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

电力系统自动化1.并列操作的概念、意义。

一台发电机组在未并入系统运行之前,它的电压G u 与并列母线电压x u 的状态量往往不相等,必须对发电机组进行适当的操作,使之符合并列条件后才允许断路器QF 合闸做并网运行。

随着负荷的波动,电力系统中运行的发电机组合台数也经常要发生变动。

当系统发生某些事故时,能将备用发电机迅速投入电网运行。

2.并列操作的条件频率、电压幅值、相角差都相等。

3.脉动电压的计算。

G U 与X U 两电压幅值相等,2sin 2ex S U U δ=G U 与X U 两电压幅值不相等,ST COS U U U U U G x G x S ω222-+=4.并列条件的三个状态量。

频率、电压幅值、相角差5.线性整步电压的概念。

指其幅值在一周期内与相角差e δ分段按比例变化的电压,一般呈三角形波形。

6.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组成7.常见的励磁系统分类。

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禁止励磁系统(发电机自并励系统)8.最常用的励磁调节方式。

*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或交流他励9.电力系统的稳定系统的分类(静态、动态)10.电力系统负荷变动分量的类型。

随机分量、脉动分量、持续分量。

11.电力系统发生有功缺额的后果,频率的变化。

电压下降,频率变小。

12.负荷最佳的经济分布方式,分布原则。

等微增率13.励磁系统向同步发电机什么地方提供励磁电流?由自身提供励磁电流向静止励磁系统提供14.基差调频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负荷可以实现无差调频。

缺点:调节缓慢。

15.分区调频法的负荷变动的依据在联合系统中用流出某区功率增量的正负与系统频率增量的符号进行比较。

tie P f ∆∆与对本区域异号,对外负荷同号16.有功电源和无功电源分别包含什么?有功电源:发电机。

无功电源:同步发电机、同步调相机、并联电容器、SVC。

17.电力系统主要控制电压的方法及电压的控制措施。

u。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提纲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1.并列操作,同期,准同期的概念。

发机电投入电力系统参加并列运行的操作称为“并列操作”同步发机电的并列操作称为“同期”。

以近于同步运行条件进行的并列操作称为“准同期”。

2.同步发机电并列需要遵循的两个原则?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小,其瞬时最大值普通不超过1-2 倍的额定电流。

2、发机电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其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3.准同期并列和自同期并列方法、特点以及应用的场合?准同期并列装置的功能有哪些?自同期并列就是将一台未加励磁电流的发机电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频率,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而且,在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首先合上并列断路器QF,接着立刻合上励磁开关,给转子加之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动势逐渐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发机电拉入同步状态。

特点是:优点为控制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选择合闸时刻;缺点是为a. 自同期并列方式不能用于两个系统间的操作。

b.发机电以自同期方式投入电网。

在投入瞬间,未加励磁电流的发机电接入电网,相当于电网经过发机电次暂态电抗形成短路,于是不可避免浮现较大的冲击电流。

C.发机电母线电压瞬时下降对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自同期并列方法也受到限制。

应用场合: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频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应用自同期并列可以迅速把备用的水轮机组投入电网,因此,曾经作为系统事故的重要措施之一。

自同期并列方式很少采用。

准同期并列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普通采用准同期并列方法将发机电组投入运行。

惟独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为了迅速投入水轮发机电组,过去曾经采用自同期并列方法。

由于微机型数字式自动并列方法已经趋于成熟,现在也用准同期并列方法投运水轮发机电组。

4.电压幅值差满足什么要求?产生的冲击电流主要是什么分量?有什么危害?电压差Us 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的5%-10%;产生的冲击电流主要是无功分量;冲击电流的电动力对发机电组的绕组产生影响,而定子绕组端部机械强度最弱,需特殊注意对其造成的危害;5.电压频率差产生的冲击电流主要是什么分量?有什么危害?主要是有功分量;若并列时频率差较大,即使合闸相角差很小,满足要求,也需要发机电经历一段时间的加速或者减速过程,才干实现同步。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包括哪些功能?综合利用计算机,远动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自动化,有效地帮助电力系统调度员完成调度任务。

2.SCADA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实时数据的采集、处理、监视和控制。

3.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热备用是指:主备系统同时采集数据,同时运转。

4.远动分站的遥控操作过程分为:遥控选择遥控返校遥控执行。

5.电压无功优化的目的:控制功率、控制电压、控制网损。

6.负荷调节包括无功功率与电压调节、有功功率与频率调节。

7.数据库管理系统存放的是来自各个RTU的模拟量、开关量和累积量。

8.前置机系统担负着与厂站、RTU和各分局的数据通信及通信规约解释的任务。

9.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由微机继电保护和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0.为满足电网调度需要,遥信变位信息以插入方式传送,要求在1S内送入主站。

1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收集的任务主要是由人机联系系统完成。

12.网络拓扑分析是EMS高级应用软件的基础。

13.串行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同步和异步。

14.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绕组的额定电压相与相之间为100V。

15.远动技术指标的遥信量中事件顺序记录站间分辨率不大于20ms.遥测量误差指标不大于±1.5%。

16.RS-232接口传输最长距离15M。

17.开关量输入时要采取隔离措施,常用的耦合元件是光电耦合和继电器。

18.调度自动化的数据由变电站到调度工作站的工作流程图:各变电站RTU采集——经过通道传输——前置机接收——服务器处理——各调度工作站。

19.事故追忆:将电力系统事故发生前和发生后的运行参数记录下来,作为事故分析的基本资料。

20.远动信号:只含有两种幅值的脉冲信号,是RTU和主站间交换的四遥信息。

1.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监视控制与数据采集(SCADA)状态估计网络拓扑分析负荷预测潮流优化安全分析无功|电压控制自动发电控制功能经济调度功能调度员仿真培训功能2.直流采样:将现场不断连续变化的模拟量通过变送器转换成和被测量成线性关系的直流电压信号,再送至测控单元,测控单元对此直流量进行采样。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第一、二章1、准同期并列与自同期并列方法有何不同?对它们的共同要求是什么?两种方法各有何特点?两种方法适用场合有何差别?、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什么?(1)准同期: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励磁,当发电机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的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满足并列条件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

自同期:将未励磁、接近同步转速的发电机投入系统,并同时给发电机加上励磁,在原动机力矩、同步力矩等作用下把发电机拖入同步,完成并列操作。

(2)冲击电流小,拉入同步快(3)准同期:优点:冲击电流小,进入同步快。

缺点:操作复杂、并列时间稍长。

自同期:优点:操作简单、并列迅速、易于实现自动化。

缺点:冲击电流大、对电力系统扰动大,不仅会引起频率振荡,而且会在自同期并列的机组附近造成电压瞬时下降。

(4)准同期:系统并列和发电机并列自同期:电力系统事故,频率降低时发电机组的快速启动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是:• 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等,即频率差为零,Δf = 0• 待并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幅值相等,即电压差为零,ΔU = 0• 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在主触头闭合瞬间的相角差为零,Δδ = 02.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有哪些?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什么后果?①发电机的频率和电网频率相同;②发电机和电网的的电压波形相同;③发电机的电网的电压大小、相位相同;④发电机和电网的相序相同,相角差为零。

如果ΔU很大,则定子电流过大时,将会引起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热,或定子绕组端部在电动力的作用下受损。

因此,一般要求电压差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10%;如果δ很大,定子电流很大,其有功分量电流在发电机轴上产生冲击力矩,严重时损坏发电机,通常准同步并列操作允许的合闸相位差不应超过去5°;发电机在频差较大的情况下并入系统,立即带上较多正的(或负的)有功功率,对转子产生制动(或加速)的力矩,使发电机产生振动,严重时导致发电机失步,造成并列不成功。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二)2024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二)2024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二)引言: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本文档是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的第二部分,旨在帮助读者复习相关知识,并深入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正文: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和作用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和架构4.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和流程5.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展望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1. 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2. EMS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和功能3. 自动化的通信技术和网络结构4. PLC控制系统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5.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安全性与可靠性1.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故障检测和故障恢复3.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备份和容错机制4.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可靠性评估和优化方法5.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经济性与智能化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2.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负荷预测和优化调度3.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能源管理和智能配电4.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5.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智能感知和智能决策五、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挑战与展望1. 电力系统自动化面临的技术挑战和难题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差距分析3.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研究方向4. 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5.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展望和应用前景总结:本文档综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经济性与智能化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提高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并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总结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总结资料

1.同步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表达式为:。

2.若同步发电机并列的滑差角频率允许值为ωsy =1.5%,则脉动电压周期为(s)。

3.谋台装有调速器的同步发电机,额定有功出力为100MW,当其有功功率增量为10MW时,系统频率上升0.25Hz,那么该机组调差系数的标么值为R*= 。

4.同步发电机并网方式有两种:将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升速至接近于电网频率,在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时进行并网操作属于;将发电机组加上励磁电流,在并列条件符合时进行并网操作属于。

5.采用串联补偿电容器可以补偿输电线路末端电压,设电容器额定电压为U NC=0.6kV,容量为Q NC=20kVar的单相油浸纸制电容器,线路通过的最大电流为I M=120A,线路需补偿的容抗为X C=8.2Ω,则需要并联电容器组数为,串联电容器组数为。

6.电力系统通信信道包括、、三种。

7.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可分为两类。

由主站询问各RTU,RTU接到主站询问后回答的方式属于;由RTU循环不断地向主站传送信息的方式属于。

8.能量管理系统中RTU的测量数据有四类,即、、、。

9.常用的无功电源包括、、、。

10.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有两类,即、。

11.同步发电机常见的励磁系统有、、,现代大型机组采用的是。

12.励磁系统向同步发电机提供励磁电流形式是。

13.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分为两类,即、。

14.电力系统发生有功功率缺额时,必然造成系统频率于额定值。

15.电力系统负荷增加时,按原则分配负荷是最经济的。

16.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依靠馈线上安装的和来消除瞬时性故障隔离永久性故障,不需要和控制中心通信。

17.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18.AGC属于频率的次调整,EDC属于频率的次调整。

19.发电机自并励系统无旋转元件,也称。

20.直流励磁机励磁系统和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通常有滑环、电刷,其可靠性。

21.采用积差调频法的优点是能够实现负荷在调频机组间按一定比例分配,且可以实现无差调频,其缺点是、。

电力系统自动化 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 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1、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参加并列运行的操作称为__同期并列_____。

2、同步发电机并列的理想条件表达式为:频率相等,电压幅值相等,电压相角相等。

3、自动化准同期装置按自动化的程度可分为:全自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手动准同期三种类型。

4、待并列发电机电角频率和系统电角频率之差称为滑差角频率。

滑差角频率越大,说明两者频率相差越大,不可以并网。

5、同步发电机并网方式有两种:将未加励磁电流的发电机升速至接近于电网频率,在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时进行并网操作属于自同期并列;将发电机组加上励磁电流,在并列条件符合时进行并网操作属于准同期并列。

6、发电机电压超前系统电压时,发电机发出有功功率,发电机电压滞后系统电压时,发电机吸收有功功率。

7、发电机电压和电网电压的差值称为脉动电压,其波形是脉动电压波,准同期并列主要是通过对脉动电压的测量实现的。

8、若同步发电机并列的滑差角频率允许值为ωsy =1.5%,则脉动电压周期为。

9、在同期并列时,考虑到断路器的合闸时间,需要在发电机电压相量和系统电压相量重合之前发出合闸信号,这个时间称为恒定越前时间。

10.励磁系统一般由励磁功率单元和励磁调节器组成。

11.采用恒UF控制方式,当输出无功增加时,UF将不变,励磁电流将增大.11、采用正调差特性的发电机,将输出无功增加时,机端电压将下降.12、准同步并列条件规定的允许电压差为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10%.13、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是通过不停的调节励磁电流来维持发电机机端电压为给定水平。

13、同步发电机常见的励磁系统有直流励磁机、交流励磁机、静止励磁系统,现代大型机组采用的是静止励磁系统。

14、励磁系统按供电方式分为自励和他励。

15、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强励倍数一般取1.6-2倍15、发电机自并励系统无旋转元件,也称静止励磁系统。

16、励磁调节器的最基本部分是一个闭环比例调节器。

输入量是发电机电压Ug,输出是励磁机的励磁电流或发电机转子电流。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总复习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自动化:工业上的自动化,是指用以替代人工而自动工作的技术措施。

电力系统:是由电力系统的基础元件,如:同步发电机,升、降压变压器,高、低压输电线路,开关以及形形式式的用电负荷等,按一定规律连接而成的既复杂又庞大的系统。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的替代人工自动工作的各种技术措施。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应用各种具有自动检测、决策和控制功能的装置系统,通过信号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对电力系统各元件、局部系统或全系统进行就地或远方的自动监视、调节和控制,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向电力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任务目标:安全、可靠、经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正常运行和对电力用户安全可靠供电。

保证电能质量,保持频率、电压、波形合格。

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安排发电,实现发电资源的优化利用。

3、现代电力系统的构成高电压:交流:500kV,750kV,1000kV;直流:±500kV,±800kV,±1000kV。

大机组:600MW, 1000MW, 1250MW。

大电网:区域联网规模越来越大。

电源类型多: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潮汐、生物发电等。

4、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特点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组成的最典型的大系统,其跨越地域非常广阔。

现代电力系统中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任一环节发生事故都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到大量电力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的目标:安全、可靠、优质、经济5、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电力系统的监视和控制必须借助自动化装置(系统)来完成。

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和向电力用户提供合格的电能的最有效技术手段。

控制管理电力系统需要监视和控制多种参数,包括系统频率、节点电压、线路电流、功率等。

6、我国目前的电网状况特点: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装机容量超过2000MW,电网11个。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第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共5道题,每题4分,总分20分)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2.准同期并列3.强行励磁4.负荷的调节效应5.频率调差系数二、简答题(共12道题,每题5分,总分60分)1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准同步并列的条件有哪些?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要在δ=00之前提前发合闸脉冲?3.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有哪几类?4.何谓三相全控整流桥的逆变?实现逆变的条件是什么?5.频率降低较大时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什么危害?6在电力系统中,有了调速器对频率的一次调节,为什么还要引入调频器,进行二次调节?7描述积差调频法内容和特点?8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哪些?9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主要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1.自动低频减载的工作原理?12什么是负荷调节特性和发电机调节特性?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三、计算题(10分)某发电机采用自动准同期并列方式与系统进行并列,系统的参数为已归算到以发电机额定容量为基准的标么值。

一次系统的参数为:发电机交轴次暂态电抗Xq''为0.128;系统等值机组的交轴次暂态电抗与线路之和为0.22;断路器合闸时间为tQF 0.4s,它的最大可能误差时间为tQF的±20%;自动并列装置最大ih''.max=2IGE±0.05s误差时间为;待并发电机允许的冲击电流值为。

求允许合闸相角差δey、允许滑差ωsy与相应的脉动电压周期。

四、论述题(10分)结合你自己所了解的某一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简述一下其工作原理,谈谈你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认识。

第二篇:电力系统自动化简答题(复习资料)1.统的主要作用:答: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4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5水轮发电机组要求实现强行减磁2.无刷励磁系统的特点:1)无炭刷和滑环2)供电可靠性高3)励磁系统的响应速度慢4)励磁机与发电机同轴,电源独立,不受电力系统干扰5)具备高起始、响应持久、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3.有差调频法的特点:1)各频机组同时参加调频,没有先后之分2)计划外负荷在调频机组间是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的3)频率稳定值的偏差较大4.主导发电机法的特点:1)最终不存在频率偏差2)作用有先有后,缺乏“同时性”3)调频容量的不能充分利用,整个调频过程较为缓慢4)稳态特性比较好,动态特性不够理想5.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四个基本任务和要求:1)使全系统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和总负荷功率相匹配2)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整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3)控制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以实现各个区域内有功功率和负荷功率的平衡4)在区域网内各发电厂之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6.如何确定低频减载的首级动作频率和末级动作频率?1)、第一级启动频率:这个为事故的早期,频率下降不严重,因些启动值要高些一般整定为:48.5~49Hz ,在以水电厂为主的电力系统中,因水轮机调整速度较慢,因些常取48.5Hz.。

电力系统自动化题库

电力系统自动化题库

电力系统自动化题库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调度的一种技术手段。

为了匡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知识,建立一个全面且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题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题库的内容。

一、电力系统基础知识1.1 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介绍电力系统的组成部份,包括发电厂、输电网和配电网。

- 阐述电力系统的结构,包括主网、分区和供电区域等。

- 解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1.2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 分析电力系统的负荷特点,包括基础负荷、峰值负荷和调度负荷等。

- 讨论电力系统的电能损耗和电压稳定性等运行特点。

- 解释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事故处理方法。

1.3 电力系统的保护与自动化- 介绍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和保护原理。

- 阐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策略和方法。

- 解释电力系统的远动和自动化监控系统。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2.1 电力系统监测与测量技术- 介绍电力系统的监测和测量技术,包括电能计量、电量测量和电压测量等。

- 阐述电力系统的监测装置和测量仪表的原理和应用。

- 解释电力系统监测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方法。

2.2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 分析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远动控制、自动调节和自动保护等。

- 讨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策略和方法,如PID控制和含糊控制等。

- 解释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3 电力系统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 介绍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技术,包括通信协议和通信接口等。

- 阐述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

- 解释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和网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与装置3.1 发电厂自动化设备- 介绍发电厂的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动化监测装置等。

- 阐述发电厂自动化设备的原理和应用。

- 解释发电厂自动化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方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一、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2、电力系统的特点:(1)在空间上高度分布;(2)在时间上高度互补;(3)在功能上相互协调。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及其发展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性:(1)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2)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3)实现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4)提升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以单项自动化为主要特征,如遥测、遥信、遥调等;(2)第二阶段:以多项自动化为主要特征,如调度自动化、变电自动化等;(3)第三阶段:以综合自动化为主要特征,如能量管理系统(EMS)、配电管理系统(DMS)等。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1、发电厂自动化:包括发电机组控制、水处理、煤处理等环节的自动化。

2、输电线路自动化:通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实现输电线路的远程监控和故障排除。

3、变电站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4、配电自动化:通过自动化设备实现配电网络的远程监控和优化,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5、调度自动化:通过调度中心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统一管理和调度,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未来趋势1、数字化: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将逐渐实现全面数字化,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2、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将逐渐实现智能化,包括智能预测、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等方面。

3、网格化: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将逐渐实现网格化,实现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连接和协同工作。

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已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与优化管理。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各种自动化设备与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监测、保护与调度,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规定不间断电源(UPS)在交流失电或电源不符合要求时,维持供电时间不少于10min 。

(×)处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群中的计算站也必须设防雷保护地。

(×)计算机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一般不宜大于4Ω,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可大于10Ω。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喷淋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电子计算机机房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

(√)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内容包括__电压__、__频率_、_过负荷__。

配电网的形式有_树枝状__、_环状__、__网状__。

事故调查处理“四不放过”原则是: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越限呆滞区上下限复限值同时减少,则对同一监视信号,告警次数是( 越上限减少、越下限增加 )异步通信中数据接收端的接收时钟为16倍数据速率,以下选项为干扰信息的宽度,其中能被检验出来的是( 4倍时钟周期 )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应设置相应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部门,发电企业及50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维护单位应设置负责子站设备运行维护的部门及专职(责)人员,并按职责定岗定编。

对地区偏远的枢纽变电站,可以在站内设置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人员。

(√)各调度机构应制定自动化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管理规程(规定),在自动化系统增加新的应用功能时,各主管机构应及时制定或修订相应的运行管理规程(规定)。

(√)某变电站有一台31500KVA主变压器,还有一台50KVA的外接站用变压器,则该变电站的总容量应是31500KVA。

(√)变压器分接头调整不能增减系统的无功,只能改变无功分布。

(√)电力系统的设备状态一般划分为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四种状态。

(√)自动化传输通道由通信运行部门按照通信电路的有关规定进行维护、管理、统计和故障评价。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题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题1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导前时间脉冲后于导前相角脉冲到来时,可判定()。

A.频差过大B.频差满足条件C.发电机频率高于系统频率D.发电机频率低于系统频率2.线性整步电压的周期与发电机和系统之间的频率差()。

A.无关B.有时无关C.成正比关系D.成反比关系3.机端直接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的外特性一定不是()。

A.负调差特性B.正调差特性C.无差特性D.正调差特性和无差特性4.可控硅励磁装置,当控制电压越大时,可控硅的控制角 ( ),输出励磁电流()。

A.越大越大B.越大越小C.越小越大D.越小越小5. 构成调差单元不需要的元器件是()。

A.测量变压器B.电流互感器C.电阻器D.电容器6.通常要求调差单元能灵敏反应()。

A.发电机电压B.励磁电流C.有功电流D.无功电流7.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是()。

A.单调上升的B.单调下降的C.没有单调性的D.水平直线8.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动作延时一般为()。

A.0.1~0.2秒B.0.2~0.3秒C.0.5~1.0秒D.1.0~1.5秒9.并联运行的机组,欲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各机组的频率需要()。

A.相同B.各不相同C.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D.稳定10.造成系统频率下降的原因是()。

A.无功功率过剩B.无功功率不足C.有功功率过剩D.有功功率不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远方终端2.低频减负荷装置3.整步电压4.准同期5.AG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低频减负荷装置的___________应由系统所允许的最低频率下限确定。

2. 在励磁调节器中,设置____________进行发电机外特性的调差系数的调整,实际中发电机一般采用____________。

3.滑差周期的大小反映发电机与系统之间的大小,滑差周期大表示。

4.线性整步电压与时间具有关系,自动准同步装置中采用的线性整步电压通常为。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定义: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手段,对配电网进行自动 化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功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故障定位与隔离、自动恢复供电等功能,提高供电 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组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等部分组成。
发展历程: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动操作到自动化的演变,目前已经进入了数字化、 智能化的发展阶段。
低。
短路计算
定义:短路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确定在短路故障发生时系统的电气参数 变化情况。
目的: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短路计算可以帮助确定设备的容量和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计算方法:常用的短路计算方法有欧姆法、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等。
影响因素:短路计算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设备的阻抗和导纳等。
状态估计
定义:根据测量 得到的系统状态, 利用估计的方法 推算出实际系统
状态的过程。
目的:对系统 的运行状态进 行评估和预测, 为决策提供依
据。
方法:最小二 乘法、卡尔曼
滤波等。
应用:用于电 力系统实时监 测、调度、控
制等领域。
定义:负荷建模是对电力系统负荷 进行的数学建模,用于描述负荷随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电力系统安全与控制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快速切 除故障,减小停电 范围
安全自动装置:防 止电力系统崩溃, 保障电网安全
装置类型:断路器 、重合闸、安全稳 定控制等
发展趋势:智能化 、网络化、自适应 等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定义:电力系统稳 定控制是指在电力 系统中采取一系列 措施,确保系统在 各种运行方式下都 能保持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1 单选题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B. 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C. 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D. 所有以上选项1. 以下哪个不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组成部分()。

A. 保护装置B. 监控系统C. 电力市场D. 控制系统1.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电压调节器的主要作用是()。

A. 调节线路的电压B. 调节发电机的电压C. 调节变压器的电压D. 所有以上选项1.2 多选题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任务包括()。

A. 发电控制B. 输电控制C. 配电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1. 以下哪些设备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保护装置()。

A. 断路器B. 继电器C. 隔离开关D. 接地开关二、判断题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可以完全消除人为操作的影响。

()1. 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唯一组成部分。

()1. 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自动化无关。

()三、填空题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目标是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和环境友好地运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方面。

1. 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简答题1. 请简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 请解释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

五、计算题1. 一台发电机的额定容量为100MW,额定电压为220kV,当发电机的电压降低到180kV时,请计算发电机的实际输出功率。

答案选择题答案单选题1. D2. C3. D多选题1. D2. ABD判断题答案1. ×2. ×填空题答案1. 发电控制、输电控制、配电控制、电力市场2. 保护电力系统免受故障影响简答题答案1. 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保护装置、监控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力市场四个部分。

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电力系统免受故障影响;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调节和控制;电力市场用于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第一章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的重要保证.1)保证安全可靠运行——包括:输变电设备的正常操作、故障的快速切除和恢复,均通过自动装置才能保证安全、可靠。

2)保证经济运行——最少的一次能源产生更多的电力。

电力系统的经济优化调度运行,降低网损等,没有自动化系统的参与是很难实现。

3)保证优质电能——暂态电能质量;稳态电能质量: 电压偏差、频率偏差,波形畸变(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电压波动闪变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按管理区域分:电网调度自动化(发电输电,配电);发电厂自动化(火电厂,水电厂,其他电厂);变电站自动化按自动控制角度:频率和有功控制;电压和无功控制;断路器的控制;安全自动控制基础问题: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传输(通信)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1、变电站自动化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的综合控制;完成遥测、遥信数据的远传;完成控制中心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遥控及遥调;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

2、电网调度自动化-能量管理系统EMS数据采集和监控(SCADA);自动发电控制(AGC)和经济调度控制(LK);网络接线分析、状态估计、潮流计算、负荷预报等;安全分析:静态安全分析和动态安全分析两类;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DTS)3、配电系统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DMS配电管理系统是是一种对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进行监视、控制、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包括配电自动化(DA)、地理信息系统(GIS)、配电网络重构、配电信息管理系统(MIS)、需求侧管理(DSM)等几部分。

第二章测控装置的基本原理一、微机系统1)CPU(中央处理器) 2)存储器3)定时器/计数器(除了计时外:触发采样信号;VFC型A/D转换关键部件4)Watchdog抗干扰:若程序受干扰后失控,让系统自动复位二、模拟量输入/输出回路1. 测量信号输入——模拟量->数字量2. 控制信号输出——数字量->模拟量三、开关量输入/输出回路1. 人机接口2. 跳闸信号3. 闭锁信号四、人机对话接口回路1. 调试2. 定值整定3. 工作方式设定4. 动作行为记录5. 系统通信需采集的信息P14模拟量开关量数字量脉冲量非电量第三章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微机保护,以及与调度通信等综合性的自动化功能。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

一、填空1. 远动信息传输通道简称 信道 ,包括 调制器 、 通信线路 、 解调器 。

2. 电力系统通信信道包括 远动与载波电话复用电力载波通道 、 无线信道 、 光纤通信 三种。

3. 微机运动终端机满足发送 遥测 、 遥信 、 接收遥控 、 遥调 四种功能。

4. 机械液压调速器,它是由 测速机构 、 放大执行机构 、 转速给定装置 、 调差机构 等几部分组成。

5.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是由同步发电机及其 电压互感器 、 电流互感器 、 励磁系统 组成的一个反馈自动控制系统。

6.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包括 正常状态 、警戒状态、 紧急状态 、 系统崩溃 、恢复状态 。

7. 功率—频率电液调速系统是由 转速测量 、 功率测量 、 功率给定 、 电量放大器 、 PID 调节 、 电液转换器 、 机械液压随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8. 比例式可控硅励磁调节器是由 电压测量比较单元 、 综合放大单元 、 可控硅整流电路 、 同步和移相触发单元 组成 。

9. 静态安全分析法主要包括 直流潮流法 、 P-Q 分解法 、 等值网络法 。

10. 将几个电力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构成的大型电力系统,称为联合电力系统。

11. 准同期并列的理想条件表达式 f G =f X 、 U G =U X 、 δG = δX 。

12. 同步发电机并网方式有两种,这两种方法 自同期并列 、 准同期并列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一般采用 准同期并列 并列方法将发电机投入运行。

13.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为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两类。

14. 电力系统发生有功功率缺额时,必然造成系统频率 小于 额定值。

15. 电力系统负荷增加时,按 等微增率 原则分配负荷是最经济的。

16.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由测量比较 , 综合放大,移相触发单元 组成。

17.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构成的一个特点是实行_分层_结构。

18. 整个励磁自动控制系统是由 励磁调节器 、 励磁功率单元 、 发电机 构成的一个反馈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导前时间脉冲后于导前相角脉冲到来时,可判定(A)。

A.频差过大B.频差满足条件
C.发电机频率高于系统频率D.发电机频率低于系统频率
2、线性整步电压的周期与发电机和系统之间的频率差(D )。

A.无关B.有时无关C.成正比关系D.成反比关系
3、机端直接并列运行的发电机的外特性一定不是(A )。

A.负调差特性B.正调差特性C.无差特性D.正调差特性和无差特性
4、可控硅励磁装置,当控制电压越大时,可控硅的控制角 (B),输出励磁电流()。

A.越大越大B.越大越小C.越小越大D.越小越小
5、构成调差单元不需要的元器件是(D)。

A.测量变压器B.电流互感器C.电阻器D.电容器
6、通常要求调差单元能灵敏反应(D)。

A.发电机电压B.励磁电流C.有功电流D.无功电流
7、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是(A)。

A.单调上升的B.单调下降的C.没有单调性的D.水平直线
8、自动低频减负荷装置的动作延时一般为(B)。

A.0.1~0.2秒B.0.2~0.3秒C.0.5~1.0秒D.1.0~1.5秒
9、并联运行的机组,欲保持稳定运行状态,各机组的频率需要(A)。

A.相同B.各不相同C.一部分相同,一部分不同D.稳定
10、造成系统频率下降的原因是(D)。

A.无功功率过剩B.无功功率不足C.有功功率过剩D.有功功率不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远方终端: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设备,安装于变电站或发电厂内,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基层的耳目和手脚。

2、低频减负荷装置:是指电力系统事故发生有功功率缺额时,根据频率下降的程度,自动地断开部分次要负荷的装置。

3、整步电压:整步电压是指包含同步条件信息量的电压。

4、准同期:发电机并列合闸前已加励磁,当发电机电压的幅值、频率、相位分别与并列点系统侧电压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接近相等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

5、AGC::就是通过监视电厂的出力和系统负荷之间的差异,来控制调频机组之间的出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电力需要,达到电能的发供平衡,并使整个系统处于经济的运行状态。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低频减负荷装置的__末级动作频率__应由系统所允许的最低频率下限确定。

2、在励磁调节器中,设置调差单元__进行发电机外特性的调差系数的调整,实际中发电机一般采用正调差系数
____。

3、滑差周期的大小反映发电机与系统之间频率差(或滑差)的大小,滑差周期大表示频率差(或滑差)小。

4、线性整步电压与时间具有线性关系,自动准同步装置中采用的线性整步电压通常为三角形。

5、微机应用于发电机自动准同步并列,可以通过直接比较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的周期鉴别频差方向。

6、与同步发电机励磁回路电压建立、调整 及必要时是其电压消失 的有关设备和电路总称为励磁系统。

7、直流励磁机共电的励磁方式可分为 自励 和他励 两种励磁方式。

8、可能造成AFL 误动作的原因有“系统短路故障时造成频率下降,突然切成机组或增加负荷 、供电电源中断时 负荷反馈 。

9、积差法实现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节时,由于 调频机组的功率改变滞后于频率偏差,造成调频过程缓慢。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断路器合闸脉冲的导前时间应怎么考虑?为什么是恒定导前时间?
答:断路器合闸脉冲的导前时间是为了使断路器主触头闭合瞬间,发电机电压和系统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

所以合闸脉冲的导前时间应等于从发出合闸脉冲命令起到合闸主触头闭合止,中间所有元件动作时间之和,其中主要为断路器的合闸时间。

由于断路器的合闸时间是不变的,所以断路器合闸脉冲的导前时间应该是恒定导前时间。

2、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有哪两种功能?
答:第一种功能是正常运行时闭合的分段开关,第二种功能是正常运行时断开的分段开关。

3、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为什么要分级动作?
答: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分级动作,即当系统频率下降到一定值时,AFL 的相应级动作切除一定数量的负荷,如果仍然不能阻止频率下降,则下一级动作,依此类推,直至频率不再下降。

实际电力系统出现功率缺额时,不是每一次都是最大功率缺额max la P ⋅,AFL 动作也不是每一次都需要切除max cut P ⋅,而是根据实际的有关功率缺额切除相应数量的负荷,使AFL 动作后系统的恢复频率不超过希望值。

因此AFL 采用分级动作,逐级动作切除负荷,使切除的负荷量逐步接近系统的实际功率缺额。

五、综合分析题(10分)
用向量图分析发电机并列不满足理想准同步条件时冲击电流的性质和产生的后果?
答:分三种情况分析不满足理想准同步条件时冲击电流的性质和产生的后果:
(1)当只存在电压差、不存在频率差和相位差时,相量图如图1所示,可见,发电机电压高于系统电压或低于系统电压,冲击电流落后或超前发电机电压相位90°,即冲击电流是无功性质的。

后果是引起发电机定子绕组发热,在定子端部产生电动力,严重时损坏发电机。

(2)当只存在相位差、不存在电压差和频率差时,相量图如图2所示,可见,发电机电压超前系统电压或滞后系统电压,冲击电流与发电机电压接近同相或反相(合闸时相位差很小),即冲击电流是有功性质的。

后果是在发电机的机轴产生冲击力矩,严重时损坏发电机。

(3)当只存在频率差、不存在电压差时,相量图如图3所示,可见,频率差造成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之间相位差从0°到 360°周期变化,冲击电流也将从0到最大再到0周期变化,即冲击电流是振荡性质的。

后果是影响发电机进入同步的暂态过程,振荡严重时,可能造成发电机失步,并列不成功。

图1
图2
图3
六、计算题(15分)
某电厂有两台发电机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1#机组的额定功率为30MW ,2#机组的额定功率为60MW 。

两台机组的额定功率因数都是0.8,调差系数均为0.04。

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使得电厂的无功增量是总无功容量的20%,试问母线上的电压波动是多少?各机组承担的无功负荷增量是多少? sys U
im I G U U ∆ sys U im I G U U ∆ im I sys U G U U ∆ im
I sys U G U U δ sys U sys U G U 0U ∆=
δ
U
G U sys U 0180δ<< 180δ=
G U
180360δ<<
sys U U
G U U ∆ 360(0)δ= sys U G U
解:1#机的无功功率为:
Q G1=P G1tgφ1=30×tg(arccos0.8)=22.5(Mvar)
2#机的无功功率为:
Q G2=P G2tgφ2=60×tg(arccos0.8)=45(Mvar)
因为两台机的励磁调节器的调差系数均为0.04,所以,等值机的调差系数也为0.04,则母线上的电压波动为:
ΔU*=- K adjΣΔQ*Σ=0.04×0.2=-0.008
各机组承担的无功负荷增量为:
ΔQ G1*= -ΔU*/ K adj= -(-0.008/0.04)= 0.2
ΔQ G1=ΔQ G1* Q G 1 = 0.2×22.5= 4.5 (Mvar)
ΔQ G2*=-ΔU*/ K adj =-(-0.008/0.04)= 0.2
ΔQ G2 = ΔQ G2* Q G2 = 0.2×45 = 9 (Mvar)
答:母线上的电压降低为0.8%,1#机组的无功负荷增量是4.5Mvar,2 #机组的无功负荷增量是9Mvar。

因调差系数相等,无功负荷增量与发电机的容量成正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