射, 以广州、深圳这两个超大 城市和大城市为两极 , 由1 2 个中等城市、9 个小城市和4 2 0 多个建制 镇组成。后来 , 在遵循 “ 一 国两制”方针和WT O 规则前提下, 2 0 0 3 年6 月和1 0 月 中央政府与香港和澳门政府先后签署了 内地与香港 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 ( 内地和澳 门关于建立更紧密 经 贸关系的安排》( 称C E P A) 。C E A P 的签署 , 从制度上标志了包括 香港 、澳门和珠三角经济区在 内的大珠三角经济区( 简称 “ 大珠三 角” , 即港澳粤) 正式成立。 2 、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 , 经 济实力大幅提高,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 , 凭 借其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 珠三角地区承接了以香港、 台湾资本为主的产业转移 , 在上世纪的后二十年里经济得到了飞速 发展。珠三角呈现 出典型的工业化成熟期产业结构的特点 , 虽然西 翼与山区仍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 , 但 四大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也在 不断优化。其次,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改革开放 以来, 珠三角地区 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 珠三角城镇群也迅速崛起 , 成为我 国一个重 要的、同时也是历史最短的城镇群 区域。珠三角城群主要有 以下 特点: 地处沿海开放地带 以对外开放城镇为主体 , 城镇发展与港澳关 系密切 ; 具有鲜明的区域经济特色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 拥有 比较完 善、档 次较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和服务措施 ; 大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 较均衡 发展 , 已出现城 乡一体化的雏型 。第三 , 区域 内经济发展 不 均衡。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经济 发展不平衡。从整 体上来看 , 珠三角地区农村与城市之 间不管从经济结构还是社会结 构 、文化结构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城乡差异 。二是 区域 内各地 区、城市之间存在经济发展落差, 尤其是对泛珠三角来说 , 由于地域 辽阔, 内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十分 明显, 而经济实力的差距会对 区域 合作机制的建立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四, 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尚 不完善 。 目前珠三角地区区域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各 自为政 现象 , 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网络也还很不完善。在能源方面 , 珠三角地 区内部能源 电力供应不平衡 , 对外依赖严重, 区域内联网以及各 区域 之间的输、配 电网络也仍然亟须建设和改善。在港 口建设方面, 珠 三角港 口群内竞争激烈 , 由于珠三角濒江临海 , 三江汇集 , 河 网密布 , 港 口密集程度较高 , 由于港 口过于集中, 因此在货源 、航线和配套服 务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在交通体系方面 , 近年来虽然珠
区域经济 J D i a l : r i d : e r - a n o my
珠三角 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传统与发展趋势分析
褚思 真 中 共 天津 市 委 党校 天 津 3 0 0 01 9 1
摘要 : 珠 三 角 区域 经济合作 具 有优 良的历 史传统 , 这 既是 上世 纪珠 三 角经 济得 以腾 飞的历 史基础 , 也 影响 着珠 三 角 区域 经 济发展 的现状 与未来 。因此 , 本 文拟 结合珠三 角 d - 域 经济合作 的历 史传统来研 究珠 三 角 d -域 经济合作 问题 , 并试 图对 其 发展趋 势作 出分析 。 关键词 : 珠三 角; 区域经 济 ; 区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