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杂诗》的教案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已见寒梅发, ▪ 复闻啼鸟声。
愁心视春草, ▪ 畏向玉阶生。
第二首借某一事象作为特殊情感的符号。男主人公向来 自故乡的客人询问“故乡事”,却只问“寒梅”是否已 经开花,表层意思是关心故乡早春的情况,实则别有心 曲。“寒梅著花”藏着深层的情感信息。因为第三首女 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也说“已见寒梅发”。联系 起来,似乎寒梅花发是一个暗示某种特殊涵义的时间。 这个特殊涵义,只有男女主人公双方知道,它深埋二人 的心底,局外人无从确切探知。你可以解释为夫妇临别 叮咛的归期,你也可以说那是彼此心中共同纪念的紧紧 萦系两颗心的往事。但无论怎样猜想,也都未必能切中 本事。但“绮窗前”又确乎是一个副信息。或者事情就 是在“绮窗前”一株梅树的环境下发生的。时节正是梅 花在雪中绽开的早春。这一细节极大地加深了诗的内蕴。 这种写法,在王维之前也有,如南朝乐府《西洲曲》中 的“梅”即是很难予以确解的某事的象征。
主人公
•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 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 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 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 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 “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 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
王维本人简介
▪ 王维(701-761),字摩诘, 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 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 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 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 田辋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 山水。
▪ 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 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 代表。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 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 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 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 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 “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 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 佛”。
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 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 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理解名句
❖ 仿佛故乡之值得怀 念,就在窗前那株 寒梅。这就很有些 出乎常情。但又绝 非故作姿态。
独问“寒梅”?
❖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 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 “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 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 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 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 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 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 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 逻辑的。
【注释】:
杂诗:写随时产生的零星感想和琐事,不定题 目的诗。
来日:来的那一天。 绮窗:雕刻花纹的窗子。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寒梅:冬天开的梅花。 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译诗】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 二首。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 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 念的东西很多。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 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 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联系《杂诗》其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