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名臣李鸿章【中国近代史纲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造诣
李鸿章是位素养颇高的 文化人,更是位造诣甚 深的晚清书法家。 李鸿章扇面在不方不正 的扇面上,布局有序, 字字和谐于一体,美若 一粒粒生动活泼的珍珠 在跳跃,行行有度,疏 而不乱。
览之让人心旷神怡,赏 心悦目,不失为一篇书 法高品佳作,显示出李 鸿章的书法造诣之深
功过评价
慈禧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 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李鸿章传》中为李鸿章所处的境地感 到无尽的悲恸。书中写到:“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 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 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 化的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改良运 动。
洋务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 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 生,打开了西学之门; 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 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
外交是评论李鸿章最难说清楚的一个部分。李氏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懂外交是他能够权倾一时的重要原因,但也是使他事业、声名受累,百年都 难翻身的一个大坎。
李鸿章自我评价
李鸿章承认,中日甲午战争“至一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 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
他也无奈地感叹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 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 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 定里面是何等材料。 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 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 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晚晴名臣李鸿章
一生荣华出曾门,三朝辅政至中堂。 少时有志匡华夏,老来失策亲虎狼。 马关喋血卖国契,糊裱难堵漏风墙。 辛丑叠恨终呕命,至死屈身背骂名。
主讲人: 小组成员: baidu浔不見覓<制>
功过评价
主要事迹
生平简介
பைடு நூலகம்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 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 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 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 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 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 《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 等。
主要事迹
1885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订立了《中日天津会议专 条》,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 先知照。 1894年8月16日(公历9月15日),驻朝陆军在平壤与 日军激战数昼夜后溃败 1894年8月18日(公历9月17日),北洋舰队与日本海 军主力在黄海大东沟附近海域遭遇,丁汝昌执行李鸿 章“保船制敌”的方针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商讨马关条约签定问 题时,被刺客小山丰太郎开枪击中左面,血染官服, 当场昏倒
洋务运动
北 洋 水 师
结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 随之破产。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性质:洋务运动是由官僚资产阶级洋务派发起的一次救亡图 存的改良运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是一次失 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开启了日后中国工业发展和 现代化之路。
人物性格
洋务运动
汉 阳 铁 厂
江南 制造 局
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 朝洋务运动中成立的军 事生产机构,为晚清中 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 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 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洋务运动
开 平 煤 矿
1876年,李鸿章派 唐廷枢筹办,拟订 官督商办章程,招 商集股。
轮船 招商 局
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 航运企业。1872年 (清同治十一年)李 鸿章招商筹办。1873 年1月成立。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 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功过评价
正面,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 落后的现实。
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 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 步的表现。
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 前往谈判,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洋务运动
开办新式学堂
1861年奕訢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 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 外文。 后来开设了天文、算术等课程。 聘有外籍教师英国人包尔腾,法国人司默灵、毕利干,俄人柏林,美国人丁韪良、 傅兰雅、海灵敦等先后任教。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 馆。1902年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在甲午战争处于不利情况时曾主动用最小代价来达成和解等, 都是他卫国有利的一面
功过评价
负面评价主要来自于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后人也多对此诟病。
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
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 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
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 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 另外在早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他杀人过多。这也牵涉到湘军和淮军的整 体评价。 洋务运动和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改变中国继续沦落,也让他的功劳并不显 著。
早年经历
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 为优贡。 1844年(道光24年)应顺天府乡 试,考中84名举人,住京曾国藩 宅邸受曾教导,与周氏完婚。 1845年(道光25年)入京会试, 以年家子身份受业曾国藩门下。 1847年(道光27年)中进士,列 二甲第13名,朝考后改翰林院庶 吉士。 1860年(咸丰十年),李鸿章统 带淮扬水师。 1863年~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 攻陷苏州、常州等地,与湘军一 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从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19世纪60年代到 90年代)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后发起的救亡图存的运动。 该运动按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
洋务运动
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 以“自强”为口号建立军事工业。 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 患形成了“洋务派”与“顽固派”两大阵营 以奕訢、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 主张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 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 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 治。
功过评价
李鸿章虽然“拼命做官”,精于自保,他却也并没有在戊戌政变中落井下石, 大造冤假错案,以洗干净自己,反而有点挺身而出的味道,这就不能不令人 心生敬意了。
李鸿章还有作为改革先锋的一面。尽管后来的历史书对于洋务派多有贬低之 词,但回到历史,洋务派在工业、商业、军事以及文化的近代化方面所作的 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已属不易。 而无论是办机器局、招商局,设电报、修铁路,还是派留学生和陆军海军的 近代化,这些大事件,都与李鸿章密切相关,都和李鸿章的支持和努力分不 开。